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何江蘇安徽兩省政區最終形成是東西切而不是南北切呢
順治時期為了防止江南省(政治目的),那會江南省強大到變態,因此拆分設立江南左布政使司(現在的安徽),江南右布政使司(現在的江蘇),康熙六年也就是1667年,正式的省名被批了下來,江南左布政使司改名安徽,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江南右布政使司改名江蘇,取江寧府和蘇州府的首字,因為地理位置原因,一直是右蘇比較強,這樣一拆結果造就了安徽南北差役之大,如果南北劃分的話,就無法起到分拆的政治目的,因此就一直這樣保留了下來,
B. 安徽與江蘇以前是一個省嗎
安徽與江蘇過去同屬於江南省。明太祖朱元璋祖上就是江蘇的,父母逃荒逃到安徽鳳陽,在那裡生出了他。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為了振興鳳陽,把江浙一帶的有錢人都搬了過去,為了便於管理,他還把江蘇和安徽合起來同歸南京管轄。
到了後世明成祖朱棣遷都的時候,中央把這兩個地方改名為「南直隸」,到了清朝才叫「江南省」。但順治把江南省份了家,然後就出來兩個省—江蘇和安徽。
(2)江蘇和安徽怎麼形成的地理擴展閱讀
江南分治的原因:
由於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統一,東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其它割鋸勢力,再加上清朝皇室內部自身矛盾尖銳,斗爭不斷。而作為清廷主要的財源和人材庫之一的江南省,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就至關的重要了。
因此,順治皇帝決定將江南省分而治之,一來以便更強有力的管理,二來以防再有第三方勢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作大作強而危及朝廷。
C. 江蘇和安徽原本是一個省,是什麼時候分開了
差不多應該是在清朝的時候,江蘇和安徽是一個省,叫做江南省。
而且在清初時,江南一省的賦稅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在每次的科考時,江南省的上榜人數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人數,這也就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所以說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因其制過大,為維持滿清中央統治,故清順治十八年,就把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後來“江南右”改稱為安徽省。
D. 安徽和江蘇以前是一個省嗎
安徽和江蘇以前是一個省。在清朝時期,安徽和江蘇都屬於江南省。
江南省在清朝時是非常富裕的一個省,在賦稅上,僅江南一個省就占據了全國的三分之一的稅務收入。此外,江南省在每期的科考上也有著比較強勢的表現,在當時有著「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的說法。因為江南省在經濟上比較發達,文化也比較的昌盛,在順治時期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即江南左和江南右,其中江南右取江寧府(南京)和蘇州府的首字,取名為江蘇。江南左取安慶和徽州(黃山市)的首字,取名安徽。從此之後,江南省一分為二,即安徽省和江蘇省。
E. 求科普,原來江蘇省和安徽省是一個省嗎
在清朝時期,江蘇和安徽是一個省,名叫江南省。
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
江南省的范圍大致相當於今上海市、江蘇省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
清初時,江南一省的賦稅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因其制過大,為維持滿清中央統治,故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
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市)首字,稱為安徽省。
(5)江蘇和安徽怎麼形成的地理擴展閱讀:
清朝初年,天下尚未完全統一,東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吳氏等三藩勢力,再加上滿清皇室內部派系矛盾尖銳,爭斗不斷,作為清廷主要的財源和人才庫之一的江南省,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就至關重要了。
因此,順治皇帝決定將江南省分而治之,一來以便更強有力地管理,二來以防再有其他勢力利用富庶的江南省做大做強而危及朝廷。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朝政府就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左、右布政使司」,拉開了切開江南省的前奏。
江南省的分治,以及安徽省的設立,最後是在康熙時代完成的。康熙四年,清廷把裁撤的鳳陽巡撫屬地鳳陽府、廬州府和滁州、和州歸屬新設的安徽巡撫,把淮安、揚州二府及徐州劃歸江蘇巡撫,安徽與江蘇兩大省行政區劃分割特徵凸顯。其中,安徽巡撫駐安慶,江蘇巡撫駐蘇州。
所謂安徽省,其得名來自於省內的安慶府和徽州府;江蘇省則因省內有江寧府和蘇州府。如今,原先的徽州已經改名為黃山,而江寧府早已復其本名南京了。
清廷將江南省分為安徽和江蘇兩省,是有其戰略考量的,以兩江總督轄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以江西牽制擁有大別山、漢水的湖北省;
東西二分後的江蘇、安徽,各具其古人眼中所謂的形勝關隘,省域內淮北江南貧瘠富裕,又能相互搭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南省
F. 江蘇比安徽更靠北,為何很多人印象中,安徽是北方江蘇是南方
中國有很多地方何其相似,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將他們放在一起,比如東三省、雲貴川、兩湖。
中國還有兩個省,雖說很少被放在一起,但無論從歷史文化,還是地理劃分,比東三省、雲貴川之間相似度還高,這兩個省便是同屬南方的鄰居省份江蘇省和安徽省。
說起江蘇和安徽兩省,淵源頗深,自明朝始,兩省同屬於南直隸,清朝又同為江南省。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即後來的江蘇省和安徽省。
圖:安徽方言分布圖
為什麼江蘇比安徽更靠北,反而在很多人印象中,安徽是北方江蘇是南方?總結起來就是:江蘇的經濟重心、人口數量、文化最強勁的區域都位於南方;而安徽南方經濟好的地方,人口太少,分量不夠,人口集中的北方片區又太窮,給人的感覺沒有一個中心。
G. 安徽、江蘇兩省的差距大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江蘇和安徽在滿清才分開的,明朝時江蘇安徽還沒分家,當時叫南直隸,清初也沒分,歸兩江總督管理,南直隸是當時最富裕的地方,蘇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徽州的商人更是把皖南的茶葉絲綢賣到了歐洲,徽州府,安慶府,江寧府,蘇州府,都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商業重鎮,富商大賈雲集。乾隆一朝,常常打仗,打仗就得花錢,錢從哪裡來,南直隸常常得負擔一大半。兩江總督到北京開會,其他督府大員都得自矮一頭,皇帝要辦大事,都得看兩江的臉色,兩江要是說沒錢,皇帝的事就辦不成。
每個地方都有素質高的人和素質低的人,我是安徽人,現在在合肥,不否認,我有時候也很討厭合肥的一些人,素質低,瞧不起我們下面地方來的人,但是每個地方都一樣,我就不信南京人對蘇州徐州常州崑山人都一視同仁,肯定也有天生的優越感,沒啥好比較的,經濟的發展不可否認安徽的確比不上江蘇,但也不能否認安徽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當下你們覺得江蘇比安徽好多少多少,若干年後,安徽追趕上江蘇又是什麼樣的看法,評價一個城市對比城市,難道不應該從多方面綜合來看嗎?
H. 江南省為什麼在清朝被拆分成江蘇和安徽
一、江蘇和安徽本來是一個整體
公元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長達200多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將首都選在了南京,但作為一個安徽人,朱元璋對自己的老家鳳陽格外照顧。因此,安徽和江蘇大部分地區屬於直轄區,也就是直隸地區。但是朱元璋去世之後,其子朱棣造反成功。為了方便自己統治,朱棣將首都遷移到了北京。就這樣,明朝在名義上有兩個首都,這邊是南京與北京。河北地區被稱為北直隸,而江蘇、安徽地區則被稱為南直隸。終明朝一朝,一直延續這個模式。請注意,南直隸地區是明朝的財政中心、賦稅重地,這一地區的經濟實力十分強悍。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20多萬軍隊攻入了北京,明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可是李自成也並沒有高興太長時間,隨後不久,多爾袞便率領滿洲八旗入關,確立了清朝的統治。
清朝康熙皇帝出於什麼原因,要將江蘇和安徽全面分家?
清廷與南明政權反復拉鋸,經過幾輪折騰以後,清廷最終統一了全國。清朝的首都是南京,因此北直隸改稱為直隸。至於南直隸則被改為了江南省,不得不說,這是清朝的第一大省。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是全國第一,在清朝站穩腳跟之後,便開始考慮分割這個全國大省。江南省經濟十分富庶,再加上遺老遺少們的支持,如果出現強悍的牛人,完全有機會割據江南。為了防患於未然,清朝決定對江南省進行分割。不過這需要一步步來,不能操之過急。在公元1661年,清朝設立了江南左右兩位布政使,這就是分化江南省的開始。其他省份都是只有一個布政使,清朝此舉的行為非常明顯。到了1667年,清朝感覺時機一到,正式將江南省一分為二。
清朝康熙皇帝出於什麼原因,要將江蘇和安徽全面分家?
二、江蘇和安徽的由來很有意思
既然是分家,那原來江南省的名字自然是不能沿用。給新誕生的省份起名字,這難為住了清朝高層。為了簡單方便,乾脆一城市簡稱代替。江寧和蘇州並在一起,就成了江蘇;而安慶和徽州加在一起,則成了安徽。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而徽州就是現在的黃山市。按照道理來說,各個省份的省會都應該建在自己的轄區。可是安徽是一個例外,從康熙初期開始,一直到乾隆中期的這將近100年時間里,安徽的省會一直在南京,而江蘇的省會則在蘇州。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前往江寧找江蘇巡撫李衛。他如果能找到就怪了,在江寧,他只能找到安徽巡撫。當時李衛應該在蘇州,這是這部大劇的一個瑕疵。自己的省會建在別省的轄區內,這可真是奇哉怪也。
清朝康熙皇帝出於什麼原因,要將江蘇和安徽全面分家?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什麼時間呢?這一情況一直維持到了公元1760年。這已經到了乾隆在位的中期,到了這個時候,安徽和江蘇才徹底分清。安徽的省會從南京遷移到了安慶,而江蘇省會從蘇州遷移到了南京。所以在清朝的歷史上,南京真的曾經是安徽的省會。我們接著說安徽的省會安慶,安慶和蕪湖也都是經濟發達的地位,當時袁世凱主張將安慶打造為僅次於南京和武漢的大城市。但是由於軍閥混戰,這一局面未能實現。安慶雖然經濟發達,但是位置過於偏南。合肥處於安徽的中心位置,再加上鐵路的便利條件。最終,合肥戰勝了安慶,成為了安徽省的新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