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山頂效應是什麼

地理山頂效應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0 14:49:09

『壹』 地理上都有些什麼效應

一、溫室效應
指各種溫室氣體(如CO2、N2O、CH4等)對地面長波輻射強烈吸收或散射回地面,從而使大氣和地面增溫的現象。溫室效應的直接結果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會引起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低地;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在各種溫室氣體中,以CO2的溫室效應最為顯著。隨著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工農業的發展,人類活動排放到大氣中的CO2不斷增加;同時因人類對森林等綠色植物破壞日趨嚴重,使植物吸收、固定的CO2迅速減少,大氣中的CO2含量明顯上升。
模擬結果表明,當大氣中CO2濃度加倍時,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會上升1.5℃~4.5℃。其中極地高緯度地區溫度升高幅度更可達5℃以上。
二、熱島效應
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物燃料,釋放大量的廢熱,加之CO2的溫室效應,導致城市的氣溫高於郊區,使得城市宛如一個溫暖的島嶼,人們稱之為「熱島效應」。當大范圍的大氣環流運動微弱時,會形成城市熱島環流。研究這種現象對城市規劃建設衛星城和工業用地布局具有指導意義,一般會考慮建在城市熱島環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三、綠島效應
乾旱、半乾旱的沙漠地區,氣溫的日較差比較大,降水稀少。而沙漠中的綠洲地帶,由於土壤濕度大、蒸發和植物蒸騰到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多,空氣濕度較大,降水相應增多;由於含水較多土壤的熱容量比較大,加上蒸發、蒸騰作用對熱量的調節,土壤溫度和近地面氣溫的日較差明顯變小。林地和草地的這種可以降低近地面溫差、提高近地面大氣相對濕度,通過調節局部地區小氣候而產生的影響就叫綠島效應,又稱綠洲效應。
四、沙漠化效應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當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時,則可能導致嚴重的沙漠化。。由於地表植被層和由沙石組成的裸露地面二者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相差很大(前者為15%~20%,後者為35%~40%)。當地表植被被破壞時,地面反射率明顯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減少。盡管沙石比熱小,在陽光照射下地面增溫強烈,但因空氣中雲量極少,大氣逆輻射微弱,地面散失的熱量很多。在缺少平流熱量輸入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熱量平衡,空氣盛行下沉運動,以壓縮增溫。由於下沉的氣流十分乾燥,缺乏降水,使得氣候進一步變干,從而導致地表植被的進一步減少,形成沙漠化效應。
五、湖泊效應
在湖泊及其周圍,由於湖泊與周圍地區地面存在熱容量差異,導致局地性大氣環流和小氣候的產生。當太陽照射時,由於湖面升溫較之周圍地面緩慢,大氣盛行下沉氣流,近地面大氣將湖面蒸發的水汽輸送到周圍地區形成降水,因而湖泊周圍地區空氣濕度較大,降水較多。
六、封凍效應
大洋表面因低溫結冰而產生的種種環境效應叫做封凍效應。從理論上講,大洋表面出現封冰現象將產生的效應包括:①阻斷了洋流,影響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交換,從而導致中高緯度地區的氣候變冷;②增大了大洋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使得地面獲得的熱量減少,引起氣候變冷;③緩解了大洋水汽的蒸發,氣候變得乾燥;④隔斷了水圈與大氣圈之間的物質和能量變換,海水含氧量減少,海洋生物生產率大大降低。
七、焚風效應
沿水平方向運行的氣流遇到地形阻擋後,在山地迎風坡絕熱爬升,大氣中水汽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凝結成雲,此後,大氣按濕絕熱遞減率降溫,逐漸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越過山頂後,在背風坡氣流順坡而下,大氣按干絕熱遞減率下沉壓縮升溫,水汽難以凝結,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區。由於背風坡大氣比較乾燥,干絕熱溫度變化率比濕絕熱溫度變化率大,氣溫聲速上升,形成沿著背風坡向下吹的既干且熱的風,往往容易導致可燃物發生燃燒現象,叫做焚風效應。一般會引起山地背風坡森林發生火災,對山地植被類型的形成及生態特徵、土壤類型和形成都有一定影響。這種現象在我國西南峽谷地區表現最為明顯。
八、狹管效應
大氣運行經過山間峽谷地帶時,因風速加快、風力加大而引起的一系列地理環境效應,稱為狹管效應。如冬季北方冷氣流沿著西伯利亞山間南北縱列的谷地吹襲,風力加急形成烈風,加劇了嚴寒程度,使得奧伊米亞康成為北半球的「寒極」。甘肅河西走廊和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由於北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加上近十年來自然生態環境惡化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北方強冷空氣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北方強冷空氣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在這一區域引起狹管效應,使該地區成為目前中國北方強度最大的沙塵暴策源地。

『貳』 地理上都有些什麼效應

一、溫室效應
指各種溫室氣體(如CO2、N2O、CH4等)對地面長波輻射強烈吸收或散射回地面,從而使大氣和地面增溫的現象.溫室效應的直接結果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會引起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低地;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在各種溫室氣體中,以CO2的溫室效應最為顯著.隨著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工農業的發展,人類活動排放到大氣中的CO2不斷增加;同時因人類對森林等綠色植物破壞日趨嚴重,使植物吸收、固定的CO2迅速減少,大氣中的CO2含量明顯上升.
模擬結果表明,當大氣中CO2濃度加倍時,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會上升1.5℃~4.5℃.其中極地高緯度地區溫度升高幅度更可達5℃以上.
二、熱島效應
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物燃料,釋放大量的廢熱,加之CO2的溫室效應,導致城市的氣溫高於郊區,使得城市宛如一個溫暖的島嶼,人們稱之為「熱島效應」.當大范圍的大氣環流運動微弱時,會形成城市熱島環流.研究這種現象對城市規劃建設衛星城和工業用地布局具有指導意義,一般會考慮建在城市熱島環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三、綠島效應
乾旱、半乾旱的沙漠地區,氣溫的日較差比較大,降水稀少.而沙漠中的綠洲地帶,由於土壤濕度大、蒸發和植物蒸騰到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多,空氣濕度較大,降水相應增多;由於含水較多土壤的熱容量比較大,加上蒸發、蒸騰作用對熱量的調節,土壤溫度和近地面氣溫的日較差明顯變小.林地和草地的這種可以降低近地面溫差、提高近地面大氣相對濕度,通過調節局部地區小氣候而產生的影響就叫綠島效應,又稱綠洲效應.
四、沙漠化效應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當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時,則可能導致嚴重的沙漠化..由於地表植被層和由沙石組成的裸露地面二者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相差很大(前者為15%~20%,後者為35%~40%).當地表植被被破壞時,地面反射率明顯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減少.盡管沙石比熱小,在陽光照射下地面增溫強烈,但因空氣中雲量極少,大氣逆輻射微弱,地面散失的熱量很多.在缺少平流熱量輸入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熱量平衡,空氣盛行下沉運動,以壓縮增溫.由於下沉的氣流十分乾燥,缺乏降水,使得氣候進一步變干,從而導致地表植被的進一步減少,形成沙漠化效應.
五、湖泊效應
在湖泊及其周圍,由於湖泊與周圍地區地面存在熱容量差異,導致局地性大氣環流和小氣候的產生.當太陽照射時,由於湖面升溫較之周圍地面緩慢,大氣盛行下沉氣流,近地面大氣將湖面蒸發的水汽輸送到周圍地區形成降水,因而湖泊周圍地區空氣濕度較大,降水較多.
六、封凍效應
大洋表面因低溫結冰而產生的種種環境效應叫做封凍效應.從理論上講,大洋表面出現封冰現象將產生的效應包括:①阻斷了洋流,影響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交換,從而導致中高緯度地區的氣候變冷;②增大了大洋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使得地面獲得的熱量減少,引起氣候變冷;③緩解了大洋水汽的蒸發,氣候變得乾燥;④隔斷了水圈與大氣圈之間的物質和能量變換,海水含氧量減少,海洋生物生產率大大降低.
七、焚風效應
沿水平方向運行的氣流遇到地形阻擋後,在山地迎風坡絕熱爬升,大氣中水汽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凝結成雲,此後,大氣按濕絕熱遞減率降溫,逐漸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越過山頂後,在背風坡氣流順坡而下,大氣按干絕熱遞減率下沉壓縮升溫,水汽難以凝結,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區.由於背風坡大氣比較乾燥,干絕熱溫度變化率比濕絕熱溫度變化率大,氣溫聲速上升,形成沿著背風坡向下吹的既干且熱的風,往往容易導致可燃物發生燃燒現象,叫做焚風效應.一般會引起山地背風坡森林發生火災,對山地植被類型的形成及生態特徵、土壤類型和形成都有一定影響.這種現象在我國西南峽谷地區表現最為明顯.
八、狹管效應
大氣運行經過山間峽谷地帶時,因風速加快、風力加大而引起的一系列地理環境效應,稱為狹管效應.如冬季北方冷氣流沿著西伯利亞山間南北縱列的谷地吹襲,風力加急形成烈風,加劇了嚴寒程度,使得奧伊米亞康成為北半球的「寒極」.甘肅河西走廊和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由於北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加上近十年來自然生態環境惡化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北方強冷空氣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北方強冷空氣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在這一區域引起狹管效應,使該地區成為目前中國北方強度最大的沙塵暴策源地.

『叄』 地理 如何分析山頂是什麼自然帶

就是高山自然帶的一種,一般高山自然帶由下而上由於氣溫氣候等因素影響基本上按灌木帶草甸帶荒漠帶冰原帶等,大體就是赤道向兩極的自然分布帶垂直分布化,具體到各個緯度各個海拔的山脈自然帶分布又有所不同,如:
Ⅰ.乞力馬扎羅山(非洲赤道附近坦尚尼亞境內)
1000以下基帶:熱帶雨林帶;
1000—2000米: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2000—3000米:山地溫帶森林帶;
3000—4000米:高山草甸帶;
4 000—5 200米:高山寒漠帶;
5 700米以上:高山永久積雪冰川帶。
Ⅱ.台灣南部山地(熱帶)
500米以下基帶:熱帶雨林、季雨林帶;
500—1500米: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1500—3000米:山地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3 000—3 500米:山地寒溫帶針葉林帶;
3 500米以上:高山草甸帶。
Ⅲ.武夷黃崗山(亞熱帶)
1000米以下(基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1000—1400米:山地暖溫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帶;
1400—1800米:山地溫帶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帶;
1800—2158米:山地溫帶灌叢草甸帶。
Ⅳ.長白山(溫帶)
600—1 600米(基帶):溫帶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帶;
1600—1800米:山地寒溫針葉林帶;
1800—2000米:山地寒冷矮曲(岳樺)林帶;
2000米以上:山地寒凍苔原帶。
從以上幾個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狀況可以知道;山地所

處的緯度愈低,山地海拔高度愈高,山地垂直自然帶愈復雜;山地垂直自然帶是在山地所處的水平地帶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例如乞力馬扎羅山位於赤道帶,水熱條件濕熱,所以山麓自然帶即基帶,屬於赤道雨林帶(即熱帶雨林帶);長白山處於溫帶濕潤地帶,所以基帶是溫帶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山地地形情況很復雜,例如喜馬拉雅山南坡相對高度很大,又處於熱帶邊緣,所以垂直帶非常復雜而相當完整;北坡相對高度不大,北坡坡麓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所以垂直自然帶比較簡單,

1、垂直帶譜問題:
(1)基帶(2)自然帶的數量(3)自然帶的排列規律(4)山地兩側同一自然帶的高度
2、同一山體兩側垂直地帶的高度比較:
(1)假設兩側水分相同,看熱量差異:
一般同一山體的陽坡擁有較多的熱量,即陽坡的同一自然帶的分布上限比陰坡高。
(2)假設兩側熱量相同,看水分差異:
A、一般迎風坡降水較多,即迎風坡的同一自然帶的的分布上限比背風坡高。如廬山。
B、從降水與蒸發綜合考慮,如黃土高原:陽坡降水大與陰坡,但陽坡蒸發也大於陰坡,綜合起來是陽坡的土壤水分條件往往比陰坡乾旱,因此陽坡森林分布上限比陰坡低。
(3)具體山地要具體分析其水、熱的綜合狀況,看是熱量起了主導作用還是水分(不是降水)起了主導作用。
3、不同地區的不同山體的同一自然帶的高度比較:
(1)一般距海越遠,同類型自然帶的分布高度越上升;其理由有:乾旱區的山地,其基帶的降水量較少並由此向上增加,故森林帶開始出現的下限高度較濕潤地區的山地高。
(2)一般緯度越高,同類型自然帶的分布高度越降低

『肆』 山頂效應是什麼

您好,你說的是頂峰效應吧,
在成功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滯留於成功頂峰體驗而引發令人遺憾結局的現象,稱之為頂峰效應。一個人的成功並非隨著他的知識增多、經驗豐富、能力增加、素質提高而不斷取得成功的。大量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功大多呈現出一個倒 U 型的關系,也就是與人的年齡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認為,在 30 至 50 歲時是最佳的成功時期,當然這當中有個性差異,也有成功界定之差異。這里所言的成功主要是指事業上的成功。事業上成功者各行各業都有,成為「頂峰霸主」者也不少,但許多人都因為未重視頂峰效應的消極作用,而身敗名裂,從頂峰上摔了下來,使得本來在公眾中美好的形象一下喪失殆盡。這不得不值得深思。

『伍』 半山腰理論及山頂理論是什麼

基本的道理,就是中國登山隊攀登完高峰後【中國股市2245決不是珠峰,妥善解決完問題,2010年之後漲到5000點甚至一萬點我都相信】,從北京走的還會回到北京大本營,然後還要經過漫長訓練才會攀登更高的高峰,決不可能在下山途中的2000多米搭一營地生活一輩子,當然下山途中還是有很多營地、供隊員下山累了進行短暫休息用,這就是每次大盤跌累了出現反彈的原因,但注意隊員每一次的營地休息都是為了更好的下山,不是為了再次上山,因為趨勢已經改變,登山任務已完成,隊員在西山坡,想的是快點回到大本營,然後回家見老母及妻兒,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相通的。
半山腰理論的偉大之處在於能讓你不犯大錯誤,准確認識到股票本質,一句話半山腰的股票形成中期底部難。大盤在半山腰千三左右折騰幾年,最後嘩啦啦;只有一些極特殊的少數股票除外。

山頂理論:1.所謂的山頂其實就是新高。2.研究山頂理論的關鍵點是新高後的平台分析投機就是尋找確定性有人說是概率大小。3.所謂的平台其實是一個箱體平台,箱體中的介入點很明確。4.高位的運作時間短,說明將來還要運做。5.時間也是最重要的參數,數字游戲不能有太多的財富概念。6.做票其實是對確定性的把握,散戶還要多看盤面機構不作為的話,機構是很難盈利的。7.我認為最好的操作方式就是上升途中的回調點。8.量的分析不可或缺的,性高出的量必須要和形態結合考慮,分析的重點是關鍵點的量能分析。9.大資金的破綻在盤口,主力也有真實的一面,他真實了,就是他做錯了。

『陸』 山峰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山峰形成原因)

1、高山之巔經常出現什麼自然現象?。

2、高山之巔經常能看到什麼自然現象。

3、高山之巔有時會出現什麼現象。

4、高山之巔經常出現什麼景象。

1.高山之巔經常出現極光、流星雨、彩虹、雲霧等自然現象。

2.高山之巔指的是山的最高峰的最高處,通常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山頂形成的雲層也比較厚,無論是陽光照射還是雨後,空氣中的冰晶比較穩定,相對來說更容易形成多種自然現象。

『柒』 求地理中的一些效應解析,如雨島效應、焚風效應、雨傘效應,還有其他的類似地理現象的解釋,謝謝了!

焚風效應:氣流遇山地阻擋,在迎風坡上升冷卻,起初按干絕熱直減率降溫,當空氣達到飽和狀態時,水氣凝結,氣溫按濕絕熱直減率降低,大部分水分在迎風坡降落,過山頂後,空氣沿坡下降,並按干絕熱升溫,因此,背風坡降水少,這就是焚風效應。
雨島效應:在城區,由於大氣環流較弱,由城市熱島環流所產生的局地氣流輻合上升,有利於對流雨的發展。再加上城區下墊面粗糙度大,能夠延長降水時間。這就是城市的雨島效應。
混濁島效應:城市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凝結核比郊區多,造成城區低空的熱力環流比較強,因此其陰天數比郊區多。
熱島效應:城市氣溫比其四周郊區高的現象。

『捌』 一個地理題的答案有句話看不懂

因為是山頂,大氣稀少,所以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少,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多,(太陽暖大地)地面增溫向外輻射,所以地面輻射強。地面輻射是大氣的直接熱源,(大地暖大氣)。大氣接受地面輻射增溫。但由於山頂海拔高,氣溫低,因為近地面大氣層,隨海拔的升高氣溫是降低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將降低0.6攝氏度。
注意輻射和氣溫不是同一個概念。你有點混淆。況且影響氣溫的因素是多樣的。

『玖』 山頂效應霧林分布原因

山地特殊環境影晌(山頂效應)演化形成的植被類型,也被稱為「霧林」。
植被茂密,蒸騰作用和保濕作用大,空氕濕度大;地面輻射強,散熱快,空氣中的水汽易凝結成霧;山地復雜的地形有。
由於潮濕多霧,日照少;氣溫低,熱量少;土層淺薄,貧瘠,植物生長緩慢。在強烈山風的持續作用下,樹木彎曲變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濕使得植物向上生長受阻,變化:分布高度自東向西升高(或分布高度白西向東降低)。原因:山頂苔蘚矮曲林受山頂效應影響形成的,我國自東向西地勢升高(或我國白西向東地勢降低),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隨之升高(或降低),山頂苔蘚矮曲林生長環境惡劣,生態脆弱;人類活動不當(轉為農地、采葯等等)的威脅日益嚴重;具有保持水士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環保功效;生境獨特,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閱讀全文

與地理山頂效應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