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系統的更新年限為多少

地理系統的更新年限為多少

發布時間:2023-01-12 10:26:18

① 關於地理信息專業

我是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要上大三了。
它跟地理大不一樣,地理方面的課要學一些,但很少。
不少老師這樣介紹:地理信息系統=英語+數學+計算機。 不過它跟測量的關系也非常大。
我們有四個專業課的老師,有的是計算機出身,有的是測量出身,講自然地理的老師不是專業課老師。由於這是一個新興專業,老師們一般都是從測量或計算機專業過來的。
再說一下大學的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一級學科是大的分類,每個一級學科下設幾個二級學科。地理信息系統是二級學科,它對應的一級學科是測量或地理。若設在地理下面 ,那就是理學,讀完後授予理學學士。若設在測量下面,就是工學。
跟物理一點沒關系。
測繪屬於艱苦行業,就業好。地理信息系統就業不大好,但真正學好的話是不愁高薪崗位的。
地理信息系統的工作可以分為應用和開發。應用簡單,不過工資低。開發收入高,但學開發難。
好好學吧。這個專業需要高層次的人才。

② 自然地理系統是如何演化的

一、自然地理系統的演化

按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自然界的變化主要是由於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
,任何
事物的變化總是要經歷發生、發展到衰亡的過程。舊過程衰亡後,
「新過程就代替舊過
程而發生。新過程又包含著新矛盾,開始它自己的矛盾發展史」
(《矛盾論》),宇宙萬物概莫能外。以太陽為例,它形成至今已有6×109年的歷史,目前處於「主序星」階段。它與其同類恆星一樣,將再經過紅巨星階段、白矮星階段最終衰亡,而進入新的某種演變過程。科學家們認為太陽大約還能「存活5×109年左右。作為太陽系行星之一的地球,其形成至今已約有4.56×109年的歷史。作為地球的一部分,自然地理系統的形成與演變也與地球的演化歷史密切聯系在一起。自然地理
系統的產生應當起於地球發展史的某個階段,也是地球演化進程的產物。如按前面所
述耗散結構的理論,開放的具耗散結構的自然地理系統,其發展過程必然是由低級向
高級、由無序向有序逐漸進化的。我們知道,自然地理系統是由岩石圈、大氣圈、水
圈的一部分和生物圈共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自然綜合實體,
如果缺失其中任何一部分,
顯然就不能稱其為完整的自然地理系統。地史古生物資料表明,生物圈的形成晚於岩
石圈、大氣圈和水圈,地球上生物的出現應是自然地理系統誕生的標志。基於這一觀
點,可依據生物界的發展進程將自然地理系統的演化分為四個階段:即原始環境、亞
自然地理環境、全自然地理環境和人地環境階段,


(一)原始環境階段

又可稱之為「前自然地理環境階段」
,即岩石圈、大氣圈和水圈形成階段。構成原
始太陽系的物質包括氫、氦、碳、氮、氧、氖、鎂、硅、硫、鐵等元素。其中由氫、
氖、氮、氧等元素構成的氣體物質約占總量的98.5%;由硅、鎂、鋁、硫、鐵等及其氧化物SiO2、MgO、MgSiO2、Fe3O4和石墨等構成的土物質及由氫、氮、氧的化合物如水、水化甲烷(NH3·7H2O)等構成的冰物質,只佔總量的1.5%。

地球誕生之初,土物質和冰物質聚集成接近均質的球形體,尚無分層現象。當地
球體積逐漸聚集增大,重力作用逐漸顯現,比重大的土物質向球內部收縮匯聚,收縮
位能轉化為熱能,加之放射性元素蛻變中釋放的熱能,共同促使地球內部不斷增溫,
以致鐵鎳物質熔融沉向球心,形成內核;硅酸鹽類密度低、熔點高的物質相對上升,
形成地殼;其餘鐵鎂酸鹽物質構成中間地幔層。固體地球部分形成圈層分化。

地球圈層分化之初,由氫、氦、氧組成的原始氣體仍為地球的主要組成,由於地
球初期質量小、重力小,不足以俘獲氣態物質,氫、氦、氧等極易散失於太空,故氣
體稀薄。隨地球體積逐漸增加,重力作用增大,在圈層分化過程中,地球內部的氣體
成分,隨地殼運動與火山活動被釋放於空中並已不能輕易脫離地球,從而形成一定厚
度的原始大氣層,它們主要由甲烷(CH4),氨(NH3)和氣態水組成。隨著紫外線作
用於大氣上層的水分子上,由「光致離解」將其分裂為氫和氧,氫原子繼續逃逸出地
球,而氧相對存留下來,與甲烷作用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與氨作用形成氮和水。所以
這一階段的大氣主要成分變作二氧化碳、氮和水汽,構成第二代大氣(還原性大氣)

而相當一部分水汽又轉化為液態水,在地表匯集形成原始海洋——水圈。

從地球的誕生,到岩石圈、氣圈和水圈的初步形成大約從4.56×109年延續到3.5×109年前,這一階段持續約1×109年,
即為原始環境階段。這一階段是物理過程與化學過程共同主導著地球表層緩慢演化的階段,也是為自然地理系統的誕生奠定基礎的階段。

(二)亞自然地理環境階段

亞自然地理環境階段開始於距今約3.5×109年。地史古生物資料表明,在距今約3.5×109
年的原始海洋里,開始出現原始的原核生命體。在南非的岩石中發現距今約3.2×109年前的古桿菌(Eobactrium)化石。因此,距今約3.5×109年原始生命的出現,意味著地球自然界發生從無機界進化為有機生命界的質的飛躍。同時,有機生命的誕生標志著生物圈的始起,也標志著地球開始進入自然地理系統產生的階段。恩格斯說「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過化學的途徑實現的」
(《反杜林論》)。1953年,美國學者米勒(S·L·Miller)和尤里(H·Urey)首次模擬地球原始大氣成分,用甲烷、氨、氫和水汽,通過火花放電,合成了11種氨基酸。其中有4種(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存在於天然蛋白質中。此後不少學者又陸續合成了核糖與脫氧核糖、核苷酸 脂肪酸等多種有機物質,從而證明了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從無機物轉化為簡單有機物,是地球發展歷史的必然產物。

如前所述,隨著地殼強烈的火山活動,大量水汽釋放於大氣中,氧與甲烷和氨不
斷作用形成水、大氣中的氮與地殼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硝酸鹽類化合物。大氣中的大
量水以降水形式一方面持續不斷地使原始海洋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展,另一方面又將
各種原始有機物質帶入海洋。同時,大氣降水又在原始陸地上形成徑流,將大量無機
鹽類的溶解質最終匯集於海洋,使海水成為多種無機物與有機物混合的「營養豐富」
的液體(broth)
,為生命的產生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物質基礎。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這是由於地球早期在第二代大氣中氧和臭氧均極稀少,太陽
的紫外線輻射還相當強烈,原始生命體在大氣中和原始陸地上根本無法存活,而只有
海水能對紫外輻射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從而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防護條件。海洋中
的生命是如何生成的?科學家們對此問題仍在探索之中。
從理論上推算,
要使
2000

以上的氨基酸分子形成排列有序、具有自養和自我復制功能的原始細胞,其概率為
1/40000
。生命的形成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不管怎樣,事實上就在距今
3.5
×
10
9

3.0
×
10
9
年這段漫長的
5
×
10
8
年中,
地球的海洋中終於出現了原始的細菌生命體。
此後球
藻、藍綠藻類生物陸續生成。例如在美國加州東部發現距今
2.0
×
10
9
年前更為進化的
細菌化石,其中有類似於藻類的生物,內部已含有細胞核。細菌和藻類的出現,開始
了一種新的生命作用即光合作用,使大氣中出現氧與臭氧,在大氣圈上部逐漸形成抵
御紫外輻射的臭氧保護層。至距今
1.4
×
10
9
年前,海洋中特別是淺海地區綠藻類大量
繁殖,光合作用加強,大氣中氧與臭氧日益增加,二氧化碳逐漸減少,大氣的組成在
逐漸發生變化。隨著臭氧層的發展,地表紫外線輻射逐漸減弱,更高級生命的生存漸
有保證,使海洋生物得以進一步發展。從寒武紀到
5
×
10
8
年前的奧陶紀初,海洋無脊
椎動物已大量生存,海洋已成為生物世界。直到距今
4
×
10
8
年前泥盆紀之初,生物進
化史上又發生了一次飛躍,植物開始登上陸地。至此,自然地理系統結束了亞自然地
理環境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大約經歷了
3.0
×
10
9
年的時間,是自然地理系統演變歷時
最長的階段。

(三)全自然地理環境階段

全自然地理環境階段即海洋和陸地自然地理環境進入全面發展的階段。

距今
4
×
10
8
年泥盆紀之初,加里東造山運動使地球上的陸地范圍大增。由於地理
環境的急變,生物界發生重大變革,陸生植物開始發展,以裸莖類植物裸蕨為代表大
量出現。海洋生物中的無脊椎動物相對衰落,脊椎動物魚類隨之大量繁衍,海陸交界
灘塗地帶開始出現兩棲動物。至距今約
3
×
10
8
年的石炭紀,陸地上已是森林廣布和爬
行動物出現。全球茂密的森林植被使光合作用急劇加強,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日益減
少,而游離氧日益大增,最終以氮、氧為主要成分的第三代大氣(氧化大氣)
,即作為
自然地理系統組成之一的現代大氣層終於形成。

隨著陸生動植物的發展,生物圈也逐漸進入全面發展階段。生物物種日趨進化、
豐富和多樣化,一個完整的生物圈已告形成。同時,從植物由海登陸的時期起,陸地
風化殼也開始了成土過程。換言之,陸地上如無生物,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土壤。生物
在陸地上的迅速發展,也加速了土壤圈的形成。至此,作為自然地理系統的各組成部
分,均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完整到完整的發展階段,完成了從
海洋到陸地,從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到土壤的全面進化的過程,即真正意
義上的自然地理系統終於形成。到距今約
3.5
×
10
6
年前後人類開始出現為止,全自然
地理環境演化階段大約經歷了近
4
×
10
8
年。

(四)
「人—地環境」階段

距今約
3.5
×
10
6
年前後,
新第三紀晚期,
生物演化歷史上又發生了一次重大事件,
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人類的始祖如阿法爾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出現。
生物界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自然地理環境隨即開始了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新階段。
隨著人類從古猿經猿人演化為真人,在極其短暫的數百萬年間(與漫長的數十億年的
地球發展歷史相對而言)
,人類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日益突出。
迄今為止,人類已創造出一種全新的、使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成為自
然地理環境的最新組成部分。並且,人為環境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所佔的比例和重要性
在日益增加。人類的活動從完全受自然地理環境制約的階段,發展至今已能在一定程
度上改變自然地理環境的階段。換言之,人在與其生存環境的相互關系中,即人地矛
盾的對立統一關系中,已經由非主要的矛盾方面逐漸轉化為主要的矛盾方面。因此,
我們把生物發展史上人類出現後的階段,作為自然地理系統發展過程中以人為主的新
階段,並稱其為「人—地環境」階段。

(五)自然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特點

通過對自然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分析,便可發現有如下特點:

1
.自然地理系統演化過程中,其圈層結構具有一定的演變順序。首先進行的是岩
石圈和大氣圈的分化,其次是水圈的產生,最後是生物圈和土壤的形成,該過程的完
成即是自然地理系統組織結構不斷完善的過程。

2

在自然地理系統不斷完善的過程中,
其各組成部分的內部也經歷了不斷變化的
過程。如岩石圈實現圈層分化,並形成了全新的沉積岩成分;大氣圈發生圈層分化的
同時,其組成成分和性質也發生重大變化;水圈的發展不僅形成了海洋和陸地水的地
域分異,同時水的化學組成也因地而變異,海洋最終形成化學組成相對穩定的鹹水環
境;生物界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斷進化;土壤經歷了
從無到有和地域分布差異的演變。整個自然地理系統的組織結構、內部動態與功能實
現了在時間與空間上由簡單到復雜,由無序到有序,由低級水平到高級水平的不斷進
化。

3
.分析自然地理系統的發展過程曲線(參見圖12),不難發現其各個演化階段的時間歷程不均勻:其開始的亞自然地理環境階段歷時最長約3.5×109年,其後的發育完全階段歷時約3.6×108年;而人—地環境階段發展至現今才經歷了約3×106年,自然地理系統各階段的演化歷時大約在按照10:1:0.01的比率遞變。這可能暗示著自然地理系統的發展過程同樣符合S形邏輯斯蒂過程線的規律。

除歸納以上特點外,還應指出,自然地理系統演化的現階段人—地環境階段的發
展趨勢尚不明了。就是說,現階段是仍處於整個演化過程的迅速發展階段?還是即將
進入
「後自然地理環境」
的發展速率逐漸趨緩的新階段?人—地環境階段究竟有多長?
我們的有關自然地理系統演化階段的劃分是以生物界的進化過程為基礎的,那麼,以
人類發展為主體的
「靈生代」(Antropogen或Antropozoic Period)
將於何時終結?這些
問題決定著自然地理系統未來發展階段的性質。

③ 地理信息系統和地理信息工程有什麼區別

地理信息系統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主幹學科有:
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學、GPS。

地理信息工程是研究地球空間信息存儲、處理、分析、管理、分發及應用的科學與技術,它能夠提供一種科學的手段來提高工作效率與工程質量,以完善、豐富、強大的數據信息為科技人員和各級管理人員提供良好的決策基礎和決策環境,為社會廣大民眾提供各種咨詢和信息服務,促進社會經濟與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
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系統理論及應用。
地球空間信息的自動獲取,WEBGIS,空間數據挖掘,工程建設的數據結構與數據模型,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空間分析與應用模型,地球空間信息分類與編碼,GIS數據標准研究,空間數據質量控制,空間數據模型與空間資料庫系統,GIS數據完備性研究。
2.虛擬現實技術與三維GIS。
虛擬現實技術與三維GIS,虛擬現實技術在地理環境模擬中的應用,三維GIS理論研究與系統開發,地理信息可視化理論、方法與應用,數字城市、數字國土及數字交通的理論與方法。
3.實用GIS系統設計與開發。
智能交通,交通線路安全保障體系,資源開發、環境監測、生態保護、城市規劃、景觀設計、水利電力、醫療管理和軍事等方面的應用系統研製,決策支持與專家系統,空間信息移動服務與網路GIS。
4.地圖制圖學與地理空間信息可視化。
地球空間信息可視化,地圖制圖自動化與一體化,數字化成圖技術及其應用,電子地圖製作與應用研究。
5.遙感信息技術及地學應用。
從業領域:
主要從業領域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教學、科研或技術開發工作;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機構、科研院所、大型公司及企業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研究、技術開發、管理或領導工作;相關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技術、科研或管理工作;資源與環境、交通土建、國土、礦業、水利電力、通訊、農林、城市建設與規劃、地質勘測等部門從事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規劃、設計、施工、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
相關學科: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測繪工程、地理學、交通土建、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管理工程、水利電力、資源與環境等。

④ 地理信息系統發展動態

GIS的興起得益於計算機輔助地圖制圖的研究和應用。1963年,加拿大測量學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統」這一術語,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理信息系統。如今,地理信息系統已進入全面應用與產業化階段,隨著產業的形成和數字化信息產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深入到各行各業、千家萬戶,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能夠提供市場的商業化GIS相關軟體產品已達200多種,在我國用戶眾多、知名度較高的主要軟體有:ESRI公司的ArcInfo、ArcView,Intergraph公司的MGE、GeoMedia,Maplnfo公司的Maplnfo,Genasys公司的GENAMAP,中國地質大學的MAPGIS、武漢大學的Geostar、中國科學院資源與地理研究所的Supermap等,而其中又以ArcInfo軟體功能最為強大。ARCGIS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大型GIS軟體,我國早期開發的GIS幾乎都是以ArcInfo作為平台。其主要特點為:採用地理關系數據模型,提供極強制圖功能、空間操作功能和分析功能;採用模塊式結構,提高靈活度並易於擴充;提供宏命令語言AML實現快速編程;提供38種地圖投影方式,可在不同投影之間實現坐標轉換;開放式的結構,提供直接與多種資料庫的介面;兼容性很好,能與25種不同系統的數據格式之間相互轉換;獨立於硬體,運行於不同的平台;廣泛支持當今各種工業標准。但它沒有DEM和插值計算,TABLES屬性數據處理功能有限,且不具備統計圖表分析功能(鄒月,2000)。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遙感技術、數字測繪技術、數據倉庫技術、虛擬實景、多媒體技術、三維圖形晶元及寬頻光纖通訊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總體上呈現網路化、組件化、集成化、開放性等發展趨勢(龔健雅,2004)。

1.基於資料庫技術的海量空間數據管理

GIS技術的瓶頸之一就是如何解決海量空間數據管理問題。對於一個區域的GIS系統,其數據量極其巨大,一般達到GB或TB的數據量級。和傳統的基於文檔的管理方式相比,利用面向對象的大型資料庫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在面向對象的空間資料庫中,海量地圖數據的使用變得更加簡單,只需建立單一圖層,不必再進行分幅處理。如果用戶原來的數據源是分幅的,可將其全部存儲到一個圖層中,資料庫將自動對其進行拼接和索引處理,可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層。應用時,在客戶端只需極少量的編程(實際上只是指定數據源),就可實現對資料庫里數據的動態顯示。資料庫會根據當前地圖客戶端的顯示視野,自動將此范圍內的圖形檢索出來,送到客戶端顯示。因此,即使在伺服器端的數據是GB級的,在客戶端的數據量卻僅是幾十到上百K的數量級,大大減輕了客戶端系統的配置需求,並減輕了網路流量,可通過一般的網路(甚至遠程)客戶端進行訪問。

2.網路GIS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極大地方便了世界各地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換與信息查詢。由於GIS系統具有豐富的空間查詢、空間分析及屬性管理功能,而人們對Internet和GIS系統的需求不斷深入,因此把GIS系統與網路技術相融合,利用Internet在Web上發布空間數據,為用戶提供空間數據瀏覽、查詢和分析的功能,形成一種網路化的地理空間集成平台,就成為當前GIS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傳統的GIS相比,WebGIS具有以下特點:

適應性強:WebGIS是基於互聯網的,因而也是全球的,能夠在不同的平台上運行。

應用面廣:網路功能將使WebGIS應用到整個社會,真正實現GIS的無所不能,無處不在。

現實性強:地理信息的實時更新在網上進行,人們能得到最新信息和最新動態。

維護社會化:數據的採集、輸入,空間信息的分析與發布將是在社會協調下運作。

使用簡單:用戶可以直接從網上獲取所需要的各種地理信息,直接進行各種地理信息的分析,而不用關心空間資料庫的維護和管理。

目前,網路GIS正在逐步普及,但還處於空間數據查詢、瀏覽、發布與下載階段,缺少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而且受網路帶寬的限制,影響了網路GIS的應用(龔健雅,2004)。

3.組件GIS

GIS基礎軟體可以定性為應用基礎軟體,它一般不作直接應用,而是根據某一行業或某一部門的特定需求進行二次開發。目前,大多數地理信息系統都已經過渡到基於組件的體系結構,一般都採用COM/DCOM技術。組件化GIS基於標準的組件式GIS平台,各組件之間不僅可以自由、靈活地重組,而且具有可視化的界面和標準的介面(於向鴻,2005)。組件軟體的可編程和可重用特點為系統開發商提供了方便的二次開發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GIS軟體的工程化開發和大眾化應用。組件GIS的特徵主要體現在:

(1)高效無縫的系統集成:允許將專業模型、GIS控制項、其他控制項緊密地結合在統一的界面下。

(2)無須專門的GIS開發語言:只要掌握基於Windows平面的通用環境以及組件式GIS各控制項的屬性、方法和事件,就能完成應用系統的開發。

(3)大眾化GIS:用戶可以像使用其他ActiveX控制項一樣使用GIS的控制項,使非專業的GIS用戶也能勝任GIS應用開發工作。

(4)開發成本低:非GIS功能可以利用非專業控制項,降低了系統的成本。

4.集成化GIS

一方面,以GIS為核心的「3S」(RS,GIS,GPS)集成,使得人們能夠實時地採集數據、處理信息、更新數據以及分析數據。遙感是實時獲取、動態處理和分析空間信息的先進技術系統,是為GIS提供准確可靠信息源和實時更新數據的重要保證。全球定位系統(GPS)為遙感實時數據定位,提供空間坐標,建立實時資料庫。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與其他主流商務應用的集成,並能集成多種空間數據基礎,使各種計算機軟體彼此溝通、集成應用。GIS已發展成為具有多媒體網路、虛擬現實技術以及數據可視化的強大空間數據綜合處理技術系統。

5.開放式GIS

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OpenGIS),是指在計算機網路環境下,根據行業標准和介面所建立起來的GIS,是為了使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統之間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實現在異構分布式資料庫中的信息共享,克服傳統GIS軟體之間的相互封閉性(黃杏元,2004)。

為了研究和開發OpenGIS技術,1996年在美國成立的開放地理信息聯合會研究和建立了開放式地理數據交互操作規程(OGIS,Open Geodata Interoperable Specification)。OGIS是為了尋找一種方式,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分布處理技術、面向對象方法、資料庫設計及實時信息獲取方法更有效地結合起來。基於OGIS規范制訂的開放系統模型,是一種軟體工程和系統設計方法,這種方法應用於GIS領域,側重於改變當前GIS模型中特定的應用系統及其功能與它內部數據模型及數據格式緊密捆綁的現狀。OpenGIS技術將使GIS始終處於一種組織開放式的狀態,真正成為服務於整個社會的產業以及實現地理信息全球范圍內的共享與互操作,是未來網路環境下GIS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⑤ 地理科學的詳細情況

地理科學的分支
地球概論 3090201 3 54/3 秋
地圖學 3090202 4 72/4 秋
地質學 3090203 4 72/4 秋
地貌學 3090204 3 54/3 春
水文學 3090205 3 54/3 春
氣象與氣候學 3090206 4 72/4 春
土壤地理 3090207 3 54/3 春
植物地理 3090208 3 54/3 春
環境學概論 3090209 3 54/3 秋
遙感概論 3090210 3 54/3 秋
人文地理概論 3090211 3 54/3 秋
經濟地理導論 3090212 3 54/3 秋
中國地理(1) 3090213 2.5 108/2.5 秋
中國地理(2) 3090214 2.5 108/2.5 春
世界地理(1) 3090215 2.5 108/2.5 秋
世界地理(2) 3090216 2.5 108/2.5 春
地理信息系統 3090217 3 54/3 秋
綜合自然地理 3090218 2 36/2 秋

2.專業選修課程(16學分)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學分 總/周學時 開課學期 備注
生態地學 3090219 2 36/2 秋
氣象觀測與分析 3090234 2 36/2 秋
自然地理實驗方法 3090220 2 36/2 秋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3090221 2 36/2 春
城市規劃基礎 3090222 2 36/2 春
中國旅遊地理 3090223 2 36/2 秋
專題地圖編制 3090224 2 36/2 秋
國土開發整治 3090225 2 36/2 秋
地緣政治地理學 3090226 2 36/2 春
土地學導論 3090227 2 36/2 秋
廣告地理學 3090228 2 36/2 春
遙感圖像處理 3090229 2 36/2 秋
區域經濟學 3090235 2 36/2 春
第四紀環境學 3090237 2 36/2 秋
北京地理 3090238 2 36/2 秋
體育地理學 3090242 2 36/2 秋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 3090239 2 36/2 秋
環境質量評價 3090240 2 36/2 秋
全球變化研究 3090241 2 36/2 秋
環境監測 3090230 2 36/2 秋
物候學 3090231 2 36/2 秋
計量地理學 3090232 2 36/2 秋
動物地理學 3090233 2 36/2 秋
專業英語 3090243 2 36/2 秋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學分 總/周學時 開課學期 備注
必修 高等數學A1 3050301 6 108/6 秋
高等數學A2 3050302 6 108/6 春
概率 3050306 3 54/3 秋
線性代數 3050305 3 54/3 秋
選修 現代生物科學導論 3085074 2 54/3 春
北京史 3020014 3 54/3 春
大學語文 2050013 3 54/3 秋
普通化學原理 3070150 3 54/3 春
大學物理A1 3065001 4 72/4 秋
大學物理A2 3065002 4 72/4 春
地學基礎 3090800 2 72/4 春
(二)地理科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運用地圖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與資源環境實驗分析的基本技能並具有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主幹學科:地理學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現代地貌學、環境演變、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計量地理學、測量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區域地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室內與野外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主要專業實驗:地質學實驗、地貌學實驗、氣象與氣候學實驗、水文學實驗、植物地理學實驗、土壤地理學實驗、沉積學實驗、地理模擬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科學(師范類)

培養中等以上學校從事地理教學、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畢業生有同上列相近的知識和能力,主幹學科、修業年限和授予學位均同上。

開設院校

重慶師范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

西藏大學 西安聯合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新疆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聊城大學 煙台師范學院

河南大學 湖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西師范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 蘇州科技學院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蘭州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 佳木斯大學

太原師范學院 忻州師范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

哈爾濱學院 南通大學皖西學院 上饒師范學院

濟南大學 臨沂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武漢大學 嘉應學院 內江師范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 唐山師范學院 泰山學院

許昌學院 綿陽師范學院

⑥ 地理系統演化

4.8.1 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動力機制

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動力來源主要包括4個方面,即來自固體地球內部的內營力、來自大氣圈和水圈的外營力、生物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在地理系統形成與演化過程的不同歷史時期,各種動力作用的過程及其表現形式各不相同。

在原始地理系統形成的初級階段(主要指太古宙),由於原始的大氣圈、水圈尚在形成階段,促使系統形成和演化的源動力主要是來自於固體地球內部的內營力。當大氣圈和水圈形成以後,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開始受內營力和外營力的共同作用與影響。從作用方式來看,內營力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現為地震活動、火山爆發、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其作用結果表現為地殼的抬升和下降、大陸的分離和重新組合,以及固體岩石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的變化等;而外營力作用的方式主要表現為分化作用、地面流水作用、地下水作用、冰川作用、海水作用、湖水和湖沼的作用等,其作用結果表現為侵蝕、搬運、沉積及地表物質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的變化。內、外營力的共同作用為各類不同生物的生存創造了必要的地理環境,在外界能量(太陽能)輸入的條件下,生命過程也開始了,通過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在地球表面又形成了生物圈。當地球上出現生物以後,地理系統的演化除了受到內營力和外營力的控制和影響外,還受到來自於生物圈的生物作用。生物作用對地理系統的演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譬如,微生物及自然生態系統中其他還原者使土壤圈中的成土過程大大加速,從而為森林及其他植被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環境,而大面積原始森林的出現,又使大氣中的氧氣大量增加,氣候環境得到改善,從而為人類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

在地球史上,人類的出現是較晚的事情,但是人類活動卻是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一個重要的動力來源,它對於地理系統的演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人類活動,則地理系統演化的結果絕對不會出現今天的格局,就不會有今天的人文地理環境(系統)。就人類活動的性質來看,它既不同於內、外營力作用過程,也不同於生物作用過程。在人類產生的初期,人類活動只是機械地適應自然,更多地體現了人的自然屬性,這個時期,人類活動對地理系統演化的影響並不十分顯著。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具備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從而使人類活動更多地具有目的性、能動性和社會性的特點。人類活動的參與,使自然的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發生了改變,原來由純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地理系統,由於人類活動的干擾和影響,已被深深地打上了人類活動的烙印,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地理景觀都是經過人類活動改造的景觀,就是在高山、極地、海洋底部也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目前,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活動強度的增加,人文地理系統的內涵(構成要素)愈來愈豐富,其結構也愈來愈復雜。然而,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地理系統演化過程是具有繼承性的。人類活動對地理系統的改造是在內、外營力作用過程、生物作用過程的基礎上進行的,人類活動雖然能夠部分或局部地改變來自於大氣圈、水圈的外營力作用過程和來自於生物圈的生物作用過程,但卻不能改變來自於固體地球內部的內營力作用過程和來自於地球外界的太陽能輸入過程。

4.8.2 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自組織途徑

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就是通過與外界環境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及子系統的相互干擾作用,經歷著從無序的混沌狀態轉換為有序結構,然後再周而復始的一種過程。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機理就是這種自組織機制。譬如,地質史上泛大陸的形成與分離過程,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出現過程,以及地表生物群落的演替過程和地域結構的形成與演化過程等等,都是地理系統的自組織過程。在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中,自組織途徑主要有以下兩條。

(1)控制參量的變化引起自組織

控制參量的變化可以分為緩慢變化和突變兩種情形。當外界環境對系統的作用緩慢發生時,即系統的控制參量逐步改變,系統逐漸接近於發生質變的臨界點時,系統就會從舊態變為新態。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在控制變數的緩慢變化引起自組織的過程中,在臨界點上,外界環境對系統的作用並未改變,但系統卻發生了質變。而且,環境向系統輸入的能流、物流並不是有序的固定量,而是無規則的,但系統卻「創造」出了某種有序結構。譬如,在遠古代時期,隨著大氣中含氧量的逐漸增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隨之逐漸變化,當大氣中氧氣的濃度達到0.1%(自阻止的臨界點)的時候,厭氧生物就轉化為喜氧生物,使生物圈經歷了一次自組織,從而對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另一種情形是控制參量的突變,即突發性變化引起自組織。這種自組織過程在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中也是經常發生的,譬如,地震、火山的爆發等都是由於來自於固體地球內營力的突發性變化所引起的。

(2)系統要素的質與量的變化引起自組織

地理系統是由眾多的地理要素構成的,當某一地理要素發生質變時,系統本身也要發生變化,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會發生自組織現象。一方面,一部分要素會離開系統,而某些新要素會進入系統,這就從本質上改變了地理系統要素的質的構成;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諸要因素內部的原因,即是說任何要素由於內部矛盾終究要轉變為另一種東西。

1)要素數目的變化引起自組織。地理系統要素數目的變化會使系統在宏觀上產生一種全新的行為,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里所要強調的是地理要素數目的增加為所出現的自組織模式數目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說當地理要素增加時,地理系統可能出現的狀態個數也會增加。

2)要素運動量的變化引起自組織。例如,山間物質經過侵蝕搬運,形成沖積扇;人口的定向擴散形成城鎮聚落等。地理系統的這種變化,從本質上講,是與地理要素運動量的變化有關。任何地理要素運動量的變化會引起各要素的重新排列,並在一定條件下形成自組織。

在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中,上述幾種自組織方式通常相互交織,聯合作用,從而規定和影響著整個系統的自組織過程。

4.8.3 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熵標志

為了建立地理系統的熵的概念,許多學者從不同的途徑作了一些具有十分有益的嘗試性工作。其中,一條途徑就是從熵概念產生的源出發,建立地理系統的「熱力學熵」。首先,地理學家們從物質擴散和能量運動的角度,將地理系統與熱力學系統作了比較,其結果表明,地理系統與熱力學系統有著驚人的相似。就地球表面的物質擴散過程而言,其發生的機理與熱傳導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地貌學家的研究表明,地貌發育過程完全可以用熱傳導方程描述:

耗散結構、自組織、突變理論與地球科學

式中:H(x,y,t)為地表的高度,它是地平面坐標(x、y)及時間坐標t的函數;f(x,y,t)為地球內動力的作用,它相當於熱傳導過程中的熱源項。據此,地貌學家將地貌參數與熱力學參數相類比,如熱力學場是由溫度T和熱量Q來表現,而地貌場則可以類似地用高度H和質量M來表現,即:T←→H,dQ←→dM,進而地貌系統的熵被定為

耗散結構、自組織、突變理論與地球科學

總之,通過與熱力學系統相似性的類比,揭示了地理系統的「熱力學本質」,並建立了地理系統的熱力學熵的概念,從而證明了地理系統演化過程的熵標志具有「時間之矢」的特性,為地理學家運用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理論等研究地理系統的演化過程提供了依據。

⑦ 地理系統

(1)地理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

地理科學研究地理系統的模型有孤立系統、封閉系統、開放系統三類。相比之下開放的地理系統具有「活」性,更具有普遍意義。開放性是地理系統的首要特性,耗散結構理論引入「地理熵」(geography entropy)剖析地理系統的這一特性。假定地理系統各要素間有n種組合,第i種組合的概率為Pi,則地理熵S定義為:

。式中K為波爾茲曼常數。如果地理系統內各要素有組合的最大任意性,則每種組合的概率相等,Pi=1/n,地理熵取最大值,這時地理系統最無序,最對稱;若組合有最小任意性,則地理熵取最小值,地理系統最有序。然而,真實的地理系統熵值並非定取最大或最小值,而是表現出極為復雜的總熵變dS=diS+deS。式中diS表示地理系統的熵產生,diS>0,deS表示地理系統與外界交換能量物質和信息引起的熵流,其值可正可負。當deS<0,且∣deS∣>diS時,dS<0,只要系統的負熵流逐漸增加,總熵變就逐漸減少,地理系統就會逐漸地由無序轉向有序。可見,地理系統耗散結構的形成及進化過程正是靠因開放而不斷地向其內輸入低熵能量物質和信息,產生負熵流而得以維持。這里低熵能量物質和信息的傳輸和流轉藉助「麥克斯韋爾」(Maxwell demon)來調控和獲得。只要留神便可注意到,地理系統中無論是非生物過程,還是生物過程,都疊加著人文過程,立即就可發現地理系統諸因素中的人是調控功能最強的「麥克斯韋爾」。人具有識別和獲取食物、燃料、礦物等低熵物質和各種低熵信息、並將其集中形成更有序、熵更低的地理系統的能力,人通過社會生產和消費,從地理系統內獲得大量「積蓄」(資源和能源等),又不斷向其中輸入更多的低熵能量、物質和信息,促使系統耗散結構的形成,促使低級階段的耗散結構進化成為高級階段的耗散結構。具體到地理系統的城市進化過程,處於適應的區位、內部結構合理且自組織能力強的城市,在「麥克斯韋爾」的作用下,不斷地從周圍地區吸收負熵流(人才、資金、技術、信息、能源、物資等)增加自身的有序性(良好的城市生態、合理的功能分區、優異的生產能力、健全的行政機構與管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教育、和諧的社會生活等)促使城市不斷向更高級方向進化及城市經濟的繁榮。不難看出,從開放系統到形成「麥克斯韋爾」,再由「麥克斯韋爾」來調控,這或許正是開放的地理系統的總體「發展戰略」。地理系統的熵變,創造了一個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與環境諸要素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復雜有序的巨系統,人只有順應地理系統進化發展的規律,順應地理系統的熵變規律,穩妥把握地理系統開放的適度,才能成功地調控地理系統,並成為地理系統的真正主人。

(2)地理系統是一個非平衡系統

在地理系統中,耗散結構的所謂地理時空有序,就是地理時空對稱的破缺,所謂地理組織和結構性的產生,實質上是地理對稱性減少。完全的地理系統就意味著沒有任何地理秩序,沒有任何地理結構和信息,這正是孤立的地理系統處在平衡態的特點。開放的地理系統則越出地理平衡區到達非平衡態的區域,向有序、復雜、高級的進化正是地理對稱性的破缺(包括地理時空、結構和功能對稱性的破缺),系統不斷地通過引入外界的負熵流,抵消系統本身的熵產生,維持對稱性破缺後形成的動態有序結構的相對穩定性;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加強營養」,而不至於因返回地理平衡態而瞬息窒死。

按耗散結構理論,地理系統遠離平衡態是由於系統內部存在的各種「地理梯度」產生「地理梯度力」(簡稱地理力),導致了「地理流」的出現。地理流

與地理力

有如下正相關關系,

。式中Lki是由於

決定的比例系數,由公式可看出,地理力越大,產生的地理流越多,輸入到系統內的負熵越多,系統越遠離平衡態,因而越有序。但是熱力學中的最小熵產生原理不能保證地理系統在平衡區、非平衡線性區發生自組織產生新的有序結構,還必須引出里昂倒易關系和局域平衡假設的概念作理論基礎。這個假說指出,地理系統從整體上看是非平衡的,但可採用一定的方式把系統分為無數個宏觀上足夠小、微觀上足夠大的均勻平衡單元,這正如一條曲線化為無數段短直線、一個圓化為無限個邊的正多邊形一樣。據此引入「局域地理熵」研究地理系統的非平衡態。局域地理的熵產生為局域地理與地理力積之和,即:

由於熵是一個廣延量,對單個的局部熵求和即可得到整個地理系統的總熵產生。運用這種化整為零和集零為整的方法,注意到平衡與非平衡態、非平衡線性區與非線性區矛盾的轉化,即可保證地理系統在非平衡態達到有序結構。

總之,地理系統內地理力的存在,就意味著「非平衡」,地理系統維持著這種促使其有序的非平衡,並在不斷打破內部各自「平衡」的基礎上創造新的非平衡。從系統進化的定義看,平衡就是地理系統中每一個要素在系統內部的地位、作用、性質和功能上都沒有多少差異,耗散結構使地理系統內部的各個要素「高度分工協作」,要素間的對稱性不復存在,要素對系統的責任更明顯,各要素間的關系更密切,各要素功能於系統的整體功能大大強化。

(3)地理系統是要素間有非線性相互作用的系統

地理系統是由各個組成要素或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作用,並具有一定結構,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體。地理系統是一個等級系列,其要素就是指氣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動物以及人類活動等單項的「條條」要素。這些「條條」要素本身就可以成為地理系統的子系統。

地理系統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和倏忽性等重要特性的復雜系統,因此在地理系統中,作為輸出能量物質的「營養源」的自然地理系統和作為輸入營養的「營養匯」的人文地理系統之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彼此間存在著極復雜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反饋、自催化、自組織、自我復制等),同時自然、人文地理系統內部的各要素間的非線性聯系更為密切。這種非線性相互作用使無數個地理要素的微觀行為得到「協同」和「合作」,產生出宏觀的「序」,其結果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層次結構系統,如農業與氣象氣候、礦產資源與採掘工業、人口與生產和生活資料等,各個自然要素、人文要素、非線性子關系、子層次的有機集合組成了地理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其結構和功能的性質取決於人文地理系統開發利用方向與自然地理系統所提供的物質、能量的潛在利用方向之間的非線性協同關系,若二者不存在重大偏離,則協同效應顯著,協同系數大時,地理系統視為耗散結構,否則為非耗散結構。良性的耗散結構具有極強的協同力(自調節能力和抗干擾能力),系統功能的發揮利用耗散結構的進一步良化,其結果降低了系統的熵值,鞏固和革新了地理系統的耗散結構。惡性的非耗散結構則使系統的不穩定性增大,熵值升高,結構遏制功能的良好發揮,功能的反作用進一步惡化結構,其結果只能加速地理系統耗散結構的消亡。

地理系統內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協同和合作具有異常巨大的良化能力。如果系統內某一地理要素發生擾動(這一擾動可由人類有目的地誘發,也可由人類盲目開發或其他原因引起),引起關聯因子的擾動,而要素群體的共同擾動產生比線性疊加遠為巨大的協同效應,從而使地理系統產生各子系統前所未有的有序結構和「特異」功能。地理要素的擾動改變了地理系統差異的內容,變更了地理系統演變的軌跡,良化了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但擾動在產生協同效應的同時,同樣會產生消極效應破壞有序結構,惡化系統功能。由此可見,人類在對地理要素有目的的誘發產生擾動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擾動幅度和方向,方可更有效地發揮要素間非線性相互作用產生的協同效應對地理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異常巨大的良化能力。

(4)地理系統是一個動態漲落系統

地理系統的時間組織性決定了地理系統是一個演變的動態系統,其演變的重要機制是偶然性的隨機漲落,它的產生與放大取決於系統熵的二階超量的貢獻,即系統的超熵產生:

。式中δ2S可看作是描寫地理系統微分方程的李雅普諾夫函數。由局域平衡,假設恆有δ2S≤0,當系統處於近平衡態時,

,這時地理系統處於漸近穩定態。當系統處於遠離平衡態時,δxp可正可負。如果

,則地理系統處於漸近穩定態,系統內部產生的微不足道的漲落不可能放大,因而對系統的演化無甚作用;如果

,地理系統處於臨界穩定態;如果

,則地理系統處於不穩定態,系統內部產生的微漲落通過相干效應迅速放大成宏觀整體上的「巨漲落」,並得以穩定,系統由一種不穩定的定態躍變為另一種新的有序態,出現耗散結構分支。可見,在系統處於遠離平衡時,δ2S可看作是一個李雅普諾夫函數,它對時間的全導數

成了遠離平衡的地理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判據,稱一般熱力學穩定性判據。

與此同時,由於地理系統具有等級性和包容性的特點,一個有限大小的基本地理系統的環境要素總處在不停地隨機變動之中,從而形成對基本地理系統宏觀狀態的各種隨機擾動,即地理系統的「外部漲落」或「外部雜訊」。地理系統的內漲落與外漲落互相疊加、同步和共振,造成系統漲落特性的復雜性,構成了其本身形成耗散結構的觸發機制和破舊立新達到有序結構的先行官,進而加劇了地理系統演化規律的復雜性。

1)眾多漲落的並存,決定了地理系統進化是個由環境選擇的過程。對於在具體時空條件下的地理系統進化來說,地理系統耗散結構的形成,並非由舊狀態中的任何一個漲落放大而來。實際上能成為一次具體進化內部根據的,只是眾多漲落中某一個或很少的幾個,其餘的只能被淘汰。具體哪個漲落被放大或淘汰,歸根到底由環境選擇決定。環境在眾多同時並存的漲落中選擇某一個或少數幾個與自身產生的「外漲落」步調一致的漲落,將其放大並穩定下來形成新的有序結構,即耗散結構,從而決定了地理系統進化的實際方向。

2)漲落形成過程的隨機性,決定了地理系統進化方向的偶然性。由於地理系統內每一個子系統或每一個要素的運動本質上都是隨機的,不可能從原則上完全預言。在某一特定的時刻,系統在所有形成的數目驚人的漲落類型中,實際上恰好形成這種或那種特定類型的漲落只具有概率的確定性,這就決定了地理系統演化的方向不可能純屬必然,而是帶有偶然性。正如普利高津指出的「系統進化的最終狀態決定於微小漲落產生的幾率,在這種意義上,演變變成為一個隨機的過程了」。

3)幾個漲落的合作與競爭,導致了地理系統進化過程的復雜性。對於地理系統的進化來說,能夠被放大的漲落往往不是一個,而是一個以上。在這種情況下,系統進化最終出現哪一種特定的有序結構,由這幾個漲落間的合作和競爭結果決定。在合作與競爭過程中,隨著某一參量達到新的臨界值,合作的基礎不復存在,競爭機制不斷加強,具有旺盛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漲落在競爭中獲勝,單獨主宰整個系統的有序結構。這無疑加大了地理系統進化的復雜性。

⑧ 論述一下綜合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球環境指人類在其中生存與發展的地球表層,即自然地理環境,又稱自然地理系統。地球環境是由地質、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動物界和土壤等組成的一個整體,這些要素並非簡單地匯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間上結合起來,而是在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中形成一個特殊的自然綜合體或自然地理系統。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在發展變化。各自然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邊界約束下,通過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的交換和傳輸,形成具有一定有序結構、在空間分布上相互聯系、可完成一定功能的多等級動態開放系統,即自然地理系統。

(1) 自然地理系統的整體結構

「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自然地理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除包含所有自然地理要素外,還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些新屬性。系統可分為不同層次或組織水平,任何系統都既從屬於更高級的系統,同時其本身又包含若干低級的系統。系統各部分之間特殊的網路關系,形成系統的結構。作為系統有機聯系的反映,系統還具有有序性。系統的上述基本特徵,都是通過系統內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得以表現的,因而動態性也是系統的基本特徵之一。 按照耗散結構理論的解釋,自然地理系統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要素之間存在著非線性關系,它通過與外界不斷交換物質與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形成新的穩定的有序結構,即地理耗散結構。它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可吸收外界環境的一般性漲落。其結構水平愈高,漲落回歸能力即保持系統穩定性的能力愈強。但在發生巨漲落時,這一結構將崩潰或解體,並逐步形成新的耗散結構形式。 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整體,其發展演化是具有方向性特徵的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這種復雜性主要表現在新的組成成分或要素的出現,以及由此導致的結構復雜化,沉積過程加強,岩石圈厚度增加,水圈含鹽量增加和離子成分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大氣成分發生質的變化,地貌復雜化和氣候多樣化,生物從低級形式向高級形式發展,新物種產生和一些舊物種滅絕,地域分異越來越顯著,等等。 總結自然地理環境最重要的發展規律,首先要看到,自然地理環境所有組成成分的發展都是互相聯系的。因此,在組成成分發展的同時,成分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也得到了加強。其次,這種發展具有前進式發展的特點,表現為新組成成分的陸續出現,太陽能的逐漸積累和自然界的地域分異日益強化。第三,發展是突躍式的而非直線過程,周期現象並不決定主要發展方向。第四,緯度地帶性作為普通規律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作用。最後,自然地理環境的發展是事物矛盾斗爭的結果。其中,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和改造起著特殊的作用。

自然地理環境的發展還具有一定的節律性。節律性是指由自然地理過程的循環和振盪引起的隨時間推移而有規律演替的現象。節律性亦可稱周期性。

⑨ 基礎測繪成果的更新周期

更新周期不超過5年。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服務,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和管理的海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自治區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加強基礎測繪和地理國情監測管理,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應用,推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推動軍民融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測繪工作經費,將基礎測繪、地理國情監測、測繪地理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其管理維護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對在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保護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自治區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或者獎勵。?????????????????????????????????????基礎繪測是什麼事業:「基礎測繪是在我國國土進行的具有基礎性和普遍適用性的測繪活動。測繪法第十五條對基礎測繪的概念作了明確規定,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測繪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直接或者間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測繪活動。」????????????????????????????建議注意更新周。根據情況對項目進行有關的繪測,建議做到認真仔細。不出紕漏。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十五條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國家對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本法所稱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⑩ 自然地理系統進化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依據生物界的發展進程將自然地理系統的演化分為 四個階段:即原始環境、亞自然地理環境、全自然地理 環境和人地環境階段

閱讀全文

與地理系統的更新年限為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