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最基本特徵是什麼
整體性和差異性
地域差異是指全球陸地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它的不同地區,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性。
陸地自然帶分布規律性
①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
形成原因:受地球球體影響,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它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但是,不同的熱量條件也會引起水分條件的變化。因此,也是溫度和水分條件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②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
形成原因:受海陸分布的影響,海洋水汽對陸地影響的程度不同,從沿海向內陸,干濕度差異很大,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它是以水分為基礎的。
在中緯度地區經度地帶性表現較為明顯
③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形成原因: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自然景觀也相應地呈現出垂直分布的規律。
非地帶性
形成原因:在地帶性分異規律的基礎上,陸地環境因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出現一些不規律的非地帶性分布現象。
B. 自然地理條件影響哪個因素從而影響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自然地理條件與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一、 地形對城市的影響
〖探究活動1〗讀圖4-1-2,4-1-3及下圖,探討問題.
1.我們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大部分分布在我國的第幾階梯上,為什麼?
我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級階梯.因為第三級階梯以平原為主,地地勢平坦利於交通聯系,節省建築和基礎設施投資.農業發達,農產品豐富,為城市提供農產品保障.
2.結合初中所學知識分析,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為什麼未建於亞馬孫平原,而建在巴西高原上.
因為亞馬孫平原地處熱帶,氣候過於濕熱,不適於人類居住.而巴西高原則較涼爽.
3.蘭州市分布於河谷,有哪些有利條件?其城市形態為什麼呈狹長型?
蘭州所處地區為山區,河谷地形較平坦,且水源充足,水運條件也更便利.因兩邊受山地限制,所以城市形態呈狹長型.
[知識點撥]
地形 城市分布特點 影響分布的原因 典例
平原 頻海、頻湖、沿河的平原地區城市密集 地形平坦利於交通聯系;利於建築、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減少投資;利於農耕,農產品豐富,為城市提供農產品保障.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成都位於成都平原
山區 沿河谷分布 河谷地形較平坦,利於建築、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且水源充足,水運條件也更便利.西安位於渭河谷地,太原位於汾河谷地,蘭州位於黃河谷地.
高原 熱帶地區的城市多分布於高原 地勢低處濕熱,不適於居住,高原上涼爽.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墨西哥城位於墨西哥高原.
二、 氣候對城市的影響
〖探究活動2〗氣候對城市有什麼影響呢?讀圖,探討問題.
1.觀察4-17圖,可知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亞洲的 東部 和 南部,美國的東北部,北緯60度以南的 歐洲 .
2.世界特大城市為什麼主要分布在這三大區域,從氣候的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這三大區大多位於中低緯度沿海地區,適度的降水和適宜的溫度宜於人類生活.
3.讀我國某城市平面示意圖,從城市環境保護角度,分析其工業布局是否合理合理.工業區布局在居住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衛生防護帶的地方是 ③ .
[知識點撥]
1.氣候對城市區位的影響
中低緯度沿海地區 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於此
寒冷、乾旱、過於濕熱地區 城市相對較少
2.氣候對城市內部結構和布局的影響
主導風向分布區(如西風、信風分布區) 季風區 最小風頻區
污染大氣的工業布局在居住區主導風向下風向.污染大氣的工業布局在與居住區常年盛行風向垂直郊外.污染大氣的工業布局在居住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三、水對城市的影響
〖探究活動3〗
1. 讀圖4-1-8,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附近,位於長江入海口附近的區位特點對其形成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交通便利,既可與全河流相通,也可與海洋相連.水資源豐富.
2,讀下圖,從水的角度探討分析,甲乙兩城市形成發展的共同區位因素是 位於河流交匯處,a、b、c、d最具發展潛力的是d ,a處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其可能的區位因素是水陸交通的轉運點或水運的起點和終點 .
[知識點撥]
1. 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滿足城市第一流和生產用水的需要.因此許多城市因水而建,乾旱缺水在區尤為突出,如開羅,巴格達.
2. 河流可作為重要的交通要道.
沿海城市的區位類型 河口處 兩條或多條河流的交匯處 水陸交通的轉運點 水運的起點和終點
區位優勢 既可與全河流相通,也可與海洋相連,利於人流、貸物的集散 大量人流流物在此中轉,有多個方向的水運優勢.陸路交通穿過河流需建碼頭處,人流,物流在此集聚轉運.貸物轉運、集散地
典例 上海、廣州、新奧爾良 重慶、宜賓、武漢 南京 贛州
3. 位於河流兩岸的城市,形態上往往呈帶狀或被河流分割成組團狀.
四,礦產對城市的影響
〖探究活動4〗讀圖4-1-9.不少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對礦產資源的依賴性較大,大同就是一座建立在豐富的煤資源之上的城市,你知道還有哪些城市是以礦產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有人說,此類城市最終必將衰退,你認同嗎?
以礦產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市還有大慶、包頭、撫順、休斯敦、約翰內斯堡、阿伯丁等.
不認同.以礦產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市,當資源日漸減少之後必定遇到上發展難題,但只要做好產業轉型工作,城市就能持續發展.
C. 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
自然地理特徵主要有氣候、水文、地形、植被和土壤等因素。我國東南沿海以季風氣候為主,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山地,河流較多,流速較快,植被主要是落葉和常綠闊葉林,土壤為棕壤紅壤、黃壤或者磚紅壤性紅壤。東部季風區季風氣候明顯,氣溫變化小於中西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自然環境特徵和自然地理特徵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氣候內不同:
1、自然環境的氣候:低緯度地容區每年接受的太陽能比高緯度地區多,形成熱帶環境,高緯度地區形成寒帶環境。
2、自然地理的氣候:氣候多變,季風影響顯著。
二、兩者的地勢不同:
1、自然環境的地勢:在廣闊的大平原上,表現出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在起伏較大的山地,則形成垂直的景觀帶。
2、自然地理的地勢: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
三、兩者的組成不同:
1、自然環境的組成:自然環境是環繞生物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如大氣、水、其他物種、土壤、岩石礦物、太陽輻射等,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通常把這些因素劃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個自然圈。
2、自然地理的組成: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
D.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怎樣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 造成影響
亞洲的板塊位置影響到它的地勢地形,地勢地勢地形影響河流的流向。緯度位置影響熱量帶的劃分,使它有寒帶、溫帶、熱帶,海陸位置影響降水,降水差異大,
四類干濕地區都有
E. 中國西部自然地理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中國西部內陸地區夏季的氣候與東部地區存在明顯差異,由於遠離海洋在加上周圍地形的影響,這里很難受到東南季風的眷顧,雨量稀少,炎熱乾燥成為中國西部內陸地區夏半年氣候主要特點,因此在這里形成了亞洲的乾旱中心,平均降水少於150毫米,大部分地區屬於乾旱和半乾旱氣候,以荒漠和半荒漠為主,戈壁、沙漠廣布;但是由於西部內陸地區地形復雜多樣,區域氣候差異明顯,主要有以下特點。降水稀少,降水分布極不均勻,多沙塵、沙塵暴天氣
F. 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的什麼
首先是水流,古語「海納百川」並不單單是指海的包容性,更顯示了地形與水流流向的關系。從地形來看,亞洲是典型的的四周低,中間高的地貌,因而也就決定了河流大多數是從大陸中心圈起源,流向大海,
太平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向與地形方向一致,多東流入海,主要屬於降雨補給的季風型河流;
印度洋流域:主要河流有發源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爾溫江、 伊洛瓦底江以及發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前者為熱帶季風型河流,後者屬於融雪水和雨水補給型河流;
北冰洋流域:主要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河水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因處高緯度地區,結冰期長,春季經常導致凌訊,形成廣大沼澤地帶。
內陸流域: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發源於中亞高山,以冰雪融水為主要水源。綜合以上流域河流,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河流起源於高山,與地形作比較可以得出亞洲河流屬於「中間突出、四周開花」的特點。即從中心流向四周,從高海拔流向低海拔。
其次是氣候,
亞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是極為顯著的,最明顯的表現是在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和其它高山地區形成隨地勢高低而呈垂直變化的山地氣候類型。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也表現在山脈走向對氣流運行的加強和阻礙作用上,從而影響氣溫、風向、風速、降水等。如因秦嶺和大巴山對冬季風侵襲的阻擋,使四川盆地冬季溫暖,大部分樹木冬季不落葉,而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地區因冬季風的侵襲,寒冷乾燥,且大部分樹木落葉,這樣秦嶺本身也成為溫帶和亞熱帶的天然分界線。青藏高原因其屏障作用,阻礙南北冷暖氣流的交換,冬季使印緬一帶較溫暖,夏季使甘新地區相當乾旱等。
亞洲中部的山脈高原還常常成為冷暖氣團的源地和高低氣壓中心,如冬季蒙古高壓發源於薩彥嶺一帶。同時薩彥嶺一帶也是極地氣團的源地,並由此形成亞洲冬季的主要大氣環流系流。而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表現得更為明顯。不僅形成特有的青藏高原環流系統,而且影響高原周圍地區的天氣和氣候,如青藏高原夏季為一熱源,加強了印度低氣壓,冬季為一冷源,加強了西伯利亞高壓,使亞洲季風異常強大。可以說,沒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現今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是一片亞熱帶沙漠,我國的新疆地區也不會如此乾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僅加強了亞洲的季風環流,而且阻擋了源於印度洋的盟暖濕氣流向亞洲內陸的輸送,並在高原北側形成下沉氣流,對亞洲內陸乾旱化的過程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個深入到大氣層中的火爐,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同時拉動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前來補充,由此而帶來豐沛的季風降雨;冬季情況正好相反,高原彷彿一個巨大的冷流,將其上方的空氣冷卻,從高原湧向印度洋,這就導致北方的冷空氣頻頻南下,從而形成強大的冬季風
G. 自然地理條件影響哪個因素從而影響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自然地理條件是通過影響人口分布來影響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人口數量影響城市發展。
H. 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自然地理特徵包括了
整體性特徵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徵是指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各要素的相互關聯,整體性特徵表現在
( 1 ) 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 ;
( 2 )自然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會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具有 統一演化 的功能,即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能。
( 3 )整體性使地理環境產生新的功能: 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
I. 地勢特徵對我國自然地理特徵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
1、西高東低,利於水氣的進入,降水由東南到西北減少。
2、河流的流向,絕大部分的河流由西向東注入太平洋水系。
3、西部內陸地區,降水較少,為大陸性氣候。
經濟發展的分析:
1、我國西高東低,落差大,水能豐富。
2、山區面積較大,有利於林業的發展。
3、西部自然地理條件較差,自然生態環境較為惡劣,承載力較弱,經濟發展落後。
J. 我國地貌特點對成景的影響
中國地貌復雜,地勢高度相差很大,高原與山地佔有面積甚廣,平原遼闊,因此,作為自然地理物質基礎的地貌,對中國自然景觀的形成與演變有著深刻的影響。
1.地貌輪廓及其組合形式是自然區域特徵形成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對自然區域分異也有其重要作用。
廣大的青藏高原聳立於我國西部,形成具有高寒特徵的自然區。並且通過對氣流運行的阻礙或加強作用和作為江河源地,影響到我國廣大范圍內的自然地理過程;在我國西北部,高大山嶺與盆地相間的形式使盆地更為乾旱,而山地有冰雪積累,形成徑流,下注盆地,提供了水源,造成荒漠大盆地自山麓洪積平原至盆地中心的景觀結構圖式;我國東部地區,地勢比較低平,低山丘陵分布甚廣,只在較小的范圍內影響到景觀的分異;但一些山脈如南嶺、秦嶺、大興安嶺等,往往導致了兩側氣候條件的差異,而成為區域分異的明顯界限。山地對生物、氣候有深刻影響,形成自然能景觀垂直帶譜。我國山地垂直帶譜類型十分復雜多樣,大大地豐富了自然地理的內容,而且與水平帶相互交錯,加強了我國自然景觀地域分異的復雜性。
2.我國山地由於具有多旋迴性的地質歷史發展過程,在不同時代的地殼運動中有大量火成岩體侵入,形成及其豐富而多樣的金屬礦產資源。一些大型坳陷和盆地中,堆積了巨厚的沉積層,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3.我國山地和丘陵面積廣大。山地有利於土地利用的多種經營和農、林、牧合理結合;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網發育,在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耕作經營下,成為糧食和多種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此外,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別是西南地區的巨大的垂直高差,使河流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有多級開發利用水能的條件。
4.地貌條件對經濟建設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山地崎嶇,交通建設困難;岩溶地區地表水大量滲漏,地下溶洞有坍陷危險;荒漠地區風沙活動危害生產;黃土及紅壤地區易被暴雨沖刷,造成水土流失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