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日晷怎麼看

高中地理日晷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3-01-30 05:03:20

1. 日晷怎麼看

教教我如何看日晷
給你個連接,你認真讀讀就學會了,不用別人教。 ke./view/41644?fr=ala0_1 補充: 在這個鏈接的後半部分有詳細的角度 計算方法 喲。
日晷怎樣看時間
常見的日晷 使用日影測時的日晷,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有一根指時針(Gnomon),這根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需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並且正確的指向北極點,也就是都有一根與地球自轉軸平行的指針。觀察這根指針在指定區域內的投影,就能確定時間。現有常見的日晷有下列幾種不同的形式: (1) 水平式日晷(The Horizontal Sundial) 是最常用的日晷,採用水平式的刻度盤,日晷軸的傾斜度,依使用地的緯度設定,刻度需要利用三角函數計算才能確定。適合低緯度的使用。 (2) 赤道式日晷(The Equatorial Sundial) 赤道式日晷是依照使用地的緯度,將軸(指時針)朝向北極固定,觀察軸投影在垂直於軸的圓盤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的裝置。 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軸投影在圓盤上的影子會分在圓盤的北面和南面,適合中低緯度的使用。若將圓盤改為圓環則稱為赤道式羅盤日晷。 (3) 極地晷(The polar Dial) 供指時針投影的平面與指時針平行,即與地平面的夾角與地理緯度相同,並朝向正北。時間的刻畫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來處理,投影的時間線是平行的線條。適合各種不同的緯度使用。 (4) 南向垂直日晷(Vertical Direct South Dial)刻度盤面朝向正南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較適合在中緯度(30~60)使用。 (5) 東或西向垂直式(Vertical Direct East or West)刻度盤面朝向正東或正西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只能在上半日(東向)或下半日(西向)使用,但全球各緯度都適用。 (6) 側向垂直式(Vertical Declining)刻度盤面採用垂直方向的日晷。這一種日晷需要依照建築物的牆面方向換算刻度,不容易製作。依季節及時間的不同,有時不會產生影子。南向與東西垂直日晷都可視為此形的特例。 (7) 投影日晷(Analemmatic Sundial)不設置指時針,僅在地平面依地理緯度的不同繪制不同扁率的橢圓,在其上刻劃時間線,並將長軸指向正東西方向,南北向的短軸上則需刻上日期,指示立竿測量時刻的正確位置。 日晷的角度等計算 日晷的製作除了指時針必需正確的安裝之外,時間線的刻劃也不能忽視。各形日晷時間線的刻劃與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時針的高度等,都有關系。假設地理緯度為φ,指時針的高度為H,要刻劃的時間與正午的差值為T;時間線與指時針的夾角為A,距離為D,則各形日晷的計算式如下: (1)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2) 赤道式日晷:等分圓盤,每小時相當與十五度,正午線垂直朝下。 (3) 極地晷:D=H*TAN(15*T) (4)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5) 東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6) 側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時針與牆面垂線的夾角TAN(W)=SIN(θ)*COT(φ) 指時針高出於牆面的夾角SIN(O)=COS(θ)*COS(φ) 指時針與正午線的時間線差COT(R)=COT(θ)*SIN(φ) 6點與12點時間線的夾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牆面的斜角 (7)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橢圓長軸與短軸的比:sin(φ) 豎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del:太陽的赤緯,V:時間點在短軸方向上的值 D:時間點在長軸方向上的值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
日晷是如何顯示時間,月份,季節的?
從「表」到日晷,有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表」如果配上地面適當的刻度劃分,就可以成為一個地平式日晷。然而地平式日晷的刻度需要用到投影幾何知識——這恰恰是中國古代所欠缺的。而赤道式日晷盡管安裝比較復雜,但在刻度上則相對簡單。故中國古代流行赤道式日晷,是很自然的。

材料與工具:

瓦楞紙箱、圓盤、直尺、剪刀、筆。

製作方法:

1、將一個瓦楞紙箱鋪展開,沿著圓盤畫出輪廓,將其剪下。

2、用直尺找到圓形的中點,劃成四等份。將直尺放在3點和6點的位置,將這四分之一分成三等份,然後標記好4點和5點的位置。以此類推,把12點的位置都標好,這就是晷面。

3、另取紙板剪一個直角三角形,它的一個直角邊長是從表盤中點到各個數字的距離,另一直角邊長是最長邊的一半,這就是晷針了。將晷針粘貼在表盤上,指針的末端指向Ⅶ。

4、接著,我們來做支柱。在紙箱上畫出支柱的形狀,將其剪下。注意兩邊要畫得對稱。這樣的支柱需做兩個。

5、將一個支柱從頂端到中間剪一個切口,而另外一個從底端到中間剪一個切口。切口的厚度和紙板的厚度一致。將兩個支柱插在一起,一個穩定的支架就做好了。

6、將晷盤粘在支柱上,然後將日晷放在陽光明媚的花園中。日晷上的影子會告訴你現在的時間。

小提示:這個日晷可能不是很准。這里提供的只是一個比較簡易的日晷製作。如果要讓日晷走得更精準,在製作過程中就需要用到許多計算公式,要了解地球經、緯度的關系。

各形日晷時間線的刻劃與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時針的高度等,都有關系。假設地理緯度為φ,指時針的高度為H,要刻劃的時間與正午的差值為T;時間線與指時針的夾角為A,距離為D,del:太陽的赤緯,V:時間點在短軸方向上的值

D:時間點在長軸方向上的值,則各形日晷的計算式如下:

..1)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2) 赤道式日晷:等分工盤,每小時相當與十五度,正午線垂直朝下。

..3) 極地晷:D=H*TAN(15*T)

..4)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5) 東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6) 側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時針與牆面垂線的夾角TAN(W)=SIN(θ)*COT(φ)

......指時針高出於牆面的夾角SIN(O)=COS(θ)*COS(φ)

......指時針與正午線的時間線差COT(R)=COT(θ)*SIN(φ)

......6點與12點時間線的夾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牆面的斜角

..7)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橢圓長軸與短軸的比:sin(φ)

......豎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我只是粗略幫你了解了一下,你可以動手試試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製作日晷 帶圖的
怎樣做一個日晷儀

材料:

一張薄紙板

木板或紙板基座

( 30厘米×15厘米)

半圓規、磁性羅盤

透明膠條

製作方法:

用一張薄紙板可以剪成一個直角的三角形,這就是一個指示針。但首先你要知道,你所在地的緯度,這是一條想像的、環繞地球的圓線,緯度線與赤道平行。從赤道到地球的極分成若干個度數,赤道的度數是零度,北極是北緯 90度,南極是南緯90度,你可以在地球上找出你所在的緯度。美國約是在北緯30~50度;中國約是在北緯5~55度。

假設你所在的緯度是 40度,這就是你所做的三角形最長邊(斜邊)的角度。在直板上畫一個15厘米長的基線(如圖1),再畫一個90度的角,沿這個角邊線向上約長13厘米,從底線量出40度的角,並沿這個角畫直線,完成了這個三角形。這條斜線長約20厘米,剪下這個三角形。畫一個 30厘米×15 厘米的方塊,再把這個方塊的中間對折,使之成為兩個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在這個長方形內畫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半圓。這樣,就做成了一個底座。用膠條把前面的三角形貼在這個底座上,三角形的底邊就放在使長方形分成兩個正方形的折線上,三角形40度角的斜邊端點放在半圓的中心(如圖2)。

用一訂羅盤針使太陽表成南北走向(如圖 2),使日光表站立的直角邊向北,圓心向南,也可以使直角邊向正北方向而不是磁極的北極。一般街道都是正南正北的,你也可以在晚上藉助北極星來確定正北。

日晷儀安置完畢後,在底盤上記下每小時的太陽陰影的位置。你可以得到日晷儀開始的時間在半圓的開始處是 6點,在三角形的直角邊處是12點,在半圓的另一端是下午6點。每一個小時間距是一樣的。這樣,在晴朗的天氣,你就可以用日晷儀來測時間。

我等級級不夠不能傳圖。
日晷晚上怎麼計時?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台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丑、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鍾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鍾表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鍾,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2. 日晷的晷針朝哪個方向

日晷晷面應該坐南朝北擺放,晷針指向北極。日晷的安放方位要依據維度而確定。使用日晷,無論何時,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須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日晷只要適當的調整晷針的傾斜角度,與地球的自轉軸平行,就可以在不同的緯度上使用。

日晷簡介
日晷也是指的日影,它是使用太陽的位置來測量時間的一種設備,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陽陰影的指標、承受指標投影的投影面(即晷面)
和晷面上的刻度線組成。日晷可以設計在任何物體的表面上,讓固定的指針產生陰影來測量時間,因此日晷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為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和卯酉式日晷等等。

日晷的含義
1、「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
2、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
日晷的工作原理
1、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2、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人們可以根據影子的長短和方向進行計時。

3. 日晷怎麼看方向

日晷朝向北極,應該坐南朝北擺放類似地球儀,晷針指向北極。關於日晷,在地面上立一根桿子,看其在地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作為一個日晷,但一般以平行於地球轉軸的桿作為日晷的指針,在北半球,指針的頂端指向正北,指針與日晷的平面垂直,就是說該平面與地球轉軸垂直放置。

4. 日晷怎樣看時間

常見的日晷 使用日影測時的日晷,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有一根指時針(Gnomon),這根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需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並且正確的指向北極點,也就是都有一根與地球自轉軸平行的指針。觀察這根指針在指定區域內的投影,就能確定時間。現有常見的日晷有下列幾種不同的形式: (1) 水平式日晷(The Horizontal Sundial) 是最常用的日晷,採用水平式的刻度盤,日晷軸的傾斜度,依使用地的緯度設定,刻度需要利用三角函數計算才能確定。適合低緯度的使用。 (2) 赤道式日晷(The Equatorial Sundial) 赤道式日晷是依照使用地的緯度,將軸(指時針)朝向北極固定,觀察軸投影在垂直於軸的圓盤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的裝置。 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軸投影在圓盤上的影子會分在圓盤的北面和南面,適合中低緯度的使用。若將圓盤改為圓環則稱為赤道式羅盤日晷。 (3) 極地晷(The polar Dial) 供指時針投影的平面與指時針平行,即與地平面的夾角與地理緯度相同,並朝向正北。時間的刻畫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來處理,投影的時間線是平行的線條。適合各種不同的緯度使用。 (4) 南向垂直日晷(Vertical Direct South Dial)刻度盤面朝向正南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較適合在中緯度(30~60)使用。 (5) 東或西向垂直式(Vertical Direct East or West)刻度盤面朝向正東或正西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只能在上半日(東向)或下半日(西向)使用,但全球各緯度都適用。 (6) 側向垂直式(Vertical Declining)刻度盤面採用垂直方向的日晷。這一種日晷需要依照建築物的牆面方向換算刻度,不容易製作。依季節及時間的不同,有時不會產生影子。南向與東西垂直日晷都可視為此形的特例。 (7) 投影日晷(Analemmatic Sundial)不設置指時針,僅在地平面依地理緯度的不同繪制不同扁率的橢圓,在其上刻劃時間線,並將長軸指向正東西方向,南北向的短軸上則需刻上日期,指示立竿測量時刻的正確位置。 日晷的角度等計算 日晷的製作除了指時針必需正確的安裝之外,時間線的刻劃也不能忽視。各形日晷時間線的刻劃與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時針的高度等,都有關系。假設地理緯度為φ,指時針的高度為H,要刻劃的時間與正午的差值為T;時間線與指時針的夾角為A,距離為D,則各形日晷的計算式如下: (1)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2) 赤道式日晷:等分圓盤,每小時相當與十五度,正午線垂直朝下。 (3) 極地晷:D=H*TAN(15*T) (4)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5) 東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6) 側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時針與牆面垂線的夾角TAN(W)=SIN(θ)*COT(φ) 指時針高出於牆面的夾角SIN(O)=COS(θ)*COS(φ) 指時針與正午線的時間線差COT(R)=COT(θ)*SIN(φ) 6點與12點時間線的夾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牆面的斜角 (7)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橢圓長軸與短軸的比:sin(φ) 豎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del:太陽的赤緯,V:時間點在短軸方向上的值 D:時間點在長軸方向上的值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中國古代測時儀器。由晷針和晷盤組成,晷盤上有時間刻度,晷針垂直於盤面,通過晷針日影在盤面上的方向就能測定時間。因盤面安置的方向不同,日晷可分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斜晷。日晷的早期歷史尚不清楚,最早的可靠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594)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但晷盤是木製的。後世改用石質晷盤,金屬晷針。北京故宮等處保存的都是清代製造的石質赤道日晷。赤道日晷的晷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指向南北極。相持既久,日晷漸移。——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2) [sundial]∶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鍾,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鍾,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鍾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鍾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5. 日晷是如何顯示時間,月份,季節的

日晷的晷面上有許多刻度線,觀看晷針的影子落在晷面刻度的具體位置,就能讀出季節、月份和時間。

從表到日晷,有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表」如果配上地面適當的刻度劃分,就可以成為一個地平式日晷。然而地平式日晷的刻度需要用到投影幾何知識——這恰恰是中國古代所欠缺的。而赤道式日晷盡管安裝比較復雜,但在刻度上則相對簡單。故中國古代流行赤道式日晷,是很自然的。

原理

日晷名稱是由「日」和「晷」兩字組成。「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因此,所謂日晷,就是白天通過測日影定時間的儀器。日晷計時的原理是這樣。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因為我們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它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來與之相配。

6. 日晷怎麼看時間圖解

日晷看時間圖解如下:

1、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

日晷簡介

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沿用時間長達千年。日晷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

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晷面兩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絕大部分的日晷顯示的都是視太陽時,有些在設計上作了變更,可以顯示標准時或是日光節約時間。

7. 日晷的晷針上端總是指向什麼,日晷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等於當地的什麼

1、日晷晷面應該坐南朝北擺放,晷針指向北極。日晷的安放方位要依據維度而確定。

?2、使用日晷,無論何時,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須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日晷只要適當的調整晷針的傾斜角度,與地球的自轉軸平行,就可以在不同的緯度上使用。

_幸彩且恢擲錳敉隊爸甘臼奔淶墓ぞ摺K申信毯完姓胱槌傘j信淌且桓鱸才蹋忻嬪嫌鋅潭齲魂姓氚滄霸陘信討醒胗肱堂媧怪薄L粽盞秸肷希諗堂嬪喜隊啊S萌貞脅饈奔洳皇歉萑沼暗某ざ齲歉萑沼暗姆較頡0湊貞信堂娣胖夢恢玫牟煌貞蟹治嗟廊貞小⒌仄餃貞小⒘六瀉托標小3嗟廊貞械年信堂嫫叫杏誄嗟爛媯姓脛趕蚰媳奔壞仄餃貞械年信堂嫫椒龐詰鋇氐牡仄矯嬪希渙六械年信堂媧怪庇詰仄矯媯恍標械年釁矯嬤趕蛉我環較頡?

8. 日晷怎麼看時間圖解

利用太陽照射指針形成的影子與圓盤晷面重合的位置判斷時間。

日晷是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晷針又叫「表」,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

赤道式日晷:

赤道式日晷(The ERquatorial Sundial)的晷面為赤道面 ,依照使用地的緯度,使赤道式日晷的晷面平行於赤道面。晷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軸投影在晷盤上的影子會分在晷盤的北面和南面。適合中低緯度地區使用。若將晷盤改為圓環則稱為赤道式羅盤日晷。

赤道式日晷亦稱斜晷。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見的,也是中國古代最經典和傳統的天文觀測儀器。

赤道式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但晷盤是木製的。後世改用石質晷盤,金屬晷針。北京故宮等處保存的都是清代製造的石質赤道式日晷。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日晷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