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提高地理識圖能力
圖是地理考查的核心 , 許多地理問題是圍繞圖編寫的。在地理學習過程中 , 許多學生不知如何識圖 ,尤其是剛剛升入七年級的中學生。
識圖的前提是對圖的記憶。如何記憶圖呢 ?
平日的地理學習 , 能結合圖的地方 , 一定要結合圖學習。讀圖、析圖獲取知識的過程 , 就是記憶圖像的過程。通過讀圖查找地理事物 , 並分析解決問題 , 地圖的大體輪廓及圖中的地理事物就在大腦中有了最初的印象。知識學完後 , 再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遺忘速度先快後慢 , 還要進一步鞏固 , 才能形成比較牢固的記憶。可通過對課堂的回憶、想圖、畫圖等方式 , 進一步記憶。
識圖的能力 , 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應該利用課外時間 , 通過多種方式 , 提高自己的記圖、識圖能力。
1.不管是時事 , 還是地理問題 , 凡涉及到地圖的地理事物 , 要先想一下它們在地圖中的位置。不知道的就查地圖 , 久而久之在大腦中就形成了有關世界或某一區域的大體形象。如海灣戰爭涉及到伊拉克等國家 , 通過地圖了解伊拉克國家在世界中的位置 ,
戰爭發生過程中軍隊調動路線及原因等情況。
2.同學之間相互編一些與圖有關的問題 , 進行「無圖考圖式」練習。如學完「中國的行政區劃」後 , 編寫諸如黃河幹流從源頭到入海處 , 依次流經哪些省級單位等 , 進行對圖練習。
3. 經常面對一幅范圍比較小的區域圖, 想它周圍的地理事物。如面對東南亞圖, 想它周圍的海洋、國家等情況; 面對亞洲, 想它周圍的大洋、大洲等情況。
4.採用畫略圖的方式 , 邊想邊畫學過的圖。
5.學習某一區域的圖 , 經常聯系它所在的更大范圍的地圖進行記憶。如學習我國的主要河流 , 聯系亞洲圖去記憶 , 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主要河流等知識就很容易理解、記憶。
最後 , 筆者建議每一名中學生 , 最好家中掛一幅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和家鄉
所在省區的地圖, 常看、常想、常記。
都是一個班的分給我吧,好不容易找到的!!!!!!!!!!!!!!!!!!!!!!!!!!!!!!!!!!!!!!!!!!!!!!!!!!!!!!!!!!!!!!!!!!!
2.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
學習初中地理時我們知道地圖很難懂,讀圖 方法 需要良好的指導。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任何學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學習。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一)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不僅是學生學好地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學好地理的關鍵。可問題是在課堂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挺濃,但成績卻提高不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當今學生讀圖能力弱的原因
1.對地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通過與很多學生的交談以及問卷調查後,發現很多學生對地圖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地圖在地理學習中重要性的了解,總以為考試來臨之前,拿本書,臨時抱佛腳,就會萬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讀圖能力不足
也有一些學生,認識到了讀圖的重要性,在地理學習中也注意認真仔細讀圖,但是對讀圖的步驟缺乏一定的了解,不會讀圖,更別說理解地圖的整體含義。
二、針對讀圖問題採取的 措施
1.強調地圖的重要性
在每節課堂上,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讀圖能力的重要性,並通過舉實例來分析論證。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讓他們結合自身的 經驗 ,談談讀圖能力的培養過程和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讀圖熱情。
2.創設良好的地理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的重要保證,學習地理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此,教師要想方設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比如,在平時的課堂中,時不時有意無意地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地理地圖的圖片,用直觀、形象、易於接受、便於記憶的圖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戲,用地理地圖做道具,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很快地培養讀圖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樓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適的位置懸掛地理展示圖片,讓學生時刻能感受到地理圖片的存在,潛移默化中,聯想到各個國家、地區、民族等地的風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風民俗。
3.圖文並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文字與圖片緊密結合,對於重點圖片要逐步引導,讓學生學會讀圖、析圖,從而一步一步地畫圖。在畫圖的過程中深刻地記憶圖片所要表達和反映的信息。例如,在教授“34個省級行政區”這一章節時,教材上只有幾個文字,沒有形象的圖片加以引導,圖片卻安排在 八年級 上冊第七頁了,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一章節時,要充分利用這幅圖,在學生看圖、讀圖、析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記憶,從而使學生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識。
4.指導學生讀圖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光靠給予學生大量知識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是要教會他們讀圖的技巧。尤其是在學習地理圖表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然後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表,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地理事物,在觀察地理事物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要有科學的引導方法,在逐步引導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地理事物的各自特徵、分布規律、分布的時間順序、地域順序、邏輯順序等來讀圖。
(3)由淺入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製作一些圖片,分步展示,逐步指導。
(4)要教會學生讀圖的步驟:首先看清楚圖片的名稱,了解這幅圖片的意義;其次,看清楚圖片的比例尺,讀懂圖片的注記,知道圖片的表現方法;最後,根據需要有重點地讀圖。總之,使學生學會讀圖技巧,就好比教會學生生存的技能。
5.以圖導圖,以圖導練
在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上,要注重以圖導圖,注意各個地理地圖之間的聯系,在平時的授課中,要緊密地結合每一幅圖片,引導出另一幅圖片,使學生心中有“圖”。例如,在我國區域地理的學習過程當中,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區。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每個行政區都有相應的坐落位置。在講區域劃分時,可以把我國的行政區配套上去,在聯系中學會地理知識。
另外,要以圖導練,在平時的課堂作業中,給學生布置一些地理地圖方面的作業,在課下讓學生自主讀圖、看圖、析圖、懂圖,從而使學生在地理地圖的學習中慢慢嘗到甜頭,逐步提高對地理地圖學習的熱情。
三、評價與 反思
通過以上的分析與筆者自己的親身體驗,可以看到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點。有的學生,在地理課堂的開始,根本不知道“地理三要素”是什麼,更別提自己去讀圖。很多學生都有讀圖的願望和熱情,但苦於能力有限,一直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所以,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多加引導,逐步培養,加強學生對地理地圖重要性的認識,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圖文並茂的教學中,指導學生的讀圖技巧,以圖導圖,以圖導練,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地理讀圖方法指導(二)
縱觀現在初中地理教材,我們可以發現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革,在原有的文字敘述之上,加上了很多的圖表。這一改革表明在初中的教學中應當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圖表是地理這門學科的第二語言。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圖可以作為一個媒介幫助我們理解初中地理知識。這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徵以及人口、交通、資源等情況。但是很多學生因為缺乏讀圖能力,圖表的展示不僅不能夠給他們帶來幫助,反而理解地圖成為他們的負擔和壓力,導致他們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 總結 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解決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一、循序漸進
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不斷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地圖,對於剛剛觸及初中地理知識的學生而言不易理解,對於專業地圖(比如等高線圖)理解更為吃力。所以讀圖能力的培養,應該循序漸進,對讀圖能力的訓練應當貫穿於每一節地理課堂當中,有耐心地從基礎開始教學。在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中最基本的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地圖“三要素”。即地圖比例尺、方向坐標以及圖例。
在教學中學生清楚扎實掌握比例尺、方向、圖例的基礎後,方能繼續深入地理解地圖的內涵。在這一基本訓練之上,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學生提高對地圖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分清地圖的類型。這其中包括地圖、地理原理圖、剖面圖、統計圖、景觀圖等各種類型,經常展示不同種類的地圖,通過這種經常性的訓練,使學生慢慢地就能夠區別每種地圖不同的特點、性質以及各自不同的讀圖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二、引導看圖
初中生對於圖表有陌生感,很多學生拿到圖表之後甚至不知道從何入手,圖表繁雜的表現形式和數字經常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這是初中生普看圖的通病。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圖。比如教導學生在拿到地圖的時候先看圖表名稱,了解圖表所要展示的內容。在這基礎之上,利用地圖三要素找到圖表中重要的地理事物,明確他們的性質和概念,對他們進行分類。再結合所學知識把圖表中的事物所表達的信息進行文字化概括,最後依靠文字進行分析判斷。通過這種教學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讓學生面對地圖的時候不再感覺到無所適從,讓其明白了自己拿到地圖後,該干什麼,該想什麼,該做什麼。
三、培養感情
由於讀圖的復雜性,很多學生對此感到壓力很大。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圖表對於解決實際問題所起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世界地圖》的時候,學生可能會感覺記憶各個大洲、大洋的輪廓十分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增加這節課的趣味性,可以展開一個繪畫競賽,主題就是描繪各大洲大洋的形狀,並要展開豐富聯想,利用大洲大洋的輪廓再進行創作性的繪畫。比如中國的疆域輪廓可以指引學生記憶成一隻大公雞,或是一個穿著紗裙的美少女戰士。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就會對這一知識點產生深刻的記憶,有助於學生利用世界地形地貌分析各大洲出現的各種地理現象的原因。
四、貫穿教學
對於讀圖能力訓練並不能脫離課堂,只要求學生一味地自我理解。教師應當把提高學生讀圖能力作為教學內容中的重要部分,貫穿於課堂教學當中。
一方面通過圖表的展示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理解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做到圖文並茂,將地理知識轉化成形象的地理第二語言。
例如教師在講解《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一課時,在介紹當地地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先展示一部分當地居民生活的真實圖片或視頻,以及當地的自然景觀和地貌圖片,給學生一個形象化的認識,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起學生對這一地區的興趣。之後將這一地區的自然山川景觀圖片抽象化,向學生展示地形圖和農牧業分布圖等地理情況,這時候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結合書本知識,講解圖片的內容。這樣的 教學方法 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五、補充訓練
在課堂教學和平時訓練中可能會出現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影響讀圖、識圖能力。教師不能對這部分學生喪失耐心,對於這類學生,老師在積極鼓勵的基礎上要對其進行一系列的讀圖能力補充訓練。比如和他們一起用趣味形象的生動的圖形記憶法來區分各大洲、大洋的輪廓;進行一系列的填圖訓練,或是裁剪一些簡易地圖。
總之,地圖作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視。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單純的背誦地理知識以應付考試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既不利於學生地理學習,無法激發起學生興趣,又不能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教師必須重視地理圖表的教學,根據本班同學的實際,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3.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地理識圖能力
初中地理其實並不難,學好地理首先要會看圖,邦德華納老師總結了一些地理學習方法,同學們可以參考看看。
1.地理圖冊抱著睡,沒事默畫地圖。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圖冊吧,畢竟是學習地理科目必備的武器。
2.把地理圖冊逐字閱讀一遍,邊看邊做筆記。圖冊上的所有圖都要看,包括圖片旁邊的文字也要認真通讀,比如一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這些將來都是你答題時的要點。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標注出來,找時間集中問老師,千萬不能擱置不管。掌握圖名、讀圖例、讀正圖的順序,通過整體讀圖實現相關的地圖信息的提取。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讀圖方法如空間順序法(如氣溫、人口分布圖等等)、邏輯順序法(如氣候形成示意圖)、時間順序法(如產量增產圖)等等。這些讀圖的方法應滲透於地圖本身蘊含內容的挖掘之中。
你也可以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貼到床頭,睡前醒後都看一遍,這樣中國的疆域和區劃以及地形、溫度帶分布等知識心裡就有譜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腦子里了。
背會了,就拿張白紙,自己默畫地圖,腦海里回想著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後不管題目考你什麼,你腦子里都能想起相關內容,分自然全得了。
4. 如何提高孩子地理識圖能力
(1)可以買一些地圖的拼圖讓孩子拼
(2)可以讓孩子發揮想像,把地理輪廓化為一些形象的東西記憶,如山東省輪廓如同伸出拇指的拳頭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孩子對地理學科的興趣,經常陪孩子看看中國地圖、世界地圖等,熟能生巧,多看圖,圖自然就印在腦子里了
5. 小課題 如何提高學生地理識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理課本中的各種地圖、景觀圖、示意圖、統計圖等等,有機構成了一個「圖像系統」。它具有感官刺激強、信息容納量大、表述簡明扼要等優點,它能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歸結到圖中進行綜合歸納,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地理知識的規律性。因此,正確認識地圖、閱讀地圖、分析地圖、繪制地圖,既是學習地理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考試說明》中的基本能力要求。這既是地理高考的常考點和憑借點,又是許多同學學習地理的「瓶頸」,如何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識圖能力,已經成為地理教學的當務之急。
一、認識地圖,明確主題,科學運用
不同主題和種類的地圖有著不同的用途,初學地圖往往對此比較模糊,解決問題時常使用不正確主題或種類的地圖,例如學生在行政區圖上解決地形的問題,無法找到答案,失去學習和使用地圖的信心和積極性,因此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地圖,明確地圖的主題、種類,做到合理篩選,科學運用。
中學地理學習中地圖的主要種類有以下幾種:
1.地圖 是地表圖形的描繪,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地圖所起的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替代的。主要主題如地形圖、政區圖、山河與氣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圖、資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圖。
2.地理原理圖 用不同的符號,表達地理事物的演變規律及運動過程,如地球公轉圖、褶曲成因圖、地形雨示意圖、水循環示意圖、森林減小風速示意圖等主題地圖。
3.剖面圖 用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內部構造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規律,如地形、地質、土壤、大氣剖面圖等。
4.地理模式圖 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一般分布規律,是地理分布圖、原理圖的特殊形式。如世界洋流模式圖、太陽系的模式圖、風帶和氣壓帶圖、自然帶分布模式圖等。
5.地理統計圖 用以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時空分布與變化規律。主要形式有:柱狀圖、曲線圖、折線圖、扇形圖等幾種。如降水各月分配及氣溫變化曲線圖、人口增長示意圖、氣溫的垂直分布圖、農業產值構成示意圖等。
6.自然景觀圖 有表示地表形態的景觀圖,如新月沙丘、風蝕蘑菇、火山等;有表示典型植物的景觀圖,如熱帶雨林的榕樹、熱帶草原的波巴布樹、合歡樹、紡錘樹等;有自然帶典型動物的景觀圖,如熱帶雨林的河馬,熱帶草原的斑馬和長頸鹿、澳大利亞的袋鼠,南美洲的大食蟻獸等;也有由自然環境、植物、動物構成的自然景觀圖;還有地質時代圖,典型生物或化石圖。
7.人文景觀圖 用以反映人類生產、生活、宗教、文化、等活動的圖畫,如客家民居圖、巴西狂歡節盛況圖、埃及、開羅風光圖,因紐特人生活圖,溫帶草原的蒙古包圖,坦尚尼亞的劍麻圖等。
8.地理漫畫 它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多以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為主題,提醒人們要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正確處理人地關系。
二、正確讀圖,理性析圖,優化策略
(一)學生掌握讀圖與析圖的一般程序是培養識圖能力的基礎
1.弄清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注記
這是讀圖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幫助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讀圖順利和正確。
2.明確要素,引導讀圖
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因此,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講述「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的成因」,先讓學生觀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亞地區冬、夏季風的風向,進一步引導分析兩要素之間的關系,季風環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確定目標,引發讀圖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重要一環。因此,制訂適當的讀圖目標,讓學生思索,能激發求知慾,調動積極性。如:「中國的交通業」中,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名稱多,記憶難,可確定起點和目的地,讓學生設置幾條旅遊路線,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學生掌握讀圖與析圖的典型方法是提高識圖能力的保障
1.形狀觀察法
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形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徵,再根據觀察出的形狀特徵把圖形記住。如黃河的幹流形狀象漢字「幾」字、義大利的輪廓象長筒靴……,這些方法能幫學生輕松地判讀出有關圖形,從而為進一步解答有關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2.重點突破法
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圖中的重點與關鍵點,並把它牢記,這些關鍵點,往往成為今後讀圖析圖的「切入點」。
3.對比歸納法
某些地理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如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等統計圖,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
6. 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強化讀圖表步驟的課堂教學訓練,養成讀圖好習慣。
這就要求從教材入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拿到一幅圖,要做到「讀圖四步走」:一讀圖名,即這是幅什麼圖?二讀圖例和注記,即圖中的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要看清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麼?四讀取圖表中表達了哪些地理信息?「讀圖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這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在地理高考中因讀圖習慣不良,漏讀、誤讀圖名或漏讀、誤讀圖例而導致失分的事例不勝枚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途徑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做到「讀圖四步走」。
二、強化教材中圖表的閱讀與識記,是認識其他圖表的基礎
地理教材中匯集了大量圖表,只有對教材中圖表做到熟記於心,才能有助於認識出現的變式圖、大比例尺的區域圖等難度較大的圖。
例如對變式圖處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體恢復,回歸基本。如有關晨昏線的讀圖題同學們普遍感覺較難,就是因為變式圖特別多(約有20種)。但最基本的形式卻只有兩種,即側視圖和俯視圖。在復習時我們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圖形,再重點弄清每一種變式圖與基本圖形是什麼關系,是如何「變」的。解題時先將局部圖恢復為整體圖,將變式力回歸為基本圖,可以使此類題大大簡化。同時,在平時復習中要注意總結一些讀圖「法則」。
再如要認識小范圍、大比例區域圖,除了要根據經緯線進行空是定位外,還要求學生識記一些地面上點狀的重要標志以及線狀的輪廓,點狀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礦產地、城市等,線狀的如河流、島嶼、海陸、行政區等,只有從教材上識記,才能有助於認識區域圖。
三、強化圖表歸類的教學訓練,培養對不同圖表的閱讀方法
經過閱讀步驟和對教材中圖表的閱讀和識記,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基本的讀圖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就必須將圖表歸類,了解不同圖表的特點,指導學生總結各類圖表的讀圖方法和關鍵注意點。在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類型有:「變式圖」、「疊加圖」、「等值線圖」、「統計圖」和「區域圖」,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紹一下這些常見圖形的特點和閱讀方法。
總之你上課引導得多,用圖用得多,學生也容易養成讀圖的習慣,他們讀不好圖的關鍵還是很少看地圖。
7. 地理課上如何教學生利用地圖
一、識讀地圖——看圖例和注記,懂含義,找分布 我們現在採用的中學地理教材、教學掛圖及地圖冊中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它們大多是用象徵符號表示的,如點狀符號表示礦產、城市、作物、工業部門等,線狀符號表示洲界、國界、交通、河流、風向、海洋等直線等,面狀符號表示地形區、氣候類型、自然帶、溫度帶、工業區、經濟帶等。在識別這些符號系統時,首先要看圖中的圖例說明,弄懂每個含義的性質和數量特徵的差別,然後要注意其空間位置、輪廓、范圍和方向及所在地的地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分析地圖中的理性知識打下良好基礎。比如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選修)《地理地圖冊》第10頁的《主要工業區分析圖》,是用點狀表示工業中心,面狀表示工業基地。在閱讀地圖時,首先要看地圖所給的圖例,然後再根據圖例去閱讀地圖。圖中點狀的表示主要工業中心城市如沈陽、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廣州、深圳等的位置,圖中特別註明我國四個主要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教師在指導學生讀圖時,可以先指導學生看圖例,然後根據所給的圖例去閱讀地圖,最後看看圖中工業中心分布疏密狀況,回歸到課本內容所要說明——我國東、中、西部三個經濟地帶發展的差異: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工業中心分布密集,全國四個主要工業基地都分布在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比較綬慢,工業中心分布比較稀疏。 二、分析地圖——掌握不同類型地圖的分析方法 一是綜合性地圖。要採用層層要素分離法。綜合性地圖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綜合地表示在一幅地圖中,具有內容復雜、不容易分析的特點。這種地圖常見在某區域地圖中,對待這樣的地圖應首先自然,再是經濟,最後是人文要素,依次分析地理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流、農作物、礦產、旅遊、交通線、城市。這種層層要素分離法,有利於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地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把握區域的整體特徵。如對八年級《地理》上冊第93頁的《西北地區》的教學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位於我國西北地區,遠離海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乾旱,草原廣布,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全國海拔最低的艾爾湖(-155米)位居這里,主要有塔里木河、黃河的中上河段流經這里。其次,這里以畜牧業為主,農業則以灌溉農業和綠洲農業為主,產品有肉、奶、皮、小麥、玉米、棉花、瓜果等,其中新疆的哈密瓜和吐魯番的葡萄最為著名。礦產資源豐富,有稀土礦、優質煤、石油、鎳等。再次,交通主要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這里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途經之地;現代有一條「亞歐大陸橋」大鐵路經過這里,並且一直通到西歐地區,使得我國同歐洲國家交通聯系更為便捷。最後,工業有毛紡織工業、畜產品加工業、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和石油工業等。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西北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為促進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北地區的不少建設工程已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比如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中心城市和科技創新基地的建設,交通運輸和通信設施的改善,新疆長絨棉、優質瓜果和畜牧業生產基地的擴大等。為了西北地區的發展,國家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都給予很大的支持。西北地區的開發建設,必須協調人地關系,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是等值線圖。包括等高線、等溫線、等深線、等降水量線等內容圖,要分析等值線的疏密,延伸方向,形狀的凹凸,極大值和極小值的地點和區域,進而分析其分布等特徵和空間遞變趨勢,從而進一步綜合分析形成的原因。例如七年級上冊《地理》中的第62頁和第63頁《世界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世界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的分析過程是:1月份北半球在北美和西歐大陸等溫線密集且向南突出,海洋等溫線向北突出,在中西部出現-40℃的極端低溫區域,南北溫差達到60℃以上,說明北半球在海陸分布和地形的影響下,以大氣環流為主導因素;而南半球等溫線大致平行於緯線,這說明南半球以太陽輻射為主導因素。7月份的等溫線北半球分布稀疏,大致與緯線平行,同時南半球仍以平行於緯線為主,說明太陽輻射成為控制南北半球的主導因素。通過對1月、7月份等溫線圖分析了解到: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表面均勻、等溫線變化小;北半球地面和大氣狀況復雜,所以等溫線變化大。 三是專題要素分布圖。包括由各種點狀符號構成的礦產、城市、旅遊點、工業中心圖,也包括各種面狀圖等構成的地形圖、氣候類型圖、人口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和資源分布圖等。對於點狀符號圖,不但要在閱讀完每個符號所在的地點的分布和性質的基礎上,分析各個點地理事物的稠密區、稀疏區的位置和范圍的差異,而且要概括出某個要素的空間遞變的趨勢。比如,我國礦產資源中煤、鐵、石油主要在北方,而工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這種空間配置不協調就造成北煤南運,給交通帶來很大的壓力。而對面狀圖要分析各種符號的分布范圍,通過對比,歸納出同類符號在一定區域的分布規律。例如,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東部沿海地帶,北緯40°~60°之間。再如,世界小麥帶主要分布在溫暖濕潤的溫帶地區,而世界玉米帶主要分布在美國中部,中國的東北、華北平原,歐洲南部平原,從而說明玉米帶主要分布在高溫多雨的亞熱帶,溫帶半濕潤和半乾旱的內陸地區。 三、培養學生填圖、繪圖能力 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填圖是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填圖可以檢驗學生的地理知識,對學生識圖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繪制有關的地圖(世界地圖、中國地圖、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繪圖技巧。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可以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疏漏、錯誤和不扎實之處,及時補救,鞏固學習成果。在歷年的地理高考中,多數題目都與地圖知識有關。
8. 如何培養學生地理識圖能力實施方案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理課本中的各種地圖、景觀圖、示意圖、統計圖等等,有機構成了一個「圖像系統」。它具有感官刺激強、信息容納量大、表述簡明扼要等優點,它能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歸結到圖中進行綜合歸納,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地理知識的規律性。因此,正確認識地圖、閱讀地圖、分析地圖、繪制地圖,既是學習地理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考試說明》中的基本能力要求。這既是地理高考的常考點和憑借點,又是許多同學學習地理的「瓶頸」,如何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識圖能力,已經成為地理教學的當務之急。
一、認識地圖,明確主題,科學運用
不同主題和種類的地圖有著不同的用途,初學地圖往往對此比較模糊,解決問題時常使用不正確主題或種類的地圖,例如學生在行政區圖上解決地形的問題,無法找到答案,失去學習和使用地圖的信心和積極性,因此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地圖,明確地圖的主題、種類,做到合理篩選,科學運用。
中學地理學習中地圖的主要種類有以下幾種:
1.地圖 是地表圖形的描繪,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地圖所起的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替代的。主要主題如地形圖、政區圖、山河與氣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圖、資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圖。
2.地理原理圖 用不同的符號,表達地理事物的演變規律及運動過程,如地球公轉圖、褶曲成因圖、地形雨示意圖、水循環示意圖、森林減小風速示意圖等主題地圖。
3.剖面圖 用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內部構造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規律,如地形、地質、土壤、大氣剖面圖等。
4.地理模式圖 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一般分布規律,是地理分布圖、原理圖的特殊形式。如世界洋流模式圖、太陽系的模式圖、風帶和氣壓帶圖、自然帶分布模式圖等。
5.地理統計圖 用以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時空分布與變化規律。主要形式有:柱狀圖、曲線圖、折線圖、扇形圖等幾種。如降水各月分配及氣溫變化曲線圖、人口增長示意圖、氣溫的垂直分布圖、農業產值構成示意圖等。
6.自然景觀圖 有表示地表形態的景觀圖,如新月沙丘、風蝕蘑菇、火山等;有表示典型植物的景觀圖,如熱帶雨林的榕樹、熱帶草原的波巴布樹、合歡樹、紡錘樹等;有自然帶典型動物的景觀圖,如熱帶雨林的河馬,熱帶草原的斑馬和長頸鹿、澳大利亞的袋鼠,南美洲的大食蟻獸等;也有由自然環境、植物、動物構成的自然景觀圖;還有地質時代圖,典型生物或化石圖。
7.人文景觀圖 用以反映人類生產、生活、宗教、文化、等活動的圖畫,如客家民居圖、巴西狂歡節盛況圖、埃及、開羅風光圖,因紐特人生活圖,溫帶草原的蒙古包圖,坦尚尼亞的劍麻圖等。
8.地理漫畫 它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多以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為主題,提醒人們要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正確處理人地關系。
二、正確讀圖,理性析圖,優化策略
(一)學生掌握讀圖與析圖的一般程序是培養識圖能力的基礎
1.弄清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注記
這是讀圖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幫助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讀圖順利和正確。
2.明確要素,引導讀圖
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因此,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講述「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的成因」,先讓學生觀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亞地區冬、夏季風的風向,進一步引導分析兩要素之間的關系,季風環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確定目標,引發讀圖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重要一環。因此,制訂適當的讀圖目標,讓學生思索,能激發求知慾,調動積極性。如:「中國的交通業」中,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名稱多,記憶難,可確定起點和目的地,讓學生設置幾條旅遊路線,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學生掌握讀圖與析圖的典型方法是提高識圖能力的保障
1.形狀觀察法
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形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徵,再根據觀察出的形狀特徵把圖形記住。如黃河的幹流形狀象漢字「幾」字、義大利的輪廓象長筒靴……,這些方法能幫學生輕松地判讀出有關圖形,從而為進一步解答有關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2.重點突破法
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圖中的重點與關鍵點,並把它牢記,這些關鍵點,往往成為今後讀圖析圖的「切入點」。
3.對比歸納法
某些地理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如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等統計圖,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學生作比較,「同中求異、異中尋同」,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大類圖的識圖技巧。
4.點、線、面結合法
有些圖必須從點(港口、礦產地、城市等)、線(山脈、河流、鐵路線等)、面(國家、省區、自然帶等)之間的相對位置來幫助記憶和判讀。
5.暗示地圖填注法
讓學生在暗示地圖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脈、礦產、鐵路等名稱,是提高學生讀圖、填圖能力的良好方法,不僅可幫助學生記憶地理分布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6.簡圖繪製法
引導學生繪制有關教學用圖是提高學生識圖、析圖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指導學生繪制有關簡圖,如世界海陸分布略圖、山河分布示意圖、地理成因圖、等壓線圖、統計圖等。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繪制簡圖,能加深對所繪圖中地理知識的理解,對掌握一些繪圖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實踐價值。
三、抓住關鍵,精心培養,提升能力
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識圖能力,除了上述策略以外,在教學實踐中更要做好以下工作:
1.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應貫穿在平常的教學中,力求做到「圖文並茂」,把圖和文字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等知識落實到有關圖上,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即一方面用圖使文字具體化與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圖上內容規律化與系統化,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
2.要培養學生養成經常讀圖和用圖分析問題的習慣和對地圖的興趣。培養學生看圖用圖的習慣這是關鍵,而興趣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用圖的動力。教師的態度、技巧和藝術都對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首先用好圖,然後才能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
3.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地圖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表達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各種信息的相互關系,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時可先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學生很容易看出: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為什麼這些地區人口稠密呢?這時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因素影響大?同學們各抒己見,但總結起來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這時可讓學生回顧五帶分布圖,得出人口稠密區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回顧地形圖觀察出大部分位於平原廣闊的近海地區。也可與耕地分布圖比較,得出人口稠密區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區。各要素明了後再綜合總結不難得出:人口稠密區是自然條件好的溫暖濕潤的平原地區。適時引導學生得出,這些地區農業發達,工業、交通、城市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區。這樣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地圖,積極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為解決問題而使用地圖努力學習。
4.正確認識學生初步利用地圖的困難性,注意幫助學生克服認知障礙。中學生學習地理又都是從整體開始的,學習難度大,地理知識難以在腦海里形成整體印象,不易整體把握。地圖就是表示一個區域內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側面,把地圖上標明的事物在大腦中復活成鮮明的形象較困難,學生不易整體把握。其次,地圖是對客觀地理事物的描述,其描述方法與繪畫不同,與學生原有的認知模式相差很大,例如城市用圓圈表示等。再者學生在復雜的地圖上無法正確判讀注記,使地理事物無法迅速正確找到,或錯誤的讀取地理事物的注記。因此,地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克服這些障礙,地圖使用才能順利,地理課可才能學好。
5.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即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展。初一學生著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讀圖與填圖能力,初二學生還要掌握一些初步的繪圖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樹立起信心。
6.教學用圖在內容上要鮮明、突出,在表現形式上要清晰、醒目。課堂閱讀地圖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要求應從簡單到復雜。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掛圖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目標。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主要目標,增加了讀圖析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用圖的積極性。如果講解的問題較復雜,可用幾張內容單一的地圖,一一觀察後再逐次疊加綜合,以判斷不同地理事物的關系。因此精心准備地圖是備課的重要內容,是地理教學中運用好地圖的基礎。
7.運用電教多媒體手段讓抽象的地理符號、圖表聲像俱全,形象具體,增強動態效果,激發學生思維,增強對地圖的興趣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