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導語:地理大題答題技巧。以下的答題技巧,同學們如果能自己總結出好的方法,在考試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最後我祝各位同學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1技巧一、解讀材料,科學審題
讀題干-讀圖名-讀圖例、注記、經緯度-分析地圖-題干與圖表結合分析-分析設問。
①題干,一般包括材料、數字、圖表等。
②審問題,包括問題的設問角度、限制性條件、所屬的知識范圍等。
③題目不同,審題的側重點也就不同。有些題目較簡單,可從關鍵詞上突破題意;有些題目的材料較為復雜,需要從材料的內容上來把握題意;有時只有將上述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准確判斷;還有些題目需從問題入手,進行逆向推斷。高考題目的總要求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審題時應以題意為中心,聯想所學的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和區域案例,要全面、准確閱讀所給材料,把握問題指向和設問角度,揣摩命題意圖與考查要求。
2技巧二、信息獲取與機智解讀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形、數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准:要注意區域圖的准確定位,如經緯度定位、海陸輪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徵定位;從題干、圖表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題乾和設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並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隱含信息。
運用信息要活:運用直接信息及隱含信息對問題進行分析,思維要暢通、敏捷。
3技巧三、解答技巧,實現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間的內在轉化
將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建立聯系,運用地理思維將知識重新組合、遷移轉化。一般解答思路為:根據經緯度、海陸位置准確定位→自然環境特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人類活動(工農業生產及其地域聯系)。其作用是通過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一條承接式思維鏈條,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時由於題目條件隱蔽,層層設障,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在此基礎上要理清頭緒,全面考慮,綜合分析,並找出優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
善於遷移知識,活學活用。課本上的案例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典範,因此,注意案例的遷移,做到活學活用,才能贏得高考。如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可聯系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農業;魯爾區的綜合整治措施可遷移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措施;美國'矽谷'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可遷移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北京中關村、新加坡電子工業。內蒙古畜牧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採取的措施,就可'遷移'阿根廷發展畜牧業所採取的措施: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③開辟水源;④種植飼料。
4技巧四、解答問題,草擬答案
①遵循已形成的思維模式和探究思路,根據試題的設問指向闡釋事物、探討問題,做出正確解答。如以區域為信息載體的題目要牢牢把握區域環境特徵,與區域環境特徵相背離的'詞語要慎用。
②解答問題一定要有大局觀,要清楚從哪些方面、哪些層次作答,而且根據要點與原理的邏輯關系,確定哪個要點需重點分析,哪個簡略闡述即可。
③答題中要注意辯證分析問題,如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資源問題(開源、節流)、評價與影響(利與弊)、區位因素(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地理規律(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等。
5技巧五、書寫答案
答案的表述要規范、合理,要正確使用地理術語(特別是關鍵詞),要講究層次性、邏輯性,卷面要整潔、清晰。
先不要急於解答,要將整個試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鍾大體看一下試卷有幾個大題目,是39題還是40題?通觀全卷,做到心中有數。
要仔細、認真地看清楚試卷前對考生的要求,對答題的說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規定,減少或避免失誤。
開始答題時,要十分認真仔細地領會每一道大、小題目的要求,比較有把握才開始下筆。審題要做到,一不看錯題;二不遺漏題;三要看全題;四要審准題。
答題前只要明確考題問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給的條件有哪些?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題要點的先後順序。要根據各種類型題型,有針對性地回答。如讀圖填充題要求簡明、扼要;簡答題和綜合題則要求內容充實、要點精確。
答題要先易後難。剛一進入考場,在開始答卷時的前幾分鍾,心情多數是比較緊張的。這樣,思維、記憶都難以達到最佳狀態。如再遇上難題,心情就更易慌亂。因此,做題時先要從容易的入手,當你做過幾道有把握的試題後,心情就會自然地穩定下來,這時再做較難的試題,思維也活躍多了,增加了自信心,以後的考試也將順利得多了。書寫要整潔、清晰。
答題的書寫不能粗枝大葉,要按照試卷的要求,注意答題的格式。書寫要清楚,特別是地名不能寫錯別字,整潔的卷面使閱卷教師能看清答題的內容,而不易遺漏。綜合題答題切忌錯位。
答完綜合題後要認真檢查。檢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與題目是否一致,有無答非所問,有沒有看錯題,綜合題該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無漏題現象,試題是否都已完成。選擇題完成後直接填塗,准確無誤,不建議檢查。
㈡ 如何答好地理綜合題
■認真審題准確定位 審題是答好綜合題的關鍵和基礎。地理綜合題往往在實際區域和虛擬區域內,考查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徵及其成因、人文特徵及其成因、人地關系等問題,具有綜合性、應用性、時代性的特點,體現新課程的思想,呼應課改。因此,這類題中固然有部分顯性條件可以較快讀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條件藏得很深,需要仔細研讀材料,並結合所給圖示仔細推敲才能找到,這就要求考生理清層次和脈絡,找出問題關鍵所在。 先審文字材料和題干。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紹、概念簡介、事件的簡單經過和結果等,題干中則包含了所考查的具體問題,如自然地理特徵中的氣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徵中的區位因素分析、某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和解決措施等。只有準確審清題目,確定所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識點,才能從頭腦中提取出思路答題。 再審圖示材料。先搞清是考查區域圖的辨識還是示意圖的理解,是曲線圖的判讀還是結構式圖的填寫。以區域圖為例,區域地圖反映地理事件的空間分布,地理學科內的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在區域定位的基礎上,考查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考生對區域不能進行空間識別,就難以從區域圖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談不上解決相關問題了。如2005年天津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36題中出現的兩個地理區域,很多學生識別不出其位置、范圍,導致了解答該題失分較多。 最後,不管是文字材料、圖示材料還是題幹部分內容,審題時決不能截然分開,必須前後照應、反復推敲,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整合知識提煉答案 在審清題目、定出所考區域、理清所要考查內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歸課本、檢索所學知識、整理答題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組織答案。如對區域工業發展條件的分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資源情況、農業基礎、勞動力因素、市場條件、交通條件、技術條件、歷史基礎、政策因素等九個方面做作答。對水土流失、荒漠化、鹽鹼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可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去思考歸納。 當然,能否順利形成答題思路,主要取決於對主幹知識的理解、把握和應用,這幾年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地圖與空間定位、地球的運動、天氣與氣候、工農業生產布局、人口與城市化、環境問題、國土整治與可持續發展等幾個方面。因此,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知識遷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語言精準書寫規范 答題時,力求心態平穩,把握好答題速度,合理分配時間。答題中,使用規范用語即地理專業名詞和術語要准確並避免生活化和口語化用詞。如「荒漠化」不能寫成「沙漠化」,「台風」不能寫成「颶風」、「正午太陽高度」不能寫成「太陽高度」等。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卷面整潔,書寫工整,杜絕錯別字。這些看似小事,很多時候卻決定了考生是否能得高分。(張星梅,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㈢ 高三地理綜合題答題有什麼技巧嗎
1看圖,不同的圖有不同的方法,不過你最好熟記中國地圖,世界氣候圖,世界地形圖,各個大洲的分布圖,全年的雨季移動圖,河流圖,弄清楚0°30°60°90°100°等等重要的經緯度經過的地方有什麼景緻,是什麼氣候,是什麼國家,還有清晰地知道各個大洲的分界線。因為考試都不會離開這幾幅圖的
2做錯題集,把每次試卷的錯題,課本的錯題,抄到一本本子上面,經常拿出來看看。
3認真上課,即使你會做哪些題目都要認真聽,因為老師的方法可能更易解決問題
4多做題,總結經驗
㈣ 高中地理大題回答技巧
一、前提——熟悉區域地理,掌握雙基和主幹知識
進行地理主觀性試題答題能力提升專題講練的前提是在對地理學科的區域地理,雙基和主幹知識學習已經完備後。功夫在平時,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課的積累,也是高考備考的最後沖刺。
二、基礎——明確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
三年功課的積累已經見了無數的主觀性試題。厚積薄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將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歸納成輯,供參考。當作我們提高解答主觀題性試答題能力的起點。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熟讀該資料,掌握常規解題方法。
三、關鍵——熟悉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備,便進行歸納概括,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我們的第二步便是總結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
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之歸納:
1) 原因(自然、人為)
2) 條件(有利、不利)
3) 影響(正面、負面)
4) 區位(自然、社會、經濟)
5) 效益(經濟、社會、環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術)
7) 重大工程意義(兩端、中間)或(政治、經濟、民族、國防)
8) 要素(總量、結構)
9) 評價( 積極、消積)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氣環流、地形(迎、背風坡)、洋流、距海陸遠近、下墊面)
11)氣溫高低成因(緯度位置、冷氣流影響、洋流、地形-海拔高低與陽坡陰坡、下墊面)
12)大漁場成因(有無較寬闊大陸架,是否為實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幾年考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之歸納:
1) 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生物、礦產或其它資源)
2) 位置特徵(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相鄰位置)
3) 水系特徵(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徵(流量、水位變化、流速、含沙量、結冰期)
5) 降水特徵(降水總量、雨季長短、季節變化)
6) 氣候特徵(氣溫、降水、季節組合)
7) 地形特徵(地形類型、地勢起伏、主要地形區、海拔狀況)
8) 農業生產特徵(主要從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種植歷史經驗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業生產特徵(主要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和分布規律(主要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分布規律問題: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
1) "點"狀分布一般有"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
3)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
4) "點、線、面"綜合考慮解答。
四、提升——明確常見行為之答題要領
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指明了答題方向。為了提高答案的質量,我們還要研究提問中的謂語動詞。
新課標的可操作性很強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指令性的明確,用語文的話說就是"謂語明確"。在我們教學生審題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也是這個"謂語"部分,明確答題之要領。
簡述--簡單扼要敘述,須把握要點;
簡析--簡單分析,提出論點即可;
描述--對事物的外部特徵予以描述;
綜述--對事物的總體特徵予以概括敘述;
說明--對原理、成因、規律進行說明;
寫出--對圖像或事實的主要內容予以呈現;
分析--對地理事物或現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區域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析事物間的聯系等;
對比(比較)--列表比較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後對比或並列對比;分析相同事物間的差別、不同事物間的聯系;
評價--對地理環境、措施、對策、布局進行實施可行性評價或優勢與不足評價,這需要平時樹立科學的觀點,具備正確的地理思想;
概括--對文字材料或圖像內容予以概括要點等。
地理高考試題中經常考查的行為動詞有描述、說明、分析、對比、評價等
五、實踐——主觀性試題答案之要求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文綜規范答題的宗旨。
1.注意從圖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確、有效的信息,並能夠適當地遷移知識
2.規范用語,回歸教材;
3.有多少問,分多少(段)答題,分段分點答題,每個要點盡量序號化。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學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
4.要點不自相矛盾、不重復; 『
5.書寫整潔,不留空缺,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
㈤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綜合題的答題效率
綜合試題的設計通常有兩個特點:
1.試題結構簡潔,整合度高;均以少問題、小切口、高分值為特點,輔以圖表,設問角度新,知識的有效整合度高。
2.設問角度大致為三類:
①描述該區域主要地理事物和現象以及它們的時空分布特徵; ②分析該區域內的人文要素分布及原因;
③區域發展開放情況及其發展中的出現的問題、主導原因、整改措施等。 綜合題的作答一般採取以下步驟:
1.審題。 一要細審題干,包括文字、數字、圖例、比例尺、注記、圖形等。二要細審問題,包括問題的角度、限制條件、所屬的知識范疇等。
2.信息獲取及解讀。一要提取信息要全。要確保無遺漏;二是解讀信息要准。要注意准確定位,找出關鍵信息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隱含信息;三是運用信息要活。運用直接信息和隱含信息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題目所給的信息都要用到,如果某個信息沒有用到,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3.實現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間的調動和轉化。答題時必須首先表明自己的觀點(贊成還是反對),然後調動儲備的知識回答。
4.草擬腹稿和准確書寫答案。打腹稿要根據試題的設問指向進行,對問題的認識要有大局觀,做到層次清楚,詳略得當。答題要注意全面完整,如成因問題有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評價與影響類問題要注意「利」和「弊」的分析;地理規律類問題要注意「時」與「空」等。表述要合理規范,正確使用地理術語(特別是關鍵詞),講究層次性、邏輯性、序號化;卷面整潔。
總之,審題要慢,答題要快;答題要全面,卷面應整潔。
事實上,許多綜合題的回答都是有模式可以借鑒的,在學習高中地理的原理時,我們常常會以某一地區的情況作為案例,在對這些案例的分析過程,事實上就是「建模」的過程;高考過程中,雖然不會考到相同的案例,但一般會考到相應的模式。
如學習魯爾區時,我們掌握了分析傳統工業區時,應從「盛、衰、治」三方面入手。分析「盛」,即分析傳統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一般應從「資源、能源、水源、市場、交通」五方面進行,如近幾年常出現的攀枝花鋼鐵工業區、東北遼中南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等,都應從這幾點去考慮;分析「治」時,即對傳統工業區進行的綜合整治、以幫助其再生,一般應採取「調整並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科技、改善交通條件、保護並治理環境」等措施。
在回答自然地理的有關問題時,記住一些常用結論,會使你少走許多彎路、節約大量寶貴的考試時間,如:某地北極星的高度即等於當地的地理緯度;太陽直射南(北)半球時,極晝地區的太陽從正南(北)方出、其餘各地從東南(北)方出;剛好發生極晝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等於太陽直射緯度的2倍;海洋上等溫線彎曲方向即洋流的流向;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時,則全球陸地等溫線都向北彎曲(即點北陸北);在兩條等值線之間,以大值閉合的等值線內部值大於大值,以小值閉合的等值線內部值小於小值(即大於大的、小於小的);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
分析某地水能資源豐富時,一定要回答出該地河流的落差大、水量豐富。
分析某地泥石流多發時,一般要從地質、地形、氣候、植被四方面進行,即地殼運動活躍、岩層破碎,以山地地形為主、起伏不平,降水豐富、且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符合上述四個條件的地區,極易發生泥石流災害。
針對近幾年頻發的自然災害,可採取如下措施:(1)加強監測,建立預警系統,及時預報;(2)加強教育,提高廣大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3)建立健全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措施;(4)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如提高建築物的防震強度、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強護坡工程的建設等);(5)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自救、營救能力。
5 、描述一個區域的特徵時,自然特徵要從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資源等方面入手,人文特徵則應包括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人口與城市、對外貿易、文化生活等。
評價一個地區資源開發條件時,要從資源的豐富程度、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距消費市場的遠近等方面進行。
尋找解決資源短缺的措施時,要從開源、節流入手。如針對華北水資源短缺,可以採取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海水淡化、適量開采地下水等開源措施,也要採取節約用水、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節水工業等)等節流措施;此外,還要做好防治水污染的工作,防止出現水質型缺水問題。
分析某地發展種植業的自然區位條件時,要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四方面進行。一般種植業發達的地區,地形平坦開闊,氣候溫暖濕潤(或雨熱同期),灌溉水源豐富,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分析影響某城市(城市群、城市帶)形成和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時,要從地形、氣候、河流三方面考慮,即地形平坦、氣候宜人(溫度適宜、降水適中)、臨近河流(可提供生產和生活用水,對外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水土流失、沙塵暴、荒漠化等問題的產生原因,可從物源和動力兩方面入手;如水土流失的產生,首先要有疏鬆、缺乏植被保護的土地,其次要有水量豐富、動力充足的流水;即位於降水豐富的山區,地表又缺乏植被保護的地區,易發生水土流失。
對於環境污染的防治,首先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來源;其次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再次要發展循環經濟,把污染物消滅或減少在生產的過程之中;對於非排不可的污染物,應加強污染物的治理,力爭做到處理後無害排放;此外,植樹種草,充分發揮生物的環境功能也是不錯的選擇。
發展循環經濟的好處,一方面可以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從而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對於生態破壞問題,首先應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然後採取適當的生物措施(保護天然植被、擴大人工植被)、工程措施(護坡固溝、草方格固沙等)和農業技術措施(提高灌溉技術等)。
分析某地發展清潔生產、生態農業的重大意義時,要從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入手,即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經濟),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社會),有利於當地減少污染物、改善生態環境、改善生活質量(生態)。
當然,利用相關模式進行答題時,一定要結合所給案例的具體實際,這樣才會獲得理想的高分
特別提示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況下,回答意義影響類問題時,應當注意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作答。 2.在回答某些條件分析類問題時,注意應答出有利條件以及不利條件。
3.作答地理綜合題,應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學會採用分點作答;作答特徵描述問題時,學會分階段描述特徵。
4.作答地理綜合題,應注意回答的邏輯性:弄清各點作答的先後順序;不出現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㈥ 如何提升學生解答地理綜合題的能力
我覺得首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太重要了,綜合題一般文字比較多,學生理解能力差的話很難准確的認識到題目實際的考點是什麼。
㈦ 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
地理綜合題佔有較大的分值,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可以有效快速解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
1、首先要認真審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
審題要做到:不看錯題,不遺漏題、要看全題、要審准題;認定和處理好(剖析)圖文信息,學會二次審題、閱讀試題的多次設問、反復觀察圖文信息,充分挖掘題目中顯性和隱性條件。這樣才可正確理解題意,—明確考題問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給的條件有哪些?
地理試題情境的設置千變萬化,素材的來源十分廣泛,試卷的切入點,很可能都不是老師講的,也不是教材上有的,並且有些題於敘述較長,情景、前提、層次較多,可能給學生的答題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問題的落腳點始終不會脫離地理本身。考生要深信地理試題的答案要領定能在課本中找到聯系.當無法用記憶中的知識答題時,不妨像對待 作文 一樣來對待該問題。對於題干敘述過長的題目,一定要先讀問題,再讀材料,這樣會讓自己有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同時還能節省考試時間。
2、其次是針對題目要求進行答題。
調動所學知識,思考可從哪幾方面進行回答,也即是理清答題的思路,羅列簡易提綱,明確這個問題要從什麼角度去說?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從多維角度考慮解答,盡可能多角度,盡可能全面,以克服想到什麼就答什麼的缺乏邏輯的現象.第三是答題時具體該怎麼說?以提綱為依據,內容充實、要點精確,規范地、條理清晰地答題,有層次、有邏輯地組織語言。關於原因的分析,一定要注意因果關系,從根源上答,層層遞進。
比如關於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從河流流量和流速兩方面加以說明,但要從根源上說起。由於降水多,集水區域廣,河流流量大;流經階梯交界處或峽谷地區,水流急。
3、關於發生規律、過程的描述,一定要注意先後的順序。
在這個過程中,文字表述要注意地理術語的運用應,力求准確,措辭要認真推敲,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敘述要符合學科習慣和規范。地理答題要求運用學科語言,按順序、完整回答問題,防止漏題、漏答,答案要序號化、段落化、整齊化。還要注意以下技巧:
(1)具體與模糊的技巧:
對於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響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況下盡量迴避、少寫。例如北海道漁場的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的交匯處,如果不清楚洋流的名稱,不妨模糊回答是寒暖流的交匯處,營養鹽類物質豐富,餌料豐富。關於風暴潮的成因:是什麼風不好確認,不妨就答風力強大。以免寫成台風,反而有背事實。
(2)多與少的技巧:對於自己確信無誤的部分要准確、有條理的書寫,並且要全面。注意答案盡可能簡潔准確,條理分明,把握答案的方向性、邏輯性與全面性。高考評卷是多寫不扣分,但少寫絕對得不了高分。在某些時候不妨堅持「三多」,多寫、多分點、多用術語。多寫,即在審題之後結合題意,把知道的相關東西都搬上去;多分點,顯得答題有條理,高考評卷時,教師往往是提綱挈領看分點、看標題。分點明顯可避免教師把兩點看成一點而造成失分。
(3)主要與次要的技巧
盡量抓住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實在沒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把抓,把自己認為最好,最關鍵、答得最到位的要點放前面。
(4)段落與分點的技巧
一個問題答一段,一個問題的分點用序號。顯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4、復查檢驗
有無錯別字;表述正確,自己無歧義;表述完整,沒有信息或要點丟失;表述符合邏輯,前後無相互抵觸,無自相矛盾。
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相關 文章 :
★ 2020高考地理綜合題的常見答題模板與策略
★ 2020高考地理綜合題的常見答題模板與策略(2)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題模板:萬能的答題技巧別錯過
★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匯總集錦
★ 高考地理提分方法:6大專題答題技巧
★ 2020高考地理綜合題的常見答題模板與策略(3)
★ 高中地理大題選擇題答題技巧
★ 高考地理答題模板與命題點總結
★ 秒殺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㈧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復習綜合題答題效率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復習綜合題答題效率
高三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進入高三以後很快的就會面臨高考,很多的同學都是會感覺到地位這個學科在高考文綜的成績中是一個較大的障礙,尤其是地理的綜合題,綜合題看著比較是簡單,答案也寫可很多,可是就得不到高分。
1要認清綜合題在地理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考中,綜合題主要是考察學生在描述以及闡述事物、論證等等主要能力,同時還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總結、判斷等能力的考察,這些能力的考察歸根到一點都能在綜合題上有所體現。在高考中,綜合題在設置上一般都是比較新穎的,所採用的素材都是比較新,從新的角度來進行設置問題,試題的難度是比較大,這是能夠充分的體現出高考試題在選拔上的特點。例如,在山東高考文綜試卷中,地理一共是78分,在這78分中綜合題就有3個大題,一共是46分,題目是不多,可是所佔有分值還是比較大。在高考文綜考試說明中,「在給一定的時間里,充分的完成每一種的地理計算還有邏輯推理過程;進行文字准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通過綜合題的答題才能夠很好的展現出學生的思維過程,這是對於地理的知識還有地理答題技能掌握情況,因此,這樣題目才能夠非常好的檢驗出學生思維的廣度,以及學生表述地理問題能力的作用。
2提高綜合題的解題能力的方法
2.1認真審題、充分獲取有用信息。
認真審題審圖可防止答偏題,審文字題時要特別注意條件、中心詞、關鍵的修飾語。審題時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審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圖材料,文字要畫出關鍵詞,進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圖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條件,包括圖例、注記、數字、線條、方向、經緯度、關鍵地點等,分析材料含義和用意,可能用在什麼地方,然後將所有能用的條件歸納,備用。高考地理綜合題目中有好多關鍵詞,比如:因素和原因:影響巴西人口分布在巴西高原上的因素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是氣候,但我們的學生的答案往往是,巴西高原地處熱帶,平原地區潮濕悶熱,高原上卻氣候涼爽。這樣回答顯然不得分,就是沒弄清因素和原因的區別。再比如,變化:基本上歷年高考題都考某些地理事項的變化。如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隨著城市發展城郊農業比重降低的土地利用類型,這是選擇題,學生一般不存在會而失分的情況。換成一道綜合題,如根據圖表說出某地三大產業比重的變化,如果回答第一產業比重大,二三產業比重小,同樣也不得分。回答該題的關鍵詞是變化不是比重,所以學生的答案中要體現出變化的字眼,如上升或下降。另外還有許多關鍵詞,如不利和有利,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等等。第二步審問題:通過題目中的問題,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聯系平時所學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題框架系統。如分析某地的農業區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和交通、市場、政策等社會經濟條件。高考地理綜合題是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但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形成超強的能力。第三步審賦分:做綜合題時,要根據分值確定答題的要點數量。一般情況下,每個要點的得分是 2分一3分。如果是10分的問題,那麼,至少要考慮有4個~5個要點。當然,這些要點不能是重復的內容,應該是不同角度的,符合地理專業性、科學性的要點。
2.2善用地理規律、精心組織答案。
審題後,解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試題,明確分析解決該問題所運用的地理原理或規律,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隨著地理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全面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調動課本相關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今後高考的主要趨勢之一。因此,在鞏固基礎、了解教材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還應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對紛繁復雜的地理基礎知識進行知識重組,以突出重點和主幹。例如,2010年山東高考文綜的第26題要求學生根據所提供的3幅圖綜合回答關於德國魯爾區與我國滬寧杭地區有關氣候、農業、工業、城市、交通等相關問題。要成功解決該題,學生除了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相關基礎知識外,還應能運用系統的地理原理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重組,進行綜合分析。如:德國魯爾區的工業發展歷程特點、原因、現狀與我國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發展的區位特點、成因的比較分析等。
2.3加強答案表述能力的培養。
所答的答案要語言要精煉,一定要做到專業和科學等。我們所說的專業就是指用地理語言來回答問題。簡潔就是指所答出的題就是不說廢話,不離題,避免語言過於生活化或者不簡潔;科學就是要求答案准確,關鍵詞要做到准確無誤,在語言表達上一定要准確,邏輯性,即文字表述前後是連貫的,有層次的,有因果關系的。高考閱卷採取的是流水作業的形式,要讓閱卷老師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試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尋找關鍵詞,「踩點」給分。建議同學們在答題時一定要出現關鍵詞,使用地理專業術語,最好套用課本的語言文字描述,這樣答題很有「地理味」,也容易得分。
㈨ 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方法及技巧有哪些
高中地理答題文字盡量少而精,注意突出關鍵詞,注意「不問不答、多問多答、先問先答」的答題規范。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根據目前高中地理綜合題的評分標准,則不如多答。
技巧一:審題慎重,注重信息獲取。
試題信息可分為:題目文字信息、圖像圖標信息、問題信息和答案信息。了解試題信息的呈現方式,快速獲取、准確解讀試題信息,明確出題者考查意圖是解題的關鍵。
技巧二:注意比較,甄別篩選最優答案。
在對客觀題的答案設置中,往往按照思維定式、答題細節、主要地理知識誤區、主幹考查設置考查內容和答案選項,一些試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兩個答案之間差別不大。因此,在做客觀題時,要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式,思維盡量開闊一些,思考問題時辯證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較中選擇正確的答案。
技巧三:訓練思維能力,實現問題歸類。
地理客觀題強調對知識理解層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間的因果聯系,地理主觀題更能體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
近幾年高考命題的設問大體分為以下幾類:1.就圖填空:在區域定位基礎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認,主要從圖或材料中獲取信息;2.原因類問題: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回答;3.區位因素分析類問題: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分析;4.環境問題分析: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角度考慮;5.措施類問題:主要從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個方面結合實際考慮。
技巧四:答題列要點,體現層次和主次。
列出要點,體現層次和主次是針對具體答題而言的,是要落實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題者將自己的思維表現在規定空間內。我們的答題必須按要點體現在卷面上,分出層次,而且要將重要的觀點寫在最前面,在書寫時還要注意字間距和行間距,語言表述要准確、簡約、到位。
技巧五:適當研究分值,確定答案要點。
高考地理試題各題目分值設置一般是按要點給分。基於此,可以通過研究分值,結合問題的設問,估測答案要點數目。當然為避免失分,可多個方面去答,這樣失分的幾率會相對小些。
1.高中地理首先要分點作答,答題條理清晰,抓住主次,邏輯性強。從背景資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高中地理題目在答案中非常強調抓問題的主要方面,所以對影響地理事物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盡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老師造成主次不分、回答問題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注意題目分值,高中地理分值高要注意擴展答題要點,擴展中不能與題目矛盾,不能出現錯誤表述。
2.高中地理答題盡量具體詳細。如果沒有把握的話,可作適度模糊處理。如「舊金山沿岸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可答為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不必具體指出洋 流名稱。
3.高中地理答題盡量應用地理術語。如大氣環流、河流徑流等語言,是衡量考生答題是否優質的重要標准。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後具體分析。
4.高中地理答題書寫規范,不寫錯別字。字跡潦草不容易使閱卷教師找得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