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西藏最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

西藏最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1 17:14:06

⑴ 西藏的地理位置及特點是什麼

西藏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地跨北緯26°50'~36°53'、東經78°25'~99°06'之間,面積120.2189萬平方千米,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8,在中國各省區中,僅次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居第二,相當於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和盧森堡5國面積的總和。

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相鄰,東面和東南面同雲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與西部自東而西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國境線長約3842公里。

青藏高原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陡峭深切的溝峽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

有分屬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的種類繁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野生動物,還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等。地貌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區,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區。

(1)西藏最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藏的氣候特徵: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在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南坡高山峽谷地區,由於地勢迭次升高,氣溫逐漸下降,氣候發生從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到溫帶、寒溫帶和寒帶氣候的垂直變化。

隨著海拔增高、氣壓降低、空氣密度減小,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遞減,海拔3000米時相當於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時約為62%~65.4%,到5000米時為59%左右,6000米以上則低於52%。

在冬季西風和夏季西南季風的交替控制下,西藏乾季和雨季的分別非常明顯,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5~9月為雨季,雨量一般佔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各地降水量也嚴重不均,年降水量自東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漸向西北遞減到50毫米。

⑵ 青藏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徵

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是高寒。青藏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乾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的自然特徵是「寒」,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雪山連綿。山峰之間高差不大,地形相對山區較為平坦,「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⑶ 青藏高原的顯著自然特徵是

青藏高原最顯著的自然特徵是高寒。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地勢高,氣溫低,氣候寒冷。

由於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復雜和多變,青藏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
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使得南半球的水汽通過索馬里急流到達北半球之後產生繞流和爬坡的現象,一部分水汽繞
流至東亞地區產生東亞雨季降水,一部分在高原的熱力泵作用下匯聚到高原東南側產生降水。

⑷ 西藏自治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徵是什麼

(1)青藏地處「世界屋脊」,該區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氣溫低,其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徵是高寒;
(2)從西寧到拉薩的青藏鐵路附近有我國最大的青海湖,該鐵路干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沿線有雪山冰川;氂牛是青藏地區代表性的畜種,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於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
(3)西藏自治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藏族,多信奉藏傳佛教;從照片看出,建築物是拉薩的布達拉宮,勞動場景中是藏民正在收獲青稞,它是青藏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製作糌粑、釀酒的主要原料.
故答案為:(1)高寒;(2)青海;雪山冰川;氂牛;(3)佛;布達拉宮;青稞.

⑸ 西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是什麼啊

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有著「世界屋脊」之稱。這里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北部是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佔全自治區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東是高山峽谷區,為一系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種類型,還有冰緣地貌、岩溶地貌、風沙地貌、火山地貌等。 蜿蜒於西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由許多近似東西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全長2400公里,寬約200─300 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一珠穆朗瑪峰,聳立在喜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邊界上;在其周圍5000多平方公里內,有8000 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
河流與湖泊
在西藏自治區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條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西藏還是國際河流分布最多的一個中國省區,亞洲著名的恆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這里。西藏河流的水源主要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組成,流量豐富,含沙量小,水質好。 雅魯藏布江為西藏第一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經珞瑜地區流入印度,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中國境內崐)全長2057公里,流域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達5382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大峽穀穀底最窄處僅 74米,最寬處約200米,全長為370公里。
廣袤的西藏高原上點綴著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和扎西南木錯?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個。納木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泊面積為24183平方公里,約佔中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西藏高原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湖泊密集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這里的湖泊鹹水湖多,淡水湖少,湖面海拔超過5000米的有17個,它們的面積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
氣候特點
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
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氣溫偏低,日溫差大
全年分為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氣候類型復雜,垂直變化大
西藏高原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除呈現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總趨向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區域氣候和明顯的垂直氣候帶。 「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等諺語,即反映了這些特點。 與中國大部分地區相比,西藏的空氣稀薄,日照充足,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西藏高原這里每立方米空氣中只含氧氣約150─170克,相當於平原地區的62%至65.4% 。西藏是中國太陽輻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平原地區多一倍或三分之一?日照時數也是全國的高值中心,拉薩市的年平均日照時數達3021小時。氣溫偏低,年溫差小,但晝夜溫差大。拉薩、日喀則的年平均氣溫和最熱月氣溫比相近緯度的重慶、武漢、上海低10─15攝氏度。拉薩、昌都、日喀則等地的年溫差為18─20攝氏度?阿里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氣溫為10攝氏度以上,而夜間氣溫降至攝氏零度以下。 西藏自治區各地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乾季和雨季的分界非常明顯,而且多夜雨。年降水量自東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漸向西北遞減到50毫米。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僅佔全年的10%至20%;從5月至9月,雨量非常集中,一般佔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

00分享舉報

⑹ 西藏地理環境

1、自然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2、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3、民居

西藏的傳統民居多姿多彩,不僅有可隨處遷居的帳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結構的房屋,還有以石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為材的竹樓或木樓,甚至還有窯洞。

4、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6)西藏最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藏的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部分礦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

2、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

3、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在這些動物中,野驢、野氂牛、馬鹿、白唇鹿、黑頸鶴、小熊貓等123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1/3以上。

4、能源資源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質勘探部門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氣遠景資源量為1億至1.5億噸的中型油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⑺ 從地形、氣候兩方面分析西藏的自然地理特徵

1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疆,位於東經78°24′至99°09′,北緯26°50′至36°31′。西藏北鄰新疆、青海,東聯四川、雲南,南面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毗鄰,西面與克什米爾地區接壤,邊境線長達近4000公里。高山峽谷地區道路稀少,翻雪山、渡激流、趟冰河、過索橋,旅途十分艱險。當時從康定、西寧騎馬或步行到拉薩,一般行程均在三四個月以上。西藏地形分為三個區:高原盆湖草原區;高原寬谷區;高山峽谷密林區。西藏高原空氣稀薄,氣壓低。全區平均氣壓僅為海平面的一半。空氣中的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60%~70%。水的沸點大部分地區在84~87℃。由於空氣稀薄,含氧量少,初到高原的人容易出現胸悶、頭脹、憋氣、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色素增多等不同程度的高山生理反應,需要有個逐步適應的過程,但絕大多數人能夠逐漸適應。空氣中含塵量少,高原天空分外清新碧藍。
2西藏高原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全區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600~3400小時之間,為太陽能的使用開辟了廣闊前景。拉薩是著名的「日光城」,一年有近300個晴天。這種復雜獨特的地理環境,影響了西藏人民與內地兄弟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是西藏長期處於封閉或半封閉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是阻擋帝國主義大規模入侵的有利條件。西藏高原氣候多變,溫度低。年均溫度,高原盆湖草原區在攝氏零度以下,常見六月漫天飛雪;高原寬谷區在0~10℃之間;高山峽谷密林區在10℃以上。高原氣溫年變化小,日變化大,垂直溫差亦大,白晝天氣晴朗,地面增溫迅速;夜間溫度急速下降,晝夜氣溫懸殊。因此有「一日過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西藏地區的自然特徵

(一)地勢高亢、歷史年輕

青藏高原的形成與地球上最近一次強烈的、大規模的地殼變動——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密切相關,表現為大幅度的近代上升,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且有許多超過雪線、海拔6,000—8,000米的山峰,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在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總輪廓中有三級階梯,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級地勢階梯,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由此向東逐級下降,最後經由我國東部低地及淺海大陸架沒入太平洋海盆。

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強烈,高原南部及東南部是頻繁的地震區,又是強大的地熱帶,抬升運動一直延續至今。在高原邊緣普遍存在著地勢抬升、河流深切的地形,河流縱剖面有幾個顯著的裂點與谷中谷的形態。其它如寒旱化趨勢增強、湖泊消退、水系變遷、內部夷平、外部陡切以及土壤剖面分化簡單、礦物風化程度淺等都顯示出高原自然地理過程的年輕性。

(二)太陽輻射強、氣溫低、日較差大

空氣稀薄、大氣干潔的青藏高原上,太陽總輻射高達130—190千卡/厘米2·年,比同緯低海拔地區高50—100%不等。但高海拔所導致的相對低溫和寒冷是突出的。高原面上最冷月平均氣溫低達—10——15℃,與我國溫帶地區大體相當。暖季,我國東部夏季風盛行,最熱月平均氣溫大多在20—30℃之間,且南北差異不大,唯獨青藏高原成為全國最涼的地區,7月平均氣溫竟與南嶺以南的1月平均氣溫相當,比同緯低地降低15—20℃。與同緯低地相比,高原上氣溫日較差大一倍左右,具有一般山地與高山的特色。因受強烈大陸性氣候的影響,氣溫年較差也不小,或與我國同緯低地接近,表明它與熱帶高山有根本不同的溫度特點。因此,盡管氣溫較低、氣候寒冷,但由於形成低溫的原因不同,加上太陽輻射強和顯著的熱力作用,高原上的溫度條件對自然地理過程及植物生長發育而言,和高緯低海拔區域的相同氣溫數值有著不同的意義。

(三)冰雪與寒凍風化作用普遍

巨大的海拔高程有利於冰川、凍土的發育和獨特的冰緣與寒凍風化作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現代冰川發育,佔全國冰川面積的五分之四以上。第四紀古冰川地貌遺跡廣布於極高山區周圍,部分地區還成為景觀的重要要素。凍土在高原上廣泛發育,其中多年凍土連續分布於高原中北部,厚達80—120米,成為中低緯巨大的凍土島。據研究,這里的凍土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寒冷氣候的產物。因此,從冰川凍土發育的角度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青藏高原的腹地至今沒有脫離冰期。

強烈的太陽直接輻射使高原上地表和近地面空氣白晝強烈增溫,但夜間冷卻迅速,一年內有較長時間出現正負溫度的交替變化。因而,冰緣融凍作用及寒凍風化作用普遍,在高原土壤和微地形的形成過程中有重要意義。

(四)高原動植物地理和生態適應現象

青藏高原上動植物區系分屬於不同的系統,動物方面高原內部屬古北界區系,東南部屬於東洋界區系;植物方面相應地分屬於泛北極區的青藏高原植物亞區和中國-喜馬拉雅森林植物亞區,即歷史古老的喜暖濕成分佔據東南部,而較年輕的耐寒旱種類則分布於高原內部。喜馬拉雅山是南北分布上的明顯屏障,而橫斷山脈的縱向谷地則便於南北交流,且垂直分帶明顯,類型繁多,是世界高山植物區系極豐富的區域,又是第四紀冰期中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保存了許多第三紀以前的孑遺種類,成為現代不少種類的分布中心,如植物中的杜鵑屬、動物中的噪鶥等。

因強烈隆起,高原內部寒旱化增強,具有高原特有的動植物成分。如植物中的墊狀駝絨藜、紫花針茅、小嵩草等;動物中的藏羚是高原上唯一的特化屬,氂牛則是第四紀冰期中冰緣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種類。從構成自然景觀外貌的植被來說,高原上廣泛分布著高寒灌叢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以及高寒座墊植被等類型,動物則為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寒漠動物類群,它們都顯示出高原的獨特性。

(五)垂直變化普遍並與水平地帶緊密結合

青藏高原不僅邊緣高山環繞、高差懸殊,而且高原內部也廣布許多山脈,起伏不小。因此垂直自然帶普遍發育,可以歸納為海洋性系統與大陸性系統兩類性質不同的帶譜。另一方面,范圍巨大的青藏高原受大地勢結構和大氣環流特點的制約,形成了自東南向西北由暖濕至寒旱的水平分異梯度,表現為從森林—草甸—草原—荒漠的地帶性變化。這種區域差異又和垂直帶變化緊密結合,顯示出高原的獨特性,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區。高原內部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為主體的高原垂直帶呈現水平地帶變化則具有強烈的大陸性高原的特色,在本質上異於低海拔相應的自然地帶。可以認為青藏高原上的自然地帶是歐亞大陸東部相應水平地帶在巨大高程上的變體,由地勢和海拔引起的水熱條件的不同是變異的主導因素。

(六)人口密度小,人為因素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弱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及4人,相當於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的二十五分之一。在歷史時期內,高原自然環境的發展演變過程中,人為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不僅不能與我國東部季風區相比,而且也遠較西北乾旱區微弱。有些地方還保留著天然的原始狀況,特別是在高原內部腹地,往往人跡罕至,因而自然地域分異規律等可以從天然植被類型特徵得到清楚的反映。青藏高原是我國開發程度較低的區域,自然資源的利用仍處於初期階段,土地利用方面以畜牧業為主,農林業次之。但是在近代由於經濟開發、交通改善,人為因素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逐漸增強。如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墾殖歷史較長,農田基本建設較好,耕地大多有水利設施,是農業較發達、經濟較繁榮的地區。另一方面這里人口密度較大,燃料缺乏,居民大量砍伐冷季牧場的灌木充作薪柴,不僅影響冷季草場的數量和質量,還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風蝕現象。在高原東南部森林區域內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和經營管理,導致森林的破壞、乾旱河谷灌叢帶的擴大,引起自然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應當予以密切的關注。

閱讀全文

與西藏最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