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求 如何描述城市的地域結構 以一個城市為例
一、城市地域構造研究
現代城市既然是工業化伴隨物,又具多種功能和各自的空間構造,那麼,城市的規模越大,其功能也就越多、構造也越復雜。城市的構造,由各種元素組成,如人、建築物的空間位置、分布密度和分布形態等等。研究城市構造,對於城市發展、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城市功能等都有著重要意義。
研究城市構造首先要區分城市土地用途,從大的方面講,它分為生活居住用地和工商行政工作用地。而把握一個城市的土地用途,可以通過實地景觀調查,劃出土地利用形態圖,再在此基礎上對城市區域進行功能區分,不過土地用途的調查,費用高、代價大,加之我國尚未將其納入國家統計調查體系,相關的行政信息部門也沒有對外公布的慣例,所以目前我國城市構造的研究基礎薄弱、成果甚微。由於土地的利用與人的活動密切相關,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活動的人來了解土地的使用。我國現行的統計制度,不乏翔實的人口統計資料,所以通過對人口的研究,折射出城市構造的特點,同樣可以達到了解城市土地用途的目的。在我國各項統計調查中,有兩個調查對研究城市的構造最為有用,即人口普查和基本單位普查。人口普查提供了作為居住地的人口的情況,而基本單位普查提供了城市內絕大部分作為工作(包括生產、商務、行政等)地的人口情況,通過分析這兩個普查的人口資料,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態,即城市構造。
本研究試以北京為例,利用2000年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1年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的資料,具體分析北京城市的地域構造。
二、北京的城鄉構造
我國行政區劃的「市」,其面積、人口及功能大相徑庭。行政上,有「省」、「地」和「縣」的三級市;面積上,管轄范圍大如重慶市有8萬多平方公里之廣,小者區區百餘平方公里也有之;人口上,多如重慶市有三千萬之眾,少者不足百萬人口也有之;功能上,還有許多「市」仍以第一產業——農業為主。所以從統計意義上講,行政稱謂上的「市」,多形式上而非實質上的城市。為更好地了解城市構造,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是區分「市」所轄的區域,即分清哪部分是實質上的城市、哪部分是鄉村或城鄉結合部。
城市,通常是指人口集中且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它同時還應是周邊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我國首都北京,其面積有16807.8平方公里,其中2/3為山地,平原只佔1/3,北京所轄的18個區縣是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密雲縣和延慶縣。按照各區縣的功能、地理位置和歷史稱謂,這18個區縣又可分成四個部分,①城區部分:包括東、西、崇文和宣武區,這四個區是城市的中心區域,也是原北京城的城內部分,面積為87.1平方公里;②近郊區部分:包括朝陽、豐台、石景山和海淀區,這四個區在城區周圍,面積1282.8平方公里;③遠郊區部分:包括門頭溝、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6個區,處於近郊區的外圍地域,面積7490.0平方公里;④遠郊區(縣)部分,包括懷柔和平谷區、密雲和延慶縣等四區(縣),地處北京北部山區,面積7947.9平方公里。
城市和鄉村的區分,不同的研究者,由於目的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區分方法。從人口研究的角度,最簡便的區分方法是看這個地區的人口分布,即人口密度和經濟活動人口的就業構成情況。如果一地區人口密集(意味該地建築物密集)、人口就業構成以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為主(意味該地的人口主要從事工商等非農產業活動),則該地就符合城市特徵。反之,如果人口密度低,人口就業構成主要從事第一產業,則可以認為符合鄉村特徵。下面,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我們來觀察一下北京各區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就業構成情況(見表1)。
從數據上看,北京的人口分布層次分明,非常規則。城區→近郊區→遠郊區→遠郊區(縣)的人口密度從高到低呈漸次分布,而從事第一產業活動的人口比例則由低到高呈漸強分布。北京城區的人口密度是24,278人/平方公里、近郊區4,980人/平方公里、遠郊區491人/平方公里,遠郊區(縣)175人/平方公里;而從事第一產業活動的人口比例,城區佔0.14%、近郊區2.54%、遠郊區26.17%,遠郊區(縣)41.90%。
北京的城區和近郊區人口密度較高,居民大都從事著非農經濟活動,屬城市地區無疑;遠郊的門頭溝區居民雖也基本從事非農活動,但人口密度相當之低,因而不能認為是城市地區,事實上門頭溝區90%為空曠山地、居民的經濟活動以採掘業為主,所以只能算作礦區,而不能算城市。遠郊的居民從事非農活動的比例雖也超過2/3,但人口密度較低,說明大量土地是作為農業用地使用;遠郊區(縣)人口密度不僅低,且從事非農活動的人口雖具一定數量,但從事農業活動人口比例較高,盡管在這些區(縣)存在著「城市地區」的特徵,但卻不是和「北京城」相連的部分,所以也不能被視作北京城的組成部分。
因此,作為實質上的北京城市,可以認為只由城區和近郊的8個區組成。其中,城區是城市的核心部分、近郊區是外圍部分,而遠郊區則可視為北京城的城鄉結合部。
三、北京城市的「功能區」、「居住區」和「中心地」
城市,是城市居民懶以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活動空間和場所,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人們居住與工作的場所卻與鄉村截然不同。早上,城市的人們從居住地——通常是城市的郊區、邊緣地區向工作地——城市的中心區集中;傍晚,人們又回到他們的居住地,從城市的中心區向邊緣地區或郊區擴散。城市人口這種「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離,產生了許多城市所特有的現象,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所謂城市的「鍾擺式移動」,鍾擺的擺幅隨城市的擴大而加大。
從統計意義上說,「居住地」和「工作地」人口統計的口徑是不一致的。人口普查登記時規定,以人的居住所在地為空間范圍,所以資料給出的是「居住地」的人口現象;基本單位普查是關於「法人」的調查,一般可以認為,「法人」的所在地,就是人們的工作所在地,基本單位普查資料可以得到「工作地」的就業人口情況。把人口普查資料和基本單位普查資料相結合,我們就能全面了解城市的人口活動和分布情況。下面,我們看一下北京人口(主要是就業人口)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布情況。
工作地和居住地並不是兩塊分開的地域,同一地域,在白天把它看成是工作地,到晚上則把它看成是居住地。將城市地區「工作地」的就業人口與「居住地」的就業人口作一比較,其比值稱之「晝夜就業人口比」(簡稱「晝夜人口比」)。由於第一產業不是城市的功能,所以計算時要將從事第一產業的人口剔除。這樣,一個地區的晝夜人口比可以用下式表示為:
晝夜人口比=工作地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口/居住地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口
「工作地」的就業人口可以從基本單位普查的資料獲得,「居住地」的就業人口可以直接使用人口普查的有關資料。一般地,一個地區的晝夜人口之比大於1,則可以認為該地的土地主要是作為「工作地」來使用的,這個地區就可稱之為「功能區」;晝夜人口比值最大的地方,就可以認為是城市的「中心地」;一個地區的晝夜人口比小於1,則可以認為該地的土地主要是作為「居住地」來使用的,這個地區就可稱之為「居住區」;晝夜人口比等於1,則可認為該地是「混合區」。
根據計算,北京城區的晝夜人口比為1.40。所以,城區可認為是北京城的「功能區」,城區中「東城區」的晝夜人口比值最大,達2.17,可認為它是北京城的「中心地」。近郊區的晝夜人口比為0.99,接近於1,可認為是「混合區」,但近郊區的「石景山區」的晝夜人口比是0.78,可認為是「居住區」。而遠郊區的晝夜人口比小於1,是北京城的城鄉結合部,可認為是北京的「居住區」。從位置上看,城區的東城、西城、宣武、崇文4個區是城市的「內核」,近郊區的4個區為城市的「外周」。從對「晝夜人口比」的功能判斷看,東城、西城、宣武三個區為「功能區」,崇文、朝陽、豐台、海淀等五個區為「混合區」。石景山區為「居住區」。
⑵ 什麼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表現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組成陸地環境各要素(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表現在地理環境是由性質不同的各種要素(地形、氣候、水、生物、土壤等)組成的;每種要素不是以單一形態而是以多種形態存在;地理環境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形態單位的有規律的組合。
(2)如何形容地理構成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綜合體內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地理環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⑶ 世界地理的環境結構
簡介
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各組成要素和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處於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之中。譬如,由於氣候轉暖,第四紀冰川退卻,從而引起了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變化;在陸上引起地麵塑造過程、風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變化以及植物和動物的向北(在北半球)或向南(在南半球)移動等。南美洲西岸荒漠區的變化則提供了地理環境各部分之間緊密聯系的生動實例。在正常情況下,該區無論在氣候、地貌、水文性質、土壤、植被的生活型等方面,均體現乾旱的特性,這主要導因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緣的下沉氣流和沿海寒流的影響。但遇西太平洋信風氣流發生反向轉變的年份,一股水面下的暖流沿赤道向東太平洋流動,使南美洲赤道附近西岸海面升高,表層暖水溫度上升和厚度增大,於是經厄瓜多至秘魯一帶沿岸從赤道方面流來巨股表層暖水,使沿岸氣溫和降水量顯著增加,導致水文、植物、動物等也相應發生變化,區域的綜合特性從乾旱向濕潤轉化。這種反常現象,大致每隔二、三年或四、五年左右發生一次。
地球是一個球形,太陽光熱在地表的分布隨緯度而異;其次,地球表層的組成並非均質,地表結構也不同,如海陸的錯綜分布、地面的高低起伏等。因此,地理環境的各組成部分又存在著相互差異性。由於前一個原因,表現為地帶性的差異,從赤道向兩極,各地理要素一般表現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異格局,從而組合成一系列自然地帶;由於後一個原因,表現為非地帶性差異,地帶性規律因此發生偏差,甚至受到掩蓋。這兩種分異規律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全球自然地理環境錯綜復雜的圖景,就是它們對立統一的體現。整個地理環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差異,在各大洲有著不同程度和不同內容的體現,這是由於各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陸輪廓和面積大小、地形結構、乃至歷史發展過程等方面的差異所引起的綜合反映,從而賦於了各大洲在自然地理上的獨特性。闡明一個洲的獨特性,對認識和探討全球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洲區別於其他各洲的獨特性,既體現著該洲的整體性,又反映了整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以下僅從宏觀對比的角度,概述地理環境各大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的獨特性,旨在揭示全球地理環境結構的分異性。 簡介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居亞歐大陸東部,面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跨越從赤道到北極的所有緯度帶。因此,亞洲首先以幾乎齊全的氣候帶、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強烈的大陸性和典型的季風性區別於各大洲。除溫帶西岸海洋性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外,具備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各種氣候類型。廣大內陸和高緯地區,與其他大洲同緯度地區相比較,普遍表現為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量高度集中夏季的特點。亞洲以兼具世界最冷、最熱、最干、最濕的地區之一而著稱,氣候要素變異的這種極端性,是氣候大陸性強的另一重要反映。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氣溫、降水、風向等的季節變化特點鮮明,分布范圍廣,包括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以及處於過渡地位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世界上具有獨特意義。北亞的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針葉林氣候)橫貫大陸東西,面積廣大;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屬溫帶、亞熱帶、熱帶乾旱氣候,乾旱區面積之廣堪與非洲相比。地形復雜,起伏極端,平均海拔950米,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的3/4。
總的來說,亞洲地跨熱帶.溫帶,東.北.南三面瀕臨大洋,中西部深居亞洲大陸腹地。受緯度.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
地形基本格局
①崇山峻嶺多匯集於中南部,與山間高原和盆地緊密結合,構成橫亘東西的巨大高聳地帶,即青藏高原、帕米爾山結、伊朗高原、亞美尼亞山結、安納托利亞高原,以及北側的祁連、昆侖、興都庫什、厄爾布爾士、高加索等山脈,南側的喜馬拉雅、喀喇昆侖、蘇來曼、扎格羅斯、托羅斯等山脈;從帕米爾山結向東北,為夾峙於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天山、阿爾泰山,再經蒙古高原南北兩側山地,與西伯利亞東部諸山脈相連。
②地勢由中部向四周低降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往西北展現著低平、坦盪的圖蘭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平原以東為起伏平緩的哈薩克丘陵和深受河流切割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在南部三大半島上,久經侵蝕的古老高原與近代大河沖積平原相間分布,自西向東為阿拉伯台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恆河平原、撣邦高原、湄公河平原等;往東,地勢呈階梯狀下降,最後降為中國東部低山丘陵和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等沖積平原。
③亞洲東緣為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大部分由年輕褶皺山脈盤踞,外側鄰接深邃的海溝。在地形和氣候的綜合影響下,河網布局呈現不勻稱輻射狀特點。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巨川大河多源於高聳的中部,流向四周,除內流河外,分別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河網稠密,多屬夏汛河流,各大河源遠流長,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黑龍江、長江、黃河和湄公河的長度均在4000公里以上,其中長江達6300公里,為世界三大長河之一。它們上游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形成許多幽深峽谷,水流湍急;下游則沖積成廣大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內流區廣大,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0%,絕對面積居各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地處內陸、氣候乾旱、地形比較封閉的中亞和西亞。全洲缺乏大的淡水湖群,但湖泊類型多樣,分布廣泛,並有不少名聞世界,如裏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海跡湖),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含鹽量最高的湖泊和陸地的最低點。作為亞洲地理環境重要標志的植被和土壤,不僅在類型組成上同樣體現了復雜多樣性,它們分布、更替的圖式也反映了全洲地理環境的分異格局。北亞的苔原-冰沼土和針葉林-灰化土是北半球同類型地帶的一部分,東西延伸,南北更替,體現了明顯的地帶性分異規律。自此向南,受地形與距海遠近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干擾,分異為沿海(東亞-東南亞)和內陸(中亞)兩個不同的更替序列,前者順應熱量的變化主要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和黃壤、熱帶季風林-磚紅壤化紅壤和熱帶雨林-磚紅壤;後者順應干濕的變化,主要有溫帶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栗鈣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乾旱荒漠-灰鈣土和荒漠土。在高大山脈和高原區,還具有多樣化的垂直地帶性結構。總之,作為全球最大陸地自然綜合體的亞洲,突出表現了各地理要素類型的多樣性和極端性,通過地帶性差異與非地帶性差異的兼收並蓄、錯綜復雜的交叉關系,構成其特有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北美洲大陸明顯分為三大地形縱列帶:
①由一系列山脈和山間高原、盆地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縱峙於大陸西部,山系寬廣,高度很大,地形復雜;
②久經侵蝕、中等高度、東北—西南走向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列於大陸東部;
③介於上述兩帶之間,展現著起伏平緩的勞倫琴低高原和平衍坦盪的中部平原。縱列的地形結構,對於本大陸氣候、水系以及土壤、植被等的分布具有很大影響。
溫帶大陸性氣候占優勢,廣大地區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氣溫的年較差較大;年降水量適中,多以夏雨為主。但是,北美洲無論在氣溫變化的極端性或是夏雨集中和冬季乾旱的程度等方面,均遜於亞洲。北美洲擁有從寒帶到熱帶和從大陸東岸到西岸的各種氣候類型,在類型的多樣性方面與亞洲不相上下,又具有自己特點。北美洲東部不具備亞洲東部典型的季風氣候而代之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和熱帶海洋性氣候;北美洲擁有亞洲所缺失的極地冰原氣候和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但熱帶氣候類型局限,基本上缺失典型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分布也不如亞洲廣泛。從總體來看,北美洲以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分布范圍最廣,合佔全洲總面積一半以上。在地形結構制約和氣候影響下,河網分布以及水系發育規模和程度方面所顯示的地域分異,也具有鮮明的特色。外流區占絕對優勢,與內流區對比懸殊,若不計冰封的格陵蘭島,分別佔全洲面積的96.7%和3.3%。 外流區的大河多數發源於大陸的主要分水嶺落基山,它與東部阿巴拉契亞高地和中北部冰磧區,共同構成略呈H型的分水嶺格局,河流流向「南轅北轍」,「東西揚鑣」,各大流域系統對比明顯。其中中南部墨西哥灣流域系統是北美洲河網稠密的水文區,擁有以全洲第一長河密西西比河為主體的龐大水系,平原廣闊,降水豐富,徑流匯聚,發育歷史較久,大部分地區未受第四紀冰川侵襲,大冰期後又接納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匯入,更加強了整個水系的發展。西部的育空河、 哥倫比亞河、科羅拉多河、格蘭德河(布拉沃河)等較大水系,大部分流經山間乾旱、半乾旱地區,多峽谷和激流,水系發育表現一定的年輕性。北冰洋流域系統擁有全洲第二長河馬更些河。北美洲淡水湖面積居各洲之首,以多大湖群和屬冰川成因著稱,北部呈弧狀排列的大熊湖、大奴湖、溫尼伯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構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湖帶和淡水湖群。北美洲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是氣候類型多樣性的反映,地球上各種植被-土壤類型在本洲幾乎無不具備。從全局來看,又以針葉林-灰化土分布面積最廣,按其所佔全洲面積的比率,則超過世界各洲;其次,冰原和苔原-冰沼土分布之廣也突出於世界各洲,前者僅次於南極洲,後者與亞洲相近;而熱帶類型植被-土壤,無論絕對面積或是佔全洲面積的比率均較小,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屬次要。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與氣候類型的結構格局基本一致,體現了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北部高緯度地區,地面起伏不大,水熱條件從北向南逐步變異,冰原、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依次更替,它們是北半球相應自然帶的組成部分。向南進入中緯度地區,大致以西經98°為界,東部和西部不僅各有其氣候和植被-土壤類型,而且它們的排列圖式也處於對立的局面。東部地面比較開展,大部為坦盪平原、低緩高原或高地,氣溫和降水向南遞增,依次出現了溫帶針闊混交林-灰棕壤、溫帶落葉闊葉林-棕壤和亞熱帶常綠林-紅壤或黃壤的更替序列。西部居內陸位置,山地南北縱列,大平原適處落基山雨影地帶,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落基山以西廣大山間高原和盆地屬半乾旱或乾旱氣候,所以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排列圖式表現為東西更替、南北延伸的格局,依次是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鈣土、短草原-栗鈣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鈣土或漠鈣土。太平洋沿岸地帶,從北向南氣候類型由溫帶海洋性型經地中海型向熱帶乾旱型過渡,植被-土壤類型相應從北向南更替和南北延伸,這是地帶性結構與非地帶性結構的綜合體現。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地處信風帶,山脈走向與海岸平行,氣候-植被-土壤類型的分異主要導因於向風與背風之別,分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常綠林-磚紅壤、紅壤和熱帶干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紅褐色土。綜上所述,北美洲地理環境各組或要素均以溫帶類型為主,並突出地體現著溫帶大陸性的特點;北部、東部地帶性分異與西部、南部的非地帶性分異,形成對立統一體,構成了北美洲獨特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長特別是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理環境利用、改造的范圍和深度在不斷擴大。同時,地理環境也更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總是在一定的地域上進行的。生產力分布的性質、內容和規模,既受社會經濟規律支配,為生產方式所決定,又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面積、人口、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等也各不相同,因而生產力分布這一社會經濟現象呈現錯綜復雜的圖景。
17世紀後,歐美各國相繼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形態中也萌發了資本主義因素。幾次大的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大發展,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長。1600年世界人口為5.45億,1700年為6.10億,1800年為 9.0億,1900年為16.25億,每100年增長率分別為11.9%、47.5%和80.6%;到1984年,世界人口已達47.63億,84年中又增長了193%。人口分布深受自然條件影響,更取決於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一直很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亞歐大陸南半部和非洲。雖然由於人口的增長和遷移,特別是近二、三個世紀中通過對美洲和大洋洲的大規模移民,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范圍比過去廣得多了,但世界人口分布的尖銳不平衡性並未有所緩和。總的特點是北半球人口多於南半球,沿海多於內陸,平原低地多於山地高原。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陸地所佔比重大,氣候條件較好,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帶,北緯20°~40°和40°~60°分別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0%和30%。另一方面,世界上尚有35~40%的陸地基本無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不到 2人的地區要佔到總面積的一大半。在各大洲中,亞、歐兩洲分別佔世界總人口58.3%和16.1%,人口密度也最高;非洲佔11.3%,拉丁美洲佔8.3%,北美洲佔5.5%,大洋洲佔0.5%。 其中有四大塊人口稠密區最引人注目,即東亞、南亞、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合計僅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7,卻集中了世界總人口的2/3。世界人口分布另一個重要趨勢是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鎮,促使城市化迅速發展。1900年世界城鎮人口比重是13.6%,1984年已上升到41%,而所有城鎮居民點的總面積僅5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還不到0.4%。
世界上的人口分屬於三大種族,即蒙古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蒙古利亞人種又稱黃種人或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種人。尼格羅人種也稱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隸貿易時期從非洲販運去的黑奴的後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波利尼西亞人種。歐羅巴人種也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白種人移民的後裔也成為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大種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形成許多混血種人。亞洲中西部和非洲東北部是三大種族的接合部,從古代起就產生一系列過渡性人種類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種混雜也很明顯,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種人約占總人口一半以上。不同地區的人種由於歷史發展、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又形成許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超過2500萬的大民族有29個,合計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有1400多個,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國家是單一民族(如蒙古、朝鮮等)或兩大民族並列(如塞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如中國、蘇聯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許多國家(如阿拉伯民族)。
全世界有20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的國家170個左右。按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分,當今世界一般分為三種國家類型,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它們分別隸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包括西歐大部分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它們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佔世界總人口的16.6%,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北方」。經濟實力雄厚,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總額的2/3強(1984),其中約4/5以上又集中在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多數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00美元以上,其他國家也在5000美元以上。物質生產部門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工業產值遠遠高於農業產值;在工業內部結構中,製造業居絕對優勢,而製造業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礦業和輕紡工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勞動生產率較高,畜牧業產值一般高於種植業。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上,第三產業比重已高達50~60%以上,第一產業多不足10%,第二產業比重約在25~45%,呈現穩定或下降趨勢。這些國家中,僅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立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多數國家資源貧乏,或者雖有較豐富資源,但因長期開發和消費量過大,供不應求,日益依賴國外。
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它們佔世界陸地面積的49.9%,佔世界總人口的51.1%。這些國家大部分在上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南,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南方」。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較低,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總額的1/5左右(1984)。 除部分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以及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以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多低於1000美元,許多國家低於400美元或甚至不足200美元。資源豐富,農礦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不少國家尚未根本改變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局面;製造業薄弱,且以輕紡工業為主;農業技術落後,勞動生產率較低,畜牧業粗放,一般以種植業占優勢,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所佔比重很大,糧食普遍不能自給。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一般在35~40%以上,高者甚至超過80%,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很低。在對外經濟聯系方面,它們一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農礦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世界生產力分布尤其是工業生產的分布,在集中與分散的矛盾對立統一的運動進程中向前發展。生產地域的集中,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結果;生產地域由高度集中轉向擴散,也是以生產力的較高發展水平為基礎、以原有的生產集中地域為依託的。就世界范圍來看,工業主要分布在產業革命較早的西歐(如西德魯爾區、法國巴黎地區、英國東南部)、 北美(美國東北部)、日本(南中部太平洋沿岸)、蘇聯歐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些地區進一步發展,達到高度集中階段,廠礦企業生產趨於大型化、聯合化,興起一系列大的經濟中心和相應的現代化大城市。與此同時,世界工業分布開始了迅速向外擴展的進程,南歐、東歐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工業有了較快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不僅采礦業得到突出發展,製造業也取得長足的進展。就各個國家內部而言,則出現了生產力不斷向後進或欠發達地區擴展的趨勢。如美國經濟向南部和西部「陽光地帶」的轉移,日本對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地帶的開發,法國把西部沿海地帶和中央高原列為國土整治的重點,西德以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為代表的南部經濟重心正在形成,英國北海油田開發對北部蘇格蘭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蘇聯通過大力開發東部地區而出現的生產力東移,印度南部重工業區的興起,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開發,等等。再者,綜觀太平洋周圍的國家和地區,從美國太平洋沿岸各州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蘇聯生產力的東移,到中國的改革浪潮和對外開放所顯示的巨大威力,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連同資源豐富、潛力較大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這一切預示著環太平洋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生產力分布格局的新發展。
⑷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哪些自然地理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
岩石圈、大氣圈、水圈與生物圈。
簡介: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間,是地球氣相、固相和液相三種物質的交界面, 是有機界和無機界相互轉化的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
自然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球表層中無機、有機的、靜態和動態的自然
自然地理環境 (2張)
界各種物質和能量所組成,具有地理結構特徵並受自然規律控制的環境整體(系統)。根據其受人類社會的沖擊和干擾的程度不同,可分為: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人為環境.
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系統還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是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形式。
生產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生產功能主要依賴於光合作用.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
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比前蘇聯和美國多一倍,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如此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多元化和中華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
⑸ 以認識層次為依據,簡述地理知識的構成體系
如果層次為因素的話,地理知識的構成體系的話一般是有流失成嗯,還有豐華所組成的。
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布
狀況,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描述的角度:疏密+數量+極值+方位.具體描述:①總體分布特徵(疏密狀況,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極值區位置名稱(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帶在哪,沿什麼線分布,或者說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區的地區名稱等.)③點組成的形狀——反應什麼規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義(如城市等級),點的動態變化等.當然,描述時要看圖說話,突出重點,因題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線狀地理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具體可分為兩類:
(1)描述一條線(通常為等值線)的分布情況
這類試題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線條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等,可從走向、延伸方向去考慮.讀圖時注意觀察曲線「拐點」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這類題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國一月0 ℃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漸變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體分析如下:①總體分布及疏密狀況:通過觀察閉合線數值,說出最大區和最小區的位置在哪;通過觀察等值線疏密,說出疏密分布位置.②變化趨勢:由某方嚮往某方向逐漸變大(變小);③凸凹變化(等值線彎曲情況——凸高為低,凸低為高):說出凸點沿線數值高低的情況.
三、面狀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描述角度:范圍(方位)+面積(大小、面積的變化)+伸展方向+極值區的分布.
⑺ 地理環境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環境是指一定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氣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脈、礦藏以及動植物資源等。
地理環境分兩大類: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礦產資源等;
社會環境包括:市場、交通、政策、政治因素、人口、技術等。
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
⑻ 組成地理環境的五大要素
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
⑼ 地理環境五大要素
地理環境的五大要素(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每個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而且某個要素發生變化會導致其它要素甚至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變化。
作為整體的地理環境又因各地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的差異,導致了地域分異,使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及整個自然景觀按一定方向發生有規律的更替或變化,具體表現為地表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帶,但每一個自然帶亦可看成是一個綜合體。無論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還是地域性,都具有很好的實踐意義,都要求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時,必須因時、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搞清地理環境五大要素的相互關系以及如何影響人類活動,對提高我們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今後的工作、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多年來各類考試經常涉及此知識的原因所在。在備考復習中要對此作好充分准備。
⑽ 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第一,是物質組成,大致可以分為:大氣對流圈、水圈、沉積岩石圈和生物圈!
第二,是能量組成,包括太陽輻射能、地球內能(地熱、重力)和潮汐能三種!
第三,其組成要素分為地貌、氣候、水文、土壤以及生物五種!這五種也就是自然地理的經典五部分,地理專業的都要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