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漢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
武漢位於江漢平原東部,地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較冷的特點,一般年均氣溫15.8℃-17.5℃。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春季:春季平均氣溫7~15℃。平均降水量98mm,是適合旅遊的好季節。
夏季:武漢夏季平均溫度是22~30。白天平均30.0℃,武漢夏季為常季,降水適中。
秋季:武漢秋季平均溫度是20.0℃-28.0℃。白天平均28.0℃,武漢秋季為旱季,降水較少,建議多補充水分。
冬季:武漢冬季平均溫度是3.0℃-12.0℃,白天平均12.0℃,武漢冬季為旱季,降水非常少,建議多補充水分。
總結:武漢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常年雨量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光熱同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5.8℃~17.5℃。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最佳旅遊季節3-5月、9-11月。
『貳』 武漢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特點
1、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
2、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
3、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2)武漢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武漢的景點介紹:
1、黃鶴樓:黃鶴樓自古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許多千古絕唱,雖歷經重建,但黃鶴樓獨特的雄偉氣質卻依舊壯麗,登樓遠眺,武漢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2、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上世紀50年代建成的長江大橋,至今仍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大標志,也是武漢打卡地首選。
3、黎黃陂路:黎黃陂路建於1900年,是武漢著名的慢生活街區,保留了老漢口獨特的生活氣質,後經政府整修,變得更加洋氣,潮流、小資的生活,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喜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
『叄』 武漢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武漢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市內交匯,形成了一江之隔的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格局。市內河流縱橫,湖泊港口縱橫交錯,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2.武漢作為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路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以直飛五大洲的城市。
3.武漢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實驗區。是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
4.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武漢正在加快建設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武漢盤龍城遺址距今已有3500年歷史。
6.自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軍事和商業城鎮。明清時期成為「楚第一繁華之地」,天下四大名地之一。
7.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了武漢的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8.武漢是辛亥革命的首發地,近代史上數次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肆』 武漢屬於什麼地區
武漢屬於華中地區。
華中地區,簡稱華中,是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華中國土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9%。
華中地區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游地區,涵蓋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地處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地區之間,眾多國家交通干線通達全國,具有全國東西、南北四境的戰略要沖和水陸交通樞紐的優勢,起著承東啟西、連南望北的作用。
武漢的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截至2019年末,武漢市土地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12.39平方千米。
『伍』 關於武漢的氣候及其地理位置、要詳細的
武漢位於江漢平原東部,地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 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較冷的特點.一般年均氣溫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0.4℃;7、8月平均氣溫最高,28.7℃.夏季極長達135天,因武漢地處北緯30度,夏季正午太陽高度可達83°,又地處內陸、距海洋遠,地形如盆地故集熱容易散熱難,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和伏旱時副高控制,十分悶熱,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夏天普遍達到37℃,極端最高氣溫39.3℃.初夏梅雨季節雨量集中,年降水量為1100毫米.武漢活動積溫為5150℃,年無霜期240天,年日照總時數2000小時.
『陸』 武漢地理位置在哪裡
武漢地理位置在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武漢地理環境: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平原東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中)、副省級市和湖北省省會。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
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猶如圍棋棋盤上的天元,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柒』 武漢地理位置在哪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7)武漢地理位置怎麼樣擴展閱讀:
行政建置:長江、漢江縱橫交匯通過市區,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通稱武漢三鎮。
2019年,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行政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化學工業區(2018年與青山區合並)、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和武漢新港等6個功能區。
區下轄156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3個鄉、2個辦事處。全市群眾自治組織3214個,其中,社區居委會1409個,村民委員會1805個。全市土地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建城區面積812.39平方千米。
武漢市人民政府-武漢市概況
『捌』 武漢在中國地圖的什麼位置
武漢在中國地圖的位置:在中國地圖的中南部,北京的正南偏西位置,距離北京1039公里。
『玖』 武漢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武漢位置
1.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2.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3.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
4.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5.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
6.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
7.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8.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拾』 武漢地理位置那麼好 為什麼古代朝代都不在武漢建都
我國古代的各朝各代,都要有一個都城,是那個朝代的政治中心,而很多朝代選擇的城市也不相同,但是也有很多朝代選擇的是同一個城市。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朝代選擇在武漢這里建都。武漢其實地理位置一直都是非常好的,畢竟處於中心地帶,交通非常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說,自然環境也比較好,為什麼古代從來不選擇武漢建都呢?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的確是想要在武漢建都。在中山先生看來,武漢控制著長江中游,周邊多有山脈,北邊有襄陽作為屏障,交通發達鐵路密布,一旦碰到什麼事情,全國各地都可以用最快速度的趕到武漢。
另外在近代時期,武漢便已經是中國中部重要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尤其是在洋務運動時期,漢陽兵工廠、大冶鐵廠、湖北槍炮廠以及各個學堂,無不表示著洋務運動對武漢的支持。
再加上武昌起義的爆發,更是堅定孫中山想要定都武漢的想法。但隨著袁世凱的竊取辛亥革命成果、中山先生的英年早逝,這讓離定都已經近在咫尺的武漢,終究失之交臂。
如果以武漢為中心,1200公里為半徑,那就會發現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都會在這一范圍內。再加上武漢擁有著歷史悠久的荊楚文化,武漢無疑是定都的好選擇。
為什麼在歷史上,武漢沒能成為首都呢?很重要的一點是,武漢這個稱呼是1927年才有的,是國民黨將漢陽、武昌、漢口三個地方進行合並,這才有了武漢這個名字。
從地理角度上看,長江和漢江把武漢一分為三,因此形成了漢陽、武昌、漢口這三個地方。相比於武漢周邊的荊州、襄陽,武漢三鎮建成較晚,直到西漢時期才建立起城池,當時的建制還只是縣,直到東漢時期才在武漢三鎮設立軍事要塞。
沒辦法,當時湖北的中心並不在武漢三鎮,而是在荊州或者襄陽那。一直等到元朝,武漢三鎮的武昌才成為省級行政區的治所。但元朝、明朝時期,武漢三鎮仍然是沼澤密布,雜草叢生,到處都是荒野。一直到洋務運動,武漢才迎來發展崛起的時機。
試想直到清朝末年才擁有一定影響力的武漢,能成為各個封建王朝的都城嗎?
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因此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文化中心都是在北方。南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被稱作蠻荒之地,都是人煙稀少,在各個方面都是落後於北方。雖說三國、東晉還有南宋,極大程度的促進了中國南方的發展,但是北方人們的南下,大多數都前往長江下游,並沒有往長江中游,尤其是武漢周邊遷徙。
江南自古以來就被稱作魚米之鄉,再加上大量的北方人口匯入,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經濟、人口、社會發展,武漢自然就失去登上歷史舞台中央的機會。
武漢作為九省通衢的確是交通發達,但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武漢所處的荊楚大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要想在南方立足就必須拿下荊楚之地。
荊楚之地,控制著全國的交通樞紐。僅僅依靠水路,北可抵達長安、洛陽,南達廣州,順江而下,江南地區岌岌可危。扼守三峽,則困死巴蜀大地,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時期劉備和孫權都想得到荊州的原因。
要拿下荊楚之地又必須拿下武漢,因此武漢就是四戰之地,適合作為屏障,並不適合作為都城。就像劉備入川後,荊州便派關羽鎮守。而孫權拿下荊州後,也依然立都金陵。
另外古代人建都講究四周要有山川之固,內部要有江河之利。但是武漢及其周邊水系密布,境內擁有近百個湖泊,好好的一塊土地被河流湖泊分割成條條塊塊的,古人們實在是不好在這上面建立城池。
任何一個朝代建都,都需要考慮當地勢力的情況。像隋朝和唐朝定都長安,關隴集團便是一個重要原因。朱元璋定都南京是因為這里是他經營多年的地方,清朝定都北京是因為北京距離滿清的發家地比較近。
而武漢呢?在歷史上並沒有一支能夠影響全國局勢的政治力量,因此歷代不在武漢定都也是在情理之中。
1927年武漢才正式出現,歷史上不是北方人口的主要遷入地,多河流多湖泊無高山,又不是政治中心,因此歷朝歷代都未能在武漢定都。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改革開放,這座歷史名城煥發出他的光彩,在一代代武漢人民的努力下,武漢早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大城市。尤其是在這一次疫情中,武漢人民的精神更是讓全國人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