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學習區域地理
記住基礎知識,對你非常有用
一、東亞
(一)概述
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
2.國家: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徵: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島、島嶼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東注入太平洋
4.氣候特徵:(1)季風氣候顯著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類型: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2)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中國西北部、蒙古 特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乾燥少雨 (3)東西部氣候差異:東部氣候海洋性明顯,向西大陸性增強。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於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數為黃色人種 民族6.經濟:東西部差異顯著,東部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達,西部氣候乾旱,牧業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3.太平洋沿岸的工業 四大工業區:東京—橫濱、大阪—神戶、名古層、北九州
4.漁業發達,農業單產高
二、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主要國家:內陸國—寮國,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
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
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 (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
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 (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島國 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 華人佔34
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 (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遊業3.花園城市 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亞
(一)概述
1.歷史和宗教 人類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發源地
2.位置和范圍 (1)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包括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
(2)主要國家:內陸山國:尼泊爾、錫金、不丹;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3.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於我國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注入孟加拉灣,河口有恆河三角洲
5.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西南季風早晚強弱造成旱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國 南亞面積最大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農業:亞洲耕地面積最大國家,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棉花、茶、黃麻等3.工業:礦產: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
工業:電力、鋼鐵、機械較發達,核能、電子航空、航天發展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孟買
四、中亞
(一)位置:范圍
1.位置:地處內陸,距海較遠,「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
2.范圍:包括五個國家,與我國相鄰的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主要平原為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
2.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氣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內流河,內流河有阿姆河、錫爾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
作用:這些河流為中亞的工、農牧業生產發展提供水源
(三)經濟
1.農業:分布:西部、北部灌溉農業為主,中部、南部畜牧業為主
主要農產品:棉花僅次於中國、美國、畜牧業→細毛羊、羔皮羊為主
2.工業:采礦業、加工工業、冶金、軍事工業較發達
五、西亞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兩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亞、歐、非) 五海(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之地
2.地形: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3.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旱。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白色人種為主 民族、語言:阿拉伯人為主,通用阿拉伯語
宗教: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
2.世界石油庫和磷礦庫: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產石油及磷礦石,摩洛哥磷礦石產量佔世界3/4
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1)畜牧業較發達,以游牧為主(2)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綠洲農業代表植物:棗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產區
(三)埃及
1.位置:非洲東北部,及亞洲境內西奈半島
2.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經濟: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 主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業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氣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資源最豐富河流—剛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② 如何學好地理 如何學好區域地理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③ 高中區域地理,要怎麼學好
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如何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1)學什麼? (2)在哪裡?(3)為什麼? (4)有何利弊?(5)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④ 如何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性是地理環境三大本質特徵之一。區域地理特徵是我們認識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了解不同地理區域相互聯系及區別的主要依據。在各區域,不論地理事物多麼繁多、內部聯系多麼復雜,但都離不開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結構體系。初中地理教學要利用地理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引導、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人地關系。以下是我對學生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幾種看法。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任何高效課堂的構建,都是建立在學生有著充沛學習熱情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學習區域地理時,選取一些該區域內的實效性強、意義重大、社會關注的地理材料,營造貼近學生生活實踐又滿足學生「慾望」的情境氛圍,以激發地理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和態度。二、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內在規律 區域地理的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其內在規律。地理位置是一個區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基礎。以北京為例,要認識北京,就要先知道他的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這些位置基本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氣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環境特徵,而這些特徵從歷史到現代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在通過北京的學習後,讓學生試著自己去歸納出台灣的地理位置,進而知道台灣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只有教會了學生學習方法,再給予必要的學法指導,學生才能夠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三、區域比較學習自然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和差異性,任意兩個區域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存在。對比學習,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以及他們產生的原因;也能比較兩者的差異,引起學生探索不同產生原因。例如,在講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是時,先找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差異性,每一個區域的氣候特徵不一樣嗎,如西北地區的乾旱、青藏地區的高寒。不同的氣候可以發展不同的農業,不同的自然環境造就不同的生活習性,形成不同的地方文化。通過比較學習,既能引起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興趣,也能完成課標要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四、緊扣「人—地」關系這條主線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區域特徵,例如西北的乾旱,青藏高原的高寒。這些差異性就是這些區域的典型特徵,而這些差異性往往是由該區域所處的位置和范圍造成的。「人—地」關系也就是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之間的關系。自然要素主要是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人文要素主要是經濟與文化,經濟包括農業、工業、第三產業;文化包括民居、習俗、藝術、服飾、建築、宗教等。「人—地」發展關系的結構使區域地理的教學上升到要求學生辯證地分析人類生產、生活等活動,而不是停留在掌握區域特徵的水平上。所以我們在地理教學中不僅要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組織教學,更要突出「人文」與「自然」相互影響的關系。良好的學習方法既能夠增強學生持久的學習能力,因此老師首先應幫助學生領悟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學生能主動分析、綜合並進行信息加工與處理,然後進行適當的表達。
⑤ 怎麼樣學好區域地理
其實那些區域也不多,只要每個都按這幾塊把它歸納起來,就很好學了。主要是:位置(經緯、海陸、板塊)、主要地形地勢特徵、氣候、社會經濟、農工業發展情況(主要經濟作物、礦產也要記),若是著名的地方最好記一些重要的旅遊景點。 雖是個人見解,但這個方法確實不錯,如果以前不是這種做法,剛開始可能有點不適應,但試著做幾天真的會有效果。
一、培養興趣,輕松學習
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它引導我們把身邊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離不開地理;只要我們聯系實際學習就會感覺到地理非常實用且趣味橫生;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心發展,就能培養起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學習地理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就一定能夠輕松地學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三、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每次看幾分鍾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
四、知識聯系,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⑥ 如何學習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一、區域地理識記方法1、 區域地理識記內容:《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項是地理識記能力。地理識記能力是指:(1)識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2)識記重要地理數據;(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時事。例如:區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等自然地理事物,國際組織、國家、政區、城市交通線、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礦產等的名稱、空間位置和相對位置。地理數據分絕對數據(面積、長度、人口數量等)、比例數據即兩種或多種地理事物間的對比關系的數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礦產的品位、能源消費構成等)、順序數據即同類地理事物的排序數據(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亞羊毛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見諸重要報紙,具有全國或世界意義,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現象等。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例1 下列各組港口,位於太平洋沿岸的一組是A、聖弗朗西斯科、 孟買、橫濱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C、新加坡、落杉磯、巴拿馬城 D、開普敦、里約熱內盧、波士頓例2 在我國既不臨海、又不與陸上鄰國接壤的省中,相鄰省級單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A、隴和寧 B、 秦和京 C、桂和渝 D、 鄂和津例3 人口超億的亞洲國家共有A、6個 B、5個 C、7個 D、4個例4 摩洛哥、幾內亞、波札那、尚比亞、南非五國的最主要出口礦產依次是A、 磷酸鹽、鋁土礦、黃金、銅、金剛石 B、 磷酸鹽、鋁土礦、金剛石、銅、黃金C、、鋁土礦磷酸鹽、黃金、銅、金剛石 D、 磷酸鹽、鋁土礦、銅、金剛石、黃金例5、1996年,美國、俄羅斯、巴西的人口分別為2。7億、1。5億和1。6億,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為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3、識記方法考查區域記憶能力的試題多為選擇題,難度不大,記憶的內容多是感性知識,如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地理事物的演變等,故必須熟記,但不能只採取「背」的簡單方法,對感性知識記憶可參考下面幾種方法:分類記憶;排序記憶;類比記憶;形象記憶;聯想記憶等。二、區域地理特徵的掌握方法1、區域地理考查內容:《考試大綱》中關於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項是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國區域地理特徵及差異;(2)掌握考試內容範圍內規定的世界區域和國家的地理特徵。區域地理特徵就是指某特定區域內各種自然(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資源等)和人文(經濟、人口、城市等)要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區綜合地理特徵。既有區域內地理事象的描述,還有對其的解釋。區域地理的中心課題是人地關系。2、典型高考試題的分析例6、我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差異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陝甘寧地勢低平,雲貴川地形崎嶇C、新疆的河流皆為內流河,西藏的河流皆為外流河 D、青海高寒乾旱,甘肅溫暖濕潤例7、歐洲西部區域的地理特徵是A、冰川地貌分布較為廣泛 B、氣候南北差異大,東西差異不明顯C、河網密布,水量充沛且穩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東銳減例8、讀圖,填下表北美、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特點及原因共同特點 主要原因 不同特點 主要原因 3、掌握區域地理特徵的方法主要採取綜合的方法與比較的方法。綜合的方法,即從整體認識和分析該區域地理突出特徵。區域特徵是通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方面來認識。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主導因素。例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區的其他自然(地勢高,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等)和人文(無常住居民)。比較的方法,就是通過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對照、比較和分析,找出他們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區域地理特徵。多採取列表法。例如:我國秦嶺—淮河南北的比較主要地形區 冬季氣溫 年降水 溫度帶 干濕區 植被 耕地性質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是綜合的方法和比較的方法結合、配合使用。4、掌握區域地理特徵應注意:(1) 首先弄清區域范圍和位置,這是分析區域特徵的前提,也是區域特徵重要成因。(2) 充分利用地圖,樹立明確的空間觀念,利於區域特徵的掌握和成因分析。(3) 學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
⑦ 如何學好區域地理
文科學生如何學好區域地理
一、區域地理的高考考查方式
高考是通過概括區域特徵、比較區域差異、解決區域問題和分析區域發展條件來考查地
理學科特點之一區域性的。
二、復習目標:
當一個經緯度坐標給出的時候,學生的地理思維不僅能反映出這一區域的位置,而且關於這一區域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徵會源源不斷地展現出來,甚至進一步深入的相關分析和預測也會形成,即要求學生頭腦中要有比較豐富的地球模型,要能出現立體化、數據化、結構化的數字地球。
三、復習原則及方法
解決區域「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和「怎麼辦」的問題
區域→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位置、事物分布、聯系與差異、環境與發展
區域特徵、人地關系、區域差異、可持續發展
具體復習時,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
①定位: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及相對位置。
②掌握本區域內氣候、地形狀況,並以此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生產特點、城市、
人口及交通等。
③比較區域差異,進行跨區域比較異同,如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與河西走廊農業生產的
區別。
④發現區域問題,做出合理評價,制定發展策略。如我國黃土高原和南方山區的水土流失問
題、中東的水資源問題、歐洲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
⑤關注熱點地區
在哪裡(位置與范圍)---區域定位
1、絕對位置(經緯度定位)
2、相對位置:一個區域相對於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記憶一些主要的經緯度及主要的地理
事物,然後以它們為參照物進行定位。
3、政區的輪廓特徵
4、利用特殊地理事物來定位
有什麼---通過圖掌握本區域內氣候、地形等事物狀況,並以此推斷其它自然地理特徵及人文
地理特徵等。
其它自然地理特徵: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帶(土壤、植被等)、自然資源。
人文地理特徵:人口、民族、農業、工業、城市、交通、人文景觀等。
為什麼---地理事物的聯系和差異
通常要分析影響A區域的地理因素。如A與B的相互關系;B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A區
域的開發優勢;發展A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A與B地區發展的差異等問題。
怎麼辦---區域的環境與發展問題
黃土土質疏鬆 地形破碎,千溝萬壑
植被稀少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制約農業發展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生態環境脆弱 下游形成地上河
怎麼辦?
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治
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
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植被;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再如長江中下游的洪澇整治:
營造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庫,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
河道;退耕還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
區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黃淮海平原的鹽鹼化;西北地區的沙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東北平原的黑土
肥力下降等等。
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如西北的荒漠化:
自然:氣候乾旱,多大風天氣;
人為: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流域內水資源的不
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壞。
區域開發(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
如黃淮海平原的魚塘—台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南方低山丘陵、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
雲貴高原的特色農業;西北內陸的生態農業等等。
區域開發的意義(經濟、社會、環境)
如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防洪、發電、航運、灌溉 、養殖、旅遊、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等(要
能分清對大壩的上、下游的意義)
關注熱點地區
綜合地說,某一區域(實體)的存在、或某一時間發生的演化,曾經或正在對世界產生著重
大的影響,這些都是「熱點」。
①如世界性交通要道:中東(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五海三洲之地」)、中美洲(巴拿
馬運河)、東南亞(馬六甲海峽)等。
②油氣資源蘊藏區:中東、中亞(石油與天然氣)、中國油氣資源分布及調配等。
③民族矛盾尖銳區:印度半島(印、巴沖突)、巴勒斯坦地區、北愛爾蘭、朝鮮半島等。
④再如生態環境破壞區: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急劇消失)、主要海上航線(油輪石油泄漏)、極地(臭氧空洞產生與DDT等殘毒污染)、溫帶草原區(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
⑤自然災害高發區,地質災害高發區:環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台灣、日本、東
南亞、土耳其)等。
氣象災害高發區:東亞、南亞(洪澇、乾旱、台風或颶風、寒潮及沙塵暴)、非洲(乾旱)、
美國南部(颶風、寒潮)等。
⑥經濟持續增長區,如:中國東部沿海、中國中部地區、中國泛珠三角地區、日本、東南亞、
美國西海岸、德國等。
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千方百計調動自己的思維,要注重知識的落實。專題圖訓練、
區域圖訓練、覆疊圖訓練、拆分圖訓練、局部圖訓練等都是很好的復習方法。要求:每日
10分鍾——地圖(經緯網、地區輪廓、若乾地理事物的綜合)(填—記—畫—想)
通過這一復習過程設計,使自己不僅形成全球空間概念,還對地理區域差異有更深刻的
認識,從思路上更為開闊,從認識上更加宏觀,從方法上更加符合地理科學研究的要求。
從近幾年高考情況看,尤其要重視中國區域地理的復習。在熟練掌握中國行政區劃、地
形與氣候分布、河流、鐵路網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典型地區的區域輪廓特徵、區域自然、
人文特徵以及區域發展存在問題、發展策略。應該對西北、青藏、東北、黃土高原、華中地
區、江南丘陵、雲貴高原、我國沿海工業基地等地區的自然特徵或工農業生產現狀、發展前
景等進行分析比較。
⑧ 如何學好區域地理
學好區域地理的方法是學會使用教科書。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