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植被的光譜特徵來調查植被分布的原理是什麼
植被調查是遙感的重要應用領域。 以確定植被的分布、類型、長勢為主。 植被判讀的原理是植物的光譜特性。 不同的植物由於結構和葉綠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徵,特別是近紅外波段有較大的差別。 利用植物的物候差異也可區分植物類型,如冬季落葉樹和常綠樹很好區別。 利用植物的生態條件區別植物類型。如地形上的陰坡和陽坡,不同高度的地形部位,都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型 受病蟲害的植物,結構和葉綠素含量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近紅外波段與健康植物區別最為明顯。 作物的長勢主要用植被指數來監測。 植被指數可用來建立農作物的估產模型。
1.衛星圖像上,植被是群體的特徵,不能反映個體的形態,只能判讀出植被的類型、生長狀況、分布范圍。 植被類型的判讀要依據紋理結構和色調,並要有該地植物群落組成和植被分類圖等資料,要經過實地調查和驗證。 植被的判讀一般要用多波段合成的圖像,如標准假彩色合成圖像。在該圖像上植被為紅色。
2. 利用植被的物候期差異來區分植被 冬季多數植物凋零 ―― 長年常綠植被; 同種植被在不同季節的波譜特徵差異; 不同植物生長期的不同,光譜特徵也有差異;
3. 根據植被生態條件的不同區分植物即植被的所謂綜合地理環境(溫度、水分、土壤類型、地形地貌等) 比如:(我國北方山坡的陰陽面差異性) 山地陰坡――易生長適應溫度變化不大、濕度較 大的環境的植物; 山地陽坡――易生長適應溫度變化大、濕度要求不高環境的植物;
例如:華北山地 陰坡――多為喬木
陽坡――灌木
山脊較緩的地帶――草本植物
4.在高解析度的遙感影像上,根據植被頂部及部分側面形狀、陰影、群落結構等區分植被類型 (1)針葉林(雲杉林、松樹林) 在比例尺為1:10000,1:15000的像片上,針葉林一般是深灰色顆粒狀圖型,隨比例尺進一步小,表現為暗色調均勻的細粒狀影紋。在比例尺大於1:10000的像片上,可以判讀其樹冠形態、特徵,多數針葉林的樹呈圓錐形或橢圓形。 (雲杉、松樹) (2)闊葉林(山楊、白樺) 其影像色調比針葉林淺,一般呈灰色和淺灰色顆粒狀或粗圓粒狀圖型,在秋季像片上,不同樹種的樹冠顏色有較大差異,因而形成色調混雜的影像,山楊多呈白色,白樺呈淺灰色,樹冠呈倒卵形。 (3)針闊葉混交林 兼具上述兩者的特徵,針葉林呈深灰色的細顆粒狀,而闊葉林呈淺灰色,顆粒較粗,兩者交錯混生,有的林斑以針葉林為主,闊葉林為副,有的則反之。
2. 調查植被情況
草原過度放牧及鼠害,使其面臨荒漠化。再加上因為過度放牧,牧草資源減少,而非牧草植物形成優勢種群,並占據牧草生存空間,使草原喪失其基本功能——放 牧。比如雲南省香格里拉的高山草原就因為過度放牧,使草原變成一片「花海」。這些植物開花時,看上去很漂亮、很壯觀。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是草原退化的重要 表現。這些植物的汁液有毒!!!!它足以把羊毒死!!!!!那些搞生態的看到這些時,心都在滴血!!!這些「花海」除了能夠讓人們按下相機快門之外,已經 沒有任何意義了。那些牧民也會因而喪失生活來源。
荒漠面積擴大,再加上荒漠地區的不合理放牧(有些荒漠地區也有荒漠植被)使植被進一步減少。
熱帶雨林、針葉林 、常綠闊葉林 、夏履(落葉?)闊葉林由於伐木及毀林開荒使其面積減少,樹種變得單一,生態系統脆弱,病蟲害嚴重。當然有些地區也受酸雨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什麼是植被
什麼是植被?植被就是覆蓋地表的植物群落的總稱。所謂植物群落,是指據一定地段的植物的總體,如森林、灌叢、草叢、果園、玉米地等。一棵樹木、一 株草、一棵玉米等都是植物的概念,而不是植被。毛主席說過有些人「只是樹木,不見森林」,是比喻「只見局部,不見全部」,所以植被對植物個體來說,它是一 個整體,全面的概念。
我國的植被研究工作開始於本世紀三十年代。植被分類標准主要以建群植物的外貌(即生活型)為主,同時還要考慮空間層次(即空間層片)和時間層次 (即時間層片,主要是指栽培群落),以外還要考慮土壤基質和生境。在植被分區方面,不僅要考慮天然原生植被,同時還要考慮天然次坐植被和栽培植被。在植被 與環境條件的聯系方面,不僅要考慮大氣候環境,同時還要注意基質(即地質和土壤)條件。
我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的東部,東面面臨太平洋,西部深入大陸腹地。最北到達北緯53°,即漠河,南到北緯4°,即曾母暗沙,即寒溫帶、溫帶、 亞熱帶、熱帶。在植被上的表現主要就是:寒溫帶落葉針葉林、溫帶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和雨林等。當然,熱量帶 還可以進一步劃分,如把溫帶劃分成溫帶和暖溫帶,將亞熱帶劃分成過渡亞熱帶和典型亞熱帶,將熱帶分成過渡熱帶和熱帶等等。
我國的水分狀況,或者說濕度狀況,由東南向西北逐漸趨向乾燥。我國夏季盛行東南季風,這時全國絕大部分受北太平洋熱帶濕潤氣團控制,雨量主要集中 在7、8、9三個月,並且常常有台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大部分國土受西伯利亞氣團控制,寒冷、乾燥、少雨雪,並且常常發生強大的寒流。由於我國的降水主 要來自東南季風,因而自東西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漸減少,濕度則由濕潤逐漸變得乾燥,這樣大致可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極端乾旱地區等五個地 區。在植被分布上的表現就是:森林地帶、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地帶、草原地帶、荒漠地帶、裸露荒漠地帶等。
當然,由於我國土地遼闊,氣候狀況是很復雜的。例如新疆北部的准噶爾盆地,主要受大西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因而年降水量有所增多,乾旱中心出現在新 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我國南面隔印度次大陸不遠便是印度洋,因而從廣西西部經雲貴高原到西藏南部,主要受印度洋季風控制,年降水量也很多,並且在青藏高原 上年降水量表現出自南向北遞減的趨勢。
我國的地形條件也是很復雜的。我國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以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形成了獨特 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植被。其它還有雲貴高原、黃土高原等,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上,對植被也有一定的影響。
同時我國有許多超過海拔2000米和3000米的山地,在高原面上的山地有很多超過5000米和6000米。山地氣候和山地植被的特點是垂直變化 很明顯。而且高大的山脈對氣候和植被的區域分異也有影響。例如,川西山地、太行山地、大興安嶺等,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恰與夏季東南季風方向垂直,因而 這些山地東側較西側濕潤,成為植被上東西分區的界線。而東西走向的山地,則是不同溫度帶的界線,如秦嶺,是亞熱帶與溫帶的界線,天山是溫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等等。另外,我國西部山地有許多冰川、雪山,為荒漠綠洲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對發展乾旱地區的農業、畜牧業有重要意義,這是世界上其它國家所少有的。我國干 旱地區的綠洲農業,是沒有旱災的。如西南亞、北非、澳大利亞、美洲等,都很少具備這種條件。當然,山地對人類有不利的一面,但我們要利用其有利的方面,揚 長避短地利用山地。
我國的土壤條件也很復雜。我國土壤的復雜性,一方面與地帶性氣候和植被型有關,如寒溫帶和溫帶針葉林地區的灰化森林土,溫帶落葉闊葉林的棕色森林 土,草甸草原的黑鈣土,典型草原的栗鈣土,荒漠地區的棕鈣土、灰鈣土,亞熱帶的紅壤、黃壤,熱帶的磚紅壤等,此外,還有山地土壤的垂直變化等。另一方面, 我國土壤的復雜性也與我國復雜的地質條件有關,往往在一個地區,或甚至在很小范圍內,土壤就有很大變化。例如在亞熱帶地區,有酸性的花崗岩區、沙臭岩區和 鹼性的石灰岩區;有酸性紅色粘土、酸性紫色土沉積層,也有鹼性即石灰性的鈣質紫色土沉積層。同時我國的花崗岩除酸性的外,在乾旱地區還有石灰性的,這也是 一種很有趣的地質現象。這些不同的土壤母質決定著土壤性質,往往使土壤在很小范圍內交錯分布、重復出現,有時在幾公尺范圍內就可變化很大。這對植被的發育 和分布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反觀印度、澳大利亞、美國、非洲以及歐洲等地,其地質和土壤條件都不如我國復雜。
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我國植被的地理分布規律。一般所公義的緯向變化、經向變化,在我國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在我國, 植被的分布是水、熱狀況綜合作用的結果。植被帶的走向,大致呈東北-西南方向,即所謂華夏式走向,遞變的方向是東南-西北向,與東南季風的方向一致。
我國的植被分布規律既不能說以緯向變化為主,也不能說以經向變化為主。我國東半部的森林植被,南北方向上的變化很明顯。但就全國來說,是從東南向 西北遞變的,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和裸露荒漠。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從前有些人所想像的「寒原一塊」,其植被分布有明顯的地帶性分異,大致是東 部和南部高原邊緣為森林地帶,向西北依次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植物的生長,或者植被的發育,是受生態因子(即自然條件)控制的。生態因子主要是陽光、溫度、水分、礦物質(土壤)、氧氣、二氧化碳等。其中地區 性變化較大,而且有一定分布規律的,是前面四個因子,即陽光、溫度、水分、礦物質。也就是說,植被的分布主要與氣候和土壤有關系。人類對植被的改造利用, 同樣不能脫離一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3. 根據徑流形成、風成、黃土地貌的形成知識等等分析植被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對於徑流的形成而言植被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涵養水源,增加徑流。
對於風的形成來說,植被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防風,減弱風速、風力,從而減少風力作用,防止土地沙漠化。
對於黃土地貌來說,由於黃土地貌土質疏鬆,很容易被流水帶走,由於植被能夠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在植被較好的區域,黃土地貌相對完整,對於植被較差的區域,黃土地貌會變得破碎。
不知道這個回答是不是對你有幫助
4. 誰能告訴我地理的植被分布規律
當我們在做到山地垂直地帶相關問題是就會遇到你所問的判斷。
方法很簡單:
首先「雪線」表示積雪量與融化量大致相同的分布界線。即,雪線上方,溫度低,則積雪量大於融化量,而雪線下方相反。那麼,積雪量取決於什麼,對溫度和降水。所以雪線海拔低的一坡說明積雪量大,即迎風坡。迎風坡的降水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變成降雪或凍結成冰雪。
所以,迎風坡雪線海拔低,背風坡雪線海拔高。(簡單吧)
再次,說說向陽背陽,一般情況下,山地植被受水熱狀況影響,會出現更替現象。由於向陽坡熱量狀況較好,所以植被分布的海拔就會高於背陽坡。這兒是指同一植被帶在山的兩側分布高度不一(往往圖中會看到每一層植被帶都是在山上傾斜分布的現象),那麼同一植被帶分布高一些的坡地就是向陽坡
所以,向陽坡地植被帶分布的海拔會高一些。(簡單吧)
只要你學會這兩點,地理中這類問題那就是「秒殺」呀。
你問有沒有特例,當然有,不過,中學地理一般考的很少,即使出現,也會表明差異然後再分析原因。比如:天山北坡不向陽呀,但為什麼植被好一些呢。你看難不到你吧,只要說了不向陽,那就是「水」呀。你就回答,天山北坡為迎風坡所以降水略多,故植被豐富。還是「秒殺」。
5. 植物地理學的研究作用
通過植物地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各類植物和植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多種多樣的分布類型,以及這些分布類型的形成、變化和發展趨向等等。
植物地理學可以提供關於植物資源的分布和儲量的資料,並通過植物地理考察發現新的有用植物;一個地區引種某種植物能否正常生長和繁殖,以及能否提供滿足人類要求的生產力,也有賴於植物地理的知識;植物地理學還對防護林的配置、綠地的安排,包括其構成植物的種類都有指導作用;植物和植物群落是環境的綜合指示體。在勘探金屬礦床、尋找地下水,確定荒地開墾的可能性和利用方向等工作中,利用指示植物和指示群落司大大節約時間和投資;植被地圖和其他植物地理圖是國土規劃和整治的重要參考資料;同動物地理學的研究一道,為確定自然保護對象,自然保護區設置地點、范圍以及保護區網的布設,提供依據。
6. 在地理上怎樣確定一個地區是什麼植被類型沒有告訴緯度和氣候的情況下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如果不知道緯度和氣候的情況下,通過觀察植被的特點,主要就是葉片形狀,植被的類型高度等特點,來確定。不知道這是一道題還是什麼,你可以再說的具體點。
7. 什麼是植被地理分布規律性
一、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帶性
太陽輻射是地球表面熱量的主要來源,隨著地球緯度的高低不同,地球表面從赤道向南、向北形成了各種熱量帶。植被也隨著這種規律依次更替,故稱為植被的緯度地帶性。世界植被的緯度地帶性規律: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現寒帶的苔原、寒溫帶的針葉林、溫帶的夏綠闊葉林、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體上是沿緯度排列的。歐亞大陸中部與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現苔原、針葉林、夏綠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現明顯的緯度地帶性。但這種分布規律是相對的,常受海陸位置、地形、洋流性質以及大氣環流等因素的強烈影響。
植被分布的經度地帶性主要與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和地形相關。一般規律是從沿海到內陸,降雨量逐漸減少,植被也出現明顯的規律性變化。就北美而言,它的兩側都是海洋,其東部降雨主要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氣團,雨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相應地依次出現森林、草原和荒漠。北美大陸西部雖受太平洋濕潤氣團的影響,雨量充沛,但被經向的落基山所阻擋,因而森林僅限於山脈以西。所以,北美東西沿岸為森林,中部為草原和荒漠。植被從東向西依次更替著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表現出明顯的經向變化。
我國植被分布的緯向地帶性變化可分為東西兩部分。在東部濕潤森林區,自北向南依次分布著寒溫帶針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雨林;西部位於亞洲內陸腹地,在強烈的大陸性氣候籠罩下,從北至南依次出現一系列東西走向的巨大山系,打破緯向地帶性,因此,西部自北向南植被緯向變化如下:溫帶半荒漠、荒漠帶-暖溫帶荒漠帶-高寒荒漠帶-高寒草原帶-高寒山地灌叢草原帶。我國植被的經向地帶性,在溫帶地區特別明顯。從東南至西北受海洋性季風和濕潤氣流的影響程度逐漸減弱,依次有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和極端乾旱的氣候。相應出現東部濕潤森林區,中部半乾旱草原區,西部乾旱荒漠區。
值得注意的是,經度地帶性和緯度地帶性並無從屬關系,它們處於相互聯系的統一體中。某一地區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帶性規律,決定於當地熱量和水分的綜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種因子(即熱量或水分)。
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帶性
植被分布的地帶性規律,除緯向和經向規律外,還表現出因高度不同而呈現的垂直地帶性規律,它是山地植被的顯著特徵。一般來說,從山麓到山頂,氣溫逐漸下降,而濕度、風力、光照等其它氣候因子逐漸增強,土壤條件也發生變化,在這些因子的綜合作用下,導致植被隨海拔升高依次成帶狀分布。其植被帶大致與山體的等高線平行,並有一定的垂直厚度,這種植被分布規律稱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帶性。在一個足夠高的山體,從山麓到山頂更替著的植被帶系列,大體類似於該山體所在的水平地帶至極地的植被地帶系列。例如,在西歐溫帶的阿爾卑斯山,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和自溫帶、寒溫帶到寒帶的植被水平帶的變化大體相似。我國溫帶的長白山,從山麓至山頂所看到的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雲冷杉暗針葉林、岳樺矮曲林、小灌木苔原的植被垂直帶,也是同自我國東北向太平洋沿岸的前蘇聯遠東地區,直到寒帶所出現的植被緯度地帶性相一致。因此,有人認為,植被的垂直分布是水平分布的「縮影」。而兩者間僅是外貌結構上的相似,而絕不是相同。如亞熱帶山地垂直分布的寒溫性針葉林與北方寒溫帶針葉林,在植物區系性質、區系組成、歷史發生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這主要因亞熱帶山地的歷史和現代生態條件與極地極不相同而引起的。
山地植被垂直帶的組合排列和更替順序構成該山體植被的垂直帶譜。不同山體具有不同的植被帶譜,一方面山地垂直帶受所在水平帶的制約,另一方面也受山體的高度、山脈走向、坡度、基質、局部氣候等因素影響。總之,位於同一水平植被帶中的山地,其垂直地帶性總是比較近似的
8. 怎麼根據經緯度確定地貌植被類型
北極圈位於北緯66.5度~90度之間地貌植被類型為亞寒帶針葉林帶和苔蘚植物
熱帶雨林帶位於赤道附近(緯度0度)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植物
熱帶草原帶位於熱帶雨林南北兩側,植被為熱帶疏林草原植物。
熱帶荒漠帶位於南北回歸線附近(南北緯23.5度)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位於南北緯30~40度之間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位於南北緯25~35度之間
溫帶闊葉、落葉林分布於溫帶氣候帶(北極圈以南至北回歸線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