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地理大發現有何影響
地理大發現是指15~18世紀(又稱大航海時代,即新航路的開辟),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它是地理學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影響:葡萄牙和西班牙對新大陸的發現,都宣布自己的探險隊最先到達的地方為本國1627年的一幅世界地圖領土,兩國因此爭執不斷。在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調停下,於1494年簽訂條約,規定維德角群島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處從北極到南極的經線為分界線(稱為教皇子午線),西側歸西班牙,東側歸葡萄牙。麥哲倫實現環球航行後,爭議又起,再次訂立條約,西班牙獨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則將亞洲、非洲置於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之後,荷蘭、英國、法國接踵而至,幾乎將歐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盡。 由於新大陸的瓜分,導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殺,非洲黑人大批販賣,黃金、白銀、香料等不斷運回歐洲。(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黃金流入西班牙) 同時,地理大發現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且地理大發現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由於航海需要解決許多實際問題,天文學、數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到17世紀,科學的中心已從中世紀商業繁榮和文藝復興的文化中心德國和義大利北部,轉移到受地理大發現好處的大西洋沿岸地區,如法國、荷蘭和英國南部。
Ⅱ 地理大發現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地理大發現是15~17世紀,由歐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發現、美洲的發現、環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險活動,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產生飛躍。這些事件被通稱為地理大發現。
發現新大陸後,歐洲至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和美洲的最有利的通商航路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佔據。荷蘭、英國等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並探險世界其他地區。16世紀,荷蘭的巴倫支為探尋一條由北方通向中國和印度的航線,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先後發現熊島、斯匹次卑爾根島,並到達新地島最北端、喀拉海和瓦加奇島;17世紀初,英國的哈得遜曾屢次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中國的航路;斯霍特於1616年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蘭的塔斯曼於1642~1643年環航澳大利亞,發現紐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這些航海探險進一步擴大了人類的地理知識,並進行了一些有關洋流、風系等的科學考察以及島嶼和陸地的實測工作。到了18世紀,庫克的海洋探險已屬於科學考察的范疇。
「地理大發現」是西方史學對十五到十七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在十四和十五世紀,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南歐一些國家,手工業及商業貿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一些商人渴望向外擴充貿易,獲取更多財富。但從十五世紀中葉起,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占據東西方交通往來的要地——君士坦丁堡及東地中海和黑海周圍廣大地區,對過往商人橫征暴斂,多方刁難,加之頻繁的戰爭和海盜活動,從而阻礙西歐與東方陸上貿易的通道;而由東方經由波斯灣——兩河流域——地中海和經由紅海——埃及——地中海的兩條海上商路又完全為阿拉伯人所操縱。因此,歐洲商人和封建主為了獲得比較充裕的東方商品和尋求更多的交換手段——黃金,並免受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義大利人的層層盤剝,便急於探求通向東方的新航路。同時,由於西方各國在生產技術方面已有很大進步,指南針也已從我國傳到了歐洲,航海術的提高,多桅快速帆船的出現,利用火葯製造大炮和輕便毛瑟槍的出現,以及地圓學說獲得承認等等,都是為遠洋探航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思想准備。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當時歐洲最強盛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以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漸成了探索新航路的主要組織者。
Ⅲ 請問:地理大發現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
.「地理大發現」包括三個重要事件,它們是達·伽瑪新航路的發現、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在14、15世紀,資本主義已在西歐一些國家萌芽.資本主義發展,要求向海外尋找市場和殖民地,各國統治者極力發展海運事業,這就為地理大發現提供了重要的動力.
Ⅳ 地理大發現的影響是什麼
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1、促進了歐洲殖民者的海外擴張,推動了西歐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
2、世界市場的出現。地理大發現之後的 300 年間,西歐的商人奔走於世界各大洲把歐洲原有的區域性市場同亞洲、美洲和非洲、大洋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地方性市場聯結起來,出現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
3、促進商路和貿易中心的轉移。東西方貿易聯系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義大利的貿易中心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尼德蘭所取代,威尼斯人的貿易確實在 14 世紀下降了,雖則在 15 世紀有所恢復,但在這一世紀中葉以後又開始下降。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
地理大發現給地理科學帶來了巨大變革,它的意義也超過地理科學,幾乎對所有的自然科學和哲學都是巨大的推動力。它是人類近代飛躍性進步的先聲。
正是由於地理大發現給人類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發現了在當時看來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資源,刺激了產業革命的迅速到來,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科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
Ⅳ 請思考;地理大發現對地理學有何影響 對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何影響
(2012·黃岡)人類曾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後來世界逐步連成一片,走向整體。在此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
(2018·鄂州)14——16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兩個「發現」對世界歷史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促進了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
Ⅵ 地理大發現的三大發現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使得人類終於掌握了整個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以大航海時代為起始,以大航天時代為終結的偉大歲月,其實就是人類征服自己所成長的星球的過程,並因擺脫手工文明,走入了機械文明。
第二次地理大發現,使得人類走出大氣層,進入了銀河系,開始探索整個宇宙。人類的進程永遠都是在戰爭與和平中交織進行的,經歷了殘酷的五次世界大戰和期間的和平建設,人類終於逐步走出地球,開始向太空發展,疆域空前遼闊,曾經行之有效的社會法律道德規范,已經開始搖搖欲墜,而新的法律道德規范尚沒有得到有效的建設起來,人類社會再次回歸到自然的本源,遵循著原始的但是卻經歷了時間的考驗的根本游戲規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雖然因此在歷史上填寫了不少血淚交加的悲劇,也因此使得許多人陷入了暗無天日的生活之中,但是也因此造就了無數的傳奇和輝煌,以及白手起家的神話。不少在正常社會中很不可能出人頭地的年輕人,由於處身在這個打破了眾多繁規俗矩、充滿著機遇和創造的時代,解脫了正常社會所強加於自身的枷鎖,在自由的天空盡情馳騁,終於建立了不朽的事業,供後世萬代崇拜。這種局面直到軒轅華提出了《航權理論》,社會方才逐步走向規范,並由此進入了六國爭雄階段。(詳見《大航天時代》)
伴隨著這次地理大發現,人類從機械文明步入了潛能文明,藉助能量戰甲的作用,許多隻有在神話和武俠中才可能出現的能力,在現實中已經普及到個人,以血肉之軀翱翔天空、暢游汪洋再也不是夢想。
第三次地理大發現,使得人類終於走出銀河系,融入了更為廣闊的宇宙之中。在第二次地理大發現的中期,在一代名將任飄零「建立一個起點公平,輔以公平競爭的規則保證過程公平,最終決定了結果公平的世界!」的號召下,數百萬人組成了浩浩盪盪的探險隊,走出了銀河系,邁向不可知的星空,這一批人可以說是第三次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同時也是日後神秘的軒轅帝國的創建者。(詳見《問鼎河山》)
之後的數百年,人類同樣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中前行,並且步入了元素文明時代。通過基因改造,人們可以在變身成為神戰士、魔戰士、獸戰士、龍戰士、精靈戰士、矮人戰士或者鬼戰士時,分別掌握「光、暗、風、火、水、土、無」七大元素中的一種,其威力和功能遠遠超越潛能時代的能量戰士。
Ⅶ 地理大發現對地理學的影響
使人類的知識面擴大,整體的地球認知感開始形成,航海地理學進一步完善。
Ⅷ 地理大發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經濟上:歐洲人在地理大發現中 開拓了原材料產地 發現了新的黃金產地(直接硬通貨) 增加了資本儲備 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時伴隨著殖民 為開拓了大量市場 實現了產品的迅速銷售 為歐洲的工業發展提供了直接物質基礎
社會制度上: 同時黃金的大量流入歐洲也使得社會上層購買力增加 促進了奢侈品和精密手工業發展 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於此同時黃金購買力降低 結合當時稅收體制(地租從實物變成貨幣) 使得新興階級財富相對增加 地主階級財富相對減少 貴族衰敗加速 促進了社會主導階級的轉變
科技上:航海技術和殖民地戰爭、建設上的需求不斷增加 刺激了歐洲科技的發展 尤其是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 和工程學
文化:歐洲文化傳播范圍增加 軟實力及影響力相對增加 更重要的是歐洲的經濟中心西遷 歐洲受亞洲的和阿拉伯的影響力降低 客觀上造成了軟實力的相對提升……
經濟與社會轉變大大加速了基本主義的發展 大大增加了歐洲國家的國力 促進了歐洲的崛起 可以說有較為直接影響
Ⅸ 簡要分析"地理大發現"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由於地理大發現,導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殺,非洲黑人大批販賣,黃金、白銀、香料等不斷運回歐洲。
同時,地理大發現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且地理大發現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由於航海需要解決許多實際問題,天文學、數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到17世紀,科學的中心已從中世紀商業繁榮和文藝復興的文化中心德國和義大利北部,轉移到受地理大發現好處的大西洋沿岸地區,如法國、荷蘭和英國南部。
Ⅹ 人們常說的地理大發現是指什麼
地理大發現是指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它是地理學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應該說,任何一個文明民族的代表人物首次到達地球表面某個前所未知的部分,或者確定了地表各已知部分之間的空間聯系,因而加深人類對地球地理特徵的科學認識,促進了地理學的發展,均可以稱為地理發現。在十五世紀之前,只有南極洲這樣的無人居住的大陸和某些島嶼、海域為人類所未知。而居住著未開化民族的陸地和島嶼,則只對「文明民族」而言是前所未知的。從各文明古國的產生到十五世紀的漫長時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發源地以外的廣大區域已完成了許多發現,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1409年,湮沒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學指南》被譯為拉丁文後,大地球形說廣泛傳播。但是古代學者沒有可能直接驗證地球的形狀,也很少可能精確地測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陸地的分布。15~17世紀,由歐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發現、美洲的發現、環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險活動,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產生飛躍。這些事件被通稱為地理大發現。在西歐,葡萄牙首先發起了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15世紀早期,航海家亨利親王創辦地理研究機構,為取得黃金、象牙和奴隸,組織了多次非洲西岸的探險活動,先後發現了馬德拉島、維德角群島,並從直布羅陀沿非洲西海岸到達幾內亞灣。1473年,葡萄牙船隻駛過赤道,後達到剛果河口;1487年,迪亞斯的探險隊到達非洲南端,發現好望角,並進入印度洋;1497年,以達迦馬為首的船隊沿迪亞斯航線繼續向前,經非洲東岸的莫三比克、肯亞,於1498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線,從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葡萄牙通過新航路,壟斷了歐洲對東亞、南亞的貿易,成為海上強國。與葡萄牙人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統治者也極力從事海外擴張。哥倫布發現美洲,就是這種擴張的最重要收獲。哥倫布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哥倫布的西航計劃得到西班牙國王和王後的支持。1492年,他攜帶著西班牙國王和王後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船隊從帕洛斯港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後向西航行,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等島。但是,哥倫布誤以為巴哈馬群島是印度的轄地,把當地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並誤認為古巴是中國的一個省。1493~1496、1498~1500和1502~1504年,哥倫布又進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後發現了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買加、特立尼達等島嶼,以及由宏都拉斯到巴拿馬的海岸。第三次航行中在帕里亞灣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哥倫布至死也沒意識到,他發現的這些地方並非中國和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後來,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到達美洲,才認識到這是一個新大陸。在人們認識到大西洋西岸的陸地並非亞洲,而是一個新大陸後,人們的地理視野擴大了。1513年,西班牙探險家巴爾鮑亞越過巴拿馬地峽,看到了西南面的大海,他把這片海域稱為「南海」(今太平洋)。為了到達亞洲,人們努力尋找溝通大西洋和「南海」的海峽,或者象好望角那樣的地角。基於這種願望,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的支持下,開始了新的航海探險活動。麥哲倫曾經參加葡萄牙遠征隊,到過非洲、印度、蘇門答臘、爪哇、班達群島和馬六甲海峽等地。他相信大地球形說。1519年麥哲倫率船隊,從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到達南美東岸以後,即沿海南下,在南美大陸和火地島之間,穿過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峽,進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後轉向西航。船隊在航行中從未遇到風暴,即把該海域稱為太平洋。1521年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在與當地土著人的沖突中被殺。1522年麥哲倫船隊剩下的「維多利亞」號返回桑盧卡爾港,完成環球航行。發現新大陸後,歐洲至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和美洲的最有利的通商航路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佔據。荷蘭、英國等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並探險世界其他地區。16世紀,荷蘭的巴倫支為探尋一條由北方通向中國和印度的航線,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先後發現熊島、斯匹次卑爾根島,並到達新地島最北端、喀拉海和瓦加奇島;17世紀初,英國的哈得遜曾屢次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中國的航路;斯霍特於1616年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蘭的塔斯曼於1642~1643年環航澳大利亞,發現紐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這些航海探險進一步擴大了人類的地理知識,並進行了一些有關洋流、風系等的科學考察以及島嶼和陸地的實測工作。到了18世紀,庫克的海洋探險已屬於科學考察的范疇。14、15世紀時,歐洲各國已有資本主義萌芽。15世紀末,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迫切要求向海外尋找市場和原料出產地。但是奧斯曼帝國牢固控制了東西方貿易通道,從地中海經埃及出紅海,向印度洋的航路又在阿拉伯人手中。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為了擴展商業和殖民活動,積極鼓勵航海事業,開辟新航路。這是促成地理大發現的主要原因。其次,歐洲商人和航海家對黃金的貪欲是促成地理大發現的另一原因。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位於歐洲突出於大西洋中的地區,地理位置也有利於航海業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引起了人們思想上的變革,對地球科學的進步和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都起了很大促進作用。古代學者關於大地球形的猜測,通過地理大發現,特別是環球航行得到了證實,宗教迷信關於地球形狀的種種說法最終被否定;證明了地球上存在著一個統一的世界大洋,海洋與陸地相比較,海洋占據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推動了全球海洋和陸地的考察研究;促進了地球科學的進步,也促進了天文學、航海學、天氣預報學的發展及造船技術等科學技術的近代化過程;促進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和世界市場的出現,開始了殖民掠奪,同時也促進了西歐各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