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知天文地理下一句是什麼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讀音: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zhī dì lǐ
釋義: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
出處:《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白話釋義: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章經武律,以建立自身。
(1)什麼天文什麼地理的諺語是什麼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滿腹經綸
讀音:mǎn fù jīng lún
解釋: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乾和智謀。
出處:茅盾《子夜》二:仲老,真佩服,滿腹經綸!這果然是奧妙!
2、學富五車
讀音:xué fù wǔ chē
解釋: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白話釋義:惠施的方術很多,本事很大,他讀的書要五輛車拉。
㈡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之遁甲的下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原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釋義:學問廣博,無所不知.天上的和地下的事情都了解,了解人間的各種人事,辨明得了陰陽,知道八卦,通曉奇門遁甲;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自己跟管仲和樂毅相作比較賢才,坐在椅子上,心情悠閑自在,還沒有出這個茅廬,就先把天下定了3分。
出處:《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2)什麼天文什麼地理的諺語是什麼擴展閱讀: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
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㈢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文經武律,以立其身,意思是。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釋義: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
出處:《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吳國的臣伍子胥,學問廣博,無所不知,精通文武的精髓,以它們做為自己的立足之本。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學識等。
(3)什麼天文什麼地理的諺語是什麼擴展閱讀: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
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
㈣ 「上知天文地理」下一句是什麼
原文實際如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所以原先並沒有上知天文地理這一句,不過在民間也有很多順口溜來接,比如下曉雞毛蒜皮。
㈤ 古人常說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指什麼
此詞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㈥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什麼意思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意思
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意思是: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贊揚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之人。出自《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2、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學識等。
3、天文是指天文學,包括天文知識、天文歷法、地球大氣層外各類天體的性質和天體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天文學始終是哲學的先導,它總是站在爭論的最前列。而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㈦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一句是什麼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下一句是「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出自《敦煌變文之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贊揚那些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之人,不是代指懂天文和地理的人。
產生於唐末敦煌地區的《伍子胥變文》借主人公相似的被流落家園的命運來表現當時敦煌人民尋求歸家歸國的悲傷而不絕望的心境。
《伍子胥變文》取材自《吳越春秋》,是歷史事實的改編,融入了很多民間傳說,傳奇性更強了。楚王荒淫無道,伍子胥的父親極力勸諫,卻被楚王殺害,伍子胥於是逃往吳國,輔助吳王夫差起兵破楚。後來吳王聽信讒言,將伍子胥賜死,於是越國起兵討伐吳國。
作品主要塑造伍子胥的復仇形象,寫其視死如歸,終報父仇。路上幫助伍子胥的拍紗女和漁人也都可稱剛烈,為了名分和榮譽甘願自盡,在今人看來或許過於魯直。
什麼是變文:
最初是俗講僧人和民間藝人講說故事的底本,其最先源於佛教,是一種用來宣講宗教的藝術形式,但後來為了招徠聽眾,增加了一些非宗教的內容,再後來獨立性逐漸增強,慢慢脫離宗教意義,出現了職業的民間藝人,講唱的內容也轉變到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和現實題材了。
變文採用詩文相間,有說有唱的形式,散文部分口述,韻文部分吟唱,根據後人推測,講唱的時候還有配樂和配圖,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分為講唱佛經故事和講唱人間故事兩種,佛經故事的水平總體上遠遠遜於人間故事。
變文體制的韻散相間說說唱唱和後世的評彈、寶卷、鼓詞差不多,其圖畫和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而用唱詞代替人物對話的形式則和後來的戲曲是一致的。不過變文本身還沒那麼成熟,顯得比較粗糙呆板。
㈧ 天文地理的諺語
導語:地理諺語是廣大人民經過長期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加以提煉、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易賅的話語, 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諺語是生活中的口頭語, 不但通俗易懂, 便於記憶, 而且具有一定的哲理, 極易生趣。
1.天文地理方面
(1)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來曰宙”。(宇宙時間、空間性)
(2) 斗轉星移”。(地球運動)
(3) 日中萬影正, 夕中萬影傾”。(太陽高度周日變化規律)
(4) 斗柄指東, 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 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與四季變化)
(5) 坐地日行八萬里”。(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
(6) 月盈則虧,日中則昃”。(月相變化及太陽東升西落規律)
2.氣象方面
(1) 東風急, 備斗笠”;“風急雲起, 愈急必雨”;“一日東風三日雨, 三日東風無米煮”。( 風)
(2) 十霧九晴”;“天上鯉魚斑, 明日曬谷不用翻”。(雲霧)
(3) 瑞雨兆豐年”;“雪打高山, 霜打平地”。(雨雪露霜)
(4) 雷打驚蟄前, 高山好種田”;“當頭雷無雨, 卯前雷有雨”( 雷電)
(5) 虹低日頭高, 明朝曬斷腰”。(天空景象)
(6)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江淮梅雨)
(7) 春寒雨綿綿, 夏熱火燒天”。(長江流域春寒、伏旱天氣)
(8) 古龍曬太陽, 不久台風狂”。(台風)
(9) 霜後暖, 雪後寒”;“熱生風, 冷生雨”;“一場春雨一場暖, 一場秋雨一場寒”。( 氣象關系)
(10) 雨後青山分外青”。(大氣散熱作用)
(11) 早穿皮襖午穿紗, 圍著火爐吃西瓜”。(溫帶大陸性氣候)
(12) 一年無四季, 一日見四季”。(青藏高原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13) 一年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橫斷山區垂直氣候明顯)
(14) 春雨貴如油”。(華北平原春旱嚴重)
(15) 天無三日晴”。(雲貴高原東部冬季天氣)
3.農業方面
(1) 人誤地一時, 地誤人一年”。(農業季節性)
(2) 伏里有雨多種麥”。(氣象與農業關系)
(3) 槐樹不開花, 晚田不歸家”。(農業氣象預測)
(4) 豌豆開花, 最怕風打”。(農業氣象災害)
(5) 秦嶺山脈一條線, 南吃大米北吃面”。(秦嶺南北差異)
(6) 八百里秦川好地方, 人傑地靈大糧倉”。(關中地區農耕發達)
(7) 近水全收, 遠水半收, 無水難收”。(水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8) 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湖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耕作區)
4.交通方面
(1) 要想富, 先修路”;“火車一響, 黃金萬兩”;“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2)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蜀道崎嶇、險峻, 交通不便)
一、天文:
1、“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2、“斗轉星移。”
3、“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4、“日中萬影正,夕中萬影傾。”
5、“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6、“月盈則虧,日中則昃。”
7、“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二、氣象氣候:
1、“東風急,備斗笠。”
2、“風急雲起,愈急必雨。”
3、“十霧九晴。”
4、“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
5、“瑞雪兆豐年。”
6、“雪打高山,霜打平地。”
7、“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
8、“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11、“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12、“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3、“春風不度玉門關。”
1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三、農業:
1、“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2、“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棗發芽,種棉花。”
4、“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5、“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為枳。”
6、“秦嶺山脈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面。”
7、“湖廣熟,天下足。”
四、交通:
1、“要想富,先修路。”
2、“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3、“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4、“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1) 水滴石穿”。(流水作用)
(2) 百川歸海”。(海陸間水循環)
(3) 一碗水, 半碗泥”;“一擔水, 六斗泥”。(黃河含沙量大)
(4) 保土必先保水, 治土必先治山”。(水土保持)
(5) 先栽不護, 白費工夫”;“山上沒有樹, 水土保不住”。( 護林)
(6) 大魚吃小魚, 小魚吃毛蝦”;“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山中無老虎, 猴子稱大王”。
㈨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一句是什麼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成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讀音: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釋義: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
成語出處與含義: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自《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贊揚那些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之人,不是代指懂天文和地理的人。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學識等。
(9)什麼天文什麼地理的諺語是什麼擴展閱讀:
天文地理知識
我們常說的北斗七星指的是天樞、天璇 、天璣 、天權 、玉衡 、開陽、搖光。
2.太陽系中除了金星和天王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都為自西向東。
3、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是 76 年,它最近一次回歸是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 2062 年。
4、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是在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
5、太陽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日冕、 色球層 、光球層 對流層、 輻射區 、日核。
6、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耀斑和黑子。
7、太陽系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
8、 日食只能發生在農歷的初一。
9、 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是木星 。
10、 八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