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水與自然講解:八卦方位如何應對節氣
二十四節氣與八卦對應的關系是:每季分屬一「正卦」,即春屬震木、夏屬離火、秋屬兌金、冬屬坎水;每卦六爻,四季四卦剛好配二十四節氣,每一節氣又分上中下「三候」,一年共72候,每候5天,計360天加上閏月,正好365天。
其中:
坎卦對應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
震卦對應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
離卦對應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
兌卦對應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坎卦的最下面一爻(即初爻)對應冬至,依次各爻(從下至上為二至五爻)對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是最上面一爻(上爻);
其它各卦每一爻對應的節氣以此類推。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冬至:至為至有之義,冬至為陰極陽生。
小寒:初寒為小寒。
大寒:天氣最冷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進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為雨水、自上而下謂之雨,北風凍之謂之雪,東風解之謂之水。
驚蟄:驚蟄者,蟄蟲驚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陰陽之半,春分為陽半之始,此日白天與黑夜等長。
清明:物生清凈明潔。
穀雨:穀雨者,雨以生百穀。
立夏:自即日起進入夏季。
小滿:物長於此,小得盈滿。
芒種:有芒之谷,可稼種。
夏至:至者至有之義,夏至為陽極陰生。
小暑:就其極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暑。
大暑:就其極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半為大暑。
立秋:自即日起進入秋季。
處暑:暑將退伏潛處。
白露:陰氣漸重,露匯白色。
秋分:二分者陰陽之半,秋分為陰半之始,此日白天與黑夜時間等長。
寒露:露氣寒,將欲凝結。
霜降:霜降於地,陰氣漸盛。
立冬:自即日起進入冬季。
小雪:開始降雪。
大雪:常有風雪。
2. 這種圖該怎麼判斷節氣呢
第一步:確定南北極:因為地球至西向東轉,此圖符合左西右東的地圖規則,所有上半球為北半球,下半球為南半球。(若箭頭方向相反,說明是從南極方向俯視太陽系的圖,但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圖)
3. 地理節氣名稱及日期太陽直射點位置晝夜長短情況北半球
春夏秋冬四季往復循環,是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以及地球自轉的中軸線與黃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的夾角
(66°34′)所致。對於地球北半球來說,冬至的這一天,白天的時間最短,晚上的時間最長;往後白天的時間逐日增長(chang),晚上的時間逐日減少;
到夏至這一天,白天的時間最長,晚上的時間最短,往後白天的時間逐日減少,晚上的時間逐日增長。
春分和秋分這兩天,白天和晚上的時間幾乎相等。冬至日是陽歷12月21、2日,夏至日是陽歷的6月21~23
日。
春分日是陽歷3月20日前後一兩天內,秋分日在陽歷9月22日前後一兩天內。
4. 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之右解釋
我想了一會,又找了資料。我感覺有一個回答,按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去理解,「右」為向陽發展不對,因為「聖人坐南,左側為東」,「左」才為陽。
所以「顯明之右,君火之位」應為顯明之右,顯明是太陽出來的意思,指萬物生發的厥陰風木,它的右邊是少陰君火,「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退」在古代天文學為,自西向東,東左西右,則退行一步為自右相左,所以這句可以理解為,相火位於,君火之右與君火之右自右向左的君火這個范圍中。
以上是我的理解。
5. 《黃帝內經素問》68六微旨大論詩解2《類經》張景岳23卷6亢則害承乃制
《黃帝內經素問》68 六微旨大論 詩解2《類經》張景岳23卷6亢則害承乃制
題文詩:
情生陰陽,陰陽六氣,六氣至正,至正自生,
自生生物,萬物情應,物生其應,氣脈其應.
地理之應,六節氣位:顯明之右,春分始時,
君火之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
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
復行一步,君火治之.循環相承,無所間斷,
四時有序,至序至常;陽盛之極,陰生承之;
陰盛之極,陽生承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
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
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
君火之下,陰精承之.火極寒生,寒極濕生,
濕極風生,風極燥生,燥極熱生.因亢而制,
因勝而復,承製不常,變防太過.至變不變,
情理不變;至常常變,禮序常變,變以適情.
亢而過甚,害乎所勝,承其下者,必從制之.
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2
帝曰:善。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帝曰: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類經》張景岳2 3 卷6 亢則害承乃制
帝曰∶善。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物生其應,如五常政大論之五穀、五果、五蟲、五畜之類是也。氣脈其應,如《至真要大論》之南北政,及厥陰之至其脈弦之類是也。至不至之義,又見《六元正紀大論》,詳後十八。)
帝曰∶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
(此下言地理之應六節,即主氣之靜而守位者也,故曰六位,亦曰六步,乃六氣所主之位也。)
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顯明者,日出之所,卯正之中,天地平分之處也。顯明之右,謂自斗建卯中,以至巳中,步居東南,為天之右間,主二之氣,乃春分後六十日有奇,君火治令之位也。若客氣以相火加於此,是謂以下臨上,臣位君則逆矣。此下有交六氣節令圖解及地理之應六節圖,在圖翼二卷。)
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退行一步,謂退於君火之右一步也。此自斗建巳中以至未中,步居正南,位直司天,主三之氣,乃小滿後六十日有奇,相火之治令也。)
復行一步,土氣治之;
(復行一步,謂於相火之右,又行一步也。此自未中以至酉中,步居西南,為天之左間,主四之氣,乃大暑後六十日有奇,濕土治令之位也。)
復行一步,金氣治之;
(此於土氣之右,又行一步,自酉中以至亥中,步居西北,為地之右間,主五之氣,乃秋分後六十日有奇,燥金治令之位也。)
復行一步,水氣治之;
(此於金氣之右,又行一步,自亥中以至丑中,步居正北,位當在泉,主終之氣,乃小雪後六十日有奇,寒水之治令也。)
復行一步,木氣治之;
(此於水氣之右,又行一步,自丑中以至卯中,步居東北,為地之左間,主初之氣、乃大寒後六十日有奇,風木治令之位也。)
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此自木氣之末,復行於顯明之右,君火之位,是為主氣六步之一周。)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此言六位之下,各有所承。承者,前之退而後之進也。承之為義有二∶一曰常,一曰變。常者如六氣各專一令,一極則一生,循環相承,無所間斷。故於六位盛極之下,各有相制之氣,隨之以生,由生而化,由微而著,更相承襲,時序乃成。所謂陽盛之極,則陰生承之;陰盛之極,則陽生承之。亦猶陰陽家五行胎生之義,此歲氣不易之令,故謂之常。常者,四時之序也。變者,如《六元正紀大論》所謂∶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水承相火之象也。水發而雹雪,土氣承水之象也。土發而飄驟,風木承土之象也。木發而毀折,金氣承木之象也。金發而清明,火氣承金之象也。火發而曛昧,陰精承君火之象也。此則因亢而制,因勝而復,承製不常,故謂之變。變者,非時之邪也。然曰常曰變,雖若相殊;總之防其太過,而成乎造化之用,理則一耳。)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
(亢者,盛之極也。制者,因其極而抑之也。蓋陰陽五行之道,亢極則乖,而強弱相殘矣。故凡有偏盛,則必有偏衰,使強無所制,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乖亂日甚。所以亢而過甚,則害乎所勝,而承其下者,必從而制之。此天地自然之妙,真有莫之使然而不得不然者。天下無常勝之理,亦無常屈之理。易之干象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復之彖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即此亢承之義。)
制則生化,外列盛衰;
(制生則化,當作制則生化,傳寫之誤也。夫盛極有制則無亢害,無亢害則生化出乎自然,當盛者盛,當衰者衰,循序當位,是為外列盛衰。外列者,言發育之多也。)
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亢而無制,則為害矣。害則敗亂失常,不生化正氣而為邪氣,故為大病也。按∶王安道曰∶予讀內經,至亢則害,承乃制,喟然嘆曰∶至矣哉,其造化之樞紐乎!王太僕發之於前,劉河間闡之於後,聖人之蘊,殆靡遺矣;然學人尚不能釋然,得不猶有未悉之旨歟?請推而陳之。夫自顯明之右至君火治之十五句,言六節所治之位也。自相火之下至陰精承之十二句,言地理之應歲氣也。亢則害、承乃制二句,言抑其過也。制則生化至生化大病四句,言有制之常與無制之變也。承,猶隨也。然不言隨而言承者,以下言之,則有上奉之象,故曰承。雖謂之承,而有防之之義存焉。亢者,過極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勝之也。然所承者,其不亢則隨之而已,故雖承而不見;既亢則克勝以平之,承斯見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來,跡之不知其所止,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存乎沓冥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河間曰∶己亢過極,則反似勝己之化。似也者,其可以形質求哉?故後篇雲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終為寒之類。其為風生、為熱生者,亢也。其為肅、為寒者,制也。又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之類。其水發、土發者,亢也。其雹雪、飄驟者,制也。若然者,蓋造化之常,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焉耳。又虞天民曰∶制者,制其氣之太過也。害者,害承者之元氣也。所謂元氣者,總而言之,謂之一元,如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復生水,循環無端,生生不息也。分而言之,謂之六元,如水為木之化元,木為火之化元,火為土之化元,土為金之化元,金為水之化元,亦運化而無窮也。假如火不亢,則所承之水,隨之而已;一有亢極,則其水起以平之,蓋恐害吾金元之氣,子來救母之意也。六氣皆然。此五行勝復之理,不期然而然者矣。由此觀之,則天地萬物,固無往而非五行,而亢害承製,又安往而不然哉?故求之於人,則五臟更相平也,五志更相勝也,五氣更相移也,五病更相變也。故火極則寒生,寒極則濕生,濕極則風生,風極則燥生,燥極則熱生,皆其化也。第承製之在天地者,出乎氣化之自然;而在人為亦有之,則在挽回運用之得失耳。使能知其微,得其道,則把握在我,何害之有?設承製之盛衰不明,似是之真假不辨,則敗亂可立而待也,惟知者乃能慎之。)
6. 冬季的六個節氣
冬季按照時間順序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具體如下:
1、立冬:太陽位於黃經225度,11月7-8日交節。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
2、小雪:太陽位於黃經240度,11月22-23日交節。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
3、大雪太陽位於黃經255度,12月6-8日交節。大雪之日鶡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大雪」表明這時降雪開始大起來了。地面積雪三、五年難見到一次。
4、冬至太陽位於黃經270度,12月21-23日交節。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雖晝漸長夜漸短,但短期內仍是晝短夜長,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還是比散失少,故氣溫並沒有立即回升之勢。
5、小寒太陽位於黃經285度,1月5-7日交節。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鴝。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
6、大寒太陽位於黃經300度,1月20-21日交節。大寒之日雞使乳,又五日鷲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話,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
(6)地理之應六節氣位如何擴展閱讀
一、春夏秋季的節氣日期如下:
1、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節;雨水,2月18-20日交節;驚蟄,3月5-7日交節;春分,3月20-22日交節;清明,4月4-6日交節;穀雨,4月19-21日交節。
2、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節;小滿,5月20-22日交節;芒種,6月5-7日交節;夏至,6月21-22日交節;小暑,7月6-8日交節;大暑,7月22-24日交節。
3、秋季
立秋,8月7-9日交節;處暑,8月22-24日交節;白露,9月7-9日交節;秋分,9月22-24日交節;寒露,10月8-9日交節;霜降,10月23-24日交節。
二、節氣日期的速演算法如下:
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
本世紀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立春日期的公式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所以2017年立春發生在北京時間的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