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口分界線
中國人口以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騰沖線為分界線。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於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稱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半壁占國土面積的42.9%,人口佔94.4%,西北半壁佔57.1%,而人口僅佔5.6%。
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線)的劃分依據:黑河騰沖線以西大多都是乾旱荒漠,山地高原,經濟落後、交通閉塞,偏僻的農牧業,以及少數民族地區,所以人口密度小.黑河騰沖線以東大多都是沿海、沿河、沿湖,平原、盆地,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城鎮密集、工業發達,以及漢族地區,所以人口密度大.黑河騰沖線以西的面積約為全國的53%,但人口只佔全國的6%.黑河騰沖線以東的面積約為全國的47%,但人口佔了全國的94%.所以黑河騰沖線為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也稱中國人口密度分界線。
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B. 中國地圖人口分界線(從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
中國地圖人口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
即璦琿-騰沖線,或胡煥庸線(英文:Hu Line),是一條貫穿中國版圖的假想直線段。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該線從中國東北邊境的黑龍江省黑河市(原名「璦琿」)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南邊境的雲南省騰沖縣,大致地劃分出了中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中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區域之懸殊差異。
璦琿—騰沖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它是一條奇特的線,也是中國歷史與地理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後來在1984年,我國將這條線修訂沿長至瑞麗。這條線在人口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中如此重要。後來人們就以它的考訂著的名字命名,稱之為「胡煥庸線」。
72年之後,這條看不見的線仍然主宰著中國東、西部的人口地理分布,與72年前相比,西部有些地區的人口增加了,但東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2)蘭渝高鐵穿過人口地理分界線什麼線擴展閱讀
我國東南部地狹人稠,而西北部地廣人稀。文章通過分析對比,找出一條可以顯示兩側人口稀密懸殊的明確界線,那就是自黑龍江之璦琿(即愛輝,今黑河)向西南直到雲南之騰沖的直線。
在此線之東南,全國36%的土地,養活全國96%的人口。反之,在此線之西北,在全國64%的土地上,只有全國4%的人口。這就是說,同全國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1/16。在二者之間,平均人口密度成42.6與1之比。
很明顯,愛輝—騰沖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
C. 中國人囗地理分界線
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分界線。
中國人口地理界線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於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稱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部人口密度大,多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西南部密度人口密度小,多為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
D. 我國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線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我國人口分布以黑龍江省黑河—雲南省騰沖一線東部、東南沿海多佔94%。,西部少。秦嶺一淮河一線為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線為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橫斷山一祁連山一線約為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我國人口的知識。
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我國人口總數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以上。我國人口密度135人/km2(2000年),是世界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東部地區氣候條件好,溫暖濕潤,雨熱條件好,耕地多,生產的糧食多,經濟發達,開發較早,西部地區多沙漠、草原、山地,氣候乾燥,經濟不發達,開發較晚。人口特點:
a人口基數大,b人口增長過快。原因:人口基數大,平均壽命延長,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給國家、社會、家庭、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等等都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我國的人口政策:為了使人口增長同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具體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