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地理:為什麼隧道要修建在山的背斜
不矛盾。這種題在高中地理中經常出現,還是選甲。因為這道題中提問的核心還是哪一種地質構造適合修建隧道,所以答案還是背斜。(也就是說與山、谷等地形無關)
⑵ 高一地理:為什麼隧道要修建在山的背斜
(1)背斜岩層向上拱起,比較穩定,不容易塌陷;(2)背斜中心部位岩層緻密,雖然打隧道難度比較大,隧道安全性好;(3)背斜處打隧道,不會出現隧道漏水現象。向斜處打隧道會出現漏水現象。
⑶ 在陡崖,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哪裡修建公路要開鑿隧道為什麼
山峰、山脊都是制高點,自然不需要修建隧道,只有山谷里或陡崖下,可能需要穿山而行,需要挖隧道。鞍部是緩坡,公路可以跨越,不需要修隧道。
⑷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概要
必修一部分(高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級別:
河外星系←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2、太陽系中距太陽由近及遠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產生生命的基本條件:外部條件包括太陽穩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運行軌道;自身條件:(1) 地球有適中的質量體積,所以地球周圍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2)由於日地距離適中及地球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適中的溫度;(3)地球上有液態水(能形成海洋).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來源,它可以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可以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還可以通過人為轉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陽活動的標志包括黑子和耀斑.當太陽活動比較劇烈時,可以形成磁暴和極光現象,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中斷,可以誘發水旱災害和地震等自然災害.
§3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其自轉周期若以太陽為參照物大約為24小時,叫做一個太陽日;若以遠離地球的某一恆星為參照物,則大約為23小時56分4秒,叫做一個恆星日.
2、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其公轉周期大約為365天6小時9分10秒,叫做一個恆星年.
3、由於地球的自轉,形成了(1)晝夜更替現象;(2)不同經度出現了不同的地方時,即東邊的時間比西邊的時間要早;(3)形成了地轉偏向力,即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圖中繪制出直射光線、晨昏線,標注出直射點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轉方向.
5、地球公轉與自轉軌道的夾角叫做黃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產生了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以及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四季的變化等.
7、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6月22日(節氣: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
9月23日(節氣:秋分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
12月22日(節氣:冬至日),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回歸線;
3月21日(節氣:春分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周期:大約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叫做一個回歸年.
8、在圖中適當位置繪制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並判斷出各點的日期
9、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1)夏至日越向北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冬至日越向北晝越短,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春分日、秋分日則全球晝夜等長.
(2)北半球夏至日晝長最長,冬至日晝長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晝長最長,夏至日晝長最短;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10、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
(1)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歸線及其以北,達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歸線及其以南,達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地球的圈層結構
1、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水圈、大氣圈、生物圈.
2、圖中1表示地殼,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軟流層以上部分,即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4、水圈是一個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大氣的根本熱量來源是太陽輻射,但大氣最直接的熱量來源是地面.
2、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
3、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過大氣逆輻射還給地面的熱量越多,即保溫作用越強.
4、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是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風).
在圖中繪制出空氣運動的方向、標注出地面氣壓的高、低.
5、空氣水平運動(風)的方向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2氣壓帶和風帶
1、在圖中標出氣壓帶、風帶的名稱,畫出風帶的風向.
2、氣壓帶中是由於熱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由於動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風帶是從高壓帶吹向低壓帶,並考慮地轉偏向力形成的.
3、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是無論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從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壓;北半球7月(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從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壓.
5、東亞地區由於海陸熱力差異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陸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季風現象.(冬季西北風,夏季東南風)
6、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主要分布氣候成因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到回歸線之間受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干濕季分明,乾季高溫少雨,濕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受西風帶與副熱帶高壓帶交替控制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海洋氣候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3常見天氣系統
1、圖中1表示冷鋒,2表示暖鋒.其中冷鋒在我國出現的頻率較高.
2、鋒面天氣系統:
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天氣現象實例
冷鋒氣溫較高,
氣壓較低,
天氣晴朗易出現雨雪大風及降溫天氣氣溫下降,
氣壓升高,
天氣轉晴.夏季的北方暴雨
冬季的寒潮
(大風降溫)
春季的沙塵暴
暖鋒氣溫較低,
氣壓較高,
天氣晴朗易出現連續性降水或霧等天氣氣溫上升,
氣壓下降,
天氣轉晴.略
3、圖中的1表示高壓,2表示低壓.
4、在圖中用箭頭表示出氣流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方向.
5、圖中1形成的天氣特點是晴朗少雨,如我國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氣爽等天氣.2形成的天氣特點是雲雨天氣,如我國夏秋季的台風現象.
§4全球氣候變化
1、全球氣候變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現代氣候變化最主要的趨勢是全球氣候變暖.
2、在我國,氣候變暖現象由空間上看,北方地區十分明顯,由時間上看,冬季季節比較突出.
3、產生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燒)、森林的破壞、人口的增長
4、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1)導致海平面上升;(2)改變水循環,產生洪澇、乾旱等災害;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於高緯國家,使其農業增產(生長期延長);不利於低緯國家,使其農業減產(洪澇與乾旱加劇).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環
1、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其中儲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圖中1是蒸發,2是降水,它們組成了海上內循環循環;
(2)圖中3是蒸發,4是降水,它們組成了陸地內循環(內陸循環)循環;
(3)圖中5是蒸發,6是水汽輸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徑流,9是下滲,10是地下徑流,它們組成了海陸間循環循環.
(4)能夠更新和凈化陸地水資源的是海陸間循環.人類在利用水循環過程中對地表徑流的利用和影響最大.
3、水循環的意義:(1)維持全球水體的動態平衡;(2)促進全球的能量交換和物質轉移;(3)塑造地表形態;(4)對陸地水資源具有更新、凈化的作用.
§2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1、形成洋流的主要動力是盛行風,另外地轉偏向力和陸地形狀也可以影響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類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圖中繪制出洋流的方向.
4、圖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響:
(1)影響高低緯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
(2)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增溫增濕作用,如西歐的溫帶海洋氣候氣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寒流起降溫減濕作用,如沿海地區受寒流影響可能形成荒漠.
(3)對漁場的影響:太平洋中由於寒暖流3和7 的交匯形成北海道漁場;由於上升流的影響在11處形成秘魯漁場.
(4)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擴大污染范圍;加快污染物的凈化.
(5)對海洋交通運輸的影響:順流時可以加快速度、節省燃料;寒暖流交匯處易出現霧,可以干擾交通運輸;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緯帶來冰山,危害交通運輸.
§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資源按其性質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水資源屬於其中的可再生資源.
2、影響水資源豐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等,其中徑流量是衡量水資源豐歉程度最重要的標准.
3、水資源的數量主要影響經濟活動的規模大小,水資源的質量主要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益高低.
4、生產力(科技)的發展可以影響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在科技落後時代,人類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發達時代,人類利用水資源的種類增多,利用方式多樣化.例如地下水開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等.
5、當前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水資源質量不斷下降,必須合理利用水資源,因為水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6、人類利用水資源的措施:(1)修建水庫;(2)跨流域調水;(3)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復利用率.(4)海水淡化;(5)合理開采地下水;(6)提高節水意識;(7)人工增雨;(8)減少污染浪費.其中屬於開源措施的有(1)(2)(4)(5)(7),屬於節流措施的有(3)(6)(8).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1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地質作用按照能量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內力作用、外力作用兩種類型.由整個地質時期看,地質作用中內力作用居主導地位
2、內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熱能),它可以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內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殼運動等基本形式.
3、地殼運動中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是地殼運動,其按運動方向和性質又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升降(垂直)運動兩種形式.
4、水平運動常常形成褶皺山脈、斷裂帶、裂谷、海洋等;垂直運動常常形成地勢起伏、海陸變遷等.就全球規模的運動而言,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外部(太陽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
變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地殼物質循環).在圖中填出相應名稱.
§2山嶽的形成
1、山嶽的主要類型包括褶皺山、斷塊山、火山.
2、褶皺的基本形態有背斜和向斜兩種類型.其中岩層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層的新老關系是中心岩層較老,兩翼岩層較新;岩層向下彎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層的新老關系是中心岩層較新,兩翼岩層較老.
3、在內力作用影響下,一般情況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慮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頂部由於受張力作用,容易被侵蝕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擠壓力作用,不易發生侵蝕作用,從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科迪勒拉山脈等按其成因類型都屬於褶皺山.背斜屬於儲油氣構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屬於儲水構造.
4、岩層在地殼運動過程中破裂並沿破裂面發生明顯位移而形成斷層.兩條斷層之間的岩塊相對上升則形成地壘,容易形成斷塊山地,例如華山、廬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兩條斷層之間的岩塊相對下降則形成地塹,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東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倫比亞高原、我國長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於岩漿活動形成的.
6、山嶽地區的交通線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原因是:山嶽地區地表崎嶇不平,而山間盆地及河谷地勢相對較平緩.
7、山嶽地區的交通線長度較長,彎曲度比較大.原因是:山嶽地區的交通線需要繞過各種障礙物.
8、山嶽地區的交通線主要以公路為主,其次才是鐵路.原因是:山嶽地區的交通建設成本比較高,難度比較大,而公路的建設成本相對較低.
§3河流地貌的發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為侵蝕地貌、堆積地貌.
2、溯源侵蝕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頭方向伸展;下蝕可以使河谷加深,側蝕可以使河谷加寬.
3、河流堆積地貌最典型的類型是沖積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的洪積-沖積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灘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組成.
4、高原地區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的河漫灘平原,其形態呈條帶狀狀,集散程度比較分散,規模比較小.主要原因是:這里氣候溫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區地區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兩岸的河漫灘平原或山前的沖積扇,其形態呈條帶狀狀,集散程度比較分散,規模比較小.主要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區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兩岸的河漫灘平原,其形態呈條帶狀狀或團狀狀,集散程度比較密集,規模比較大.主要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內河與海洋交通便利.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組成環境的各個要素,總是力求整體的一致性;某一要素發生變化,會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體發生相應改變.
2、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如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地殼物質循環)等過程.
3、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產功能是指自然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
4、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即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是由多個地理要素變化共同組成的.
5、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
會導致其它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相應改變.
§2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以熱量變化為基礎,形成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呈現南北方向有規律的更替,這種現象在低緯、高緯地區最明顯.
2、以水分變化為基礎,形成自然帶由沿海向內陸呈現東西方向有規律的更替,這種現象在中緯地區最明顯.
3、以水分和熱量的共同變化為基礎,形成自然帶由山麓向山頂呈現垂直方向有規律的更替,這種現象在高差較大的山區地區最明顯.當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多,垂直帶譜越完整.
⑸ 頁岩山可以開鑿隧洞嗎
可以開隧道的,中國的工程技術現在非常先進,橋梁隧道工程據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