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思維

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思維

發布時間:2022-12-15 10:28:56

1.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按照思維的邏輯屬性,地理思維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綜合思維、空間思維、生態協調思維、發展性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思維訓練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的核心要素包括思維、能力、創造,關鍵要素是知識、方法、信息。訓練關鍵點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慮向度。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下面以「澳大利亞」的教學為例,談談在本課例中是如何進行地理思維訓練的。
進行地理思維訓練可以抓住關鍵要素,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特點為「半環狀」,社會經濟特徵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里的國家」。我們可以利用圖1向學生展示本課例的關鍵知識要素及其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有個整體的感知。然後再分知識點逐個進行地理思維的訓練。

1綜合思維。綜合思維是把地理事物的個別要素、個別屬性或個別特點在頭腦里結合成為整體。就綜合分析而言,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問題,弄清地理事物的關鍵所在,把握全局、分清主次、歸納總結和整體提升。要從綜合分析的角度來看待區域地理特徵。在本課例中出示圖2,可以讓學生先明確澳大利亞半環狀的分布特徵這一關鍵,可以構建緯度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海陸狀況五個向度,從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綜合分析其成因。
2空間思維。所謂空間思維,關鍵是建立起准確的方位概念,形成科學的地圖影像,從而能夠正確描述某一地理事物的實際方位,並以此為基礎深入探究地理問題。空間性和綜合性是地理學的根本特性,地理事物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空間。用數理位置(如經緯網坐標)、自然地理位置(如相對於山脈、河流的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如相對於城市、鐵路的位置)來表述,充分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與空間觀念。出示圖3,學生對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位置一目瞭然,印象深刻。
3生態協調思維。所謂生態協調思維,就是要培養學生從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角度去思考地理問題,關鍵在於協調人地關系,不斷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規律,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從以往的「人定勝天」上升到環境友好型的持續發展方式。因為人類活動使原始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了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地理環境。出示圖4,讓學生討論這些要素是如何影響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又是如何成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又促使各要素發生怎樣的變化?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問題?如何才能良性循環?

4發展性思維。地理學所研究的事、物和現象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在不斷變化。研究這種變化發展的特點,掌握地理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並據此預測和推論未來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和結果,這便是地理學的戰略性。是否具備理解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能力,是否具備探尋地理事物和現象變化發展規律的能力,這就成為地理學科高考的評價目標之一,也是一個學生是否具備地理素養的具體體現。
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如圖5構建多向度平台,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情況。
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往往依賴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真正的教育是思維和能力的訓練。我們應當努力培養靈活的、生動的地理思維,即能反映自然界本身的運動的思維,幫助學生發展地理思維技能。通過訓練,要讓我們的學生「跳出地理看地理,跳出區域看區域」,理解一系列新的理念,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2. 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一、轉變教育理念,適應新課程新形勢下的教學需要,做到「與時俱進」。
新課程的實施帶來教學理念的新發展,也帶來考試理念的巨大變化。以至於在許多老師和學生的眼裡「只要背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地理學科會考也似乎變得難以捉摸。為此我們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潛心研究新的教學綱要,改變過去「劃、拉、背」的教學方法,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的教育理論」,構建了「學生先自學,教師後點撥」的教學模式,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二、團結協作,群策群力,發揚團隊精神,共創佳績。

團結就是力量,拼搏就有戰鬥力。我們地理學科組的成員,既有富有經驗的老教師也有剛剛改行的新手,新教師經常羨慕老教師的豐富經驗,老教師則欣賞新教師們的干勁十足,平日教學中老教師把關定舵,把握住知識的深度、廣度、教學方向,把教學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新教師。新教師廣泛的查閱資料、搜集試題、有價值的實例,共同研究,確定方案,學科組的全體教師都能做到團結友愛,坦誠交流,大公無私,從不計較得失,從不保守,協作共進,發揮集體的智慧,去打整體戰,避免了單兵作戰和個人英雄主義。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一支「肯吃苦、會共事、能戰斗」的戰斗集體,建立了一支團結的、效率高的團隊。 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充分進行討論,然後進行實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還經常了解教學的新觀點,積極探討新課程的教學設計,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學科組時時刻刻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正、提高、完善我們的計劃和目標,並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發揮了集體和個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學科組教師不放過任何一次外出聽課、學習、交流的機會,並能將所學、所得進行反思和總結,在全學科組中進行交流,將一些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三、精研教法,抓住課堂,向課堂要效率。

「希望在每一個學生,成功在每一節課」不能依賴「大運動量」的補課和題海戰術,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成績的關鍵如何在授課中實施「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為了上好一節課,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切實做到「教師少說學生多說,老師少講學生多思,」達到變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自己會學的較高境界。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節課都達到「高效、有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系,指導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去審視、理解、比較,解決從生活實際中抽出來的地理問題,使學到的知識「活」起來,形成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我們主要有以下做法。

1、堂堂清,夯實基礎。避免「上課鬆鬆垮垮,課後作業一大堆」,課堂上每一環節、每一步驟,都布置「定時定量」的任務,讓學生時刻有事做,該識記的識記、該討論的討論、該拓展的拓展,切實做到抓住基礎,以便提高能力 。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學習地理,需要記憶大量的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如果純粹去識記,知識就會變的乏味,缺乏生氣,既不利於理解,也不利於牢固的掌握。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課堂中盡量使用投影片,多媒體等素材創設認知情景,用形象的思維來促成教學。起到了增強感知,促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體驗感悟;理清線索,構建知識結構等作用,同時有利於學生熟悉題型,提高考試技巧。

3、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地理學科植根於生活,回歸生活是新課改中地理學科追求的目標,也應該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特色。在課堂中我們盡己所能的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已知自然知識、社會經驗、文化傳統相聯系,使學生學習終身有用的地理知識。

3. 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習慣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內容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基礎性、廣泛性、實用性的特點,這些特點為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本人在借鑒他人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突出以下觀點: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前提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任何壓抑和干擾都會使思維受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體會心靈自由的有效途徑,良好的師生關
系就意外著教師願意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熟悉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更好的貫徹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師生關
系,就意外著學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積極參與教學,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成為可能。

二、創設積極地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

1.運用漫畫、精美照片,形象生動。地理學科的有些內容單純用語言是難以表達清楚的,運用地理漫畫形象生動,增添可讀性和親切感。一些枯燥的地理問
題,通過地理漫畫的形式來表現,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與興趣,使其在討論中獲取地理知識。通過他倆的對話所營造出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激發學生參
與討論的慾望。在討論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初中教材中有兩個卡通人物:玲玲與貝貝,他倆經常討論一
些有趣的地理問題,比如觀測北極星、東西半球的判定等。通過他倆的誇張表現來展現其學習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然而越是這樣的內容,越有助於學生
思維能力的培養。地理課本中精選了許多精美照片,更加突出地理特徵,幫助學生理解地理事象,充分合理地使用照片進行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可缺少的手
段。比如「荷蘭的風車」、「熱帶荒漠景觀」、「萊茵河」等,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按照人本主義理論,學習內容應該是學習者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和經驗。而這種價值和意義的重要體現就是學以致用。因此,
地理學習的主要目的並非保持和再現知識,而是使學生能在新情境中運用知識,即實現地理學習成果的遷移,作為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關注身邊發生的各種事情,他
們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去進行分析闡述,為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提供豐富的素材。

例如,在學習氣溫的測量時,教材提出「有時候,我們的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中的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會有明顯的差別。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在學習主要降
水類型時,讓學生結合降水的形成條件,說一說夏天從冰箱中拿出冷飲後,會在容器表面形成大量的水珠的原因等等,真是舉不勝舉,信手拈來。如果我們在教學中
能夠關注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有意識利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思考,並提出相關的治理措施,不僅學有所用,讓學習變的快樂而有價值,同時也激發了思維的興
趣,鍛煉了思維能力。

3.巧設懸念,追根求源。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恰當的設置懸念,給學生一個期待的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創設活躍的教學氣氛。例如,
在導入新課時,有意將本節的重點內容以問題的形式,提前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帶著困惑去學習。像在講「熱力環流」時,讓學生觀察「雞蛋湯」的「熱氣」,
可以看到「受熱上升」有跡可尋。隨著熱氣不斷升騰,引導學生聯想到其他「受熱上升」的實例。將小吃碟放在「熱氣」的上方,一會兒便在小吃碟上凝結出了小水
珠,引導學生討論:空氣在上升運動中,如何形成降水?這一系列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可以避免因疲勞而產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培養思維能力的保障

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於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的。教師應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多採用比較、歸納、綜合分析等方法。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學生應針對地理問題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嘗試運用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按照以下程序來設計教學過程:

「提供一個背景 提出一個問題 收集一些材料 組織一些活動 得到一點啟示」。

例如,在了解某區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時,可採用讀圖和查閱資料的方法。例如,在學習「亞洲和歐洲」一節中,教材安排了「亞歐大陸輪廓」、「亞洲
和歐洲地形分布」、「亞洲和歐洲氣候類型分布」等一系列地圖,以及相關的文字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並
在此基礎上,認識區域人口、國家的分布等。

總之,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存在於學科教學,它是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特別是地理教學,更要重視學生「地」的概念形成和「理」的邏輯思維,以及與地理位置密切聯系的知識

4.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1.構建腦中地圖,形成二維空間概念。
2.轉換視角,培養和提高三維空間思維能力。
3.利用地理課件演示,培養學生的地理事物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
4.整理知識系統,比較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抓住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聯系,提高空間分析能力。

5.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一)形象與創意的培養。這在培養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進行形象思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象思維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聯想的思維。地理學科中的形象思維是通過地理規律來體現的。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地理規律的培養。地理規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現象在發展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它是經過對無數地理現象的高度抽象、歸納而成的地理原理知識,是地理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知識系統,也是地理教學中難度最高的內容。中學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地理規律,按其性質可分為兩大類:地理分布規律;地理演變形成規律。在教學中,若不闡明地理基本原理,會降低地理知識水平,而講得過深或太復雜,會使學生食而不化,反而沖淡一些應該理解和掌握的基本道理,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地理規律教學要講究教學策略,應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對於不同的地理規律採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恰當地進行講解、分析。如:全球性大氣環流
一般可用於分布規律的整理,按一定標准進行分類組合,直接整理出其規律內容。主要有: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規律;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律;世界氣溫水平分布規律;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世界高大山系和火山、地震帶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分布規律;工業和農業區域分布規律;交通和城市的分布規律;人口的分布規律等等。如: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還可以對一些具體的規律歸納整理,如:
如:文化景觀與環境
(二)觀察和分析能力培養。這是學習新知識時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不可缺少的步驟。要運用直觀教學。直觀教學是學生感知地理事物,獲取感性材料形象地理表象的有效途徑。野外觀察、識看標本、實際測量、演示實驗、參觀訪問等,還可運用反映地理實物的圖片、幻燈、電視、錄像等使學生直接接觸或觀察實際地理事物,(如:介紹岩石)都是形成地理表象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和黑板繪畫,尤其是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講清地理規律的基本原理,透徹分析地理知識間的因果關系。一般地理分布規律遵循由果析因的順序,演變規律要由因析果,把地理規律的本質內容融入地理認知結構的框架中。如圖:
要讓學生在徹底理解地理規律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掌握地理規律,徹底弄清地理規律中的因果關系,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概括和表述地理規律。
(三)抽象和想像的培養。具體的地理現象往往千差萬別,藉助建立某種模式就可以通過抽象達到簡化復雜真象的目的,最終總結其中的規律。有的地理規律,尤其是一些地理演變規律,其地理事象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獲得地理演變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思維,要盡量採用各種手段進行實驗演示或實際觀察。例如,月相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熱力環流、物體水平運動偏向、鋒面的形成及運動等。如:月相的學習:只有讓學生實際觀察了月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獲得了月相變化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思維,才能從中概括出月相從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的演變規律。採用這種方法,教師要事先制定好詳盡的實驗和觀察計劃,要求學生做詳細記錄。

6. 如何培養地理思維

一、理解基本知識點,切勿死記硬背

有人說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其實我以前高中讀的就是理科,以前的師范生只招理科,只有最近幾年才文理兼收。從這個角度來說,理解是學好地理的前提。只要學生能理解地理現象產生的原理,就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和歸納,教師在歸納的基礎上修正一下一些專業術語就可以了。地理知識之間的邏輯性是很強的,尤其是一些重難點知識之間,尤其要注意理解。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注意地理結論的呈現。而應注意地理現象的產生,地理原理的形成過程。

二、重視地理基本原理、現象,掌握基本地理概念

地理基本原理是地理知識的靈魂,一個地理原理本身就隱含多種地理現象。只要重視每一章節的基本原理,其他的知識點就可依次推理歸納。比如學習鋒面系統,只要學習能掌握鋒面的形成原理,那麼,冷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就能依次推出。雨區的位置就很明了了。

三、整理知識點,突破重難點

地理教材每一章就是一個小模塊,比如說必修一第二章就是大氣模塊。每一章結束後,應該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整理可以分類進行。可以按照重點、難點、識記、計算等整理出來,專項鞏固突破,這樣,有利於一些難點知識的突破,重點知識的鞏固。必修一第一單元,計算較多,難度也大。在上完新課後,我就要求學生把第一單元的所以計算知識點整理出來,熟悉公式、方法等。最後再專門印刷試題,專項訓練,結果學生掌握這類知識比同類班級好多了。

四、梳理知識體系,建立知識系統框架

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是零散的,需要一個框架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這就好比撿珍珠,要增大其價值,就需要把珍珠串聯起來,製作成項鏈。其實,梳理知識體系不僅是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也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邏輯性的過程。建立知識框架,使知識形成系統性、邏輯性、這樣「牽一線」就「出一串」。學生在以後復習時,只要拿出知識體系框架,就能順藤摸瓜,熟悉掌握框架上的所有知識點。如果從高一入手培養這個能力,一直堅持到高三,那麼,你的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會比其他同學高很多。

地理是一門和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也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注重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提高地理綜合能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地理思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