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胡煥庸線的深遠影響
胡煥庸線曾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譯成英文,供當時軍民利用與參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這條人口分割線與氣象上的降雨線、地貌區域分割線、文化轉換的分割線以及民族界線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重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執行總編單之薔將胡煥庸線看作是中國景觀的一個分界線。由景觀聯繫到歷史文化,似乎可以發現,這條線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響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邊界線,是漢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間戰爭與和平的生命線。
由先鋒國家歷史雜志社出版的《發現西部》一書寫道:「它還是一條文明分界線:它的東部,是農耕的、宗法的、科舉的、儒教的……一句話,是大多數人理解的傳統中國;而它的西部,則是或游牧或狩獵,是部族的、血緣的、有著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國。」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及中國近現代地理學創立和發展一百周年之際,地理學界給出了一份這樣的答案。由中國地理學會與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發起的這項「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評選活動,共發布了30項地理大發現,排在「珠峰測量」之後的,是「胡煥庸線」。
在工業文明的21世紀,胡煥庸線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規律依然沒有被打破。
② 簡答胡煥庸線的地理意義
胡煥庸線又稱黑河-騰沖線,形象地描述了我國東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觀格局。 它反映出東西部地區的巨大差距在舊中國就已經存在。
③ 胡煥庸線反映了我國人口分布的什麼特點
胡煥庸線反映了我國人口分布的東南多西北少的特點。
胡煥庸線(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沖一線」,後因地名變遷,先後改稱「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一線」。中國人口分布的南重北輕的格局在唐末到五代之間開始形成。此後隨著氣候溫暖期的結束,至1240年,中國人口的東西分布差異最終形成,從而出現胡煥庸線所展示的人口分布特點。
也就是說,胡煥庸線是氣候變化的產物。近代發現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我國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該線與胡煥庸線基本重合,也揭示出氣候與人口密度的高度相關性。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土地便向荒漠化發展,正如西北部的草原、沙漠、高原等景色和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東南部降水充沛則地理、氣候迥異,農耕經濟發達。
胡煥庸線不僅是人口界線,同時為一條中國生態環境界線,即在胡煥庸線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災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黃土高原在內的重點產沙區,黃河的泥沙多源於此。這種脆弱性還表現為,中國的自然災害活動及發生的空間布局也沿著胡煥庸線分異,並以此為界限呈過渡性,即由西北的無澇區向東南的洪澇區過渡。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發現自元代以來,洪澇、旱災等級的分布,在胡煥庸線東側具有平行於胡煥庸線的特徵,而在此前的唐、宋溫暖期,這種分布主要具有經度地帶性。
④ 胡煥庸線的研究意義
文章通過分析對比,找出一條可以顯示兩側人口稀密懸殊的明確界線,那就是自黑龍江之璦琿(今黑河)向西南直到雲南之騰沖的直線。根據作者當時的分析,在此線之東南,全國36%的土地,養活全國96%的人口。反之,在此線之西北,在全國64%的土地上,只有全國4%的人口。這就是說,同全國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1/16。在二者之間,平均人口密度成42.6與1之比。
年降雨量400毫米,是樹木能夠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按照這個標准而分割的著名的璦琿——騰沖線,即從黑龍江璦琿起,經大興安嶺、張家口、榆林、蘭州、昌都到雲南騰沖,不包括中國的海洋面積,可把中國分為兩部分。
⑤ 胡煥庸線指的是什麼
胡煥庸線,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沖一線」,後因地名變遷,先後改稱「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線」。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輝,1983年改稱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
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6%人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利用ArcGIS進行的精確計算表明,按胡煥庸線計算而得的東南半壁佔全國國土面積43.8%、總人口94.1%),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
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煥庸線」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目前城鎮化水平的分割線。這條線的東南各省區市,絕大多數城鎮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這條線的西北各省區,絕大多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5)胡煥庸線地理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深遠影響:
胡煥庸線曾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譯成英文,供當時軍民利用與參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這條人口分割線與氣象上的降雨線、地貌區域分割線、文化轉換的分割線以及民族界線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重合。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執行總編單之薔將胡煥庸線看作是中國景觀的一個分界線。由景觀聯繫到歷史文化,似乎可以發現,這條線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響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邊界線,是漢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間戰爭與和平的生命線。
由先鋒國家歷史雜志社出版的《發現西部》一書寫道:「它還是一條文明分界線:它的東部,是農耕的、宗法的、科舉的、儒教的……一句話,是大多數人理解的傳統中國;而它的西部,則是或游牧或狩獵,是部族的、血緣的、有著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國。」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及中國近現代地理學創立和發展一百周年之際,地理學界給出了一份這樣的答案。由中國地理學會與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發起的這項「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評選活動,共發布了30項地理大發現,排在「珠峰測量」之後的,是「胡煥庸線」。
在工業文明的21世紀,胡煥庸線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規律依然沒有被打破。
⑥ 胡煥庸線指的是什麼
胡煥庸線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沖一線」,後因地名變遷,先後改稱「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一線」。
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和地理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
「璦琿—騰沖一線」(或作「愛輝—騰沖一線」)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
(6)胡煥庸線地理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輝,1983年改稱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6%人口,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
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煥庸線」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城鎮化水平的分割線。這條線的東南各省區市,絕大多數城鎮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這條線的西北各省區,絕大多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煥庸線
⑦ 胡煥庸線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胡煥庸線的地理意義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琿,1983年改稱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線東南方43%國土居住著94%人口,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這條人口分割線與氣象上的降雨線、地貌區域分割線、文化轉換的分割線以及民族界線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重合。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教授王錚向《科學時報》記者表示,現在認為胡煥庸線是我國東南季風的影響范圍,由此時期開始,各種旱澇災害特別是大洪澇災害空間頻率分布的走向與胡煥庸線日趨吻合,越到近代越明顯。所以說,胡煥庸線表現出中國的現代氣候特徵。受氣候變化影響,中國人口分布也逐漸形成沿一定界限流動遷徙的特徵。
胡煥庸線以西是唐代邊塞詩描寫的景象,那裡是游牧民族粗獷、豪邁、遼遠的風情;以東則是農耕文明主流的的小巧玲瓏、秀美細膩和略顯局促的景象。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執行總編單之薔將胡煥庸線看作是中國景觀的一個分界線。由景觀聯繫到歷史文化,似乎可以發現,這條線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響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邊界線,是漢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間戰爭與和平的生命線。
因氣候變化導致農業生產潛力波動,人口則因農業產出的區域不同作相應變化,從而形成了後來胡煥庸所發現的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 近代發現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我國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該線與胡煥庸線基本重合,也揭示出氣候與人口密度的高度相關性.
胡煥庸線不僅是人口界線,同時為一條中國生態環境界線,即在胡煥庸線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災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黃土高原在內的重點產沙區,黃河的泥沙多源於此。 胡煥庸線是適宜人類生存地區的界線,其兩側還是農牧交錯帶和眾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種植帶的西北邊界。同時,中國的貧困縣主要分布在胡煥庸線兩側。
胡煥庸線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線東南方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