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主要能考哪些
http://wenwen.sogou.com/z/q202862438.htm
第一節、我們生活的大洲
1、亞洲:半球位置:主要位於北半球、東半球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和北臨北冰洋
地形特徵: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勢中部高、四周地勢較為低下
氣候特點:①氣候復雜多樣,(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顯著
河流特點: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的海洋(受地形地勢的影響)
人口特點: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億)人口過億的國家有6個,東亞、東南亞、南亞人口稠密
亞洲的氣候為什麼復雜?可以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方面分析。
⑴ 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較少,集中
在夏季。
⑵、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
⑶、季風氣候的雨熱同期(尤其是夏季風)對農業的影響:利――雨熱同
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不利-易產生旱澇災害,威脅農業生產。
⑷、為什麼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②是世界上誇緯度最廣的一個洲;③是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④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⑸、通常,人們根據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6個地區。中國位於東亞。P3圖6.4
2、需要識記的一些內容 P5」閱讀材料」亞洲地理集錦
第二節、亞洲的人文環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P10圖6.14
⑴、2000年,在世界60.55億人口中,約有36.8億人生活在亞洲。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⑵、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其中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日本、巴基斯坦六國人口超過1億。
⑶、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產生的壓力:P5」閱讀材料」及表格
針對這一問題,如何實現良性循環?
2、 多樣的地域文化
⑴、文化現象和自然環境的關系:P13圖6.17
A、沙烏地阿拉伯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炎熱乾旱。由於氣溫很高,他們身著寬大的袍子,以便散熱。乾旱的草場適於發展畜牧業,牧人們採取游牧的方式,所以他們身居帳篷;
B、西伯利亞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之一,為了禦寒當地人身著毛皮服裝,大
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終年的積雪使雪橇稱
為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C、葉門位於丘陵地帶,所以葉門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農田也基本上是
梯田。
D、孟加拉國地處恆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
終年濕熱,河網密集,所以這里的居民出門乘船,以捕魚為生。
E、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島地處熱帶雨林地區,終年高溫多雨,為了防潮,
他們都居住在高腳屋內。由於過的是聚居生話,所以房屋很長。
F、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地震,,有「地震國」之稱,所以
日本的建築有很多防震設計。
3、 經濟發展差異
⑴、亞洲經濟的總體特點: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差異很大。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如日本;大部分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
⑵、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差異的形成原因:從綜合的角度來看,影響亞洲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歷史因素。
⑶、三類產業的劃分:P16圖6.19和閱讀材料
①、三類產業的含義;
②、三類產業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總的來講,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第三產業比重越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低的國家,第一產業的比重越大。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日本P18圖7.2
1、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首都是東京。
2、多山的地形:
⑴、地形特點:以山地丘陵為主(佔3/4),平原面積狹小(關東平原最大)。
⑵、日本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P20圖7.5
A、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從板塊構造學說來說,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也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B、火山能帶給人們災難,但是在非活動期間,可以為人類造福嗎?火山爆發後沉降下來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於農業生產,火山在非活動期間,可以開辟為旅遊地和地學科研基地。
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3、溫濕的氣候(北部——溫帶季風氣候.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徵明顯。
4、發達的經濟:
⑴、加工貿易型經濟:原料燃料依靠進口,產品依靠出口。
⑵、日本工業分布: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狹長的地帶。
原因:多優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於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而且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P23圖7.13及表格。
⑶、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等有利條件,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不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需要從國外進口,經濟對外依賴嚴重。世界一旦發生經濟危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⑴、日本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⑵、日本文化具有東西方兼容的典型。
⑶、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第二節、東南亞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
2、位置及領土組成: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3、重要海峽: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P27圖7.19及文字部分)
5、地形特點: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第三節、印度
1、概況:(P35圖7.34)位置――亞洲南部,三面臨海,大部分地區地處
熱帶和亞熱帶。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人口超過十億,居世界第二位。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印度人屬於白色人種。
2、 印度人口眾多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印度的自然資源總量
較多,但由於人口較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鋼產量和糧食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差距。所以說人口的過度增長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及經濟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3、印度的地形特點:(P35圖7.34)自南向北明顯的分為三部分:北部山
地:喜馬拉雅山;中部平原:恆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 印度的氣候特點: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
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月份
風向
對降水的影響
一月
東北風(陸地→海洋)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風(海洋→陸地)
多,雨季
5、印度的水旱災害頻繁:受季風影響,,尤其受到西南風變化的影響:(P37圖7.38\7.39\7.40)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盛
來得晚、退得早、風力不足
6、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歸功於印度的「綠色革命」。
7、印度小麥、水稻的分布與地形和降水量分布的關系:(P38-39圖7.41-42)
農作物
分布地區
地形
降水
水稻
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
平原
多
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恆河上游
高原、山地
較少
8、印度的工業特點:
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加爾各答;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孟買
工業部門
分布中心
資源條件
工業分布與原料的關系
鋼鐵工業
加爾各達
煤、鐵、錳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棉紡織業
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
棉花
麻紡織業
加爾各達
黃麻
9、印度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成就。軟體居世界第二位。因此發展中國家並不是什麼落後的。
第四節、俄羅斯
1、面積最大的國家:
⑴、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1700餘萬平方千米),世界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俄羅斯屬於歐洲。
⑵、地理位置:亞洲北部,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西南部裏海,南與中國、蒙古、哈薩克相鄰。
2、地形:(P41圖7.45)
⑴、地形特點: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以平原為主。附:主要的地形區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拿河
東西伯利
亞山地
⑵、河流:伏爾加河,流經東歐平原,注入裏海,歐洲最長河。
⑶、貝加爾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處1600多米)。
4、 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溫暖)。P43圖7.46
5、 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P44圖7.48
⑴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資源(有世界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礦產資源(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庫油田、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
⑴、俄羅斯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大國,但輕工業薄弱。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
⑵、四大工業區:P44圖7.48①、聖彼得堡工業區;②、莫斯科工業區; 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亞洲).
⑷、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國最大城市和綜合性工業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紅場、克里姆林宮。
②、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臨波羅的海;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臨太平洋;④、摩爾曼斯克:臨北冰洋(終年不凍,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⑤、目前,俄羅斯的航空航天技術、核工業技術、深海探測技術、遙感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
7、發達的交通P46圖7.50
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尤其是管道和鐵路運輸。但交通運輸線在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地區分布不平衡:①、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②、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但有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它橫跨亞歐大陸,又被成為是亞歐大陸橋。
第二節:歐洲西部
1、位置和范圍:歐洲西部指歐洲的西半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
南臨地中海;面積500萬平方千米。
2、歐洲西部的區域特徵: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如:英國、法國、德國。
10 歐盟:EU 總部所在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⑴、歐盟成員國以及首都:P59圖8.15
⑵、歐盟對成員國的影響:P58圖8.14
⑶、歐盟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歐盟的建立對於歐洲各國擴大經濟市場、降低成本、減少繁瑣手續、推動科技發展、促進內外貿易發展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從此,歐洲各國形成同一種勢力與美國代表的世界強勢集團抗衡,成為世界政治、經濟領域不可小視的力量。
4、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
⑴、製造業:把原料進行加工,製造成各種各樣產品的工業部門。如鋼材製造成機床、汽車等。
⑵、製造業人口比重越大,人均GDP越高,所以發達國家製造業比重較大。
⑶、工業區分布的特點是:多而密集,呈十字型分布。西到英國,東到波
蘭,北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南到義大利。
⑷、工業區主要分布在英國,中部和南部,法國的東北部,德國的西北部和南部。
5、傳統的畜牧業: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理位置:
⑴、緯度位置:赤道從中部穿過,南北回歸線穿過南北,主要位於熱帶地區。
⑵、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面臨大西洋,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種人,有「黑非洲」之稱。熱帶草原上有許多野生動物:如羚羊、鴕鳥、長頸鹿、大象、斑馬、獅子
3、本區的地形特點P67圖8.26
⑴、特點:地形多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⑵、主要地形區:①、衣索比亞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馬扎羅山——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頂積雪);
③、剛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大盆地;
④、東非大裂谷----世界最長 ,「地球的傷疤」
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萬平方米);
⑥、幾內亞灣-------非洲最大海灣;
⑦、馬達加斯加島------非洲最大島嶼。
4、氣候:⑴、非洲絕大部分在熱帶,平均氣溫高(25℃以上)稱為「熱帶大陸」或「陽光灼熱的大陸」,是世界上乾旱面積最大的國家。
⑵、氣候特點: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狀分布
A、G地中海氣候;B、F熱帶沙漠氣候;C、E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M、高原氣候
⑶、本區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特點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⑷、熱帶草原的國家,常受到到乾旱的威脅
5、河流:⑴、尼羅河——世界上最長河(6000千米)注入地中海;
⑵、剛果河——水量次於亞馬孫河,注入大西洋。
6、物產豐富(「富饒大陸」):礦產資源:金剛石、黃金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幾內亞灣的鋁土,南非的黃金儲量和產量居世界首位。
7、單義商品經濟:
⑴、經濟特點:單一的商品經濟(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
⑵、經濟落後的原因:殖民主義的長期佔領和瘋狂掠奪,使本區成為殖民國家農礦產品的供應地和工業產品的傾銷地。
『貳』 初一地理下冊一般都考什麼題
初一地理知識競賽試題
1、從中國太平洋沿岸,經過中亞,與歐洲大西洋之間架起了一座「亞歐大陸橋」。
2、中亞的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
3、世界最大的湖泊是:裏海。
4、因盛產棉花被稱為「白金這國」的國家是:烏茲別克。
5、中亞的牲畜以細毛羊和羔皮羊為主。
6、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是:哈薩克。
7、西亞和北非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
8、西亞和北非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9、世界最高氣溫出現在北非利比亞的阿齊濟耶(57.8攝氏度)。
10、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烏地阿拉伯等七國因降水很少,地面沒有河流被叫做「無流國」。
1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12、西亞和北非的人種主要為:白色人種。
13、被伊斯蘭教稱為聖城的城市是:麥加城。
14、世界上石油總儲量最大,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西亞和北非。
15、西亞的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2。
16、世界最大的石油庫和磷礦庫是:西亞和北非。
17、西亞和北非著名的畜產品有: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羔皮、伊朗—地毯。
18、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稱為:亞非大陸橋。
19、世界第一長河是:尼羅河,長6600千米。
20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21、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地中海與紅海彼此相連,大西洋到印度洋,北繞到非洲好望角縮短了8000—10000千米。
22、埃及近年的經濟支柱是:石油、運河、僑匯和旅遊收入。
23、在社會環境方面,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鄉。
24、地球最大的傷痕是:東非裂谷帶。
25、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分為明顯的干、濕兩季。
26、撒哈拉以南的國家中主要礦產;南非—黃金、幾內亞—鋁土、尚比亞—銅礦、奈及利亞—石油。
27、世界上生產和出口黃金最多的國家是:南非。
2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90%以上是黑種人,稱為:黑非洲。
2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
30、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31、南非(國家)的金礦開采和機械製造工業中心是:約翰內斯堡。
32、歐洲西部的地形特點是:海岸線十分曲折。
33、歐洲西部的地形主要為:平原和山地。
34、歐洲西部的年輕的褶皺山也是歐洲西部最高的山峰是:阿爾卑斯山。
35、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36、歐洲西部共有30多個國家,其中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37、歐洲西部的人種:以白種人為主,是世界白種人的主要分布區。
38、歐洲西部的對外貿易總額佔世界的:1/2。
39、世界對外貿易總額居第一位的國家是:德國。
40、歐洲西部的農業中:挪威—漁業發達、荷蘭—畜牧業發達、瑞典—森林業和工礦業發達。
41、歐洲西部的旅遊業發達,有許多古建築遺址和文化藝術城市。希臘雅典的—巴特農神廟,義大利羅馬的—古斗獸場和水城威尼斯、奧地利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法國巴黎的藝術殿堂—盧浮宮。
42、英國是西歐的島國,它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43、英國首都倫敦的東南部有0度經線穿過的:原格林尼治天文台。
44、英國和法國之間隔著:英吉利海峽。
45、世界上工業、農業都發達的國家是:法國。
46、法國巴黎的名勝古跡有;艾菲爾鐵塔、凱旋門。
47、德國有歐洲大陸上的「十字路口」之作。
48、德國的工業很發達:主要是因為:(1)、有豐富的煤炭資源;(2)、便利的水陸運輸條件;(3)、雄厚的科技力量。
49、德國重要的工業區是:魯爾區。
50、德國南部的經濟中心是:慕尼黑。
51、被德國稱為「黃金水道」的河流是:萊茵河。
52、義大利的領土象:一隻靴子。
53、義大利的工業城市中,都靈是—汽車城、米蘭是—化學工業基地、熱耶亞—造船工業基地。
54、歐洲東部是指西起波羅的海東岸,東到烏拉爾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間的歐洲部分。
55、北亞是指亞洲北部屬於俄羅斯的領土部分。
56、北亞面積占亞洲面積的四分之一,人口僅占亞洲的人中的1.2z5,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
57、蘇聯解體的時間是:1991年底,解體後成立為「獨聯體」。
5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1700多萬平方千米)。
59、俄羅斯領土地跨:亞、歐兩個大洲。
60、俄羅斯領土歐洲部分佔1/4,卻集中了全國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也位於歐洲部分,屬於歐洲國家。
61、俄羅斯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62、俄羅斯最著名的河流是;伏爾加河,被俄羅斯人稱為「母親伏爾加」。
63、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
6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貝加爾湖。
65、俄羅斯兩個大的工業區是;(1)、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2)、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66、世界最大的針葉林分布區是:俄羅斯北部。
67、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帶是:東歐平原和頓河流域。
68、俄羅斯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綜合性工業中心,全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是:莫斯科。
69、俄羅斯終睥不凍的海港是:摩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70、北美的語言以英語為主。
71、北美的三大地形區:(1)、西部高山區;(2)、東部高原、山地區;(3)、中部平原區。
72、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有「美洲大陸的地中海」之稱。
73、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
74、五大湖中,全部在美國境內的是:密歇根湖,其餘四個湖為美加美國共有。
75、北美的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76、北美氣候多樣,但沒有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77、北美原來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
78、美國國旗叫做「星條旗」、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
79、美國共50個州,本土48個州,還有兩個與本土不相連的是;(1)、北美的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2)、位於太平洋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州。
80、美國農業的兩個特點是:(1)、機械化;(2)、專門化。
81、世界上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是:美國。
82、加拿大也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83、美國富有中國特色的街是:唐人街。
84、美國人中從東北部向:南部、西部的陽光地帶遷移。
85、非洲最高峰是:乞力馬扎羅山。
86、非洲最大的島嶼是;馬達加斯加島。
87、整個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
88、非洲大陸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是;好望角。
8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氣候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90.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又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叄』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最容易考什麼,地圖、填空之類的。
剛剛會考完印象比較深...最常考的是:
東南亞的季風氣候圖,國家地理的日本工業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美國農業區、
其實會考含金量最大的是八下內容,七上主要考氣候,七下是國家和地區,八上主要是中國的山脈地形和省級行政單位,八下相對考的較少一般是考港澳台北京。
『肆』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推薦
在備戰地理中考的時候,有哪些知識點是必考的呢?你需要做一個總結和歸納。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地球運動 :自轉 /公轉
繞什麼轉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 : 約24小時 /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1、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徐州(京滬線、隴海線)鄭州(京廣線、隴海線)蘭州(蘭青線、蘭新線、隴海線、包蘭線)株洲(浙贛線、京廣線、湘黔線)成都(寶成線、成昆線、成渝線)北京(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包線)
青藏鐵路的起點:青海西寧西藏拉薩。
2、我國五縱三橫鐵路干線:五縱:1、京滬線(經過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線(南昌是唯一經過的省會城市),3、京哈京廣線(經過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4、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1京包包蘭線(經過北京、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2隴海蘭新線(經過連雲港、徐州、鄭州、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3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經過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懷化、貴陽、昆明)。
3、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1月份00 c等溫線通過;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水田種植業與旱地種植業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現象的分界線。
4、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職能:政治中心(兩會、的主要方針政策出台)、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機構等)、國際交往中心(與外國元首、友好團體的友好往來)。
5、北京的主要名勝古跡主要有:長城、故宮等。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6、台灣位於我國東南部,北接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鄰。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台灣省由台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組成。台灣西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山地佔全島面積2/3,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業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業城市,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的矽谷,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主要物產有樟腦、熱帶水果、木材。台灣漢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廣東。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7、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徐州(京滬線、隴海線)鄭州(京廣線、隴海線)蘭州(蘭青線、蘭新線、隴海線、包蘭線)株洲(浙贛線、京廣線、湘黔線)成都(寶成線、成昆線、成渝線)北京(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包線)
青藏鐵路的起點:青海西寧西藏拉薩。
8、我國五縱三橫鐵路干線:五縱:1、京滬線(經過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線(南昌是唯一經過的省會城市),3、京哈京廣線(經過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4、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1京包包蘭線(經過北京、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2隴海蘭新線(經過連雲港、徐州、鄭州、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3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經過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懷化、貴陽、昆明)。
9、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1月份00 c等溫線通過;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水田種植業與旱地種植業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現象的分界線。
10、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職能:政治中心(兩會、的主要方針政策出台)、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機構等)、國際交往中心(與外國元首、友好團體的友好往來)。
11、北京的主要名勝古跡主要有:長城、故宮等。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12、台灣位於我國東南部,北接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鄰。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台灣省由台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組成。台灣西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山地佔全島面積2/3,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業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業城市,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的矽谷,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主要物產有樟腦、熱帶水果、木材。台灣漢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廣東。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必考知識點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伍』 初二下學期的地理重點考哪!
初二地理下學期復習提綱
第五章: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台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並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陸』 初中八年級下冊地理 那些是重點 考試必考的圖
中國的地形圖,經緯度圖,經線與緯線。經過的地方,地形。
中國的行政區圖。每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輪廓,省會
四大分區的圖,這個記大概,要能說出差不多的形狀,可以不用記得很具體。但是四大分區的
這些要記得清楚,你現在記明白了,高中很有用
另外,像東北平原,長江三角州這些你也要記
我是以高中文科的角度看的,有些現在記了,高中地理可以學的非常輕松。
『柒』 地理中考考哪些知識點
地理中考知識點:陸地和海洋知識點、緯線和經線、中國的地理差異、氣溫的分布。
一、陸地和海洋知識點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二、緯線和經線
1、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特殊緯線:赤道——是最長的緯線,既是緯度的起始點,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
30°緯線——是低緯度與中緯度的分界線,60°緯線是中低緯度與高緯度的分界線。
2、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特殊經線:0º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始點,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舊址。
180°經線——大致與「國際日期變更線」一致,20°W——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
3、地軸:假想的地球自轉軸。
4、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三、中國的地理差異
1、地理區域的主要類型: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3、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
4、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農耕制度、傳統運輸方式、傳統民居。
5、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②大致相當於我國冬季1月0℃等溫線;
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
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四、氣溫的分布
1、氣溫與生活
(1)氣溫:空氣的溫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氣溫=一日內氣溫觀測值之和÷觀測次數
月平均氣溫=一月內日平均氣溫之和÷當月天數
年平均氣溫=一年內月平均氣溫之和÷月數(12)
(2)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氣溫影響人們的穿衣、飲食、住房、農業和交通等。
2、氣溫的變化
(1)日變化
概念: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變化特點: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2)年變化
概念: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變化特點:南北半球氣溫的變化正好相反。
陸地上:北半球氣溫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氣溫8月最高,2月最低。
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3)通常用氣溫的變化曲線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的氣溫變化情況。
(4)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溫、三定點、四連線
氣溫的分布
(1)等溫線:氣溫相同的點的連線。
(2)表示:世界各地冷熱不同,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
(3)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