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地理學科中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耕作方式二者的區別
關於「生產方式」和「耕作方式」的概念辨析
在《基礎訓練.必修二》(嶽麓版2007年9月第2版)第一課能力提升部分中有一選擇題如下:
古代中國最主要的農業耕作方式是:B
A.大規模簡單協作方式耕作土地 B.採用鐵農具和牛耕
C.採用曲轅犁和耬車 D.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
但對照人教版的(2007年1月第3版),其第4頁稱「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到第5頁又稱「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到第6頁則稱「中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經歷了從集體勞作到個體農耕的變化」。對於「耕作方式」的用法前後矛盾。而嶽麓版(2007年6月第2版),其第2頁稱「原始農業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種」,到第3頁又稱「由此出現了藉助鐵農具和牛力的農業耕作方式」,到第5頁「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一目中則稱「我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在不斷發展進步。」對比兩個版本的教材不難看出,他們都認同將「耕作方式」看成「生產方式」或「經營方式」或「組織方式」,也就是從「千耦其耘」的集體協作到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個體農耕。據此本題的答案就應該選D。但《歷史課程標准(實驗)解讀》(2003年12月第1版)中則談到,「在農業生產中,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也就是說耕作方式主要是指生產工具的使用和生產技術的進步。而本人也查閱了工具書得知:耕作方式是指用各種方法處理土壤的表層,使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包括耕、耙、鋤等。換句話也就是說使用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對土地精耕細作,使之適合農作物的生長。而生產方式是指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謀得方式,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自然界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的體系。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是生產力,其社會形式是生產關系,生產方式是兩者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的統一。據此,該題中選項A、D則屬於生產方式的范疇,起初由於農具原始,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所以只有投入大量的勞動力進行簡單的協作生產;而隨著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進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現,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也應運而生;而選項C中曲轅犁和耬車則屬於生產工具的范疇,它的出現提高了耕作技術;選項B中鐵農具和牛耕則是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結合,這種耕作方式引起了生產組織的變化,使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成為可能。
⑵ 古代北方旱地耕作技術有哪些
我國北方指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北方旱地由於經常有乾旱威脅,這是旱地農業低產不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旱耕作在發展北方旱地農業上佔有重要地位。
古代先民創造了適合北方保墒防旱的耕作技術,如深耕、碎土、耙平及淺、深、淺的耕作法等。
⑶ 古代耕作技術有哪些
我國古代歷來重視農業生產,曾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而精耕細作技術的進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耕作技術是指採取各種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產出的耕作方式。
古代精耕細作技術,主要體現在土壤改良、肥料積制與施用、旱地與水田耕作、把握農時等方面。
表明了我國古代農業技術水平比較高,無論從生產工具、配套設施,還是從栽培技術,如輪作、多熟、間作套種等方面,都比西方的粗放式經營要先進許多。
⑷ 耕作技術與耕作方式的區別
耕作方法
包括耕作技術和耕作工具,而耕作技術則是指牛耕刀耕之類的
⑸ 南方水田耕作技術有哪些
南方水田耕作技術的成熟階段形成於唐代。唐代在「安史之亂」後,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並將北方的先進工具傳到南方,這樣便促進了南方耕作技術的發展,形成了耕、耙、耖相結合的水田作業。
耙由於在破碎土塊,打混泥漿,平整田面方面的作用還不夠理想,所以到宋代又加以改進,創造出耖。
耖為木製,圓柱脊,平排9個直列尖齒,兩端1至2齒間,插木條系畜力挽用牛軛,二齒和三齒之間安橫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農具。
耖更主要的作用在於把泥漿盪起混刀,再使其沉積成平軟的泥層,以利於插秧的進行。用這種農具操作,在南宋時已成為水田耕作重要的一環,從此便形成了南方水田耕耙耖相結合的耕作技術體系。
⑹ 我國古代耕作技術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國古代歷來重視農業生產,曾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而精耕細作技術的進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耕作技術是指採取各種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產出的耕作方式。
古代精耕細作技術,主要體現在土壤改良、肥料積制與施用、旱最早的土壤改良技術古代對土壤的改良,主要是建立在人們對土壤的充分認識上。
⑺ 地理的耕作方式和耕種方式有什麼不同請詳細說明並舉例。麻煩大神們了!
你好,耕作方式和耕種方式是一回事,在地理上一般用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指的是種地的方式。包含內容很多,比如考查南方和北方地區耕作方式的不同,主要是旱地耕作業和水田耕作業的不同。
還有樓上所說的間作、套種、混作、輪作、連作等也是耕作方式,這個一般不會考查,最多會在材料中出現。
還有現代化的耕作方式,比如機械化作業,傳統的手工耕作方式等。、
不過總體來說如果考試一般用到的是南方和北方耕作方式的不同,掌握這個就足夠了。
⑻ 北方旱地的耕作技術體系是怎樣的
北方指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這一地區年降雨量偏少,而且分布不勻,主要特點是春季多風旱,雨量主要集中於夏秋之交。春季是播種長苗的重要季節,雨水的需要量特多。這樣,防旱便成了這一地區進行農業生產的最突出問題。
這個問題在戰國時已為人們認識到並在土壤耕作中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當時使用的「深耕疾耰」、「深耕耰粳」耕作技術便是我國最初的耕作防旱措施。耰有兩方面的意義,作為農具講,它是一種碎土的木榔頭;作為耕作技術講,它是耕後的一種耱田碎土作業。疾耰是耕後很快將土打碎,熟耰是將土塊打得細細的,其目的就是保墒防旱。
耕耰結合的耕作法,到漢代便發展為耕耱結合的耕作法。《氾勝之書》說:「凡麥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謹摩(耱)平以待時種」。耱就是用無齒耙將土塊耙碎,地面耙平。說明耕後耱地收墒的技術,在西漢時已經產生。
耕耱結合耕作法發展到魏晉時期,便形成了耕、耙、耱抗旱保墒的耕作技術。在嘉峪關的魏晉墓壁畫中,已有耕、耙、耱的整個操作圖像。到北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又在理論上對它作了系統的說明,
⑼ 土壤的耕作技術
(一)犁地
—般用有壁犁深翻土壤20 ~ 25厘米。深耕對土壤的良 好作用可以保持半年或一年以上。犁地的質量要求是不誤農 時,深度均勻一致,無漏耕或重耕現象。
同時還要求翻土良 好,不露殘茬、雜草,不產生立垡倒垡,土地平整等。
(二)淺耕滅茬
是作物收獲後犁地前所進行的表土耕作措施。淺耕滅茬 的主要作用是保蓄土壤水分,有利於提高犁地效率和質量,消 滅雜草等。
(三) 耙地
犁地和耙地是緊密結合的耕作措施。一般在犁地後用圓盤 總釘齒耙縱橫破耙數次,可使表土層細碎、疏鬆,平整地面,混 拌土I巴和消滅雜草等,為作物的播種、出苗和生長創造適宜的土 壤餅。
乾旱地區犁後及時面有利於保持土娜分,但在低濕 地區,為促進土壤水分蒸發,則應延遲耙地的時間。
(四) 中耕
中耕是在作物生長期間進行的表土耕作措施。旱地中耕 能使表土疏鬆,增強通氣透水的能力。
在乾旱條件下中耕,可 以切斷土壤毛細管孔隙,減少水分蒸發損失,有利於保水。 中 耕常與除草、間苗、追肥、培土及灌溉等作業結合進行。
(五)鎮壓
鎮壓是利用鎮壓器的重力,作用於旱作田地土壤表層的 耕作措施。
鎮壓的作用和具體運用的條件是:耕層土壤過於疏鬆時,鎮壓能使耕層適當緊密,減少水分因水氣擴散或空氣 對流作用而致的損失;消除大土塊,保證播種深度,出苗整齊; 在乾旱地區和乾旱季節進行播種後鎮壓,使土壤與種子緊密 接觸,有利於吸收水分,促進種子發芽和出苗。
多雪地區或過 於潮濕的土壤則不必鎮壓。
(六)作畦與作壟
在多雨或地勢低窪地區種植旱作物的田地,為了排水除 澇,常在犁地的同時或犁耕後開溝作畦。畦面的寬度和高度, 應根據雨量的多少和土壤排水的難易來確定。
雨量多、土壤 粘重、排水不良,宜作高畦、窄畦;反之,可作低畦、寬畦。
作壟可在犁地後播種或栽植之前,將地面作成高壟。這 樣可起到有利於排水,增厚土層,提高土溫和增加晝夜溫差等 作用。
⑽ 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術是怎樣的
我國南方是指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這一地區主要以種植
水稻為主。古代南方的水稻種植,主要以育秧移栽的方式進行,土壤耕作要求大田平整、田土糊爛,以便插秧。這和北方旱地耕作有明顯不同。南方水田的耕作技術,逐步形成了水旱輪作,水耕與旱耕結合的技術體系,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三位於一體;旱作採用「開淪作溝」,整地排水的技術,提高了壟作與平作的耕作技術。
秦漢時期,我國南方還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生產落後,多採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術。火耕水耨,簡單來說就是燒去雜草,灌水種稻。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記載。《平淮書》引漢武帝處置山東災民詔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飢民得流就食江淮間。」過了七八百年,《隋書·地理志》記載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時,仍然說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與漁獵為業」。
從上述記載來看,從漢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鹽鐵論·通有篇》、《漢書·武帝紀》、《漢書·地理志》以及諸多的六朝詩文中,都用「火耕水耨」來概括這一時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至唐初依然有人稱江南「吳風澆竟,火耕水耨」。這種耕作方式,800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內一以貫之,未有任何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