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
中國重要地理分界線
中國人口密度大致以黑龍江的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線。
中國的一、二級階梯界線是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
二、三級階梯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
中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北段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為界,南段大致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
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綜合地理界線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包括南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限,旱作水田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1月平均氣溫0°C等溫線等。
400mm等降水量線還為半濕潤半乾旱、農耕畜牧、暖溫帶中溫帶、森林草原、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分界線。
中文名
中國重要地理分界線
數量
八大條
常用
四大主要地理區域界線
所屬學科
地理學
快速
⑵ 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
由東北至西南,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作一直線,就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於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稱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半壁占國土面積的42.9%,人口佔94.4%,西北半壁佔57.1%,而人口僅佔5.6%。黑河──騰沖線基本上和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兩邊地理、氣候迥異,所以它不僅是我國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國自然地理分界線。
胡煥庸首次創造性地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存在著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愛輝(今黑河)-騰沖線,這條被國內外學者名之為「胡煥庸線」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時至今日不僅基本穩定存在,而且被發現對其他人文地理景觀也很適用,具有廣泛的科學價值,對於我國現階段的西部大開發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⑶ 人口地理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包括南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旱作水田分界線。
由東北至西南,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作一直線,就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於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稱胡煥庸線。
⑷ 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指的是
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指的是:黑河—騰沖線。
該線是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故又稱為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半壁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二點九,人口佔全國的百分之九十四點四。
在1956年以前,這條人口地理的分界線以兩端的城市「璦琿-騰沖線」命名。1956年11月,璦琿縣改名為愛輝縣,故分界線的名稱也隨之變更成「愛輝-騰沖線」。到了1983年4月,愛輝縣被撤銷及並入黑河市,此後名稱則變為如今所用的「黑河-騰沖線」。
自我國東北的黑河至西南的騰沖劃定的一條虛擬地理分界線,此線以東地狹人多,以西地廣人稀,形象地描述了我國東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觀格局。它是由人口經濟學家胡煥庸教授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來的,指出從東北黑河往雲南騰沖畫一條直線,直線兩邊的情況差距巨大。
線的東邊,占祖國43%的面積,卻擁有94%的人口,同時也集中了中國絕大部分財富;線的西邊,占祖國57%的面積上只有全國6%的人口。這條線就是著名的胡煥庸線,它反映出東西部地區的巨大差距在舊中國就已經存在。
⑸ 人口分界線
中國地圖人口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
即璦琿-騰沖線,或胡煥庸線(英文:Hu Line),是一條貫穿中國版圖的假想直線段。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
該線從中國東北邊境的黑龍江省黑河市(原名「璦琿」)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南邊境的雲南省騰沖縣,大致地劃分出了中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中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區域之懸殊差異。
璦琿—騰沖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它是一條奇特的線,也是中國歷史與地理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璦琿線詳細介紹
我國東南部地狹人稠,而西北部地廣人稀。文章通過分析對比,找出一條可以顯示兩側人口稀密懸殊的明確界線,那就是自黑龍江之璦琿(即愛輝,今黑河)向西南直到雲南之騰沖的直線。
在此線之東南,全國36%的土地,養活全國96%的人口。反之,在此線之西北,在全國64%的土地上,只有全國4%的人口。這就是說,同全國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1/16。在二者之間,平均人口密度成42.6與1之比。
很明顯,愛輝—騰沖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
⑹ 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又稱什麼和什麼一線
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龍江省的黑河到雲南省的騰沖,這一條線的以東以南地區自然環境優越,人口總數多,人口稠密。以西以北地區自然環境變化差一些,水資源不足或者地形復雜,人口少,人口稀疏。這一條線也叫胡煥庸線。
⑺ 中國4大地理分界線的意義是什麼
1.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2.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l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4.氣候界線
(1)l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5.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一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6.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7.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秦嶺一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3200℃等值錢。
③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2)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於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8.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水田區與早作區的界線:秦嶺一淮河。
9.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四川省與陝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10.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的界線
⑤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⑻ 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指的是
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指的是:黑河到騰沖。
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從黑河到騰沖。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雲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
此線以東人口稠密,面積僅佔全國總面積的43%,人口卻佔全國總人口的94%,此線以西人口稀疏,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佔總人口的6%。
關於人口分布不平衡: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徵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當前地球上只佔陸地面積7%的地區,卻居住著全球70%的人口。
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陸地上,而大陸上有35%~ 40%的土地基本上無人居住。就區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國之間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亞洲陸地面積佔全球的29.4%,但人口佔60% (1980年)。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人口1億以上的7個國家的總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55%以上。
在各國內部的不同地區之間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國以黑河一騰沖線為界,此線以東地區土地佔全國的42.9%,人口卻佔全國總人口的94.4% (1982年)。
⑼ 中國人囗地理分界線
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分界線。
中國人口地理界線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於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稱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部人口密度大,多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西南部密度人口密度小,多為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
⑽ 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
人口地理界線產生的原因:
隨著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漸減少,兩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漸拉開距離。
在沿海地區人口密度一般比內陸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會更大,這些地方商業比較發達,人流量大,氣候適宜。
西部高原地區人口稀疏,大體有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部、昆侖山脈、青藏高原北部,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乾旱,有些是終年積雪,環境相對比較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