『壹』 高中地理的必修說課稿
高中地理的必修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的必修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和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地理環境有氣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構成。水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節內容通過對陸地水體類型的介紹,水體類型轉化規律的分析和水循環原理的剖析,使學生能對地球淡水資源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從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本節內容是第三單元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以及不同類型水體之間相互轉化規律,理解水資源的性質,使學生明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和海陸間循環的意義。理解人類是如何水循環規律來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
能力目標
1、通過水體類型及其轉化等圖表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和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過水循環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2、利用水循環過程的學習,學會繪制地理示意圖。
德育目標
通過陸地水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資源觀,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及其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習河流水文特徵的基礎,也是學生正確理解水資源性質的前提。更能使學生對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教學難點
1、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意義。
這些內容和各地的氣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關系密切,而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了解不多,就給學習帶來了難度。
四、說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構建問題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五、說學生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使用自主學習的方法,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和探究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養。
六、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准備圍繞「地球為什麼鬧水慌」著一主題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五大問題情景、四大圖表系統、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導入:通過多媒體播放地球有關水的資料,創設第一個問題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為什麼地球上很多地方還鬧「水慌」?
新課教學:展示「陸地水體類型以及儲量百分比圖」,引導學生讀圖,完成兩個知識點的學習:陸地水體按空間分布分為地下水和地表水;陸地淡水的儲量很少,只有0.3%。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一。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第二個問題情景: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為什麼主要依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展示水資源循環周期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較短,利用後在較短時期內可恢復。而其他水體更新周期很長,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當於是不可再生的水資源。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二。
承轉到下個知識點,也本節重點和難點:陸地水體的相互轉化的學習。需要化大約15分鍾時間。展示「河流徑流與降水量的關系圖」、「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系圖」和「河流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詳細分析圖表,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陸地水體補給的規律。同時理解陸地水體補給的時空分布不均,雨季鬧水災、乾季鬧旱災,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結合現實問題,創設第三問題:為什麼全球鬧「水慌」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地球淡水資源在減少嗎?引入水循環內容的學習。這也是本節的重點知識,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繪制水循環的示意圖,來突出重點知識的學習。學習水循環知識後學生已經明白地球淡水資源在不斷循環,是一個常量,地球「水慌」加劇是人造成的,包括過量使用水資源、污染、浪費等。
提供華北地區的一些生產、生活情況資料,創設第四個問題情景:華北地區處在半濕潤氣候區,為什麼缺水現象越來越嚴重?怎麼解決?
組織一次合作討論,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相互交鋒、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調」、「三峽」工程,提供資料。組織第二次合作討論:「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的背景以及現實意義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基本理念,所以我們的教學方式和過程就要有新的改變。現以《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課為例,談一談我對此內容的設計與構想。
一、說課標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選自中國地圖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節。
新課程標准中對此節內容提出的要求是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與家人交流對環境問題的看法,為改善本地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看來,對於這部分內容從基本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到學生的分析和運用都不可忽視。因此,在教學中始終把握住該節內容的標准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是我們教師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務。
二、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段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類的生產活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開啟地理學原理的一把鑰匙,對於指導人類生產、生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有重要意義。本課通過歸納幾種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對其身邊的環境問題產生關注。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大氣環境問題的原因、後果、分布、治理措施。
(2)能力目標:採用多種素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使學生了解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學習環境問題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關注地球環境,樹立全球意識、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
3、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
難點:幾種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後果及治理措施。
三、 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採用探究式學習與小組合作討論法。一方面,結合課本圖片及文字材料,使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讓學生分小組收集有關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討論出現的原因並歸納總結。
學法:要使學生學會探究,即學會如何分析選取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地理問題的方法。還要使學生學會合作,小組同學共同完成活動。
四、說教學程序
1、 大家都看到了,在導入新課時,我使用了一段環境優美的視頻資料作為本課內容的一個情景引入,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並與本課內容形成鮮明對比。課標分析與教材分析兩個板塊的使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任務。
2、 教學新課:在教學新課的過程中,我基於三點來進行設計。
(1)開放教學內容:本節內容介紹了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大氣污染和酸雨等幾種全球性環境問題。幾乎每一個問題我都配有相應的文字及視頻資料。(觀看)再加上學生課前准備的材料,就可以進行充分的討論、自主探究,弄清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及危害了。通過討論學生會發現自己的疏漏與不足而不斷的進行修改、完善。
第二個問題是臭氧層破壞。因為這個內容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就涉及到了,所以在觀看了南極臭氧空洞的圖片之後以練習題的形勢來使學生鞏固次知識點。
大氣污染和酸雨這一環境問題,我同樣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讓學生來進行加工整理。
當然,教師應及時補充信息,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是指網路化、系統化。即重點知識小結。
(2)充分利用課件
這個課件中包含了大量直觀性較強的文字、圖片、數據、視頻資料。他能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人類所面臨的環境現狀。
(3)精心設計活動
本節活動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學以致用。在教學時先由課前探索活動引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危機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討論,自主探究,弄清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課下由教師指導學生組成興趣小組關注並研究自己生活中的環境危機。也就是此處的案例探究。學生以「荒漠化」為主題開展了小組探究活動,並在這節課上向大家做了戰士。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豐富了課堂教學。最後的漫畫反思將此活動推上了高潮,可以說這幅漫畫是本節課中心思想的總結與升華。
五、 說教學效果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全面和諧培養學生素質,從而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輸灌對象轉變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小組討論合作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了自由而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計算機輔助教學,即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中的一些靜態信息加工成圖、色、形、聲並茂的動態信息,形象直觀、快捷、大容量的展現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興奮點,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有利於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通過使用這個課件,我有一點感觸頗深,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專業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你可以利用此課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你是一個非專業人士你可以利用此課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貳』 如何在PPT里做地圖分布點
1、先啟動PPT文件,然後在需要插入編輯地圖的頁面點擊插入命令。
『叄』 新課標高一地理課件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新課標高一地理課件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課標解讀】
1.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2.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第一課時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詩詞賞析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抒發了詩人寄情山水、縱情遨遊、狂放不羈的情懷,表達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託,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願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詩思想內容比較復雜、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嶽的氣概。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山韻,音響慷慨高亢。隨後,調子陡然降低,變為入聲月韻,表達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最後一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轉換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餘音裊裊,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託情懷的首選。山所擁有的雄偉往往成為大眾遠大志向和雄偉抱負的寄託,那麼山的這種屬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與分類
【導學與自主探究】
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P73頁內容,結合學案分析思考下列問題:
(一)山地與陸地的關系
山地是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陸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發展與內力有關。
(二)山地的分類:褶皺山、斷塊山、火山等
二、褶皺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動討論】
請觀察褶皺形成中岩層形態發生了什麼變化?有幾種類型?
【總結分析】
(一)褶皺:
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的擠壓作用下,岩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二)褶皺的基本單位──褶曲
岩層向上拱起部分稱為背斜;岩層向下彎曲部分稱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塊構造學說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一)地球岩石圈板塊示意圖
活動:(課件展示板塊示意圖)說出板塊名稱並填注在板塊示意圖中。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
(二)板塊屬性
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邊緣地帶。
(三)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模擬板塊運動的游戲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游戲規則:
1.以課室的中線為界,左邊的同學為第一組,右邊的同學為第二組,請各組各派兩位代表。
2.兩組的代表各抓住泡沫板的兩端。
3.第一組的兩位同學從泡沫板的兩側使勁往外拉。
4.第二組的兩位同學從泡沫板的兩側使勁往內擠。
討論 :
1.將泡沫板從兩側向外拉會發生什麼現象?這種現象與地殼板塊水平運動有何聯系?
2.將泡沫板從兩側向內擠會發生什麼現象?這種現象與地殼板塊水平運動有何聯系?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四)褶曲的判斷方法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1.結合上圖,你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判斷背斜和向斜?
(1)從形態上看:岩層向上為背斜、向下為向斜。
(2)從岩層的新老關繫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從地貌景觀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皺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麼?
歸納課件展示:
一般:背斜成嶺,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岩性較疏鬆,容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力作用岩性較堅實,不易被外力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五)褶皺的實踐意義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1.利用向斜構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構造有利於地下水補給,兩翼的水向中間匯集,下滲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由於氣最輕,分布於背斜頂部,中間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確定鑽礦的位置。如果岩層中含有某種礦產層,如煤、鐵礦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鑽井或打井應在向斜構造處;因背斜頂部易被侵蝕,背斜岩層中的礦石很可能被侵蝕搬運掉了。
四、斷塊山
(一)斷層的形成
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岩體承受能力時,岩體就會破裂;岩體發生破裂後,兩側的岩體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二)斷層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塊(地壘):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下沉岩塊(地塹):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三)斷層位移與地表形態
斷層
地表形態
斷層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為主
錯斷原有的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乾地貌
以垂直方向為主
相對下降的岩體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對上升的岩體形成山嶺或高地
斷層構造帶
常發育成溝谷、河流
(四)斷層構造地貌
斷層形態
上升岩塊
下降岩塊
斷裂帶
構造地貌
塊狀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實例
廬山、泰山、華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東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位於山西省中、南部。這里在地質史上為一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地塹,南與渭河平原相接,北與滹沱河谷地相連,後經汾河等河流沖積形成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優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糧、棉產地。
(2)渭河平原
《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又稱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窄不一,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古代稱「關中」。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是陝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五)斷層的實踐意義
1.利用斷層找水。斷層由於岩層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築、工程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在斷層地帶搞大型工程易誘發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後果,造成建築物塌陷。向斜構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現為盆地,修築鐵路、開鑿隧道時應避開向斜部位,因為如果在向斜部位開鑿,向斜是地下水匯集區,隧道可能變為水道。
3.斷層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發生時,有斷層處的地區裂度會變大。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種山地──褶皺山和斷塊山的形成、地貌特徵及其實踐意義。在山地形成學習中了解了板塊運動的基本特徵。
今早從以下幾個方面備「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一課。
一、課標及其解讀:
1、課標: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2、解讀: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可以幫助人們揭示城市發展布局規律。城市的地域結構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態和城市的功能分區(土地利用)兩個方面。
對城市地域結構的研究有同心圓地帶理論、扇形理論、多核心學說等。這些理論本身比較復雜,但本條「標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論中反映出來的地理原理來理解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差異上。
二、學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對城市提供的服務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認識;
2、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中城市的內容佔了一定的比例,學生已經知道了多種各有特色的具體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課時屬於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節城市空間結構。本節內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條件;
2、區域的城市空間組織(中心地理論);
3、城市內部空間組織(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本節課時第3課時,我把本節課的課題定為: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
對比湘教版和人教版關於這部分內容的編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區,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案例選取中心商務區,活動選取建成區和郊區——西方城市空間結構的三種理論和我國古代城市規劃的一些原則,旨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的一般規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的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形成中重點講經濟因素)。我選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區的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分析,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原來自己生活的城市裡還蘊含著這樣的地理思想,案例選取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間結構。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形成;
2、理解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並能結合圖表,分析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確定上述教學目標,主要是因為課標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結構理論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差異,必須要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這樣才能了解城市發展布局的特點。
重點:分析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
確定依據:只有了解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因素,才能比較功能區的差異,才能理解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
難點:結合圖表,分析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因素。因為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較差,所以確定為難點。
五、教學方法: 談話法、舉例法
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我主要採取談話法、舉例法。
1、談話法。主要通過師生互動,聯系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啟發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課題入手,從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麼是空間?空間結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這些詞對學生而言生僻、費解,解釋清楚之後,便於學生學習下面的內容;在學習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形成時,以學生身邊的例子為談話平台;在分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時,給出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不急於給出結論,通過談話互動,引導學生如何讀圖析圖,給學生析圖探究時間,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2、舉例法。在學生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時,以西安市城市空間結構的變化為例,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發現原來身邊的生活里蘊藏著地理知識。
在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上,結合本節教學內容,製作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新新學案》,教材。
六、學法指導: 讀圖析圖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成效,使學生終生受益。
1、讀圖析圖法。以圖做媒介,指導學生用眼識圖,用腦析圖,開口說圖;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對所學問題進行探究、交流、總結,完成對問題的學習。本節課在學習方法的設計上為了調動學生的探究和積極性,分組,各組分別探究不同的問題,在教師引導下,交流、歸納、總結。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之前我們學習城市區位、中心地理論,知道了單個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條件、區域的不同等級城市的分布規律。今天我們學習某單個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板書:第3課時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
設問:1、什麼是空間?什麼是結構?什麼是城市的空間結構?
師解釋:空間是指人類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場所;結構是事物的內部構造。如大樓由鋼筋、混凝土組成;城市空間結構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的分布和組成狀態。
(二)新課學習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過渡:人類是在土地上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物質基礎,城市內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將城市用地分為商業用地、工業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機關用地等不同類型。
商業區的形成:商業活動要求接近消費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帶來大量的消費人口,因此,商業活動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業活動在某地發展起來後會帶來眾多的消費者,這,又會吸引飲食、交通、郵電、銀行等其他的服務,這些方便的服務設施又會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務,這就是集聚效應。通過集聚效應,商業區逐漸形成。
商業區分布於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
設問:西安市的商業區主要分布在哪裡?引出中心商務區:整個城市的商業核心地區,商業、服務、金融、貿易、信息等活動高度集中,建築物以高層為主,交通運輸便捷,零售商業發達。
住宅區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動時間最長的場所,因此,住宅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數城市中,住宅區占據城市空間的40%-60%。有的城市,隨著住宅區的分化還出現了中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
此處學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對比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
工業區的形成:工業區是由城市內部工業相互聚集而形成的。這些工業專業化程度高,且有很強的協作性。由於生產過程中有大量的運輸要求,故工業區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帶來布置廠房、倉庫等設施。
以上3個區是城市中常見的功能區。
2、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城市地域結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有以下3種。
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這3個模式的閱讀屬於擴展學生知識面的,故我讓學生自己閱讀即可。
3、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有:經濟因素、經濟收入、知名度、宗教種族、歷史原因等,其中經濟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於城市裡各種功能的活動都要佔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應是有限的,因此地價決定了每種土地用於哪一種活動。而地價取決於距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處PPT出示經濟因素對功能區的影響示意圖。學生看《新新學案》大冊子第25頁。分析功能區和距離市中心遠近、交通通達度之間的關系。
『肆』 PPT製作怎麼插入地理要素
可以這樣插入地理要素:
比如插入地圖就可以這樣進行:打開一個ppt,在菜單欄上的「插入」里找到「形狀」,在「推薦」右邊點擊「更多」,點擊「在線形狀」,在搜索框里輸入「地圖」,在下面就可以看見有多個地圖出現,在幻燈片上拖出來一個地圖;
點擊「形狀填充」,可以改變地圖的顏色,如果只是要一部分改變顏色,可以點擊其中一個區域,這樣就完成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地圖的顏色。
『伍』 怎樣在PPT中製作地理動畫
在PPT中製作地理動畫方法詳見:https://wenku..com/view/2df9b85c52ea551811a6873f.html
『陸』 我要做一個地理的ppt,介紹一個國家,求一個人們都不太熟悉的國家
瑞典
【總況】
瑞典王國(瑞典文:Konungariket Sverige 發音(幫助·信息))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於西南通過厄勒海峽大橋與丹麥相連。瑞典於1995年加入歐洲聯盟。
瑞典面積為449,964平方公里,為北歐第一大國家。[1] 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國土面積1.3%的城市裡。[2] 瑞典是一個現代、自由和民主的國家,其公民享有高質的生活[3],政府亦非常注重環保。[4][5]
瑞典是傳統的鐵、銅和木材的出口國,其水資源也很豐富,但是石油和煤礦十分匱乏。隨著運輸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采,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形成為一個福利國家。今天,瑞典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瑞典二戰後大多數時間是左派社會主義政黨執政,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
1397年,瑞典與丹麥和挪威一起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蘭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紀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紀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積為目前的兩倍之大。到1814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後,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並於戰爭時期採取中立國政策,現時為永久中立國。
【地理】
瑞典位於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東面瀕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因此有漫長的海岸線。西面為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也是和挪威的分界線。
瑞典國土總面積為449,964平方千米(173,720平方英里),可耕地比率約佔7.0%[1],歐洲國家面積排名第五位,也是北歐最大的國家。瑞典地形狹長,南北長1574公里,東西最寬僅50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1] 從地理上分成三個大的地區,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山嵐起伏,大片遼闊的森林;斯韋阿蘭位於中南部,多為平原或丘陵,湖泊約9萬個;最南部為約塔蘭,由斯莫蘭高地和肥沃的斯科訥平原組成。大約有15%的瑞典國土位於北極圈以北[7]。哥得蘭島和厄蘭島是瑞典最大的島嶼;維納恩湖、韋特恩湖和梅拉倫湖是瑞典最大的湖泊。南部的厄勒地區和中部的梅拉倫湖周邊則人口密度最高。
氣候
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瑞典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即使位於較高緯度,但四季仍分明,氣候亦溫和。瑞典可劃分三種氣候,南部主要是海洋性氣候;中部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北部主要為亞寒帶氣候。由於受到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瑞典較其他相同緯度的國家(例如:俄羅斯、加拿大及美國北部)較為溫暖及乾燥。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1]西南部地區有較多降水,年平均降水量有1,000至1,200毫米。
瑞典的日照時間有較大的變化。瑞典的全年日照時間大約由1,100至1,900小時。在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例如首都斯德哥爾摩,在六月尾,日照時間會長達18小時以上,但在冬季(如十二月尾),日照時間則縮短至大約6小時。
瑞典南北地區在溫度上亦有明顯的變化。中南部地區普遍有較溫暖的夏季(平均最高溫度大約20至25度,最低溫度大約12至15度)及較寒冷的冬季(平均溫度大約零下4至2度)。在北部地區,夏季較短及較清涼,但有較長及寒冷有雪的冬天。
【植被】
南部地區以闊葉林為主,最常見的是樺樹;北部和中部均為針葉林,以松樹、雲杉居多。
【經濟】
19世紀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加上一直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瑞典經濟發展逐漸加速。到20世紀中葉更是飛速發展,成為一個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70年代開始,瑞典實施了新的產業調整戰略,進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積極發展現代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現代化福利社會。
近百年來,農業在瑞典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下降,瑞典農業勞動人口只佔全國就業人口的3%左右[10],現有耕地300萬公頃,農產品自給率達80%以上,所產各類食品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可供出口。[7]
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還建立了龐大的紙漿、造紙、傢具、林產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業部門,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針葉樹木產品的出口額居世界第二,紙漿出口居世界第三,紙業出口居世界第四。[21] 同時政府注重環境保護,每年的採伐量不超過自然生長量,使得瑞典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穩定。
瑞典在保留傳統的特色同時,優勢部門卻已轉向技術集約度高的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大力發展信息、通訊、生物、醫葯、環保等新興產業。目前,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
瑞典由於只有九百萬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貿易自由化,是經濟高度外向型的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為80%左右,出口利潤佔GDP的45%左右。[22] 瑞典擁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如都市日報、富豪汽車、斯堪尼亞汽車、紳寶汽車及武器、愛立信、伊萊克斯電器、ABB、利樂包裝、哈蘇相機、宜家家居和H&M服飾、阿斯利康制葯、SKF軸承公司、阿法拉伐集團和阿特拉斯科普柯工業集團等等。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2006年,瑞典共有6家企業進入《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球500強企業。
【更多可查閱網路】
『柒』 如何用ppt製作一個地理信息系統
在 PPT中插入"對象" 選 「Mapinfo ?.?.? 地圖」 需安裝有Mapinfo軟體
『捌』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件
導語: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件怎麼寫?以下是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件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1.以風車而著名的國家是荷蘭。
2.阿拉伯人的傳統服裝多是身穿白色長袍,頭戴頭巾,這種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陽光、抵擋風沙。
3.地平面上有東(E)、西(W)、南(S)、北(N)四個基本方向,在此基礎上,又分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共八個方向。
4.在沒有方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
5.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6.比例尺分為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略。
8.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記和圖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徑:①查閱地理辭書;②咨詢有關人士;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0.經過測量,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11.曾經對地球形狀的兩種說法是「蓋天說」和「渾天說」。
12.麥哲倫環球路線是西班牙→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13.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半徑是6371千米;赤道周長是4萬千米。
14.地球儀: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並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後,製作成地球模型,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5.地球的自轉方向是由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方向旋轉。
16.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緯線。
17.赤道的緯度是0°,赤道以北稱北緯,以南稱南緯,北緯和南緯各有90°。
18.北極和南極分別是北緯90°寫作(90°N)和南緯90°寫作(90°S)。
19.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區,30°~60°為中緯度區,60°~90°為高緯度區。
20.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是赤道。
21.連接南、北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叫做經線。
22.經度的起點是本初子午線,或者稱0°經線,東、西經最大度數為180°。
23.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為20°W和160°E。
24.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成的網路,叫做經緯網。
25.人們通常用「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粗略說明全球陸地和海洋面積的比例【海洋實際佔71%,陸地實際佔29%】。
26.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做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成大洲。
27.全世界共有7個大洲,分別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積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順口溜:亞非北美南;南極歐大洋】。
28.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29.各個大洲的面積:【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00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00萬平方千米;大洋洲:900萬平方千米】。
30.各個大洲的分界線:【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裏海;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1.太平洋跨越南北兩個半球,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也最多。
32.大西洋跨越南北兩個半球,形狀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33.印度洋大部分位於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34.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大洋。
35.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36.看圖填空:(填寫代號及名稱)
①赤道穿過的洲有②南美洲、③非洲、⑤亞洲、⑥大洋州
②赤道穿過哪些洲的大陸?②南美洲、③非洲
③太平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⑤亞洲⑥大洋州⑦南極洲
大西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歐洲⑦南極洲
④南極洲被哪些大洋包圍?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⑤主要位於西半球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37.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38.地形類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39.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0.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點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峻。
41.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不同點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42.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
43.海底地形:【大陸架: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強烈;海溝: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多米。】
44.原始地球有一整塊大陸,稱為「泛大陸」。
45.地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46.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47.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碰撞擠壓。
48.板塊與板塊交接處會產生火山與地震。
49.世界上的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玖』 八年級地理台灣課件
引導語:八年級地理台灣課件如何設計?下面由我告訴你們吧,歡迎閱讀!
八年級地理台灣課件
一、教學目標
能運用地圖說出台灣省的位置和范圍,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簡單區域知識的能力。
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掌握台灣省的自然環境他正和經濟特色,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地方法。
學生利用材料能說明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學重點難點
在圖上指出台灣的范圍,分析其地理環境,能過說明台灣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的自然環境他正和經濟特色。
三、教法學法: 討論法 問題法 啟發法 講述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
四、教材分析
本節從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祖國神聖的領土」,主要介紹台灣 范圍位置,從地理學科的角度說明「祖國神聖領土」的范圍。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台灣自然條件及豐富的物產,明確自然條件雨物產資源之間的因果關系。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台灣的經濟發展狀況,說明台灣經濟如何由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到出口加工工業佔主導的發展變化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歌曲 《阿里山的姑娘》【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提問)這首歌反映的是哪個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那些省份?(主要分布在台灣和散居在福建兩省)
(講述)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台灣
1.展示台灣島地圖,引導學生利用手中圖冊分析台灣島和台灣省的區別。(看投影圖)1,讓學生 指出台灣島、澎湖列島、釣diao魚島的位置。
(講述)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diao魚島等80多個島嶼,面積約為3.6萬平方千米。其中台灣島是台灣省的主體部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讓學生說出投影圖中ABCD代表的海域:(分別代表東海、太平洋、南海和台灣海峽)。隔台灣海峽與(E)福建省相望。
讓學生動筆計算「做一做」的練習:基隆—福州距離為360千米,高雄—廈門距離為320千米。
(提問)台灣緯度位置?屬於中、低、高緯哪一緯?(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區域地理學習方法分析問題,明確台灣的位置。
台灣海陸位置?(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嘗試評價台灣這種位置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9活動題 ,說明台灣自古以來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學生根據地形圖找出主要地形及其分布情況。
(講述)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台灣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佔2/3,分布在島的東部和中部,呈南北走向。【邊講邊投影剖面圖】,東部的山脈直抵太平洋沿岸;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
【讓學生在地形圖上找出最高的山(玉山),海拔(3997米)】讓學生思考島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得出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結論。
1.提問:穿過台灣中部這條特殊的緯線名稱?(設計意圖)藉助地圖分析台灣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特徵,培養學生提取、加工、分析問題的能力。
2.提問: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就決定了台灣所處的熱量帶是什麼?
3.引導學生分析這種位置下台灣的氣候特徵,並進一步通過分析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差異,得出地形也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
提供台灣物產分布圖(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物產與環境的關系,加深對台灣豐富物產的印象。
提問:
①台灣有哪些物產資源?
②分布在哪?
③結合地形、氣候因素思考回答:台灣島的鹽場為什麼布局在西部?
④台灣為什麼會獲得鹽倉、魚倉、米倉等這些美稱?
小結:台灣資源如此豐富,故稱「寶島」台灣。
1.展示台出口貿易結構變化圖
提問:1960年為界,台灣1960年前及1960年後的出口貿易結構有何變化?
小結:在1960年以前,台灣利用豐富的物產和資源,在「寶」字上做文章,出口農礦產品為主;1960年以後,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島」字上做文章,出口工業品為主。經濟結構改變後,台灣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30年內翻了50倍,人均國民收入翻了20倍,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課堂小結;(欣賞台灣的自然風光)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了解了台灣的自然環境特徵和經濟特點,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台灣是祖國之「寶」。台灣自古就是個炎我國的神聖領土。我們每一。黃子孫都翹首盼望著她的歸來,都有責任和義務為祖國的繁榮強大、和平統一盡一份力
(拓展)台灣回歸後,與大陸經濟聯系的益處?【設計意圖】總結要點並留下思考題,使學生能力有所延伸
本節自學思考題
一、填空
1、台灣省包括( 台灣島 )以及附近的( 澎湖列島 ) 、( 釣diao魚島 )等許多小島,面積總共( 36000平方千米 )。
2、台灣北臨( 東海 )、東臨(太平洋 )、南臨(南海 )、西隔(台灣海峽 )與( 福建省 )隔海相望。
3、台灣最大湖泊( 日月潭 ),最大河流(濁水溪 )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高山族 )。
4、台灣島自然環境優美,森林、礦產和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 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
5、台灣島屬( 亞熱帶 )和( 熱帶 )氣候,溫暖濕潤。( 樟樹 )是台灣最著名的書中,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6、台灣生產大米,具有( 海上米倉 )之稱。
7、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 農業 )和(農產品 )加工為主,從六十年代開始,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 )型經濟。
8、號稱「台灣矽谷」的是( 新竹科學園區 )。
9、分析台灣地圖得出北回歸線穿越台灣的( 中南 )部。
10、台灣地形以( 山地 )為主。地勢特點( 東高西低 )。
二、課堂鞏固練習題
1.台灣島隔台灣海峽與大陸相望的省級行政區是: C
A.粵 B.桂 C.閩 D.浙
2.我國的領土釣diao魚島位於台灣島的( A )
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南面
3.下列省區,受台風影響最大的是( A )
A.廣東,台灣 B.浙江,江西 C.山西,遼寧 D.雲南,貴州
4.關於台灣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B )
A.全省人口超過5000萬
B.漢族約佔全省人口的90%
C.絕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東部沿海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區和東部沿海
5.台灣是我國重要的林區,也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最為著名的樹種是 ( C )
A.紅松 B.楊樹
C.樟樹 D.漆樹
6.台灣居世界首位的物產是 ( D)
A.水稻 B.黃金
C.蔗糖 D.樟腦
7.台灣享有熱帶、亞熱帶"水果之鄉"的美名,四季鮮果不斷,馳名中外的有 ( A)
A.香蕉、菠蘿 B.桃、杏
C.荔枝、桂圓 D.椰子、葡萄
8、海外華僑原籍多在( C )省
A、廣東和海南 B、廣西和台灣
C、福建和廣東 D、海南和台灣
9、我國第一大島是B
A、海南島 B、台灣島 C、崇明島 D、香港島
10.我國下列省級行政區中,台風登陸主要集中在:A
A.廣東、台灣、海南、福建 B.吉林、遼寧、黑龍江、天津
C.山東、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
11.關於台灣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海島多港口 B.吸收國外資本
C.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D.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12、在圖上找出台灣島、澎湖列島、釣diao魚島以及台灣到周圍的海洋何海峽。
13、
本地圖比例尺;圖上距離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千米,清算一下基隆到福州、高雄到廈門之間的實地距離。
14-15
、 讀圖分析:台灣的地勢特徵?( 東高西低 ),最高的山脈為( 玉山 ),大約海拔為( 3952 )米, 這樣的地形特點下河流特徵為( 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
三、課外作業題
讀圖,台灣島的主要弄礦產品分布,說一說台灣到具有這些美稱的含義。
1、海上米倉;盛產大米
2、東方甜島:盛產甘蔗
3、水果之鄉: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
4、森林之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
5、東南鹽庫:四面環海,有豐富的鹽資源
6、農產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為什麼?
森林 中部山地 原因:降水豐富
農產品 西部平原地區 原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7,讀台灣降水量圖分析台灣處於那個溫度帶?
(處於熱帶和亞熱帶)。
8、屬於什麼樣的氣候類型
(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9、氣候特點
高溫多雨
10、依據以上問題綜合分析台灣森林樹種豐富的原因
因為台灣山脈處於亞熱帶、熱帶地區,山麓地帶 熱帶植被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植被變化為;亞熱帶植被到溫帶之輩再到亞寒帶高山灌叢急草甸等氣候的垂直變化引起植被的春之變化,似的森林樹種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