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環境對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民族關系的影響
歷史的面貌與發展方向,一向與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的聯系.中國的長期統一和各民族的內聚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東亞的自然環境.中國的地理環境,由於其天然特點而自成一個半封閉的、內向型的區域.這種環境一方面阻隔著同這一區域之外的交通,另一方面又保證著這一區域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密切交往.中國雖然多次分裂,但最終總能歸於統一,而且每次統一的版圖都大體相似,與地理環境有密切關聯.總之,這個地理區域的環境特點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產生,又使多元文化在發展中逐漸走向一體,走向統一.
中國北方有遼闊的蒙古高原,高原上以草原為主要景觀.草原被橫亘於中間的大沙漠、戈壁和陰山分割為內蒙古(漠南)和外蒙古(漠北)兩片;在蒙古高原的北方,則是東西向綿延數千公里的山脈,山脈以北就是寒冷的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南部,與蒙古草原相鄰的山地中,有一些零星的部落居住在一些向陽的山坡和谷地中,如古代的丁零、黠嘎斯(柯爾克孜人的祖先)等部.他們世世代代千方百計地向南發展,以圖進入平坦遼闊、水草豐美的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則相繼有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和蒙古等部,盤馬彎弓,四處游牧.他們嚮往長城以內的富庶與繁榮,欽慕中原的文化,一直具有南下的趨勢.
中國的東北,西有興安嶺與蒙古草原相隔,東邊則是浩淼的太平洋,北邊東西向橫列著外興安嶺,把中國的東北與千里冰封的東西伯利亞劃分為兩個區域.在這片由山海隔出的地域內,有遼闊的東北平原與丘陵地帶.這里森林密布,沃野千里,北部宜於狩獵放牧,南部可以農耕.相繼有東胡、肅慎(滿族祖先)、烏桓、鮮卑(錫伯族祖先)、室韋(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居處.東北與華北大平原之間,沿著渤海之濱,有一條狹長的走廊,由長城東端的山海關控扼其間.幾千年來,起源於東北的民族,有的西向越過興安嶺,進入蒙古草原,如鮮卑、室韋;但更多的則相繼沿著這條走廊南下,向溫暖富庶和更為遼闊肥沃的中原發展.
中國的西北邊陲,古稱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中亞地區.新疆由一系列祟山峻嶺和難以逾越的荒漠戈壁構成天然的屏障.其北方是唐努山與阿爾泰山,阻擋著西伯利亞的寒流;西邊是蔥嶺和海拔 4000米以上的帕米爾高原;南邊是巍巍喀喇昆侖山,阻斷了與青藏高原的交通.可見,這里是一個南北西三面環山的區域,只有東邊敞開,向東北可進入蒙古草原,向東南沿河西走廊可直達甘、青地區和富庶的關中平原.這里自古相繼有塞人、烏孫、月氏、匈奴、突厥、回紇和蒙古准噶爾部等部居處.這些古代的部落與民族,或來自於蒙古草原(匈奴、突厥、回紇、蒙古),或來自於河西走廊(烏孫、月氏),在此定居之後,也都以東部的中原和蒙古草原為主要的交流和發展方向.
蔥嶺以西的中亞河中地區(今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地),在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代,也曾經長期是中國的疆域.它處於平行流入鹹海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由一些山間盆地和綠洲組成,居住著粟特等經商務農的民族,這里是一個單獨的地理區域.由於其西、北兩邊是乾旱的草原與荒漠,活躍著強悍的游牧民族,南邊是高山雪嶺,為了經商和獲得軍事上保護的需要,使得粟特人自古以蒙古草原和中原為主要外出活動的區域.
中國的西南邊界,則由世界最高的一列山脈,海拔5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和谷深水急的橫斷山脈連接而成,構成世界上最難以逾越的天險屏障.在古代,這里是中國交通最不方便的區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由千山萬壑組成的雲貴高原.在這片區域中,自古就生活著吐蕃(藏族祖先)、門巴、羌、白、苗、傣等幾十個民族.受西南方天塹屏障的阻擋和中原的吸引,這些民族活動和發展的方向也都是東北方的中原.
中國大陸的東南,則由一萬余公里的海岸線組成,東南方的滔滔大海,長期被古代祖先們視為陸地的盡頭.
中國這種變化多樣而又具有內聚型的地理環境,對各民族的歷史面貌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造就了文化各異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明顯差距的各民族.如北方的游牧族,東北的狩獵族,天山以南的綠洲文化,西南藏、羌等民族半農半牧的高原文化.而連接著中國各地的江河水網,山間草原上的自然孔道,日益發達的交通工具,又把各地區和民族日益緊密地聯結起來.
自古生活於中原四邊的少數民族,一方面他們向外發展受到各種天然屏障和自然環境的阻隔與限制,另一方面中原溫和的氣候,遼闊肥沃而平坦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和物產,特別是先進的文化,對他們有無限的吸引力.於是,幾千年來,中國四邊的少數民族,他們各種重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活動,都是向著中原的方向,即黃河與長江中下游流域發展.這種地理環境因素,產生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斷內聚的總體趨勢.
㈡ 影響民族變化發展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地理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我們高中地理所涉及的面非常廣,但我們在學習和 高三 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各部分知識進行聯系,這樣地理知識就不會顯得那麼雜亂無章。下面,我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影響民族變化發展的地理因素有哪些?》,我們一起從這部分知識點開始進行思考。
民族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研究世界各國或地區民族形成和發展的地理起源、民族地域分布規律和地理因素對民族特徵的影響。
1、民族地理學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①民族構成、地域分布結構及其歷史變化;
②民族聚落特點與居住環境;
③民族經濟活動、勞動素養與地域條件關系;
④民族心理素質、習俗信仰等文化特徵的地理差異。民族是人們在語言、地域、經濟聯系和某些文化心理素質方面形成的歷史共同體,它與民族特定的地理起源和背景密切相關。
2、影響民族變化發展的地理因素主要有:
地域自然景觀和自然資源特點、民族的地理遷徙、天然疆域的分割、國界的更動、國家生產力布局和民族政策的變化等。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民族的地理分布差異很大。目前全世界分布著2000多個大小不等的民族,其中人口1億以上的7個,擁有人口17億。
中國漢族是世界最大的民族。依民族構成可將國家分為單一民族和多民族型。前者如朝鮮,後者如中國。此外還有多種族和民族型的如美國、蘇聯、加拿大等。
民族內部由於文化和生活方式特點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民族分支,如黎巴嫩民族中的德魯茲人、旁遮普民族中的錫克人等。
民族還可依其文化發展階段不同分為原始民族、半開化民族和開化民族。各民族受特定歷史、政治、軍事、經濟、自然諸要素及所處地理環境不同的影響,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生產活動方式、聚落建築形式、宗教文化和性格特徵等。
研究民族特徵差異及其地理諸要素,對於開發民族經濟、繁榮民族文化及制訂正確的民族政策等均具重要意義。
上述內容就是《影響民族變化發展的地理因素有哪些?》,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後,我們的知識儲備會更及完善,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地理問題。
㈢ 分析地理環境對種族特徵形成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種族特徵有著深刻影響。這種影響既體現在外形特徵上,也體現在文化特徵上。
外形特徵方面:
長期居住在常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的民族,由於常年太陽輻射弱因而膚色較白;由於嚴寒因而鼻樑高而狹長,體毛較豐富;由於食物中肉、奶類比重大因而體型較高大。
長期居住在常年炎熱的低緯度地區的民族,由於常年太陽輻射強因而皮膚較黑;由於炎熱因而鼻樑低而扁平,體毛較少;食物來源很雜,各地不一樣,體型就不好說。
中低緯正好是過渡地帶,所以種族特徵也呈現出過渡性的特徵。
文化特徵方面:一地的地理環境對種族的文化心理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
長期居住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物產豐富的平原區的民族,傳統上以種植業為主,自給自足,生活比較安逸,文明起步早,因而整體會比較溫和、尚文。
長期居住在草原地區的民族,歷史上頻繁遷移、斗爭,加上游牧生活的錘煉,因而會比較豪放、尚武。
長期居住在臨海而耕地等自然資源不豐富的地區的民族,由於其種植業不發達,不能自給自足,因而對外交流會比較活躍,商業會比較發達,民族文化特徵表現為自由開放包容。
時間有限,只列舉以上幾點,作為引玉之磚。知道如何找出答案比知道答案本身更重要。
㈣ 論地理環境對中華文化的特性產生了哪些影響
首先中華文化的特質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由於中國的地理位置,有海洋有廣袤的陸地。並且海岸線較長,有寒暖流的影響漁業文明較發達。中國跨緯度較大,在靠近赤道的海域海水蒸發快,加上光照,鹽文化發展起來了。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了很多優良的港口,航海文明等都相當發達。
再有就是中國跨緯度大,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收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是中國的地質結構發生變化,大致形成了西高東低的地勢。有了3個階梯的形成。受海洋洋流與地勢,地理位置的影響,降雨量光照,氣候都截然不同。由於西部地勢較高,深居內陸降水量少有了高原文明,在往東地勢較低,受降水量及大氣環流的影響,氣候乾燥形成了沙漠、戈壁才有了敦煌石窟。然後就是草原文明了,造就了元朝的大統一。然後就是平原,適合發展農業,致使從古至今農業文明較發達,也是建立國都發展政治經濟的首要選擇!
綜合使中華文化具有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質。形成了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的特徵!
㈤ 歷史地理環境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影響。在中華民族不斷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就顯得非常有價值。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地理環境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㈥ 談中國地理環境因素對民族關系的影響有哪些
歷史的面貌與發展方向,一向與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的聯系.中國的長期統一和各民族的內聚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東亞的自然環境.中國的地理環境,由於其天然特點而自成一個半封閉的、內向型的區域.這種環境一方面阻隔著同這一區域之外的交通,另一方面又保證著這一區域之內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密切交往.中國雖然多次分裂,但最終總能歸於統一,而且每次統一的版圖都大體相似,與地理環境有密切關聯.總之,這個地理區域的環境特點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產生,又使多元文化在發展中逐漸走向一體,走向統一
㈦ 中國地理環境對中華民族文化有什麼影響
影響極大。
1、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2、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3、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4、中國的氣候,也影響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倫,埃及,羅馬,印度等文明,都發源於暖溫帶逐漸向寒冷地帶發展,中國則相反,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雨量由東南至西北遞減,而地勢由由東南至西北逐漸增高,多數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這種自然條件,往往決定收獲的豐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氣溫,造成南長北短的農作物生長季節,這些條件對農民的墾殖發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