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教學中如何應用地圖

地理教學中如何應用地圖

發布時間:2023-01-20 07:29:09

⑴ 地理課上如何教學生利用地圖

一、識讀地圖——看圖例和注記,懂含義,找分布 我們現在採用的中學地理教材、教學掛圖及地圖冊中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它們大多是用象徵符號表示的,如點狀符號表示礦產、城市、作物、工業部門等,線狀符號表示洲界、國界、交通、河流、風向、海洋等直線等,面狀符號表示地形區、氣候類型、自然帶、溫度帶、工業區、經濟帶等。在識別這些符號系統時,首先要看圖中的圖例說明,弄懂每個含義的性質和數量特徵的差別,然後要注意其空間位置、輪廓、范圍和方向及所在地的地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分析地圖中的理性知識打下良好基礎。比如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選修)《地理地圖冊》第10頁的《主要工業區分析圖》,是用點狀表示工業中心,面狀表示工業基地。在閱讀地圖時,首先要看地圖所給的圖例,然後再根據圖例去閱讀地圖。圖中點狀的表示主要工業中心城市如沈陽、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廣州、深圳等的位置,圖中特別註明我國四個主要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教師在指導學生讀圖時,可以先指導學生看圖例,然後根據所給的圖例去閱讀地圖,最後看看圖中工業中心分布疏密狀況,回歸到課本內容所要說明——我國東、中、西部三個經濟地帶發展的差異: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工業中心分布密集,全國四個主要工業基地都分布在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比較綬慢,工業中心分布比較稀疏。 二、分析地圖——掌握不同類型地圖的分析方法 一是綜合性地圖。要採用層層要素分離法。綜合性地圖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綜合地表示在一幅地圖中,具有內容復雜、不容易分析的特點。這種地圖常見在某區域地圖中,對待這樣的地圖應首先自然,再是經濟,最後是人文要素,依次分析地理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流、農作物、礦產、旅遊、交通線、城市。這種層層要素分離法,有利於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地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把握區域的整體特徵。如對八年級《地理》上冊第93頁的《西北地區》的教學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位於我國西北地區,遠離海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乾旱,草原廣布,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全國海拔最低的艾爾湖(-155米)位居這里,主要有塔里木河、黃河的中上河段流經這里。其次,這里以畜牧業為主,農業則以灌溉農業和綠洲農業為主,產品有肉、奶、皮、小麥、玉米、棉花、瓜果等,其中新疆的哈密瓜和吐魯番的葡萄最為著名。礦產資源豐富,有稀土礦、優質煤、石油、鎳等。再次,交通主要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這里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途經之地;現代有一條「亞歐大陸橋」大鐵路經過這里,並且一直通到西歐地區,使得我國同歐洲國家交通聯系更為便捷。最後,工業有毛紡織工業、畜產品加工業、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和石油工業等。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西北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為促進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北地區的不少建設工程已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比如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中心城市和科技創新基地的建設,交通運輸和通信設施的改善,新疆長絨棉、優質瓜果和畜牧業生產基地的擴大等。為了西北地區的發展,國家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都給予很大的支持。西北地區的開發建設,必須協調人地關系,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是等值線圖。包括等高線、等溫線、等深線、等降水量線等內容圖,要分析等值線的疏密,延伸方向,形狀的凹凸,極大值和極小值的地點和區域,進而分析其分布等特徵和空間遞變趨勢,從而進一步綜合分析形成的原因。例如七年級上冊《地理》中的第62頁和第63頁《世界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世界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的分析過程是:1月份北半球在北美和西歐大陸等溫線密集且向南突出,海洋等溫線向北突出,在中西部出現-40℃的極端低溫區域,南北溫差達到60℃以上,說明北半球在海陸分布和地形的影響下,以大氣環流為主導因素;而南半球等溫線大致平行於緯線,這說明南半球以太陽輻射為主導因素。7月份的等溫線北半球分布稀疏,大致與緯線平行,同時南半球仍以平行於緯線為主,說明太陽輻射成為控制南北半球的主導因素。通過對1月、7月份等溫線圖分析了解到: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表面均勻、等溫線變化小;北半球地面和大氣狀況復雜,所以等溫線變化大。 三是專題要素分布圖。包括由各種點狀符號構成的礦產、城市、旅遊點、工業中心圖,也包括各種面狀圖等構成的地形圖、氣候類型圖、人口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和資源分布圖等。對於點狀符號圖,不但要在閱讀完每個符號所在的地點的分布和性質的基礎上,分析各個點地理事物的稠密區、稀疏區的位置和范圍的差異,而且要概括出某個要素的空間遞變的趨勢。比如,我國礦產資源中煤、鐵、石油主要在北方,而工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這種空間配置不協調就造成北煤南運,給交通帶來很大的壓力。而對面狀圖要分析各種符號的分布范圍,通過對比,歸納出同類符號在一定區域的分布規律。例如,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東部沿海地帶,北緯40°~60°之間。再如,世界小麥帶主要分布在溫暖濕潤的溫帶地區,而世界玉米帶主要分布在美國中部,中國的東北、華北平原,歐洲南部平原,從而說明玉米帶主要分布在高溫多雨的亞熱帶,溫帶半濕潤和半乾旱的內陸地區。 三、培養學生填圖、繪圖能力 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填圖是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填圖可以檢驗學生的地理知識,對學生識圖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繪制有關的地圖(世界地圖、中國地圖、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繪圖技巧。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可以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疏漏、錯誤和不扎實之處,及時補救,鞏固學習成果。在歷年的地理高考中,多數題目都與地圖知識有關。

⑵ 如何利用好地圖提高初中地理教學實效

當前,雖然正在進行減負活動,但是我國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負擔仍然較重,在地理學習中,教學內容大多圖文分離學生依靠死記硬背,不但學習效率低下,同時也極大的浪費了時間。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由於圖文分離,學生所學知識沒有足夠的空間概念加以支持,對具體問題難以實際分析,極大的影響了地理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研究背景
地理學科自2006年被列為中考科目,要求為考查科目,也就是要求學生完成新課標中的教學任務。但在實際教學及考試中發現的確有一些學生無法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老師也用了許多時間及精力幫助這些學生,但成效並不明顯。經過粗略統計,初一剛進校的學生,有46%的同學在小學中沒有接觸過地圖,家庭中也沒有地圖,日常生活中更沒有利用地圖的經歷。經過一個月的地理學習,我發現地理學習困難的學生與沒有接觸過地圖的學生是--對應的,由於缺乏基本的讀圖能力,導致地理學習無法下手,在課堂中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學習,形成上課聽聽有趣,而實際上沒有掌握每一個知識要點。針對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加強地圖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
2、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實際作用
2.1鍛煉學生的想像力
通過對地圖的觀察分析,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形象化地圖中的各種符號,並通過觀察、分析與實際存在的地理現象與事物等進行聯系,進而幫助學生找到其中的關系所在,通過對地理規律以及地圖的發展,探索,能夠幫助學生直覺思維的產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2激發學生的興趣
傳統地理教學圖文分離,大量的文字只會讓學生感到無趣,無法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而通過圖文結合的辦法進行教學,將地圖引入到現代初中地理教學之中,通過形象的地圖進行講解,不但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也能夠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從而形成練好的地理學習習慣。
2.3引導學生理清地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
通過對地圖的研究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額研究並判斷各種地理現象的內在聯系,從而讓學生更加了解各種地理事物間的聯系。如在海南島的自然環境一課中,通過對當地地形圖及氣候圖的判斷,讓學生從海南島的地形特徵、地理位置等因素出發,推斷出島上的河水流向,並結合氣候圖對地形對島上氣候的影響以及氣候變化對島上水資源的影響等進行推論。
3、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性
3.1「地理事物分布圖」的講解
地圖一般載有較大的信息量,其種類繁多,內容較為重要,最為常見的是政區圖和地形圖。政區圖和地形圖都不難理解,但內容龐雜,記憶起來比較困難。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選擇好一副地理教學圖,不僅能有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還能融合多個知識點。如一副中國政區圖,它裡面不僅包括中國行政區劃,還有長江和黃河的流程圖。那麼,我們可以先讓同學們認讀圖中34個省級行政單位。然後,縱向聯系中國河流,在這副圖上分別找出長江、黃河流經的區域及流經的地勢高低,一一地對應其行政單位。再進行對比,不難看出長江流經的區域廣,而黃河流經的區域小一些,但是長江和黃河都源自青海省,都是自西向東流經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同時,又可將長江和黃河做一個橫向對比,會發現除了以上的異同點之外,各自有其不同的獨特之處,如黃河整個流程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幾」字形,而長江則支流眾多,恰似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樹。如此,通過這個地理事物分布圖,同學們在掌握了有關中國政區知識的同時,能較輕松的學到有關長江和黃河的知識,達到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
例如:七年級下冊的知識,很多學生覺得知識點太多、太亂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但是稍作思考便可理清楚這個思路,你立刻會發現知識點特別少。思路如下:在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一節我們就學習了亞洲的自然環境,課後的活動還通過地圖(如圖)給大家教會了亞洲的分區,這其實已經給大家展示了一個地理學習的藍圖。放眼望去,本冊書後面的日本、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等章節,都離不開這張圖。順序上從東亞(日本)→東南亞→南亞(印度)→北亞(俄羅斯),按照順時針順序編排課本。學完這些章節以後,相信你會發現這些知識點根本不覺得陌生。再想知道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還是可以藉助地圖,既然已經知道這些國家和地區在亞洲的哪個分區,我們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亞洲地形圖」和亞洲氣候圖」,推斷出這些國家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要素。實際教學中,分別講每個國家的自然環境時,只要用好了地圖,這些都可以讓學生通過地圖自己得出結論。
3.2恰如其分的利用「地理簡圖」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運用好掛圖、版圖和地圖冊之外,有時還需要在黑板上迅速勾畫一副地理簡圖。地理簡圖通常取其神似,不計細節,抓住基本,突出特點,鮮明醒目。例如,在講解中國地形分布時,對於我國西北部地區「三山夾兩盆」的地形分析時,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三條粗橫線夾著兩個圓形的簡圖,然後再結合此簡圖進行講解:這三條線自北向南分別代表「阿爾泰山山脈」、「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兩個圓則代表「准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如此簡單的幾筆圖畫,不僅很清晰地揭示了這種地理事務的分布規律,而且具有突出的表現能力,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此外,地圖的運用除了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感性認識,曾強記憶,融會貫通,還能情景交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一副精美的「景觀地圖」,能讓學生在欣賞自然美景時油然而生一種「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的豪情壯志。
4、結語
地圖在幫助學生理解空間的抽象概念,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和智慧品質,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力以及在促進學生能力全面發展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提高地圖教學的有效性,為提高學生學業成績,提高學生素質,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⑶ 如何在課堂上利用地圖進行教學

如何在課堂上利用地圖進行教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地圖和地理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利用地圖進行教學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和最突出的特點。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也就無法進行地理教學。在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我認為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使用教材中的插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教材中的插圖充分利用起來,備課時精心設計,哪段文字應配合哪幅地圖,是先講文字讓學生先了解結論,再看地圖印證結論的正確性,還是先看地圖,讓學生有個直觀的了解,再歸納出結論,都應事先心中有數。

2.利用好與教材配套的地理教學圖冊

地理教學圖冊中的內容比教材中的更豐富、更醒目、也更詳細。所以,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左圖右書,當用教材中的地圖不能很好地解釋、說明所講的地理事物時,就可以讓學生使用地理教學圖冊。或學生獨立思考探究,或師生共同探討,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學習繪制地理教學板畫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憑自己的記憶和熟練技巧,用簡易的筆法,隨著教學進程,配合口頭講授,迅速地將復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描繪成的黑板畫。多用圖解或寫意的方式描繪,所以簡明、醒目,具有突出的表現力。

4.培養學生經常用圖的習慣

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讀圖、用圖活動中。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讀圖方法後,在講到具體的教學內容時,如果學生自己能獨立讀圖完成的,就讓學生獨立完成,獨立完成有一定困難的,教師可以給出必要的提示,或與學生共同完成。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完全由教師自己去做。

5.盡可能的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圖

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繪制,通過自己動手繪制、填充,學生會對所學的內容記憶更深,理解更好。

總之,對於地圖的運用,不管是在教師的教學中,還是在學生的學習中,都要注意圖文結合,把地圖和課本的文字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地理知識固著在地圖上,使圖、文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用圖使文字具體、直觀化;用文字去說明圖上的地理對象,使圖上的各種地理事物相互聯系起來,使死圖變活圖,充分發揮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⑷ 作為中學的地理老師,如何教學生運用地圖

1、先讓學生熟悉有關教學地圖的一些基本知識,這是我們地理教學中運用教 學地圖的前提。 不僅要使學生明確地圖的圖例、注記、符號和顏色所表示的意義,而且還要 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地圖的不同的用途,例如教學掛圖中的地形圖、政區圖、氣候 類型分布圖、等溫線分布圖、等降水量分布圖、 人口分布圖、交通圖、河流水系 分布圖、 某種資源或物產分布圖等等。其中的地形圖是專門用於地形的、 交通圖 是專門用於交通的等, 行政圖主要是地理地界以及大的道路國道、高速公路、 鐵路以便使學生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圖。
2、把握好使用教學地圖的時機。 教學地圖雖然是地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媒體, 地 但由於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理教師必須把握好使用教學地圖的時機。要盡可能的使用教學地圖,能讓學生直 接感知的, 都要通過地圖爭取讓他們直接感知。 要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情 況選擇和設計教學地圖, 避免為使用地圖而使用地圖。當堂繪制地理板圖、板畫 時, 以簡明、 清晰能表達教學意圖即可, , 不可因過於講究繪畫技巧而佔用時間。 如復習世界地理「東南亞」一節內容時,先把東南亞圖展示在黑板上,開門見山 講:「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周邊國家重 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然後給學生適當地講一些在此次海嘯中的真實故 事,頓時,學生議論紛紛,情緒高昂,教師進而在圖上指出此次地震的位置及海 嘯的影響地區, 接著開始講東南亞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簡短的開場白, 一下子凝聚了學生的心,引起學生的注意,饒有興趣的傾聽教師進一步的講解。
3、注意將多種教學地圖組合使用。 地理事物是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的, 把分別表示地理事物不同側面的地理地 圖組合起來使用, 不僅鍛煉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而且會使學生對地理 事物的認識更全面、更真實。例如在學習中國的三級階梯時,可以把中國的政區 圖疊加進去, 就很明顯的得出我國的哪些省份在第一階梯、 哪些省份在第二階梯、 哪些省份詰諶滋藎在中國輪廓的板圖上, 按照實際分布畫上表示地區氣溫和 降水量的統計圖, 就能大體得出我國氣候分布。
4、要注意圖文結合。對所用地理地圖進行解說,是地圖教學的重要環節。解說可由教師進行,也 可由學生進行。 適當的解說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圖的含義, 並培養學生的讀 圖能力。有些教學地圖本身就有文字說明或與相應的課文呼應, 教師要充分運用 這些圖文的結合,例如,人教版教材世界地理給出了「世界氣候類型」景觀圖, 旁邊並附有文字。教師在使用這幅時,以引導學生閱讀這段文字,如果需要,還 可以展開講解。要避免只是把地圖拿來一晃,不做任何解說或引導的使用方法。
5、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到地圖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析圖、 讀圖能力。 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地圖教學過程中來,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地圖的作用。 教學 地圖中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從中獲取地理信息也 許會錯過很好的機會。所以,教師可以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地圖,找出蘊涵其中 的地理知識、 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兩張或兩張以上的同類地圖,讓學生進 行比較分析, 更是一種培養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特徵的好方法。 學生讀圖能力的培 養包括能夠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會進行比例尺的換算、會使用圖例等。讀圖能力 還包括更深層次的意義,即能夠讀懂地圖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和因果關 系。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主要是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多用。不少教材都給出了 讀圖指導, 這就要求我們地理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讀圖指導來合理的安排學生 的活動, 多讓學生自己從地圖上查找地理信息, 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6、運用教學地圖時,要善於聯系。 在課堂上講解地圖內容時,要注意知識的連貫性, 突出所講內容的重點和難 點, 而且還要將新出現的地理事物與已知事物進行聯系,是新近知識形成網路。 如在《我國的河流和湖泊》這一節,講到內流區和外流區的范圍時, 應及時聯系 我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劃分, 找出二者之間聯系的必然性、規律性等。
7、注意教學地圖的運用技巧。 在教學地圖的運用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常規,經常訓練,養成良好的的教 學習慣。
(1)使用 教學掛圖時教師在指圖時要注意站在圖的一側, 以不影響學生看圖為 宜; 如用圖較多,要事先安排好出示的順序和時間。指圖時要用指圖桿,指圖要 有目的性,要和解說協調一致;指圖時要准確,山脈按走向指,河流按流向指, 國家或地區范圍要指輪廓,城市要指准位置,交通線要指起點和終點;指圖的速 度要適當,以學生能夠接受為准;教師還要時時提醒學生注意看圖。指圖時不要 用手指隨便點劃,那樣既不嚴肅,又很難使學生獲得准確的位置概念。
(2)、黑板略圖的運用技巧:教師在使用黑板略圖時,不須計較細節,目的在 於突出重點,節約時間,可以邊畫邊講或要求學生也筆記上畫出, 隨講隨填其他 內容, 學生在動態中接受信息, 眼、手、 耳、腦都在活動,這比只聽、看而不動 筆要深刻多。板圖多為單項內容陸續出現,比同時出現多項內容重點突出,可起 到化繁為簡、切中要點的作用。可以板圖與與教學掛圖配合相互對照使用,效果 會更好。 教學過程中教師繪制板圖時要注意組織學生活動,如讓學生觀察某地地 圖輪廓,查閱相關地名、河流等。
(3)、地圖冊的運用技巧:地圖冊是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工具。 首先要使 學生會閱讀地圖, 即要求學生在了解地圖基礎知識後, 能應用地圖和地理知識進 行分析, 掌握地圖的語言。只有能看懂地圖,說出圖上地理事物及其特徵,能夠 根據地圖上提供的信息找出地理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系,並能作出正確的結論,才 算掌握了地圖。
(4)、教科書中的地圖使用技巧:教科書中的地圖包括地理景觀圖、地理示意 圖、地理統計圖和地理漫畫等, 教師一定要按教科書的要求來組織教學。要明確 使用目的, 計劃好出示的時機。 最好安排在對講授內容剛有了部分了解急於想知 道其具體情況的時候, 這樣易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使他們關注地圖的 內容,感到新穎好奇。
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讀圖、用圖機會,鼓勵學生去探索、去實踐。讓學生重視 地圖,抓住地理核心,養成讀圖、用圖、畫圖的習慣。經常讀圖、用圖,久而久 之,可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空間觀念,理解和鞏固學過的 地理知識, 而且能使學生獨立獲取新的地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地理圖 象為主線, 指導學生去分析歸納地理圖象,從中學會推理和探究地理知識,能用 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⑸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如何進行地圖教學

我上學時,地圖地形這塊是學的最好的,地理課如果老師講的我會我就看地圖,英語課直接就不聽了看地圖,我就是喜歡,不是老師教的,所以上學時地理學的特別好,英語沒及格過,現在已經快十年沒學過地理了,但還是喜歡,我在網上幫你找了點內容,參考下
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如果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地圖教學?,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的認識和了解。七年級學生對地圖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很快消失了。老師要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因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在講地圖時老師注意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討論如何看地圖,學生發言很積極,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指出不足,講解地圖和一般圖畫的區別,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注記三個基本要素,並逐一講解,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遊,促使學生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地圖對我們生活的實用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應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沒有成就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學生面對一幅地圖,到底怎樣去讀?首先要使學生熟悉地圖的圖例。地圖圖例是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的圖形符號,它表示的是各種地理事物。學生只有掌握了圖例符號,才能識別各種地理事物。圖例符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界線符號(如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地區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號(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如公路、鐵路、航線、水庫等)、礦產符號、專題地圖的符號(如工業圖、農業圖等圖上的符號)、常見天氣符號等。因此應教會學生養成讀圖先讀圖例的習慣。其次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根據地圖的類型,對地理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關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確的結論。對於不同類型的地圖,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有區別的。常見地圖的類型大致分為:
1. 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展和分布的規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系,找出其規律性。
2.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象、數量分布情況的地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據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溫線圖→讀出氣溫約度→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分析影響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所佔比重較大,運用較廣。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圖,應確定其觀察和分析的重點。如看地形圖,應重點看地勢特點,重要地形單元及其分布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對於某區域的海陸位置,應重點讓學生辨認和評析該區域所瀕臨的海洋、距海遠近、位於
大陸的相對位置等。對於某區域的緯度,應著重讓學生觀察該區域所跨的緯度范圍,辨認該區域與特殊緯線的空間關系。
4. 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三. 教學地圖時應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從簡單到復雜,
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教學中使用的掛圖不應該太復雜,內容不要太多,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觀察目標,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在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的主要目標,同時,過於復雜的地圖,過多的讀圖目標,也增加了讀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閱讀地圖的積極性,教學層次不明顯,講解問題的思路也

⑹ 如何運用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地圖對地理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是個地理愛好者,就個人認為,能夠把地圖看懂看透,學習地理其實超簡單和有趣!書本講的我認為都是學習方法,平時記在心上,再帶到地圖中去理解,你會有更深層次的領悟,而且你會永遠記在心裡不會輕忘記,不需死記硬背,學習異常輕松,我當年就是喜歡看地圖,老師講課,我看地圖,書都不用看的,地理學起來好輕松,不用復習不用預習,考試都是前幾名,我覺得這是種學習方法,就這樣興趣就培養起來了,我想你也會愛上地理的!

⑺ 如何運用地圖進行地理教學

地理教學必須重視學生地理觀察能力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地圖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原理的理解、記憶.教師引導 讀圖,使學生學會利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多用板圖進行教學,創設情境,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利用地圖,採用多種練習方法記憶地理事物.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載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學獨有的信息綜合載體和教學工具,可以說地圖就是地理教學的生命載體.縱觀歷年的中考題,基本上是逢 題必圖,考查學生的地圖能力是地理學科亘古不變的主題.特別是在新課標下,地理課本由原來的「陳述式」變成現在的「活動式」,由過去在書本上就能勾畫出重 難點,變成知識是由學生去發現歸納完成,而大部分知識都是要讀圖完成.所以,有人說「學地理就是學地圖」是非常有道理的,沒有地圖的地理課堂絕對是沒有生 命的課堂,因此我們應該在地理教學中靈活運用地圖,構建出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生命課堂.

⑻ 地理教學中怎樣充分的利用地圖提高學習地理能力

(1)形狀觀察法 : 認真觀察圖形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徵,再根據觀察出的形狀特徵把圖形記住。抓住輪廓特徵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判讀有關圖形,英國的輪廓像一隻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法國像六邊形,伊朗像禮帽。如黃河的幹流形狀象漢字「幾」字、湖南省的形狀像一位女士的頭,頭上戴著一頂帽子是湖北省……
(2)相對位置記憶法:區域地圖大部分內容須根據點(城市、礦產地等)、線(山脈、河流、鐵路線、海岸或邊境線)、面(國家、省區、湖泊、平原、高原等)的相對位置幫助記憶。這是析圖、識圖的基本方法。如美國大西洋沿岸自北向南分布著波士頓、紐約、費城、華盛頓四大城市,芝加哥位於密歇根湖南岸,武漢位於長江W中間凸起處,太行山位於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間。有些圖必須從點(港口、礦產地、城市等)、線(山脈、河流、鐵路線等)、面(國家、省區、自然帶等)之間的相對位置來幫助記憶和判讀。
(3)剖面觀察法: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要根據色彩觀察出一些典型地區的地勢起伏,進一步畫出主要地形區沿經線或緯線的剖面示意圖。這是掌握區域地勢地形特徵的主要方法。如非洲赤道剖面上西低東高,美洲大陸西高東低。
(4)重點突破法: 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圖中的重點與關鍵點,並把它牢記,這些關鍵點,往往成為今後讀圖析圖的「切入點」。 區域地圖的考查主要是根據海陸輪廓特徵、經緯網、給定經緯線上的地形剖面圖定位,判斷相關地區的地理事物和環境特徵。
(5)對比歸納法: 某些地理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如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等統計圖,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學生作比較,「同中求異、異中尋同」,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是學生掌握一大類圖的判讀方法。
(6)地圖填繪法:引導學生繪制有關教學用圖是提高學生識圖、析圖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指導學生繪制有關簡圖,如世界海陸分布略圖、山河分布示意圖、地理成因圖、等壓線圖、統計圖等。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繪制簡圖,能加深對所繪圖中地理知識的理解,對掌握一些繪圖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實踐價值。在看圖的基礎上在暗影地圖上填注城市、河流、礦產、地形區等名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地理事物分布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是檢查讀圖效果,提高讀圖效率的良好方法。
(7)簡圖繪製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指導學生繪制簡圖,如海陸分布示意圖,國家、省區輪廓圖,並在圖中勾繪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抓住圖形特徵,這是提高學生識圖、析圖能力的有效方法。
(8)重點經、緯線法:對一些重要經緯線在全球經過的主要地形區、重要城市加以了解,可以根據這些點起控製作用對全球海陸分布、主要地理事物的經緯度位置有比較明確而全面的了解。如40°N依次經過南歐三大半島、土耳其半島、裏海、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渤海、朝鮮、日本本州北部,阿拉斯加半島南部、加拿大。沿線附近主要城市有:巴塞羅那、伊斯坦布爾、包頭、北京、平壤、芝加哥、紐約等。假如不這樣比較,許多同學會認為伊斯坦布爾位於北京西南方。類似的線還有赤道、南北回歸線、30°N、90°E、105°E、120°E、80°W、120°W等。

⑼ 如何有效的在高中地理課堂使用地圖教學

一、熟悉圖表語言,掌握讀圖的基本步驟 要學會讀圖、用圖,首先應掌握好地圖的基本知識,熟悉圖表語言,明確有關概念。地圖符號是表達地圖內容的點、線和圖形,各種符號不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質,還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圍和大小等數量關系,所以只有講清各種符號的地理意義,才能使學生熟悉符號所代表的具體地理事物,准確而迅速地找出它們的分布概況,相互聯系等。其中,圖名、比例尺、方向、圖例、注記等都是組成地圖的要素。圖例是地理事物的標記,讓學生懂得地圖是用什麼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是讀懂地圖的基本前提。學生通過熟悉圖例、聯系地圖上的符號,最終達到能夠認識具體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和空間結構。 同時,要考慮看圖的有序性。看圖不能雜亂無章,而要根據各種圖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地進行。在觀察每一幅地圖時,應注意先看清圖名,直到地圖的主題或主要內容;再閱讀圖例注記和比例尺,知道地圖的表現方法;最後,要深入到地圖內部,關注具體的內容和信息,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讀圖效率。然而,看圖順序也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有時可根據需要及學習情況可以靈活變通。二、誘導啟發學生,培養讀圖的積極性 要讓學生多看地圖,培養學生經常讀圖的積極性,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沒有地圖就無法學好地理,地圖是打開地理知識寶庫的鑰匙。其次,還要讓學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地圖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特性,許多問題都需要豐富的地圖知識作指導,通過讀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讀圖來掌握基本知識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內在聯系與規律。 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圖冊、教學掛圖、課本插圖、地理景觀圖、地理模型、黑板略圖等,讓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彩圖,一幅幅精美流暢的板圖板畫、一件件生動逼真的地理教具模型,也易產生歡愉的情緒和濃厚的興趣。還可課下讓學生做拼圖游戲等,同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了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之後,為了讓學生能熟悉34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及形狀,課後我布置學生製作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圖的活動。經過製作行政區圖,學生更加熟悉了其位置及輪廓。在過後做練習和考試中有關這方面的題基本上。 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最重要前提是讓學生親自觀察直觀對象。以前常見教師在課堂上指著教學掛圖或投影圖、投影片,把觀察到的地理事物直接告訴學生,這是什麼山脈,那是什麼河流、城市、港口等等,使學生不用觀察就能得到,因而造成學生識圖能力低下:翻開地圖時找不到,找不準。所以在提出問題後,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教師認真地指導學生掌握觀察的程序、方法,然後讓學生在觀察中去發現「結果」。例如在講地球自轉運動時,先讓學生用一物(如課本、文具盒等)充當太陽,假想它們是圓的球體,並能自身發光,然後一手托地球儀離開「太陽」一定距離,另一手自西向東撥轉地球儀,學生會發現地球儀上的各個地方,有時候會背向太陽(黑夜),有時候會面向太陽(白晝),於是很快得出,由於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現象。同樣,改變和附加一定條件也可讓學生演示地球公轉運動,從而得出由於地球公轉產生了一年四季現象並能看到演示過程中,哪裡做得不到位,也有利於學生在做練習指出圖中地球公轉圖中的錯誤能正確迅速地指出來。再如:「根治黃河」的關鍵——治沙這個問題,我製作了一個上表面傾斜的小木箱,裡面裝滿沙土,然後讓學生向上面澆水,發現泥沙流失很快;但是往上面鋪一層草皮再澆水,學生會發現沙土流失現象減小。兩次對比觀察,引導學生得出:要治沙就得進行植被保護工作,如種草、種樹,才能使水土不流失。通過學生動手動腦,主動發現,所學的知識無疑是牢固難忘的。觀察一般要經歷這樣幾個過程:先對認識事物的整體有個初步了解,並把它區分幾個組或幾個方面,然後再根據分出的各個部分進行細致的觀察,最後將各部分加以綜合,形成完整的,具體的直觀對象表象。如:在講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日本》的教學中,讓學生觀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先對這個國家的輪廓和范圍有一個初步的完整的認識(識圖:領土主要由四個大島及其周圍一些小島和海域組成,形狀如一張弓,而且最大的島——本州島也形如弓),然後再從緯度位置、海陸分布、鄰國等幾方面進行觀察,再得出對這個國家地理位置的完整認識:東亞島國、我國近鄰。三、加強讀圖訓練,強化讀圖能力 閱讀地圖不僅要看清地圖上有什麼、在什麼地方, 更重要的是探究和發現隱藏在地圖語言背後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不僅要靜態地看清地理事物的位置、特點, 而且要動態地分析地理事物在時間和空間兩種維度中的變化趨勢。這樣就充分挖掘了地圖語言的概括的、豐富的內涵。因此應不斷強化讀圖能力的訓練,指導學生逐步養成使用地圖的能力,使地理知識和讀圖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如講《中國行政區劃》時,著重講政區圖的用途和讀法,讓學生通過讀圖練習掌握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位置和輪廓。在回答問題時,教師可掛出《中國行政區》空白圖,讓學生回答各省區的名稱或簡稱,然後在地圖冊上,勾畫省區界線,填寫名稱,並塗上顏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將黑板上的圖片拿去讓一名學生在板圖中相應的位置上填寫各省區的名稱。通過板圖、圖片的講解和練習,學生能很快地掌握有關的地理知識,並且能避免死記硬背,達到了練中學,學中練的目的。 地圖語言和文字語言比較,最大的特點是形象直觀,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相互關系,又能表示地理事物在時空上的動態變化,地圖作為地理學科的基本表達方式在傳達地理信息方面的作用是文字所無法取代的。 在地圖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想像把各種地圖符號形象化,再通過觀察和分析把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聯系起來,找出其間的相互關系,查明其地理規律。例如運用我國工業分布的變化和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說明我國工業的發展成就,運用我國鐵礦石、煤炭資源的分布說明我國鋼鐵工業的布局情況及合理性,運用我國鐵路、公路、航空等的營設問角度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地圖,使學生看懂地圖,進一步分析地圖,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讀圖能力。教師也可用多圖並用的指導和訓練,拓展學生的思維,不斷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這樣能培養學生利用地圖找出各種地理對象之間相互聯系的能力。在教學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記圖,提高對各種地圖的分析綜合能力。 運用技能,反復練習,最終解決問題。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然而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最後達到熟練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學時對每一節地理課,都要精心設計,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四、培養繪圖能力,提高用圖水平 繪圖是讀圖過程中動手操作的環節,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地理技能。引導學生繪制地圖是地理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是目前地理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繪圖包括彩描黑白地圖的點、線、面,繪制各種分布略圖、示意圖、剖面圖、統計圖等等。自己動手繪圖,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地理技能。 學生在看、畫、聽的過程中,思想集中,提高了繪圖能力,記憶效果好,知識鞏固率高。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可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的地圖知識、技能自己創繪地圖,以圖的形式表達所學的地理知識,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為此,教師可採用以下方法加強此方面訓練。 1、「利用板圖教學」,在黑板上把本節課要出現的圖畫在黑板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黑板上。圖示順序和講解同步進行,畫完講完,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上,黑板上的板圖要一目瞭然,要讓學生很快了解本節課的內容。2、「讓學生用白紙描圖」,簡單的輪廓圖、示意圖、分布圖等反應地理特徵的地圖可讓學生親手繪制。復雜的地圖可讓學生用白紙描下來,然後再把主要城市、地形、河流、工業區等要素繪制在圖上。 學生是否具備閱讀地圖的能力,檢驗的標准應該是在實踐活動中是否會使用地圖。在讀圖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有許多地圖實踐活動可以利用。 綜合讀圖對學生從不同角度全面、綜合提取地理信息,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概括能力,培養學生靈活應用圖表,形成知識體系有重要作用。 每一幅圖,都是各種地理信息的綜合載體,從不同側面可以提取出不同的信息,強調綜合讀圖,可以讓學生以地圖作為思維的發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一幅圖,可以綜合體現出不同的知識點即一圖多用。在同一幅圖中,如把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高線等匯集起來,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的規律性,讓學生真正做到利用地圖來理解、記憶有關地理知識。反之,當此圖以多種角度來考查學生時,學生也能運用發散思維,舉一反三,應對自如。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的時空有不同的圖形表示法即一圖多變。將這些圖像結合起來,並加以轉換,可使學生全方位地獲得對地理事物的認識。讓學生熟悉日常生活用圖的內容特點和閱讀方法,強化學生的用圖意識和用圖能力。五、教師的主導作用及讀圖教學的注意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想像把各種地圖形象化,再通過觀察和分析把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聯系起來,找出其間的相互關系,查明其他地理規律,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用圖水平。 在「讀圖法」教學中,既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要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在備課的同時,要認真備圖,要精心准備好圖,根據教學要求,選擇典型性強的地圖,並認真鑽研地圖的內容。2、講圖時,要善於聯系。在課堂上講解地圖內容時,要注意知識連貫性,突出所講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而且還要將新出現的地理事物與已知事物進行聯系,使新知識形成網路。3、在教學中,對學生正確「導讀」。「導讀」應包括:(1)識圖,掌握地圖內容;(2)設問,通過「讀圖」應思考理解的內容;(3)總結,找出圖上內容的規律性、內在聯系性等。4、一圖為主,適當選用「輔圖」,但不可喧賓奪主。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適時使用「輔圖」,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若用圖過多過濫,就會造成學生注意力的分散,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地理教學圖像能力進行培養,首先引導學生掌握讀圖基本程序,讀圖一般的步驟,培養學生讀圖技能。達到准確理解圖像的內涵,從而得出正確結論的目的。使學生養成用圖習慣。並隨著讀圖能力的提高,由學生自己對這些圖像進行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從不同角度對圖像進行有效分析,由自己通過對觀察到的地理現象進行積極的思維,提煉出地理特徵、地理規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間聯系的來龍去脈。學生逐漸轉變了學習方式,形成了良好的讀圖習慣,讀圖能力明顯提高。使由會讀一般的政區圖,到會分析比較抽象的地球運動圖、氣候圖等,讀圖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和發展。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既是地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地理教學的目的和重要任務。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藉助地圖,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去探求各種各樣的地理現象和它們相互間的關系,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在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方面作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總結出更多更好的經驗來。當然,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時時注意,不斷努力,長期堅持,使學生形成看圖仔細觀察的習慣,那麼教師就可以省點心,而學生也會得到許多課本沒寫出來的知識。因此,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地圖,將地理知識的傳授融於地圖之中,使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培養經常化,使學生養成愛讀圖,會用圖的習慣,使地圖成為學生獲得鞏固地理知識和擴大知識面的源泉。

閱讀全文

與地理教學中如何應用地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