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祭文多為歌頌死者功德之作,本文在選材上有何不同
祭文是對死者表示崇敬和懷念的一種文體,一般著重敘述死者的功業。為了應和當時禮儀的需要,作者往往作一番無淚之哭,不哀之嚎,常讓人感到浮而不實,誇而失信,缺乏一種感人的力量。但是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清代袁枚的《祭妹文》敘寫的也是親人之間的篤深情意,但它們一改過去祭文的矯揉造作,讓人感到字字出肺腑,句句斷肝腸,因而成為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千古絕唱,和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雖然兩篇文章出自不同時代的不同作家之手,但把它們進行比較分析學習,還是大有裨益的。
一、從兩篇文章的寫作思路來看
《祭十二郎文》構思精巧,別巨匠心,它按照時間順序,先通過家世的衰落頹敗、幼時的孤苦伶仃及叔侄二人之間三別三會的敘述,抒寫了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悔恨無窮與抱恨終生。然後敘寫十二郎之死,流露出內心無窮的迷惘和無盡的悲傷,最後通過對家屬的弔慰、墳塋的遷徙及遺孤的教養的敘述,極寫內心無處訴說、不可遏止的辛酸與悲苦,顯得哀婉凄楚。行文自始至終以時間為順序,以懷念為線索,層層推進,環環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隨著敘述的展開,作者沉重的情感波濤,也一浪高過一浪,使人讀完全篇不能不掩卷深思,為作者因失去相依為命的侄兒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而潸然淚下,並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構思嚴謹而富有變化。《祭妹文》同樣也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從素文墓地入筆到病根禍源的交代,從野外同捉蟋蟀到書齋共讀詩經,從胞妹送哥淚花流到把盞喜迎兄長歸,從離家出嫁到中道回歸,從侍奉老母以示其德到關愛長兄以顯其情,從素文之死到後事料理,情節層遞步進,感情波涌浪推,敘事歷歷可見,抒情句句見心,文情呼應,渾然一體。
二、從兩篇文章的感情基調來看
情感是客觀對象與自己關系的主觀反映,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態度,「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父》)真而濃的情愫才能有動人心魄的美學力量。兩篇祭文自始至終都貫穿著一個「情」字。《祭十二郎文》從家世的凄涼、身世的不幸,到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撫養,從自己的衰病到晚輩的幼小,這一切的一切都匯聚成一股感情的急流使作者百思縈集,情不能已。這里有懷念也有內疚,有哀憤也有感激,有期望更有辛酸,字字似血,句句是淚,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無任何修飾和渲染,無一字一句不是作者骨肉至情的的真切流露。拳拳愛心,綿綿深情,質朴洗練,哀婉久絕,成了祭文中難得的絕調,難怪宋代著名的大作家蘇軾說:「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觀止》也評論說:「情之至者,自然流為至文。讀此等文,須想其一面哭,一面寫,字字是血,字字是淚。」袁枚的《祭妹文》貫穿全文的同樣是凄楚哀婉的情調。
三、從兩篇文章的抒情方式來看
從抒情方式來看,採用對話形式,是這篇《祭十二郎文》的一個重要特點。全文用了四十個「汝」字,用第二人稱直呼老成,好像老成並沒有死,正坐在他對面聽他傾訴衷腸;又好像老成雖死,但其亡魂還可以聽到他的家常絮語;他甚至向老成直接提問:「其竟以此殞其生乎?抑別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來詢問其病因、死期。這種對話形式,不同於一般祭文純客觀地歌功頌德,而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因而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量,這種「汝」「吾」相稱的敘述形式,讓人感到好象同死者家常對話一般,讀來顯得親切感人,也易於感情的抒發和流露。同時,本文在選材上一反過去祭文對功績或德行的贊頌,而選擇了作者和十二郎之間的個人家常瑣事,從自己幼年喪父到叔侄相以為命,從漂泊天涯到未老先衰,從病情揣測到沉痛自責,從後事安排到弔慰家屬, 雖多記生活瑣事,但無一字不關「情」,無一句不含「情」,可謂事事關情,語語動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此外,本文還特別注重虛詞的應用以增強行文的感染力,使文章獨具風采。全文多處反復運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語氣詞,不僅加重了抒情的語氣,使表達的感情更加強烈,而且增強了文章頓挫有力的節奏,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在這一點上,《祭妹文》同樣是選擇了生活瑣事來抒發對亡妹的悼念之情,純以散體形式抒寫情感,文不加飾,樸素無華,在家常瑣事的訴說中貫注著誠摯的骨肉之情,確是不可多得的傑作。從朝夕相處同捉蟋蟀,到比肩並坐相伴讀書;從椅裳拽衣不放悲聲,到衣錦歸家瞠視而笑;從妹歸母家服侍阿母,到治辦文墨見其才學;從阻人走報寬慰長兄到終宵刺探兄妹情深;從綿啜盼兄掙扎應諾到臨終之際一目未瞑;從輕信醫言遠游他鄉到痛悔自責傷心悲絕,這一切都屬於瑣瑣屑事,可正是這些極富情致的生動細節,字字凄楚,句句動人,讓人睹之神傷,聞之心動,從而產生出追魂攝魄的魅力。「總見自生至死,無不一體關情,悱惻無極,所以為絕世奇文」 (林雲銘《韓文起》卷八)同時《祭妹文》的抒情方式還表現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例如一開始寫素文墓地所在,「羊山礦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羊山空曠荒涼,所伴者唯三死者而已。寫自己祭奠時,只見「紙灰飛揚,朔風野大」,北風肆虐,其聲嘯,其勢猛,其氣寒,穿野掠墳,怎麼不叫人萌生「身前既不可想,身後又如何知」的茫然之感!
總之,兩篇文章作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盡管出自不同時期的不同作者之手,但是還是有頗多相似之處。因此,把這兩篇文章對照閱讀,比較分析,相信會從中受到不少啟發的。
B. 中國歷史上三大祭文是什麼
中國文學上的三大祭文
吳興、王文濡《續古文觀止》中注評說:「韓昌黎《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瀧岡阡表》,皆古今有數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這三篇散文,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名祭文」。《祭妹文》又被譽為「古代祭文中的絕調」。總結:《隴岡阡表》《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並稱中國古代三大祭文!
C. 中國歷史上三大祭文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祭文是《隴岡阡表》、《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
1、《隴岡阡表》
《瀧岡阡表》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祭文之一。這篇文章是歐陽修在他父親死後六十年所作的墓表。在表文中,作者盛贊父親的孝順與仁厚,母親的儉約與安於貧賤。歐陽修手書的《瀧岡阡表》碑刻保存完好,2006年列入第三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祭妹文》
《祭妹文》是清代文學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這篇祭文從兄妹之間的親密關系著眼,選取自己所見、所聞、所夢之事,對妹妹袁機的一生做了繪聲繪色的描述,滲透著濃厚的哀悼、思念以及悔恨的真摯情感。
文章記述袁機在家庭生活中扶持奶奶,辦治文墨,寫她明經義,諳雅故,表現出妹妹的德能與才華。寫的雖然都是家庭瑣事,卻描述得「如影歷歷」,真切可信。
3、《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學家韓愈一篇對其侄十二郎所寫的祭文。文章既沒有鋪排,也沒有張揚,作者善於融抒情於敘事之中,在對身世、家常、生活遭際朴實的敘述中,表現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3)地理上的祭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祭文是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 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
它是由古時祝文演變而來,其辭有散文、有韻語、有儷語。而韻語之中,又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之不同。祭文出現於漢代。古時的祭文在內容上可分四類,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驅除邪魔,祈禱降雨,而多用於哀悼死者。
新時代,大興科學,破除迷信,應該反對,但是用於哀悼死者還是可以的。因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辭,就應該以真摯的感情與質朴的風格寫作為好。祭文是讀給人聽的,特別是給死者後人聽的,所以內容以表彰死者功德為主,並要通俗易懂。
舊時寫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較濃厚,多為亡親亡友而作的追記、生平,稱頌死者,念起來如哭如泣,如咽如訴。
D. 燒紙打表是什麼意思
燒紙打表是指給祖先祭祀燒紙時要寫的表文。
方法:
過年在家裡擺個祭桌桌前用一張黃紙寫供奉三代宗親,供奉兩個字要寫在黃紙兩邊在中間向下一點寫三代宗親,其實就是一種形式。黃紙右上角寫郵皇城廟或是閻王殿,中間寫已故人命名或是家族宗親,然後黃紙左下角寫送冥幣的人名(要標注自己是亡故人的什麼稱號,舅阿姨哥哥等等類似),這個東西信仰形式,問心無愧就行。
祭文的由來:
一般認為,祭文是從古時的祝文演變而來,規范的祭文出現於漢代。祭文在內容上可分四類:一是哀悼死者,寄託哀痛思念;二是祭拜先祖,告慰列祖列宗;三是祈求上蒼,天降雨露祥瑞;四是驅除邪魔,庇護現實生靈。
從體裁上講,祭文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其辭有散文語、有韻語、有儷語。在韻語之中,又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等不同。現時社會條件下,興科學,破迷信,祈雨降福降魔不可取,但哀悼死者,祭拜先祖還是可以的,管理當局也沒有明令禁止。
E. 陰宅祭文內容
參考一下好不? 現代的如下:祭文的內容主要包括,何時、由誰來祭、祭誰;頌揚被祭者生前的優點和功德;最後為結束語。
古代祭文多以個人名義而寫,且大多用文言文,用典故較多,講究文辭華麗,並且格式嚴格,有些還有一些迷信色彩,今人應批判地學習。現在,一般不再用祭文。
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時而寫出的誦讀文章。古時的祭文,范圍極度為廣泛,祭天、祭地、祭鬼、祭神、祭人、祭物,無所不包。我們所說的祭文,主要是指為祭奠死者而寫的誦讀文章,用它來表示對亡親故友的哀念之情。
祭文既是哀悼死者的文辭,所以在寫作時感情要真摯,要表達出悲哀沉痛的感情,讀起來委婉動人。過去的祭文,人們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其內容比較簡短,語言精練,以四言押韻者居多,結尾常用「尚饗」收尾,「尚饗」是希望亡靈采歆嘗祭品之意。新祭文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變化和發展,在內容上體現了積極的思想和時代精神,既有寄託對死者的哀思,又鼓勵生者化悲痛為力量。在形式上比較自由,語言朴實,感情真摯,有用韻文寫的,也有用散文寫的,比較適合家祭之用。
例如:
祭父文
維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等,謹以清酌時饈祭於顯考某某府君之靈前日:嗚呼,痛維吾父,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余不孝,禍延嚴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土。深知吾父,畢世艱辛。勤耕苦種,日夜奔忙。創家立業,儉朴忠信。處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輩,愛護如珍。撫養教育,嚴格認真。如斯人德,宜壽百旬。俾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養,略報深思。胡天棄我,一別吾分。魂游冥府,百喊不聞。瞻望不及,音容莫親。哭斷肝腸,情何以伸。茲當祭奠,聊表孝心。化悲為儉,化痛為勤。繼承遺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靈,來嘗來品,嗚呼哀哉!尚饗!
再如記念5、12地震遇難者文:
維公元2009年度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周年之際,生者謹備鮮花素果,致祭於萬千蒙難諸子靈前,沉沉告以辭曰: 天地不仁,毀我西川錦綉;生靈塗炭,戕我十萬同胞。魔掌伸來,廬舍城垣傾覆;震波盪及,山原道路痙攣。生死相依,忍對無辜喋血;情義牽動,不堪志士傷懷。傾情營救,有賴三軍用命;舉國馳援,全憑中樞運籌。眾志成城,挽狂瀾於既倒;同舟共濟,涉危難而後安。斗轉星移,回望傷心歲月;鮮花素果,告慰黃土英靈。寄腸可舍,故舊親人尚健;抱恨無窮,蒼天碧海全知。屋舍傾頹,新居有望崛起;田疇狼藉,老繭定能刨平。校園損毀,難阻書聲琅琅;橋路鱗傷,搶通國道綿綿。杜鵑聲里,河波映秀重啟;羌寨村頭,壯士擂鼓傳音。白水湖上,又現鷹飛魚躍;龍門山谷,漸蘇草綠花紅。多難興邦,乃成泱泱大國;玉汝於成,方顯代代英雄。魂兮安息,大任留諸生者;慷慨高歌,舉樽還誦國殤。
F. 怎樣撰寫祭文
什麼是祭文?
祭文是死亡祭祀的祭品之一。它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性文章,是在人死後葬於靈前誦讀,或者是在死者周年發表的悼念文章,其內容相當於今日的悼詞,但格式及結構安排以及語言與今之悼詞有很大的區別。祭文的內容主要包括,何時、由誰來祭、祭誰;頌揚被祭者生前的優點和功德;最後為結束語。
祭文既是哀悼死者的文辭,所以在寫作時感情要真摯,要表達出悲哀沉痛的感情,讀起來委婉動人。過去的祭文,人們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其內容比較簡短,語言精練,以四言押韻者居多,結尾常用「尚饗」收尾,「尚饗」是希望亡靈采歆嘗祭品之意。新祭文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變化和發展,在內容上體現了積極的思想和時代精神,既有寄託對死者的哀思,又鼓勵生者化悲痛為力量。在形式上比較自由,語言朴實,感情真摯,有用韻文寫的,也有用散文寫的,比較適合家祭之用。
古代祭文多以個人名義而寫,且大多用文言文,用典故較多,講究文辭華麗,並且格式嚴格,有些還有一些迷信色彩,今人應批判地學習。現在,一般不再用祭文。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時而寫出的誦讀文章。古時的祭文,范圍極度為廣泛,祭天、祭地、祭鬼、祭神、祭人、祭物,無所不包。我們所說的祭文,主要是指為祭奠死者而寫的誦讀文章,用它來表示對亡親故友的哀念之情。
祭文怎樣寫?(四個示例)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公之後代敢昭告於列祖列宗之尊靈曰:年華如駛倏又一春。追念先祖,報本情殷。緬懷祖德,既厚且深。逢茲盛世,舊典宜遵。謹具牲醴,佐以粢盛,祭告恭伸,尚饗。
清明祭祖文維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子孫某某等敢昭告於列祖列宗之奠靈曰:昭光流易,已屆清明。桐花將放,柳絮將棉。追念光德,倍覺愴然。禮應報本,祭禮宜虔。謹具牲醴,列陳粗筵。恭申祭告,佐以短篇。尚饗。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等謹以剛之儀,致祭於某公某某先生之靈曰:嗟呼,天之生人兮,厥賦維同;良之秉彝兮,獨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優游自適兮,倏爾潛蹤。悵望不見兮,杳杳音容。只雞斗酒兮;,儀愧不豐。冀公陟降兮,鑒我微衷。伏維尚饗。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等謹以清酌庶羞,致祭於某母太夫人之靈曰:嗟呼!夫人之德,鍾郝流芳。夫人之譽,彤管休揚。早為人婦,相夫有光。及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內外皆康。持家以儉,巨細咸藏。豈期大數,遽夢黃梁。幽冥永隔,實為可傷。忝叨眷屬,聞訃彷徨。爰具牲醴,奠祭於堂。仰祈靈貺,是格是嘗。伏維尚饗。
G. 誄、哀辭、祭文三者有何不同請加以區別。
1、定義不同
誄:敘述死者生前事跡,表示哀悼,亦即為謚法所本。僅用於上對下)同本義,即今之致悼辭 。
哀辭:是指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韻文。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專指在追悼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掉的文體。
祭文:文體名。 祭祀或祭奠時表示哀悼或禱祝的文章。 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 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
2、使用對象不同
誄:誄辭作為我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哀辭文體是誄辭的旁支。誄辭的對象主要是王公、貴族、士大夫並以頌贊死者功德為主。
哀辭:哀辭的對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壽終者」,同時以抒發生者哀悼之情為主。
祭文:祭文是古時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時所誦讀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圍較廣,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屬於哀悼文體的范疇。
3、出處不同
誄出處:《說文》:」誄,謚也。從言,耒聲。累列生時行跡,讀之以作謚者。「
哀辭出處:《後漢書·楊脩傳》:「 脩 所著賦、頌……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
祭文出處: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若乃禮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贊言行。祭而兼贊,蓋引神而作也。」
H. 悼詞是什麼意思
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或文章。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悼的文體。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中文名:悼詞
拼音:dào cí
詞性:名詞
含義:哀悼死者的言辭文章
演化: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
古稱:誅詞「哀辭」「弔文」「祭文
概念解說
dào cí
名詞
哀悼死者的言辭文章:在追悼會上讀悼詞。
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誄辭作為中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哀辭文體是誄辭的旁支。誄辭的對象主要是王公、貴族、士大夫並以頌贊死者功德為主;而哀辭的對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壽終者」,同時以抒發生者哀悼之情為主。弔文指憑吊性的文章,「吊」有慰問之意。弔文內容較誄辭、哀辭廣泛,也較其龐雜。可以說弔文是中國古代群眾性的哀悼文體。它不一定是歌頌功德的文字,如漢代司馬相如的《吊秦二世賦》。弔文也可以對具體的事物而言,成為一種詠懷性的文體,如《吊戰場》之類。祭文是古時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時所誦讀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圍較廣,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屬於哀悼文體的范疇。今天我們所說的悼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它反映出新時代的新變化,無論在形式和還是在內容上,同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均有實質性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紹的就是現代悼詞(下文只寫作「悼詞」)。
I. 請問通常掛歷上寫的「祭祀」是指什麼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神明等事。
祭祀是向神靈求福消災的傳統禮俗儀式,被稱為吉禮。原始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祭把便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面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進入文明社會後,物質的豐裕,使祭祀禮節越來越復雜,祭品也越來越講究,並有了一定的規范。《管子·輕重己》說:"以春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夏至,而麥熟。天子祀於太宗,其盛以麥。……以夏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於太祖,其盛以黍。……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郊,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白,*玉笏,帶錫監,吹塤*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犧牲以彘。……以秋日至始,數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里而壇,服黑而*黑,朝諸侯卿大夫列士,號曰祭辰。"
祭祀習俗:
舊時臨澤祭祀習俗主要有祭神、祭祖先、祭孔子等幾種。
祭神。每年農歷三月「清明節」,蓼泉、沙河、板橋等地舉行「城隍爺」出府遊行的祭祀活動。其意是城隍出府視察人間善惡,活動由當地會首每年輪流主辦,請道士吹打念經,用八抬大轎將廟內的木頭城隍(偶像)抬出,前護後擁,鳴鑼開道。蓼泉將偶像送城西行宮,沙河送城東門外臨時搭設的彩棚;板橋則將木偶城隍送西灣廟、北灣廟祭祀三天,爾後抬回放置原處。據說板橋堡子里的木頭城隍爺把鞋也穿爛了,衣服穿破了。實際全是老鼠所為。
原蓼泉縣城在每年「立夏」前一日,要舉行祭「風神」活動。其儀式放在夜晚舉行。活動由縣政府主辦,地點在西門外草灘。白天請道士念經,傍晚由縣長親自出場主祭,還要由警察帶上一個監獄在押的犯人。設堂焚香、叩拜、讀祭文後,把犯人帶到挖好的坑前,由「劊子手」持刀裝模作樣子表示砍去犯人頭顱,實際以豬頭或羊頭代替人頭,拋入坑內掩埋,然後帶犯人回監獄。其用意是以「活人」祭了風神,祈求「立夏」後再不要刮大風,祝願當年莊稼豐收。祭祖先。三月「清明」、七月十五為紀念祖先的日子(前已記述)。有些名門旺族,在紀念先祖之日,在墳塋里要續族譜、家譜,有的要重立「族規」,如有的後人做了偷牛盜馬的事,要在墳塋里進行懲處,有的棍打四十,有的要一在墳塋罰跪兒個時辰,起到警諸後世的作用。
一些出門在外或遠離家鄉幾年、數十年的人,回歸故里,無論何時都要到墳上燒紙祭祀,謂之「談先祭祖」。有些在外賺下錢的富戶,為榮光耀祖,顯揚父母,不惜花費幾百、幾千輛銀子,重修祖墳,重新安葬祖先,請滿堂僧道超度亡靈,還要大宴賓客,其聲勢顯赫,令鄉鄰羨嘆。
農村「起墳」,也叫遷墳。有的農戶把祖先埋葬到自己田地旁邊,是為了讓先人守看自家田園。過幾年先人要進祖墳,將屍骨裝進紅布包到新墳掩埋。有些家庭生不下男孩,或學生讀書讀不進去,有人說:「財帛出在門里,兒孫出在墳里」。有的農家出了大學生,就說那是墳建到了好地方。發了財就說莊子建到了風水寶地。有的人家信以為實,將先人祖墳遷過來又遷過去,把莊子打到這個地方又搬到那個地方,幾經折騰,力也出盡了,債也累下了,也沒有出大學生,也沒有發財,只好無可奈何作罷。倒是沒有「折騰」的人家,有的出了大學生,有的富起來了,有人羨慕不已。
祭孔子。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日,各地學校(主要是中學或鄉中心小學),儒紳聚集一起舉行紀念活動。蓼泉、沙河在文昌宮或文廟舉行,有的在「魁星樓」舉行,多數在學校舉行。設祭堂,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宣王」牌位,儒紳按長輩、晚輩秩序排列,依次焚香叩拜。由唱禮人宣讀儀程,如秦樂、鳴炮、獻供撰、讀祭文、焚香、化表等。社會地位較高者被推為主祭人,主持祭祀活動,其費用一般由民眾分攤,也有參加者負擔的。
另外,農村各地還有祭龍王、祭土地神、祭灶神、祭財神等活動。還有各地寺、廟、祠、觀的各種祭祀活動。其意都是為了祈禱平安,保佑一方,風調雨順,或消災滅病。另外還有木匠祭魯班,鐵匠祭老君,氈匠祭陰仙,買賣人祭財神的活動。還有油房、醋房、染房、皮匠、鞋匠、掛面匠等,都各祭有主,不一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