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對中國的發展的影響
有利影響: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中國的西北地區天然氣豐富,所以就有「西氣東輸」
,山西被稱為「媒海」,北方地區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所以我們可以進行煉鋼,發展重工業,因為北方地區的水很少,所以就有「南水北調」,有利於北方的農業發展
不利影響:山區面積廣大,耕地有限,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山區交通不便是影響各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㈡ 地緣政治因素
油氣供應與地緣政治關系密切。地緣政治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可以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尤其是油氣資源市場的價格波動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例如,由於中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量大增,2013年初以來,中國對海外油氣供給越來越強的依賴性已經從一些中東國家的原油進口量同比躍升30%以上。而同時美國的頁岩氣供應量充足。中國在2013年9月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美國在保持世界最大國際石油交易市場的地位數十年之後把這個位置拱手讓出。這對國際關系和全球安全局勢的影響將十分深遠。因為中國對海灣地區一些石油和天然氣君主國以及西非國家越來越依賴,除了要保障石油供給安全,還要關注石油運輸路線,致使加強海軍力量,並對開辟非洲和海灣地區與中國相連的海上通道進行投資[91]。這些將攪動世界油氣市場,致使油氣市場東移,油價不斷攀升。
㈢ 怎樣看待地緣政治因素對當代國家行為的影響
在決定國家實力的戰略資源中,地理因素往往被認為是一個最基本的方面。國家的自然環境,包括領土大小、地理位置、地形地勢、資源多少等,將始終對國家的生存和發展起作用。在很多情況下,這種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現實主義者認為,地理決定並限制各國的對外政策選擇。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某些國家得天獨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某些國家的發展面臨先天的困難條件。例如,蘇聯憑借其廣闊的領土,挫敗了所有入侵。而美國由於處於兩大洋之間,這種優越的地理條件構成了防止侵略的天然屏障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因此美國在建國初期選擇孤立主義獨善其身,為美國的崛起做了重要鋪墊。
㈣ 自然地理環境對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影響
中國古代大多數城市都處在氣候良好的河流兩岸或平原 例如黃河和華北平原(都是溫帶季風氣候).有些城市在盆地或易於防守的地方 如關中盆地 四川盆地.這些都促成了政治中心的形成..最基本的就是古代的政治經濟中心:中原地區,正是因為地處華北平原,黃河中下游,而其它地方因土壤、水源等原因而落後於中原地區.
東方文化的源頭——古代中國,其地理環境的特徵——偏居一方和相對封閉.中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端,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亞荒原,西面和南面環繞著大漠荒沙,高聳入雲的昆侖山、阿爾泰山及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東面是浩瀚無限的太平洋.內陸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分布有大規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這種遼闊的平原大河及近乎封閉狀態的地理環境,非常有利於形成一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農耕文明的形成,誘發封閉文明的產生.封閉的生存空間,不僅無法藉助外部力量,且由於生產工具的落後,古代中國人為了生存發展,為了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艱苦的斗爭,為了興修水利,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就建立了血脈相連的大共同體進行有效的統治和管理,這樣建立在血緣關系和宗法制基礎上的專制統治就逐漸形成了. 同時,遼闊的大平原,也是的統治著極易通過軍事征服實現統一,建立一個專制主義的大帝國,將每個人都納入某種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之中,因此,統一、專制、中央集權就成為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色. 封閉保守的地理環境也是中華文明與其它文明的聯系和影響很少,處於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成了中國人一系列獨特的文化觀念如知足者常樂、中庸追求平穩、和平的社會環境及「家國一體」的宗法制和專制等官本位思想,形成了中國文化傳統和特色. 中國農耕經濟和專制統治的穩定性、持續性,又使得中國文化重視歷史經驗的總結而忽視邏輯推理,包括許多發明創造都是經驗所得,如火葯就是道學家在煉丹時發明的,許多歷法、醫術都是對觀察、經驗的描述和記錄.這些都是為了生產和生活需要,並沒有進行科學推論和分析,更沒有形成科學的理論.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各朝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思想觀念.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中原地區由於對農業的重視而養成重土安遷的觀念;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耕地有限,重視海外貿易,思想觀念開放,西北的綠洲地區因土地限制和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於環境惡劣,不得不以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來對付環境的壓力.中國的區域文化雖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但又並存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體多元結構.隨著中國農耕經濟向周邊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區域文化的相輔相成、漸趨合一.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由此可見,中國在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制度、文化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色,體現了地理環境對人類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㈤ 我國的地理位置對我國的政治有何影響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成為大陸性國家,東南與東部沿海頻臨太平洋,是我國具備海洋性國家特徵,所以,中國地理決定了我國是陸海兼備型國家。對國家政治典型的影響就是陸權與海權兼備,清代的左宗棠收復新疆,以及1840鴉片戰爭最具代表性。
㈥ 我國地理位置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影響的資料 謝謝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中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對外交往與合作方面,可以通過陸地同中亞、南亞、西亞、歐洲等地直接往來,如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可以通過海洋同海外各國往來,如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等。在發展海洋事業方面,可以發展海上航運、海水養殖、開發海洋資源等等。其他方面還有像修建港口、碼頭,建設海上娛樂設施等等。
從緯度位置看:
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全國大部地區位於北緯20—50。從南向北跨越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擁有復雜多樣的氣候,氣候差異顯著,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特別是我國亞熱、帶地區,加之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成為世界上亞熱帶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
從海陸位置看
我國國土遼闊,海岸線漫長,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多,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所以既有利於海洋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我國從海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西部深入內陸,陸上鄰國較多,這也有利於和鄰國進行邊境貿易和友好交。
分析了這么多位置的優越性,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事物的認識總是一分為二的,有優越性,就一定有不足之處。我國地理位置的不足之處,東部地區由於受海洋水汽和夏季風的影響,水旱災害頻繁,台風災害也比較嚴重,西部地區大陸性較強,地勢較高,距海太遠,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於是我國東西差異非常明顯,東部的上海已經與發達國家沒有什麼兩樣,而西部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區,還近似於原始社會。
充分認識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同時注意克服地理位置的不利影響,才能在祖國的建設中揚長避短,更好地為建設祖國服務。
㈦ 我國地理位置對我國經濟、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影響
一、知識結構
經濟上:
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生產,工廠逐漸取代了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初步確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搶占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將亞、非、美、澳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開始成為潮流, 自由資本主義成為主流特徵;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經濟霸主、世界經濟中心。中國近代工業開始出現,列強傾銷工業品和搜購廉價原料使中國開始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附庸,半殖民化開始。
政治上:
工業革命使整個社會日益分化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推動資產階級改革、革命,英、法、美等完善資本主義制度,俄、德、意、日等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工業資產階級開始掌握國家政權,無產階級開始為爭取自己的權利而斗爭。中國兩次被外國打敗,喪失一系列國家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中的一部分人開始學習西方,大規模近代化運動開始;民間反封建反殖民化運動發展,出現太平天國運動的高潮局面。
國際關繫上:
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開展新式擴張,爭奪世界市場、廉價原料產地、廉價勞動力供應基地,使東方從屬於西方;新式擴張和舊式擴張形成尖銳沖突,爆發局部戰爭;「東方」國家出現反抗「西方」國家新式擴張的高潮,即「亞洲革命風暴」。中國由閉關鎖國到被迫同外國交往,兩次鴉片戰爭後才展開主動外交,但清政府並未完全放棄「天朝上國」的外交思想。
文化上:
科學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經典科學體系正式形成;啟蒙思想日益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古典哲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相繼登上歷史舞台,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法、美等國開始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英、法、美在中國的侵略活動客觀上傳播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意識形態;以林則徐、魏源和洪秀全、洪仁玕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運用外國科學技術、宗教、資本主義制度等提出改造中國的新方案。
二、重要問題分析
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經濟發展或者滯後的原因,主要從制度、資本、原料、勞動力、科技、市場、環境七個方面進行分析。我們先用這七個因素來分析英國為什麼首先發生工業革命。
制度:英國比美國和法國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很早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政局穩定。而更早的是荷蘭之所以滯後,就要從與制度聯系在一起的國家經濟政策進行分析:荷蘭以商業立國,政策上多傾向於促進國際貿易;英國也注重商業,但政策更傾向於工業,因此,從制度層面上來講,英國更有利於工業的科技創新。
資本:英國在國內推行圈地運動,大牧場、大農場很早興起,個人積累了豐厚的資本;通過創辦企業、經營商業,資產階級積累了大量資本;通過稅收、在宗教改革中沒收教會財產、在資產階級革命中拍賣王室和舊貴族財產,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積累了大量資本。在國際上,英國也推行重商主義、支持海盜式搶劫、殖民掠奪、販賣黑人、販賣鴉片、進行殖民戰爭,到工業革命前夕的七年戰爭,英國成為殖民霸主,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積累了巨額資本。因而,英國用於工業革命擴大再生產和科技創新的資本比率遠遠大於其他國家。
原料:英國的煤鐵儲藏量非常豐富,並處於宜於建設工廠的地理位置;圈地運動導致的大牧業、大農業又提供了充足的人工原料;再加上殖民地最多,國際原料來源也最豐富、最廉價。
勞動力:圈地運動不斷推行,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大批農民成為流民;國會又進行血腥立法,強迫流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工作,這就使得勞動力非常廉價。
科技: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到法國大革命前夕的一個半世紀,科學中心在英國,尤其牛頓的物理學革命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准備了理論;而英國的紡織業、采礦業、冶煉業、金屬加工業等行業相當發達,積累了豐富的技術。
市場:在國內,圈地運動使農民和土地分離,這些農民變成被僱傭者之後,什麼都要購買,擴大了內需;農場主、牧場主、工廠主為提高生產效率,紛紛採用機械,推動了機器製造業的發展;農場主、牧場主、工廠主、商人賺錢更多,購買力就更強,國內市場也就越大。在國外,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最大,殖民地人口最多,因此獨占的國際市場很大;英國海外軍事力量最強,奪取的共同市場也就最大。再加上英國人民當時時興穿棉織品,國家政策限制棉布進口,人為擴大了國內市場。
環境:英國地理位置優越,隔著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戰爭從未波及本土;英國執行歐洲均勢外交政策,以國家利益為攸歸,扶植弱小,打擊強大,有效維護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國際利益。
從這七個方面來說,英國都優於其他國家,因而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發生。
法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僅次於英國,之所以未能超越英國,一是政權變化太快,政局動盪;二是信貸資本多,產業資本相對匱乏;三是小農業導致人工原料;四是小農業使農民未能從農村轉移出來,且啟蒙思想深入民心,勞動力價格較高;五是平均主義思想嚴重,中小企業多,先進科技不易採用和推廣;六是小農業、小企業購買力低,殖民地少,國際市場份額很小;七是拿破崙戰敗賠款,維也納體系的限制,國際環境不好。
美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落後於英法,一是南北兩種經濟制度斗爭激烈,政局動盪不安;二是美國獨立前是殖民地、資本積累遠遠趕不上英法,且南部種植園奴隸主佔用了大量資金;三是南部種植園出產的人工原料都賣給了英國;四是南部種植園束縛了大量黑人勞動力;五是南部種植園奴隸主販進大批價廉物美的英國工業品,降低關稅,外國商品佔領了美國市場。這就是內戰爆發的經濟原因。
德國、義大利因為分裂,中國、日本因為開始淪為半殖民地,俄國因為封建專制,這些國家在七個方面都不如以上三國,因而落後於英法美三國。
我們運用這七個方面,還可以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為什麼美國、德國超過英國、法國,英法為什麼相對落後,俄國、日本為什麼發展速度很快而又為什麼沒能趕上超過以上四國,中國為什麼工業革命一直停滯不前,甚至可以分析20世紀美國為什麼始終領先,二戰後戰敗的日本、德國為什麼會超過英國、法國。
2.如何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可以從經濟、政治、國際關系、文化四個方面來分析。
經濟上,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資本主義經濟戰勝封建經濟;自由資本主義興起;對外經濟關系由原來的赤裸裸掠奪的資本原始積累,轉變為依靠商品的科技含量進行不等價交換獲取高額利潤;國際貿易由以亞洲為中心轉變為以歐洲為中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初步形成;以工廠為中心的城市化開始,社會生活發生根本變化。
政治上,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改造社會的能力增強,推動資產階級改革、革命,完善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資本主義世界政治體系初步形成;整個社會日益分化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同封建階級的斗爭開始轉變為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的斗爭;工人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為追求本階級利益而斗爭。
國際關繫上,工業革命影響下的擴張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具備了改造世界的能力,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法美等國加緊搶佔世界市場、廉價原料產地,迫使亞、非、拉美、澳從屬於它們,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國際資產階級開始聯合對付工人運動,各國工人階級開始團結起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
文化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典科學正式形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最終形成;古典政治經濟學、哲學、社會主義等思想紛紛出現,提供了各種改造社會的方案;列強的新式擴張客觀上在世界各地傳播資本主義思想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
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都可以運用這一模式來分析。
3.工業革命前後殖民掠奪方式的變化及其影響、評價
工業革命前,西方國家的商業資產階級占優勢,資本主義生產還處於手工工場時期,還不能用機器製造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東方的商品競爭,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傳統商品仍在歐洲市場上暢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殖民掠奪方式是:依靠暴力公開搶掠、壟斷貿易、走私鴉片、販賣黑人等,其掠奪帶有明顯的資本原始積累特點。
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法、美、德等國工業革命也陸續進入高潮,迫切要求強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殖民者打著「自由貿易」的旗號,用炮艦和廉價商品打開了亞洲許多國家的大門,把這些國家變成傾銷商品的市場和掠奪原料的產地,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被瓦解,從而被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對列強的擴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1)資本主義列強的全球擴張,不論是軍事上的、經濟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為了掠奪,就其性質來說,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
(2)亞、非、拉廣大地區在遭受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奴役之前,一般都處在前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階段,其特點是社會封閉落後、經濟水平低下、發展速度極為緩慢。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使得資產階級「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從而客觀上起到在世界范圍加速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作用。
(3)資本主義列強把廣大地區變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屬,而絕非要在這些地區發展資本主義、改變其落後面貌。作為被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奴役的民族只有奮起抗爭、探索,才能使自身得到真正的發展。
4.主要國家農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及其影響
英國:16世紀,英國開始了圈地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大量土地落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之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掌權的資產階級公開合法地大規模展開圈地運動,到18世紀後,英國農村中的封建生產關系被徹底掃除,自耕農經濟也被消滅,農村的土地基本上是以資本主義大農業的方式經營的。英國的方式一方面殘酷地剝奪農民土地,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但是,英國的方式特別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工業革命的到來。
法國:大革命初期,制憲會議通過決議,取消農奴制度,取消封建義務,但是,基本上沒有改變革命前的土地所有關系。雅各賓派專政時期,為了動員人民應付危機,國民公會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用分期10年付款的辦法賣給農民,公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無條件廢除一切封建權利,解決了農村中的土地問題。但是,法國建立起來的只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小農經濟,沒有發展為資本主義的大規模經營。這樣,不僅使農業自身發展緩慢,而且在市場、勞動力、原料、資本等方面對19世紀後期法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美國:南北戰爭前,種植園奴隸制盛行於南方地區,這不是典型的資本主義農業生產方式,這種制度阻礙了美國工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北方的勝利導致種植園奴隸制的廢除。美國實際上是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方式解決農村中的自由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問題。美國種植園奴隸制的廢除和自由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在農村中的確立,從勞動力、市場、原料、資本等方面對美國經濟在19世紀末的迅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俄國:俄國的社會發展程度遠遠落後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1861年改革前俄國還是一個封建農奴制國家,農民沒有人身自由。農奴制度是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巨大障礙。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來解決農村中的生產方式問題,是俄國的特點。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法令,規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農奴可以通過贖買方式得到一塊土地。通過這一改革,俄國初步建立了農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但是,獲得土地的農奴成為個體小農,並不能迅速推動資本主義農業的發展。在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市場、農村資本轉移、農業出產的工業原料等方面嚴重製約了俄國工業革命的發展,這是俄國落後於英、法、美、德的主要原因。
日本:明治維新前盛行封建領主制度,土地不屬於私人所有,不能買賣。但有不少富農、商人以種種方式獲得土地的控制權,成為新興地主。然而新興地主缺乏土地所有權,並且受到封建領主的壓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受到阻礙。在明治維新期間,明治政府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廢除了買賣土地的禁令,從法律上保證了新興地主的土地所有權,農村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起來。雖然日本農業的自給程度非常高,但是在原料、市場、資本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這是日本特別積極對外擴張的原因,也是日本落後於其它列強的原因。
5.工業革命影響下的三股進步歷史潮流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為19世紀三大歷史潮流,其中自由主義是主流,處於中心地位。這三大歷史潮流構成了19世紀歷史的基本內容。
自由主義是西方政治思潮,形成於17、18世紀,19世紀開始成為主要政治思潮。自由主義者主張在政治上採取既不激進也不保守的折衷態度。對社會問題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強調以理性為基礎的個人自由,主張維護個性發展。主張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都應以維護個人自由為目的,反對任何形式的專制,無論是國家的、教會的,還是社會習俗的、輿論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是公民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公民享有廣泛的自由權,國家應實行代議制民主,國家權力必須受到限制,國家為保護公民權應實行法治與分權。自由主義者期望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既主張改革、反對保守主義,也反對激進的民主主義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作為19世紀主流的資產階級改革與革命活動,帶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19世紀20年代的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和希臘的革命,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與比利時革命,1848年歐洲革命,俄國廢除農奴制、義大利統一、德意志統一、奧匈帝國成立、美國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等等,都是這股歷史潮流的突出表現。此外還有英國等國進行的自由主義改革也十分重要。
民族主義是資產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反映,是資產階級觀察和處理民族問題、民族關系的指導原則。民族主義主張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反對外來侵略和干涉,強調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窮國富國實行互利,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資本主義產生後,民族主義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一種完整的思想體系。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上升時期,資產階級是革命的階級,這個時期的民族主義一般具有革命性和進步性。民族主義運動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種是屬於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范疇的民族統一、民族復興運動,那就是爭取民族自強與振興,加強民族凝聚力的運動。德意志和義大利的統一、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這種民族主義的代表。另一種是反對外國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實質上屬於舊式的民族獨立運動,如亞洲革命風暴。它們反抗封建統治,反抗外來侵略者,但缺乏新的奮斗目標和綱領,即使提出也不能付諸實施。這些運動的領導力量也是舊式的封建王公或農民。由於缺乏能夠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基礎,也就決定了運動必然失敗的命運。具體說來,德意志統一運動是比較純粹的民族統一運動,主要目標是排除民族統一的外部干擾;義大利統一運動的主要目標是清除外族統治勢力; 日本明治維新的終極目標是排除外來侵略勢力,但首先表現為推翻賣國的幕府的封建統治,其次表現為廢藩置縣,實現真正的國家統一。這三國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爪哇、阿富汗、印度是比較純粹的反對外國侵略壓迫的民族起義,但有附帶的反封建性質;伊朗、中國主要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但也附帶有反對外國侵略的性質。亞洲革命風暴的斗爭都沒有掌握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封建階級領導的暴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只有日本掌握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日本的民族運動成為各國學習的楷模。
社會主義有封建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空想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公有和按勞分配,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社會是不斷發展和變革的社會,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明確地區分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列寧在提到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時說:「人類從資本主義只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即過渡到生產資料公有和按每個人的勞動量分配產品。」在這句話里,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被表述為「社會主義」。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在19世紀是全新的歷史潮流。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1848年革命中爆發的工人起義、《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第一國際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等等,凸顯這一歷史潮流的活力。但這一運動實際上推動了資產階級改革,為完善資本主義制度作出了貢獻。
6.中國近代歷史的兩條基本線索
1840—1949年的中國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人民的反殖反封斗爭構成了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第一條基本線索。對此,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指出:「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
中國近代歷史的另一條基本線索是近代化。1840年以後中國社會的發展,呈現出兩種相互矛盾的趨向:從遭受列強侵略的角度說,是向下沉淪;從接受資本主義先進文化而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說,是取得了進步。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完全是一個封建國家,經濟上自給自足,政治上封建君主專制。鴉片戰爭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它們既是「強盜」又是「先生」,侵略中國的同時,客觀上也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資本主義文化、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西學的傳入,使得封建古老的中國出現了近代資本主義因素,開始了自己的近代化歷程。
19世紀60年代以後,中國有了自己的近代工業、鐵路、輪船、電訊。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的軍隊開始使用新式槍炮,建立了自己的海軍。甲午戰爭到清末「新政」期間,又開始編練西方化的「新軍」。中國的政治制度和行政體制也經歷了近代化的革新。自清末「新政」開始,以軍機處和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為主幹的封建統治機構,被外務部等一套履行近代政治和社會職能的新行政機構所取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被推翻,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開始形成美國式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度。在教育制度方面,科舉制度被廢除,建立了從蒙養院開始直至中學、大學的近代學制。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近代化進程,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等新的社會階層和政治力量也陸續產生,他們的出現使得中國人民反對封建制度、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7.如何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
分析影響與分析背景的方法基本一致,我們的教材只分析了鴉片戰爭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忽略了對中國文化和外交的影響,至於對列強尤其對英國的影響則隻字未提。
對中國的影響:政治上,喪失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社會性質發生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要矛盾由一對矛盾變為兩對主要矛盾;革命任務由一個變為雙重任務;清政府被迫開始進行一些改革。經濟上,列強利用特權瘋狂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中國開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列強開始在中國創辦近代企業,中國開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軍事上,中國軍隊開始使用西方的武器。文化上,西方利用基督教開始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利用澳門、香港的報刊書籍了解西方,萌發新思想;利用西方的軍事技術、基督教思想、資本主義思想提出改造中國的幾種方案。外交上,清朝被迫開始放棄閉關鎖國政策,被迫了解西方。
對英國的影響:政治上,鞏固了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經濟上,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軍事上,打敗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進一步樹立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文化上,開始樹立西方尤其是英國文化的優越感;外交上,徹底改變了亞洲以中國為中心的外交格局,英國成為中英外交中的主動者。
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中國開始從屬於英國、法國、美國,標志亞洲開始從屬於西方;中國開始成為英、法、美的商品銷售市場,標志亞洲開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部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標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開始形成;中國被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表明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加強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以後歷次戰爭的影響都可以按照這一模式進行分析。
8.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
「半殖民地」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國家主權;「半封建」指封建主義遭到破壞但沒有被清除,資本主義產生、發展但遠遠沒有達到戰勝封建主義的程度。「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
政治上,西方國家逐步控制了中國的內政外交,中國主權國家地位喪失,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國的主權政府。封建勢力通過控制國家政權,繼續維持地主階級的政治統治地位。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產生、發展,其後在形式上建立了近代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使中國近代的政治體制出現了一些近代國家的因素,如共和政體、議會和政黨制度等。
經濟上,西方國家通過商品輸出、資本輸出等手段逐步控制了中國的社會經濟,使中國經濟的獨立地位喪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落後的小農生產方式繼續存在,導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同時也出現了近代化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文化上,封建勢力繼續用封建思想維護其政治統治,阻礙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西方列強利用不平等條約獲取的特權,進行文化侵略,培養列強的代盲人和信徒;同時,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成果傳人,中國出現科技、教育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等近代文化因素。
中國近代的社會性質是鴉片戰爭後中國傳統社會政治、經濟結構遭到破壞的結果,這種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務。
補充:
對中國的影響:非洲、拉丁美洲已被瓜分完,中國則成了它們掠奪的中心:
①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② 激起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邊疆危機、甲午戰爭中的愛國官兵英勇抗爭;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③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列強競相對華輸出資本,加劇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
④ 中國近代科技進一步發展: 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也傳播著進步和文明,促進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㈧ 地緣政治指地理因素對國家間政治的影響
地緣政治學
又稱「地理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觀點是全球或地區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甚至制約。它根據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地區范圍內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是西方國家制定國家政治、軍事戰略和對外政策的一種理論依據。地緣政治學產生於19世紀末,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在其《政治地理學》一書中,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發表了「生存空間論」一文,認為國家就象有機體一樣有興盛、衰亡的過程,國家的興盛需要有廣闊空間。1917年端典政治地理學家R·謝倫接受了拉采爾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緣政治學一詞。德國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提出德國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間和足夠的自然資源,主張重新分配世界領土,而戰爭是解決生存空間的唯一途徑等錯誤的地緣政治論點,為德國法西斯的擴張服務,遭到地理學界的擯棄,並因此使地緣政治學一度聲名狼藉。地緣政治學從其產生到現在形成主要的理論有:1890年美國海軍理論家A·T·馬漢,在其《海權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中提出的「制海權」理論,他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1914年英國地理學家H·J·麥金德提出的「大陸心臟說」,認為誰控制東歐,誰就能統治亞歐大陸心臟,誰控制亞歐大陸地帶,誰就能統治世界島,從而主宰世界。被稱之為「陸權派」,代表作是《歷史的地理樞紐》。40年代,美國國際關系學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邊緣地帶說」,成為「陸權論」的又一派理論。50年代,美國戰略學家,A·塞維爾斯基根據北極地區處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軍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權」的理論,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地理學家S·B·科恩提出了地緣政治戰略區模型。凡此種種地緣政治觀點,都過分突出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或某一地區的重要性,並誇大為控制了某一地區就能支配全球,進而要採取相應的戰略以達到他們國家稱霸世界的企圖。這些觀點就連美國《軍事戰略》一書作者也不得不承認是不現實的。他們說「統治心臟地區不等於控制了世界島一樣,統治邊緣地區也不等於控制了世界島。」美國《國家間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緣政治學是一種偽科學,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絕對地位,認為地理決定國家的權力,因而也決定著國家的命運。」但是這些理論對西方國家在制定方針政策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
㈨ 從人文地理角度分析地理環境對國家主權的影響
領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而領土的價值所在,很大程度是受地理條件所決定的。很多國家氣候、地形單一,註定意味著在農業、經濟發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一旦一個國家存在了多元地理條件,就為這個國家的發展創造的無限可能。
國家主權是指國家區別於其他社會集團的最重要屬性,是一個國家固有的在國內的最高權力和在國際上的獨立自主權利。
任何國家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根據本國的情況,選擇自己的社會制度、國家形式,組織自己的政府,獨立自主地決定、處理本國的內部和外部事務,其他國家無權進行任何形式的侵犯或干涉。
(9)哪些地理因素對當代中國政治的影響擴展閱讀
人民軍隊之所以能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根本在於堅持黨指揮槍、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也是人民軍隊能夠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根本保證。
在黨的絕對領導下,人民軍隊捍衛祖國萬里邊疆和遼闊海空,有力應對和堅決打擊一切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挑釁行為,並且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設、搶險救災等艱難任務中沖鋒在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引,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在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不斷建立卓著功勛。
從保家衛國、戍守邊防到抗災救災,從支援建設、遠洋護航到國際維和,人民軍隊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充分彰顯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