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結合古詩講好地理課

如何結合古詩講好地理課

發布時間:2023-01-16 01:13:39

A. 如何構建地理高效課堂

一、課前
有效備課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這包含了老師的課前准備和學生的課前准備。教師課前准備包含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和備學法,備教材就是認真研讀《課程標准》,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能面面俱到。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廣泛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備學生,教師首先要要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觀念」。其次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來設計課前的預習提綱、課堂中的探究題、課後的鞏固題等,並且充分考慮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時間、空間和資源,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課前准備。學生的課前准備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學案導學預習課本知識,形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認識,同時通過小組內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問,以便在課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課堂。備教法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考慮教學的思想性,基礎性,啟發性,活躍而又充實整個教學過程。為了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二、課中
1.精心設計導語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如果能夠利用導語吸引學生做好上課的心理准備,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地理教師應注重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善於利用情景教學法,巧妙地選擇地理知識的結合點,用生動的描繪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求知慾狀態。導入新課的方法有以舊拓新式、承上啟下式、設疑提問式、聲像式、小故事、謎語式、歌曲、實物等多種形式。如學習「時區和日界線」時,我便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4月10日9點多,一位老太太憑著一張中獎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花旗銀行要求兌現,遭到銀行拒絕。因為按票面規定,中獎領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對老太太說:「這張廢票3000美元賣給我吧」。老太太心裡想,這張廢票反正無用處,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著廢票馬上乘飛機從馬紹爾機場飛往檀香山,1小時後飛機降落在檀香山機場,這時當地時間是4月9日11時。中年人以 3000美元買到的中獎彩票一下飛機就向檀香山花旗銀行領取8000美元。死票復活,這是怎麼回事?上飛機明明是4月10日,怎麼下飛機變成了4月9日,難道時光可以逆轉?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要揭開這個奧秘。經過這樣的導入,馬上就誘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關注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
運用有效手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通過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達成目標。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閱讀、思考,去領悟新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等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與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自學的方法可以靈活多樣,教師要精心設計自學思考題,思考題要求要明確具體,富有啟發性,便於學生理解新知識,找到規律,能夠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是學生真正獲取知識和學會尋找知識的重要環節。合作時要教育學生善於傾聽同學的意見和觀點,做到求同存異,不斷解決自己的問題,通過自探、組內互探形成共識,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善於聽取其他組的解決辦法,學生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教師點撥後再探,從而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明確肯定學生的合作成果,並給予表揚鼓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3.精講點撥(教)
教是創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教主要是指學生自學後「兵教兵」,通過更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學生教會不會的學生,這一環節是幫助後進生解決基本問題,但是在自主
學習與合作學習中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老師的課堂點撥、答疑解難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因此教師精講點撥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教學目標能否達成,是課堂效益高低的關鍵之舉。精講要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主要是學生自學後還不能掌握的內容,重點講解;點撥就是老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出規律,給學生傳授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4.活躍的課堂氣氛
培養學生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必須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可採用多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如把競賽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同時,進行小組競賽。這樣會促使每個學生認真看書、積極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大大增加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課堂上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
①.採用多種語言方式使教學內容具有趣味性。
(1)巧借古詩名句教學。把古詩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講氣候時,可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
(2)運用歌謠諺語教學。地理教學中恰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並且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使用成語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成語,頓時會使課堂生輝,助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到南極洲水雪覆蓋的大陸時,引用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說明南極洲厚厚冰層的形成原因。
②.有效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地理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僅憑表象的刺激,而是要不斷提出問題,在好學深思中發展深化。學習中最活躍的成份是求知慾。即對學習課題產生認識上的興趣。通過問題,使學生頓時產生一種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沖動。學生想要知道答案,就必須認真看書、聽課、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十分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置問題時,難度要適當,讓學生跨越一定的障礙獲得知識,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激發思考興趣和學習興趣。
③.使用多種教學手段使教授內容具有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教學中可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豐富,更全面。採用集圖、文、聲、像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優化教學過程。
6.當堂訓練
當堂訓練是指在學和教之後進行的,是指當堂完成課堂作業,這是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練習要以質勝量,學生完成教師提供的練習題,主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有利於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教師可設計形式多樣的有層次的訓練題,通過當堂反饋。檢測出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課後
課後反思問題,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因為課堂教學反思是一個深層次認識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所以地理教師要善於課後反思,經過當堂課的課後反思,找出當堂課的不足,如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與學生、其他教師、教研人員進行探討、交流,不斷完善高效課堂的各個環節,為今後構建高效課堂積累經驗。
總之,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閱讀、提問、討論,引導他們,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形成疑點,教師集中講授;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習慣,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實現高效的地理課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最終「會學地理」。

B. 古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古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里的春風指的就是夏季風。季風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由於海陸熱力性質不同,海洋、陸地上氣壓中心就會發生季節變化,從而引起一年中盛行風隨季節有規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變化。夏季,亞洲大陸升溫快,形成低壓。北太平洋升溫慢,形成高壓。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以東南風吹向亞洲東南地區,形成東南季風,也就是夏季風。隨著離海洋的距離不斷增加,夏季風的勢力就會變弱,夏季風影響不到內陸地區。我國把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劃分為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地區劃分為非季風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就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以東以南地區為季風區,季風區降水較多;這條線以西以北地區為非季風區,非季風區降水較少。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里的「胡」指的是中國對北方游牧民族的稱呼。胡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是不讓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越過陰山。陰山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的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即北方少數民族和我國古代中原地區的分界線)。陰山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陰山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是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的分界線。
3.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該句詩描述了平原和山地的氣候差異,蘊含了山地垂直分異規律知識。四月的平原已經芳菲落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開放,這主要是由於山地海拔高導致氣溫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中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離地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因此,同一時間,平原地區氣溫高,百花開放的時間早,高山上氣溫低,百花開放的時間晚。
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該句詩反映了一個地方同一時刻不同的天氣狀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城市的一邊天氣晴朗,另一邊下雨。該句詩反映了對流雨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的特點。對流雨是大氣對流運動引起的降水現象。降水的形式主要有四種: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和台風雨。對流雨是冷暖氣流呈上下對流運動而成雲致雨。

C. 如何進行有效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內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認真磚研和設計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著眼於誘導,抓「興趣點」能使學生「愛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著眼於疏導,抓「知識點」能使學生「學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著眼於指導,抓「能力點」能使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導入、優化教材、講究教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落實「三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課堂充滿生命力,有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地理 課堂 教學 興趣 知識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教師的什麼因素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呢?研究結果表明教學行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學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通過教師有效地「教」實現學生有效地「學」。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嘗試。 一、鑽研課程標准 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從宏觀上看,初中地理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通過課程的實施,使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每堂課的教學又有相應的具體教學目標。為此,教師要鑽研課程標准,課前認真備課,既熟悉每堂課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學生實際,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獨創性地擬寫教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剖析熱點、科學的組織課堂教學進程。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事物,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導語激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課開始時要緊扣教材精心設計一個「開場白 」,或提出疑問,或創設情境,或反激情,或以舊引新,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做到「課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領導標新二月花」。地理教學過程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感覺到上地理課

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驚訝、刺激、疑惑、懸念,產生「逼人期待」的教學魅力,從而打動學生的感情,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裝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藉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拼板、地理景觀圖、電視錄像、幻燈片、投影儀和各種課件,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語言激趣
教學中對於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的內容,利用生動有趣、富於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可巧借古詩教學:如講氣候時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還可採用成語和謎語進行教學。 5、插敘激趣
教材中常用一些比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內容,教師若適當地引用一些教材有密切關系的,學生愛聽的,且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證,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6、討論激趣
分小組討論地理知識,能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這種討論范圍小,周邊環境熟悉,學生敢想敢說,無拘無束,興趣高。討論式教學給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討論中,學生能抒發自己的見解,當對同樣的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時節,討論給予參與者解釋自己的觀點的機會,這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僅解答了自己的疑問,同時在解答其它同學的疑問的同時對自己所掌握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深化

D.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學生的地理成績普遍不高,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很費力,嚴重影響班級整體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缺乏地理學習興趣是其重要因素之一。面對當前教學改革,我們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學生為本,尊重教學規律,科學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 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強的動力。一個學生如對某學科有濃厚的興趣,他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他學習的潛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有了學好地理的良好開端。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呢?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我分析了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缺乏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認識不正確 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之前就受一些偏頗的、錯誤意識誤導。如「地理只要考前背背就行了,初中會考就是這樣過來的嘛」、「學地理能幹啥?」、「學地理要背、要念,真沒勁!」、「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認識不到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強、實用性廣的自然學科。 2.心理壓力過大 大學門檻效應使分數就是界線,為了狠抓升學率,很多教師主要是通過大量的課前默寫與課後作業,急功近利,任務式、機械化的逼學生吞下課本知識,更何況現在高一的學生要必修九門學科且同時學習,門門是主科,每門學科都要抓考試分數,光作業就讓他們筋疲力盡,他們哪有時間想像,開拓創新,即使有興趣也會被繁雜的題海所淹沒。 3.教學設施落後 現在很多鄉鎮中學教學設施與基礎環境已有所好轉,但依然沒能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很多農村中學教師的教學依然是: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聽。學生的所知仍停留在老師所說,課本所講,而對自然界的奧妙缺乏感性認識。難以建立空間思維的模式,許多同學就不能理解地球是怎樣一邊斜著身子自轉,一邊圍繞太陽公轉的,如果用多媒體動畫演示一下,就肯定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4.學習方法不當 部分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方法呆板單一,對著書本死記硬背,不加理解胡啃一氣,生搬硬套。興趣對他們而言則成了分數的代名詞。 而我對曾擔任的四個高一班級、兩個高二班級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卻發現95%的學生喜歡看央視的《探索·發現》、《動物世界》、《人與自然》以及考古類節目,說明學生對趣味性地理知識的需求是積極主動的,是感興趣的。他們認為地理學科特有的五彩繽紛的自然風光、奇妙的自然現象、典雅的民俗風情、層出不窮的地理事件確實能帶來感觀刺激,再加上富有懸念和啟發性的旁白,能扣人心弦,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毋庸置疑,這就為我們如何激發地理學習興趣指明了方向。 第一,用形象生動的課堂語言,激發學習熱情。 有的學生之所以討厭學習地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枯燥無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師只在台上單純地講念,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然後讓學生去背、去記,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首先要讓課堂語言生動形象起來,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讓學生充分感到地理課堂新鮮有趣。 課堂語言不外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兩種,我們可以根據課堂內容的不同,靈活安排。一個風趣、幽默的老師肯定是學生公認的好老師,我們還可以引用歌謠諺語、詩詞歌賦等教學,把古詩文中的優美詩句結合地理知識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例:講河流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講氣候垂直分布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森林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時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等,言簡意賅,這些詩句猶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課堂別有一番風味。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肢體語言的運用,如在講大氣運動時,「大氣的上升運動會對近地面氣壓(密度)有何影響呢?」我們就可以邊畫圖,邊配以邊上升邊擴散的肢體語言,形象化地啟發學生思考。 用活課堂語言還體現在教師通過設問語調,激發學生求知慾,從而對所學知識能夠舉一反三。如「如果黃赤交角變大,泰興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會怎樣變化?」「如果變小,地球上太陽直射的范圍及地球五帶和農作物的分布將如何變化?」通過設問條件的變化,把無疑的結論問題化,激發學生探知欲,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理解「黃赤交角與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之間,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范圍,地球五帶及農作物分布之間的因果關系,既深化了所學知識也增強了學生探究式思考學習的能力,再如在講授了相對於北半球而言,全球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時,設下疑問,「那麼相對於南半球呢?」 第二,用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求知慾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層次的,最低層是生理需要,中間層是安全需要等。學生在校學習時,往往在教師面前畏手畏尾。為此創新學習提出,給學生一個安全的空間,給學生一個安全的課堂。 在課堂上,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挖苦、不諷刺、不傷害學生自尊,要多以鼓勵肯定為主,讓學生有話就說,有想法就敢表述,不苛求一下子就能得到標准答案。一次評議課上,我對「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中青天的位置隨意找了一位學生進行提問,結果全班鬨堂大笑。我卻說:「只是有些誤差,與正確答案相差不遠,只隔了一座山脈。」這位學生迅速給出了正確答案。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積極表現,構建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意見不同才會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要突破灌輸式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使學生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必須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為了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我每天都花大量時間查找資料,充實課堂,製作課件,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手段相結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習創新思維。 為了鞏固課堂知識,很多教師選擇了課前默寫,課後題海式作業的鞏固方法,通過重復機械勞動來加深記憶,學生每天的課堂之外要把好幾門學科的知識在幾個小時之內強行灌輸到大腦中。造成學生學習方法容易走得呆板單一,即使有興趣也逐漸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下變成了負擔,形成膽怯、緊張、畏懼心理,壓力帶來的阻力取代了興趣來源的動力,時間一長,興趣就消失了。很多老師認為有些同學「記不好,記不牢」就是要下功夫使勁記,勤背勤練。「記不好,記不牢」的根本原因是背得不熟嗎?不是,是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不理解,暫時記住又遺忘了,如在講授南美洲氣候類型時,我就把重心放在「為什麼」上,先讓學生回顧影響氣候的因素,再由他們自己分析回答。比如講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脈的兩側氣候類型這一重難點時,我先在黑板上作好南美洲的輪廓圖,標上相應的主要緯線,再由學生上來畫氣壓帶、風帶,安第斯山脈的位置及走向。啟發學生思考它的兩側氣候類型相同嗎?為何不同?各為哪種氣候類型?則不難得出結論。 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原動力。學好地理缺少興趣能行嗎?

E. 如何利用趣味性教學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校時間變短,要在縮短了的時間內完成以往的教學內容,這就必須向課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提高思想認識
初中學生,甚至部分高中學生都認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視。而且在很多農村初中沒有專業的地理教師,都是其他學科教師兼職,教師也不重視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學會是什麼樣子。所以,首先得讓師生們都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師好好教,學生好好學,讓學生「想學」。
教師要告訴學生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與生物、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均有聯系,學好地理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用,如天氣預報,地震,泥石流,全球氣候變暖,環境保護等,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初中學生上第一節課時,教師就要向學生強調以上的兩點,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地理是對他們自身很有用的,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去認識,去體會地理的價值和作用,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想學」。
二、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去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一切,那麼教師就必須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新的師生關系——民主。教師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贊賞的關系。只有這樣的關系才是和諧的,只有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和學。 有的時候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教師抓的越緊他越不肯學,他們就是不想屈服於教師的威嚴。所以只有師生關系變的民主了,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課堂氛圍輕松,學生就會自願去學習了。
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事物感興趣,他學習起來就很快,也會學得很好,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就是指學習興趣。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的課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學習興趣可以說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教師首先得對地理感興趣。教師對地理有興趣,上課就會有激情,就會去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教師的情緒,行動就會感染我們的絕大多數學生。學生們聽起課來就比較有精神,學習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二)、 教師必須得有豐富的知識,這里不僅僅包括地理知識,還有其他,比如歷史、化學、物理、政治等等。地理知識本來就包羅萬象,我們的初中學生好奇心又比較強,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上課才有話講,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聽」,昏昏欲睡,課後再去背誦。這樣沒有活力的課堂,大多數學生不喜歡,他們會對這樣的課反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師講的東西,而沒有興趣,這樣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課堂效率就比較低。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採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就把學生吸引過來,讓他們對地理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1、借古詩文教學
古詩文,詞語琅琅上口,運用古詩文,也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於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講地球自轉的時,可以用「坐地曰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兩句詩詞形象說明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講天氣時,可以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說明夜裡下雨了,這就是很明顯的天氣狀況,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述了「一山有四季」的景觀,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里就不再多舉例了。
2、巧借歌訣、諺語、順口溜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相關聯的知識編成簡潔明快的歌訣,學生是比較感興趣的,記憶也較容易,再適當引用一些民謠、諺語、順口溜進行教學,通俗易懂,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講內陸地區大陸性氣候特徵時可以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兩句話很形象地描述了內陸地區溫差大的特徵,在講內蒙古高原時可以借用「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來描述內蒙古高原的景觀特徵,形象生動。在講長江時,可以用下面的順口溜:長江源頭沱沱河,流自各拉丹東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入東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黃金水道六千三。這段順口溜告訴了我們長江的源頭,幹流流經的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中、下游分界點,注入的海洋,這么多的知識點,用幾句短短的話概括了,簡明扼要,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易記憶。
3、借用謎語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猜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謎語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例如在講宇宙、天體、太陽等知識點時,可以用下面的謎語「說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納,無人知它始和終,也沒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顆星,萬顆星,北天星星數它明,有它給你指方向,夜裡航行不用火」(北極星),「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另外,在講中國的城市時,也可以借用下面的謎語,「一路平安」(旅順),「船出長江口」(上海),「拆信」(開封),「空中碼頭」(連雲港),「全面整頓」(大理)等等。這些謎語本身就很有趣味性,在教學過程適當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4、穿插趣味故事,利用地理漫畫教學
學生,不管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都有童心,都很好奇,大多喜歡聽故事。如果教師整堂課講故事,他們可高興,可有興趣了。但全堂講故事也不實際,不過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這樣可以適當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到密度流時可以引用「1944年6月英美聯軍的潛艇在德軍的嚴密監控下,成功利用地中海深處的密度流,關閉發動機,藉助洋流運動的水力,成功地躲過了德軍的監視,實現了諾曼底登陸,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則小故事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會對這個知識點產生興趣。另外,可以適當選用一些地理漫畫來輔助教學,有一些熱點環境問題,如植被的破壞,環境污染等,這類題材的漫畫也不少,例如在講森林資源利用問題時,可以選用「小鳥的悲哀」這幅畫,畫面上,小鳥哀求:「請把我帶走吧!」看過這幅畫,學生就可以了解到,由於濫砍亂伐森林,森林面積在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嚴重惡化,使得生存在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失去了得以棲息的地方,所以小鳥懇求工人把它也帶走。漫畫很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利用電化教育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計算機也應用到了日常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是件稀罕事。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高中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宇宙空間、地球、太陽、銀河系,全部顯示在學生面前,加上動畫效果,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切身體會,可以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再比如說講到初中聚落時,可以把世界,中國不同地區的聚落景觀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給學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通過以上這些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課堂效率也就跟著提高。
(四)開展地理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留一些實際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課外去調查研究,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途徑。比如,讓學生去調查家鄉河流污染情況,讓他們去找出污染源,再讓他們去想方法解決污染問題。學生只要認真去做了,他們就會感受到河流污染的嚴重性,就會有一種使命感,責任心,這樣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只有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愛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知識。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才是地理教學的真正目的。
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課程標准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可見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有效掌握地理知識是很重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地理知識內容廣泛,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很重要。
1、指導學生讀書
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課本,所以學會讀書就是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前提和途徑。這里的「讀書」不是簡簡單單地把每個字、詞、句子讀完,而是要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理順地理知識結構,搞清重點地理知識的聯系和因果關系。
通過不斷地進行閱讀指導,最後讓學生自行編制學習提綱、自製圖表、自行提出問題,並力求獨立得出較完善的答案。
2、指導學生讀圖、用圖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特色,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會讀圖就是能夠應用地圖和地理知識分析地圖、掌握地圖的語言。比如說看到地形圖就能知道這里是盆地,這里是高原等等。所謂用圖,就是具備能夠根據地圖上的各種符號和顏色說明各種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當在地圖上看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形時,便可說明其氣候、河流、植被、農牧業、交通等大致情況。即能夠把地圖的各種慣用符號、顏色聯系起來說明問題。
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必須掌握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圖例、方向。只有掌握了這幾個基本要素,才能看懂地圖,這是基礎。所以必須讓學生識記這些基礎的內容。其次,要經常把地圖拿出來用,有些學生上課從來不帶地理圖冊,根本就看輕了地圖的作用。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找機會讓學生來讀圖,例如,講到某個城市或國家,讓學生在圖上指出來。盡量經常知道學生來分析地圖。最後多做填圖和分析地圖的練習,還可以讓學生自繪地理圖表。如: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人口增長折線圖等。
3、理論聯系實際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事實上地理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中要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講到季風氣候時,可以聯系我們當地的氣候特徵,提出問題,為什麼我們這個地區夏季易發生洪澇災害。在講到交通時,讓學生來說一說,從我們這里坐火車怎麼去上海等等。把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這也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態度,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
學生學會了如何去學習,會學了,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取得高效率,教師要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做好引導者、促進者,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想學、愛學、會學。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掌握知識,不是被動地區學習,有利於學生地理素養的形成,掌握對其終生有用的地理知識。

F. 打造農村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上好每一學年的第一節課是良好開端。
上好每學期的第一節課,告訴學生學習這個科目的重要性,讓學生感覺到這個知識對自己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主動去克服困難,為我們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創造良好開端。我是這樣上開學的第一節課:我首先問學生想去旅遊嗎?大家都說想。然後我講了我假期去北海潿洲島旅遊看到的美麗風景,在大海游泳,美麗的山、寬闊的海等,學生都很感興趣。我告訴學生如果我們學好地理,我們雖然沒有去旅遊,但一樣了解很多風景名勝。我接著說,學好地理還可以使我們與人交朋友時避免傷害別人,例如,回族同學不吃豬肉,我們就不要當著他們的面前吃豬肉,要不然我們會失去這個朋友。我還告訴學生,地理課教給我們天氣,氣候,降水等知識,我們學了以後,可以指導我們的生產生活。
二、注重多種新課導入方法是重要環節。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多種新課導入方法交叉使用,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教師更好的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例如:
1、用音樂導入。在講湘教版八年級上冊「滾滾長江」時,就播放《長江之歌》,講「亞洲」時,播放《亞洲雄風》;教學《中國的民族》時,師生共唱《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歌聲中既能領悟到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處,平等合作,又能激發學生對祖國無比熱愛之情,進而樹立起時代責任感。
2、用視頻導入新課。用直觀形象的視頻,圖表展示導入新課,展示直觀教具,再現已逝的地理現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覺,培養學習興趣。我在教學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天氣和氣候」內容時,我用多媒體播報中央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節目來進行導入新課,學生非常感興趣,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
3、巧用古詩詞、歌謠、諺語進行教學。古詩詞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比如講湘教版八年級「氣候多樣復雜」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導入;如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區域差異」時,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這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是有效方法。
地理課內容本身就比較枯燥,空間跨度大,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如果能夠經常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就能緊緊的把學生吸引住,從而更好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這些方法很多:
1、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圖片、異域風情的浪漫情調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視頻播放一些天體運行的畫面等等,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播報中央電視台的天氣預報的視頻內容,從而打造有效地理課堂教學。
2、多運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在課堂中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方法,讓學生共同討論,讓學生上講台發言,廣泛聯系社會實際,多動手、多動腦,自主探究,自行解決問題,並通過討論、多媒體文稿演示、辯論以及小論文等形式來交流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促進高效地理課堂教學。
3、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例如:舉行地理知識講座,組織課外地理實驗、舉辦地理知識競賽、參觀訪問、社會調查、野外觀察、地理氣象觀察小組,這些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愉快中學到很多知識。
四、利用好鄉土教材、學以致用、教給學生有用的地理知識是必要保證。
理論聯系實際,教給學生能指導他們生產、生活的知識,把知識用到生活實踐,讓他們感到知識對自己有用,這樣,學生學習才更有興趣,學習才更不怕困難,才想學、愛學地理知識,從而我們更能進行有效地理課堂教學。
我在講授湘教版八年級的「季風知識」時,講到天氣吹偏北風時,特別告訴同學們天氣轉冷,要加一件衣服;講吹偏南風時,是天氣要變暖,要減一件衣服。這節課上課效果很好,學生積極性很高。我在教學湘教版七年級「天氣和氣候」讓學生看天氣符號,鍛煉了學生將所學應用於生活實際,讓學生多講多參與,讓學生來播報《天氣預報》,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以致用。

G. 古詩中的天氣氣候和地理的關系

嗯,首先是不要偏題,地理課么,最後一定是地理佔主要的,但是老師又要求天氣和地理的關系,所以看來詩比較難選,留下深刻印象么,要麼就是詩詞和知識恰如其分的結合了,要麼就是形式比較生動,綜上有兩條建議,也就是兩條路子吧:
(1)、純講課風格,多互動多引導,例如先介紹由於某種地理原因造成的現象——山上的氣溫比平原低,進而引導大家想出相關詩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或者反過來,先說詩詞再解釋,當然,這要求比較好的表達和控場能力,團隊合作每個人都要露臉講話的話可能不一定都能做好。
(2)、製作幻燈片,這個估計現在教室里都有投影吧,這個簡單,好圖好音樂就交代過去了,別太跑題就成
大概就這樣了,你們這個搞成情景劇似的展示估計有點麻煩,當然拉,不嫌麻煩的話也可以演的,一句一幕什麼的,比如一個人演進山之後發現桃花開,一個人解釋神馬的……

H.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內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認真磚研和設計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著眼於誘導,抓「興趣點」能使學生「愛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著眼於疏導,抓「知識點」能使學生「學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著眼於指導,抓「能力點」能使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導入、優化教材、講究教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落實「三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課堂充滿生命力,有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地理 課堂 教學 興趣 知識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教師的什麼因素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呢?研究結果表明教學行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學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通過教師有效地「教」實現學生有效地「學」。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嘗試。 一、鑽研課程標准 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從宏觀上看,初中地理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通過課程的實施,使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每堂課的教學又有相應的具體教學目標。為此,教師要鑽研課程標准,課前認真備課,既熟悉每堂課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學生實際,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獨創性地擬寫教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剖析熱點、科學的組織課堂教學進程。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事物,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導語激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課開始時要緊扣教材精心設計一個「開場白 」,或提出疑問,或創設情境,或反激情,或以舊引新,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做到「課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領導標新二月花」。地理教學過程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感覺到上地理課

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驚訝、刺激、疑惑、懸念,產生「逼人期待」的教學魅力,從而打動學生的感情,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裝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藉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拼板、地理景觀圖、電視錄像、幻燈片、投影儀和各種課件,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語言激趣
教學中對於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的內容,利用生動有趣、富於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可巧借古詩教學:如講氣候時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還可採用成語和謎語進行教學。 5、插敘激趣
教材中常用一些比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內容,教師若適當地引用一些教材有密切關系的,學生愛聽的,且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證,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6、討論激趣
分小組討論地理知識,能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這種討論范圍小,周邊環境熟悉,學生敢想敢說,無拘無束,興趣高。討論式教學給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討論中,學生能抒發自己的見解,當對同樣的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時節,討論給予參與者解釋自己的觀點的機會,這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僅解答了自己的疑問,同時在解答其它同學的疑問的同時對自己所掌握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參加小組討論,傾聽小組討論結果的匯報等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並作適當的指導,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7、歌謠激趣
教學中可抓住地理知識的關鍵內容,編成簡潔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謠,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如學習「黃河的治理」,可編歌謠「黃河之水天上來,萬里奔騰入渤海,捲走黃沙十六億,填充華北覺降帶,走南闖北拐大彎,泥沙滾滾多危害,淤寒河道高築壩,造成懸河飛天外。」又如學習「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的寶地」)可編歌謠:「南極地區,資源豐盛;鐵礦煤炭,淡水儲存;海洋生物,鯨蝦成群;冰川地質,需要考證;長城中山,南極紮根,北極考研,大功告成;深海取樣,采雪鑽冰;科學考察,如同會診。」同時適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可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8、情感激趣
在教學中投入教師的情感,就是情感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教學是上好地理課的有力保證。師生之間的情感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它是在師生教學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教師的情感,不僅影響著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如果教師能熱愛自己的學科,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循循善誘,就必然能感染學生,使之與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激起學生的求

知欲。而師生之間的情感,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情感。 三、對「知識點」的把握要做到如下幾點: 1、抓住主幹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就像一棵大樹,有主幹、有細枝、還有末葉。但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抓住主幹知識,沒有主幹,枝葉就沒有了依託。構建知識體系,使主幹知識凸現眼前,知識脈絡清晰,便於學生理解掌握。 2、抓住知識聯系,說透因果關系
任何一個地理事物都是和周圍其他事物聯系的,一個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特徵正是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形成的。因此,地理課堂教學還不能只著眼於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應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尤其在講述一個區域自然環境時,更要注意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植被、河湖等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例如:歐洲的氣候深受大西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亞洲和北美洲的氣候相比,其主要特徵是比較溫和濕潤。這是因為:(1)歐洲大部分地區處在盛行西風帶;(2)西瀕遼闊的大西洋,海岸線漫長曲折,眾多的內海和海灣深入內地;(3)沿岸有世界最強大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經過,源源不斷地給歐洲大陸輸送熱量,使西風更加溫暖濕潤;(4)地形以平原為主,且東西連貫成片,主要山脈多呈東西走向,便於濕潤的氣流送進大陸內部。由於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形成了歐洲氣候的突出特徵。其中溫帶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而地形、海陸輪廓和洋流則起到促進和加深的作用。再往縱深聯系,歐洲的地形和氣候特點,又決定了歐洲河網稠密、水流平穩的水文特徵,從而為發達的內河航運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布魯納指出:「掌握事物的結構,就是允許許多別的東西與它有意義地聯系起來,並以這種方式去理解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抓住知識聯系,有助於學生全面地分析思考問題,獲得明確而全面的地理概念。 3、抓住重點難點,達到理解突破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是對學生學習和發展有用的關鍵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突出,但並非機械重復。如中國地形知識中「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重點知識,教師可先從海拔高度與地形類型入手,加深三級階梯概念並具體說明階梯界線,然後深入分析其對氣候、河流、交通、水能等方面的影響,最後從平面圖到剖面圖,印證概念,建立空間立體的概念。
難點知識一般是學生難以感知和體驗的知識。在地理學習中,很多知識往往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所以理解這些知識是學生能否掌握和運用新知識的關鍵。教師要藉助多種教學手段,予以點化,使之清晰。例如,在學習「西北地區」時,為了讓學生能形象地感悟到西北地區的乾旱以及乾旱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可在教學中插入通過電影「美麗的大腳」中的一段情節——年輕的城市女教師第一次來到西北農村,洗漱完畢後,正想把水倒掉,鄉村女教師趕緊阻止,並把用過的水端到孩子們面前,讓好長時間不捨得用水洗臉的孩子沾點水洗洗,然後再把剩下的水讓驢也飽喝一頓„„這一情節無疑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震撼,對西北地區「乾旱」這一突出區域特徵的掌握自然迎刃而解。 四、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教會知識只能讓學生擁有過去,而教會學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來。」因此,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會學」,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能力培養與知識傳授緊密結合,是伴隨著一系列的思維活動進行。知識向能力轉化,思維是橋梁,思維能力是智力發展的核心。由於地理學科中的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都很豐富,因此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地理學科具有鮮明的區域性和綜合性的特徵,在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地圖,可活躍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規律。因此,地圖作為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信息載體,是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直觀教具。空間概念的建立,必須憑借地圖來呈現,這是地理學習的重要特徵。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可構建以地圖教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每一個環節都應注意充分運用地圖,引導學生讀圖、識圖、析圖、填圖、繪圖„„只有掌握地圖技能,熟悉地理的圖像語言,牢記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才會靈活地進行空間想像,開展空間思維活動。
2.加強區域對比分析,能發展學生的綜合分析思維能力。
區域性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初中地理內容也以區域地理知識為主。各種地理要素在地域組合上的不同,導致了各地區之間的差異。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可通過指導學生區域對比分析,如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礦產、植被„„等諸地理要素對「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進行分析,使學生能更容易掌握各地區的綜合特徵及其形成原因,並由此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3.講清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是促進地理思維的關鍵。
由於地理事物普遍聯系的,因此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教師要講清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這是促進地理思維的關鍵。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首先要善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地理思維習慣。如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到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南亞季風氣候的特點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的迎風坡,會形成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與地形、位置等地理要素相互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地理思維,也有利於對知識的理解。
實踐證明,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認真磚研和設計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著眼於誘導,抓「興趣點」能使學生「愛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著眼於疏導,抓「知識點」能使學生「學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著眼於指導,抓「能力點」能使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導入、優化教材、講究教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落實「三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課堂充滿生命力,有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全面發展。
--網路文庫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結合古詩講好地理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