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收支彈性分析理論的介紹
彈性分析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是一種適用於紙幣流通制度的國際收支理論。由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後經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和美國經濟學家勒納等發展而形成的。該理論把匯率水平的調整作為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基本手段,緊緊圍繞進出口商品的供求彈性來探討貨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的條件。
❷ 對國際收支調整彈性論,吸收論,和乘數論的解釋
對國際收支調整彈性論,吸收論和乘數論的解釋:彈性論、吸收論和貨幣論都分析了貨幣貶值的經濟效應。匯率是一國經濟的重要變數,其變動不僅對貿易收支,而且對國內經濟產生廣泛的影響。
由於三種理論有不同的假設前提、理論基礎、基本觀點,它們對貨幣貶值分析也有各有特色。從三種理論假設、觀點出發,我們具體比較它們對貶值效應的論述。
彈性分析理論是一種適用於紙幣流通制度的國際收支理論,它著重考慮貨幣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及其對貿易收支和貿易條件的影響。該理論舍棄了勞務進出口和國際間資本流動,貿易收支等同國際收支,同時假定進出口商品供給彈性無窮大。
則根據吸收論可知
國際收支的差額取決於總收入的高低、邊際吸收傾向的大小以及國內自發性吸收的高低。由於國內自發性吸收比較難以調整,因此吸收論主張的國際收支調節路徑是改變總收入與邊際吸收傾向,即實施支出轉換政策與支出增減政策,用支出增減政策來調節總收入,用支出轉換政策來改變邊際吸收傾向,從而改變總吸收,最終達到總收入和總吸收相等,實現國際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