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為地理學產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為地理學研究得到日益發展。賴特(J. K. Wright)於1947年在 《地理學中的物象空間》一文中提出了行為地理研究目的;古爾德(P. R. Gould)把「行為地理學對環境的識別和空間行為的研究」視為60年代六大方法論進展之一;美國學者奧爾遜(G. Olsson)和哈維(D. Harrey)於1969年相繼論述了行為地理學概念及理論和應用問題;人文地理學家科克斯(K. Cox)和高里基(R. G. Golledge)撰寫了系統闡述行為地理學的專著 《通論行為地理學》;70年代道溫斯(R.M. Downs)甚至提出「行為革命」的口號;80年代柯克斯和高里基在 《再論行為地理學的一些問題》著作中指出人在空間中的行為受到個人本身和社會的約束,為行為地理學研究指明了發展的新趨向。
Ⅱ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行為是地理環境退化的表現你怎麼樣評價
我只是知道土地一退化,原來生長在土地上的植被就會變化來適應土地的退化,例如腐殖質高的土地退化了,植物,動物,生態系統變化環境也隨著變化我知道的不是很多,微生物等都會發生變化,如果適應不了
生態環境就會惡化。環境屬於生態系統,例如土壤荒漠化,由大樹變成草原由草原變成沙漠。地表植被變化後,整個生態系統就會變化
Ⅲ 地理物象名詞解釋
地理物象是行為地理學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地理環境以及事物通過知覺、認知過程反映在人們頭腦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覺判斷、地理優選以及決策行為形成的基礎。地理物象是人們對周圍的地理環境通過直接或間接觀察、體驗和了解而得到的具體形象,它是通過穩定性思維而形成的。地理物象 往往是決定某一環境下社會群體行為決策的最本質原因。
Ⅳ 什麼是地理物象
指地理環境以及事物通過知覺、認知過程反映在人們頭腦中的形象
Ⅳ 地理是啥
地球是人類的家,人類一直都十分關心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面的狀況,從而萌生出各種地理概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一門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區域分異的學科。簡單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地理學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在其發展過程中,明顯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
自遠古至18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主要以描述性記載地理知識為主,而且這些記載多是片斷性的,缺乏理論體系,地理學內部尚未出現學科分化,各國的地理學基本上是在本國封閉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在早期,以中國和古希臘的成果最顯著。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較早的地理學史料。到了後期,歐洲地理大發現涌現出了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地理探險家,他們的發現極大的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
近代地理學是產業革命的產物,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而成熟起來的。這一時期,各種學說分起、學派林立。地理學的各部門學科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出現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門地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
洪堡德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以後德國的李希霍芬、法國的德馬東為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美國的戴維斯和德國的彭克分別創立了侵蝕輪回學說和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標志著地貌學的建立;奧地利沃漢恩的《氣候學手冊》、俄國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氣候及俄國氣候》、德國柯本的世界氣候分類,為氣候學奠定了基礎;英國的華萊士對世界動物區劃分為動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俄國道庫恰耶夫的土壤地帶學說為土壤地理學奠定了基礎;李特爾和德國的拉采爾建立了人文地理學等等。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現代地理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其標志是地理數量方法、理論地理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制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等應用的出現。現代地理學強調地理的統一性、理論化、數量化、行為化和生態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各地區經濟開發和建設以及環境管理和保護的需要,地理學將成為一門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應用理論的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的應用性學科,學科的內容和結構也將發生變化。
地理學中方法性學科和技術性學科——地理數量方法、地圖學等,將率先獲得較多的發展;綜合性分支學科、應用性分支學科,如綜合自然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醫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將有較快的發展;地理學中研究人文的趨勢將會加強,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比重將會增大。
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地理學研究的是地球表面這個同人類息息相關的地理環境,地理學者曾用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等術語稱呼地球表面。它是地球各個層圈——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積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組成一個宏大的地表綜合體,它具有以下的特徵: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個同心圈層組成的整體,它們分別是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大氣對流層主要由氣態物質組成,也包括部分液態水和固體顆粒。由於對流層同地面和水面接觸,因此大氣中各種要素都受到下墊面的強烈影響;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體物質組成,包含部分氣態、液態物質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類所依附的場所,也是各種圈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水圈主要由液態水組成,以海洋為主還有陸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質和能量循環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類圈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動的圈層,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錯,組成一個巨大的復雜的自然綜合體;
人類的出現是地球表面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勞動,通過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地球表面施加影響,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並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層圈——人類圈。
上述各層圈所組成的地球表面這個綜合體,這是自然歷史發展的結果,各層圈的形成在實踐上亦有一定的順序:岩石圈、大氣圈和水全是無機的物質,首先出現;有機的生物圈及其相關的土壤,是在無機圈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類則是生物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種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地球內部和外部力量——太陽能。
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個不均一的層面,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分異。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區域分異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勻性和地球內能分布的不均勻性。人類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因此人類的體制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比如人種的差異、生活方式的差異等等。
在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過程中,大陸與海洋的面積和位置幾經變遷,氣候歷經了炎熱與寒冷、濕潤與乾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發展到陸地,有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
自然地理的變化影響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於自然地理。特別是在現代工業化時期,人類的活動是地球表面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控制或減輕了某些自然災害,另一方面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況的出現,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資源的大量消耗,人類的影響程度還在加劇。
地理學研究的特點
地理學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並不斷完善理論、方法和手段。
作為研究對象的地球表面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這決定了地理學研究的綜合性特點。
地理學不限於研究地球表面的各個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統一的整體,綜合地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它們的空間組合。它著重於研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關系以及地表綜合體的特徵和時、空變化規律。地理學的綜合性研究分為不同的層次,層次不同,綜合的復雜程度也不同。高層次的綜合研究,即人地相關性的研究,是地理學所特有的。
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是一個橫斷學科,它與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個層圈或某一個層圈中部分要素的學科都有密切的關系,如研究大氣的大氣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質學、研究人類圈的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地理學從這些學科中吸取有關各種要素的專門知識,反過來又為這些學科提供關於各種要素及與其它現象間聯系的知識。
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不均勻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研究又有區域性的特點。由於不同的地區存在不同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一種要素在一個地區呈現出的變化規律在另一個地區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區域就要剖析不同區域內部的結構,包括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在區域整體中的作用,區域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們之間發展變化的制約關系。地理區域性研究的內容包括區域內部結構和區際關系兩個方面。
地理學的區域研究根據研究對象的范圍分為三個尺度:大尺度區域著重探討全球或全大陸范圍內的分異規律和內部結構特徵,從而揭示全球或全大陸的總體特徵;中尺度區域研究是分析國家或大地區范圍內區域總體特徵和地域分異規律,以及該地區對大尺度區域分異的作用;小尺度區域是揭示局部地區區域特徵和分異規律,以及該地區對中尺度區域分異的作用。
地球表面不斷變化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必須用動態的觀點進行研究的特點。地理學研究及注重空間的變化,也注意時間的變化。這種變化既有周期性的又有隨意性的;有長周期的,也又短周期的。
用動態的觀點研究地理學,就要求把現代地理現象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和未來發展的起點,研究不同發展時期和不同歷史階段地理現象的規律。現在現代地理學已經有可能對於某些區域的未來發展提出預測,並根據預測結果進行控制和管理,以滿足人們對區域發展的要求。因此。時間和空間統一的概念,在地理學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地球表面的復雜性決定了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現代地理研究主要採用野外考察與室內實驗、模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面,關於地球表面的屬性和特徵的資料主要來自於野外考察,隨著航空遙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航天技術的成果廣泛應用於地理學研究,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地理數據的處理、各種地理現象的實驗室模擬等也迅速的發展起來,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促進了地理學的快速發展。
地理學學科體系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的形成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一個。其研究對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大氣對流層、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屬的分支按研究特點分為兩組:
一組是綜合性的,包括綜合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
一組是部門性的,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還包括新近發展起來的,同其他自然學科結合而成的一些邊緣學科,如化學地理學、醫葯地理學,以及異特殊自然要素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冰川學、凍土學等。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和變化,以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學科,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另一個。按研究對象可分為社會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分支。
社會地理學即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地理學,以及新近形成的旅遊地力學等。
政治地理學包括狹義的政治地理學和軍事地理學。
城市地理學層士聚落地理學的一部分,隸屬於社會文化地理學,經過近20年的發展,它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已經超出了聚落和社會文化的范圍,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歷史時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這是地理學的一個年輕的分支學科。
區域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的形成、結構、特徵和演化過程,以及區域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區域地理學強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統一,注重研究區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區域綜合和空間聯系。
地圖學是研究編制和應用地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是一門以地圖的形式來綜合表達某一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科。它是地理學中的技術性學科,同地理學各分支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在促進地理學的發展和實際應用中歷來起著重要的作用。
理論地理學是研究各類地理現象在統一性的基礎上所遵循的總體規律的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空間結構論、人地關系論和區位論等。
應用地理學是運用地理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解決實際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學科。實際上,地理學的不少分支學科就是為了應用而發展起來的,如醫葯地理學、軍事地理學等。由於許多重大問題,比如荒漠化、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等問題的解決與研究不是一門學科所能單獨勝任的,而地理學由於是綜合性的橫斷學科,特別適於這種應用性研究。
其它的還有數量地理學、地名學、方誌學等等。
總之,21世紀的地理學將是一門在理論化和數量化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化、生態化、社會化的理論與應用並舉的兩棲科學。
其它地理學分支學科
地理學概述、自然地理學、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
Ⅵ 001_《人文地理學》名詞解釋
《人文地理學》名詞解釋
人文地理學 :
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差別,並預測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是以人地關系為基礎,著重研究地表人類活動或人與環境所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分布與變化。
文化區 :
是指某種文化特徵或具有文化特徵的人的群體在空間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區 :
某種文化現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聯系的文化現象,在空間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區與模糊的邊界的文化區。
出現三個層次:
功能文化區 :
以該文化特徵受政治、經濟或社會某種功能影響,其內 部彼此之間有一種相互聯系從而確定其分布區范圍的文化區。
該文化區中心位置明確,但不一定居於分布區的幾何中心,受政治、經濟或社會某種功能影響,內部彼此之間有一種相互聯系從而確定其分布區范圍的文化區。
鄉土文化區 :
居住於某一地區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種共同的區 域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除了在感情上有所反應外,還有一種符號做標志。
擴展擴散 :
某種文化現象出現後,通過其居民,從該地向四周,不斷地傳遞,其所佔據的空間也 就越來越大。特點是空間上的相對聯系性,速度的差異性
接觸擴散 :
某種文化現象易於為接觸者所接受,幾乎接觸該文化現象的人,如同接觸到易於傳 染的病菌一樣,就自然地接受了這種文化現象,從而實現了其擴散。(電視)
等級擴散 :
該文化現象的傳播,或接受該文化現象的人,在空間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種等級現象。
刺激擴散 :
某種文化現象受某種原因而無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將原文化現象做某種程度改變,使其得以在當地存在,得到傳播。(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土著人由狩獵轉向放牧馴鹿)
遷移擴散 :
某種文化現象與擁有這種文化現象的人或集團緊密聯系,往往由於擁有這種文化的人、群體遷移到新的地方,遂將該文化傳播到該地。特點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間上不連續,在空間上這種文化擴散呈孤立的點或小區(島狀分布),與原文化區在空間上不連續。(中國的飲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文化生態學 :
應用生態學的觀點研究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
文化景觀(人文景觀) :
居住於該地的某文化集團為滿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上自己所創造的文化產品。文化景觀是研究地理學的核心,是地理學的中心課題。
環境決定論 :
自然環境決定人類生理和心理特徵,並由此決定人類社會的發展。德國的拉采爾和美國的森普爾。認為人類的身心特徵、民族特性、社會組織、文化發展等人文現象受自然環境,特別是氣候條件支配的觀點,是人地關系論的一種理論,簡稱決定論。
可能論 :
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文化遺產在影響人的行為方面,至少其作用的重要性不亞於自然環境的影響。代表人物: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
適應論 :
生物通過文化的發展而對自然環境和環境變化的長期適應。英國的羅克斯比。
生物適應性 :
人類在其發展中,為適應環境而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在體質方面發生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具有遺傳特性。
文化適應性 :
利用工具、製造工具、技術發展、群體組織與分工以有效獲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條件,以適應環境
生態論 :
借生物學的生態學一些觀點來分析人地關系的特點,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美國的巴羅斯。
環境感知論 :
環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學借心理學新的研究成果來分析人地關系的。他們認為,人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可能性進行選擇時不是任意的、隨機的和毫無規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觀規律
文化決定論 :
在現代技術條件下,人類不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類願望來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在人地關系中,人通過文化起著決定作用,成為文化決定論。
和諧論 :
人地關系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人類應順應自然規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環境;另一方面要對已經破壞的不協調的人地關系進行優化調控。人文地理學和諧論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認為協調的目標是一個由多元指標構成的綜合性戰略目標,應包括生態、社會、環境等多元指標構成的一個綜合性發展戰略目標;②要保持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③合理利用資源,維護資源的永續利用,尋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對資源進行有效地保護,使社會生產力和自然生產力保 持和諧共生;④整治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人口轉變 :
由傳統人口再生產類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過渡。人口轉變模式旨在揭示不同類型的國家或地區人口轉變過程與經濟再生產類型之間的相關規律。
適度人口 :
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它實際上是一種理想人口數量。適度人口有經濟適度人口和實力適度人口之別,前者指在最有利的條件下達到最高生活水平(即 按人口平均的最高產量和最高收人)的人口,也即獲得最大經濟福利的人口;後者指一個國家達到最大實力時的人口,即指除去考慮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還要考慮國家的政治和軍事所需要的人口。因而,實力適度人口在數量上要高於經濟適度人口。
人口分布 :
是指一定時間內人口在一定地區范圍的空間分布狀況,它是人口過程在空間上的表現形式。
人口密度 :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標,它反映一定地區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數量來表示。
人口遷移 :
通常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為叫作人口遷移(populationmigration);而暫時離開居住地的人口位置變動叫作人口流動。
人種 :
即人類的種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並在體質形態上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群。這些特徵包括膚色、眼色、發色、發型、身長、面型、鼻型、血型等。可見,人種概念屬於生物學和體質人類學范疇,它是人類自然屬性的一種表現。
地理人種 :
地理條件對體質、血型系統、免疫系統和遺傳基因有一定影響,導致地理區范圍內的人群具有一 定共性,這些人群稱為地理人種。
民族 :
是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是人們最主要的社會劃分形式之一,屬於歷史學、社會學范疇。和人種的區別:人種是在人類歷史的早期由於長期生活在相對隔離的不同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群,它按人們自然的體形和遺傳特徵加以區分,屬於生物學范疇。
民族機能分布區 :
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體制。例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建立不同等級的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
民間文化 :
又稱民俗,是指一個民族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傳統, 是各民族人民歷代相沿積久而形成的風尚、習俗。具體反映在民族的服飾、飲食、居住、生產、婚姻、喪葬、文娛活動、節慶、禮儀、禁忌等方面。
原始農業---遷移農業 :
是農業起始階段的農業類型,即遷移農業。現在只在熱帶地區還保留這種農業類型,其主要地區包括:①南美洲的亞馬孫地區;②非洲中部的剛果地區;③亞洲的新幾內亞島、東南亞一些雨林地區。
傳統農業---生計農業 :
從奴隸社會起,經過封建社會一直到資本主義社會初期,即產業革命以前,這個階段稱為傳統農業階段。傳統農業有旱作農業、水稻農業、地中海農業和游牧業四種類型。
現代農業---商品農業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經濟發達國家中,農業生產機械化、專業化、地域化程度越來越高,進人現代農業生產階段。現代農業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生計農業不同。它的產品不是以供給自己消費為主要目的,而是作為商品進人市場以獲得利潤為目的。現代農業亦稱為商業農業。現代農業的類型有種植園、穀物農業、牲畜育肥農業、乳品業、市場園藝農業和大牧場
農業景觀是包含了土地、動植物和聚落在內的地域綜合體,屬於文化景觀的一種類型。
農業區位論指以城市為中心,由內向外呈同心圓狀分布的農業地帶,因其與中心城市的距離不同 而引起生產基礎和利潤收入的地區差異。這是現代農業商品經濟條件下有關農業生產體系空間布局的理論,由德國農業經濟學家馮•杜能首先創立。他在1826年出版了《孤立國對於農業及國民經濟 之關系》(簡稱《孤立國》),運用抽象法(也稱「孤立法」)提出了農業區位的理論模式,抽取主要影響因素,分析這些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
第三產業 :
在再生產過程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包括除第一和第二產業外的其他各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商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等。
第四產業 :
即以計算機和通訊設備行業為主體的IT產業,我們通常稱之為信息產業。主要以電子計算機為基礎,從事信息的收集、生產、傳遞、儲存、加工、處理和服務等為職能。第四產業技術新,知識、智力、科學技術密集,行業多、領域寬,涉及面廣,社會服務性和相關性強。與第三產業有著明顯的區別,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勞動產品形態、勞動形式均不同,主要反應人類的 腦力勞動,生產無形的信息產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價值。
第五產業又稱文化產業,它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存儲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統稱。第五產業是屬於智慧產業范疇,包括咨詢、策劃、廣告、文藝、科學、教育等,它是直接獲取和利用人自身的智慧資源,滿足人或機構在知識、文化、技術等方面的需要。
聚落是人類活動的中心,是房屋的集合體,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產生活設施。它既是人們歷經、生活、休息和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場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的場所(空間場所)。聚落分城市、鄉村兩大類。主要指標:人口規律、政治地位.
聚落的演變方向是:小村——村莊——集鎮——鎮——城市——大城市。
城市
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包括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鎮)。一般而言,人口較稠密的地區稱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
村落
是以農業人口為主的居民點。具有人口和建築密度低,基礎設施落後,服務職能水平低,人口以農業人口為主。一般是由村莊(中心村,基層村)和集鎮構成。
城市化
是指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域轉為城市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 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轉變、組織方式轉變和傳統方式轉變的過程
形式城市化 :
人口及非農產業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轉變為非農地域(城市地域)的過程。結果是城市數量增多、城市規模擴大。
功能城市化 :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向農村擴散。結果是城市特徵強化、城市現代化。
城市地域 :
指城市在地面上的實際范圍,由二部分組成,一是已經成為市區的里側建成區,二是正在城市化的,與市區聯系頻繁的外側郊區。
城市地域結構 :
指在城市地域內部,各功能區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徵和組合關系,它是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間系列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體系 :
一定地區內,性質不同、規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補充的,進而形成一個統一的城市地域體系。
城市體系城市系統 :
不同地區,不同等級的城市結合為固定關系和作用的有機整體。
城市等級結構 :
在城市系統內,大小城市具有等級從屬及職能聯系的關系,按大、中、小,按規模 職能有規律的排列與組合,即為城市的等級結構。
農村聚落體系 :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由村莊和集鎮共同組成的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根據其人口規模,經濟職能,服務范圍等可將一定范圍內的村鎮劃分為若乾等級,不同等級的村鎮相互聯系在空間上構成一個具有一定特點的村鎮體系.
語言是指用習慣的記號、姿勢、符號,特別是音節分明的口頭聲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類思維的物質外殼。具有社會性,交際性,工具性。
譜系分類法 :
是指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將語言比擬為生物,按其親屬關系的遠近、親疏劃分為不 同等級的類別。
語系 :
具有共同歷史淵源(即有同一母語分化的)的若干具有親屬關系的語言組成。是分類的最大單位。
語族 :
語系中的語言根據其在演化上的親疏遠近之分,分成次級的語言群,就是語族。是分類 的二級單位。
語支 :
在語族單位劃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的單位。通常是同一語系中最小的語言群。
語種 :
一個語種就是一種語言。但一種語言往往包含有若干方言。是分類中的最小單位。
宗教 :
是對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自然和社會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虛幻、歪曲的反映。它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最大的特點是相信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一個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境界和力量,這個力量主宰著自然和社會。
旅遊 :
是指人們為休閑、商務或其它目的離開慣常環境,到其它地方去訪問、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活動。
旅遊者 :
指任何一個人到他(她)的慣常環境以外的地方去旅遊,連續停留不超過1個月,並且旅遊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從訪問地獲取報酬的人。
旅遊業 :
為旅遊者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全部相關企業的總和。在這一過程中,憑借旅遊 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六個環節的服務,並獲取經濟收益的相關行業的綜合。
旅遊系統 :
以一定的經濟、社會、環境存在和發展為依託,由旅遊者、旅遊客體和旅遊媒介互為條件、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現象和關系的總和。包括:旅遊主體——旅遊者;旅遊客體——旅遊產品;旅遊媒介——旅遊業和貫穿在其中的旅遊活動。
客源地 :
產生旅遊者的地域,即遊客的來源地。客源地的形成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旅遊動機、 出遊能力、閑暇時間。
目的地 :
旅遊吸引物比較集中,有旅遊接待服務設施,具備旅遊功能的區域,它是旅遊流指向的目的區域。
旅遊動機 :
促發一個人有意於旅遊以及到何處去、作何種旅遊的內在驅動力,也就是推動一個人進行旅遊活 動的內部動因或動力。
旅遊資源 :
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存,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旅遊資源可以是有具體的物質形態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文化或精神的因素。旅遊資源涉及旅遊活動的商品、設施和服務,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資金資源以及吸引物資源。
旅遊資源評價 :
從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旅遊資源及取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運用某種方法,對一定 區域內旅遊資源本身的價值及其外部開發條件等進行綜合評判和鑒定的過程。是在旅遊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是科學地開發和利用旅遊資源的前提;為制定旅遊開發規劃等提供科學的判斷標准或理論依據。
政治地理現象 :
人類社會的政治活動也與地理環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就構成了政治地理現象。政治是一種無形的社會文化現象,並存在於人類社會活動的每一個角落。政治是一種追求權力的社會文化現象,具有排他意義的權力空間現象。政治也是一種最不穩定的社會文化現象。
政治地理單元 :
在一定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條件下形成、由具體政治組織或集團支配、具有一定范圍的地理區域 稱為政治地理單元。
政治地理結構 :
指由某一空間范圍內的政治現象與地理環境的有機結合而成的政治地理單元的結構。分為政治空間結構和政治實力結構。
政治空間結構 :
是由政治地理單元中包括領土范圍、邊界、位置、形狀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區域等空間要素組成的。
政治實力結構 :
是由諸如領土、自然條件、人口、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國民士氣及政府能力等實力要素組成的。每一權力要素都對政治地理單元的實力及有效地使用它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只是在不同條件下其影響力不同。
政治地理過程 :
政治地理單元及其結構要素有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政治地理過程主要包括政治擴散,政治整合,政治分離,主權變化
國家 :
具有保持內部穩定、不受外來控制和侵人(干涉)能力的獨立主權政府領導下,佔有一定領土的、有組織的政治地理單元。
國傢具有四個基本特徵 :
擁有確定的領土;具有一定數量的定居人口擁有被其國民需要和承認、行使諸如國家、外交等職能的政府;擁有主權。
國家的領土是由各種不同的部分組成,包括疆界以內的陸地、水域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陸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領陸、領水和領空。
國家權力是指一國為生存和發展而擁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稱綜合國力或國力。
行為地理學 :
主要研究人類在環境感覺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內在行為(心理行為)和外在行為(表現行為或社會 行為)之間的關系,探討人類的環境知覺、環境認知、地理物象、物象評價和外在行為等的機製作用過程。
認知及行為過程 :
感覺 知覺 認知 決策行為
環境知覺 :
人們在環境外觀感覺的基礎上對地理環境的整體認識和綜合解釋的過程。是客觀事物表面現象或外部聯系的綜合反映,是對地理客體(事物)的全面認識與綜合解釋。既反映地理環境的總體屬性,同時又反映個別屬性之間的關系。環境感覺是環境知覺的基礎,環境知覺是各種環境感覺相互聯系和有機結合的產物。
環境認知 :
是在環境知覺基礎上人們對環境信息再現大腦後的認識。環境認知是人們對地理環境識記(記憶的開始)再現的一種形態,不僅包括對環境信息刺激的直接反應認識過程,也包括依靠間接環境信息刺激的更一般的認識過程。環境認知是在環境知覺的基礎上建立的,強調以往感知過的環境刺激再現大腦的再認識。
地理物象 :
地理環境及事物通過知覺和認知過程,反映在人頭腦中的形象(映象)。是個人或集體對地理環 境的直接或間接觀察、體驗所了解到的地理客體的思維產物。地理物象是知覺判斷、地理優選以及決策形成的基礎,它是人們對周圍的地理環境通過直接或間接觀察、體驗和了解得到的具體形象。因此它是行為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
心理圖譜 :
意境圖譜,構想圖、智能圖,指人們的大腦通過環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圖片或通過大腦回憶出的地理事物圖像
行為矩陣 :
指作為決策人的行為和區位關系的一般描述模式
報償矩陣模型 :
美國艾薩德(W. Isard)在《區域科學導論》著作中,繼承和發展了韋伯、廖什等人的區位理論,對自然、經濟、技術和社會行為等多種因素進行了綜合分析,並用專門章節論述了區位決策問題,建立了報償矩陣。
引力模型 :
在行為地理學中研究消費行為空間引力問題主要是與研究商店區位、商店分布模式、零售區位變 化過程以及影響因素等綜合起來進行的。賴利他在基本引力定律的基礎上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則,以後經康維斯的改進,形成斷裂點理論。他們認為商業中心(或商店)對消費者消費的吸引力同其本身的規模成正比,而同商業中心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消費行為空間偏好模型 :
在對消費者行為空間研究的過程中,一些學者也對消費者行為的個性性質和動機進行了研究,在對個體消費行為調查的基礎上,建立了消費空間偏好模型。
經濟一體化 :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由政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建立多國的經濟聯盟。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商品、資本和勞務能夠自由流動,不存在任何貿易壁壘,並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監督條約的執行和實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有機體。
經濟全球化 :
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 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文化全球化 :
大致有以下幾種對文化全球化的理解。第一種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種共同的或單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稱為文化同質論。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認為由經濟、政治、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決定,冷戰後世界「文化變化的方向 是更加趨於均一」,「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將變得越來越小」。第二種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質化與異質化同時進行的過程,或者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辯證並行。這種理解認為全球化同時也是一個異質化的過程。第三種理解:否認文化全球化的存在。
文化本土化型 :
文化的本土化有二層涵義,一是民族文化面對外來文化介入而實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種生存方式,它倡導保護和復興傳統文化,特別是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優秀品質,塑造民族特色,同時對外來文化進行吸納和融塑,豐富本民族的文化內涵,使外來文化民族化;另一方面,對外來文化而言,文化本土化是傳播主體調整和改變自身來適應當地文化生態環境,以更好藉助客體文化要素來實現其傳播,也就是說,本土文化異化外來文化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外來文化異化本土文化的過程,文化本土化,從來就不可能是一條單行線。
《人文地理學》名詞解釋
Ⅶ 什麼是行為地理學
行為地理學研究人類不同類群(集團、階層等)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行為類型和決策行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學。是在行為科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帶有方法論性質的應用地理學新分支。
Ⅷ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行為是地理環境退化的表現你怎麼樣評價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人類的出現是地理環境的表現形式,體現著生物學上的物種多樣化。而物有所及之處如泛濫則必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諸如大氣污染、水污染、臭氧層空洞等等。
其次,地理環境退化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與經濟發展相關聯的,過度開采、過度砍伐、過度開發等等都是一種粗放型經濟行為,地理環境的退化由自然過度到人文只能說明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而恰恰這種環境下衍生了「可持續發展」這具全球性的地球村。
Ⅸ 行為地理學的其他
廣義還包括感應地理學。人對自然和社會環境有一種感應過程,即人們對環境的地理物象、信息的處理與知覺的判斷等知覺過程;而人類的行為是對感應過程的反應結果,最後決定人類在特定地理環境中採取一定類型的決策行為。雖然每一個人的行為可能帶有不少主觀成分,但對特定的集團或階層而言,其行為的統計效果卻能反映一定的客觀規律,可採取一定的方法進行研究。從地理學角度研究地理物象和人類行為始於20世紀初,並汲取了產生於美國的行為科學中的合理因素。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是索爾(C.O. Sauer),他在《歷史地理緒言》中提出行為地理學與感應地理學相關研究的問題。30年代在西方生產布局(區位論)研究中就注意對行為因素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為與感應地理學日益發展。如賴特(J.K. Wright)於1947年在《地理學中的物象空間》一文中提出行為地理研究的目的。古爾德(P.R. Gould)認為60年代6個方法論進展之一為「行為地理學,對環境的識別和空間行為的研究」。美國學者奧爾遜(G. Olsson)和哈維(D. Harvey)於1969年相繼撰文,論述行為學地理學概念及理論和應用問題。人文地理學家科克斯(K. Cox)和高里基(R.G. Golledge)所著《通論行為地理學》中也作了系統闡述。70年代感應與行為地理學迅速發展,道溫斯(R.M. Downs)甚至提出「行為革命」的口號。行為地理學對人的行為機制也派生出「環境理解法」和「行為地理法」兩個分支。80年代柯克斯和高里基出版《再論行為地理學的一些問題》,指出人在空間中的行為受到個人本身和社會的約束,反映了行為地理學發展的新趨勢。現今行為與感應地理學在西方地理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在美、英、加拿大等國形成研究中心地區。研究主要內容為:居民的感應與行為地理;企業經理階層的區位行為;規劃決策者的感應和行為;感應和行為地理研究與城市規劃的關系;生活在特殊環境下(災害地區)人類的感應與行為。感應和行為地理學正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探索從人的社會化整體來探討不同空間行為和地理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