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五篇
工作 總結 既要寫優點,又要寫缺點,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以作為側重點說明,不僅要寫出問題, 還要寫清楚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 方法 或 措施 。更多2022年地理 教師工作總結 與 反思 請點擊「 地理教師 」查看。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1
轉眼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又結束了。這一年,本人收獲頗豐,現將本學期的 教學工作總結 如下:
一、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 教學方法 ,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 教育 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三、積極認真參加集體備課活動
在每周定期參加集體備課,研究探討課程教法、學法,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工作。
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本學期我擔任 高一地理 ,期中考試成績所任教班級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對學好地理充滿信心。
五、主要 經驗 和教訓
1、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並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2、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的分布規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3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應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己解決問題的辦法,並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4、考核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形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總之,學校給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給了我自信,給了我榮譽,我會全力以赴,努力工作,以滿腔熱情投入工作之中。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2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三十一、十二兩個班的地理教學。本人能按「考試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理念接受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工作
一學期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1、認清形勢,把握動態,優化復習教學
面對高考模式變化,復習時間減少以及我校地理學科學生整體基礎較差等實際情況,切實了解學情,把握高考動態,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高 考研 訓會,研究《地理教學大綱》,《考試說明》以及近三年來全國高考試題,明確地理學科復習目標,方向,重難點和方法,精心安排復習計劃,優化復習教學,切實提高復習課堂教學的效果。
具體來說,首先,是要把《考試說明》中知識點,能力點與教材結合起來,將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結合起來,確定每一單元復習的主要內容和所需時間;其次,弄清楚各知識點的考試要求,准確把握識記、了解、理解、應用、綜合的界限,對高考中降低要求的,新教材刪除的,非主幹知識,堅決不拔高,對重點內容,要保證時間重點投入,進行必要的拓寬深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第三,堅持"扎扎實實夯實基礎,循序漸進抓能力,提優補差促中間,全面提高推進率"的復習教學思想,做到起點低,要求嚴,方法活,訓練實,能力強。
2、夯實"三基",查漏補缺,優化課堂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是提高復習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查漏補缺,夯實"三基",是提高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路,使書本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把握。②通過全面,系統復習,進行查漏補缺,綜合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掌握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幫助學生揭示規律,總結方法,進一步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習題課時精講精練,所選題目有基礎性,啟發性,代表性,綜合性,做到"少,精,活,度",一般以中檔題為主,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每做一題都使學生有新的收獲,新的體會,新的提高。
3、傳授方法,指點迷津,提高復習效率
指導學生掌握地理學科的 復習方法 ,既可以提高復習的效率,又能增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復習時可用以下一些方法:藉助地圖記憶,通過理解記憶,通過比較進行記憶,通過列表進行記憶,通過縮略進行記憶,通過 編織 知識框架結構網進行記憶,通過圖像進行記憶,通過對某些地理內容賦予特殊的意義進行記憶,通過編歌訣進行記憶,抓住特徵進行記憶。
4、分類化歸,突出重點,上好試卷講評課
(1)貴在方法,重在思維。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試卷的講評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強化。
(2)分類化歸,集中講評。講評試卷,採取分類化歸,集中講評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目,集中講評,這樣做可以強化學生的分歸意識,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強烈。形異質同的題目,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形同質異的題目,要引導學生比較異同,防止思維定勢產生的遷移。
(3)照顧一般,突出重點。講評試卷對有些試題只需"點到為止",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解剖"。對那些涉及重難點及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於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症下葯"。試卷講評前,對每道題進行細致地統計分析,對錯誤原因進行准確地分析,對每道題的講評思路精心地設計。
(4)評後反思,適度拓寬。每次考試後,及時要求學生整理"錯題集",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
總之,一學期以來,幹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行為習慣還不夠規范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成績。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3
兩年時間很快,初二地理結業考試結束了。時間之快,讓我們不禁咂舌感慨。
通過這次結業考試我作為年輕教師我需要進行總結方法,改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受到吳秀菊老師和邢玉芳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學到了很多復習發方法,現在對這些方法做如下總結:
1、首先,讓學生掌握 學習方法 ,
不能機械的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掌握技巧,才能學的輕松容易。
2、有目的,有計劃。
當天為學生安排復習內容,一定要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而且復習過的,就一定得能看到效果。
3、每一節復習課都百分之百的認真對待,復習課可以說是復習的結晶。
時間有限,而能在課上講的,也都是老師總結出來的最重要的知識點,所以要突出重難點。
4、多做練習是檢驗所學知識的一個捷徑,
復習完,找適當的練習題做一做,不看書,規定好時間,把它當做一次小測驗,做完後領學生對照答案,結合所做的再加以鞏固講解,彌補缺差。
5、考前特別要告誡學生戒驕戒躁,
在最後的時間做最後的努力,不能一味的亂翻書,而要找重點和不熟練的知識加以鞏固,切記不能浮躁,沉下心來,認真對待。更不能驕傲,總以為自己都掌握好了,不去復習,而去提前放鬆。
7、要求學生審題時要認真,
有時會遇到自己見過類似的題,千萬不能太過於興奮而沉不下心來仔細做,即使自己見過也不會一樣,或許問法和內容不一樣,這就更要求認真審題,而不是粗略的掃過後直接答題。但如果考試時看到試卷比較難,也不能慌張,而要沉著冷靜的分析思考,順著做,不能在一道題上耽擱很長時間,如果真有不會的,隔過去,繼續往下做,等做完最後一道題之後再回過頭來想這道題。全部做完後不能太自以為很對了,而要重頭檢查一遍,以防在答題的過程中有差錯。
以上是我總結的復習策略,但是我發現在復習過程中仍然遇到一些問題需要及時改善。
1、感覺前段時間地理復習的速度較快了,光顧趕進度題目沒做多少,也沒搞幾次小測驗。有部分中下游同學跟不上進度掌握不好的。應對措施:以後不管是學新課也好,或者總復習階段,都應該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比如開始每一節課任務之前幾分鍾提問或者默寫,讓學生來批改糾錯如此長期下去,錯別字會越來越少至消失,知識點也會掌握的更牢固。不能怕浪費這點寫字的時間,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質量更重要。
2、再就是總復習方法我存在一些缺陷。在系統復習階段,有些知識和方法是需要教師詳細講解的,應該先把復習規律教給孩子,把學生領上路之後,除了必要的重難點需要教師講解外,其他的可以像以前那種學習方法,拿著一張或半張試卷背,然後再默寫,到復習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了,試一下再說吧。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4
一、新課程實施方面
1、認真做好初中地理新課程實施一個循環的總結與反思工作。
在人教社及廣州教研室地理科組織的初中地理新課程實施總結會上,我市提交的初中地理新課程實施情況總結「在實踐中研究,在反思中提高」在會上交流,並刊登在《增城教育》(20__.4)。正果中學羅德民老師的論文「地理課堂的學生自評探討」,新塘二中地理科組的論文:「中地理開放性考試和成績評定的研究」,英華中學朱穎、派潭三中龔偉嬋老師關於「學習評價」,荔城一中朱綠英、荔城二中陳新強、港僑中學郭維學和陳橋光老師關於「教材課文內容的意見」,荔城一中湯小燕、荔城中學鄧水誼、新塘三中陳少碧老師關於新教材「活動」的看法,新塘一中蔣素航老師關於「教學資源配置」,荔景中學張淦均、三江二中姚錦鑽老師關於「農村地區教學的問題」等教學心得與總結均被收錄於廣州市初中地理新課程一書。
英華中學的朱穎、荔城一中的朱綠英、荔城二中的陳新強、正果中學的羅德民老師被推薦參加廣州教研室地理科組織的《初中地理評價手冊》的編寫。
系列成果的總結與反思,一批優秀科組和教研骨乾的涌現,為初中地理新課程的第二輪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認真做好高中地理新課程實施的指導工作。
針對高一、 高二地理 新教師多,不同版本教材內容差異大等實際情況,本學期加大了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等指導力度,重視師資培訓,鼓勵教師開展「一標多本」的對比研究,要求每位任課教師均要承擔具體的專題教學設計或教學心得、體會與總結反思,學期末上交並編輯成冊,作為教學資料供教師交流研討,從而提高教師對新課標與新教材內容的理解與駕馭能力,確保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有效實施。
二、「發展性教學評價」研究方面
本學科堅持「以課題研究促課改,以課題研究促質量提高」,指導教師圍繞新課程實施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發展性教學評價」的課題申報、立項、中期評估與結題工作,本學期重點是做好結題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增城市中學地理科的評獎中,有4項成果獲一等獎,有8項獲二等獎,有15項獲三等獎。在增城市教育局的評獎中,有1項成果獲一等獎,有2項獲二等獎,有4項獲三等獎,有2篇研究論文收錄於增城市教育局教研室編著的《實踐.研究.發展》一書。在廣州市教育局的評獎中,有1項成果獲一等獎,有4項獲二等獎,有12項獲三等獎,有1篇研究論文收錄於廣州市教研室地理科編著的《發展性教學評價研究成果集》一書。
三、高三復習指導方面
本學期對 高三地理 復習的指導工作做得早、做得細、做得實。經常與任課教師溝通,了解各校的復習情況,針對聽課調查、高三統測等暴露出來的問題,結合相關信息,提出合理、可行的復習建議,定期組織高三教師交流研討,提供相關的復習資料。目前,高三地理的復習狀況良好。
四、下階段工作設想
1、堅持學習、實踐、研究相結合,在初中地理新課程實施一個循環後的總結與反思基礎上,揚長避短,深入鑽研課標與教材,正確處理「一標多本」的關系,認真融合不同版本教材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切實提高中學地理教學質量;
2、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盡力改善教學環境,沒有掛圖、模型、課件等教具的學校要想辦法補訂或自行繪制,努力完善教學的配套資源,為地理新課程的有效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3、堅持課改、教研、科研相結合。認真吸取「發展性教學評價」課題研究的經驗,積極開展新課程的教學探索,借課改之機,促我市中學地理教學上新台階。
4、高三單元復習以「夯實基礎,滾動提高」為指導思想,採用「低起點、小坡度、密台階、逐個擊破」為復習策略,旨在全面、系統地復習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復習過程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要謹記:只有提高平均分,才容易出尖子,才能多出尖子。課內抓落實,課後勤跟蹤是提高平均分的關鍵。由於報考地理的學生多數在學校的成績排位比較偏後,更需要教師多關心、多鼓勵,教師的悉心關懷與指導,會令不少學生有較大的飛躍。經驗證明: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更利於扶優補差效果的提升。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5
根據學校對課改的要求和統一部署,初中地理科開展了 高效課堂 改革,通過將近兩年來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我們已感受到在「先學後教、少教多學、合作探究、敢疑善思」的指導思想下,地理課堂變得高效,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兩條腿踏踏實實地前行:學習研究與實踐探索
在課改之初,對於什麼是高效課堂,我們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如何改?目標是什麼?我們幾乎無從下手。因此,學習和了解當時國內外高效課堂的理論基礎、改革動向和實踐經驗是我們的「學前課」。就像寫字從一筆一劃開始,我們的課堂實踐也從高效課堂的基本形式開始,多少有點「邯鄲學步」的無奈和尷尬。但是,「改革才是出路」「不改不行」的壓力和要求下,我們始終努力地走著,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初中高效課堂示範課暨研討活動」中,莫克燊的示範課盡管多有不足,但在「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上走出了成功一步,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一個範本。
通過半年多的高效課堂改革工作,我們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課堂教學原則:教學必須服務於學生,以學定教,以學評教,以學促教,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少教,學生多學。
由示範課和研討會開始,我們科組全面推進「高效課堂」的常態化實施工作,並且配合學校,進行「推門式」抽查,檢查教師落實課堂改革的情況,檢查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可以看出大家已經完全轉變了課堂教學的觀念,「先學後教,少教多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並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到了本學期,第七周GUAN老師的公開課《世界的氣溫和降水》和第九周_IAN老師的公開課《世界氣候類型---熱帶氣候類型》,可以看到「高效課堂」的模樣了。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發生明顯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也突顯出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二、地理「信風」帶:建構模式之下的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的常態化
信風(trade wind)是在赤道兩邊的低層大氣中,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這種風的方向很少改變,它們年年如此,穩定出現,很講信用,這是trade wind在中文中被翻譯成「信風」的原因。這里藉助這個地理專有名稱,來表達地理科組兩種的常態化行為:「東北信風」的教學研究和「東南信風」的課堂教學實踐。
初中地理科組最年輕的GAO,是這樣說自己的:「我的教齡只有短短的三年,這三年中我像擠干水的海綿,孜孜地吸取著課堂改革的方法和經驗。」「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一是通過網路。我 收藏 了幾個知名的教育網站,每當閑暇就上來閱讀有關的教育 文章 ;我也關注著一些教育名家的理論,如經典的像魏書生、李鎮西、俞敏洪等,還有現在比較流行的錢文忠等;當然還有更多時間關注著關於高效課堂的理論和實踐總結,上網看一些視頻公開課等。二是虛心向優秀的老師請教,除了聽本地理備課組老師的課外,還經常跨年級跨學科聽課,積極參與評課研討。三是積極實踐,大膽創新。」
而「老教師」CHEN和_IAN老師,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始終站在課改前線上。正當年的關妍靜老師更是顯示出她非同一般的活力來。
從「被改」到自覺行為,由偶爾為之到常態化地進行,現在,教學研究已經成為了我們科組每位老師的工作習慣,教學創新正在成為一種自覺行為,「高效課堂」已是常態化的「現在進行時」。
在20__ 年,省地理教學論文評比中,我們初中地理科組結合「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和課堂實踐而撰寫的論文中,CHEN老師的《淺談梅里爾「首要教學原理」視覺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獲一等獎,_IAN、GUAN和GAO老師也獲得了三等獎。
三、地理「指南針」:課改收獲和問題並存,目標仍然在前方
經過近兩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我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逐漸清晰,實施起來也逐漸輕車熟路。我們認識到,高效課堂應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看,既從學生角度又從教師角度看。
從學生角度來講,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而從教師角度來說,則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做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應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而目前,我們的地理課堂實踐存在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關注學生仍然不夠。本學期,學校在學生中進行了「十大高效課堂」的評比,初中地理老師一個都沒評上。這或許是一個令地理老師尷尬的結果,也更是引起我們地理老師反思的結果。雖然,這是由學生評的,學生只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興趣,自己心中或家長心中對不同學科的重視程度來評的。地理,這樣的一個從義務教育的學科設置看來,本來有著自身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考試,特別中考還是讓地理邊緣化了。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我們來說,這種地位已是存在著的現實。而解決問題之路在哪裡?經過反思,我們有這樣的看法:第一,學生的學習,快樂是前提。也就是說,找到一條讓學生喜歡,讓學生願意學的教學方式或課堂教學模式卻是我們必須去思考和探索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學生有興趣學習,才可能提高學習效率。試想一堂讓學生索然寡味的課堂,一門讓學生毫無期待的學科,怎麼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求呢?雖然,課標本身是教學必須參照的,不能擅自偏離或拋開的,但是,實現課標的形式卻是可以「自作主張」的。因此,如何讓地理課堂既高效又不失趣味化,這是我們今後的一個重要方向。這需要我們探索重新拆解和包裝地理內容,以一種以學生的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如旅遊、游戲、 故事 、電影、「大富翁」比賽等等。雖然,作為一門學科,地理有其科學性和嚴謹性,對於自然地理的一些內容,我們可以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為主。是以趣味化還是探究性為主,採用怎樣的形式上課,需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來進行。第二,自然和人文是地理學科的內涵。地理有著不同與其他學科的特點,既有著嚴謹的科學內容的自然地理內容,又有豐富多彩的人文地理內容,知識、方法和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方面,而思想和觀念,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三,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悟。脫離「高效」,一切教學都是徒勞的,一切 口號 都是蒼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應該是地理教師不變的「指南針」。
2022年地理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五篇相關文章:
★ 2022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精選5篇
★ 2022年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 2022個人年終總結5篇
★ 2022九年級教學工作總結最新10篇
★ 教練工作總結與反思2022範文5篇
★ 2022優秀教師個人年度總結精選7篇
★ 2022教師實習考核工作總結5篇
★ 2022初中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總結12篇
★ 2022教師年度考核個人工作總結簡短
★ 2022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精簡版
❷ 高中地理教學中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方法有哪些
高中地理教學中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方法
試卷講評課是以分析學生考試情況、糾正存在的錯誤、彌補教學上的遺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為主的一種課型。對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起著矯正、鞏固、充實、完善和深化的作用,是對知識再整理、再綜合、再運用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探討解題方法、分析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試題受考試卷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知識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題者往往以點帶面體現課本知 識,教師講評時應針對教 學內容、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思維,進行提問。
教師對試卷的分析講解,不能單純的向學生提供參考答案,或是簡單的講述解題的思路,而是在對試卷的講解與分析中,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系統,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試卷講評課起著至關重 要的作用。
試卷講評課教學設計的具體操作要領:
1、列舉考點 由教師來列舉考點,讓學生在反思中體會命題的角度 2、點撥難點 讓學生來嘗試性解決,教師在關鍵時刻伸出援助之手 3、歸納錯點 對學生錯誤進行整理,讓學生在「知錯」中改正錯誤 4、總結重點 教師設計具體化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落實主幹 試卷講評課教學的具體方法:
1、注重方法啟示,提升學生解題能力。要對地理問題分類研究,對地理知識分類構建思維模式,如工業、農業、交通、水電站等有一定的思維模式,在評講過程中,加強學生思維模式的構建,形成學生一定答案組織技巧。
在評講時把相關題目歸類,學生能從中得到較深啟發。要注意對同類題歸類,進行比較評講,效果會很明顯。
2、引伸拓寬。就是將題目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引伸,適當發揮。例如,關於地中海氣候的考查,講解時可提出「如果地中海地區溫和濕潤時,我國晝夜長短狀況怎樣?美國洛杉磯和南非開普敦的氣候特點又如何?」等問題,讓學生在舉一反三的思考練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復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3、聯系實際。就是指把試題中所含知識點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聯系。根據試題中的知識點,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對顯示生活中的某些地理現象或問題進行分析或解釋。例如,關於天氣系統的考查,講解時可提出「冬季當寒潮來臨前、來臨時、來臨後我們當地的天氣會如何變化?為什麼一場秋雨一場寒?」等問題,使學生在思考練習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這次一次考試中36題中的堰塞湖問題,如果在講洪澇災害時聯系了生活實際,學生得分率肯定高得多。
4、知識比較。就是在講解試題時,將同類地理事物或相似地理知識進行比較。例如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與我國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進行比較;滬寧杭工業區與遼中南工業區進行比較;等值線圖中的等溫線、等高線等進行比較。也就是把相關知識結合起來邊比較邊講解分析,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各知識間的聯系與鞏固,而且還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5、知識深化。指的是教師在講解時,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其能力水平,結合地理高考命題的新特點、新趨勢等,適當增加知識量或適當增加知識難度,在原有題目的基礎上再進行設問,以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達到知識深化的目的。
6、知識補缺。教師在講解時應該明白,普通基礎題目的錯答,往往是學生普遍存在問題的客觀反映,也就說明了學生對某些知識的缺漏。因此教師在講解該試題前,可以先把這一方面的知識或技能進行講授或補授,並且要求學生當堂認真做好該題目或課後完成對該知識的復習。這樣進行知識補缺,可以使得教學更加完善。
7. 要講審題技巧
如何審圖,從圖名、圖例、注記,坐標圖應注意坐標軸的數值等。審題干時應注意分析題中的句子成分,主語往往確定主題,從而認定答題方向;狀語往往用來鎖定空間位置、季節等,定語往往用來鎖定要領內涵及外延,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找連詞,看看要你回答幾個問題。
8、講解題技巧。如在選擇題的解題過程中,常用排錯法、排異法等。有的題可根據題幹得出正確答案,有的題可根據答案的四個選項相互比較而可得出正確答案。綜合題應注意材料的使用,有的題的答案在題干所給材料中就能找出正確答案。
9、講答題規范。文綜試題的答案書寫應干凈整潔,答案排列有序,分段亮行,重點突出,多用地理專業術語,語言簡潔明快。
總之,地理試卷講評應該發現重點,總結規律,思路延伸。好的講評課不僅要為學生已學的地理知識作歸納和延伸,更應是為未知知識的學習作有益的提示和鋪墊,,從而使試卷講評務實、有效。
❸ 淺談怎樣優化地理課堂教學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學生聽,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地理教育質量,必須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即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由局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
二、教學氛圍愉悅化
地理學科屬於小學科,學校及學生往往重視不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愉快、喜悅、合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是成功實施現代中學地理教學的必要基礎。師生關系是教學氛圍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因而,建立具有時代特徵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我們認為現代師生關系應包含下列基本要點:
第一,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要求學生尊重老師的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因而,一切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違法的。
第二,師生之間是一種相互信賴的朋友關系。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師生關系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並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第四,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要從世界觀的形成、知識增長、能力培養、身心發展、行為養成等方面以身作則全面指導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
三、教學起點問題化
按照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內容應該是學習者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或經驗。根據這一觀點,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學習內容興趣化。來自學生身邊的問題是產生學習興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結合教學內容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
「問題」來源是多方面的。常用的辦法有(1)藉助直觀手段,顯示與已有知識矛盾的事實,形成問題情境。如通過展示死海上躺浮著人的照片或圖畫,學生自然會產生疑何:為什麼人不會沉下去呢?(2)創設問題情境。如在「全球性大氣環流」教學時,一開始讓學生根據「癮怎樣形成的」中的原理,引出「地球上風的偏向」,然後再對照「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繪制大氣環流圖,某結果肯定大相徑庭。(3)知因求果與知果索因。例如:若地軸傾角為80度,地球的熱帶、溫帶與寒帶的分布范圍會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內容圖像化
讀圖能力、思維能力與應用能力一起構成地理學科能力的核心。地理圖像,作為直觀教學的重要形式,最能體現地理教學直觀性特點。基於此,歷屆高考地理命題均高度重視地理圖像的考查,大量使用圖像業已成為地理高考試題的顯著特色。然而,考生的地理讀圖能力往往又是最差的,關鍵在於考生沒有掌握各類地理圖表的特徵及相應的判讀方法,不會按試題要求從圖表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怎樣充分有效地發揮圖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呢?我們認為:
第一,要認真研究教學媒體的綜合利用問題。要在充分運用好「三板」教學藝術的基礎上,利用投影、幻燈、錄像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電教手段,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在深人研究教材文字系列與圖像系列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盡可能使文字內容圖像化,圖像內容簡潔化。具體作法有:①讓圖「開口說話」,應特別注意教材的重要圖像的分析。如「氣候類型分布圖」、「洋流分布圖」、「板塊分布圖」等。②化繁圖為簡圖。如將世界輪廓圖簡化為幾何圖形。③變文字為圖像。例如,五種地形的異同點可用圖展示。還創設寓意圖。利用「苦難的母親」、「小魚的哀求」等寓意深刻的漫畫、圖片等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觀念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科學化
教學實踐證明,課程設計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
一般地,地理新授課課堂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用以激發、強化學習興趣,培養和發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完成新授課教學任務。第二階段,採用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知識,建立、擴展與優化認知結構為目的的引導探究式教學方法,進一步理清學科教學內容體系。在用引導啟發式教學方法教學後,利用最後約十分鍾的時間,引導學生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會大大減少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遺忘程度。
地理復習課成敗的關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地理規律、原理知識的整理、歸納是否到位。例如,鋒面氣旋圖的判讀,可從氣壓類型、鋒面位置、氣流方向、氣流性質、鋒面類型、天氣狀況等方面進行概括。二是能力訓練是否落到了實處,包括審題能力、思維能力、讀圖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能力等,不管是平時訓練,或者是月考試題,教師均應圍繞上述五個方面的能力進行科學選題和命題。』試卷講評課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錯誤原因的分析,做到對症下葯、增強針對性,同時應注意解題方法與技巧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遷移,通過一道題會做一類題,這是避免「題海戰術」的重要環節。
當我們認真去准備一節課時,我們發現它是精彩的,這樣的課堂也一定體現了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要使每一節課都優秀,那就離不開我們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不斷創新。
教學形式雖然可以多種多樣,但課堂教學仍然是現階段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那麼,在地理課教學中,怎樣怎樣才能打破各種局限,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增強呢?新教材、新課程,給了教師與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那麼教師應當如何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呢?我進行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1、備課要認真充分。認真備課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備課不僅要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更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不僅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做到因人施教。新教材的知識結構看似不如老教材那麼完整、嚴密,但卻更靈活、更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多方位、多層次地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備課、教材重組、對知識有所遷移,切忌一個教案一年又一年地「復制」,一個班又一個班「放映」。例如在「黃河」一課的備課中,我沒有按照教材的步驟,而是將教學內容有淺入深地分成了四大板塊:一、黃河知識知多少;二、滔滔黃河水、悠悠中華情;三、黃河災難幾多許;四、走進黃河、關注黃河。並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黃河古詩文背誦、眼明手快查地圖、假如我是縣長等活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活動的樂園。上好每一節課是確保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過程,既包括老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兩者不可偏廢。在教學過程中,更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心思想。只有學生對教師傳遞的信息進行接受、加工、理解、吸收,從而實現認知意義的建構。例如,七年級下冊「中東」這一節的教學中,我提前兩周請學生收集有關中東的石油、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古巴比倫的衰敗等一系列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中東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與資源、居民與宗教方面有什麼特點?為什麼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通過討論,學生們對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重要的地理位置、匱乏的水資源以及民族宗教沖突自然就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採用啟發、發現、探究、討論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例如,在對七年級下冊有關印度的工業分布的教學時,筆者就採用了比較法、探究法,讓學生運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分析有關信息,主動探究,對所學問題提出各種見解並加以驗證,主動完成意義建構。上課時,我首先展示印度礦產資源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讓學生對這些圖進行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們分小組展開討論:印度可以發展哪些工業部門?主要工業中心有哪些?印度的工業布局與日本有什麼差異?為什麼?經過學生思考和討論後,讓他們在圖中標出工業中心、工業部門,然後互相質疑,檢查答案是否正確。最後,在上述基礎上完成正確答案。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與學生間相互協商、討論、讓每個學生的思維成果被整個班級學生共享,從而使構建意義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在教學過程,要使課堂成為「群言堂」,只有在師生的交流中,才能發現學生思維的誤區。
❹ 關於試卷分析的一些思考
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1、檢驗學生對知識是否掌握。
2、考察學生提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和靈活程度。
3、檢驗學生真正思維過程和平時學習方法。
在試卷分析過程中,我們該側重哪個方面?
試卷分析是很好的契機。
1、藉助試卷分析更好地分辨、明晰、真正理解和掌握學科的核心概念。
2、藉助試題的情境化分析,使學生立體、有背景,並能和其它知識點建立聯結的基礎上建構核心觀念,這樣也便於學生將真正建構後的核心觀念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並將其作為學習的工具,以便後面的提取和運用。
3、試卷中的每道題都有各自的價值,都是從不同角度去考查。通過詳細的試題分析,可以藉助不同題型、不同情境對同一關鍵因素加深理解,此觀念不再是「空觀念」,而是逐步內在建構生成的活生生的觀念。更是具體、豐富有血肉的觀念。
4、藉助研究試題讓學生對繁雜的現象進行分類、歸納總結,並通過分析推理逐步清晰背後的原理邏輯,讓現象收束和依附在核心觀念下。
5、試題分析是對精確學習的檢驗,亦是對將來精確學習的方向指導和借鑒。教學是正,試卷是反,最終學生建構的的學習體系是合,最終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是靈活和自由的。
6、試卷是平時教學設計的補充,是夥伴,學生體會到知識的靈活,並自己可以真正自如解釋各種生活中的現象。
7、科學的試卷講解可以起到讓學生重新定位學科、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發現知識的奧秘,真正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呼吸(試卷要綜合性、聯系性強地講解)。
8、試卷分析不僅僅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是檢驗學生平時學習的思維過程和學習方法是否科學的手段。
9、學生在試卷分析這個情境下的狀態亦是高效的,一定程度上便於補充教學的不足。
1、
試題講解的重點是在分析學生在考試的情境中思考(分析、推理、判斷)的過程,教師帶學生分析試卷是讓學生對自己的做題思維有分析和審視,此過程思維是否科學,是對自己認知的監督和指導。
學生在通過對不同情境下同一觀念的思維梳理,並且在這過程中融合了一些相關聯知識(這些知識既加大了分析判斷的難度,又立體拓展了對觀念的建構),學生在通過對核心觀念充分內在建構後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2、
我對自己在初一某班的講解試卷過程進行了仔細反思,一節課時間講了20道選擇題。講解過程梳理如下,例如某個選擇題:
1、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主要經濟部門是( )
A. 工業B. 種植業C. 林業D. 畜牧業
本道題學生正確率很高,試卷講評時是輕輕滑過去,還是揪些什麼出來?這道題對我們引領學生內在建構觀念、形成知識體系的益處何在?
我首先帶學生判斷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兩個分區。為什麼是這兩個區連在一起考察,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內在相似性?
提到四大分區,首先要考慮的是四大分區是如何劃分的,劃分的依據是什麼?四大地理分區的劃分依據就是緯度、海陸位置、地形幾個核心因素,這兩個區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受季風影響較弱,降水稀少;另一個區青藏地區又受地形影響,海拔高氣溫低。綜合分析這兩個地區氣溫、降水條件不適宜發展種植業(除個別灌溉平原、綠洲、河谷地帶),適合發展草地資源,發展畜牧業。
講評試卷時推到這里還是不夠的,學生對海陸位置、地形的概念加深了理解,清楚了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那另外的兩個區(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也可以在這里對比梳理一下,這樣幾大分區劃分的核心因素學生理解起來便更清晰、更透徹。
剛才提到海陸位置,我國的海陸位置很優越,東部都位於季風區,東部包含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同是季風區,那為什麼要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有同學說南北方的地理差異明顯,尤其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限。為什麼會產生這么明顯的差異?差異也主要集中在氣候(氣溫、降水)方面。那究竟是什麼造成氣溫和降水的差異?
調動已有經驗,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和地形等等。緯度因素,南方地區緯度低,對應溫度帶是亞熱帶和熱帶,北方地區對應的是暖溫帶和中溫帶。
順此思路繼續往下,給出除四大分區圖的另外一幅圖---氣候分布圖(此圖基本可以和四大分區對應上)。學生在將某個分區對應相應氣候區時有些困難,這里藉助緯度(溫度帶)、海陸位置(季風、降水),便可以清晰得出南方地區對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北方地區對應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對應溫帶大陸性氣候。
順此思路繼續向下,學生先前對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農作物和相應熟制容易混淆。剛才已經清楚了緯度和氣溫的關系。學生也清晰意識到從南到北、從低緯到高緯,氣溫逐漸降低,農作物熟制也呈現出一年三熟、一年二熟、兩年三熟、一年一熟的變化規律。此規律放在四大分區和具體氣候類型的整個體系中更加能落地,避免學生的死記硬背,結果老是對應混亂。各地農作物的品種我們也在課上帶學生一起研究,農作物的習性,對氣候的各自要求和同一農作物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不同呈現(例如南方水稻和東北水稻的生長周期、形狀、口感、營養價值等不同)。
3、
這只是一道題的探究,試卷講解過程中每道題的側重不同,意義不同,不宜都輕輕滑過。每道題可以探究它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價值,以及它引出關聯知識的相互編織和融合建構。
這些是氣候結合地形對土壤、植被的影響和制約,我們理解和掌握氣候,要通過各地不同的土壤、河流水文特徵、植被、農業類型做研究,還有就是工業的分布、人口分布和城市聚落的發展、歷史文化的演變歷程等等都是我們探究的起點亦是終點。
經歷此過程學生對地理核心觀念(公轉和自轉、板塊運動、海陸位置、緯度、地形、大氣循環、洋流、氣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觀念)有了系統的建構,明晰了觀念之間的邏輯關系,也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將其各歸其位。這些觀念不再是死死的「空觀念」,而要是能隨時被置入到不同情境中的活生生的自由觀念。
只有是自由的活觀念,才能在實際生活中去理解我國各地巨大的地理差異(差別顯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並能對景觀做出分析、判斷,並最終提出基於和諧統一的「人地關系」基礎上的建議和措施。才能夠真正踐行所謂的「知行合一」。
後記:通過這樣的試卷講解既讓教師審視教學思路和過程,也讓學生反思學習、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過程。
❺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講評試卷的公開課
1、寫好試卷評講課教案。評講前,教師要逐題做好答案。吃透考題內容,明確考點,分析試題涉及到知識點有哪些;試卷的重心是什麼,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2、評講試卷要注重時效性。試卷評講應趁熱打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教師評講不及時,學生對所做試題印象會逐漸淡薄,評講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要有針對性。切中要害分析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薄弱環節,找出復習中出現的具有共性的典型問題,針對導致錯誤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評講,才能真正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4、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在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促進教學互動。
5、要體現知識的延伸性。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其能力水平,依據考點,變換題型,引導學生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來思考問題,提高遷移理解能力。
6、反饋、鞏固、矯正。評講課後,學生如何達到鞏固知識、查漏補缺的效果?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訂正在試卷上,讓學生建立錯題集,經常翻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❻ 怎樣上好試卷講評課
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
試卷講評課是一種重要且常見的課型,尤其是到了單元小結、期中期末復習階段甚至變成了主要的課型。其主要作用在於:通過試卷講評幫助學生分析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糾正錯誤、鞏固雙基,並且在此基礎上尋找產生錯誤的原因,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包括聽課、審題和做題的方法與習慣等等),總結成功的經驗,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和思維系統,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習題講評還可以幫助教師發現自己教學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試卷講評課的簡單分類
根據講評與學生練習與思考的先後可分為練前講、練後講(或思考前後講)等等。
根據講評課的教學水平層級由低到高依次又可分為只講答案,講評題意、思路和方法以及講評聯系、誘導創新等等。
只講答案是最省力、最省時的講法,教師報上習題的答案,希望學生在課後自我消化。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用這個方法自然不錯。而事實上,這是在教師認為題目比較簡單,或者由於習題多而時間少的情況下採用的,可以說它是題海戰術的產物,其最大的弊端是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技能的培養。因此,應該說只講答案的講評是最差的講評。
講評題意、思路和方法比講答案高出一籌,這種方法的最大好處就是讓學生了解解題的過程,學會審題、解題、辨題的技能。其實這也是上好試卷講評課所必須的。
講評聯系、誘導創新應該說是講評課的最高境界。一般的教師只能圍繞一道題講好題意、講清思路、講明方法,但要從一道題中跳出去講聯系、講創新並非易事,因為,它要求教師心中裝的不是一道題,而是許多題,而且是同類的題,教師通過講一道題而學生掌握一類題,從一個知識點,聯繫到整個知識網。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有啟發式地講評,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講出教師講不出的思路與方法,做到有創新解題。
二、試卷講評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目標明確原則。講課(題)首先有一個「為什麼」講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對講課(題)的內在意圖要清楚,明確目標應當是備課(選題)時首先要斟酌的問題,它既是一節課(題)的起點,又是一節課(題)的歸宿;它是一節課要努力的方向,是講好課(題)的前提和保證。講評課有其特殊性,目標也要明確(這是一般教師不以為然的問題)。講評課的教學目標應由教師根據總的教學目標和學生試卷上暴露出的問題(知識、能力、非智力因素等諸方面),有的放矢的確定。
落實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做好課前的精心准備,認真閱卷評分,做好成績統計分析。統計好平均分、合格率、優分率、低分率,各分數段的人數的分布情況,統計好每題的得分率、每題的解答情況(包括獨特的解法、典型的錯誤)等。最好課前將試卷發給學生,了解學生對試卷講評的要求,做好問卷調查和調查情況統計分析,掌握第一手資料。
2、重點突出原則。講課(題)還有一個「講什麼」的問題,講課(題)必須講在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上,要具有導向性,要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查發現有些講評課學生收獲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不分輕重,面面俱到(結果是面面不到),把學生當三歲的小孩看待。其實試卷上大多數題目學生可自行解決,甚至有些問題學生剛考好就已發現並已經解決了,你講評時再眉毛鬍子一把抓,學生自然會厭煩,覺得浪費時間。
當然,「突出重點」並非只講重點,只是一節課(題)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很多,教師應根據課前調查精心備課,將上課的主要精力、時間集中到學生中存在問題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點內容上來,為學生解惑、釋疑,引導探究。
3、針對性原則。講評課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測試情況來確定,應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提高講評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找准學生答題出現失誤的「關節」點,透徹分析、解疑糾錯,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這就要求教師備課前多了解學生對錯的題是怎樣思考的,多問幾個「為什麼學生會在這道題(這類問題)上出錯?」找出學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規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這樣講評時才會擊中要害。
另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問題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體引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使學生形成嚴謹的學風。
4、情感激勵原則。「老師經常斥責我們『這個問題都講過好幾遍了,為什麼又錯了。再笨這個問題也應該會。如果我再講十幾遍,你還是做不來。』」
(1)欣賞性。教師應學會欣賞學生。講評課開始時對成績好、進步快的學生提出表揚,鼓勵其再接再厲,再創佳績。講評過程中,對學生的答卷優點應大加推崇。如卷面整潔、解題規范;思路清晰、思維敏捷;解法有獨到之處、有創造性等。要善於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其內在的更大潛能。講題時可將試卷中出現的好的解題思路、方法用投影表示於課堂,也可由學生上台講解。講評後可將特別優秀的答卷加上點評張貼在「學習園地」,供全班同學效仿、借鑒。
(2)鼓勵性。對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要能和他們一起尋找原因,鼓勵其克服困難,奮起直追。要善於挖掘他們答卷中的閃光點,肯定其進步。要讓他們也能在贊揚聲中獲得滿足和愉悅。對他們的錯誤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分並和他們一起研究怎樣做就可以修正為正確答案,增強其信心,激發其興趣,消除其壓抑感,增添其成功感。
總之,講評課要以贊揚、肯定為主基調,切忌出現「這道題我都講過好幾遍了,你們怎麼還不會?」等無能的語言,切忌挖苦、訓斥、侮辱學生人格,應讓學生達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境界。
5、主體性原則。 「主體參與」是現代教學論的核心要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精神世界尤為重要。」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其主體是學生,教學效果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自身操作和實踐才是最有效的。
調查結果發現「對一個較難的問題,學生最希望的形式是教師把問題擺出來,讓他們自己獨立思考或通過同學間的相互討論而獲得解決好。因為這樣做印象會更深刻,不易忘記。」因此,講評課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忌教師一言堂,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要設計帶有啟發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板演,或設計為理解題意的小實驗讓學生操作,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大膽假設猜測、凝練觀點、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敢想、敢說、敢做、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格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講評課的主人。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6、歸類分析原則。
教師在講評課時不能只是按照題號順序講評,而是要善於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對考卷上的同一類問題有一個整體感。這樣有利於學生的總結提高。具體可按三種方式歸類:
(1)按知識點歸類:就是把試卷上考同一知識點的題目歸在一起進行分析講評。這種歸類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可選擇重點知識的典型題進行分析講評。
(2)按解題方法歸類:即把試卷中涉及同一解題方法、技巧的題歸到一起進行分析。
(3)按答卷中出現的錯誤類型進行歸類,一般可分為:①對概念、規律理解不透甚至錯誤;②審題時對題中的關鍵字、詞、句的理解有誤;③思維定勢的負遷移;④模型建立失當;⑤過程分析錯誤;⑥數學運算錯誤等類型。
以上三種歸類方法不能彼此孤立的進行,要善於交叉滲透。
7、啟發性原則。
講評課教師重在解題思路的分析和點撥,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題中的關鍵字、詞、句,挖掘題中的隱含條件;或引導學生回憶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挖掘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或探尋題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再現正確模型,形成正確推理等。讓學生對要解決的問題建立清晰的情景。切忌滿堂灌輸式的面面俱到、蜻蜒點水式的簡單膚淺,要針對重點知識、重要解題方法,對具有典型錯誤的代表題,進行精心設疑、點撥,耐心啟發,並留給學生必要的思維時空,讓學生悟深、悟透。
8、開放性原則。
自從20世紀70年代日本教育家島田茂等提出「開放性問題」以來,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由於能著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現已成為教學的熱點。
開放性原則,一方面是指課堂教學形式上的開放,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另一方面是指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講評課上,教師不要就題論題、孤立地逐題講解,要透過題中的表面現象,善於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徵進行開放性、發散式講解。一般可從三個方面進行發散引導:①對解題思路發散──「一題多解」。 ②對情景發散──「一題多聯」。 ③對問題發散──「一題多變」。進行「一題多變」,可將原題中的情景、已知條件、設問……等進行改動,然後再重新分析、求解。如可將靜態的情景變為動態的情景;或改變命題條件,或將題目中的因果關系顛倒……等等。此訓練宜由淺入深、步步推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收獲。
9、矯正補償原則。
講評課後必須根據講評課反饋的情況進行矯正補償,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可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全部訂正在試卷上,並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包括錯解)收集在「錯題集」中,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的正確解答。教師要及時依據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後的矯正補償練習,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達到矯正、鞏固的目的。
值得說明的是,以上講評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各有側重,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相互補充的。
三、試卷講評課中常見的問題
1、拖三拉四,講評不及時。如測試結束後,大部分學生都急於知道自己得成績,情緒比較高,而且對試題及自己的解題思路印象還比較深刻,此時講評能夠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老師往往好長時間批不完卷,批完以後,統計分析工作又不及時,等到講評時,學生早已把試題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緒懈怠,講評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每次習題後,教師一定要抓緊時間批閱,迅速統計好數據,做好習題分析,摸准學生的心理,及時講評,越快越好。
2、准備不足,評講隨意。有人認為試卷講評課無關緊要,甚至根本沒有把習題講評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做准備,上課拿起習題就講,無的放矢,信口開河,想到哪兒講哪兒,講到哪兒算哪兒,一節課下來,到底講了些什麼,自己也說不清楚,更不用說學生了。
試卷講評課的准備工作,在批閱時就應開始。要將學生答題情況作好記錄,記清哪些習題答得好,哪些習題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識性失分,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哪些是個別現象;等等。通過統計和分析,寫好試卷講評課教案,講評時才能作到有備無患,切中要害。
3、平均用力,沒有重點。一套習題中各道題的難度是不一致的,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肯定也是不一致的。講評習題,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從第一題按部就班地講到最後一題,這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試卷講評課應該分類進行。一般來說可分三類:第一類,沒有或很少有差錯的習題,通常不講評或點到為止;第二類,部分學生有差錯的習題,視具體情況適當講評;第三類,絕大多數學生有差錯的習題,這類習題往往屬於迷惑性、綜合性較強的考題,應重點講評。
4、不重視過程和方法。習題的講評要給學生正確的答案,更要重視對解題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講解,這樣才有利於今後教學的深化和擴展。
講評中加強對學生答題方法的指導,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指導學生學會讀題、審題、理解題意,正確把握答題方向;第二,指導學生理清答題步驟,注意答題的條理性和規范性;第三,指導學生答題速度,並能在習題難度較大的情況下,激動靈活地予以解答。
5、單講獨評,不注意聯系。所謂單講獨評,是指講評習題時,只是孤立地說這個題如何,那個題怎樣,好像它們跟別的習題和知識毫無聯系。習題總是根據大綱的要求來設計的,與課本知識有著密切的系統的聯系,單講獨評往往不利於學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批閱習題時,就應留意學生能否正確運用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答題;講評習題時,應把每個試題都歸納入知識體系中,緊扣課本分析講解。要讓學生根據課本的知識和原理,對號入座,同時,找出自己習題中的錯誤,並當堂糾正。這樣的講評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們系統牢固地掌握和靈活地應用課本知識。
6、方式單一,搞「一刀切」。有些老師講評課喜歡自己唱獨角戲,讀題、分析、解答自個兒全包了。習題是一樣的,但學生是不一樣的。如果從頭至尾都是一種講評方法,都像是面對的只有一類學生,這樣即使講的再仔細再好,也難保全部學生都能聽懂弄通,因此,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方法。習題講評之前,應仔細分析和研究習題,並徵求不同程度學生的意見,以便對症下葯;習題講評結束後,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特別是對學生錯誤相對集中的習題,要反思自己是否講漏,是否講透,並主動了解同學們對講評的反應,以便課外個別輔導和實施補償性教學。
7、教師獨霸課堂,缺乏學生參與。試卷講評課一般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但教師包打天下、一講到底的「一言之堂」,是應盡力克服的。講評中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搭建交流的舞台,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多讓學生自己講,要給學生表述思維過程的機會,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允許學生對習題的「評價」做出「反評價」。
對跨度大、綜合性強、學生完成普遍感到困難的習題,也可以先讓學生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由教師綜合、點評,形成一個參考答案,這樣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敏捷性,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批評挖苦,缺乏激勵表揚。有的教師把試卷講評課變成對學生的批評課,一味地責怪學生,甚至冷嘲熱諷,導致學生情緒緊張,思維遲緩,注意力渙散,進而厭惡試卷講評課。其實,學生答錯了題目,既反映了學生學習的問題,也反映了老師教學的問題,教師既要從學的角度分析,也要從教的角度分析,教師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認真分析,是自己的責任要主動的承擔,對稍有進步的後進同學,要在講評時給與適當的表揚,這樣可以鼓舞士氣,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能激發其潛力的挖掘和能力的發揮。
❼ 2022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高三地理 教學要面向高考,在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要求的過程中,要以培養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重視備課工作的開展。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2021高三地理備課組 工作計劃 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2021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一)
一、學情分析
1、少數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解答問題的能力不高;
2、基本技能掌握不夠好。不少學生懶於動手、動腦,對平時作業中的畫圖題或運用相關學科知識進行推理、計算等題目輕易放棄,致使考試中這一部分題目很難拿到滿意的分數;
3、地理思維能力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綜合題解答要麼不準確,要麼要點不完整,失分很多。高三(6)班的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好。
二、提高教學效率的思路、 措施
(一)精心組織一輪復習
1、教案編制重在從多個角度激活學生大腦中原有的但還未能形成良好體系的知識,訓練學生迅速提取相關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知識的准備性。
2、課堂教學進一步分層,設置實戰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情境,強化記憶,逐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3、精心編制每一份練習,爭取給學生做的每一道題都能起到既復習舊知,又訓練思維,還能一步步提升學生各種能力。
4、嚴格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檢查督促、科學講評,絕不放過一個死角。
(二)激發學生學習信心
結合每次考試,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共同分析出錯原因,幫助學生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指出改進措施。鼓勵較好的學生用更高的目標要求自己,也要給予成績較差的學生必要的肯定,從多層次、多角度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信心。
三、集體備課的設想
(一)認清形勢,把握動態,優化復習教學
面對高考模式變化、復習時間減少以及我校地理學科學生整體基礎較差等實際情況,切實了解學情,把握高考動態,研究《地理教學大綱》、《考試說明》、《高考試題評價 報告 》以及近三年來全國、江蘇、廣東、上海高考試題(包括春季高考題),明確地理學科復習目標、方向、重難點和 方法 ,精心安排復習計劃,優化復習教學,切實提高復習課堂教學的效果。
1、把《考試說明》中知識點、能力點與教材結合起來,將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結合起來,確定每一單元復習的主要內容和所需時間。
2、清楚各知識點的考試要求,准確把握識記、了解、理解、應用、綜合的界限,對高考中降低要求的、新教材刪除的、非主幹知識,堅決不拔高;對重點內容,保證時間重點投入,並進行必要的拓寬深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3、堅持「扎扎實實夯基礎,循序漸進抓能力,提優補差促中間,全面提高推進率」的復習教學思想,做到起點低、要求嚴、方法活、訓練實,能力強。
(二)分類化歸,突出重點,上好試卷講評課
1、貴在方法,重在思維。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試卷的講評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強化。
2、分類化歸,集中講評。講評試卷,採取分類化歸、集中講評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目,集中講評,這樣做可以強化學生的分歸意識,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強烈。形異質同的題目,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形同質異的題目,要引導學生比較異同,防止思維定勢產生的遷移。
3、照顧一般,突出重點。講評試卷對有些試題只需「點到為止」,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解剖」。對那些涉及重難點及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於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症下葯」。試卷講評前,對每道題進行細致地統計分析,對錯誤原因進行准確地分析,對每道題的講評思路精心地設計。
4、評後 反思 ,適度拓寬。每次考試後,及時要求學生整理「錯題集」,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
四、提優補差的設想
(一)夯實「三基」,查漏補缺,優化課堂教學。
優化課堂教學是提高復習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查漏補缺,夯實「三基」。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路,使書本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把握。②通過全面、系統復習,進行查漏補缺,綜合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掌握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幫助學生揭示規律, 總結 方法,進一步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復習課時精講精練,做到「少、精、活、度」,一般以中檔題為主,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傳授方法,指點迷津,提高復習效率。
指導學生掌握地理學科的 復習方法 。復習時可用以下一些方法:藉助地圖記憶、通過理解記憶、通過比較進行記憶、通過列表進行記憶、通過縮略進行記憶、通過 編織 知識框架結構網進行記憶、通過圖像進行記憶、通過對某些地理內容賦予特殊的意義進行記憶、抓住特徵進行記憶。
五、教學進度的安排
1、8月10日——9月30日:必修2、初中基礎知識
2、10月份:必修3
3、11月1日——12月20日:必修1
4、12月21日——09年1月底:選修2、選修6
2021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二)
一 、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以《2021年地理高考考試說明》為抓手,以「兩效」為重點,按照學校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狠抓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重視每一堂課,用好每一分鍾,發展每一位學生。
二、復習備考策略
1.加強研究,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
(1)集體研究近5年的地理高考的特點和命題趨勢;
(2)重點分析近5年的地理高考試題對地理復習備考的啟示;
(3)研究2021年地理考試說明,把握好復習的方向,提高復習備考的效率;
(4)研究學情、學法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復習備考的有效性。研究學情,既需要了解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上、不同的學習階段中,知識上存在的疑點和難點、能力上存在的弱點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礙;也需要了解學生在 學習態度 、 學習方法 、學習習慣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5)研究訓練題和解題技巧,通過高質量訓練題的做答,提煉出解答同類試題的技巧和方法,具備綱舉目張的能力。
2.注重復習備考的計劃性
(1)總體目標
強調基礎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考點化、考點知識網路化、 網路知識 習題化和習題知識全真化;要求學生對學科內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會貫通和舉一反三,以不變的知識點應付多變的題型和能力考查
(2)階段目標
第一輪復習2月底前結束,形式為章節單元復習,注重雙基,查漏補缺,徹底清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使知識系統化。
第二輪復習從3月到5月中旬,形式為專題復習,根據高考的重點、 熱點 內容,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按知識的相對獨立性和內在聯系劃分專題,深刻理解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培養分析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能力,提高綜合能力。
第三輪復習從5月中旬到5月底,形式為沖刺復習,查看已做試卷中的錯題,抓住主幹知識,重視地圖,關注熱點和焦點,講析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3)學生目標
淡化平均分,追求與 其它 四門功課的匹配率,緊緊圍繞達標率,死盯「邊緣生、臨界生」,大打盯人戰術和感情攻勢,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3.夯實雙基,把握復習備考的根本性
(1)列出知識清單,掃清理解障礙
自然地理注重理清概念、原理,提煉原理;養好良好的學習和解題的習慣。人文地理關注事物發生背景、產生原因、引起的後果以及應對的策略。
(2)結合高考試題,指出考點要求
通過歷年高考試題的做、講,明確考點的能力要求,突出重點考點、高頻考點、變化考點和與熱點結合緊密的考點,將考點問題化,或以關鍵詞填空等形式,引導學生看書並掌握。
(3)聯系區域地理,完善知識網路
教師要充分重視利用地圖,重視對各種「圖」的專題訓練,提高對圖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較與推理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聯系能力, 邏輯思維 及空間思維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理解與運用,抓住重點骨幹知識,突破難知識,構建知識網路體系,復習過程中不留盲點,重點放在梳理知識系統,強化知識的邏輯性與層次性。
(4)精講精做習題,透析解題思路
「精細化練習」即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細鑿,在講與練的關繫上,更加註重以練習為主線;在數量與質量的關繫上,更加註重練習的質量;在練習的過程管理上,更加註重練習的全程管理;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繫上,更加註重學生解題的過程體驗。要做好選、批、評、補、等環節。
自然地理要善於運用顯性的條件,挖掘隱性的條件,並學會聯系和轉換,准確的反饋和遴選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從而達到正確解題的目的。人文地理特別要訓練學生提高針對性的答題,規范用語,用地理術語表述的能力。
4.重視落實,加強復習備考的實效性
(1)要循序漸進。「知識——能力——綜合素質」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復習中不能操之過急,不能對學生要求太多太高,使之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從第一輪復習到第三輪復習應統籌兼顧而又各有側重,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並讓學生明白每一階段復習的主要任務和要達到的目標,以便其自我觀照,及時跟進。
(2)要抓好常規。即要求學生平時認真聽課,做好筆記,及時預習、復習和完成練習,制定好計劃,認真反思試卷、勤學好問、建立錯題集等。
(3)要講練結合。從掌握知識,到知識內化為能力,能力升華為素質,光靠講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都必須輔之以必要的練習,能力在一定意義上是訓練出來的。必要的練習可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更加准確地掌握知識。一般而言,高三復習備考中,除每節課課堂上要有針對性的練習之外,每一單元或專題復習結束後也需做一次系統的練習。此外,還可通過周練、階段性調研卷和模擬考試來進行訓練。當然,無論那一種形式的練習,選題都須盡量科學規范、合理適度,並針對疑點、突出重點、折射熱點;講評必須及時精煉,有的放矢,多講方法和過程,多點撥少包辦;對於失分較多的知識點,還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補救性的訓練。
(4)要加強輔導。這主要包括學法指導、考法指導、心理輔導。採取的形式,既應有集中輔導,更要有個別輔導;既要滲透在平時的上課的過程中,也要抽出一定的專門時間進行輔導。其中,特別要重視地理薄弱學生的輔導,對地理薄弱的輔導對象,採取面批,談話等方式進行輔導。不僅要輔導其學習,還要關心其生活、心理;輔導的內容,不僅要幫助其提高學習水平,還要幫助其改進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總之,要通過老師的輔導,讓更多的學生在高考前達到自己應有的學科水平高度,在高考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使地理學科的弱者不弱,強者更強。
三、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
周次節次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周考出題順序
16專題1:地球與地圖、地球的運動規律 郭 周
26專題2:大氣的運動規律 周 郭
36專題3:水循環與水運動、自然災害 楊 范
46專題5:地殼循環的原理與地殼的運動規律 范 楊
56 專題6: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律郭 周
66 專題7: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專題8:人口城市與交通問題 周 郭
76專題9:(農業、工業、商業、交通等)區位因素 楊 范
86專題5:區域可持續發展 范 楊
96專題11:區域定位與區域地理郭 周
106專題12:熱點問題與四川鄉土地理 周 郭
116回歸課本,查看錯題集 楊 范
126回歸課本,查看錯題集 范 楊
136學生自由復習,教師答疑,解題指導、心裡疏導郭 周
根據放假以及學校的月考等的安排,可有適當的調整。出題人為前,審題人做題人為後者,且包括完成每個周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篩選、習題篩選等。
2021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領導對教學和教研工作的總體要求,本學期本學科組以提高 教育 教學質量為核心,創新教學、教研形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和實效性,以備課組為單位,實施先進教學理念引領下,從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落實到課後反思,開展組內觀摩研討,以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加強高三年級高考備考的科學性、有效性、針對性,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全組老師教育教學素質的穩步提升。
二、主要任務
1、積極學習各兄弟學校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有效 教學方法 ,加強組內研討和聽課評課,不斷學習和提高個人專業素養。
2、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尤其是課堂的有效性,關注學生學情分析。
3、從基礎抓起,提高高三地理高考的備考效率,從學生基礎和學情出發,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備考工作。
三、 教學工作計劃
1、認真研究高考趨勢,整理匯編校本資料、學案,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為了更有效的開展教學,必須從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對征訂的參考書和資料進行整理匯編,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學生學得好、有興趣的內容,打好基礎。大膽剔除難點,從淺入深,提高學生應試的信心和興趣,講練結合,掌握考綱要求。
2、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聽課評課,提高教師個人專業素養
在不斷的探索中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疑惑,要團結全組老師,發揮團隊精神和集體智慧,不斷地探討、反思、總結,因此必須加強集體備課和研討。不僅要積極互聽互評,更要積極參加校外教研活動以及兄弟學校的公開周活動,多向有 經驗 的同行學習,不斷提高個人專業素養。
3、從嚴要求學生,細心愛護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效教學開展的基礎,在嚴格執行作業檢查、教學效果檢查的同時,也要熱心的關愛學生,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困難和困惑,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同時要多開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教學活動,豐富課堂,活躍課堂,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四、教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教學任務分解及教學進度
1:9.2-.9.8暑假補課月考試卷分析
2:9.9-9.15第6講——經緯網
第6講——地圖
第7講——大氣的受熱過程及氣溫空間的分布和時間變化
第7講——熱力環流
3:9.16-9.22第7講——大氣的水平運動及等壓線的判讀與應用
第8講——三圈環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第8講——北半球冬、夏氣壓中心及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4:9.23-9.29第9講——鋒與天氣及冷鋒與暖鋒的判斷
第9講——低壓、高壓與天氣及氣旋與反氣旋
第10講——全球氣候的變化與對策及氣候類型的分析方法
第10講——主要氣候類型(及自然帶)分布與特點
5:9.30-10.3第11講——水循環及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11講第12講——大洋環流模式圖和主要洋流分布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12講——圖表結合對比寒、暖流特徵及講練
——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及在我國的分布
10.3-10.7 國慶節 放假
高三第二次月考,評卷
6:10.7-10.13第13講——地質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第13講——岩石圈物質循環和河流地貌對聚落的影響
7:10.14-10.20第14講——褶皺山及相關練習
第14講——斷塊山、火山及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第15講——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9:10.21-10.27講練期中復習
10:10.28-11.3期中考試、評卷分析
11:11.4-11.10第16講——人口的數量變化和合理容量
第17講——人口的空間變化
12:11.11-11.17第18講——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和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第19講——城市化
第20講——農業的區位選擇
13:11.25-12.1第21講——世界主要農業的地域類型
第22講——工業的區位選擇
第23講——工業地域的形成及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14:12.2-12.8第24講——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第25講——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
第26講——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5:12.9-12.15評卷
第27講——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28講——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簧經研究中的應用
第29講——荒漠化的防治
16:12.16-12.22第30講——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第31講——能源資源的開發
第32講——流域的綜合開發
17:12.23-12.29第32講——流域的綜合開發
第33講——區域農業發展
第34講——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
18:12.30-1.5第35講——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第36講——產業轉移
19:1.5-1.10期末考試復習,一輪復習知識點回顧
20:1.12-1.17期末考試,講練
2021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相關 文章 :
★ 2021文科綜合教研組工作計劃
★ 2021高三新學期教學工作計劃5篇
★ 2021中學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
★ 2021年高三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 高三地理工作計劃
★ 2021高三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 高三地理下學期教學計劃
★ 學校教學工作計劃2021春季5篇
★ 高三地理第一學期教學計劃
★ 高三地理第二學期教學計劃
❽ 中學生如何做好試卷分析
導語
模擬考試結束後,同學們最關心的是分數,其實不然,最要緊的是要認真做好考後分析。分析得失,總結經驗教訓,認真分析試卷中出現的錯誤試題,找到做錯的原因,下次避免相同錯誤!
要把考試當成檢驗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機遇。比如,學生平時學習不夠踏實認真,容易浮躁,考試時看到自己會做的題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輕心,最終失分。這個問題反映出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不好,要想有針對性地解決,需要在平時注意培養良好的習慣。
掌握藝考動態資訊、招生計劃及專業解讀,可關注微信公眾號「育路藝考幫」( yulooyk )。
❾ 高中地理教學中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課前准備與要求
試卷講評課要避免兩種做法:一是從頭到尾逐題講解,沒有重點;二是對、抄答案,就題論題,淺嘗輒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試卷講深講透,首先必須廣泛收集試卷信息,仔細分析答題情況。因此,講評課前的准備工作十分重要。
1、數據統計。
為了做到對成績、對學生、對試卷心中有數,我們構建了《高三語文綜合測試分析表》。每次月考、模考後都要要求教師做好煩瑣而准確的統計工作。除了要統計整套試卷的平均分,班級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優秀率、低分率之外,還要統計每題得分率及每一知識板塊,往往要具體到36分、33分、30分、27分及27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況的統計。
2、分析比較
分析即教師根據每題出現的典型錯誤揣摩學生的答題思路,歸納造成學生答題錯誤的主要原因(或審題意識,或知識積累,或語言表達,等等)以明確學生在各個板塊復習中的總體優勢和劣勢。比較是為了充分利用試卷的檢測功能,發現教學中的進步和薄弱環節,發現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更好地指導以後的教學。比較可以是同類班級的橫向比較,也可以是本次考試與近幾次考試情況的縱向比較;可以將同一試卷中不同題型、不同板塊的得分情況作比較分析;還可以從優等生與後進生進行比較,找出優等生之所以優秀,後進生之所以落後的原因。
3、確定重點。
數據統計及分析比較的根本目的,在於站在命題思想和備考策略的高度,對得分率低的試題認真查找失分原因,發現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並確定講評的知識重點和板塊重點,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知識的講評,一般要達到以下目的:(1)認知試卷。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試卷的整體結構、基礎題型以及測試要達到的目標和已經達成的目標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和把握。(2)糾正錯誤。糾正學生答題中各種錯誤的同時,對錯誤率高達50%以上的試題要重錘敲打,重點講透,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3)提要鉤玄。教師對每一道題涉及的知識考點應有一個基本方法的歸納。如對大、小閱讀題(自然科學類文章、文言文、文學作品)文本的整體把握,不同的文本類型應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導;對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類型或不同文體的作文命題,也應有不同的基本審題方法或構思方法的指引。
二、講評遵循的原則
1、及時性:趁熱打鐵。
我們常常抱怨學生喜歡把眼睛盯在分數上,不重反思,太過功利。其實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是試卷講評和結果反饋相對滯後。學生做完一份語文呢模擬試卷需要兩個半小時,經理從識記、理解到鑒賞、評價、表達的復雜的思維過程,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效如何非常重視,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教學中,由於我們備課任務繁重、批改試卷難度大,往往把試卷發放和講評工作擱置太久;此時,學生做題目是產生的思維火花已經消失,能夠刺激他們思維的只剩下分數。因此,及時將考試結果和答案反饋給學生,是取得良好講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2、針對性:選題典型。
一份試卷中總有一些錯誤率高、迷惑性大的試題,還有一些能體現本階段專題教學重點的試題。教師應選擇這些試題作為講評的重點,而不應面面俱到。根據學生答題情況,教師對某道題或某個板塊試題的常見干擾陷阱設置講清、講明,以增強學生敏銳的識別意識;對某道或某個板塊能體現本階段教學內容的試題,應講好其基本解題思路、答題策略,最好採用專題式講評模式。
3、拓展性:融會貫通。
試卷講評從一定程度上講是一個重新整理知識的過程。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借題發揮,類比延伸,調動已有的知識積累,理清相關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形成一個經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知識網路。講成語運用,講語病辨析,講語言連貫等,應將相關考點的思維方法適當歸類,力爭講活一題學生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互動性:再現情境。
試卷雖然相同,但學生分數高低不一,答題思路方法也各有差異,知識缺陷和錯誤情況也不盡相同。講評試卷時可安排幾道題由學生講述答題思路,還原考試情境,甚至讓他們提問、質疑,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使講評更貼近學生心理。通過學生自己的講解,教師會發現學生得了分的題目未必是因為知識學得扎實,有時屬於歪打正著。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講評課取得最佳效果。
5、激勵性:增強信心。
充分發揮試卷講評課的激勵性功能是講評課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動機常常表現為希望得到好的分數,取得好成績後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但是,每次分數下來,總是幾人歡樂幾人愁。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情緒高漲,喜悅;成績差的則情緒低落,甚至自卑、自棄。因此,每次考試成績下來,筆者總是會強調,語文學習沒有常勝將軍,一馬當先不必沾沾自喜,馬失前蹄不必妄自菲薄,語文學習關鍵在於細、實、慢、活,堅持不懈。特
❿ 高中地理教學中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方法有哪些
我們老師是問我們為什麼這樣做,說出我們自己的思路,然後老師挑出其中的錯誤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