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地關系協調表現在哪些方面
人類和自然環境在人文生態系統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兩大要素。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人類活動反過來影響自然,其至局部改造自然。自然環境變化對古代人類的生活和行為有強烈的影響力,在舊石器時代及新石器時代早期,這種影響召至是決定性的。
人類對於自然環境只能適應、認識和利用。但越到晚期人類對環境的依賴越小而對其改造越大。在人文生態系統的演進和維持中,自然環境各要素與人類生活、行為、社會、經濟、文化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自然環境相對人類不是必然關系,而是提供機遇或阻礙。
人地關系的發展
人地關系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出現過各種人地關系的理論。在古代人地關系的認識中,中國有以天命論為基礎的神怪論和不可知論,也有以人定勝天,天定勝人為代表的樸素的人的相關思想。
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為代表的把地球作為人類家鄉的觀點,也有神的干預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隨著近代地理學在內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地關系論逐漸系統化,成為地理學重要的理論概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地關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地關系論
Ⅱ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直接指導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高中地理新課程首要的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即要求學習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與生存能力,要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初中地理的課程標准要求的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與「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育必須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地理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功能和價值。這是現代地理教育的不懈追求。
課堂教學內容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習到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對地理知識「可以用」、「值得用」,將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入課堂,讓學生為解決案例中的問題而建構知識。讓學生感受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與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認識生活離不開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從而產生學習地理的需要。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感知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釋疑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運用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參與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發展
把生活中的素材帶進課堂,能夠使枯燥的理論知識附著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地理知識與生活經驗具有相互支撐的作用,一方面,許多地理原理的推理、論證過程可以以生活中的地理案例為依託,另一方面,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又需要地理原理的剖析、指導,這實際上就是地理歸納法與演繹法的思維方式。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出的「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於人類和自然環境?」這是地理學科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源於生活的地理課堂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地理思維習慣。
生活處處皆地理,地理處處皆生活。學生不僅嘗到了有用的地理,而且還激發起強烈的探究慾望。
我自己寫的.希望你能體諒採納我的答案
Ⅲ 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地理的核心素養
1.地圖技能。地圖既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又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地圖的類型相當豐富,既有傳統的紙質地圖,又有現代的電子地圖。引導學生把握地圖的「三要素」,且能從地圖中獲取、整理和運用信息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是初中地理教育的主體任務之一。也就是說,初中地理課程中的識圖、繪圖、用圖能力的培養是地理素養的關鍵所在。
2.空間視角。空間視角是在觀察確定地球表層各種事物空間位置關系、展開范圍和排列狀態等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學科能力品質,是認識空間位置、空間分布格局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事物、地理效應和地理過程,統統發生在地理空間之中,空間視角就是對這些地理現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間關系進行正確透視,涉及「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它為什麼在那裡」等問題。地理對這些問題的揭示,有助於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人類與地理環境發展中的空間關系,如空間位置、形態、組成、層次、排列、格局、聯系和制約關系等,而上述認識將進一步引導人們深入思考人類如何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培養學生的空間視角是初中地理教育的又一價值追求。
3.綜合思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綜合要素及其之間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又包括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間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無論是對區域環境特徵的歸納,還是對區域發展問題的理解,都需要調用區域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需要綜合考慮區域內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選擇合適的地理知識或與之相聯系的其他學科知識,探究區域中的地理事物,具有明顯的綜合思維特徵。因此,綜合思維的培育理應成為地理教育核心的內容之一。
4.人地關系。地理科學以研究人地關系為主線,以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為主旨。通過地理學習,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技能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人的生命發展質量及終身發展所需的地理意識和觀念。可見樹立可持續發展觀、人地協調觀、環境倫理觀、科學的人口觀和資源觀,運用正確的「人地觀念」審視人類自身的各項活動,讓學生成為對環境、未來有強烈責任感的現代公民是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使命。
Ⅳ 怎樣才能與地球和諧相處建立和諧人地關系
生態系統的負載定額規律
任何生態環境的生產力通常都有一個大致的上限,這種上限是由生物物種的自身特徵及其可以利用的能量和其他資源決定的,每一生態系統對任何生物物種的壓力也有一定的極限,超過這一極限就會引起系統的損傷和破壞。認識這一規律,要求人們在排放污染物時要考慮環境的自凈能力,砍伐樹木、採集葯材、捕魚狩獵要注意動植物的再生能力。
生態平衡
人與自然平衡圖
生態平衡指的是生態系統中,通過生物鏈和其它自然因素來維系的一種平衡狀態,它包括兩方面的穩定:
1)生物種類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
2)非生物環境條件(如:空氣、陽光、水、土壤等)相對穩定。
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一個生物種群中的個體會不斷死亡和新生,但從總體上看,整個種群數量沒有劇烈變化,因此系統保持相對穩定。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然而,在麻雀被大量捕殺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在大自然中要吃大量的蟲子。麻雀被消滅了,天敵沒有了,蟲子就大量繁殖起來。結果出現蟲災暴發,引起農田絕收的慘痛後果。
生態平衡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絕不要輕易去干預大自然,引起這個平衡被打破。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受到外力的劇烈干 擾)總是平穩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 這叫做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最明顯表現就是系統中的物種數量和種群規模 相對平穩。當然,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即它的各項指標,如生產量、 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是固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個范圍內來回變化。 這同時也表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當生態系統的 某個要素出現功能異常時,其產生的影響就會被系統作出的調節所抵消。生 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以多種渠道進行著,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 道就會發揮補償作用。對污染物的入侵,生態系統表現出一定的自凈能力, 也是系統調節的結果。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能量流和物質循環的途徑越 多,其調節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響的能力,就越強。反之,結構越簡單, 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農田和果園生態系統是脆弱生態系統的例 子。 一個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的影響超出這個限度,生態 平衡就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就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結構上的變化,比如一些 物種的種群規模發生劇烈變化,另一些物種則可能消失,也可能產生新的物 種。但變化總的結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弱了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這種超 限度的影響對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是長遠性的,生態系統重新回到和原來相 當的狀態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這就是生態平衡 的破壞。作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力目前已經超過自然 力量,而且主要是負面影響,成為破壞生態平衡的主要因素。人類對生物圈 的破壞性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大規模地把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人 工生態系統,嚴重干擾和損害了生物圈的正常運轉,農業開發和城市化是這 種影響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 物的,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森林砍伐、水資源過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 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輸入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和廢物,嚴重污染和毒害了生 物圈的物理環境和生物組分,包括人類自己,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工業 三廢和城市三廢是其代表。
構建和諧社會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從一個號令自然的主人,到一個善待自然的朋友,這是一次人類意識的深刻覺醒,也是一次人類角色的深刻轉換。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從自然界中學習我們的生存和發展之道。
●人與自然的和諧 需要三種態度
胡錦濤同志關於和諧社會的權威論述中,談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治理工作。的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應有之意。那麼,如何構建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社會呢?我們認為,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繫上,應倡導三種態度。
倡導一種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倫理態度。我們必須意識到,自然環境不是我們慾望的函數,而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母體。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有一條永遠割不斷的臍帶,當我們從自然母體中汲取營養而創造文明時,我們不要忘記自然母親的恩德,更不能做一個以怨報德的不孝子孫。人不過是自然之子,我們無時無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們的生存無不依賴於自然生態系統。這個系統中的所有資源,如土壤、空氣、水、氣候、森林、草原和各類動植物,對我們來說都是生死攸關。我們的命運與大自然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就如同心靈和軀體一樣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覺充當維護自然穩定與和諧的調節者。從一個號令自然的主人,到一個善待自然的朋友,這是一次人類意識的深刻覺醒,也是一次人類角色的深刻轉換。實現這一角色的轉換不僅需要外在的法律強制,更需要我們的良知和內在的道德力量。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倫理學,以便為我們適應這種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
倡導一種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態度。縱觀許多古文明的興衰,我們發現,這些文明之所以從強盛走向衰落,是因為他們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很少或根本沒有遵循生態規律,對自然界肆意開發和掠奪,從而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崩潰,最終釀成文明的衰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如此,瑪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
直至今天,我們仍未從中汲取應有的教訓,甚至採用更加強大的手段破壞著更大范圍的生態系統。如果說,過去的農業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壞的只是局部的生態系統,最終導致一個區域性的文明衰敗;那麼現在的工業文明破壞的則是整個地球生態系統。難以設想,一個失衡的地球怎麼能夠支撐起一座龐大的文明大廈呢?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從自然界中學習我們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我們不要過度迷戀人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信條,實際上,現存的環境問題往往是我們對自然無知或知之甚少的結果,它的最終解決需要我們到自然生態系統中去發現和掌握生態規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
倡導一種保護自然、拯救自然的實踐態度。幾千年來,文明人足跡所過之處常常留下一片沙漠,這是文明的悲劇。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同時也在品嘗自己所釀造的苦酒。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有數據顯示,全球氣溫自1800年以來一直緩慢上升,20世紀是過去600年間最熱的一個世紀。如果我們再不改變自己的行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麼,數百年後,巨大的熱浪將會席捲地球每一個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將會融化得無影無蹤。到那個時候,也許泰坦尼克號的悲劇不會重演,但更為嚴重的全球性的悲劇將會不期而至。面對如此前景,我們必須以人類的良知、遠見和氣魄,採取堅實的行動,來彌補我們的前人以及我們自己對自然所犯下的過錯。保護自然,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應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忻晶媒體)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就是保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我國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這既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定位,也是對社會主義社會特徵的一種新認識。
●保持平衡與協調 走持續發展之路
央視《焦點訪談》曾播過一期使人震撼的節目《難圓綠色夢》。片中,幾十年栽樹治沙的老人徐治民在內蒙古園子塔拉培育了6000畝防護林,治理了一片荒漠。然而,村民分戶承包防護林後,卻無限度地砍樹蓋房、伐林賣錢,鬱郁蔥蔥的防護林短短幾年即被砍伐一空。無知的人們使綠洲淪為沙漠,再沒有森林帶來的風調雨順。風沙漫卷,莊稼乾枯,大自然留給他們的只能是離鄉背井的苦痛教訓。這部電視片不僅呼喚那片消失掉的防護林,更感召人們淡忘了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知。
觀罷此片,感慨良久。難圓的又豈止是人們的綠色夢!淡水夢、糧食夢、新鮮空氣夢、好氣候夢……太多的曾在大
自然尋常見到的東西,如今只存在人們懷念的舊夢之中。「曾經有一個美好的環境擺在人類面前,人類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歷史上不乏其例。總結幾千年來很多文明,常常是繁盛興起而落得個荒涼結局,究其原因,大多因為那裡的人們在發展文明時,很少或根本沒有遵循自然規律,對資源肆意開發和掠奪,從而導致生態系統崩潰,最終釀成文明衰敗。小的文明部落如此,人類整體生活亦然。如果上天再給人類一次機會的話,人們是否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呢?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就是保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面,某些動物做得比人類要睿智得多。作家姜戎在《狼圖騰》小說中為我們描述了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況,一則關於狼捕食的細節著實值得人們感念:以狍子肉為美食的狼在發現一窩狍子時,它們即使沒有吃飽也不會將狍子「趕盡殺絕」,總是留著幾只小狍子讓其存活下來。或許在狼簡單的大腦里已經意識到:如果食物鏈不再延續下去,等待它們的將是生存的危機。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過著足實的生活,狼群努力維系著與自然生物的和諧關系。狼且如此,何況人乎!
其實,與自然的關系古人早已有所認識。我國傳統哲學中有不少關於人與自然的論述,教育人們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在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人類活動對自然界影響較小的情況下,古人強調「天道」和「人道」、「自然」與「人為」的相通、相類和統一。這種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觀點使古人與自然形成了親近和諧的關系。
如今,我們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展觀,不是對遙遠過去的簡單重復和回歸,而是自然意識的全面發展和升華,是基於對自然規律的更深理解和把握,更是基於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和渴望。我國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這既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定位,也是對社會主義社會特徵的一種新認識。具體來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指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高度統一狀態。其中,生態良好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證,能夠從根本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當前,在人類對自然規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況下,需要慎重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人類應該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覺充當維護自然穩定的調節者,從而與自然達到和諧的境界。雖然某些對人類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洪水、乾旱、風暴、地震、海嘯等)從開天闢地以來就存在,不以我們意志而改變;但對於此類自然問題,人類可以採取一些有力措施,從而減少它的消極影響和
破壞力,使自己得以更好地生存。只要人們能夠正確認識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護自然,自然就能夠成為人類的摯友,為人類謀福利、創幸福,讓人類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胸襟和優美環境。
「風物長宜放眼量」,保護了整個自然界,歸根到底還是保護了人類自身。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和諧社會各種關系中非常重要的關系。只有人與自然和諧了,才能從根本上帶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因此,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和平 傳媒大學)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相互聯結的原理,要求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因為沒有離開同一性的純粹的斗爭性,斗爭性總是和同一性相聯結。
●人與自然和諧的理論基礎
可持續發展水利思路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總結多年治水經驗與教訓得出的結論,反映了時代的特徵和實踐的要求,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知。那麼,這一結論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搞清楚其理論基礎,對於加深理解這一思路的內涵和指導其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提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規律。這一規律告訴我們,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的內部都包含著相互關聯、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矛盾的雙方包含著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趨勢,又存在著相互離異、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推動著事物向前發展。
人與自然共處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體中,人類的繁衍與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必須以大自然為依託,利用自然;同時又必須改造自然,讓大自然造福於人類,服務於人類。人與自然的這種對立面的同一和斗爭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怎樣把握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呢?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事物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認識具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二者的相互關系。辯證法要求在同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聯結,就必然導致形而上學的錯誤。只承認同一,在絕對的同一中思維,或只承認對立,在絕對的對立中思維,都違背了客觀世界的矛盾性。
我們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很多方面過多地強調了人與自然的斗爭性,片面地強調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思想長期以來成為人們的行動指南,也導致了水利建設幾十年中「與水斗其樂無窮」,忽視了人與水的同一性。人類一味地與大自然斗下去的結果使矛盾轉化,即由自然對人類的侵害轉化為人類對自然的侵害,使人類終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自食其惡果。如氣溫升高、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統的失衡,無一不是人們與大自然過度斗爭的惡果。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相互聯結的原理,要求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因為沒有離開同一性的純粹的斗爭性,斗爭性總是和同一性相聯結。因此,人與自然的斗爭是同一體內部的斗爭,是同一之中的斗爭,是在保證自然資源為人類永續利用的前提下興水利、除水害。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和諧相處不等於沒有斗爭,因為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沒有人與水的斗爭也就沒有
人類社會的發展。因此,只有正確處理人與水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才能真正使水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從而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李晶 水務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不能走國外「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應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尊重自然規律 營造和諧環境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是以巨大的環境和資源代價換來了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以征服自然為目的,以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物質財富的增長為動力的傳統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轉化為毀害人類自身的力量,人類在征服自然的同時卻變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對象。的確,人們從世紀性洪水的咆哮和乾旱的肆虐,以及席捲華夏大地沙塵暴的喧囂中,分明感悟到大自然正向人類宣戰。盡管,每次自然災害在我們面前,都被眾志成城的我們所戰勝。但這種勝利所昭示的只是在面臨生死之交,一種同舟共濟、奮力拚搏的民族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只是將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種自救。除此之外,我們要做的應是冷靜地反思一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思忖一下,如何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諄諄告誡人們要充分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不要去做破壞自然環境的蠢事。他在不朽名著《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寫道:「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要對我們進行報復……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kk相反地,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
我們早已習慣以無法阻擋的霸氣統治和主宰著地球,國人何以不能勝天?可是,「今天不為長江憂,明天便為中國哭。」滔滔不絕的洪水,滿天飛揚的沙塵暴,連綿不斷的自然災害,是大自然對人類無限制索取的報復。科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能承載的人口數極限是17億左右,國人的人口生產離這個極限不需要20年,到那時我們無論怎樣地圍海造田、開山墾田,可耕種的土地和糧食增長都將被過分增長的人口所抵消。土地、森林、江河、山陵、湖泊在人口的重壓下,就要發出難以承受的呻吟。
科學的發展觀要求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在經濟建設中遏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已成為有識之士們的共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不能走國外「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應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於人類。當無情的自然災害吞沒了國人的生命、房屋、牲畜和莊稼,我們會不會意識到這是大自然向我們人類發出的警告?能不能深刻地反思一下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每當我們利令智昏、盲目自大地奴役自然、虐待地球的時候,能不能想到我們得到的將是滅頂之災。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必須依賴全民族環境意識的培養和加強,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風尚,並內化為自身的文化觀念。人類啊,還是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做天人相諧的地球之子吧!那樣我們自身和我們子孫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吳學安 司法局)
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必須實現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和諧則發展,不和諧則變異,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這就需要重新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天人合一」的協調發展理念。
●珍惜生存環境 實現「天人合一」
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前提的工業文明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福音。但科學技術又是一把雙刃劍,它既開辟了通向天堂之路,也可打開地獄之門。人類為了滿足無限增長的物質欲求,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和物質利益的最大化,濫用科學技術向大自然瘋狂掠奪和索取,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和自然資源的浪費。環境污染、生態惡化、資源枯竭、人口爆炸、物種快速滅絕等問題日趨嚴重,人和自然的關系有走向對抗和分裂的危險。
在永遠逝去的20世紀最後10年裡,國內發生了幾件震撼國人的事情:1999年黃河斷流13次,斷流持續時間226天,最長一次斷流河段704公里;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江洪水災害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淮河全流域性污染;沙塵暴越演越烈,而且范圍更大,來勢更猛。這一切一切,無不給國人敲響了一次次警鍾。
盡管人類在過去的歲月里忽視了自己的行為,許多行為與自然規律相悖,自己將自己推向尷尬的境地。而值得慶幸的是,人們終於在大自然的警告下清醒過來,痛定思痛,開始檢點自己的行為。經過認真思考,人們才意識到人類原來也可以換一種活法:
首先,提高人口質量是人類生存的關鍵。人口的高質量增長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和資源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終極因素。所以,高素質的人口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
其次,環境治理與保護並重,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治理投資是執行基本國策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保證。
第三,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科技進步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對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污染治理和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社會進步有著重要作用。
第四,消除貧困。貧困和環境污染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貧困會使人們產生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貧困也是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的重大障礙。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努力建設小康社會,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是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
第五,公眾參與。促進公眾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和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公眾作為參加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體,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扮有重要的角色。
第六,協調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是一個極度復雜、時空尺度廣闊、開放的「自然———經濟———社會」系統工程。正確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必須實現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和諧則發展,不和諧則變異,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面對諸多生存危機,人類只有回歸自然,才能走出困境。這就需要進一步開發人與自然更加自覺的和諧狀態,重新認識和理解自然規律,重新反思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樹立「天人合一」的協調發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Ⅳ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家中培養核心素養
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是在與提高學生在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的提高,措施在於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我校大力實施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方面實施探究性學習模式。因此,我們應該把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到學習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這樣成為更好地培養具有地理科學素養的公民。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的地理課堂不再是單純的地理知識的學習,而是通過知識的學習賦予特定的地理知識,進而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更加強調地理知識發現過程和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地理科學素養的培養,不僅關心學生可以多了解他們如何學習如何學習知識,學生的實際生活如何做,自主性的程度,創造性。我們可以把地理知識和學習能力和訓練過程作為培養學生地理科學素養的起點。選擇並應用相應的地理教學模式。根據地理教學的目標,地理信息的獲取能力,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對周圍環境和社會的認知能力的教學。為此,我們可以採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討論式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教師培養學生地理科學素養的途徑:
①教師自身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學素養;
②在課堂教學上樹立新型的師生觀;
③樹立正確的教材觀。
Ⅵ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摘 要:核心素養作為當代我國基礎教學的重點,也是未來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地理基礎知識、地理使用技巧作為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主要部分,需要教師從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落實。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概念和內涵入手,分析其特徵和應用方法,對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提供了指導。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地理;培養;教學
一、地理核心素養的定義
地理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通過系統的地理知識的深入學習,對地理學方面有一定的學習認知和技巧歸納,這是地理核心素養的能力基礎。經過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形成穩定的心理品格和地理情感,讓學生能用地理學眼光去認識思考世界,這是核心素養具備的特徵。
就初中地理而言,《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將地理學定論為一門具有思想性、生活性、地域性、綜合性的學科,兼有社會學科的自然學科性質。初中地理將課程細化為「地理核心素養」「地理人文素養」兩門,可見地理核心素養在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二、初中地理核心素養構建的意義
1.讓學生了解世界,掌握地理技巧
地理知識和人文有著緊密的聯系,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和技巧,能夠讓其用新的眼光感知世界。通過地理知識的引入,學生對地理知識和技巧的運用,能夠開拓自身的視野,培養素質。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中第二、三章中提到的中國環境特徵和自然資源,都能讓學生建立社會環境資源意識,樹立環境保護的觀念。
2.教學學生地理思維與方法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具有真實性和多元化的特點。人們通過對地理知識的研究,採用了比較法、分析法、信息統計法的方法技巧。這些方法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轉換態度,認識世界。在初中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情感體驗的全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地理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的引入可以培養學生思考分析能力、探求知識的精神。
3.培養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思想的教學背景下,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情感,引導其採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自身價值。
地理學能夠改變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地理學包納萬象,它含納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質特點,幫助初中生豐富視
野,讓其去理解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通過世界觀的培養,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影響自身發展和社會改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讓其帶著思考的眼光評價身邊的事物,從而對自身有著新的看法和立場。
三、初中地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現狀
教師在教學知識的時候,將核心素養的關鍵內容貫穿在教學過程當中,繼而讓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獲得有效的培育與提升,可是在當今的地理教學過程當中,依舊看重的是知識的學習與背誦,學生的成績始終是考核的首要關鍵,教學活動當中學生依舊是以做練習為主,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無法生成,思想品德核心素養的提高更不知從何說起了,和核心素養的培育在教學方面落實的需要相違背。
四、對培養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建議
1.認清課堂不足,挖掘學生思考能力
針對實際課堂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不單單要針對教學內容以及教材內容給學生解答問題,還應該落實在解答問題的根基之上引導學生展開更深入的思考。比如,在教學「溫室效應」有關內容時,在對學生展開其原因及影響方面的內容時,不可以沿用過去老師說學生記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開發學生思維觀念,比如,從地理作為著手點開拓除了人為原因之外的其他可能因素。引導學生針對其對地理方面存在的影響進行探索,找尋怎樣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其擴大范圍等等,最後明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再展開課堂教學目標的改變,促進學生形成更好的價值觀與責任心,繼而有助於培育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如此一來,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地理課堂教學的價值。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疑問的時候,也應該重視問題的實質,最好不要太糾結於某一個疑問,不然,會因為探討去探討喪失了對問題討論的最大價值,針對問題的質量也需要進行良好的把握,盡可能提出一些有利於構建學生情感思維的地理問題,確保盡量不要和課堂教學內容分離過於嚴重。針對學生目前的學習水平,提出有效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問題,促進引發學生善於思考的興趣。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價值觀
事實上,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光光是讓學生學習地理知
識,更是要豐富學生的人文思想意識,好的培養方法能讓學生將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環境、國家發展緊密聯系,有助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在當代教育領域中,素質教育的地位相較於應試教育更高,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也是我國初中地理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還是培育一個身心健康同時對社會有利有價值的人才的基礎要求。就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來說,老師應該注重自身所肩負的職責,把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擺在第一位,緊抓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和目標,創新教學,不斷實踐,更好地培養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龍泉.地理學科育人價值及其教學實現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李平衛.初中生地理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3]郝春晶.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8(96):144.
編輯 郭小琴
Ⅶ 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內容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基礎性、廣泛性、實用性的特點,這些特點為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本人在借鑒他人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突出以下觀點: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前提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任何壓抑和干擾都會使思維受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體會心靈自由的有效途徑,良好的師生關
系就意外著教師願意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熟悉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更好的貫徹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師生關
系,就意外著學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積極參與教學,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成為可能。
二、創設積極地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
1.運用漫畫、精美照片,形象生動。地理學科的有些內容單純用語言是難以表達清楚的,運用地理漫畫形象生動,增添可讀性和親切感。一些枯燥的地理問
題,通過地理漫畫的形式來表現,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與興趣,使其在討論中獲取地理知識。通過他倆的對話所營造出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激發學生參
與討論的慾望。在討論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初中教材中有兩個卡通人物:玲玲與貝貝,他倆經常討論一
些有趣的地理問題,比如觀測北極星、東西半球的判定等。通過他倆的誇張表現來展現其學習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然而越是這樣的內容,越有助於學生
思維能力的培養。地理課本中精選了許多精美照片,更加突出地理特徵,幫助學生理解地理事象,充分合理地使用照片進行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可缺少的手
段。比如「荷蘭的風車」、「熱帶荒漠景觀」、「萊茵河」等,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按照人本主義理論,學習內容應該是學習者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和經驗。而這種價值和意義的重要體現就是學以致用。因此,
地理學習的主要目的並非保持和再現知識,而是使學生能在新情境中運用知識,即實現地理學習成果的遷移,作為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關注身邊發生的各種事情,他
們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去進行分析闡述,為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提供豐富的素材。
例如,在學習氣溫的測量時,教材提出「有時候,我們的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中的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會有明顯的差別。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在學習主要降
水類型時,讓學生結合降水的形成條件,說一說夏天從冰箱中拿出冷飲後,會在容器表面形成大量的水珠的原因等等,真是舉不勝舉,信手拈來。如果我們在教學中
能夠關注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有意識利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思考,並提出相關的治理措施,不僅學有所用,讓學習變的快樂而有價值,同時也激發了思維的興
趣,鍛煉了思維能力。
3.巧設懸念,追根求源。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恰當的設置懸念,給學生一個期待的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創設活躍的教學氣氛。例如,
在導入新課時,有意將本節的重點內容以問題的形式,提前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帶著困惑去學習。像在講「熱力環流」時,讓學生觀察「雞蛋湯」的「熱氣」,
可以看到「受熱上升」有跡可尋。隨著熱氣不斷升騰,引導學生聯想到其他「受熱上升」的實例。將小吃碟放在「熱氣」的上方,一會兒便在小吃碟上凝結出了小水
珠,引導學生討論:空氣在上升運動中,如何形成降水?這一系列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可以避免因疲勞而產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培養思維能力的保障
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於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的。教師應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多採用比較、歸納、綜合分析等方法。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學生應針對地理問題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嘗試運用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按照以下程序來設計教學過程:
「提供一個背景 提出一個問題 收集一些材料 組織一些活動 得到一點啟示」。
例如,在了解某區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時,可採用讀圖和查閱資料的方法。例如,在學習「亞洲和歐洲」一節中,教材安排了「亞歐大陸輪廓」、「亞洲
和歐洲地形分布」、「亞洲和歐洲氣候類型分布」等一系列地圖,以及相關的文字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並
在此基礎上,認識區域人口、國家的分布等。
總之,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存在於學科教學,它是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特別是地理教學,更要重視學生「地」的概念形成和「理」的邏輯思維,以及與地理位置密切聯系的知識要的推理,這也是地理教學的必然之所在。只要我們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地理教學將會大放異彩。
Ⅷ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你怎樣認識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又該如何培養呢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地理實踐能力以及綜合思維
。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所持的正確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和基本的思維視角。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更好的協調好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地理實踐力
指人們在考察、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野外考察與室內試驗、模擬相結合,是現代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特有的學習方式。 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以及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綜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等要素之間的綜合研究。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對地理問題的分析和對人類活動的評判必須藉助綜合思維。 將地理的綜合思維確認為地理核心素養是基於對地理學科內容和學習思維綜合性的考慮。
培養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方法
1.課前教學設計培養意識的滲透。
在地理教學中,要做到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需要地理教師樹立地理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師是地理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是推進地理核心素養培養進程的主力軍,也是地理教學過程的設計師,這個課前的設計對於整個地理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的了整個課堂的培養方向和重點。
因此在課前的地理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有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意識,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這樣才能有效地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時」。
在設計教學時,可以滲透培養學生空間視角這一核心素養的意識,通過設計讓學生觀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運動規律這樣的活動以達到這一培養目的。
2.課中培養方式與學科教學內容和邏輯的結合。
核心素養包括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等多個方面,教材中的各個地理知識點都有其側重的方向,一個地理知識點往往不能兼顧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知識自身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
例如,在學習各類地圖時,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用圖的地圖技能,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三要素區分各類不同的地圖類型、能夠繪制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通過對圖的分析正確的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等。
另外地理的學科知識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載體,在運用學科知識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時候也需要符合學科的邏輯性,使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相應的學科邏輯相結合,有效培養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養。
3.課後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學的大方向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就要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側重點,而不僅僅是以往的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或是對三維目標的評價。
在設計時不能僅僅局限在知識的記憶,要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及其在解決地理問題過程中的應對能力,如在設計對地理必修一「大氣的運動—熱力環流」這一章內容的評價量表時,不能單純地設計「請繪制出熱力環流模式圖」而應該設計成「請根據熱力環流模式圖,繪制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陸間的熱力環路模式圖」,這樣就完成了知識的遷移。
測量到了學生的綜合思維及人地觀念的核心素養。由於地理核心素養具有其內隱性,在評價時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對地理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和開發出信效度高的測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測量工具,對教學活動中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測量才能精確的把握住培養的動態以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中的相應的策略。
Ⅸ 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一、人地協調觀。
地理學是研究人地關系的學科,我們國家有很多能人,沒有人地協調觀,他的能力越強,造成的破壞越大。鋼鐵生產產能過剩,房地產庫存太大,因為企業主沒有人地協調觀,政府官員沒有人地協調觀,為了短期利益,大拆大建,幾百億的項目,只考慮經濟效益,不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終成了既危害人民健康,又無法收回投資的怪胎。
二、綜合思維
地理學具有綜合性的特徵。綜合思維是核心素養最關鍵最核心的一條。將地球表層或其一定地域作為統一整體,綜合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其空間結構和演變過程。看到一個區域,先是整體掃描,說一說氣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人口礦產三大產業特點,然後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第二步是局部聚焦,該區域內部的差異性,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性,分析其原因。大體是遵循總--分---總的思路。
三,區域認知
地理學科具有區域性的特徵。
組織區域:使地球表層的無限多樣性變得井然有序
——教學取向:使學生具有將認識對象置於特定區域加以認識的意識與習慣。
認識區域:認識區域特徵、區域差異、區域聯系、區域發展等。
——教學取向:掌握和靈活運用認識區域的方法,評析相關的區域決策的得失。
四.地理實踐力。我認為,地理實踐力很重要,但為了安全,不讓學生走到大自然中去,不參與觀摩三大產業的生產,只是在學校里培養地理實踐力,有些蒼白。
我把這個視頻給學生播放了,學生反映,對於以後解答選擇題和問答題都有啟發,學會了用重要經緯度定位,學會了區域分析的方法,以新疆為例,從空間入手,解題思路要先整體掃描,然後局部聚焦,要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萬事都有因果。還學會了分析區域農業發展、工業發展,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更深了。
課標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模式也要做出改變,在文件正式傳達之前,好好學習吧
Ⅹ 地理核心素養的四大要素是什麼
地理核心素養應由地圖技、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四大方面構成。
詳細介紹:
(—)人地協調觀
1、人地協調觀的內涵包括: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發展觀。
2、人地協調觀要貫穿於教學情境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線索;教學情境和教學設計要實現人地協調觀的教育。
3、自然地理教學中要以「了解自然地理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為線索,同時要使學生明確人地相互影響的方式、強度、後果、原因。
(二)綜合思維
1、綜合思維是認識地理事象時的思維方式以及解決地理問題時的思維能力。
2、認識地理演化(運動、過程)時,主要應用「動態」的思維(不排除也使用其他思維方式),即用動態的眼光認識地理要素、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
3、認識地理成因(區位)時,主要應用「全面」的思維(不排除也使用其他思維方式),即全面分析地理成因(包括: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地理成因)。
(三)區域認知
1、區域認知是把地理環境組織為區域加以認識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2、把握區域認知需做到:將地理要素組織在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的區域中認識(學習),並能察覺和分析區域中地理活動的特徵、區位條件及二者關系;能從整體性、差異性、開放性的角度入手認識區域地理問題(區域發展)。
3、區域認知要求我們的教學設計能在(生活化的)區域情境中,認識(學習)地理要素、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問題,謀求區域發展。
(四)地理實踐力
1、地理實踐力是在信息技術和地理工具支撐的環境下的地理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動能力。
2、常見的地理實踐活動有:觀察景觀圖片、視頻,實物標本;實地觀察;製作實體模型、虛擬模型;進行地理實驗;野外觀察地貌、岩石、星空實踐;人口、城市等社會調研。在此過程中要運用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要對人地關系有感悟和體驗。
3、地理實踐活動中的行動能力是指:掌握行動的信息和策略(知識和工具)的能力、具有行動的動機和興趣、採取相關行動的意願和反思行動的能力。同時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立(自覺)、果斷、自製、堅持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