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古代怎麼認識地理

古代怎麼認識地理

發布時間:2022-11-25 01:02:39

『壹』 古代地理方位

地理方位表示方法,現在一般人們是利用東、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詞作為基本方位,另外東北、東南、西南、西北等中間方位方位名詞表示,其實在古代表示地理方位就比較復雜,除了用東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譬如以陰陽表示、以五行表示、以五色表示等,大致有以下十種方法。

1.以陰陽表示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轂梁傳·僖公廿八年》:「水北為陽,山南為陽。」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志》中進一步指出:「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水北曰陽,水南曰陰。」帶有「陰」或「陽」的地名,正是體現其地理方位,如:「華陰」在華山之北,「衡陽」在衡山之南,「江陰」在長江之南,「淮陰」在淮水之南,「漢陽」在漢水之北「洛陽」在洛水之北……2.以五行表示

五行通常被認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到了漢代,五行與地理方位組成了配合關系。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屬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3.以四獸表示

古人以蒼龍(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獸」分別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即「四方四神」。班固《白虎通義》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蒼龍或青龍,以一條騰龍為圖案。朱雀,以一隻飛鳥為圖案;白虎,以一隻躍虎為圖案;玄武,以一條蛇纏著一隻烏龜為圖案。我國古代宮城的四方城門以及橋梁、湖泊等也常用四神獸來命名,如青龍鎮位於東海之濱。長安、金陵等,其北門稱玄武門,南門稱朱雀門。「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南京朱雀橋,東晉咸康時所建,為橫跨秦淮河的浮橋,又稱南航。南京的玄武湖位於鍾山之北,東晉初年曾被稱為北湖

『貳』 地理的含義,由來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2)古代怎麼認識地理擴展閱讀:

學科分支

1、自然地理學

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2、人文地理

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等。

『叄』 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哪裡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其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


(3)古代怎麼認識地理擴展閱讀

地理的重要性:

地理學對國民經濟有很大的貢獻:首先可以根據地學所研究的成果去發掘各種資源,從而為人類提供生活、工農業生產的資源;

並且,由於地學研究的發展,海洋變化的預測、天氣變化和環境質量的預報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並且,地震預報也在研究之中,從而減輕人類所面臨的自然災害,這是第二個應用;第三個應用就是地理信息系統。

『肆』 古代人是怎麼知道自己生活的地區地形的呢

古代有管理和了解地理的官職,屬於六部中的工部管理。古人對於地形的了解有一部分來源於戰爭,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地形的了解是在戰爭中十分重要的,而且古人對於風水十分迷信所以不管朝廷還是百姓都需要了解各地區大概的地形情況。

『伍』 漫談古人對地球認識的過程

談到地球的形狀,對於現在的我們一點也不陌生。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地理課上就有過描述,即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球體。但對於古人,能夠完全認識地球的形狀卻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囿於生活區域的局限,人們是直觀和猜想來研究地球。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學說和神話。例如,中國的古人觀察到「天似穹窿」,就提出了「天圓地方」的說法。「天地玄黃」是中國古人認識地球的另一種說法,天地玄黃就是指天如雞蛋清,地如雞蛋黃,天與地就像雞蛋清玄浮在雞蛋黃上面。西方的古人按照自己所居住的陸地為大海所包圍,就認為「地如盤狀,浮於無垠海洋之上」。

以上都是上古的傳說,真正對地球有「球形」概念的人,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公元前六世紀後半葉的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另一個是公元前四世紀的亞里士多德。

他們雖然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概念,但沒有證明。能夠證明,地球是球形的,或直接算出地球的周長的主要有三個人。其中一個就是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天文學家厄拉多賽內斯(Eratosthnis),傳說他不但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而且首次測出了地球的半徑。

他是怎樣測出地球的半徑的呢?

提起厄拉多賽內斯,不得不提中亞的文明古國——埃及。提起埃及,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到荒涼的沙漠,金字塔,金獅人面像,想到中國的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但是我們也不應忘記,古老的尼羅河文明滋養了古埃及兩個偉大的城市,阿斯旺城和亞歷山大城。

在這兩大城之間的荒漠上,有數不清的巨商,旅行者和學者的往返的駝隊,其中希臘厄拉多賽內(Eratosthnis),就是一位對天文酷愛的學者。

他發現阿斯旺城和亞歷山大的某地在一條經線上,為了核實他的這個觀點,我特意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兩城並不在一條經線上,但故事上說的是亞歷山大的某地,並不是確切的地點,所以也不能說是荒謬。他發現在夏至來的這一天,人們在打水時,發現太陽光直射井底,而同時,在亞歷山大的某地的水井,太陽光與井底的水面有一個傾斜角。

當然,一個人不能同時掉進兩條河裡,可能是別人記錄的結果告訴給他的,也可能是來年他親自觀測的數據。他又跟據商隊的測量,估算出兩城的距離,有這些數據,他運用他的豐富的數學知識,他估算出地球的半徑為6340公里,比實際的6370公里,僅少了30公里,可以說是非常精確的了,這樣,厄拉多賽內斯(Eratosthnis),不但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還算出地球的半徑。

『陸』 古代地理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江;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

『柒』 關於地理的古代文化常識

  1. 古代許多地理名稱都有專門的對象

    如:江:長江;河:黃河;山:崤山;關:函谷關;

    「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四瀆」:長江、黃河、淮水、濟水。

  2. 古代特有的方位概念

    1)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2)山東:古代可泛指山的東面;也常常專指崤山以東。與今之山東不同。

    3)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

    4)玉門關、陽關: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3. 古代城市別稱

    南京:古稱建康、建業(鄴)、金陵、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州:維揚、廣陵、江都。

    杭州:臨安、錢塘。

    鎮江:京口。

    北京:大都、燕京、北平。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蘇州:姑蘇、吳郡。

    西安:長安。

    紹興:會稽。

『捌』 古代人對地球是怎麼認識的

太陽是球體,月亮是球體,沒有人懷疑,因為大家都確確實實地遙望到了。可是人們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觀察太陽和月亮那樣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類的視野又是如此地廣大,人們佇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達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線所限制約以4.6公里為半徑范圍內的一塊平地——視地平,因而對地球的形狀產生過種種從直覺出發的推測。我國古代就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狀,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圓罩子。古俄羅斯人想像大地是馱在三條鯨魚背上的盤子,這三條鯨魚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認為大地是一個隆起的圓盾,由三條大象扛著,這三條大象站在龜背上,而這個龜又是浮游在廣闊海洋之中的。這些都是人類對地球的最原始的認識。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畢達哥拉斯從哲學觀點出發,認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狀,因而提出地球為球狀的臆測。公元前三百年,亞里斯多德看到月食時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現象,提出了地球為球狀的科學證據。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哲學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這一見解當時卻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麥哲倫及其夥伴完成繞地球一周之後,人們才確立了地球為球體的概念。
十七世紀中葉以前,人們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體,通過科學實踐,對這一看法才獲得進一步的修訂、提高。1672年,天文學家裡奇比從巴黎(49°N)帶了一隻鍾到南美洲的蓋亞那(5°N),發現這只鍾每天慢了二分二十八秒,帶回巴黎後又恢復正常。以後在其它地方作類似的觀察,也有類似的結果。這表明從極地向赤道移動,鍾擺的擺動速度變慢,或者說是擺的振動周期變長了。經過物理學的推測,地球不是一個正圓球體,而是兩極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轉球體。
所謂旋轉橢球體,是由經線圈繞地軸回轉而成的。所有經線圈都是相等的橢圓,而赤道和所有緯線圈都是正圓。測量上為了處理大地測量的結果,採用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的旋轉橢球體並確定它和大地原點的關系,稱為參考橢球體。十九世紀,經過精密的重力測量和大地測量,進一步發現赤道也並非正圓,而是一個橢圓,直徑的長短也有差異。這樣,從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長的軸,所以測量學上又用三軸橢球體來表示地球的形狀。
此後,又發現地球的南北兩半球不對稱,南極較北極離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極凸出18.9米,在南極凹進25.8米;又在北緯45°地區凹陷,在南緯45°隆起。這一形狀和參考橢球體對比,地球又有點像梨子的樣子,於是測量學中又出現「梨形地球」這一名稱。總之地球的形狀很不規則,不能用簡單的幾何形狀來表示。更確切地說,地球具有獨特的地球形體。從宇宙空間觀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像橘子或雞蛋,倒像一個滾圓的球。人們利用宇宙飛船和同步衛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實際觀測,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攝下來了。可以看到,在這個小行星上,遼闊的海洋呈蔚藍色,突出在水體上呈褐色的是陸地,青蔥翠綠的是地面上的植被,還有縈繞在上空不斷變化著的白雲。
從上面可以看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圓球體、旋轉橢球體、三軸橢球體以及地球形體等,對於地球的真實形狀而言,可以說都是近似的。反過來,人們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踐中,也需要對地球的形狀加以不同程度的簡化。例如在製造地球儀或繪制全球性地圖時,就必須把地球當作正圓球體來看待;當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時,有必須把地球作為有規則的參考橢球體來處理;而在發射人造天體及其軌道計算時,則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對參考橢球體的偏離更精確地計算進去。
因此,地球的形狀不能用某種幾何形狀來表示,嚴格地說應稱它為地球形體。

『玖』 古人常說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指什麼

此詞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拾』 古人是怎麼了解天文地理的

最主要的是觀天像,總結氣像變化規律.
其次是藉助其它器具,如地動儀,天文台等.
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當時豐富的天文學記載資料
漢朝古墓里出土的《天文氣象雜占》,被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彗星圖
西漢的《周髀算經》,算天地結構、太陽視軌道大小、周天里數、北極璇璣的方法
南北朝酈道元的《水經注》,詳細的地理學資料 介紹國內地理資源,地理自然災害,農業生產的書籍

閱讀全文

與古代怎麼認識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