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是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古代階段是人文地理知識的積累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
在中國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這種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不過中國古代 並沒有產生系統表述人地關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來。
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君主制國家,經濟、文化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
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線以及「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在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是從李特爾用經驗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開始的。李德爾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書中,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森普爾和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另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人的觀點對法國地理學影響很深,從而形成法國學派。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羅士培教授受法國學派的影響,1920年創用了「調節」一詞,創立「適應論」。他認為調節包含兩重含義,即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及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羅士培認為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之間雙向的相互關系,主要探討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美國地理學家巴羅斯1923年發表「人類生態學」一文,提出生態調節論。他主張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態的觀點,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中心論題,其他現象只是當它們涉及人及其對它們的反應時,才有必要說明。他還認為歷史學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則應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20世紀初,德國學者施呂特爾提出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探討原始景觀轉變為文化景觀的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以後美國地理學家索爾又提出,人類按其文化的標准,對天然環境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將它們改變為文化景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人文地理學同自然地理學—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人文地理學學科及研究方法的演變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人地關系理論方面,已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
在觀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數學方法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196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自20世紀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美國地理學家阿克曼於1966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
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
❷ 為什麼人地關系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首先通俗的講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地球表層(地質研究地球內部,天文研究地球外部)
而研究地球表層自然活動與現象及其規律屬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人文地理學則重於研究地球表層(地)上人的活動,也就是「人」與「地」的關系,是人改造地表或者適應地表的一個過程
人文地理離不開「地」,離開了就不叫地理,也不開「人」,離開了就不叫人文地理
❸ 什麼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1]
中文名
人文地理
外文名
human geography
拼音
:rénwén dìlǐ
快速
導航
研究方法
基本內容
研究特點
地理區域劃分
人文地理環境
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古代階段
古代階段是人文地理知識的積累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
在中國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這種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不過中國古代並沒有產生系統表述人地關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來。
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君主制國家,經濟、文化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
近代階段
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線以及「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現代階段
在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是從李特爾用經驗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開始的。李德爾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
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書中
,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
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森普爾和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
人文地理
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
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法國
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另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
❹ 為什麼人地關系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現象空間特徵與人類活動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揭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活動、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作用的變化和規律以及探討如何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以協調人地關系。 在人地關系中,「人」指社會屬性的人,具體來說,指在一定地域空間和一定生產方式下,從事各種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的具有群體行為的人。「地」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具體而言,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聯系的,空間上存在地域差異的自然、經濟、人文復合系統。人地關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客觀關系,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 所謂人地關系理論是指各種人文現象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即人們對自然環境在文化(包括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類文化系統的重要要素,是文化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方式和強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人地關系論應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影響到人文地理學的各個要素和方面。人地關系論,當前應突出研究如人口、資源環境如何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從人的文化適應中,可以看到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反映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三個方面。如果將這三種文化及其相互間與環境的關系做深入研究,也就會對人與環境的關系有全面了解。與人地關系論相比,文化景觀論與行為論雖然有著各自的理論價值和獨到之處,但各自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文化景觀只是過去人文活動的結果,並不能說明人文活動的動力和原因。行為論只能說明人在某種環境中的一些行為。 人地關系理論是地理學最基本的理論。長期以來它左右著地理學的發展。19世紀到20世紀初,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曾經是地理學界最熱衷的話題,當時興盛一陣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曾經為二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侵略政策做過理論上的辯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不久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前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過「左」批判,曾經導致這些國家除經濟地理以外的人文地理學大衰退;關於人與環境的關系,不僅是現代地理學、哲學,而且是整個社會所關心的論題。關於人與自然共生的社會生態學思想已經為絕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地理學從以往的形態學方法向生態學方法轉化,體系性更強了,它給地理學的理論建設和各個分支領域的學術建設帶來了新的生機。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地關系理論是地理學研究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❺ 人文地理是什麼
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是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
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不包括經濟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Human Geography)的發展歷經知識的積累、學科的形成和理論的演變、學科的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上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3個階段。
古代階段
人文地理
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人文地理學論題的這種方向性轉變,即所謂關聯運動。傳統的人文地理學研究是將復雜現象的組合分裂開來,以便分別研究整個復雜環境中的各個成分,從而導致學科分化階段。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此外,70年代以來還出現了兩種人文地理學主張:
一為人本主義地理學派,認為數量運動的機械模型壓抑了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主觀性,提出以人為中心的地理學,致力於觀察具有特殊空間概念的社會結構,研究它們和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一為激進地理學派,由於60年代後美國經濟衰退,階級、民族矛盾突出,一部分地理學者認為首先應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抨擊,並為革命性的變化提出建議。他們創辦了刊物《對立面》,宣傳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成果。
此外,部分學者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武裝地理學,提出新的綜合論方向,反對學科分裂和專業化傾向。
主要分支學科: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3個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❻ 為什麼說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中的社會科學
它既有社會科學的特性, 又有地理學的特點, 其中社會性就是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特徵之一。 體現:
①研究社會現象的地域結構是它的具體研究領域, 不同地域人文現象分布的發展和變化, 主要受制於社會、 經濟、 文化、 政治等人文因素, 其中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制度是最基本因素。
②其社會性還突出反映在其歷史性上。 各地區人文現象的分布面貌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的, 人文地理研究要用歷史分析方法, 要求研究不同發展時期和歷史階段人文地理現象的發生、 發展及演變規律。
❼ 為什麼人地關系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核心
任何人類文明都是要為人服務的,而地理這門學科本身就是對人類生活的時間空間進行研究的.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形成的地域系統及其空間結構的地理學分支學科.所以人地關系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內容.
❽ 1,什麼是人文地理學其研究對象,特徵及其內涵是什麼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人文地理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包括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思想意識)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科。
人文地理學的特徵: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中的社會科學,他既有社會科學的特徵,又有地理學的特點,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特徵是社會性、區域性、綜合性。
人文地理學的內涵是: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❾ 人文地理是指什麼_
人文地理環境是相對於自然地理而言,包括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高中人文地理主要研究1:人口(主要是人口增長類型,影響人口變化的因素及人口變化的影響及對策);2:城市(主要是研究的城市的整體布局與規劃包括住宅區商業區與工業區等的區域規劃):3:交通(常考交通方式及路線的選擇重點是公路及鐵路路線的選擇);4:經濟(農業經濟占很大的比重,學習重點是全球范圍內-但側重澳大利亞,巴西,美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地中海-等五種農業類型特點及其分布和對某一地區農業類型的分析判定,國內農業經濟主要研究東北,新疆,西南等幾個特色地區。至於商業經濟,一般只研究商業網點的選擇);5:資源(大致了解中國重要資源大致分布,重點是水,煤,氣,油等的開發利用,此處常涉及交通,污染的治理和可持續發展);6:環境(重點是荒漠化,泥土流失,水污染,大氣污染的影響與治理);7:文化(簡單提一下文化景觀及其分類,基本不考);8:旅遊(重點是景點的開發與維護,觀景技巧及時機,旅遊路線等).........高中學的有點遺忘,只能幫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