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
定義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
研究對象
1.經濟活動內容
2.經濟活動區位
3.經濟活動空間組織
4.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關注重點
認識與模擬、規劃與調控
學科性質
經濟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決定於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
關於經濟地理學的學科性質存在3種觀點:
觀點一:認為經濟地理學屬於社會科學,因為產業布局規律是一種社會現象。
觀點二:認為經濟地理學屬於自然科學的地理學中的技術經濟科學分支,因為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經濟環境,具體地說是生產力的地域組合。
觀點三:認為經濟地理學是介於自然、技術、經濟3者之間的邊緣科學,因為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發展受這3方面的因素所制約。多數學者同意第3種觀點。
學科特性
經濟地理學的特性表現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區域性)和綜合性。
地域性 是經濟地理學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間。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對象都必須落實到一定的地表空間上,即落實到地域上,這就是地域性。
經濟地理學地域性的核心問題是地域分異規律。
綜合性 經濟地理學的綜合性具有3層涵義:
涵義一,經濟地理學學科性質要求對自然、技術、經濟等條件進行綜合;
涵義二,經濟地理學的地域性要求對特定地域內的諸多條件進行綜合,也要求對地域之間的差異與分工進行綜合;
涵義三,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歷史性和發展性,要求對產業布局的歷史、現狀與發展方向進行綜合。
⑵ 地理經濟學是個什麼樣的專業
經濟地理學,一般偏向研究中國或世界的產業布局,經濟宏觀的規劃和資源利用等.由於跟經濟學緊密聯系起來,所以該專業通過對地理的研究來為經濟服務.現在常用的是區域經濟學.就業方向非常廣.政府機關,城市規劃部門,設計研究院,社會科學院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經濟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⑶ 經濟地理學的內容簡介
20世紀以來的經濟地理學發展,以特點鮮明的框架,從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企業)人手,研究單一企業(單部門、多部門、跨國及全球企業)區位、區域內企業關聯及區域發展、區域間經濟聯系以及經濟活動全球化。並簡要介紹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及近年來的經濟地理學新進展。突出基本理論並注重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實際相結合,是與發達國家經濟地理學教育接軌並具中國特色的教材。
⑷ 經濟地理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⑸ 世界經濟地理的定義:
世界經濟地理學是經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生產力布局的條件、特點、地域組合及其發展規律。在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稱為外國經濟地理學,即不包括本國在內。世界上約有200個國家和地區,其政治制度、歷史發展進程、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生產布局的條件、特點和發展規律亦有明顯差別。該學科的主要研究內容有:①對各國、各地區影響生產力布局的自然和社會經濟諸條件(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②分析國家或地區生產部門結構與組合的現狀和特點,包括專門化部門與綜合發展等;③探討其生產力發展方向、規模及地域組織形式;④國家或地區經濟區劃分的科學依據,經濟區的網路系統。其目的一方面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即通過吸取國外生產布局的經驗教訓,為發展本國經濟提供借鑒;另一方面傳播基本知熾,滿足宣傳教育需要,並為對外經濟活動及友好交往服務。按該學科的研究對象,分為世界區域經濟地理和世界部門經濟地理。前者以特定的區域為單位,研究全世界或一國、一地區的生產布局與地域組合規律。如世界經濟地理、亞洲經濟地理和蘇聯經濟地理等。後者以國民經濟各部門為專門研究對象,著重研究不同經濟部門(工農業、運輸業等)的具體布局特點。如世界農業地理、世界能源地理、日本工業地理等。德、蘇、英、法、美等國對世界經濟地理的研究開展較早。區域經濟地理研究始於19世紀後期,主要代表作有:20世紀20年代末蘇聯巴朗斯基等主編的《世界經濟地理》叢書,30年代法國的《世界地理大全》,30~50年代蘇聯維特韋爾(I.A. Vidver)的《外國經濟地理》,1957年英國斯坦普(L.D.Stamp)的《亞洲區域與經濟地理》,以及80年代初蘇聯沃利斯基(V.V.Voliskiy)及阿利索夫(N.V.Alisov)等主編的《資本主義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地理》和《外國社會主義國家(歐洲、古巴)經濟地理》等。在部門經濟地理研究方面,1961年法國戈特曼(J.Got-tman)的《城市集聚帶》是論述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帶的優秀著作。1966年蘇聯馬耶爾戈伊茲(I.M. Maergoyz)的《世界化學工業地理研究》,劃分出世界化學工業的區域類型。1970年美國哈里斯(C.D. Harris)在《蘇聯城市》一書中,用數學方法研究蘇聯城市。1972~1983年匈牙利出版的12卷《世界農業地理》叢書,對農業地理學的理論、方法研究作了系統總結,並將世界各國劃分為若干農業類型。中國的世界經濟地理研究在50年代主要是編寫教材和科普讀物,60~70年代以國家研究為主,80年代以來大多配合國家業務部門開展區域或專題研究,如國外國土開發與整治、工農業生產發展與布局的研究,中外大城市區的對比研究等。
⑹ 如何理解經濟地理的研究對象和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
(1)從「人地關系」角度: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相結合關系的學科,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①研究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相結合的規律
②研究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相結合的兩種基本形態,即經濟活動及經濟活動體系與地理環境區位相結合和經濟活動體系與一定區域(整體)地理環境相結合
③研究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相結合的狀態(形式、靜態、特徵),也研究它的形成、變化、發展過程(方式、動態、特徵)規律。
(2)從經濟活動組織過程角度:經濟地理學也可表述為是研究經濟活動的地理空間組織決策的學科,研究如何將經濟活動組織落實到地理空間中,也就是確定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中的位置、強度和關系強調的是組織的原理、過程與方式。其研究任務可概括為:①研究經濟活動的地理空間組織的原理
②研究經濟活動地理空間組織的兩類組織(決策)方式
③研究經濟活動地理空間組織的狀態,也研究經濟活動地理空間組織的過程
④要分別針對不同的經濟活動,也要分別針對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間和不同特徵的地理空間)來討論經濟活動的地理空間的組織,更要分別討論經濟活動個體的地理空間組織方式和區域整體經濟體系的地理空間組織方式。
⑺ 經濟地理學的核心內容
1.經濟活動內容 2.經濟活動區位 3.經濟活動空間組織 4.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這個問題應該不止一種答案吧,很多書都不一樣。
⑻ 經濟地理學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上個學期剛學完,雖然可能每個學校版本不一樣,但內容應該差不多的。
緒論就只是介紹一下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整個的體系與其他學科的大概聯系。
然後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當然也會學到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那些趨勢還有經典的行業案例比如汽車製造、服裝加工,也會提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問題。
最後就會介紹一下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進展什麼的,其實就是講講經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目前經濟學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啦。
⑼ 經濟地理主要研究什麼
主要關注區域和城市發展的傳統經濟地理問題,專注於應用和發展經濟地理學的定量方法,以及在新經濟地理學和機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領域推動學科的發展界限。其中一個研究重點是房地產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監管及其與環境外部/公共產物(如教育和犯罪)和基本城市經濟理論的關系。
⑽ 中國經濟地理的內容簡介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生產力布局規律的科學,即研究社會生產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空間分布形成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共分十章,內容包括:緒論、我國生產力布局的基本條件、我國生產力布局及其基本原則、中國農業地理、中國工業地理、中國交通運輸地理、中國商業地理、中國旅遊地理、中國城市地理、中國經濟地理分區。
《中國經濟地理》可作為大學預備班、民族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大、中專經濟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並可供在民族地區從事經濟工作或科研工作的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