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搞好高中地理的復習
第一輪復習要狠抓基礎.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抓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輪復習這個關鍵時期中更好地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我認為高考強調考查的是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區域空間判斷、時間的推算、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等.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為此,一輪復習階段應該按部就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計劃緊跟規律,老師緊跟計劃,學生緊跟老師無疑是必要的,學生在課堂上要跟住老師的節奏,記好課堂筆記;課後則應按照單元的順序做一些習題.如果學生地理在基礎年級學得不太好,那麼這一輪復習就是查漏補缺、提高成績的最佳時機,通過全面復習教材,提高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二、圍繞一個中心打好基礎
這個中心就是主幹.結合高考來看,近幾年的文綜試卷中地理部分立足於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對地理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幾乎每年都會把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氣候、洋流、農業生產的條件、城市化、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我國不同地點降水量及其季節變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等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體系作為主要考查內容,這些都是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知識,沒有一道超綱題.
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和今年各地區文綜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幹知識包括:時間的計算;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特別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徵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自然帶的分布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遊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等.
對這些主幹知識的復習,學生要准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路圖.
三、做到兩個提前形成習慣
一是盡早訓練答題規范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
在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的習題訓練中,學生要格外注意解題技巧的培養,注意養成使用規范地理術語、正確書寫、仔細審題等良好學習習慣,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其次,學生要學會建立試題與教材的聯系.在讀書時,要思考所讀內容可能如何出題(即從書中讀出試題來,將教材試題化);在做題時要知道該題是考查教材中什麼地方的什麼知識(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將試題教材化).
二是關注熱點拓寬視野形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特徵之一就是題目與現實生活的緊密結合,很多題目是以熱點、焦點問題作為命題的背景材料或切入點來創設問題情境的.對熱點問題的關注不妨從現在就開始.
目前地理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熱點、焦點問題主要有:人口的過度增長與人口遷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變暖、臭氧層空洞、大氣與水污染、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生態災難、西部大開發、三峽工程建設、綠色奧運、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地區沖突(如中東)、台灣問題、核問題等等.
對這些是世界和我國已經、正在或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學生應有一個基本的、正確的認識,用所學知識去分析、闡釋和評價當今熱點、焦點、重大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復習中應把重點、熱點、焦點問題當做專題式「問題化」處理,弄清這些問題發生的地點及背景,注意這些熱點問題與課本主幹知識的密切結合,把握其因果緣由及其影響,使熱點問題重點化.凡與熱點有關的問題,即使本來不是學科的重點知識也要掌握
四、抓住三種圖表提高地理特徵能力
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徵是大量運用多種地圖、圖表、照片、圖片來表達空間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由於便於考查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思維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綜合試卷中,往往把地圖和圖表作為表達和聯系地理、歷史和政治這三科知識的信息載體,所以地圖和圖表往往是學科內或者跨學科間綜合題的切入口.
針對高考重視圖表考查的特點,地理第一輪復習中,學生應有針對性地加強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的能力訓練.可有計劃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圖和相應的地圖冊復習、練習,運用圖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轉換思維角度,推導地理規律和原理.
圖表復習可分為三種圖表復習
一是等值線圖,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這類圖有許多共同點,所包括的信息也豐富,是地理試題考查的重點;譬如等值線圖就在歷次高考中多次出現.學生不妨從怎樣繪制等值線著手,搞清圖形的來龍去脈,分清圖中等值線的分布規律,通過分析掌握圖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徵,再聯系所學過的地理知識進行闡述解題.
二是統計圖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數值特徵和相互關系,要學會統計圖表的分析方法,特別注意不同要素之間的聯系.
三是區域地圖.地理學科內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正確判斷區域位置,就無法答題.
通過一輪復習,學生應能做到熟練解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並能在圖上填繪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和圖表等,並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只有通過各種讀圖、填圖、繪圖、分析示意圖等題型訓練,才能提高應變能力和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五、抓住四大要點提高得分能力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學科,它兼有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要求學生既要有較強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因此,不少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感到十分困惑,甚至頭疼.應該說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礎,只有「會學」才能「學會」.要復習好高中地理得高分,一定要注重「四抓」.
一抓「概念」重「消化」
學生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物、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物群落;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學生應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三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學生要做如下努力: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於這一點,學生要多注意老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四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但實際分布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又具有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這就是個性.具體實際情況中可能個性更具特點.
六、走出六大誤區提高復習效率
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高效復習,取得最佳效果,是所有高三學生的一個共同的心願.但是,事實上由於個體的差異和方法的不同,復習效果相差很大,由於方法失當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容忽視的.每年都有很多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比別人勤奮,而成績老是沒有明顯提高呢?」對於有這樣疑問的學生,除了調整學習方法之外,還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以下幾種復習誤區:
誤區一:對自己沒有較准確的定位,好高騖遠.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沒有清醒的認識,高估自己的水平,在復習過程中一味地鑽難題,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通性通法.其實,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現行高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佔70%,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提高能力.
誤區二:面面俱到,一味求全.對於每個學生而言,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於高考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因此,學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復習.重點突出,主次分清,復習效果才會好.
誤區三: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高三復習一般有近一年的時間,學生要做很多事,學習鞏固知識及提高能力並重.老師是按全體學生的水平為標准進行復習指導的,但學生之間的基礎有差異,學習方式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所以每位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擬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合理地安排時間,且一定要完成計劃.
誤區四:零敲碎打,死記硬背.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以及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上.在第一輪復習中,一定要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並且學會歸納總結知識點和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綜合能力提高和知識的靈活應用.
《考試大綱》中明確指出了減少記憶型的題目,增加能力型、應用型以及綜合型的題目.靠死記硬背、犧牲速度換取高分的時代不存在了.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誤區五:題海戰術,追求數量.有這種錯誤思想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做題越多,見過的題類就越多,對解題越有利.其實,並不是做題越多越好,多買幾本參考書就能產生效果.題是要做,但要有針對性地做題,明確思路,掌握規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若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去做題,學習成績會提高更快.
誤區六:審題粗心,解題方法僵化.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並啟發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並誘導解題方向.解題之前認真讀題目,正確領會題意,通過思考仔細推敲,抓住問題的實質,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有了一審慢才能有二做快,審題不細致,不全面,必然會導致快解不快,甚至出現錯解或誤解.所以要做到審題慢而細,做題快而准.
在解題過程中,往往會思維定勢化,只以單一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不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考慮問題,把特殊問題一般化,或把簡單問題繁雜化.如果在學習中注意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掌握多種解題思路,經常進行靈活多變的一題多解的訓練,思路拓寬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會更多、更合理.以上為個人對高三一輪復習備考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取長補短,牢固做好高三一輪復習,能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❷ 高中地理實在太復雜了,背不下來,應該怎麼辦
首先,必須熟悉地圖。辦法嗎,也很簡單,到書店去買幾本填圖冊,多填幾遍,自然就記住了。同時(這里不用其次,是因為兩者同樣重要),理解熟悉各種基礎知識,如晝夜、時區、氣候帶、風帶、洋流的成因以及地質構造、內外力因素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很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現在的考試,靠死記硬背已經行不通了。只有理解、吃透才是王道。
❸ 高中地理選擇題難怎麼辦求經驗
地理高考選擇多讀圖題,所以平時要多做讀圖題。讀圖題分為算地球的、給未知概念讀圖解答的、看男女比例對比的等等,這是幾個較經典的類型。算地球的你平時腦海中多想球體,從全局出發,就想像你就在宇宙中看地球一樣,只要有球體的全局感覺解題時細化就行了;給未知概念的需要你先了解概念,這是很重要的,一般會是一些簡單的數學函數式,不要緊張,慢慢分析,概念一清楚題也就做出來了;看男女比例的那種一般是金字塔式的,會有幾個圖讓你來比較,值得注意的就是圖下面的單位,是萬、千萬還是百萬,記住,首先看單位,若一致,好辦,不一致,盡快劃一致。這就是練習時該做的,除此之外就是課本了,課本是重中之重,萬不可丟一旁,尤其書上的每個概念都要掌握了(這是最基本要求),這樣能把課本掌握熟了,大多數選擇都沒問題。最後,還值得提醒的是平時多看地圖(如果你想學好地理的話),這樣在區域地理中會佔大便宜,再就是冷靜,一定要冷靜,沉得住氣,千萬不可急。
你才高二么,還來得及,最後的冷靜看似簡單,其實占很大程度的成敗。你還要合理處理時間,不能因為努力地理忘了其他科目,到最後很難受的。
好了,不羅嗦了,祝你好運~~~
❹ 高中地理挺難的,答題沒有思路,每次都踩不到點,得不住分,該怎麼辦
高中地理課的知識點非常繁雜,且非常的多,記起來會非常麻煩,尤其是有些要綜合運用的知識更是需要很強大的記憶力分析能力。
如果感覺答題沒有思路,可以參考往年的歷屆真題,尤其是一些重點題型,可以找一下做題思路。
如果想要做好題型,首先要注意知識點,其次就是對解題思路的一種深刻理解,一般都是零活多用,只要清楚地弄懂一道題就可以解除很多類似的題型。
所以說,不要怕,即使現在做不好,但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點,那才是打牢基礎。
❺ 我高三,地理總是學不上去。考試時大題目根本弄不清楚。總感覺跟教材出入很大。像什麼區域地理,我根本不
其實 症結就是不熟悉地圖冊,不熟悉地圖冊不僅是區域地理不好做,就是自然地理也是很難擺平的。即使看教材也會感覺知識點沒有形象的載體。所以建議你多熟悉地圖,然後把教材與地圖聯系起來,貫通一下,這樣既有利於鞏固知識點,也是在心理方面增強自己地理學習的興趣。
多努力,祝你好運。
上面幾位講的都很好,地理地理,歸結起來就是考你對地理的熟悉度,怎麼樣才能算是熟悉地理?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熟悉地圖冊,不熟悉地圖冊,說什麼都是白搭。給你點建議,買一個地形圖地圖冊,就是那種能夠標出地球上的山脈、河流以及其餘的板塊的地圖,首先你要把全世界的主要地形都記住,比如說美洲地形有什麼特點?—美洲有縱貫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是落基山脈,南美是安第斯山脈,所以太平洋的水汽到不了美洲大陸,所以會形成一些特殊的氣候,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的荒漠氣候等,再比如,提到全世界的氣候,你要想到全世界共有多少種氣候,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等,而這些氣候有分布在全世界的什麼地方,比如我現在差不多還能記得,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亞馬遜平原,南美洲東南海岸,中美地狹的中美洲,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的四周,東南亞群島,太平洋西部島嶼,剛果盆地,非洲東海包括馬達加斯加島,以及象牙海岸的非洲幾內亞灣在內。這就是熟悉度,提到一個地方,你要能夠想起來這個地方的各個方面的地理特點。而且全世界的地理特點都是相互關聯的,這樣的話舉一反三是很容易的。
之後就需要融會貫通了,把所有地理方面的知識聯系起來,這個就得自己多努力了,比如溫帶海洋性氣候是怎麼產生的(我只記得好戲那個是西風帶的作用,以及副熱帶高壓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樣一想想也就知道了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以及氣候特點了。
就這么多了,總結起來,最有用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對地圖冊熟悉。
復習地理先弄清地理題目的性質,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種是區域地理。
1、建立系統性。自然人文地理講的都是共性的東西,比如氣候,地形,環境,降雨量,河流、人口、交通、經濟、文化。而區域地理則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礎上加上各區域特殊的情況,比如一個城市、港口的形成所需要的一些上述因素的條件。
2、建議空間想像思維。主要針對 地球的運動、晝夜變化、太陽高度、地方時一類的題目。首先要把大致的地球的輪廓想像出來。
3、吃透地圖。我說的吃透是精益求精,一定要對自己要求嚴格。比如宏觀的 世界有幾大洲,到微觀的 北回歸線穿過的地球上的那些城市、中國的地形是怎麼樣的,世界不同位置的地形是怎麼樣的。
4、知識鏈接。做地理題目的時候,要知道這個題目的考點是什麼,是考哪一方面的東西。比如
08年地震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首先想到與地震有關的,是什麼造成了地震——地殼運動(水平、垂直運動)——水平運動——板塊的運動是什麼——是板塊碰撞,哪兩個板塊呢?——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是誰碰撞誰——印度洋板塊低,俯沖到亞歐板塊下——因此印度洋板塊降低,亞歐板塊上升——珠峰屬於哪個板塊?——印度洋板塊(因為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分界線是 雅魯藏布江)——因此珠峰高度降低。
❻ 高中地理難死了,考試都不會啊怎麼辦
高中地理主要分自然、人文、區域地理以及國土整治,覺得學地理地圖非常非常重要。
1、學自然地理,地球那塊,得把地球自轉公轉 春秋分的幾張圖記住,能理解最好,個人覺得這部分偏理科有點難懂需自己領悟。然後大氣洋流既要記也得理解,大氣環流和洋流其實是有相通的,記得當時我學老師極其強調熱力性質的差異,因為這是空氣流動的根源。這些也挺難懂的,上課一遍往往不夠,得常常自己琢磨
2、人文地理沒的說,就是靠自己背的,然後老師的筆記很重要,結合地圖、筆記背會事半功倍。記住那些個詞 考試的自己再多寫點,分相對容易掙
3、區域地理是絕對的要記圖,首先得把地球經緯度印在腦子里,南北緯東西經在心裡有底,再把那些個五大洲四大洋定好位,比如歐洲大約在10W~60E 35N~70N之間。就是把整張世界地圖印在腦子里,再逐漸細化,每個區域的自然、經濟理清,最好把當地較著名的城市、地形、河流、礦產、生物、地質給背下,形成框架,這些都可能是考點。區域地理說到底是大綜合,需要之前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打底,所以基礎得扎實
4、國土整治也是靠記的,得把條條框框背下來,其實這部分區域地理和自然地理會帶一些。
總之,學地理,地圖很重要,當初我的老師就建議沒事就看圖,然後重在理解,畢竟地理在大學可算理科的哦,上課得仔細聽,最好當堂消化。題量也是不能少滴,象我們那時候是做點撥,高三已經漫天金考卷了,題目難度得適中,別總做做怪題偏題,得舉一反三。做題的目的還是要讓咱更好的掌握這門學科啊。最後祝你學習進步!
❼ 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方法及技巧有哪些
高中地理答題文字盡量少而精,注意突出關鍵詞,注意「不問不答、多問多答、先問先答」的答題規范。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根據目前高中地理綜合題的評分標准,則不如多答。
技巧一:審題慎重,注重信息獲取。
試題信息可分為:題目文字信息、圖像圖標信息、問題信息和答案信息。了解試題信息的呈現方式,快速獲取、准確解讀試題信息,明確出題者考查意圖是解題的關鍵。
技巧二:注意比較,甄別篩選最優答案。
在對客觀題的答案設置中,往往按照思維定式、答題細節、主要地理知識誤區、主幹考查設置考查內容和答案選項,一些試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兩個答案之間差別不大。因此,在做客觀題時,要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式,思維盡量開闊一些,思考問題時辯證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較中選擇正確的答案。
技巧三:訓練思維能力,實現問題歸類。
地理客觀題強調對知識理解層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間的因果聯系,地理主觀題更能體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
近幾年高考命題的設問大體分為以下幾類:1.就圖填空:在區域定位基礎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認,主要從圖或材料中獲取信息;2.原因類問題: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回答;3.區位因素分析類問題: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分析;4.環境問題分析: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角度考慮;5.措施類問題:主要從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個方面結合實際考慮。
技巧四:答題列要點,體現層次和主次。
列出要點,體現層次和主次是針對具體答題而言的,是要落實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題者將自己的思維表現在規定空間內。我們的答題必須按要點體現在卷面上,分出層次,而且要將重要的觀點寫在最前面,在書寫時還要注意字間距和行間距,語言表述要准確、簡約、到位。
技巧五:適當研究分值,確定答案要點。
高考地理試題各題目分值設置一般是按要點給分。基於此,可以通過研究分值,結合問題的設問,估測答案要點數目。當然為避免失分,可多個方面去答,這樣失分的幾率會相對小些。
1.高中地理首先要分點作答,答題條理清晰,抓住主次,邏輯性強。從背景資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高中地理題目在答案中非常強調抓問題的主要方面,所以對影響地理事物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盡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老師造成主次不分、回答問題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注意題目分值,高中地理分值高要注意擴展答題要點,擴展中不能與題目矛盾,不能出現錯誤表述。
2.高中地理答題盡量具體詳細。如果沒有把握的話,可作適度模糊處理。如「舊金山沿岸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可答為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不必具體指出洋 流名稱。
3.高中地理答題盡量應用地理術語。如大氣環流、河流徑流等語言,是衡量考生答題是否優質的重要標准。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後具體分析。
4.高中地理答題書寫規范,不寫錯別字。字跡潦草不容易使閱卷教師找得分點。
❽ 高中地理選擇題應該如何做,有沒有哪些好的答題技巧和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在高中的時候都選擇了文科,這個時候就要學習地理地理,相對於文科中其他的學科比較是較難的一種,需要多背多理解,同時還要刷足夠的題才能夠將地理學好,避免在考試到當中出現地理嚴重偏科的現象,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帶來很多的影響。如果想要學好地理選擇題的話,就需要多刷題鞏固基礎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做題技巧和模板,下面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做好高中地理選擇題的話,就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刷題,同時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可以選擇用排除法來進行,增加選擇的正確率。
❾ 高中地理啊 怎麼學都不會怎麼辦 總是感覺很多問題很亂 考試都不知道答些什麼的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時間里,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哪裡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過程,僅有方法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你的腳步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場」!
-------------------------------------------------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時間里,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哪裡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過程,僅有方法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你的腳步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場」!��
最重要的是要感興趣,了解地圖很重要,多背,多算,多請教老師,多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