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答關於地理的 農業區位優勢與工業區位優勢
它可以從下面的三方面去考慮:
農業區位因素:自然條件因素:氣候、水源、土壤、地形。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資金、管理。
技術條件:冷藏、良種、化肥、機械、灌溉。
它就要從各個指向型去考慮有哪些優勢:
工業區位因素:原料指向、能源指向、市場指向、勞動力指向、技術指向、環境指向。
工業區位是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僅需要綜合分析多種成本因素,還要對工業在一定區位集聚的效益、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效益,以及政策、行為和交通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Ⅱ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 經驗 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一
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工業的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很多,它們對工業區位選擇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同時起著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機械地看待各個影響因素,要因時、因地、因工業部門不同制宜,把各個因素統一起來分析。同時,又要抓住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教材結合活動設計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了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這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設計思想:
本節課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新課標要求,藉助自己製作的課件營造一個雙向、即時反饋的教學信息資源環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共同解決問題,並且聯系本地實際,討論工業企業的布局因素及區位的選擇,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業導向類型;
2. 理解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趨勢;
3. 分析理解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過程與 方法
工業區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綜合分析和評價,突出對實際問題的區位分析,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法、對比法、討論法等,提高學生分析地理圖表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並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加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採用多媒體教學,用實例分析,激發學生形成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環境觀,初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
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對工廠進行合理選擇;
教學難點:
1.判斷影響某個工廠區位的主導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2.某些特殊區位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
教學准備:
收集本節課的有關資料,製作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上一章我們學習了「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
教師小結: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交通運輸、勞動力、機械和政策等。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說,工業是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產業部門。與農業相比,工業生產除了場地和水源外,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不大,這就使得工業生產在區位選擇上更為靈活和復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課件展示〗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教師:先請同學們想一想,作為企業家,他們開辦工廠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企業家們開辦工廠的主要目的是就是以花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那麼,在工業生產時,到底要考慮哪些因素?請看下面的圖片。
〖課件展示〗 一、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教師:工業的生產,首先應考慮工廠的選址。如果我們能把工廠建在原料和動力充足、勞動力質優價廉、市場前景廣闊的地方,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所很少有,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決策者,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把工廠建在其有明顯優勢條件的地方。
現在我們嘗試一下作為企業的決策者,如何為工廠選擇最合適的地址。
〖課堂活動〗
〖課件展示〗
活動內容:討論以下這些工廠的廠址的選擇應該考慮哪些主要區位因素:
1、雞蛋果果汁廠 2、冰激凌廠 3、煉鋁廠(電解法煉鋁) 3、服裝廠 4、計算機病毒研究所
活動形式:小組討論,各組選一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學生參與活動:
教師: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有些工業區位選擇具有一個明顯的主導因素,從而形成不同的工業導向。我們現在來 總結 一下。
〖課件展示〗 二、五種工業導向類型
工業導向類型 工業特點 區位選擇原則 工業部門舉例 原料導向型 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的費用較高 接近原料地 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糖廠等 市場導向型 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的成本較高 接近消費市場 啤酒廠、印刷廠、傢具廠、麵粉廠等。 動力導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 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有色金屬冶煉(煉鋁、煉銅等)化學等重工業。 勞動力導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接近具有大量勞動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廠、紡織廠、電子裝配、製鞋廠等。 技術導向型 技術要求高的工業 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發達地區 飛機、衛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工業等 過渡:以上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導向型的工業,影響其布局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那麼,作為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下面讓大家看一個資料,看完之後再請大家思考問題。
〖課件展示〗
下表為世界鋼鐵工業發展過程中每煉1噸鋼鐵所需原料、燃料的變化資料: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噸 4 2 0.75 鐵礦石/噸 2 1.8 1.3 讀表思考: 1800年、1900年和1985年原料的運費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有何區別?原因何在?如何對鋼鐵工業進行布局?
教師:從以分析中可以看出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區位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國鋼鐵工業的案例。請同學們翻開課本59頁, 快速閱讀 案例1「鞍鋼和寶鋼的區位選擇」,並回答下列問題:
〖課件展示〗
鞍鋼和寶鋼在區位選擇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大型鋼鐵企業轉向沿海鋼鐵消費區布局,科學技術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
引導;同學們可以閱讀圖4.3,從地理位置,交通運輸條件,燃料和原料的來源,市場等主導因素對比兩地的不同區位選擇。
學生回答:
教師:鞍鋼附近有鞍山鐵礦和本溪、撫順煤礦等,又可以從臨近的黑龍江和山西等到省運入,還接近沈陽等鋼鐵消費中心;而寶鋼附近雖然沒有煤炭和鐵礦,但它接近上海這個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市場廣闊,而且水陸交通便利。交通運輸技術進步,巨型礦石運輸船的出現,使得原料運輸費用在生產成本中所佔的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國外廉價的原料,進一步降低成本。
〖課件展示〗
3.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哪些工業區位因素發生變化?補充完成下圖空白處的內容。
學生回答:
教師:由學生先回答,然後歸納。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引起工業區位選擇的變化,同時大家還要注意科學技術也是不斷發展的,大家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因素。
〖課件展示〗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二
第一節工業的區位選擇
?【教材分析】本節探究的課題是《工業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它是高中必修第二冊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第一節,主要內容是: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它既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核心,是理解各節內容的基礎,要求在後面學習過程中反復使用,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2、五種常見的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教材是以舉例的形式展現的,現實中,影響某種工業選擇的主導因素可能是一個或少數幾個,因此,教學中不能將此內容絕對化,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教材主要通過《鞍山鋼鐵廠和寶山鋼鐵廠的區點陣圖》和《世界鋼鐵工業區位選擇的三次變化》來說明科技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然後再通過實例來分析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工業選擇的影響。
【學情分析】本節內容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而且我們班的學生有一半左右來自農村。所以,雖說學生在現在工業文明社會對工廠並不陌生,但真正接觸工業,了解工業生產的同學屈指可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了解典型的工業生產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由於本班同學性格活潑,學習積極性高,所以,可以多採用討論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參與課堂,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教學目標】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和不同的工業指向類型
2、理解工業區位的發展變化
3、理解科學技術、環境因素、社會因素等對工業區位的選擇
4、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形成協調的人地關系
【重難點】1、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影響工業區位發展變化的原因
【 教學方法 】情境討論、自學探究、案例教學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有關資料
【教學學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工業的區位選擇
【教師】多媒體出示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圖,提出探究課題:
1、工業生產的投入有哪些?產出有哪些?
2、工業生產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3、工業生產的主導因素如何確定?
【學生】讀圖、閱讀課本進行討論探究,對所提出課題進行研究;學生將所得的答案進行展示分享。
【教師】對學生答案進行點評,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工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有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策等。主導因素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根據主導因素確定工業的導向型:
【教師】依次展示五個工業部門的分布圖,提出五個探究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分析影響這五個工業部門分布的主導因素,並了解與它們類似的一些工業。
【學生】從展示圖中獲取有效信息,並探究圖中反應的主要內容,從而得出五個工業部門的主導因素。
工業部門類屬名稱 區位選擇的基本原則 代表部門 原料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指向型工業 運輸產品成本較高(重量、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傢具、印刷、啤酒等部分食品 動力指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 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指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 教育 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
【課堂練習】
案例1 「不同工業部門的生產成本一覽表」
工業部門 原料運輸費用 產品運輸費 原料購置費 能源消耗費用 勞動力費用 其他費用 A 40% 10% 20% 5% 8% 17% B 10% 50% 13% 7% 8% 12% C 5% 10% 15% 50% 5% 10% 搶答:A、B、C三類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麼?
A—原料 B—市場 C—動力
案例2 遂寧市部分工業調查表
? 員工數量 月均收入 工資占成本的比重 遂寧市某服裝廠 500人以上 2000—2300元 50% 遂寧市某電子裝備廠 1000以上 1500元(底薪) 40% 遂寧市某服裝設計 50—70人 4000元以上 25% 遂寧市某信息技術服務 40—50人 5000元以上 20% 搶答:以上各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麼?
服裝廠——廉價勞動力 電子裝備廠——廉價勞動力
服裝設計——技術 信息技術服務——技術
【分組討論】一小組分析鞍鋼的區位分析;二小組討論寶鋼的區位分析;
【教師評價】教師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並和學生一起進行分析。
項目 鞍鋼 寶鋼 地理位置 ?遼寧鞍山 ?上海 鐵礦石來源 ?當地供應 ?進口 能源來源 ?山西、黑龍江 ?安徽淮南、山西 水源 ?遼河 ?長江 消費市場 ?沈陽、大連、長春 ?上海、南京、杭州等 區位選擇 ?靠近動力和原料產地 ?接近消費市場 共同區位優勢:交通便利、接近市場、接近水源
區別:鞍鋼——接近原料,燃料產地
寶鋼——接近消費市場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三
課標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是「分析工業區位要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本條標准同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對於工業問題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區位問題上,通過工業區位學會用正確的地理思想思考工業問題。標准要求學生能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並能舉例子分析。相較於農業部分內容的而言,只不過工業生產不論從部門來說,還是從布局來說,都更復雜些,因此,分析工業區位要素可以通過案例的方式學習。工業區位和農業區位的標准主要從地理環境對工業生產影響的角度學習人與環境的關系,兩者在幫助學生認識區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處,因此,教師可統籌考慮這兩內容的學習方式。
教材分析
工業的區位選擇,位於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主要探討工業的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區位是一個貫穿整個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將各章節整合起來,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環境等因子都隱含著對勞動力、市場、交通、環境等區位因子的研究。工業的區位選擇是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的姐妹篇。而工業的特點使得它在區位的選擇上比農業更加復雜與靈活,所以,它不僅是對農業區位選擇的沿襲,更是對前面知識的深化,也是為後面知識的輔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本節的工業區位理論在本章後面各節的學習中要反復應用,是理解各節內容的基礎,所以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內容。
本節教材分為工業的區位因素和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紹了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然後教材以舉例的形式介紹了五種常見的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在現實中,影響某種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可能是一個或者少數幾個,那麼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以其主導因素為導向。因此,教學中不能將此內容絕對化,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與案例、閱讀相結合的形式說明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因素是不斷變化的,其中科學技術是決定因素。然後教材從環境、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幾個方面進一步說明了區位選擇變化的原因。
三、學情分析
通過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的學習,學生對區位的概念和農業的區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些可以為本節的學習做好鋪墊;另外,學生對身邊的工業有一定的認識,這對理解本節內容有一定的幫助。高中的學生對於事物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上升到了理性認識的高度,所以可以給出實例讓學生自己思考總結,獲得新知,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上來。
四、設計思路
本節要求學生結合實例理解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了解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教學 中注重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技能。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結合教材中的案例外,還應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學科密切聯系實際的優勢,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結合實例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 學會分析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與工業的區位選擇;
3. 理解主導區位因素變化對區位選擇的影響;
4. 聯系實際理解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5. 了解本地工業發展情況,培養學生的調查分析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不同工廠實例的了解,認識到根據影響成本的主導因素不同,工業區位選擇可以分為不同的導向型;
2. 通過對教材案例與閱讀的學習,掌握工業的區位選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用實例激發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
2. 在學習中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環境觀。
六、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2.工業的區位選擇
(二)難點
工業主導因素的判斷
七、教學方法
課前學習(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
案例教學法(以實例引出理論,理論聯系實際)
分組討論法(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
歸納法(由個體的案例分析歸納出一般的區位選擇方案)
講授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八、學法指導
提前布置課程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進行預習,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在課堂上,跟隨教師的思路,不斷的擴散思維,挖掘深層次的知識以及內在聯系。通過觀察圖片,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通過知識遷移的方法,更容易明白掌握工業的區位因素及工業的區位選擇。
九、教學准備
PPT課件
十、課型:新授課
十一、課時:一課時
十二、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設計用時 導入 【講述】上節課我們結束了「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學習,今天我們來學習與之相對應的「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上一章第一節中我們學習的影響農業的區位選擇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回憶前面的知識並作出回答。 以復習的方式作為導入,一方面可以復習鞏固前面有關農業區位選擇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工業和農業的區位選擇有一個對比。 1min 過渡 【講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四章第一節「工業的區位選擇」。
【板書】工業的區位選擇 引入新課。 展開新課 【提問】既然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工業的區位選擇」,那首先請問大家,在你們的概念中什麼叫做「工業」?
【板書】一、工業
【展示PPT】工業的概念
【講述】工業是指從事自然資源的開采,對採掘產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
自然資源開采就比如采礦業,而開采出來的資源就是採掘產品,比如這里的鐵礦石,那對它加工就成為了鋼材,然後再次加工便可以製成機械;農產品就是農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像這里的小麥,初次加工成為麵粉,在加工就可以製成麵包。這也就是產品的加工和再加工過程。
【承轉】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工業的分類
【展示PPT】工業的分類
【講述】按照產品性質可以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那同學們覺得什麼樣的工業叫做輕工業,什麼樣的工業叫做重工業?
輕工業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費品的工業部門,如棉、毛、麻、絲的紡織及縫紉,皮革及其製品,食品製造等工業;重工業是「輕工業」的對稱,主要包括採掘採伐工業、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
按照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傳統工業和新興工業,這個我們將會在本章第三節具體學習。
按照生產對象又分為採掘工業和加工工業。
【承轉】在了解了工業的概念和分類之後,我們來看看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展示PPT】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提問】請大家看PPT上的圖或者教材圖4.1,分析一下工業的投入有哪些,產出又有哪些?
【講述】在圖中箭頭指向工廠的就是投入要素,比如土地、資金、原料等,而箭頭由工廠指出的就是產出要素了,除了工業產品外,還有「工業三廢」。
【展示PPT】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講述】工廠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建設工業區和工業城市,需要企業和政府進行思考和決策。例如,要考慮從哪裡獲得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哪裡的地價便宜,交通和市場如何等等。如圖中的這些要素就是今天要學習的重點之一,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板書】二、工業區位因素
【展示PPT】不同工業部門的生產成本一覽表
【提問】A、B、C、D、E五個工業部門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麼?
【講述】(結合PPT確認學生的回答)不同的工業部門,生產投入的要素不同,生產成本的構成也不一樣,造成區位選擇時考慮的主導因素各不相同。
【承轉】而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看,工廠應該布局在具有明顯優勢條件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所以工業的區位選擇可以分為不同的導向型。
【展示PPT】中國製糖工業分布
【提問】同學們觀察這張圖片,發現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講述】對,主要甜菜製糖廠基本上分布在甜菜集中 種植 區,而主要甘蔗之糖廠則基本分布在甘蔗集中分布區。這是由於甜菜和甘蔗不便於長距離運輸,那麼我們把這種工業稱為原料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原料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主要是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如甜菜或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等。應接近原料產地。
【展示PPT】中國飲料製造工業分布
【提問】同學們請看這張中國飲料製造工業分布圖,圖中紅色區域代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那麼請觀察主要的酒類飲料以及瓶裝飲料製造工業布局在哪裡?為什麼?
【講述】這些飲料製造工業主要布局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是因為這里靠近市場有大量的消費者,這樣就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運輸距離,一個方面可以節省運輸費用;另一個面也盡可能的避免了這些瓶裝飲料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我們把這種工業稱為市場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市場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的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如啤酒廠、傢具廠、印刷廠等。應接近市場。
【展示PPT】加拿大煉鋁工業分布
【提問】從這幅圖中同學有發現了什麼?為什麼?
【講述】加拿大的煉鋁工業基本上分布在火電站、水電站和核電站附近,因為有色金屬的冶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靠近電站可以降低能源的成本。這類工業就叫做動力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動力導向型工業
【講述】是指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例如電解鋁工業等,應接近電站。
【展示PPT】20世紀70年代香港紡織服裝、電子裝配從業人員占製造工業總人口的比重
【講述】香港地區、台灣地區、韓國、新加坡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他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發展紡織服裝、電子裝配等加工工業,從而經濟飛速發展。那麼這些地區發展這些加工工業的優勢是什麼?
就是因為這些地區勞動力豐富並且相對較廉價,所以才依次聚集了大量的加工工業帶動經濟的發展,類似這種的加工工業就是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等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展示PPT】中關村海淀園主要高科技企業分布
【提問】同學們你們在這幅圖上看見了那些熟悉的名字了?
【講述】這里有許多我國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同時也布局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這是由於高科技企業對技術要求高,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旁,可以更快更便捷的獲得最新技術。這類高科技企業我們稱之為技術導向型工業。
【展示PPT】技術導向型工業
【講述】這類工業技術要求高,如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思考回答。
積極配合老師回答問題。
讀圖思考。
分析表中的數據得出答案。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讓學生對工業的概念和分類有所了解
這里展現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主要是為講述工業的區位因素做准備。
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分析工廠的區位選擇,比較貼近社會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工業的區位選擇教案設計相關 文章 :
Ⅲ 怎樣答關於地理的 農業區位優勢與工業區位優勢
分析農業區位優勢:
(1)自然條件優越: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
(2)社會經濟因素: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技發達。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與我國(西北、東北)的商品穀物農業比較:
相同點:農業地域類型相同;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氣候類型不同)。
工業區位分析:
有大氣污染的企業:主導風向-盛行風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季風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風頻的下風向(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
水源污染:產生污水工業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遠離水源地;
距離城市的遠近-規模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布局遠離城區;
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溫,廢氣不宜擴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有大氣污染的工業; 設置防護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置衛生防護帶減少對居民區的直接污染,美化環境; 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圍,土地租金低; 環境:高科技工業布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 9、工業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義:充分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不利意義:工業集聚導致企業之間爭地、爭水、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污染。
Ⅳ 工業地域形成的條件和特點怎麼答
1.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動力)、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政策等。
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形成 以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而自發在地理空間上相互靠近 把生產工序上聯系密切的工廠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業地域 在櫃掛工業用地上,先建成基礎設施,再吸引投資者建廠
工業聯系 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密切 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密切 空間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業聯系
發展潛力 多為傳統工業,結構較單一,改造困難 經濟、環境效益較高 經濟、環境效益較高
舉例 傳統工業區一般為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上海金山為石化工業區 我國許多地方的經濟開發區
二、 工業分散與工業地域聯系
1、 工業分散,一是老工業區的發展趨於飽和狀態,使新建企業不得不遷出老工業區;二是由生產聯系的工業企業之間的分散現象,是為了充分發揮各地的區位優勢而形成的。
2、 形成 為了充分發揮不同的區域優勢,一些有相互協作關系的工廠並不要求集聚,有些工業企業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區發展,這就形成了工業分散現象
表現 體積小、重量輕、價值昂貴的零部件生產企業與產品組裝工廠之間相距較遠
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種類繁多復雜產品生產,其各種零部件生產廠家也可以分布在許多地方,形成跨地區、跨國的網路企業
優勢 充分利用各地區的區位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結果 引發了工業低於聯系,促進了地域之間人員、物資和信息的流動
動力 現代化交通運輸方式以及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
1、 傳統工業
概念 一般是發展歷史比較長久的工業地域,大多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
典例 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俄羅斯的歐洲中部和北部工業區
地位 在各國以致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國發展新型工業的重要支撐點
問題 普遍面臨原料和能量消耗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的問題
發展 30世紀50年代後,尤其是70年代以來,傳統工業區經濟開始衰落,為此,各國採取多種措施對其進行改造
2、 傳統工業區特點:時間早;結構重;區位優;規模大;經歷久
二、 新工業區
1、「新工業」兩種典型形式:
①新發展起來一傳統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義大利東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術為龍頭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德國南部、美國的「矽谷」、日本「硅島」(九洲島)
3、 時間新、地區新、形式新、部門新
5、 新工業區特點:
小——以中小企業為主;
輕——以輕工業為主,生產成本低廉、工業考究、質地優良、款式新穎的新工業產品
同——集中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
專——生產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專業化生產
散——企業分布在小城鎮,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 工業小區: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
8、 高技術工業的主要特點:
① 小噢內工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占較大比例
② 增長速度比傳統工業快得多,並且處在不斷的變化中,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較短
③ 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佔比例提高
④ 產品面向世界
工農業生產地域類型與工農業生產關系
工農業區位優勢選擇以及交通運輸與自然、社會經濟、政策等因素關系緊密,成為近年來高考的高頻考點,近幾年的考試多是給出材料(文字或圖表),多角度的進行考查,形成題組。工農業生產地域類型與工農業生產關系密切,是高考的一個新熱點,材料多以圖表形式出現,聯系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礦產資源、交通、市場、政策等條件,一般具有分值高、綜合性強的特點。本部分內容常常突出多種能力的考查,如重視計算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較評價能力等的考查,要重視中外工業地域的比較和評價能力的訓練
1.農業的區位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
2.農業布局的區位選擇:(1)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結合氣候、地形、土壤、水分等條件分析該地適宜種植什麼作物。(2)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條件的需要,主要是應優先考慮市場區位,如臨近城市需要什麼樣的農產品,再考慮到交通運輸條件的評價(包括運費、保鮮可能性與運時等)。(3)注重某種農業布局對區位因素的特殊需求,綜合核算經濟效益,如乳牛業、園藝業對交通、花卉對水源的需求。(4)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要注意區位因素的變化。
3.農業區位因素的改造與實例:(1)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氣候的改造和合理利用。例如溫室農業、大棚育秧、雜交品種的推廣使農作物的區位范圍擴大。(2)低窪地、丘陵山地、黃土高原等對地形的改造與立體農業的發展。主要形式有基塘農業,魚塘-台田農業,丘陵山區的林地-梯田-魚塘,黃土高原的打壩於地與梯田等,都是對不利的地形條件加以改良。再進行立體農業的綜合開發。(3)改良土壤,使之適宜農業發展,提高產量。如東北的沼澤土改良,黃淮海鹽鹼地的治理,南方山區紅壤的改良等。(4)開發水源,合理利用水資源,對於乾旱地區農業發展的影響,包括節約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南疆綠洲農業。(5)城市、工礦區(市場區位)與面向城市的農業類型。如園藝業和乳畜業。(6)鄉鎮企業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故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⑴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4.自然因素──工業生產除採掘業(必須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外,一般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小,土地和水源為一般工廠所必需。有的工廠,對環境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如集成電路廠需要潔凈的空氣,釀酒廠對水質要求很高;經濟因素──原料、動力、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地價、社會協作等,工廠傾向於設在成本低而收益大的地區。不同的工業部門,主導因素不同,布局趨向也就不一樣;社會因素──國家政策(促進就業、社會進步、區域均衡發展,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等)、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等;環境因素──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於污染嚴重的工廠,要根據風向和水流方向合理布局。城市工業微觀布局的基本原則:主要考慮地價、交通運輸條件以及對城區環境的影響,規模大、污染嚴重的工廠,應遠離城區;規模小、幾乎無污染的工廠,可以布局在城區內;居民區和工業區之間,最好用衛生防護帶(綠地、大片的水面)隔離。
⑵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原料地對工廠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正在逐漸加強。工業原料的運入、產品的運出,都需要交通運輸。隨著交通運輸技術與手段的進步,運費在產品成本結構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在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不再成為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工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不斷解放體力勞動的同時,工業對勞動力技能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勞動力素質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加。
⑶工業的集聚與分散 許多工廠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空間聯系)、生產協作(生產聯系、投入-產出聯系)或交流信息(信息聯系)而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從而形成工業地域。集聚的好處是: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工業分散的原因有三種情況:①老工業區工業過度密集,地價、工資上漲,資源緊張、污染嚴重,促使新的工廠到其他條件較適合的地區發展;②電子元器件廠(技術密集型)和電子裝配廠(勞動密集型)之間,由於布局趨向不同而發生分散;③跨國公司在全球尋找最優區位,復雜產品如汽車的生產,整車廠與眾多的配件生產廠家形成了一個全球一體化生產網路。
Ⅳ 怎樣答關於地理的 農業區位優勢與工業區位優勢
許多學生都試圖找到一個模式來答區位分析題,對於農業區位因素來說,主要與自然條件有關,而自然條件主要就是:土、地、生、氣、水五個方面,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技術、勞動力等,但是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一定要靈活運用,例如我國南方水稻種植業,不用考慮市場和交通,而大牧場放牧業就要考慮市場和交通,所以一定要靈活運用。同理工業的區位因素也不一樣。比如答鋼鐵工業的區位因素要考慮:原料、燃料、水源、交通、市場、農業基礎等。而美國在中國建汽車廠則有很大差異,要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的素質、市場、交通、基礎設施、資金等。所以你最好多記憶一些因素,問道哪個區位因素時從中找,千萬不要千篇一律。答的內容多了,浪費時間,答的少了不能得多分,有人說地理背一背就能的高分那是錯誤...許多學生都試圖找到一個模式來答區位分析題,對於農業區位因素來說,主要與自然條件有關,而自然條件主要就是:土、地、生、氣、水五個方面,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技術、勞動力等,但是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一定要靈活運用,例如我國南方水稻種植業,不用考慮市場和交通,而大牧場放牧業就要考慮市場和交通,所以一定要靈活運用。同理工業的區位因素也不一樣。比如答鋼鐵工業的區位因素要考慮:原料、燃料、水源、交通、市場、農業基礎等。而美國在中國建汽車廠則有很大差異,要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的素質、市場、交通、基礎設施、資金等。所以你最好多記憶一些因素,問道哪個區位因素時從中找,千萬不要千篇一律。答的內容多了,浪費時間,答的少了不能得多分,有人說地理背一背就能的高分那是錯誤的,學什麼知識都需要動腦靈活運用。
Ⅵ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方法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高二地理 大題答題技巧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1
城市(因素)(地域形態)(布局形式)
(1)城市道路網問題:
形式:環行—放射式方格--環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線: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為通達度最高的地區。
環線:縮短了城市各端點的距離,避免把大量人流、車流引入市中心,減少市中心的交通擁堵和交通污染。
(2)城市交通環境問題:
兩大問題:①交通線路擁堵;②交通環境污染
解決交通線路擁堵:根本 措施 是合理規劃城市道路
解決交通環境污染:①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技術措施;
②廣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交通道路;
③合理規劃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3)逆城市化問題:
原因:①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②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發展:英國---美國、西歐、日本---北歐(聯系經濟發展水平記憶)
表現:①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迴流;②大城市中心區萎縮;
③中小城鎮發展迅速;④鄉村人口數量增多。
(4)城市中工業區區位特點及原因:
①不斷向市區外緣遷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緊張,工業企業污染環境的問題突出。
②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原因:工業生產活動的大量運輸需求。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2
政治經濟地理格局⑴第三世界長期貧困落後的原因:
①自然災害頻繁,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②長期受殖民統治掠奪,經濟基礎差;(歷史根源)
③長期內亂,社會動盪不安;
④經濟結構不合理,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根本原因)
⑵我國(發展中國家)如何吸引外來直接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①持續的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投資商;
②制定有效的產業政策:
在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勞動密集和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加大 教育 投入提高人口素質;
④爭取國內、國際穩定的政治局勢。
⑶中國為什麼要加入WTO?
①當前世界國家、地區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②可增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提高我國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改善出口商品構成;
③利於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提高我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地位。
⑷解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是: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起相互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⑸跨國公司:
國外組織生產的原則(跨國公司採取全球化戰略):
①在資本過剩的國家籌集資金;
②在原材料和勞動力低廉的國家加工產品;
③在物資短缺的國家銷售產品。
跨國公司進軍我國的利與弊:
利:引進資本和技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利於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接軌.
弊:對我國傳統工業造成沖擊
⑹巴以沖突和平解決步履維艱。主要原因是:
內因:①巴勒斯坦問題;②耶路撒冷問題;
③被佔領土問題;④水源問題。
外因:⑤帝國主義國家維護其全球戰略利益,插手中東事務。
⑺歐盟問題:
①歐盟的成立對世界格局有何影響?
歐盟成立後,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歐多足鼎立的局面,使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②歐盟的成立說明了什麼?
歐盟的成立說明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的同時,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迅速增強,從而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⑻西亞地區倍受西方列強關注,原因:
①西亞石油資源豐富,是西方列強主要的能源供應地;
②地處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戰略位置重要.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3
能源⑴我國能源利用的現狀:
以煤炭為主,利用石油、天然氣,積極發展水電,穩妥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風能、沼氣、地熱能、海洋能等。
⑵我國能源消費利用變化特點: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氣、水電、核電比例上升。
⑶我國主要的核電站:廣東-大亞灣、嶺澳;浙江-秦山;江蘇-田灣等。
建設原因:常規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農業發達,能源需求大。
⑷目前能源利用緊張原因:
①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我國耗能大的工業發展快,加劇了能源緊張;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④能源勘探、開采跟不上國民經濟需求;
⑤國際石油價格上漲;
⑥我國缺少石油儲備體系。
⑸調整措施:
①採取多元化戰略,進口石油;
②建立石油儲備體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採取,增加能源產量;
④加快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建設;
⑤穩妥發展核電;
⑥因地制宜地發展沼氣、太陽能、水能、風能、海洋能等;
⑦加大技術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⑧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節約能源的意識;
⑨實現產業升級,適當限制耗能大的工業發展;
⑩利用乙醇汽油。
⑹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①哈薩克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哈薩克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②中國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增加石油進口的多元化;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管道處於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⑺我國西南部能源輸出省卻出現能源緊張原因:
①降水減少,河流徑流量變小,水力發電受到限制;
②經濟發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⑻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對東、西部地區影響:
①對西部的意義:
a.改變西部的能源消費結構,促進西部地區生態建設,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
b.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
c.增加就業機會;
d.有利於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②對東部地區: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張狀況;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保護環境。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4
商業貿易與金融中心⑴商業中心形成的條件:
①周圍有穩定的商品來源區和銷售區;
②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便於商品集散。
⑵商業網點的組織形式:
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區(大城市)--商業街和商業小區
人口稀少地區--貨郎擔、大篷車等流動形式
⑶商業中心的布局原則和區位:
市場最優原則--城市的幾何中心
交通最優原則--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⑷上海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的原因:
①上海本身擁有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和商品經濟發達的腹地
②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
變式:武漢、西安分別是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商業中心的原因。
芝加哥是美國中部商業中心的原因。
⑸世界主要金融中心
①世界著名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倫敦、蘇黎世
②世界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巴黎、法蘭克福、東京、香港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5
重要的地理界線⑴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⑵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④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
⑤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
基本思路:地形界線、氣候(氣溫、降水、風)界線、植被界線、農業界線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相關 文章 :
★ 高二地理大題答題技巧整理
★ 高二常考的地理大題考點答題公式大全
★ 高二地理題期末試卷及答案
★ 高二必修三地理大題
★ 高二地理十個熱點題與八種記憶方法
★ 高二地理題下冊期末試卷
★ 高二地理題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 高二區域地理習題及答案
★ 高二地理會考復習題測試卷
★ 高二地理復習知識點總結
Ⅶ 高三的地理題目答題技巧
知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你只是你只是淺嘗輒止,那麼只會覺得枯燥乏味,像對待任務似的應付學習。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三的地理題目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的地理題答題技巧1
九、資源類問題
1.礦產資源開發條件評價
主要從礦產資源(數量、質量、分布、地域組合)、開采成本、開采難度、市場、交通等方面來分析評價。
有利方面的答題模板:①煤炭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②埋藏淺/可露天開采,開采條件好;③品位高,開采成本低;④國內/外市場廣闊;⑤交通便利。
不利方面的答題模板:①埋藏深,開采難度大;②礦石品位低,開采成本高;③位於山區,交通不便,距離市場遠;④開采技術落後;⑤氣候惡劣,開采條件差。
2.礦產資源開采帶來的環境問題
(1)資源枯竭:礦產資源開采易導致水資源枯竭、礦產資源枯竭。
(2)環境污染:礦產資源開采易導致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
(3)生態破壞:礦產資源開采破壞植被,易導致土地荒漠化(乾旱、半乾旱地區)/水土流失(濕潤、半濕潤地區);開挖地表,排棄土石;礦井采空區岩石斷裂易出現地面塌陷;礦井水大量外排,導致地下水位下降。
3、南水北調的深遠影響
(1)積極意義:①社會效益:改善調入區投資環境;緩解爭水矛盾,利於社會安定。②經濟效益:促進調入區經濟發展。③生態效益:增加調入區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美化環境,改善城鄉居民衛生條件,控制地面沉降。
(2)消極意義(以東線為例):①長江徑流量減少,海水倒灌,引起河口地區鹽度升高,影響長江下游水質;②長江泥沙淤積加重,航道淤塞;③對江淮沿線地區水生生物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沿線土壤易發生鹽鹼化;④沿線經濟發達,大量污水排放會降低水質。
4、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對西部地區:①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②促進天然氣加工業的發展,推動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③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並大力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④實現西部能源結構優化。
(2)對東部地區:①緩解能源短缺,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促進東部經濟發展;②推動天然氣化工、發電等產業的發展;③東部地區進行西氣東輸工程的配套建設,帶動東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④改變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於改善東部地區的大氣質量。
5、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① 哈薩克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哈薩克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② 中國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增加石油進口的多元化;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管道處於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高三的地理題答題技巧2
十、垂直地帶性
1、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1)緯度:相同海拔,則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
(2)海拔:相同緯度,則海拔越高,帶譜越復雜
(3)熱量:陽坡帯譜多且位置高、陰坡帶譜少且位置低
(4)山頂、山麓之間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譜越復雜。
2、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緯度:一般來說,低緯地區氣溫高,雪線高,高緯地區氣溫低,雪線低
(2)降水: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喜瑪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3)坡向:陽坡雪線高於陰坡;
(4)坡度:坡度越大,積雪越易下滑,不利於積雪保存,雪線偏高。
高三的地理題答題技巧3
十一、描述類問題
1、描述某地的地形地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地形以--為主
(2)主要地形分布(多種地形類型下) --分布在--方位
(3)地勢起伏狀況 地勢--高--低、地勢自--向--傾斜;地形崎嶇(平坦)/地面起伏大(小)
(4)沿海地區需描述海岸線特徵 海岸線平直/曲折
(5)有特殊地貌的分布需指出(火山、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沙漠等)
(6)重要地形剖面特徵(剖面圖中)
2、地理位置特徵的描述模式:
(1)半球位置(北半球、南半球、東半球、西半球)
(2)經緯度位置(所處的熱量帶、緯度帶:中、高、低緯度帶)
(3)海陸位置(島嶼、半島、大陸東西部,太洋東西岸,臨海、離海較近,深居大陸)
(4)相對位置(與哪些國家接壤、與哪些行政區相鄰、隔海相望;位於某地什麼方位)
(5)戰略位置(交通位置、一帶一路等)
高三的地理題答題技巧4
十二、城市類問題
1、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2、城市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有利於交通聯系,節約建設投資,人口集中;
b.熱帶地區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區城市分布在河谷、開闊的低地
(2)氣候:中低緯地區溫暖,沿海地區濕潤
(3)河流:(①運輸功能:河流交匯點、過河點、河口、河運的起點或終點,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臨近河流,水源充足或豐富 )
(4)資源條件
「社會經濟因素」
(1)交通條件(某地是否臨鐵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碼頭、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處,交通便利
(2)政治因素 (3)軍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遊因素
高三的地理題目答題技巧相關 文章 :
★ 地理答題技巧十大問答
★ 高中地理答題解題技巧方法
★ 高三地理答題技巧大全
★ 高三學生地理答題技巧
★ 高三學生地理答題技巧
★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和規律整理
★ 高三地理復習及答題方法
★ 秒殺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 高考沖刺地理解題技巧大全
Ⅷ 高中地理 ~工業布局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如何注意環境問題
①自然因素。分為自然資源與自然條件兩類,它們是影響工業生產發展與布局的物質基礎和重要的外部條件。前者包括礦產、土地、水與生物資源等;後者主要有工程與水文地質、地形、氣候、陸地水文、自然災害(如地震、滑坡與泥石流)、生態環境條件等。
②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地區已有的經濟基礎與經濟發展水平、運輸條件、勞動力條件、市場消費因素、經濟管理體制、區域政策、價格及稅收制信息網路的通達度度等。它們對工業布局、特別是工業企業選擇最優區位有著重要作用。
③生產技術因素。包括生產工具(設備)和與它相適應的工藝流程與方法,以及勞動者掌握生產工具的技能,三者相互影響而又緊密聯系。生產技術進步會相應地改變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布局影響的程度。如地質勘探及礦物采選冶煉技術的進步,可擴大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減少工業布局對自然資源依賴的程度;能源利用與輸送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為工業在地域空間的廣泛分布創造條件。
④心理、行為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業布局(如區位的選擇等)。
在工業布局過程中,上述各因素都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程度上綜合地起作用,故應將它們同各地區的具體條件相結合,進行深入細致的綜合分析,並通過一定的經濟指標計算布局的經濟效果,如單位基建投資、勞動生產率、原材料與燃料動力供應成本、各項運輸費用、環境保護費用、產品銷售成本與利潤等。工業布局諸因素對不同時期和各工業部門及企業布局影響的程度亦有輕重緩急之分,故應動態地研究不同歷史時期對該地區某工業部門和企業布局起決定作用的主導因素,亦即工業企業選擇最優區位的指向。如原料和燃料動力因素是影響當前中國鋼鐵工業及多數有色金屬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勞動力、市場和技術協作因素是影響多數輕紡工業部門及汽車、造船、機床、儀表、農機等布局的指向。
Ⅸ 高考地理,工業部分大題思路 工業分散集聚的好處原因等
281 工業的投入因素 土地、水源、勞動力、資金、能源、原料、科技.
282 工業的產出 產品和三廢.
283 工業投入要素與工業發展類型的關 系 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
284 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發展的影響 ①原料種類和利用率②勞動力的數量、體力、知識、技術
285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原料、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技術
286 五種區位因素指向型工業 原料、市場、動力、廉價勞動力、技術指向型
287 原料、交通運輸、信息和勞動力對工業區位影響的變化 ①替代,減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達,重要④自動化,勞動力素質。
288 社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①國防②政策③個人偏好④工業慣性
289 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水污染(河流下游),風污染(下風向)
290 企業增長的戰略 ①橫向一體化②縱向一體化③多樣化
291 企業空間發展的特點 ①由近及遠擴張②由大市場至小市場擴張
292 跨國公司的空間發展過程 ①代理商②銷售公司③組裝公司④生產公司⑤研發機構⑥全球經濟
293 工業企業之間的聯系 ①生產的聯系②非生產的聯系③信息的聯系
294 工業集聚的優勢 ①共享基礎設施②交流協作③降低運費④擴大總體生產能力
295 工業分散的原因 ①原料和產品的運輸量小②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
296 工業地域的形成原因 ①自發形成②規劃形成
297 不同發育程度工業地域的不同特點 ①發育低(食品工業)②發育高(鋼鐵工業、石油化工、機械製造)
298 傳統工業區的區位特點分析(魯爾區) ①煤炭資源豐富②鐵礦區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場廣闊
299 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300 魯爾工業區的綜合整治 ①發展新興工業②調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發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301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 ①中小企業②輕工業③生產分散④資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業化
302 高技術工業的特點 ①人員高水平②增長速度快③研發費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場
Ⅹ 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導語:地理大題答題技巧。以下的答題技巧,同學們如果能自己總結出好的方法,在考試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最後我祝各位同學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1技巧一、解讀材料,科學審題
讀題干-讀圖名-讀圖例、注記、經緯度-分析地圖-題干與圖表結合分析-分析設問。
①題干,一般包括材料、數字、圖表等。
②審問題,包括問題的設問角度、限制性條件、所屬的知識范圍等。
③題目不同,審題的側重點也就不同。有些題目較簡單,可從關鍵詞上突破題意;有些題目的材料較為復雜,需要從材料的內容上來把握題意;有時只有將上述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准確判斷;還有些題目需從問題入手,進行逆向推斷。高考題目的總要求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審題時應以題意為中心,聯想所學的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和區域案例,要全面、准確閱讀所給材料,把握問題指向和設問角度,揣摩命題意圖與考查要求。
2技巧二、信息獲取與機智解讀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形、數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准:要注意區域圖的准確定位,如經緯度定位、海陸輪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徵定位;從題干、圖表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題乾和設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並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隱含信息。
運用信息要活:運用直接信息及隱含信息對問題進行分析,思維要暢通、敏捷。
3技巧三、解答技巧,實現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間的內在轉化
將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建立聯系,運用地理思維將知識重新組合、遷移轉化。一般解答思路為:根據經緯度、海陸位置准確定位→自然環境特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人類活動(工農業生產及其地域聯系)。其作用是通過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一條承接式思維鏈條,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時由於題目條件隱蔽,層層設障,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在此基礎上要理清頭緒,全面考慮,綜合分析,並找出優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
善於遷移知識,活學活用。課本上的案例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典範,因此,注意案例的遷移,做到活學活用,才能贏得高考。如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可聯系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農業;魯爾區的綜合整治措施可遷移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措施;美國'矽谷'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可遷移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北京中關村、新加坡電子工業。內蒙古畜牧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採取的措施,就可'遷移'阿根廷發展畜牧業所採取的措施: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③開辟水源;④種植飼料。
4技巧四、解答問題,草擬答案
①遵循已形成的思維模式和探究思路,根據試題的設問指向闡釋事物、探討問題,做出正確解答。如以區域為信息載體的題目要牢牢把握區域環境特徵,與區域環境特徵相背離的'詞語要慎用。
②解答問題一定要有大局觀,要清楚從哪些方面、哪些層次作答,而且根據要點與原理的邏輯關系,確定哪個要點需重點分析,哪個簡略闡述即可。
③答題中要注意辯證分析問題,如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資源問題(開源、節流)、評價與影響(利與弊)、區位因素(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地理規律(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等。
5技巧五、書寫答案
答案的表述要規范、合理,要正確使用地理術語(特別是關鍵詞),要講究層次性、邏輯性,卷面要整潔、清晰。
先不要急於解答,要將整個試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鍾大體看一下試卷有幾個大題目,是39題還是40題?通觀全卷,做到心中有數。
要仔細、認真地看清楚試卷前對考生的要求,對答題的說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規定,減少或避免失誤。
開始答題時,要十分認真仔細地領會每一道大、小題目的要求,比較有把握才開始下筆。審題要做到,一不看錯題;二不遺漏題;三要看全題;四要審准題。
答題前只要明確考題問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給的條件有哪些?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題要點的先後順序。要根據各種類型題型,有針對性地回答。如讀圖填充題要求簡明、扼要;簡答題和綜合題則要求內容充實、要點精確。
答題要先易後難。剛一進入考場,在開始答卷時的前幾分鍾,心情多數是比較緊張的。這樣,思維、記憶都難以達到最佳狀態。如再遇上難題,心情就更易慌亂。因此,做題時先要從容易的入手,當你做過幾道有把握的試題後,心情就會自然地穩定下來,這時再做較難的試題,思維也活躍多了,增加了自信心,以後的考試也將順利得多了。書寫要整潔、清晰。
答題的書寫不能粗枝大葉,要按照試卷的要求,注意答題的格式。書寫要清楚,特別是地名不能寫錯別字,整潔的卷面使閱卷教師能看清答題的內容,而不易遺漏。綜合題答題切忌錯位。
答完綜合題後要認真檢查。檢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與題目是否一致,有無答非所問,有沒有看錯題,綜合題該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無漏題現象,試題是否都已完成。選擇題完成後直接填塗,准確無誤,不建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