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地理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分析
1.識記型選擇題解題指引
該類題主要有直接設問不完全敘述設問的特點,一般導語明確,題干及信息敘述簡明、清晰、准確,選項簡短,只是選項具有似是而非的感覺。通常以文字或數字形式來考查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判斷應用、推理分析、綜合比較、鑒別和評價等能力,屬於簡單題。
解答此類題目的首選方法是排除法,即首先對選項宏觀瀏覽,對於與題意無關和肯定錯誤的選項首先排除,然後從剩下的選項中運用熟悉的原理進行推斷、篩選、排除,直到得出答案,如典例方法一。也可以從題干出發直接聯系相關概念、原理等對比選項判斷,但這一方法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記憶要求較高。
2.組合排序型選擇題
該類題目一般是指依據題乾和材料提出的限制條件將選項按照時空演化或邏輯關系等進行排列組合,要求選定其對應關系。雖然題干比較鮮明,但備選項組合迷惑性較強。組合選項一般分為有序與無序兩類。對於時空組合排序型題目可以根據自己已掌握的地理原理進行排序後對照備選項確定答案。對於邏輯性組合排序型題目應從備選項出發,採用排除法進行,即排除選項中包含有錯誤組成的選項,只要有一個是錯誤的其他的就不用看了,一般多項組合排序的確定兩三個肯定正確的即可得出正確答案了。
3.歸類型選擇題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這類題型就是在題幹部分先列出幾個同類的地理事物,要求對所列地理事物進行歸類。一般題干分類標准比較隱蔽需要通過自己分析確定。宏觀所羅列的地理事物,找出並分析明確分類標准,或按照自己掌握的標准歸類所羅列的地理事物,對應選項找出答案。
4.推理型選擇題
給出有一定關系的兩個地理事物中的一個,要求從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使之與題乾地理事物的關系符合命題立意要求。審清題干敘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關系(如從屬、並列、因果、條件關系等),明確題乾的要求,運用所學原理、規律將選項與題干組合,分析推斷與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5.比較型選擇題
考查對兩種或兩種以上類似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分析判斷、比較鑒別能力。常見題型有兩種,一是題干明確而選項要求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分析;二是選項明確而題干要求從不同個角度對地理事物或現象運用相;
6.圖文材料型選擇題
奔雷題目是綜合題的一種轉型,難度適中,階梯的關鍵是一句圖文材料對信息進行獲取與整合,藉助所學地理規律與原理分析推斷其相互關系,需要有較強的第六空間思維和分析評價能力。對信息的獲取與整合(方法技巧見專題),借用相關原理貴了吧解答題目,解題錢先宏觀地瀏覽一下選項對分析角度的提示,特別是文字內容復雜、空間較強的無圖考圖選擇題,盡量將圖文轉換,採用以圖釋義法解決。
7.配對型選擇題解題指引
這種題型在結構上包括題乾和與之相配的多個選項。題干與選項的數目可以不等,且選項選用次數也不固定,但每個題干只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答案。做題的關鍵在於抓住導語敘述,它是題乾和選項配對的依據,有時也說明選項被選次數。首先應細看指導語,明確題干與選擇配對的關系;其次對備選答案都要思考,理解含義並按其本質內容加以區分;然後將問題與選項對照,從中找出最佳答案與之配對。
蒙題技巧(迫不得已方能用)
首先地形和市場,後蒙洋流和科技
首選單句,不選復句(,和 與)
特別難的蒙AB,一組材料不同樣(同一材料下的題目,選項一般不同)
做題思路口訣
1.自然地理重原理(推理)、人文地理重內涵(品味)、區域地理重材料(挖掘)
2.選擇題重基礎靠運氣,客觀題重材料靠能力
3.客觀卷三步走:先材料 後模板 最後常識
4.經緯網 先標記(EWSN)後定位(大致區域)關鍵定氣候(緯度+區域)
5.天氣系統:先排高壓 後定低壓(中心為氣旋 槽線為鋒面 左冷右暖 冷氣團一側降水)
6.判斷流向看地形 判斷地勢看流向 判斷風向看氣壓
7.等值線:先宏觀看趨勢 後微觀斷異常(疏密定梯度 彎曲定高低 閉合定大小)
8.相減看“0”——自然增長率(≧0 人口總數持續增加)
相除看“1”——人口撫養比=非勞動力人口/勞動年齡人口
9.圖例是地圖構成要素,是答題思維角度
10.擴大規模類問題答贊同—條件+意義(就業+經濟+產業)
11.一組材料一起做(相互印證)、換序做(1題難先做2題)
1、洲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大洲陸界:亞非界河蘇伊士,運河穿過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把此分兩邊。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數,最多亞洲次非洲,最少要數大洋洲,無人居住南極洲。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南美洲歐,極地沙漠高山區,熱帶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亞知識總結:澳大利亞大洋環,南回歸線過中間,地廣人稀國發達,高原面積佔一半,氣候植被呈半環,動物稀有多奇觀。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
5、我國領土四端:頭上頂著黑龍江,腳踩曾母暗沙島,嘴喝兩江匯合水,帕米爾上擺擺尾。
6、中國十四鄰國名稱: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還有緬老越。
7、中國的行政區劃: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雲貴川蒙青陝甘,新藏兩寧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歸之日盼團圓。
8、我國的主要山脈: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台灣山脈東分布。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國鐵路干線:南北京廣與京九,京哈京滬列在東。焦枝、枝柳和寶成,向南延伸交貴昆。東西京包和包蘭,隴海蘭新至北疆,滬杭-浙贛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貴陽,貴陽-昆明是貴昆。
10、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
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陽洞庭江漢連,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糧為先。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徵: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於降水特徵、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徵(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徵:
1.長度
2.流向
3.流域面積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況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狀(扇形、樹枝狀)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晝長)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3.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
4.空氣密度
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降水(當地氣候特徵情況;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
2.氣溫(陽坡雪線高於陰坡;不同緯度的溫度變化、0℃等溫線的海拔的高低)
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1緯度:.山地所處的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B. 高中區域地理怎麼學什麼資料比較詳細 各科的輔導書都用什麼樣的好一些
一、高中區域地理 就是 分區,關鍵是從經緯度 和海陸位置這兩個方面 進行大體的定位,知道在地球儀上或者世界地圖上大體在哪個位置,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老師或者復習資料上重點或反復提到的該區域的一些問題,自己總結或者記好老師總結的回答 某些題目的 思路(也就是答題框架),具體題目具體分析,考試應該差不多了,如果想考高分,必須平時下功夫,多背多理解(知道怎麼回答和是否能回答好是兩碼事)。
二、有一本《 中國地理圖冊》 就可以,平時多翻翻 就可以了;
三、世紀金榜就不錯,不過可以咨詢一下自己的老師,看他們對什麼資料推薦度比較高,然後有空的時候去書店轉轉,自己決定買什麼
C. 怎樣學好高中區域地理
我說些通俗的吧
1、多畫圖,熟悉區域位置和小地形區,分析區域的位置特點、描述區域特徵。一定要自己動手畫,才能全面掌握細節。另外可以注意一下幾條著名經緯線周圍地理事物,便於相對定位(如北回歸線)
2、掌握分析方法,比如地理分析氣候形成原因,所有的答案一定會從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四個方面分析。
又比如描述區域特徵,一定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氣候、地形、地質、資源、地勢、地貌、水文、工農等
掌握方法,多做題總結,你會發現分析類大題分可以拿得很高,甚至接近滿分。
3、對於樓上總結的知識點,《地理基礎知識手冊》上全都有,沒事翻著看看,掌握基本常識就行了。
4、關注熱點。高考從來不迴避熱點,比如最近你可以研究研究黑瞎子島,探究黑龍江里為什麼多島嶼以及黑瞎子島的區位重要性。
最後祝你成功
D. 怎樣上好高中區域地理,大家給點意見!
上好高中區域地理的核心:
1、充分利用地圖進行教學——地理的知識是立體的,書面知識與地圖結合可以強化記憶,要讓學生建立立體的思維方法。
2、掌握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間的關系——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濟水平(工業、農業、服務業……)等。「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
地理要素之間會相互影響:位置影響氣候、自然資源,位置與資源影響交通、經濟水平與地位……
地理要素分析法是一個非常靈活的分析方法,要素組合的變化如同數學公式系數的不同,並不死板,自然地理是其基礎。千萬不要教學生去死記硬背。
E. 高中區域地理選擇什麼書好
北斗書籍系列。
地理書籍一定要權威的出版社的,不然很多都不能保證正確性。推薦比如中國地圖出版社、山東地圖出版社、星球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F. 高一地理重要區域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內容大體分成三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區域地理實際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論在區域中的實際運用。我認為區域地理復習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區域特徵:
主要是教會學生區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一個區域特徵包括自然和人文兩個部分。我復習時一般這樣分析區域:
1、自然特徵:位置、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⑴位置特徵:包括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海陸位置、山河位置等)
例如美國本土位於西經75———西經123之間,北緯30——北緯49度之間西接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接墨西哥灣和墨西哥高原,北與加拿大接壤
⑵地形特徵:包括地勢特徵、地形類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質災害等
例如美國地特徵為:地勢東西高,中間低;東部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部為年輕、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脈、落基山脈等),山脈間有寬廣盆地,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
⑶氣候特徵:包括氣候類型、降水和氣溫等氣候要素的分布、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和河流的影響、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等方面。
例如美國氣候特徵為:氣候類型復制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廣布,地形對(來自:www.hnnSCY.cOm博文學習網: 安迎高中地理 )氣候影響顯著、易受寒潮、颶風威脅等⑷河流特徵:主要從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分析。
①水系特徵: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歸屬、河道特徵(河谷寬窄、河床的深淺、河流彎曲系數)、河網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關系)、流域面積、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徵:主要是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斷流、乾涸)、含沙量、結冰情況(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等。
③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區,主要開發水能資源;在河流中下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河道寬闊、流量穩定的地區,主要開發內河航運。
2、人文地理特徵: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業、農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
⑴居民:主要從人種、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農業:農業結構、地域類型、區位條件、農業生產特點等分析
⑶工業:主要從工業部門、工業分布特點、區位條件及評價如原料產地、工廠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技術和交通條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主要從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點、城市區位因素、城市環境問題等方面分析。
⑸交通:主要從交通運輸線和交通樞紐、交通運輸網的密度、影響交通運輸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等方面分析。⑹環境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
①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等);
②生態破壞:包括資源(土地,生物,水,礦產)破壞與浪費和環境惡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態平衡破壞)兩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應從其現狀、成因、危害及解決辦法等方面來進行分析。
我們教師教學過程中或者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區域分析不是什麼都去具體化,更重要的是掌握地理學科的特性:如綜合性、整體性、差異性等。對於一個區域更應該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地區的區域特徵。區域征是通過各種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上認識。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主要特徵,而不是面面俱到。
二、加強各區域要素聯系的分析
一個區域是多種要素的綜合體,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也就是是我們常說的綜合性和整
體性。因此在分析各要素時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一般而言,自然地理要素是人文要素的基礎,也就是說自然條件決定了人口數量和分布、工農業生產、城市分布、交通分布等,可以以自然來推出人文。而自然各要素中也有相對更重要的要素,也就說一個區域總體特徵中有一個或者幾個關鍵特徵。
例如美國自然條件中,位置和地形是關鍵的。因為地處中緯度,所以氣候以溫帶氣候為主,海陸分布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使等溫線大體沿海岸線平行:高山區等溫線在地形(海拔高、氣溫低)的影響下向低緯突出:中東部在緯度因素(太陽輻射)影響下等溫線與緯線基本平行;西部高山阻擋了太平洋水汽的進入,使西北沿海降水由西向東減少,高山區山間寬谷也因為在背風一側而降水相當稀少,東部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對大西洋水汽阻擋作用不明顯,美國降水深受大西洋影響。中部大平原對冬季風和夏季風都沒有明顯的阻擋作用,夏季風可以一直北上到達北冰洋沿岸,來自北冰洋沿岸也可以南下到墨西哥灣沿岸,使中東部廣大地區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也使中東部農作物容易受寒潮影響。又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的區域特徵中,關鍵特徵的乾旱,乾旱的關鍵原因是深居內陸,離海遠,降水少,而且降水自東向西減少,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他特徵都與乾旱相關。乾旱————植被覆蓋率低,植被由東向西由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過渡;乾旱缺水——多內流河、內流湖;乾旱————工農業生產水源不足,工業、種植業相對落後,以灌溉農業和畜牧業為主;人口分布、農業生產、村莊、城市多呈點狀(綠洲)和帶狀(沿交通線和河谷)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日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所以瓜果產量高、甜,棉花質量好(長絨棉)等
一個區域的要素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老師和學生都要學會簡化,最好建立知識結構圖或者說叫思維發散圖。
三、加強區域比較
不同地理區域之間存在著地理事物異同,通過逐項比較的方法,可以讓同學們准確掌握各地理區域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因此,比較法是復習區域地理時所採用的主要方法,比較項目因具體要求有差異,多數還是比較自然特徵、人文特徵的多,與區域分析思路基本一致。在區域地理教學和復習中,區域地理特徵相似或差異性明顯的區域較適合用比較法來學習:
1、地理位置特徵相似的地區:如位於北緯30°附近的長江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比較: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氣候類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發展農業的條件與主要農產品、農業帶、工業、交通等。
2、地理位置特徵差異明顯的地區:北緯40度亞歐大陸東西兩岸可以從地形、氣候、洋流、人口、城市、經濟發展等方面比較
3、地形、氣候特徵相似地區:例如澳大利亞、北美、印度、南美等地的地形特徵的異同以及對氣候的影響
4、地形、氣候特徵差異明顯地區:如秦嶺南北兩側可以從熱量帶、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特徵、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城市區位選擇等方面進行比較
5、區域發展條件的比較:一般從優勢區位和不足兩個方面來比較可以是相似的區域,如長江三角洲商品糧基地與東北商品糧基地發展條件的比較;也可以是差異明顯的區域,如我國珠江三角洲與中亞地區經濟發展條件比較等。
四、區域開發
學習區域最終的目的就是為區域發展服務。我認為區域發展的關鍵是區位條件,任何區域的發展都可以從區位條件入手,分析其優勢和不足,發展方向和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
例如某區域農業發展應該分析以下方面:
(資料取自安迎老師在昆明高考研討會上的講座)
從上圖中不難看出區域發展關鍵在於區域有什麼樣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其中優勢條件是哪些,不利條件是那些,區域生產結構、分布都由自身條件來決定,而區域發展方向的實質就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發揮優勢、克服不足,另外存在問題實際即使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之下尤其是人文開發的後果。
五、典型區域知識要點設計(日本)
(一)自然地理
1、位置:太平洋西部的群島國家
2、地形:山地面積廣大、平原面積狹小
3、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4、海洋性季風氣候顯著
5、森林、水能資源豐富,礦產缺乏
6、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二)人文地理
1、人口稠密,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尤其是關東平原
2、科教發達、人力資源豐富
3、海運發達
4、農業單產高,漁業發達
5、工業發達,工業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5、東西結合的文化
6、經濟依賴於國際市場
六、練習設計
1、閱讀材料一、二,回答(1)一(4)題。
材料一太平洋中兩區域示意圖(圖11)。
材料二氣候變化在2007年成為眾多國際重要會議的主題詞,溫室氣體減排因涉及各國發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島「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談判中成為爭論的焦點。
(1)甲、乙兩圖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圖。判斷依據是
(2)簡述A國冬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差異。
(3)說出B國陰影區域的氣候類型及成因。)
(4)全球變暖對上述兩國會產生什麼影響?為遏制全球變B國可大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是
(5)簡述A國工業分布特點以及工業發展的條件
(6)簡述A國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條件和該國水稻種植業的特點
1、閱讀材料一、二,回答(1)一(4)題。
材料一太平洋中兩區域示意圖(圖11)。
材料二氣候變化在2007年成為眾多國際重要會議的主題詞,溫室氣體減排因涉及各國發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島「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談判中成為爭論的焦點。
(1)甲、乙兩圖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圖。判斷依據是
(2)簡述A國冬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差異。
(3)說出B國陰影區域的氣候類型及成因。)
(4)全球變暖對上述兩國會產生什麼影響?為遏制全球變B國可大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是
(5)簡述A國工業分布特點以及工業發展的條件
(6)簡述A國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條件和該國水稻種植業的特點
重要的區域地理知識
以日本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
1、日本的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日本太平洋工業區和外向型經濟——日本的工業高度集中在三灣一海地區,包括京濱、中京、阪神、瀨戶內、北九州五大工業區在內的「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帶」,這種臨海型工業布局,對於日本這樣工業用地緊張,原料和燃料大多依靠進口的島國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的優勢和海洋航運運費低廉的條件,發展外向型經濟。與日本相似的還有台灣,也發展了外向型工業。
3、產業轉移——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是國際產業轉移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主要對象國(地區)的變化為:日本(50年代)——韓國、我國台灣、香港地區(60-70年代)——我國東部沿海地區(80年代)——我國中西部地區(90年代後期)
以馬六甲海峽為中心的東南亞地區
1、東南亞氣候類型——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為熱帶雨林氣候。
2、板塊邊界與板塊運動——東南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板塊的交界處,位於兩大地震帶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3、東盟與區域經濟合作、泛亞鐵路——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東盟10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自貿區的成立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穩定和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將促進中國擴大出口規模,提升出口競爭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將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提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但關稅降低沖擊中國國內產業;可能造成東盟對中國投資的縮減。泛亞鐵路——昆明至新加坡,主要經過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山河相間,地形復雜。
5、熱帶農業區位分析——東南亞的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農業)發達,區位條件分析:①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⑤種植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傳統經驗,稻米是當地居民喜愛的食物。東南亞的熱帶種植園農業也很發達,例如印尼的天然橡膠種植園,馬來西亞的油棕種植園,區位條件分析:氣候適宜,土地租金低,勞動力廉價豐富,市場廣闊。
以印度為中心的南亞次大陸
1、西南季風與氣象災害——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雨季和乾季,由於西南季風來到的遲早和強弱不同,降水年際變化很大,常導致旱澇災害,這是影響印度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2、板塊邊界與地質災害——印度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3、資源與區域經濟布局——德干高原東北部工業區:利用煤、鐵、錳、鉻等資源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鋼鐵工業、電力工業、機械工業)加爾各答工業區: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周圍盛產黃麻,很早就是世界最大的麻紡織業中心。孟買工業區——孟買是阿拉伯海沿岸的天然良港,附近盛產棉花,很早就成為印度最大的棉花出口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附近淺海又發現石油,現已成為印度最大的海港和綜合性工業基地。南部新工業區:班加羅爾是本區工業中心,是印度獨立後建立的新興工業和高科技工業區。
以波斯灣為中心的西亞地區
1、輪廓、位置、國家——「五海三洲」之地,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從這里經過。沙烏地阿拉伯是西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石油分布與石油運輸——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重要產油國。石油輸出路線有三條(地圖冊第68頁)。
3、以色列的節水農業——以色列大部分是荒漠,水資源奇缺,以色列人通過海水淡化解決水資源問題,發明了滴灌技術,極大地提高水和肥料的利用率,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不但能夠自給,還能大量出口,創造了沙漠中的奇跡。人類利用科技改善自然環境條件的能力提高。
中亞地區
1、石油分布與石油運輸:中亞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區,主要分布在裏海沿岸平原和裏海湖底,哈薩克北部。多採用管道運輸。已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薩克西部的港口城市阿特勞,途經中方在哈購買的阿克糾賓油區,橫穿哈全境,經中哈邊境的阿拉山口,最後到中國新疆的獨山子。其意義有:一是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二是使中國的供油線路更加安全;三是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
2、降水分布:中亞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亞位於北溫帶,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濕熱氣流受高大山體阻擋,無法深入中亞地區,中亞地區的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而且濕潤氣流微弱,廣大地區降水稀少,東部山地降水略多,降水集中在5月份。
3、乾旱地區農業與河流、湖泊水文特徵——中亞典型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棉花(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其主要分布在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穀物、小麥主要分布在哈薩克丘陵北部,畜牧業、灌溉農業分布在南部地區,面積廣大,山地畜牧業分布在東部、東南部山地。畜產品以細毛羊和羔羊皮為主。多內流河湖,主要河流是阿姆河、錫爾河,最大湖為裏海。河流水文特徵為:流量較小,含沙量大,汛期在春夏季節,冬季有結冰期。
俄羅斯
1、主要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工業中心、發展條件分析——以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機械、化學、多種輕工業,莫斯科、聖彼得堡,資源缺乏、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從外地運入。烏拉爾山工業區:鋼鐵、機械、有色金屬,馬格尼托哥爾斯克、葉卡捷琳堡,有多種有色金屬礦產,附近煤、鐵、石油資源豐富;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重工業、新興軍事工業,新西伯利亞,煤、有色金屬等豐富。
2、石油運輸(略)
以埃及為中心的北非地區
1、國家和石油分布:北非地中海沿岸石油豐富,主要的石油生產國有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
2、尼羅河及河谷農業,地中海農業:尼羅河谷地光照充足,灌溉條件較好,病蟲害少,棉花品質優良,是世界重要的長絨棉產地,這里的河谷農業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地中海式農業是指分布於南歐,西亞,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氣候區,屬於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的混合農業,優勢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等,葡萄、柑橘、橄欖等園藝作物也比較多。北非地區的摩洛哥出產油橄欖,被稱為「橄欖之邦」,突尼西亞也有「世界油橄欖國」的稱號。
3、東非大裂谷——南起贊比西河口,北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西亞的死海附近,形成陸地上最長的一條大裂谷。總長7000多千米。東非大裂谷兩岸懸崖壁立,谷底湖泊連串,裂谷兩側有許多死火山和活火山。東非大裂谷是地殼運動斷裂陷落形成的,現在還在繼續擴大。
以奈及利亞為中心的西部非洲
1、國家和石油的分布:西部非洲的石油生產國有奈及利亞、幾內亞、安哥拉、加彭,這些國家有「新興石油生產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