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地理學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上個學期剛學完,雖然可能每個學校版本不一樣,但內容應該差不多的。
緒論就只是介紹一下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整個的體系與其他學科的大概聯系。
然後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當然也會學到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那些趨勢還有經典的行業案例比如汽車製造、服裝加工,也會提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問題。
最後就會介紹一下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進展什麼的,其實就是講講經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目前經濟學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啦。
2. 國際經濟地理論文
國際經濟地理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國際經濟地理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國際經濟地理論文篇1
淺析國際貿易專業經濟地理課程改革
一、經濟地理課程的基本情況
目前,廣西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以服務泛北部灣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通過產學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創新,為中國—東盟經濟第一線培養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知識,具備專業素質,實踐技能強、富於創新精神和職業素養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經濟地理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利於加深學生對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熟悉通行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更全面、系統而有針對性的完善知識結構。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除了講授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等系統知識,還引入經濟環境的概念,闡述國際、區域經濟及政治格局的發展,使地理科學研究和經濟理論研究相輔相成。為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學生掌握經濟地理基本知識與一般規律,學會運用經濟學思維去分析和解決經濟地理問題,強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高職院校在國際貿易專業中專門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其教學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切合當前國際、區域經濟建設實際。
二、經濟地理課程的主要特點
第一,涉及面廣,課程綜合性強。經濟地理課程內容涉及地理學、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國際政治與經濟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學科。因此該專業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需要建立多學科基礎理論的概況,在綜合性思維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
第二,實用性強,針對專業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經濟地理課程的設置是針對性培養和增強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的國際經貿能力,提供實用的各經濟區域知識和理論,使學生能將相關理論和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課程學習,還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加知識結構的縱深,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培養和加強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對各種經濟行為效應的分析能力。
三、經濟地理課程現存問題
目前經濟學科綜合性和實踐中綜合素質受到重視,廣西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都逐步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但隨著教學實踐的開展,一些問題也逐漸顯露。
(一)缺乏有針對性的教材
首先,現階段主要採用的教材多為地理概述,分析問題的視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識的陳述,與經濟類理論知識結合較少;其次,教材內容缺乏科學性,知識結構欠合理,導致教學實踐環節薄弱,教學實踐任務不明確、不系統,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實踐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養學生經濟地理實踐能力的實施方案。最後,教材的知識模塊與相關課程重復較多,同一內容在教材總論和分論中重復較多,學生重復學習,既浪費寶貴時間,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二)教學條件、方法單一
經濟地理課程屬於綜合類學科,在教師配置上,既具備經濟學理念和知識,又具備扎實的地理學知識的教師數量較少,往往只能選擇偏重其中一項的教師擔任授課,教師無法很好地把握課程的深度與廣度等;在教學手段上,多採用“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
(三)學生重視程度不足
由於缺乏針對性的教材,師資不足,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對經濟地理課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還有的學生單純地從字面上去理解學科內容,片面認為這是一門單純的地理課程,因此忽視課程的學習。
三、經濟地理課程教學的改革
(一)明確教學思路,重設課程教學
1.合理定位教學思路。
經濟地理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具有基礎理論性、綜合交叉性、典型區域性、實踐應用性等特點。基礎理論性要求我們主動吸收學科發展新成果,主動借鑒相關學科的最新理論;邊緣交叉性要求我們不斷借鑒歷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理論研究方法;典型區域性要求我們主動根據特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手段和方式,讓課程教學和經濟產業走向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教學的針對性和應用性。經濟地理課程與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理論等課程一樣,是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知識,應該受到重視,合理安排教學,不能簡單的作為輔助類學習或者興趣類學習。
2、優化教材與教資。
經濟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不能單純的使用地理環境概述、經濟環境概述類或者寫實類紀錄性作品作為教材,經濟學專業教師與地理學專業教師應共同開發新的教材以適應該學科教學的需要。同時,應注重選擇既具備良好的經濟學類理論和實踐經驗,又具有豐富的人文素質和理知識的綜合性人才任教。
3.豐富教學內容。
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中需要學習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經濟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理論的運用。因此,經濟地理教學就需要教師在講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知識的同時,巧妙地引入上述相關理論,使學生更深刻地把握課程教學的內容。
(二)多手段相結合,強化課程教學
地理知識的修養可以增加知識厚度,經濟的思維可以強化分析、處理問題能力。高質量的經濟地理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思辨能力和創造素質,使他們更加全面客觀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師應該以多種手段強化教學。
1.以講授法夯實基礎知識。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運用講述、講解、講讀等方式,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信息密度大,學生接受知識效率高,教學可控性強的優點。同時,通過對世界經濟發展分析及相關基礎理論的教學,教師可以使用講授法最大限度地將國際政治經濟基礎理論,如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學習。
2.以多媒體教學豐富知識載體。
通過多媒體教室的硬體條件,藉助視頻、音頻、課件等軟體條件,以其圖、形、聲、色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為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創造條件。如在介紹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五國地理知識時,引入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同飲一江水》,讓學生對該地區的人文、物產有更加直觀的認識。講述紛繁復雜的交通線路時,可以引入3D立體影像,將眾多交通線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現象更加生動的反映出來,讓學生一目瞭然。
3.以案例實踐增進課程互動。
案例教學的出發點是激發學生個體的探究興趣和動機,適合教學內容的案例所創設的情景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主動尋找答案。國際貿易是一項復雜的經濟活動,它涉及法律、法規、慣例等,有很多經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鑒。在講授專業課時,可引用典型案例進行詳細分析,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以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實踐。
國際貿易行業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單純依靠書本理論知識和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是遠遠不能反映該行業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注重採用體驗式教學法,確保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訓練,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2004年以來,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廣西南寧市,不僅大力發展地區間經濟貿易往來,也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實際項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項目的實踐,親身參與博覽會,研究東盟各國,研究東盟經濟貿易區,置身於一系列真實案例中進一步去掌握區域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還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對經濟地理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呂虹.經濟地理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探討[J].教育科學,2011(12)
[2]劉存明.與時俱進,拓展高職中國經濟地理教學新思路[J].職業與教育,2011(7)
[3]陳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今日南國,2009(6)
國際經濟地理論文篇2
淺談新經濟地理與國際貿易
【摘要】20世紀末,經濟地理引起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的關注。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們打破了傳統的國際經濟學中的國家界限,從區位的角度討論規模收益遞增、外部性、比較優勢等對產業的區位分布產生的影響。本文總結了新經濟地理近年來取得的主要成績,並著重分析了新經濟地理在國際貿易理論方面的發展和應用情況。
【關鍵詞】新經濟地理 關聯作用 聚集力
一、新經濟地理的主要理論基礎
1、新貿易理論
傳統的貿易理論是在完全競爭和要素不可流動的條件下由李嘉圖模型發展而得,認為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是國際分工和貿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資源稟賦的國家會生產並交換不同的產品。傳統貿易理論只能解釋具有不同資源稟賦的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而對於產業內貿易則失去了理論意義。新貿易理論則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基礎上,為了解釋產業內貿易而發展起來的,它在傳統貿易理論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國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是為了利用其收益遞增的優勢;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歷史條件的影響,具有“路徑依賴”性;由於不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遞增,各國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貿易政策,創造比較優勢,改變專業化模式。
2、區位理論
1826年馮・杜倫(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國》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層布局論,奠定了區位理論的基礎。100年之後,在繼承和發展馮・杜倫理論的基礎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區域經濟學》提出了“中心區位理論”。但是對新經濟地理影響最大的還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區位理論方面的貢獻。 哈里斯(1954)認為製造商會選擇接近市場的地方建立工廠。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他利用“市場潛力指數”測量美國各縣接近市場的程度,該指數實際上是與各縣附近市場購買力的加權平均,其權重取決於該地區與市場的距離並與距離成反比。結果表明:美國工業集中地區都具有較高的市場潛力,而且生產的聚集能夠自我加強。廠商選擇離市場較近的地區進行生產;但同時接近市場的地區也是其他廠商會選擇的地區。普雷德(1966)則關注於地區經濟增長的動態變化,他採用了 “基礎乘數”分析法。他認為收入中用於當地支出的份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取決於當地市場的規模,那麼隨著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市場會大到足以支撐一個高效的規模企業,從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圍的商品和服務變得有利可圖,如此反復,便會啟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積累過程。
3、規模經濟和外部性
新經濟地理和傳統的經濟地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規模經濟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經濟地理,就要從規模經濟和外部性開始,其中影響最甚的當然要數馬歇爾模型。該模型將規模經濟看作是外部的,是由於勞動的專業化分工而引起的。馬歇爾認為廠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種不同的原因:首先,廠商的集中形成了勞動市場的集中和共享;其次,產業的集中能夠降低投入品的獲得成本;最後,集中還會帶來技術的外溢。馬歇爾的外部性理論被克魯格曼用來解釋產業地方化的動機,而這種解釋也漸漸被後人所接受。因此我們在新經濟地理的許多文章中都能發現,其實所謂的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正是這種外部性理論的延伸。
二、新經濟地理的基本理論
克魯格曼(1991)第一次試圖用經濟學的模型來解釋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觀點。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個最簡單的兩個地區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只存在兩個行業:農業和製造業,農業是規模報酬不變的,製造業規模報酬遞增;農產品沒有貿易成本,而製造品的貿易存在運輸成本。為了簡化模型,他將生產要素分為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專門從事製造業生產的工人,並且限制農民不能在兩個地區之間自由流動,工人則是可以自由流動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過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影響。“向心力”是指使得製造業集中於一個地區的作用力,其作用與外部經濟相似。向心力主要來自於規模經濟、運輸成本和要素的流動性三個方面的互相作用。簡單的說,規模經濟和運輸成本的存在使得廠商總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場和供應商的地方進行生產;但同時靠近市場和供應商的地方也是別的廠商選擇的地方。這樣的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就造就了經濟中的“聚焦”現象。而“離心力”則是那些阻止廠商聚集在一塊兒的力量,例如農業生產受地理限制。
當運輸成本較高的時候,很少有區域間貿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決於當地的競爭,隨著工人人數的增加,收入減少。此時的均衡就是製造業人口均勻分布於兩個地區。當運輸成本很低的時候,一個典型的廠商會在兩個地區都銷售其產品;但是如果它位於人口較多的地區,就會更加接近市場,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資;反過來,工人由於接近市場,其工資能夠轉化成高的購買力。因此,在低運輸成本的情況下,實際工資會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時,生產集中於兩個地區的任何一個都是均衡的,因為工人不會有離開的動機。除此以外,人口在兩個地區均勻分布也是一種均衡,因此,運輸成本較低時存在三個可能的均衡。當運輸成本中等程度的時候,離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當。
如果兩個地區的差異較大,向心力占優勢;而當兩個地區條件相似的時候,離心力占優勢。因此,在運輸成本中的時候,存在五種可能的均衡狀態。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穩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當經濟中具有很高的運輸成本時,均衡只有一個――製造業在兩個地區之間平均分布;若運輸成本逐漸降低,經濟會達到一種臨界狀態,這時對稱分布的均衡不再穩定。只要某個地區的製造業少許增長就會導致幾乎全部製造業集中於該地區,最後該區成為了製造業的“中心”。經濟的這種自發調節過程,可能只依賴於一件十分偶然的歷史事件,但歷史並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預期也會影響經濟的走向。克魯格曼對歷史與預期給均衡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歷史與預期究竟哪個起決定性作用,取決於三個參數:貼現率、外部經濟的影響力大小和調整速度,如果貼現率很大、外部經濟作用小或者調整速度很慢,歷史會起決定作用,克魯格曼的這些理論給經濟學家們留下了引路石,後來的研究雖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結構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響。
三、新經濟地理和國際貿易
目前,新經濟地理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方面以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為主要目標,研究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為代表的國際經濟學家,致力於將新經濟地理模型引入到國際貿易的研究中,分析國家之間差異的形成原因,聚集對經濟的影響等等。
1、基本模型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逐漸加快,際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來說明國際貿易還是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1995)的模型。這個建立在克魯格曼(1980)和伊希爾(1982)基礎之上的經濟地理模型,既不同於傳統的國際貿易模型,也不同於克魯格曼的模型(1991)。為了體現國家和區域間的區別,該模型取消了勞動力具有流動性的假設,而加入了中間品貿易。這樣一來,導致產業活動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廠商和工人之間的聯系,也不是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而變成了廠商和廠商之間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又進一步被解釋為成本關聯和需求關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個地區擁有較大的製造業部門,該地區便能為中間品提供較大的市場,這就使得這個地區能夠吸引來更多的製造業廠商,這是所謂的需求關聯(其含義類似於後向關聯)。另一方面,如果這個地區能夠生產較別地更多的中間產品,那麼該地區的最終產品生產成本就要比別處低,這是成本關聯(其含義類似於前向關聯),這兩種聯系使得廠商越來越多的聚集於該地。當運輸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經濟就會自發的形成以製造業為中心,非工業化地區為外圍的產業分布。
他們還進一步解釋:如果製造業部門足夠大,還會造成國家之間的工資差異。前向關聯和後相關聯會使得工業化地區的勞動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區的工業逐漸衰落則會降低該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這樣一來,成為製造業中心的地區實際工資會上升,而非工業的外圍地區實際工資下價,全球的經濟一體化導致了不平衡的發展。但是如果運輸成本繼續下降,廠商會逐漸失去由於接近市場和供應商所帶來的前向關聯和後相關聯的優勢。同時,外圍的非工業化地區,由於具有較低的工資率從而具備了較低的生產成本。當運輸成本降低到足夠低時,外圍地區低成本的優勢將足以抵消遠離市場和供應商帶來的不便。此時,製造商將搬出中心地帶,到外圍地區進行生產,從而使得中心和外圍地區的工資率差距逐漸縮小。所以隨著貿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漸增大,各國的工資差異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再變小的過程。
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1995)採用了更極端的模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地區不再是可分的斷續的數值,而是完全連續的。他們認為,一個“平坦的世界”――所有產品和要素均勻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穩定的。勞動力的分布若發生些微變化,整個世界就會自發的形成一個個具有一定規模和一定距離的中心-外圍結構。在這樣的結構中,參數的變化將會導致“斷續均衡”,即一旦區域專業化結構建立起來,即使經濟體中的條件發生改變,在一定時間還是會繼續存在下去的。但是當條件的改變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專業化結構就會變得不穩定,從而出現另一種經濟地理結構。
2、聚焦與經濟增長
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1995)邁開了經濟地理邁向國際貿易的第一步,他們建立起了產業聚集和國際貿易之間的橋梁,這篇文章被後來的學者們認為是經濟地理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帕格和維納布爾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產業的均衡方面又進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他們從工業化的角度出發,分析產業聚集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他們將製造業的發展作為聚集的一個動力,而不再僅僅局限於運輸成本的降低。我們已經知道,不完全競爭、運輸成本和投入――產出關聯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刺激廠商在接近市場和供應商的地方生產。而這種聚集使得某些國家的工業化程度提高,同時也具有了較高的工資。如果工業化國家的製造業繼續膨脹,會使得該國的工資過高,刺激廠商從該國轉移到非工業化的外圍進行生產。如果產業繼續膨脹,外圍國家也會逐漸變為工業化國家,進而廠商會繼續向更加落後的國家轉移。這種過程不斷重復,工業化就猶如一股浪潮,從中心國家逐漸波及外圍國家。在不同的行業中,產業間關聯較弱的行業,處於上游位置的行業或是勞動密集度較弱的行業,在工業化的蔓延中會先行調整,然後再波及到其他行業。
鮑德溫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藉助內生增長理論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種新的地理和貿易模型。這個模型中的循環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動而是要素的積累,擁有較大市場的國家往往會進行較多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又進一步擴大了該國的市場。
3、貿易政策與經濟福利
新貿易理論認為,單邊貿易壁壘的提高,有助於降低該國國內產品的價格。鮑德溫(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並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強化了貿易保護的降價效應。然而這種效應是從一系列簡化的假設結果。雖然單邊貿易保護政策,從提高本國工業生產份額這個意義上說,可以促進本國工業化的發展,但這也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的,這需要一定的條件,其實貿易自由化也可以促進工業化的發展。帕格和維納布爾斯(1997)首次對貿易自由化促進工業化發展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指出單邊自由貿易政策與進口補貼雖然在吸引外資的效果上較為接近,但是前者能夠產生更高的經濟福利。
鮑德溫和福斯里德(2002)詳細分析了自由貿易協定所帶來的經濟影響,他們指出全球經濟自由化有利於大國而不利於小國。在多邊自由化過程中,最小的國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業,隨著自由化的推進,其他國家依市場規模小於平均市場規模的程度,依次變為“邊緣”國家。當貿易完全自由化時,所有工業將集中於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如果這些國家之間取消貿易壁壘,就會形成很大的市場,從而引起投資創造和投資轉移效應。而自由貿易協定的成立會使成員國的居民實際收入增加,非成員國的經濟利益受損。而貿易集團的形成,也會產生一種自我強化的作用,從而導致一種“多米諾”效應,導致貿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擴散。
地理和貿易本來是密不可分的,新經濟地理打開了一扇大門,為貿易理論的研究引進了區位的分析方法。而經濟學家們在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問題,而不是解答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經濟學家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地理的重要性,並且應用到了模型中去。
【參考文獻】
[1] 藤田昌久、保羅・克魯格曼、安東尼・J・維納布爾斯著,梁琦主譯:空間經濟學――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 保羅・克魯格曼著,張兆傑譯:貿易與地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間經學原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1. 國際貿易地理論文
2. 國際經濟論文
3. 經濟貿易地理論文
4. 關於國際經濟的論文
5. 關於國際經濟的論文免費下載
3. 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
和採用報酬不變與完全競爭假設的傳統經濟理論和經濟地理研究不同,新經濟地理學研究以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理論假設為基礎。按照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假設,傳統經濟地理學理論預測,在區域之間不存在基本差異的情況下,經濟活動最終將沿空間均勻分布。產品和市場的競爭為廠商舍近求遠的區位抉擇提供了解釋。但是,不同層次的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度集聚,在現實世界卻屢見不鮮,甚至連20世紀初的馬歇爾也不曾迴避這廠現象。由於規模報酬不變是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說的基本假設之一,他只好用「外部經濟」一詞來籠統地解釋各種生產活動的集聚。這種外部經濟表現為公司水平的規模報酬不變,而社會性的報酬遞增。在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用外部經濟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產業集聚,但是,人們卻仍不清楚這種外部經濟來源於何方。而且,問題並不僅僅在於用外部經濟解釋產業集聚本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感到,對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假設的有效性其實大有進行一番反思的必要。
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對經濟學家們來說都是難以駕馭的。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將張伯倫的壟斷競爭概念用數學模型形式化之後,關於報酬遞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經濟學界掀起一場實質性的革命。按照D—S模型的假設,消費種類和生產分工程度內生於市場規模。一方面,一個經濟中的消費者喜好多樣化消費,因而,消費品種類越多,效用水平越高;另一方面,消費品的生產具有廠商層次上的規模經濟,而資源的有限性導致規模經濟和多樣化消費之間的兩難沖突。如果人口規模或可用資源增加,則有更大酌市場空間來平衡上述沖突,廠商為滿足消費需求實行進一步分工既能實現規模經濟,消費者又能有更多的品種選擇,效用亦隨之上升。D—S模型也為解決復雜的經濟地理問題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分析框架。在一個引入了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世界,經濟活動的演化不再是線性的,而是由非線性動態所支配的。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所呈現出的循環累積因果關系,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非線性的蛛網圖嗎?假定存在足夠強的規模經濟,任何廠商都會選擇一個單個的區位來為一國的市場提供服務。為使運輸成本最小,他無疑會選擇一個有大的當地需求的區位。然而,恰恰只有大多數廠商都在那兒選址經營的某個區位才會有大的當地需求。因此,一個產業帶一旦建立,在沒有外部擾動的情況下,這一循環將會長期持續下去,這就是布賴恩·亞瑟所謂的集聚的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產業集聚很可能始於一種歷史偶然。如果專業化生產和貿易是由報酬遞增而非比較利益所驅動,則什麼樣的產業在什麼樣的區位形成集聚一般來說是不確定的,而是「歷史依賴(history—dependent)」的。但是,不管屬於什麼樣的原因,某種專業化生產與貿易格局一旦建立,從貿易獲得的好處將累積循環,從而使得這一格局因進一步強化而被鎖定(locked—in)。因此,在新經濟地理學研究中採用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假設乃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4. 市場佔有率怎麼算
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根據不同市場范圍有四種測算方法:
1、總體市場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額)在整個行業中所佔的比重。
2、目標市場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額)在其目標市場,即它所服務的市場中所佔的比重。一個企業的目標市場的范圍小於或等於整個行業的服務市場,因而它的目標市場份額總是大於它在總體市場中的份額。
3、三大競爭者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和市場上最大的3個競爭者的銷售總量之比。
如:一個企業的市場份額是30%,而它的3個最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0%,10%,10%,則該企業的相對市場份額就是30%÷40%=75%,如4個企業各佔25%,則該企業的相對市場份額為33%。一般地,一個企業擁有33%以上的相對市場份額,就表明它在這一市場中有一定實力。
4、最大競爭者
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與市場上最大競爭者的銷售量之比。若高於100%,表明該企業是這一市場的領袖。
(4)經濟地理中市場可接近性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市場份額具有兩個方面的特性:數量和質量。
市場份額的大小隻是市場份額在數量方面的特徵,是市場份額在寬廣度方面的體現。市場份額還有另外一個質量方面的特徵,這就是市場份額的質量,它是對市場份額優劣的反映。市場份額質量是指市場份額的含金量,是市場份額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利益總和。
市場份額數量也就是市場份額的大小。一般有兩類表示方法:
一類是用企業銷售占總體市場銷售的百分比表示;
另一類是用企業銷售占競爭者銷售的百分比表示。
5. 經濟地理中原材料的可運性怎麼理解,能舉個例子嗎
原材料可運性可分兩種:一是遍在原料,就是各地都有,不存在空間分布的差異性,當然也就不是運費的影響因子。二是局地原料,特定地點才有,比如鐵礦,鋼鐵企業布局一般是就近分布,節省運費。另外,可運性也指原材料是否能運輸,運輸便捷程度,以及選擇何種運輸方式費用更低,如公路,水陸,航空,海運等的選擇。
6. 市場佔有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市場佔有率,即一企業的產品銷售量與市場上同類產品銷售量的比率。總體而言,市場佔有率=本企業產品銷售量/市場上同類產品銷售量×100%。
7. 誰知道市場產業經濟學絕對集中度指標的怎樣計算的~~~~~
恆星同學你好!
「絕對集中度指標」是最基本的市場集中度指標,由於其計算公式用到了求和符號,我不知道怎麼在這里打出來,所以我找到權威資料截了圖,請參考~
8. 區位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的地區經濟差距引起了廣泛關注,伴隨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的同時,中國的金融發展在區域層面上也表現出了明顯的差距(趙偉、馬瑞永,2006)。研究影響區域金融發展的因素,對於解釋和控制區域金融發展差距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試圖就解決這個問題做初步嘗試。 傳統的經濟地理學理論中,地區差異化的原因主要是由地區的地理位置(如距離港口的遠近)、自然條件等因素決定的。傳統的經濟地理學並不能解釋一些地理位置不是很優越的地區經濟金融也能發展得很好。
正是這個原因促使了新經濟地理學的崛起,新經濟地理學的關鍵是Krugman(1991)提出的規模收益遞增,核心思想是兩個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的地區,也可能由於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歷史事件)導致產業開始在其中一個地方集聚,從而產生地區差異。同時新經濟地理學開始考慮經濟、歷史、文化和制度及其他一些傳統地理學未涉及的因素對於經濟的影響(Yeung,2003)。但是常常將政策因素和傳統地理因素一樣視為偶然事件來分析,認為它們對於經濟金融起的是間接作用而非直接作用(金煜、陳釗、陸銘,2006)。在中國經濟政策和傳統地理因素往往不是間接影響經濟和金融發展,而是起直接作用。中國的「讓東部地區先富起來」的一系列政策對於東部地區的發展起了不可否認的直接作用。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中納入了經濟政策因素的影響。
在新經濟地理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融地理學秉承了新經濟地理學超越傳統地理學框架分析問題的特點,並且發展出了更加綜合分析問題的視角,強調跨學科的研究,從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多個角度來研究區域金融的發展。在這個視角下,傳統地理因素、新經濟地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等都被包括在內。金雪軍、田霖(2004)對這方面的實證研究已經作了初步嘗試,從金融地理學的綜合視角構建了區域金融競爭力評價體系,其指標體系涵蓋了經濟、文化、科技、區位等多個方面。本文試圖從金融地理學的視角出發,構建一個金融地理學分析地區金融發展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將地區金融發展的影響因素經濟、科技、歷史等多種因素主要分為三類:經濟地理因素、新經濟地理因素和經濟政策
二、中國區域金融發展描述性分析
我們分別採用金融相關比率(FIR)和金融市場化率(FMR)來衡量地區的金融發展程度。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關比率(FIR)作為衡量地區金融發展狀況的指標已經被廣泛採用,由於我國的國有金融長期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為了更好地反映影響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因素,我們特地還採用另一指標金融市場化率(FMR)來反映非國有金融發展狀況(周立,2001)。FIR的定義是全部金融資產價值與全部實物資產(即國民財富)價值之比,這是衡量金融上層結構相對規模的最廣義指標。
FMR是非國有金融機構的金融資產與國民財富的比值。如果用S代表存款、L代表貸款,以FIR表示金融相關率,那麼計算公式則為:FIR=(S L)/GDP。本文下面也將採用這種方法計算金融相關比率。相對應的金融市場化比率FMR就為非國有銀行的存貸款之和與GDP的比值(周立,2001)。
中國的區域金融發展水平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存在明顯的變化,表示非國有金融發展水平的FMR的變化相對表示總體金融發展水平的 FIR更加明顯。我們將從金融地理學的視角來分析區域金融發展水平變動的影響因素
三、實證分析
我們採用混同回歸模型和非觀測效應模型來對所獲得的面板數據進行分析。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們將對區域金融總體發展水平和區域非國有金融的發展水平分別建模分析。
(一)變數和數據 根據前面的分析,把影響區域金融發展的因素分為三類: 1.傳統地理因素。按照地理位置和區域研究的傳統,我們把30個省級行政單位分為東、中、西部三個地區。設立兩個虛擬變數region2、 region3來分別代表中部和西部地區。 2.新經濟地理因素。根據Henderson(1974)、Krugman(1991)、金雪軍、田霖(2004)等前人的研究和金融地理學的特點,對影響區域金融發展的新經濟地理因素我們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產業外溢效應。用地區第三產業產值佔地區GDP的比重(insratio)來表示。(2)地區人力資本水平。我們採用當地每百人中高校大學生的數量(hcap)來表示。(3)信息化水平。我們用當地年度郵政和電信業務的總量(comm)來表示信息化水平。(4)交通運輸狀況。我們用地區公路里程總長度(highway)來反映。(5)科技水平。我們用當地年度專利審批通過的數量(patent)來反映。(6)文化因素。我們用當地城鎮居民除衣物、食品和居住消費以外的消費占總消費的比重(consu)來反映一個地區的消費文化(金雪軍、田霖,2004)。(7)歷史因素。用該地區1997年的人均GDP指標(pergdp97)水平來反映一個地區的歷史經濟狀況。 3.經濟政策。本文主要從以下角度考慮政策的影響:(1)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參與程度。我們用當地財政支出中除教育、行政管理和基本建設之外的支出所佔份額(government)來表示(金煜、陳釗、陸銘,2006)。(2)對外開放程度。研究對外開放程度較多採用對外貿易依存度指標,但是為了避免內生性問題,我們選用中國的對外開放優惠政策指數(Sylvie Démurge,2002;張學勇等,2006)來反映開放程度。(3)貨幣政策。中國統一的貨幣政策對於不同的地區卻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宋旺、鍾正生,2006),我們採用央行基準存款利率水平來反映貨幣政策力度。 我們選取1997-2004年的數據進行分析,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的非國有金融在90年代初以前發展趨勢不明顯,另一方面從1996年以後利率政策使用較為頻繁,對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可能產生影響。變數的數據來源於中國經濟信息網的地區年鑒、《中國金融年鑒》、《中國統計年鑒》相關各期,以及《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
1.傳統經濟地理因素中的地理位置對於中國各地區的總體金融發展水平沒有顯著影響,但是對非國有金融卻有顯著影響。中國金融中國有金融佔比較大,行政色彩濃厚並非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經濟發達地區並非金融發展程度高,經濟落後地區也未必金融發展水平落後。但是非國有金融相對而言市場化程度較高,處於不利地理位置的西部地區其地理位置必然對其非國有金融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限製作用。 2.新經濟地理因素對於區域金融發展有重要影響。(1)其中的人力資本、信息化水平和歷史經濟基礎對地區總體金融發展和非國有金融發展都具有非常顯著的正的影響。(2)地區的消費文化只在混同回歸模型中對區域金融總體發展水平表現出顯著的正的影響,但是在隨機效應模型中並不顯著;其對區域非國有金融發展也沒有顯著影響。(3)科技發展水平只在隨機效應模型中表現出對區域金融總體發展水平的正影響,其他模型中統計結果均不顯著。說明我國區域金融的發展對當地科技發展並不存在明顯的依賴性。(4)交通運輸狀況對區域金融發展沒有顯著影響,由於金融發展已經越來越多地依賴於信息化水平,而對於交通運輸條件的依賴已經很弱了。(5)產業外溢程度在隨機效應模型中表現出對區域金融總體發展水平的正影響作用,即第三產業越發達,對區域金融發展越有利。 3.經濟政策存在明顯的區域效應。(1)政府對經濟的參與對於區域金融總體發展水平和非國有金融發展水平均表現出顯著的抑製作用。對東部地區非國有金融的發展抑製作用尤為明顯,對西部地區的非國有金融發展無明顯影響。(2)對外開放的地區優惠政策在對地區金融總體發展水平的影響方面,對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都有顯著的負影響,中部地區沒有影響。在影響非國有金融發展方面,對外開放優惠政策對於東部地區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對於中部地區沒有影響,對於西部地區卻具有負影響。東部地區享受到的對外開放優惠政策力度最大,而且取得了卓著的政策實施效果;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力度較小,且未起到明顯的效果。(3)利率政策對於區域金融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區域效應。利率水平與區域非國有金融發展成負相關,但是這種負的影響東部地區最強,中部其次,西部最弱。東部地區由於投資意識相對發達,對於利率較中西部地區更加敏感,所以利率政策作用也更加明顯。
四、結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從金融地理學的視角出發,構建了一個分析區域金融發展影響因素的框架,並且結合中國地區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論表明:經濟地理因素中地理位置對區域非國有金融發展有顯著影響;新經濟地理因素中區域人力資本水平、信息化水平、歷史經濟基礎等都對金融發展有顯著正影響,而科技水平和交通運輸條件影響不顯著;經濟政策有著差異化的區域效應:對外開放政策對於東部地區非國有金融發展影響顯著,對於中西部地區促進作用不明顯;政府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參與有利於區域金融的發展,尤其對於市場化程度高的東部地區;利率政策的敏感程度按照東、中、西部地區依次遞減。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我們得到以下政策啟示:第一,根據各地區不同的情況制定差異化的政策。對外開放政策對於東部地區的金融市場化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可以繼續保持,但對於中西部地區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未見明顯,因此,促進中西部地區的金融發展和金融市場化水平的提高應該採用其他方式。第二,要促進地區的金融發展和金融市場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參與,對於經濟市場化程度越高的地區尤其要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參與,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能動性。第三,為了更好地促進地區金融發展,需要實行差別化的利率政策。較低的利率水平對區域金融發展有促進作用。東部地區的金融發展對利率水平最為敏感,因此利率可以作為調節東部地區金融發展得很好的政策工具。對於中部和西部地區其影響程度依次減弱,但是影響仍然顯著。所以如果要利用差異化的利率政策促進區域金融發展,利率水平應該按東、中、西部順序依次提高才能發揮出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483-499, 1991 [2]金雪軍,田霖.我國區域金融成長差異的態勢: 1978- 2003年[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4,(8):24-30. [3]周立.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1978-2000)[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賈偉) 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地理環境與經濟政策 盧 佳 金雪軍
9. 地理知識:某個旅遊景點的市場距離(經濟距離)如何理解
某個旅遊景點的市場距離(經濟距離)就是某個旅遊景點距離經濟發達地區的遠近。例如我國東部地區的一些旅遊景點的市場距離近,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西藏)的一些旅遊景點的市場距離遠。但對於跨國旅遊來說,我國東部、西部的旅遊景點的市場距離就要考慮航空運輸狀況。附近有國際機場的旅遊景點市場距離就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