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是政治地理過程

什麼是政治地理過程

發布時間:2023-01-01 12:54:59

1. 用人文地理學簡述 政治地理過程 的概念

人文地理與人類活動有關,如歷史人口遷移,人類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或是規避自然災害,或是逃避戰爭的困擾,與不同時期的地理變遷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在我國人文歷史里,由人文地理發展為政治地理 ,再由政治地理表現為人文地理的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春秋戰國時期,諸雄割據,政治地理基本等同於人文地理,應該可以說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甚至到了後來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同言、同軌、同幣等政策,再者人口遷移方面,都是以政治為基礎的人文地理表現方式。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 什麼是政治地理學

比如說為什麼會爆發海灣戰爭? 中東地區的復雜關系...====

3. 政治地理的介紹

地球的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國家,有的人口眾多,象中國有10多億人,佔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稀少,如冰島只有25萬人。在組成上講,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種語言的國家,美國和蘇聯是多種民族的國家,比利時是多種文化的國家。政治地理是來分析國家的產生、發展和其特徵,並探討地理環境對國家制度與政治決策的影響,同時也研究國際關系,探討大國和小國、富國和貧國之間的矛盾和協調。這對世界人類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4. 什麼是政治地理

政治定義的不同表述

由於政治是社會管理,它所涉及到的是社會科學的根本學問,如果我們不是抓住政治即社會管理這個本質,就政治的表現形式給政治下定義,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定義:

第一,在一個社會內部,有權力的取得方式、權力的存在形態、權力的運用、權力的目的;政府的構架;由於權力的取得方式和運用方式不同,而形成集權政治和民主政治,在集權政治下就有階級、統治、反抗、斗爭、起義、革命、……及各種專制形態;在民主政治下就有議會、選舉、集會、集社、黨派等;

第二,當社會的區域界定並與其它社會人口群接觸的時候,政治就有國家獨立、主權,及與之相適應的外交方針、政策、各種條約等;

第三,社會的存在形式是變化的,其管理方式也是變化的;

第四,人自身是發展變化的,人們的認識也是變化的,政治思想也會隨著人類自身的變化及認識的變化而變化。

社會規范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下對政治的表述就不同。但是,只要我們抓住政治即社會管理這個實質,對現存的政治的表述就會綱舉目張。

政治的不同表述:

A、在集權社會主義的建立過程中,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法理論框架內,我們把政治概括為四個方面:政治的核心是誰掌握國家政權(權力斗爭);政治的實質是階級對階級的統治;政治的目的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是領導藝術。

列寧認為:「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政治就是反對世界資產階級而爭取解放的無產階級的關系。」(《列寧選集》P4-370)--這是(馬克思理論)特定條件下對統治與革命的表述。

列寧認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廣……,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佔首位。」(《列寧選集》P4-441)--這是針對集權政治經濟目的的表述。

列寧認為:「政治就是參預國事,指導國家,確立國家活動的方式、任務和內容。」(《列寧選集》俄文版P21-14)--這是就人民主權的一種形式的表述。

列寧認為:「政治應該是人民的事,應該是無產階級的事。」(《列寧選集》P4-370)--這是特定條件(馬克思理論)下對政治的本質的一種表述。

列寧認為:「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列寧選集》P4-42)--這是政治作為一種手段的表述。

毛澤東說:「政治,不論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階級對階級的斗爭,不是少數個人的行為。」(《毛澤東選集》P3-868)--這是就集權政治下統治與革命之間的表述。

《辭海》(1978年上海版):「在有階級的社會里,『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指階級斗爭,包括階級內部的關系、階級間的關系、民族關系和國際關系」。

[蘇]羅森塔爾·尤金《簡明哲學辭典》:「政治就是參預國事、指導國家,確定國家活動的方式、任務和內容」。

B、孔子說:「政者,正也」(《論語·顏淵》),也就是率領人民走他們所謂的正道。--這是就政治的內涵來說的。

孫中山說,「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這是就政治的本質的表述。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說:政治是實現正義、為民謀利,以達到最高「善業」的行為。——這是就政治的目的來說的。

C、十六至十七世紀初英國專制君主詹姆土一世,認為政治是君王接受天命來統治愚民的。——這是專制政治下的代天牧民思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克倫威爾以及法國大革命後復辟帝制的拿破崙,則認為政治是歷代英雄耀武揚威,遠征近伐的豪舉。--這是就個人政治行為一種動機的表述。

D、[英]R·J·勞倫理斯:「政治是這樣一種活動,它說服人民組成可以作出集體決定的團體,誘使其成員接受或者反對那種以團體名義實行改革的建議。」——這是政治運用手段的一種表述。

韓非和義大利的馬基雅弗里等曾認為政治不過是宦海中縱橫捭闔所玩弄的權術。--這是對政治手段的一種表述。

E、還有人如英國的葛德文,俄國的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則詛咒政治是人間的罪惡、骯臟的勾當等等。我國也有人說政治是「厚黑」,政治學是「厚黑學」。——這是對專制政治結果的一種表述。

當代國內外學者中還有許多人認為政治作用在於政黨間的互相傾軋和爭權奪利:操縱選舉,贏得議席和奪取政權。——它是對現代政黨政治一種現象的表述。

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山先生等對政治的解釋最接近真實,是從政治的自然本源或一般形態出發研究政治的,而其他解釋則是從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或特殊形態出發研究政治的。我們不能說從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的特殊形態出發研究政治就不科學,但是,我們不能把特殊誇大,以偏概全。

關於政治的表現還有很多很多,如:居民、民族、公民、階級、階層、社會集團、民族矛盾和斗爭、階級矛盾和斗爭、各社會集團間的矛盾和斗爭、國家機器、國體、政體、君主制、共和制、虛君共和制、中央集權制、民主集中制、聯邦制、邦聯制、資產階級專政、地主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資產階級法西斯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工農民主專政、人民民主專政、民族自治、民族自決、地方自治、民主、資產階級民主、無產階級民主、專政、鎮壓、獨裁、專制、平等、壓迫、自由、紀律、權利、義務,人權、統治、憲法、法律、法治、法制、立法、司法、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社會治安、警察(公安)、議會、議員(人民代表)、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層政權組織、官員(政府幹部)、官僚、政客、政治家、政府首腦、國家元首、閣僚、革命領袖、國家領導人、政黨、政治團體、社會團體、人民團體、選舉、任命、任期制、終身制、制衡、集權、分權、政治戰略和策略、政策、政治方針、路線、法令、政令、行政管理、革命、反革命、復辟、改良、改革、保守、政變、暴亂、內亂、……,等等。從政治的詞性看,既是名詞,也是動詞,還可以與許多許多的詞性搭配,如:政治理論、政治問題、政治觀點、政治領域、政治原則、政治理性、政治家、政治性、政治科學、政治出版物、政治精神、政治方面、政治會議、政治意義、政治周刊、政治理性、政治傾向、政治力量、政治迷信、政治上的不信、寡頭政治、本國政治、政治智慧、政治產業、政治語言、政治地理、政治真理、政治文章、政治因素、政治對象、政治德行、政治自由、政治人、政治歷史、政治基礎、政治辯論、政治過錯、政治小說、政治活動、……、等等。真是舉不勝舉。政治一詞是用得很廣泛的一個詞彙,但是,過去要給政治下一個准確的定義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政治是人類社會共同生活的特有產物,人類社會從誕生開始,發展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運動變化的,認識是變化的,社會管理方式是變化的,政治思想是變化的。當我們總是站在人類社會發展長河的特定的時間去觀察考察政治,我們對政治自然就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定義。尤其是在集權社會,政治是政治家的事,百姓休談政治,政治就成了領導的掌上玩物,領導需要什麼,政治就是什麼,自然不能從一般形態上考察政治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
這門學科具有多項分支,例如自然地理學,經濟(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遙感學等等,
學術有專攻,一個人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精通。

5. 什麼是地理、生物、政治、物理、化學、歷史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生物,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
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這一社會現象很復雜,各時代的政治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但至今還沒有公認的確切定義。 政治隨著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進程而發展,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隨之向前發展。政治體制指政治制度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國家政治事務的規范體系,具體指與國家根本制度相適應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等具體制度。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化學(chemistry)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6. 用人文地理學知識簡述 政治地理結構

所謂政治地理結構是指政治地理單元內部 各組成部分(要素)之間的關系。可分為 政治空間結構和政治實力結構。
政治空間結構是由政治地理單元中的空間要素構成, 空間要素包括領土范圍、邊界、位置、形狀和具有支 配地位的中心性區域等。 政治空間結構是政治地理單元存在和發展 的基礎;是政治地理單元謀求安全、權力與財富相對 穩定的要素。
政治實力結構由實力要素組成。實力要素 包括領土、自然條件、人口、軍事、經濟 、科學技術、國民士氣及政府能力等。政治實力結構是政治地理的活躍因素,也是核心因素。

7. 什麼是政治地理位置

能成為和被稱為 處於「XX地理位置」的通常都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政治地理位置是政治作為主導因素才發展起來的,或者發展起來之後主要因為政治原因而人為地推上成為某范圍內中心的城市(如河北的石家莊),通常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等等)的行政中心,即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居於政治中心,(通常是唯一的)。如:北京,華盛頓,巴西利亞,堪培拉(前澳大利亞首都是墨爾本),東京。與之有區別的,常見的是「經濟地理位置」。同理,即以經濟作為主導因素而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某范圍內中心的城市,通常是某區域范圍內的經濟中心或者經濟核心城市之一,如:深圳,上海,紐約,悉尼,橫濱…是典型。有些城市可能具備政治,經濟,工業,文化,商業,金融等多個中心。從我國舉幾例,如:上海(小區域政治、工業、商業、文化中心,大區域的經濟、金融中心),石家莊(交通中心,政治中心),株洲(南方十省鐵路交通樞紐級中心,湖南省工業、交通、信息中心),長沙(省商業、娛樂傳媒業、政治文化中心)另外,涉及到一個級別和類型問題。有時一個城市可能在大級別地理范圍和小級別范圍,都是同一類中心地理位置,但是其地理位置級別不一樣;也可能在不同范圍處於不同類型的地理位置。同樣級別大小地區的同一級別地理位置(的中心)可能從一個城市轉變到另一個同級別大小的城市。歷史上最常轉變的同一級別同一類型地理位置就是首都,首府,省會,州府之類,而省會是其中最容易占據多個類型中心地理位置的。如:國土大小相當的清朝-民國-共和國的首都是,盛京-北京-南京-(重慶)-北京;明朝的商丘(順天府)—南京(應天府)-北京(京都),巴西國家級別政治中心裡約熱內盧-巴西利亞,俄國的聖彼得堡-莫斯科。有的國家同一時期有多個並列首都-政治地理位置中心(同一城市改名的不算),如中國元朝d烏蘭巴托-上都(和林)-中都(燕京)。南非的現今的三大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立法首都開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隨時間變遷的首都如:日本的奈良-京都-東京。雲南的升龍-順化-河內-西貢+河內-河內。柬埔寨的吳哥-金邊。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安卡拉。近十年剛搬遷的如哈薩克斯塔的阿拉木圖-阿斯塔納。象牙海岸:阿比讓→亞穆蘇克羅。奈及利亞:拉各斯→阿布賈。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多多馬。摩洛哥:非斯→拉巴特。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伊斯蘭堡省事宋元才開始的,省會變遷如湖南的長沙-潭州(湘潭)-長沙,河南的開封-鄭州+新鄉-鄭州,安徽的安慶-徽州-銅陵-合肥(歷史上從來不是中心),河北的邯鄲-保定-天津-北平-保定-石家莊(歷史上比合肥更無地位),江蘇的江寧(南京)-蘇州【經濟中心】-鎮江-南京。山東淄博-濟南(經濟中心:青島)。福建經濟中心廈門,政治中心福州,航運中心泉州。廣西的龍城(柳州)-桂林-南寧。雲南的大力-昆明。新疆的伊犁-清朝前期遷到迪化(烏魯木齊)。江西的九江-南昌。黑龍江齊齊哈爾-哈爾濱;吉林省的吉林-長春。

8. 政治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已對國家與其地理區域的關系進行探討。在其著作《理想國》中,提出了理想國家的模式。以後,古羅馬學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學》中,也論述了大政治區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條件。
古代所有主要區域地理著作中,政治地理的內容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著重記述國家疆域、邊界、首都、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與鄰國的敵友關系等有關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例如,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地理志》,以及後來歷代史書和方誌中,都有這方面記述。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顧祖禹分別撰寫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讀史方輿紀要》,論述了中國古代利用區域地理特點經營邊防、保衛疆土的歷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學家根據大量歷史資料和當時的政治狀況,進行理論探索。
拉采爾1897年發表的《政治地理學》,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學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研究。他還提出了國家有機體學說,以及政治地理學的空間和區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謝倫進一步發展了國家有機說,並提出了地緣政治學這個名稱。以後麥金德提出了陸心說,斯皮克曼提出陸緣說,鮑曼提出「民族自決論」。他們的政治地理學論述,在不同時期的國際問題討論和國際形勢決策中,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
20世紀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國地緣政治學者歪曲拉采爾的「生存空間」的概念,使地緣政治學成為納粹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學的名聲一度深受損害。為使政治地理學復興為真正的科學,一些政治地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即開始探討新的研究方法。
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學應當研究政治區域內的區域異同,強調向心力和離心力對政治單元結合的作用。以後,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國家不穩定的流通或運動和促進國家穩定的國家意識,是政治地理學研究的兩個重要因素。70年代以來,研究多集中在政治過程和政治行為方面,更為關注較小的政治區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離區、選舉地理等。

9. 中國國家政治地理的構成要素有那些內容

國家是政治地理研究的基本空間單位。政治地理意義上的國家必須具備四個構成要素: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表面某一事物與外在客觀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總和。外在客觀事物包括地表自然實體和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人文條件,空間關系包括方位和距離。
數理地理位置
亦稱天文位置,用經緯度表示。它體現國家領土與地球表面整體的空間體系。按領土所處的經度不同,可將國家分為東半球國家和西半球國家;按領土所處緯度的不同,可將國家分為低緯度國家、中緯度國家和高緯度國家。緯度位置決定國家的氣候資源狀況,從而影響到綜合國力。
海陸位置
指一個國家的領土與海洋的相對空間關系。它對國家的交通運輸、對外交往、國防安全、政治軍事地位乃至綜合國力都有重要影響。
沿海國是指領土以大陸為主體,同時又瀕臨海洋的國家。這類國家一般都有方便的出海口,可得海上交通和漁鹽之利。漫長的海岸線不僅提供了天然港灣,還便於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帶對外開放,並可用以闢建軍港,發展海軍,保衛海疆,捍衛海洋權益。
島國是指領土完全由島嶼或群島構成的國家。這類國家處於海洋之中,居民在很大程度上以海為生。為謀求國家的發展和領土的安全,就要努力向海外擴展經濟活動和開辟對外聯系的海上通道,並建立必要的海軍力量,掌握領海的制海權。
內陸國是指領土深居大陸內部、四周被鄰國陸地領土所包圍而無海岸線和出海口的國家。這類國家由於在進出海洋方面要借道他國,可能受制於人.力Ⅱ之被一個或幾個國家所包圍,在外交政策、經濟建設和國防諸方面都要考慮這個制約因素。
政治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是指國家領土與有關政治地理要素和條件的空間關系,也就是其周圍地區和鄰國的政治狀況、外交政策、國力強弱等及其對本國的影響。 緊湊型國家
這類國家領土形狀近似於圓形或多邊形,基本上沒有島嶼、半島和較大彎曲的海灣。這種形狀有利於國家主權在空間上的充分行使。
鬆散型國家
領土形狀鬆散破碎,各部分之間為海域或他國陸地領土所隔,只能通過水陸或航空運輸相聯系。這種領土形狀往往對國內交往、行政管理和國防帶來諸多不便。
狹長型國家
其領土呈帶狀延伸。此類領土平時不利於國內交往;戰時極易被敵方切割而難以防禦。
嵌入型與穿孔型國家
一個國家的領土完全被另一個國家所包圍,前者稱嵌入型,後者稱穿孔型。顯然,嵌入型領土形狀的「國中之國」,難免受到穿孔型國家的控制。 國家領土的分布與領土的形狀是緊密聯系的。
單節國家
是指一塊緊湊完整的領土組成的國家。
復節國家
是指由兩塊或兩塊以上在空間上相互分離的領土組成的國家。在復節國家中,還有跨洲國家和飛地兩種特殊的分布形式。 領陸
領陸是指國家邊界范圍內的陸地及其底土。它是國家領土的基本組成部分。
領水
領水是指國家主權管轄下的全部水域及其底土。分為內水和領海兩部分。
(1)內水
內水是指國家領陸內及領海基線向陸一側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內海等,有時也專指領陸內的河流和湖泊。
(2)領海
領海是國家主權管轄下的與其海岸或內水相連接的一定寬度的海域。領海的寬度原來由各國根據其地理位置特點、經濟發展、國防安全和保護沿海自然資源的需要而自行確定,從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領海寬度最大不得超過12海里。 法律功能
國界代表某個國家行使主權的領土范圍。
稅收功能
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和民族經濟對外國徵收關稅。
管制功能
即對通過邊界的人和物進行檢查和監督,以控制移民活動和資本、貨物流動,防止非法越境、走私及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自然國界
(1)山脈
山脈作為國境線,交通性差,隔離性強。通常以山脈的分水嶺劃分國界。山脊線與分水嶺一致,國界容易劃分;如果二者有出入,劃界時就易產生矛盾和沖突。
(2)河流
河流線狀明顯,適於作國界。確定河流國界時,根據國際慣例,第一,通航河流以主航道中心線劃界:第二,非通航河流,以兩岸間中間線為界。
(3)海洋
海洋既便於交通又有巨大的隔離性,領海與公海之間有利於國境的設立。
(4)湖泊
湖泊既有交通性,又有隔離性,也是劃分國境的對象。劃分湖泊國界大多從湖泊兩岸到中心點平分,或均分兩國或幾國國境。
人為國界
兩國間無明顯的自然目標,人為設立的劃界標志稱為人為國界。
(1)人為障礙
昔日的柏林牆,曾為東西柏林之間的分界線。
(2)數理國界
指以經線或緯線劃分的國家邊界。例如埃及和利比亞、蘇丹之間分別以東經25°線和北緯22°線為界。
(3)人文國界
即按民族分布狀況或居民宗教信仰劃分的國界。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政治地理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