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綜合自然地理學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一般可以把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前期,以著名的德國科學家亞歷山大·洪堡的科學活動與學術著作為界,以前為第一階段。
在此階段中,自然地理學還處於經驗積累的時期,主要以了解地理事實、記錄山川形勢、游歷四方奇勝、進行探險發現等活動為主。
從洪堡開始直至本世紀六十年代,為自然地理學的第二階段。
在此階段中,已不把某一項自然現象只看成孤立的、彼此無關的靜態組合,而是力求從眾多的地理現象中,採用比較的方法,追索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逐步地認識到自然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間的自然要素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作用,並且從綜合的而不是單一的、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深入的而不是表象的、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等觀點,總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自然地理規律,例如著名的自然地理地帶性規律,就發端於洪堡德,並經過俄國的道庫恰也夫乃至隨後許多人的深入探討,才逐步臻於完善。同時自然地理學中的各個部門,例如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學、生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地圖學等,在此一階段都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從1960 年以後到現在,可視為自然地理學發展的第三階段。
在這個階段里,企圖進一步以定量的精確判斷來取代定性的文字描述;以預測和模擬代替對現狀的分析和說明;以抽象的反映本質的數學模型去反映具體的龐雜的自然地理現象;以合理的趨勢推導與類推法,去代替簡單的因果關系分析;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去革新傳統的研究方法。世界地理學領域在這一階段所出現的「地理革命」、「計量地理」、「解釋學派」(亦稱「劍橋學派」)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這種趨勢。現代自然地理學,在經歷了這幾個發展階段之後,現正處於一個即將突破的邊緣。近十餘年來的醞釀,1976 年在莫斯科召開的第23 屆國際地理學大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動向,都說明了這一點。自然地理學向何處去?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地理學家們的深切關注。近代地理學興起的「故鄉」之一——德國,從洪堡德、李戴爾、李希霍芬、彭克等時代起,在長達一個世紀的進程中,仍然保持著傳統的統一思想。他們逐漸感到對於「基礎理論的研究是不夠的」。許多應用地理學家一再提出需要發展地理學基礎理論,並希望把這種理論應用到預測性的工作中,以代替大量的、描述性的傳統地理學。 德國的這一思想,應當認為是有普遍意義的。
以上為有關簡介,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B. 歷史地理學的演變
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發展;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的演變;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發展
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國起源很早,東漢班固於公元一世紀撰寫《漢書·地理志》已開其端。此後歷代相繼,至宋代已形成一項獨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應麟的《通鑒地理通釋》;到清朝早期,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晚期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代表了封建時代中國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
在西方,沿革地理的研究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數量上,都難以與中國相比擬。1848年出版的麥考利《英國史》第一卷第三章關於1685年英國歷史地理的描述,雖然有人認為它是歷史地理學的「典範」,但該章及其以後出版的一些以「歷史地理」命名的著作,實際上仍以記述疆域或政區變遷為主。
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的演變
被稱為俄國歷史地理奠基人的18世紀地理學家塔季謝夫對歷史地理任務的解說,也只限於歷史時期疆域、位置、地名、邊界、民族、移民、村落以及地方行政機構的描述,與中國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內容基本一致。總之,19世紀及其以前「歷史地理」一詞在西方雖已廣為應用,但實質內容仍屬於沿革地理的范圍。
近代地理學始於西方,德國地理學家康德於18世紀中,在科尼斯堡大學開始講授自然地理課程,洪堡德與李特爾又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早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直接影響到歷史地理學發展的,是李特爾在柏林皇家科學院的演講《地理科學的歷史因素》,以後是德國拉采爾的《人類地理學》。美國女地理學家森普爾在她去世之前寫成的《地中海地區的地理及其與歷史的關系》,是代表歷史地理研究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法國維達爾·白蘭士針對地理環境決定論提出了可能論,其著作《人文地理學原理》對於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理論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歷史地理學名稱在20世紀初由日本傳入中國。但其內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范圍。1917~1919年張相文在北京大學主講《中國地理沿革史》,這是沿革地理第一次被列入大學課程,且在課程內容上已不限於疆域與政區的演變。
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20世紀20年代末到40年代是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形成時期。德國赫特納1927年出版的《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一書,有專節論述歷史地理學,指出歷史地理學不同於地理學發展史,它是對「過去時代進行的地理考察」。
一些重要的歷史地理專著的出現,為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35年出版的英國伊斯特《歐洲歷史地理》敘述了歐洲羅馬帝國至19世紀鐵路興起時期的聚落地理、政治地理和經濟地理的歷史演變,內容上已完全不同於過去以研究疆域政區為主的同一名稱的專著。
1936年一部更為重要的歷史地理專著問世,即英國達比主編的《1800年以前的英格蘭歷史地理》。達比在本書序文中簡明扼要地說明了歷史地理學的性質、特點和方法,對於後來歷史地理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1948年,美國布朗的《美國歷史地理》出版,該書描述了從15世紀末北美大陸被發現後直到19世紀20年代,美國國土由東向西逐漸開發過程中的地理變遷。上述三部著作,標志著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形成。
C. 我國古代的自然科學中地理的發展歷程 求解!
我國古代傳統地理 學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即先秦時期、秦漢 南北朝時期、隋唐宋元時期、明清時期。
1) 先秦時期是我國古代傳統地理學的萌芽時期。
《尚書· 禹貢》、《山海經》是世界上較為古老的地理學著作, 這兩部著作都是典型的區域地理學著作。《尚書· 禹貢》 共1193字。 《禹貢》主要是以分區的方法描述了各 區的自然地理現象以及治水的豐功偉績。把天下分為九 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
2)秦漢南北朝時期是古代傳統地理學的建立時期。
在這個時期,我國正式出現了地理學著作。
東漢時期的班固編撰的《漢書· 地理志》就是一篇頗好的地 理學著作。《漢書· 地理志》以行政區劃為綱,記述了各區域的 戶口、山川、水澤、水利、特產、工礦以及古今重要聚落、關 塞、名勝、古跡、疆域等等。
《漢書· 地理志》記述的范圍不僅僅局限於西漢的范圍,而且 秦代以至夏、商、周等朝都給予記載。追述了漢代以前的地理 狀況。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正史中記載了有關沿革地理的 內容。
3)隋唐宋元時期是我國傳統地理學的發展時期。 在這一時期內,地理學著作的突出特點,是全國 地理總志的編纂和沿革地理的發展。
例如,唐代李吉甫著的《元和郡縣圖志》(我國 第一部全國地理總志)、宋代樂史著的《太平寰宇 記》、歐陽忞著的《輿地廣記》、王象之著的《輿 地紀勝》等著作,都是這一時期的著名地理著作, 這些地理著作的特點都是由今溯古,重視地理學。
4)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傳統地理學的鼎盛時期。
明代徐霞客堅持30多年野外考察,寫出了力作《徐霞客游 記》。
清代顧炎武「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致力為社會服 務,耗費了畢生精力,形成了《天下郡國利病書》(這本書是 顧炎武生前經過查閱大量資料,主要是志書和實地考察,經後 人整理而形成的)。
清代,我國沿革地理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突出表現在 大量的歷史地理資料的發掘整理和疆域、政區、水道等研究著 作的問世。
D. 地理學發展
16世紀前 地圓說( 公元前500年,畢達哥拉斯設想地球是圓形的 ,因為他認為圓是完美的 )
16世紀 哥白尼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17世紀 牛頓的行星動力學
18世紀 富蘭克林開創電學新紀元,赫頓建立地質時間的概念
19世紀 達爾文建立生物進化學說
20世紀 魏格納,大陸漂移學說
太陽系包括8大行星,67個衛星和至少50萬個小行星,還有少數彗星。
(1)在繞太陽運動的前提下,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而成為其所在空間的最大天體;
(2)具有足夠大的質量,能依靠其自身的引力使形狀近似球形;
(3)內部不發生核聚變反應。
典型代表包括冥王星(Pluto),齊娜,穀神星(Ceres)。
自轉周期:自轉一周的時間即自轉周期,叫做一日。
地球自轉情況下運動物體的偏轉力。
D=2vw sin α中
V為運動物體的速度;
W為地球自轉角速度;
α中為運動物體所在緯度。
地球自轉的重要意義
地球的整體自轉運動同它的局部運動,例如地殼運動,海水運動,大氣運動等都有密切關系。
歲差、章動、極移
造成兩種天文現象:
一、是使各地所見星空狀況發生了改變,例如6000年前我國許多地區都能看到南十字座。
二、歲差,即當地球自轉軸旋進時,春分點西移,故地球自轉不到一周即可兩次經過春分點。
由於地球質量分布不均,真正的極點位置經常發生變化,自轉軸又將圍繞新極點旋轉,這種現象就是極移。
地震波 地震時產生的機械波分為橫波(固態介質)和縱波(各個介質)
(1)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5km。
由外向內依次為:風化殼,沉積岩層,硅鋁層和硅鎂層。
(2)海洋地殼:厚度約5-8km,上部為疏鬆沉積物,中部為固結沉積物和玄武岩,下部為硅鎂層,
·地幔
深35-1000km,主要由橄概岩質的超基性岩石構成,岩漿侵入,火山噴發地震,板塊構造等一系列影響地球表層地理環境的過程都由此發生
(1)太陽輻射集中分布於地表,太陽能的轉化亦 主要在地表進行;
(2)固態,液態,氣態物質同時並存於地表;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發展形成的物質和現象;
(4)相互滲透的地表各圈層之間,進行著復雜的物質、能量交換和循環;
(5)地球表面存在著復雜的內部分異;
(6)地表仍然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
E. 地理學發展史的近代地理學
(19世紀~20世紀50年代)
近代地理學是同工商業社會相適應的知識形態。它的特點是以對地球表面各種現象及其關系的解釋性描述為主體;其邏輯推理和概念體系漸趨完善;學科日益分化,學派林立。德國為近代地理學的發源地,較早受其影響的是法、英、俄、美等發達國家,然後受影響的是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 (19世紀初~19世紀後期) 最傑出的人物是德國 A.von洪堡和C.李特爾(見彩圖)。他們不僅是德國,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洪堡將畢生貢獻於考察自然界,足跡遍歐洲和南北美洲。他的報告《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30卷),是新大陸自然、經濟和政治的第一部網路全書和拉美北部的第一部區域地理著作。他提出世界年均溫等值線圖和大陸性概念、以及植物緯向水平地帶學說,是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從而公認他為自然地理學和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洪氏代表作《宇宙》,解決了近代地理學的三大問題:①認為地球是統一整體,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主要探討地表各區域相互關聯現象的差異性;③研究特定自然要素,應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在柏林大學任教的李特爾是德國第一個地理學講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學會的創建人。他的名言是「土地影響著人類,而人類亦影響著土地」,被認為是近代地理學中人地關系的最早闡發者和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他對區域的開創性見解,集中於19卷的《地學通論》中,該書確定了區域的概念和層次。他還認為地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差異性中的一致性,從而導出這門學科的兩個基本部分:系統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
洪、李二氏分別在地文和人文兩大方面對地理學開創了新局面,而且均重視對區域的分析。但前者將重點放在地表自然要素的地域結合、包括其對人文現象的影響,而後者則認為人是地理研究的頂點。 (19世紀末~20世紀50年代) 德國F.von李希霍芬在19世紀末將地球表面分為4個圈(岩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認為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有成因聯系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20世紀初,瑞典S.德·耶爾充實了李氏關於地球表面的內容,認為它是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5個圈的交互重疊地帶。這樣,地理學的定義便具體化了。
近代地理學是繼地質學、人類學之後,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開始發展的。19世紀的亞、非大陸內部勘測,美國的西部大考察,澳大利亞的沿岸開發以及南、北極的探險,均為地理學積累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並結合測繪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批較精確的國家和世界地圖或圖集。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大量設立地理系,地理學開始成為一個職業領域。隨著地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各分支學科的分化,在氣象學、海洋學、土壤學等獨立發展後,一些地理學家強調區域或景觀的方向,另一些學者則推行了人文化運動,使地理學的人文分支蓬勃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後,地理學逐漸向參與經濟工作過渡,西方的應用地理學和蘇聯的建設地理學應運而生。
近代地理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成果,並形成了3種傳統和3個學派。生態傳統與環境學派 早期的近代地理學是從生態觀點出發,將人作為地球表面的一個因素看待,代表人物是德國F.拉采爾。拉氏的《人類地理學》闡述了地理環境對人類分布和遷徙的作用;《政治地理學》是對上一著作的補充,其中受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將「生存空間」的生物學概念,運用於國家。拉氏學生、美國E.C.森普爾女士在20世紀初系統地闡述了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作用。另一個美國地理學者E.亨廷頓著有《文明與氣候》和《人文地理學》,詳述了氣候決定論。
20世紀最初的20年,歐美各國出現了對環境決定論的懷疑和否定,人地相關的可能論和生態調節論應運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P.維達爾-白蘭士及其弟子J.白呂納。維氏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和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白氏的觀點更為明確,說:「環境雖足以影響人類之活動,人類亦有操縱與征服環境之能力」。生態調節論的宣揚者是美國H.H.巴羅斯,他認為地理學應該人文化,成為人類生態學,並是地理學用生態方法參與實際工作的開創者。由於西方於20年代後、蘇聯於30年代後、中國於50年代後均展開了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批判,環境派的決定論觀點到20世紀中已被遏止。
描述傳統與區域學派 對地表各種現象的分布進行記載和描述,是地理學最古老的傳統。為此,須把地球表面按等級序列分成區域。近代地理學區域學派的首倡者是德國A.赫特納,繼承者是美國R.哈特向。20世紀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納提出了地理學的核心應是區域研究。根據赫氏觀點,哈特向分別於30年代末和50年代寫了《地理學的性質》和《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兩本專著,認為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異特徵,部門地理學是起點、區域地理學是終結。但終因其僅以區域綜合代換地表機理探討,效果頗不理想。不過,經赫、哈二氏的倡導,特別是法國E. de馬東、A.德芒戎,美國D.S.惠特爾西、P.E.詹姆斯等的努力,20世紀中葉在西方出現了一個區域地理的黃金時代。
蘇聯的區域地理既受到西方、主要是德國的影響,又具有自己的傳統。30年代初形成了以Н.Н.巴蘭斯基和H.H.科洛索夫斯基為首的經濟地理的區域學派。
綜合傳統與景觀學派 為使對地表紛紜多樣的現象研究深入,出現了從發生學觀點、用綜合方法劃分地表類型的景觀學派,以彌補環境學派和區域學派的不足。景觀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和某個特定區域等含義。德國O.施呂特爾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提出景觀學說,認為地理學的中 心是對可見景觀的研究,景觀是一個區域結合的外貌單元,其中「可以感覺到的」具有地域意義的自然和人文現象,共同形成一種獨特的結合。同時代的德國S.帕薩爾格則認定景觀是一種地域類型,即地表相關要素的集合體,其界限的確定最為重要,劃分的最好標志是植被。以後蘇聯Л.С.貝爾格的景觀地理帶,便是受到帕氏思想影響而形成的。
20年代中期,美國C.O.索爾發表著名論文《景觀的形態》,把景觀看作地表的基本單位。他認為景觀由兩部分疊加構成:自然景觀,即一地區在人進入前的原始景觀;文化景觀,即被人所改造過的景觀。索爾及其許多弟子研究了大量景觀變遷的實例,揭示了人在改變地球面貌上的作用,使當時的環境派理論和區域派程式相形見絀。
蘇聯地理學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不承認文化景觀的存在,因此經濟地理學中的景觀學派只能改頭換面冒出來,這就是科洛索夫斯基在20世紀30年代後提出的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這一理論已經並正在蘇聯區域開發和經濟區劃中發揮巨大作用。60年代初,В.А.阿努欽在其理論著作中,試圖把地理學的生態、區域和景觀觀點結合起來,從綜合研究地域復合體、特別是區域出發,認定了統一地理學的存在。這符合地理學的一元化傳統,又適應了60年代後學科橫向發展的趨勢,因而終於得到地理學界的重視。
其他成就 近代地理學在發展中還取得許多重大成果。如美國M.F.莫里於19世紀中期提出第一個大氣環流模式,發表了近代海洋學的第一部著作《海洋自然地理學》(1855);俄國В.В.道庫恰耶夫於19世紀後期提出土壤地帶性學說和自然地帶學說;美國W.M.戴維斯於19世紀末提出侵蝕輪回學說;德國W.P.柯本從20世紀初起到30年代,提出氣候分類法和大陸氣候模式;英國H.J.麥金德先後於1904和1919年推出「陸心說」(即「心臟陸地說」)的地緣政治理論;英國A.J.赫伯森完成世界自然區劃;德國W.克里斯塔勒於30年代提出中心地學說。蘇聯М.И.布德科於1956年發表《地表面熱量平衡》等。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出現較西方各國要晚近 1個世紀,也有不少成果。如張相文的代表作《地文學》(1908),將地球表面無機界和有機界結合在一起,較法國馬東的同類著作早1年,書中還將全國劃了18個地文區;竺可楨的《中國氣流之運行》(1933)和《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1934),揭示了中國氣壓場、季風、降水及其相互關系的規律性;丁文江、翁文灝和曾世英於1934年編繪出《中華民國新地圖》,這是中國第一本採用分層設色等高線表示地形的中國地圖集。
F. 地理科學的學科發展
第一,地學跟其他科學一樣,20世紀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通常所說的地學,包括了地質學、地理學
、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氣候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環境科學、空間科學以及生態學的一部分,所以地學是一門很大的學科。地學的根本任務在於認識地球,並且利用這種認識來維持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地球能給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提供必需資源,比如我們所燒的煤和石油就是從地下開采而得到的;同時也會有自然災害,比如乾旱、地震、暴雨。我們研究地球就是為了保持和保護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所以地學在我們工農業生產中和人民生活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在二十世紀,地學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首先,認識了地球的構造。地球外面有大氣、海洋,而且認識到地球內部的構造,地球內部還是很復雜的,大致來說,地球是由地殼、地幔以及地核組成的。
第二,在六十年代認識了板塊理論,這對地學是一個革命性進展。地殼是由很多板塊構成的,比如說歐亞大陸是一個板塊,印度是一個板塊,太平洋是一個板塊等等。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很多的現象,例如青藏高原就是由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對碰隆起形成的;歐亞大陸與太平洋板塊之間互相交錯,在交錯運動時就會發生地震,這就是日本、東南亞還有中國的台灣地震多的原因。
第三,提出大陸存礦及成礦理論。人類的生存、工農業的生產需要礦物,這種理論為找礦提供了依據。
第四,認識地球的演化。以前我們認為生物的演化是漸變的、緩慢的,由單細胞變成多細胞,再由多細胞變成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但是地球的演化不是這樣的,而有時是突變的,這種演變嚴重影響到地球上生物的演變,如雲南省澄江動物群的發現,證明生物有一個大爆發的現象存在,而生物也有大滅絕的時代,如恐龍的滅絕就是在幾千萬年前白堊紀末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因此地球上生物演化於地球演化又很密切的關系。
第五,提出地理的地帶說。地帶說是把地域按照能量、水分來劃分,比方說我們把我們國家按照降水、蒸發分為濕潤帶,如長江和黃河流域,從內懞直至長城以外為半乾旱帶,從新疆到河西走廊是乾旱帶。這是地理學的很大進步,以前我們只是知道按照氣溫分成熱帶、亞熱帶、寒帶,而按照能量和水分來劃分就更科學,更便於做工農業生產規劃時的科學依據。
第六,提出深海的地熱理論。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地學科學家發現深海里存在裂縫,大量熱量從固體地球里冒出來,雖然在此裂縫周圍溫度很高,但仍有生物生存著,而且這些生物已經生存了幾百年,這是二十世紀的一大的發現。為什麼生物在這么高溫下還能生存,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
第七,天氣系統和氣候系統的提出。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挪威的學者就已經開始研究天氣變化了,提出天氣系統和大氣環流的概念。到了三十到四十年代,氣象學家提出天氣系統的變化是與大氣中波長為幾千公里的波動有關,從而使天氣預報大大發展;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認識到氣候變化,並且這種變化與氣候系統有關,也就是說氣候不僅只是大氣的變化,而是大氣與海洋、陸地、大氣等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氣候系統的提出是地學的一個重大進展,地學以前各門學科互相獨立在發展。人類活動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地球增溫,地球增溫又影響了氣候,氣候變化的問題使我們成為一個把地球各圈層看成是一個互相作用的子系統。地球氣候系統的提出使地質、地理、海洋、大氣等地學的分支學科結合到了一起,打個比喻說,地理學本來是地學的母親,由於它的發展使得各個孩子都分家走了,各自發展去了,地球氣候系統一提出來,這些孩子又走到母親的身邊來了。
第八,發現大洋里邊存在著海流。在二十世紀由於海洋觀測技術的發展,發現了在大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海流。比如發現熱帶西太平洋表層存在著各種赤道流系,在二三百米深的大洋中還有潛流,這些海流變化能引起海洋狀態的變化。海流的形成和變化,這其中大氣中的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這就是風成環流;在比較深的海洋中,海流是由於海水的密度不均勻分布所造成的,而海水的密度又是由海水溫度和鹽分所決定,因此,這種海洋又稱為溫鹽環流。
第九,全球變化的認識。人類為了生存,或者某種程度上說為了享受,一方面大量發展各種工業,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又大量砍伐森林,製造傢具或當燃料。二氧化碳就像花房的玻璃一樣,它可以讓太陽光進來,而熱輻射卻出不去。這就是溫室效應。我們整個一百年來地球平均氣溫大約升高了0.6度,全球溫度增高使中國北方氣溫升高、乾旱加重,這個問題是很大的。
另外在古人類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發展,根據科學的發現和推斷,北京猿人大約生存在五十萬年以前,2005年又發現非洲人生活在離21世紀約二百萬年前。如按照人能直立行走的標准,人類出現大概在四百萬年以前,這是地學研究的成果。
地學對國民經濟有很大的貢獻:首先可以根據地學所研究的成果去發掘各種資源,從而為人類提供生活、工農業生產的資源;並且,由於地學研究的發展,海洋變化的預測、天氣變化和環境質量的預報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並且,地震預報也在研究之中,從而減輕人類所面臨的自然災害,這是第二個應用;第三個應用就是地理信息系統。21世紀科學、文化、經濟都離不開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把全球的地理信息數據化、系統化,這對我們進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資源探測、自然災害預測以及資源管理、區域規劃都有很大幫助,使得我們地學一些學科研究定量化,所以地理信息系統發展非常快。此外,地學另一個技術是遙感,特別是六十年代衛星發射成功發射以後,可以利用它來探測大氣、監測海洋、探測資源,對各種自然災害進行評估等。遙感技術在地學上的應用是很廣泛的,也大大促進了地學的發展。
G. 試述地理學的發展分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何特徵
人文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1)古代人文地理學的萌芽時期(萌芽階段):從公元前9世紀荷馬史詩開始到1859年(19世紀中葉以前)
(2)近代人文地理學的形成時期(近代階段):1859—1945年(19世紀中葉到二戰以前)
(3)現代人文地理學時期(現代階段):1945年—今(二戰以後)
H. 地理科學的發展階段及主要特徵
地理學的發展階段
地理學的發展可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古代地理學,以記載地理知識為主體;
近代地理學,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條理化歸納,並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解釋性描述;
現代地理學,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並舉,解釋各種地理現象的內在機制並預測其未來演變。
I. 地理科學的發展可以劃分為那幾個階段各個階段劃分的時間界限和代表人物
地理學的發展可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古代地理學,以記載地理知識為主體;
近代地理學,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條理化歸納,並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解釋性描述;
現代地理學,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並舉,解釋各種地理現象的內在機制並預測其未來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