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
1、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重視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強調地圖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策略、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地圖教學進行指導和強化,並同時形成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每節課向同學說明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時時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並舉實例分析.並且在每班選地理學習成績好的、對地圖掌握有一定心得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學習體會,引起同學對地圖的重視.
2、在教學中注重圖文結合.要讓學生掌握讀圖基本程序,即引導學生先閱讀圖名、圖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線,以此來確定地圖的類型、地域范圍等.學生掌握了讀圖的基本程序,學會有序、有目的地閱讀地圖,就為地圖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進而在課堂上注重將教材中的文字與插圖緊密聯系,然後,培養學生對觀察到的地理現象進行積極的思維,找出地理特徵、地理規律以及各要素之間的聯系,達到准確理解圖像內涵和得出正確結論的目的.3、多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採用現代化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使一些地理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可以加深學生對空間圖形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為析圖打下良好的基礎. 4、注重地圖之間的對比分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地理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各要素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聯系,這種聯系可以用一幅地圖或多幅地圖反映其邏輯關系.因此,利用「一圖多思,多圖並用」來比較分析,是培養學生閱讀地圖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可利用地理圖冊加強地理知識的聯系與延伸,建立思維線索,引導學生將密切相關的、同一區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對地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引申遷移,尋找問題中潛隱的聯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上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等,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例如,通過閱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得出「東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結論.「為什麼」會這樣?再用一幅「中國地形圖」對比閱讀,就可看出地形對人口密度的影響.同理,還可以看出地形與河流、地形與城市分布等的關系.5、訓練學生繪圖製表、缺圖補圖的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會讀圖還要能畫圖,畫圖一方面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地圖記憶的精確度,另一方面有利於更好的理解知識.繪圖是對讀圖的提高和再創造,是提高學生析圖能力的有效方法平時注重加強邊聽邊畫、邊看邊畫、邊想邊畫、邊做邊畫的訓練,力求做好地圖筆記,地圖作業,做到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都要求能勾畫出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另外還注重加強學生繪圖製表、缺圖補圖的技能訓練,「繪制圖表、缺圖補圖」要求學生能模仿、記憶、想像,做到眼、手、腦並用,有利於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是讀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生的動手繪畫過程,使學生養成的動手習慣,加強對地圖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6、以圖導練.在課堂作業、以及每月的月練習,還有單元、半期及期末測試時注意加強對地理觀察、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考察,讓同學感到學圖有所成,學圖有所用,從而能夠從地圖學習中嘗到甜頭,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地圖的學習興趣.總之,在地理學習中要及時總結狠抓重點加強地圖學習的有效性.挖掘地圖信息,善於將熱點問題及時通過地圖表現,反復進行圖文的轉換.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學生的求知慾,逐步引導他們分析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貳』 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
1. 重視地圖教學,教會學生如何看圖。在教學中經常發現,很多的學生對地圖很不熟悉,有些學生甚至不會看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這就給其學習地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為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地理教學中,在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的同時,要向學生特別強調地圖的重要性,教會學生如何看圖,並養成經常檢視地圖的習慣。
在地圖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做出表率。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圖的態度、用圖的技巧和藝術都會對學生形成用圖習慣和培養對地圖的興趣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力求做到「圖文並茂」,重視教材插圖、地圖冊和教學掛圖的使用,多用圖、常用圖、用好圖,把圖和文字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等知識落實到有關圖上,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即實現圖文轉化和文圖轉化,使學生對地圖和其他地理影象逐漸熟悉起來。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的督促和指導。要嚴格要求學生課堂上帶好地圖,養成左圖右書、經常檢視地圖的習慣,堅持一看圖名、二看圖邊、三看圖中的順序;看地圖要有明確的目的,對於圖中的某種地理事物的經緯度位置、與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延伸方向或輪廓形狀特徵,必須仔細檢視並進行記憶。第三,教學中要強化填繪地圖的訓練,以幫助學生在腦海里形成 「心理地圖」,最終在腦中分別形成一張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首先用好圖,然後才能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
2. 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能力及析圖能力。讀圖能力的關鍵是完整而准確地獲取地理影象中的有用地理資訊,並調動相關知識對所獲取的有效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最終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或位置特徵)、變化規律、組成結構、形成原因或與其他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絡。為更好地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資訊的能力,使學生能較順利地讀懂各種地理影象,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型別的地理影象,有意識地設計出系列問題來引導學生讀圖,引領學生正確的讀圖方向,以免學生不知如何入手,或者出現在讀圖過程中「胡思亂想」、偏離主題的現象。
閑的無聊時候,天天看地圖,看多了就行了。地理好不好,和你是不是農村城市沒有什麼關系。
「歷史一條線,地理一張圖。」地圖是地理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最明顯的特徵。沒有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理課本中的各種地圖、景觀圖、示意圖、統計圖等等,有機構成了一個「影象系統」,不同主題和種類的地圖有著不同的用途。地圖是學習地理的一根柺杖,學生學好、用好它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
伴隨著課程的改革和教學手段的更新,對學生掌握地圖的能力也相應提高,但在目前的教學中,對地圖的利用主要還局限在解釋教材內容,因而學生普遍缺乏的是如何讀地圖,並從中發現問題以及怎樣獲取應用地圖的能力。我粗淺地談一談自己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和析圖能力的幾點做法:
一、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讀圖與析圖的一般程式
1、弄清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注記這是讀圖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幫助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在能保證讀圖順利和正確。
2、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資訊是十分豐富的,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所需要的資訊。如:講述「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的成因」,先讓學生觀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亞地區冬、夏季風的風向,進一步引導分析兩要素之間的關系,季風環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確定目標,引發讀圖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的重要一環。因此,制訂適當的讀圖目標,讓學生思索,能激發求知慾,調動積極性。如:「中國的交通業」中,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名稱多,記憶難,可確定起點和目的地,讓學生設定幾條旅遊路線,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讀圖與析圖的典型方法
1 形狀觀察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形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徵,再根據觀察出的形狀特徵把圖形記住。如黃河的幹流形狀象漢字「幾」字、義大利的輪廓象長筒靴……,這些方法能幫學生輕松地判讀出有關圖形,從而為進一步解答有關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2 、重點突破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圖中的重點與關鍵點,並把它牢記,這些關鍵點,往往成為今後讀圖析圖的「切入點」。
3 、對比歸納法某些地理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如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等統計圖,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絡起來,讓學生作比較,「同中求異、異中尋同」,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是學生掌握一大類圖的判讀方法。
4 、點、線、面結合法有些圖必須從點(港口、礦產地、城市等)、線(山脈、河流、鐵路線等)、面(國家、省區、自然帶等)之間的相對位置來幫助記憶和判讀。
5 讓學生在暗示地圖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脈、礦產、暗示地圖填注法鐵路等名稱,是提高學生讀圖、填圖能力的良好方法,不僅可幫助學生記憶地理分布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6 引導學生繪制有關教學用圖是提高學生識圖、析圖能力、簡圖繪製法的有效方法。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指導學生繪制有關簡圖,如世界海陸分布略圖、山河分布示意圖、地理成因圖、等壓線圖、統計圖等。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繪制簡圖,能加深對所繪圖中地理知識的理解,對掌握一些繪圖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實踐價值。
三、地理教學讀圖與析圖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1、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應貫穿在平常的教學中,力求做到「圖文並茂」,把圖和文字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等知識落實到有關圖上,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即一方面用圖使文字具體化與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圖上內容規律化與系統化,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
2、要培養學生養成經常讀圖和用圖分析問題的習慣和對地圖的興趣。培養學生看圖用圖的習慣這是關鍵,而興趣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用圖的動力。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圖態度、用技巧和藝術都對學生形成用圖習慣和培養對地圖的興趣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首先用好圖,然後才能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
3、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地圖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表達了豐富的地理資訊,引導學生思考各種資訊的相互關系,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時可先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學生很容易看出: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為什麼這些地區人口稠密呢?這時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因素影響大?同學們各抒己見,但總結起來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這時可讓學生回顧五帶分布圖,得出人口稠密區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回顧地形圖觀察出大部分位於平原廣闊的近海地區。也可與耕地分布圖比較,得出人口稠密區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區。各要素明了後再綜合總結不難得出:人口稠密區是自然條件好的溫暖溼潤的平原地區。適時引導學生得出,這些地區農業發達,工業、交通、城市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區。這樣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地圖,深入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為解決問題而使用地圖努力學習。
4、正確認識學生初步利用地圖的困難性,注意幫助學生克服認知障礙。中學生學習地理又都是從整體開始的,學習難度大,地理知識難以在腦海里形成整體印象,不易整體把握。地圖就是表示一個區域內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側面,把地圖上標明的事物在大腦中復活成鮮明的形象較困難,學生不易整體把握。其次,地圖是對客觀地理事物的描述,其描述方法與繪畫不同,與學生原有的認知模式相差很大,例如城市用圓圈表示等。再者學生在復雜的地圖上無法正確判讀注記,使地理事物無法迅速正確找到,或錯誤的讀取地理事物的注記。 因此,地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克服這些障礙,地圖使用才能順利,地理課可才能學好。
5、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即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展。初一學生著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讀圖與填圖能力,初二學生還要掌握一些初步的繪圖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樹立起信心。
6、教學用圖在內容上要鮮明、突出,在表現形式上要清晰、醒目。課堂閱讀地圖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要求應從簡單到復雜。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掛圖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目標。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資訊,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主要目標,增加了讀圖析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用圖的積極性。如果講解的問題較復雜,可用幾張內容單一的地圖,一一觀察後再逐次疊加綜合,以判斷不同地理事物的關系。因此精心准備地圖是備課的重要內容,是地理教學中運用好地圖的基礎。
7、運用電教多媒體手段讓抽象的地理符號、圖表聲像俱全,形象具體,增強動態效果,激發學生思維,增強對地圖的興趣和理解。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在地理教學中也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一點通過近些年的各級考試命題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學會讀圖析圖,培養學生用圖的習慣和能力,這既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有是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並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這種學術性論文一般都是發表在學術專刊上的,我們在網上瀏覽這類論文,是要付費的,或者開通會員才可。再說,這類問題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闡述清楚的。所以,這里是沒有好的答案的。
有很多時候,孩子沒有養成自主做事的習慣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給他們擔待太多,遇事比孩子還急,從而孩子總是不把自己的事情當回事,家長應該和孩子商量制定做作業時間,比如孩子在規定時間做完,父母就可以陪他做一會兒游戲或讓她看一會兒他喜歡的電視節目什麼的,如果孩子繼續拖拉,那到規定睡覺的時間就讓他睡覺,讓他自己承擔一下自己做不完的後果,只有讓孩子自己能夠合理的安排了他自己的時間,父母才可以過的輕鬆些。
一、初期,作為過渡期,是需要督促檢查的。習慣需要逐步培養.
二、同小孩講清楚,父母只負責讀題、解答疑問和最後簽名。且只有這三個環節,父母才支援。
三、同小孩明確:作業要獨立完成(當然就其能力,適當兼顧指點)。
四、小孩子做作業時,父母必須「找點事做」。這點非常重要!這是在用行動告訴孩子:「你忙你的,我忙我的!『若需要我幫忙,請叫我!』就是!」父母千萬不能在此時無所事事或看電視、打游戲等。這會導致孩子分心和認為「父母不理他、不愛他。」
五、過渡期,要逐漸放手,循序漸進,要有耐心。
六、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後,自己先主動檢查一遍,再拿給父母檢查。
七、就算父母發現錯漏,最好不要直接指出,而是指引孩子細心檢查一遍。若孩子能通過自檢發現問題,那就更好了
長期以來,班主任起早貪黑,班級工作事無鉅細都要管。這種「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於奔命,事務纏身,不利於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壓抑了學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發揮,不利於現代人素質的培養。班幹部的培養與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與最終目的。如果說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那麼如何培養和管理班幹部就是這門藝術中的重中之重了。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現代教育理論又告訴我們,班主任要建設一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良好班集體,必須建設一支素質良好、認真負責、積極肯干、能獨立高效開展工作的班幹部隊伍。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培養班幹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那麼,如何培養和管理好班幹部隊伍呢?在實踐中,本人主要採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一)加強教育,強化責任班幹部是同學思想教育、文化學習和課餘生活等各項活動的榜樣,在班級管理中起著組織者、管理者和火車頭作用。一個班級能否健康發展,良好的班風學風能否形成,班幹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作為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班幹部會議,教育他們時時刻刻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要在同學中起榜樣和帶頭作用。(二)明確分工,緊密合作班主任、班幹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樹干、樹枝和樹葉,一棵粗壯的樹干如果沒有樹枝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綠蔭的。那麼,如何充分發揮班幹部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呢?本人認為:一方面要有明確的分工,使他們各司其職。當新一輪的班幹部任職後,班主任首先就要召開班幹部會議,明確他們各自的具體職責,幫助班幹部制定好工作計劃和奮斗目標。另一方面要求他們分工不分家,團結一致,協同作戰,共同管理班級事務。本人將班級各項工作分解成學習組、生活組、衛生組、體育組、紀律組、考勤組及藝術組等管理小組。班長全面負責,主要召集各小組委員,對每周情況以書面的形式向班主任匯報。各班委如學習委員負責召集各科課代表,把本周中同學們作業的完成,課堂的反應等方面以書面的形式向班長匯報。這樣班主任對一周班級的情況有一個較為全面地把握,工作才會有的放矢。還有一個措施就是「班級發展每日督控」,班主任要賦予每個班委一定的獎罰權,及時表揚和獎勵表現較好的同學,在值周期間如發現同學的缺點和錯誤,要通過扣分等措施進行制止。小組中每一個值日班委,對分管的工作每天都要有細致的記錄,並在每周的班會上進行總結,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三)熱情扶持,細心指導在工作實踐中,尤其是新任的班幹部,往往由於工作方法不多或不當而影響工作的順利進展。所以,班主任要及時教給他們一些工作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找同學談心?在批評同學時針對不同物件應把握哪些分寸?如何虛心聽取同學意見?如何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使他們掌握靈活有效的方法,增強他們的事能力。要告訴班幹部應多採用與同學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班主任)比如有同學違犯班規,班幹部不能像班主任那樣直接批評同學,而應該從幫助同學的角度出發,採用朋友式、同學式的方式與同學平心靜氣地商談,以求得問題的解決。此外,班幹部在工作中必須公正客觀地處理事情。如果在工作中不講究原則,徇私舞弊,就必定會失去大多數同學的信任與支援,從而使工作無法順利地開展。班幹部有了一些工作實踐經驗後,班主任可在各種具體工作之前,請班幹部提前設想,提前安排,自己充當參謀。如班裡組織聖誕晚會活動,班主任先請班幹部談談具體想法,然後進行補充:怎樣做到文明召開?班裡的家庭特困同學怎麼?假如同學不想表演節目怎麼?……這樣經過班主任的耐心引導,班幹部就會逐漸成熟起來。班主任對於班級事務,既不能包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當班幹部在管理工作中取得進步時,要及時採取一些激勵手段,如信任式激勵、信心式激勵、物質和精神激勵等,給予適當的表揚,增強他們的信心。一旦他們工作出現偏差,不能一味地指責,而是要給予必要的點撥,分析原因後並幫助解決。(四)放手鍛煉,發揮自治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凡屬於養成習慣的事,光反復講未必有用,一句老話,要能游泳必須下水。」所以,班主任就要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班幹部下水,練成游泳的本領。只有放手讓班幹部大膽地工作,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才能培養出一支精乾的班幹部隊伍。當班幹部具有一定威信和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與能力時,就放手讓班幹部自主商討和處理班級事務,培養他們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但要注意把握由易到難的原則,先布置一些簡單的工作,讓他們獨立完成。例如,在召開班委會時,首先是班主任手把手的教給組織的方法,然後就放手讓班長去通知和組織,班主任只是作為列席代表參加會議而已。經過幾次鍛煉,他們就能自行主持會議。以後,班級的大小事情處理都由班長牽頭,其他班委具體負責實施。通過鍛煉,很多班幹部提高了組織管理能力和事能力,在同學中威信越來越高。(五)嚴格要求,促進成長對班幹部要高標准嚴要求,要求同學做到的,班幹部首先要做到、做好。同時,實行民主監督,使班幹部的工作既有管理又有監督。個別班幹部在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後,可能會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居功自傲,不求進步。因此,班主任要及時掌握班幹部的思想動態,適時組織班幹部進行教育學習,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對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誤,也明確指出,決不偏私,讓他們規范、誠實、有效地制定工作計劃、工作小結、活動記錄等,以使他們的工作落到實處。例如,對班幹部的工作實行量化處理,並與每月實行的綜合素質評定直接掛鉤,獎優罰劣,讓班幹部受到同學們的監督,從而更嚴於律己。當然,班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對他們也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班級建設,班主任是關鍵,班幹部是主角。班幹部的培養和管理是一個動態化的復雜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的這些做法還很不夠,需要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班主任只有抓住重點,講究藝術,才能培養和管理好班幹部隊伍,從而帶領班集體朝著健康向上的目標蓬勃發展。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所在,可以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無論是在課本中,還是考試試題中,地圖佔有突出的地位;在初中地理課本中地圖的型別和地圖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涵蓋的內容也很多。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認識地圖習慣,掌握讀圖的方法、培養用圖的意識是地理讀圖習慣培養的重要內容。
一、 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
1. 掌握讀圖程式,培養讀圖技能
讀圖要注意地圖的名稱、圖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線,以確定地圖的型別、范圍等內容。對地圖影象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多角度地對影象進行有效分析,提煉出地理事物的規律、特徵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間聯絡的來龍去脈,准確把握內涵,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把讀圖貫穿始終,把地理事物落實在地圖上,使學生牢固樹立地理空間概念。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圖發給學生,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在地圖上表現出來,加強檢查與督促,使圖植根於學生的腦海,有利於學生准確快速地儲存和提取有效資訊,提高學生思維敏捷性。
2. 學會一圖多思一圖多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歸納性思維
地理事物及多種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聯絡,可以通過地圖准確地反映出來。教師要對地理知識進行歸納、綜合,使學生學會一圖多思、一圖多用。每一副圖都可以提出「是什麼?」、「在哪裡?」,直至解決「為什麼?」,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思維程度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對同一地圖從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這副圖我們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和工、農業比較發達的地方;但把它作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在這一副圖上也可以歸納出世界人口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區。
3. 繪制地理圖或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繪制圖表」要求學生能夠模仿、記憶、想像,做到眼、手、腦並用,有利於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動內容中,要求學生根據表中的資料,參照「繪制氣溫曲線圖」的步驟畫出某地降水柱狀圖,明白氣溫圖與降水圖的區別,氣溫圖是不斷變化的曲線,降水是高度的表示。通過學生的繪制,確實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4. 圖文變換,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主要是資料表格與圖形之間的變換,通過變換培養讀圖能力,如針對人口、資源、氣象、工農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圖文變換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5. 既注意規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地圖反映的是眾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相對位置、空間結構等。有時需要將其中某些組成成分分割開來,以突出某一空間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在讀圖時要求學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圖的概貌,還須對圖中區域性地區、個別地理事物有所認識、分析、了解。
二、 地圖教學措施
1、針對不同型別的地圖採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區圖、地形圖,最好能結合空白輪廓圖,邊學邊練,循序漸進,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脈、河流、島嶼、主要國家和首都、我國省級行政單位。
2、 熟練運用一些模式圖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陸分布簡圖」、「我國主要地形分布簡圖」、「大洲分界線簡圖」等等。能夠熟練並快速地繪制這些簡圖去分析遇到的問題,避免死記硬背和張冠李戴。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提高了學習質量。例如,講解中國地形分布、黃河和長江等大江大河等內容時,用邊講邊繪板圖的方式,將諸多的知識匯總到一張簡略的板圖上,不但便於記憶,還在記憶過程中強化了聯想,以培養學生的能力。
3、對地理課本中出現的一些示意圖,學生難以理解的可通過演示。如在講解地球自轉、公轉產生的意義時可轉動地球儀或圍繞講台轉動,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十分直觀具體。此外,讀示意圖、剖面圖要注重概念、原理與規律。此類影象旨在用直觀、形象、簡潔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是用來解釋地理教學中「為什麼這樣?」 的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注意採用觀察法、分解法、動態法等引導學生找出圖中有關地理概念的關鍵點或要素,並加以識別、理解,然後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深刻、准確理解影象所表達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及規律。例如,七年級上冊第43頁讀圖題,讀「圖3.14六大板塊分布圖」,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圖中板塊塊運動的方向是擠壓還是,推測可能的發生的位置變化。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板塊張裂凹陷形成裂谷和海洋的過程,擠壓褶皺形成斷裂,山脈,高原等;並明確地殼運動帶來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
4、學習地理,地理教師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為本,展開師生雙邊活動。把講新課讀地圖讀課 *** 練習融為一體,對於塊狀特徵突出的政區圖湖泊圖等我們可以裁剪地圖,採取以技能帶知識,以活動帶技能的方法可以將知識與技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有效地促進知識與能力的轉換。例如,在東南亞政區教學中,我用一張白紙套畫一副亞洲政區空白圖,海洋部分著藍色。東南亞國家形狀另外用硬紙按照比例裁剪,課堂上讓學生把國家拼貼到相應位置去。在教學「中國行政區劃」一節內容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硬紙片裁剪製作特殊的省級行政單位,並塗上不同的顏色加以識別。凡此種種,均已取得不錯的效果。
5、一幫一,一對紅,小組合作共進步。充分發揮小組的力量,讓好學生代替老師督促學生,檢查學生的作業,講解不會的知識,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對每個小組進行定期考核打分,對表現最優秀,進步最快的小組進行表揚獎勵,對表現不好的小組給予相應的懲罰,促進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同學們學習的有動力、有 *** 、有干勁。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願我們都能夠以此作為教學指導思想,以真正的素質教育為己任,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發展。培養學生左圖右書,學習地理,不離地圖的習慣; 掌握運用地圖的基本技能,會運用地圖查詢地理資訊,養成從地圖上獲得資訊的習慣。通過閱讀地理影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學生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叄』 如何提高地理讀圖能力
一、強化讀圖表步驟的課堂教學訓練,養成讀圖好習慣。
這就要求從教材入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拿到一幅圖,要做到「讀圖四步走」:一讀圖名,即這是幅什麼圖?二讀圖例和注記,即圖中的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要看清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麼?四讀取圖表中表達了哪些地理信息?「讀圖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這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在地理高考中因讀圖習慣不良,漏讀、誤讀圖名或漏讀、誤讀圖例而導致失分的事例不勝枚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途徑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做到「讀圖四步走」。
二、強化教材中圖表的閱讀與識記,是認識其他圖表的基礎
地理教材中匯集了大量圖表,只有對教材中圖表做到熟記於心,才能有助於認識出現的變式圖、大比例尺的區域圖等難度較大的圖。
例如對變式圖處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體恢復,回歸基本。如有關晨昏線的讀圖題同學們普遍感覺較難,就是因為變式圖特別多(約有20種)。但最基本的形式卻只有兩種,即側視圖和俯視圖。在復習時我們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圖形,再重點弄清每一種變式圖與基本圖形是什麼關系,是如何「變」的。解題時先將局部圖恢復為整體圖,將變式力回歸為基本圖,可以使此類題大大簡化。同時,在平時復習中要注意總結一些讀圖「法則」。
再如要認識小范圍、大比例區域圖,除了要根據經緯線進行空是定位外,還要求學生識記一些地面上點狀的重要標志以及線狀的輪廓,點狀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礦產地、城市等,線狀的如河流、島嶼、海陸、行政區等,只有從教材上識記,才能有助於認識區域圖。
三、強化圖表歸類的教學訓練,培養對不同圖表的閱讀方法
經過閱讀步驟和對教材中圖表的閱讀和識記,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基本的讀圖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就必須將圖表歸類,了解不同圖表的特點,指導學生總結各類圖表的讀圖方法和關鍵注意點。在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類型有:「變式圖」、「疊加圖」、「等值線圖」、「統計圖」和「區域圖」,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紹一下這些常見圖形的特點和閱讀方法。
1、「變式圖」,就是從教材中的圖演變而來。這類圖形雖然看上去沒有見過,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尋根導源」,並非無從讀起。如:光照變式圖、地球公轉變式圖、氣候類型變式圖等。下面主要介紹光照圖的閱讀技巧:光照圖的種類比較多,此類圖的解題關鍵要求學生牢記一些基本圖形的基礎上逐步掌握讀圖的技巧和方法。當解題的已知條件不夠時,要充分發掘圖形中隱含的條件。如:晨線與赤道的交點處,其經線的地方時時為6點,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其經線的地方時為18點,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正午時12時,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利用地球的自轉方向確定「東」和「西」等。
2、「疊加圖」,就是幾種地理要素的內容疊加在一幅圖上。雖然讀起來相互之間有些干擾,但只要採取「分而治之」並注意其交叉點的辦法還是不難解決的。如中國和美國的版圖疊加在一起,我們只有分開讀,再進行疊加對比,找出其相同和不同處。若不會讀圖,自然就無從答起。
3、「等值線圖」,包括等溫線圖、等壓線圖、等高線圖、等深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震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這類圖都遵循「等值線原理」即:凸向高(指數值)處反而低。(如山谷、低壓槽、寒流等),凸向低處(指數值)反而高。(如山脊、高壓脊、暖流等)。具體含義是:若為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凸向低處為山脊;若為等壓線,凸高處為低槽,凸向你處為高壓脊;若為海洋表面等溫線,凸向高處為寒流,凸向低處為暖流。
4、「統計圖」,包括柱狀統計圖(有縱向的和橫向的)、折線統計圖、扇狀統計圖、餅狀統計圖、三角狀統計圖等。這類圖表讀圖的關鍵,是要讀懂、讀通坐標的含義,尤其是要注意坐標軸上數字的單位。
5、「區域圖」,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域的圖形。這類圖又可根據圖中所示內容分為區域地形圖、氣候圖、洋流圖、資源圖、農業地域圖、工業分布圖、交通圖等。讀區域圖,重要的是正確識別圖示地區是什麼地方?這就要根據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面狀地理事物的相關位置等去加以識別。如: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圖。要提高讀此類圖的能力,就要在平時要求學生對重要經緯線(如0經線180經線,30E,120E,赤道、23 26 N,23 26S,66 34N等)所經過的區域加以關注,再加上各類圖表歸類分析和總結,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網路狀的地球,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相互位置,在復習大洲、大洋的基礎上,讓學生記住重要經緯線穿過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大地形、氣候區;在復習高中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豐富這些經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遊點等,經過以上訓練,當給你地球上一點或線時,學生腦海中涌現的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
『肆』 請問怎樣提高地理讀圖能力
地理其實是個很模式化的學科,尤其是在回答人文地理的問答題,它總共就那麼幾個因素,到時候一條一條的套用,當然還要熟悉地圖。比如問區位因素,先在腦子里理順一下,分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再細化自然因素又有地形,地理位置,氣候,等等,社會因素又有科技,經濟等等,再一點一點套,加以展開,力求全面。
自然地理要靠理解,但其實它考察的重點和難點基本是不變的,它的題型也就那麼幾種,把圍繞某個知識點的各種題型都做做,會有收獲。
另外就是多看看高考題,看看都考些什麼,要怎麼答,回答一定要用專用術語地理不難關鍵看方法!!一般都是以地區為背景的!以南亞為例,當你面對南亞的地區圖時一定要聯想:這里的氣候 地形 經濟 時區 主要物產 主要河流山脈 海峽 等等.一定要會聯想,會比較.當你復習南亞時可以想想同緯度的東南亞 北美等地區和南亞相同和不同之處!!這樣記憶比較輕松!!還要要經常看看地圖譬如世界氣候分布圖 洋流分布 分區地理 中國的:鐵路 主要地形 礦藏氣候等! 還要記住幾條主要經緯線川過的地區!!一東經90為例:孟加拉灣 中國青藏高原 俄羅斯 印度洋等!這樣記憶地圖在腦中就不怕了!考試時的給經緯度判斷什麼地區問題簡單了!!! 當作別的科累時看看地理地圖記住幾個地名什麼的 地理一定可以學好的!!考試的重點地區我認為:伊朗(伊朗對美的強硬態度以及和中國接壤的關系應關注)東亞地區(朝鮮核問題日本對二戰的態度等都可以出綜合題)非洲(胡錦濤出訪非洲是熱點 第三世界崛起)以及個大國:美國 日本 俄羅斯 中國 歐盟 澳大利亞等都容易做比較題,相同不同處等.中國的東中西部比較 交通 環境等都要注意!大概就這些吧!!!!
如何復習地理?
地理是文科綜合的又一重要科目,地理的復習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具體地說,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重視基礎知識,學會 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重視基礎知識。無論是「3+2」還是「3+x」考試都非常強調能力,但能力總是從基礎知識切入,運用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綜合、解決實際問題。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就難以提高能力。
重視知識結構。我們在熟記這些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對它們進行歸納、概括、整理,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因為良好的知識結構,不僅有利於自己整體把握和牢固掌握知識,同時還能鑲嵌新知識、豐富原有認知結構,提高知識的使用價值。更為重要的是體系化的知識才有可能
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2)重視運用地理圖表,注意圖文轉換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載體,是地理現象的「信息庫」,是各地理要素綜合和具體體現的「綜合體」,它可代替大量語言文字,既有形象直觀性,又有抽象概括性,既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因此,首先應有識、繪、填、讀圖的習慣,把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地圖上,做到心中有圖。其次,應重視圖文轉換。對於同一內容,可通過變換、增加圖形或改變提問角度以及增加圖文互換的練習訓練等方式,來培養提高自己的讀圖分析能力。在復習地理知識時,動手繪畫簡圖,以圖為線把各部分知識串聯起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克服了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3)加強橫向聯系,注意學科滲透、提高綜合分析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加強橫向聯系。在復習中要重視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對於有些知識點要進行相應的拓展和遷移,學會舉一反三,把相似、相近的知識聯系起來,如在復習等高線時,就要聯系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震線、等壓面等知識。
注意學科滲透。鑒於地理知識的綜合性和考試要求,在平時學習中,完全有必要建立與其他各學科進行全面或廣泛的聯系,進行學科間的滲透。尤其是涉及一些國家和地區領土、領海的爭端,民族、宗教的沖突,以及當今的熱點問題,都應聯系當時、當地的政治、歷史背景。
(4)注重聯系實際,注意區域地理的復習
注重聯系實際。復習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應多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聯系鄉土、國內外實際,把知識學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注意區域地理的復習。盡管地理學科的測試可能以高中地理為主,適當滲透初中地理,但由於高考命題中注意綜合性、應用性的考查,而區域地理在這個方面有著獨特的地位。在復習某個區域時要全面考慮它的地形、氣候、水文、經濟、歷史、政治等知識,絕不能單純地復習地理知識,而是要運用地理基礎知識和原理,進行分析、比較、綜合,達到解決區域實際問題的目的。
(5)關注新聞地理,注視時事焦點
新聞時事焦點歷來是高考的熱點,因此在平時要關注全球時事熱點,注意積累新聞地理、時事焦點的有關資料。同時應注意發生事件的歷史背景、政治原因以及發生地的地理史實,並加以必要的分析和評述,達到有備無患。贊同2| 評論
『伍』 培養高中地理圖表解讀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
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精粹,也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對圖表的解讀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教會學生解讀地理圖表信息,是地理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培養高中地理圖表解讀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供大家參考!
培養高中地理圖表解讀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
提高學生解讀圖表能力,就是要讓學生能對圖表做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綜合、分析、歸納,得出各種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判斷、推理、闡釋,最終解決地理問題。教師要採用何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就非常值得地理教師進行探究。
地理圖表,是地理事實的骨架。它是地理知識的出發點,也是地理知識的歸宿。一圖一表,勝過千言萬語。地理圖表類型可謂五花八門,例如,區域分布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等。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各種圖表常交替使用、相互配合,即豐富了地理教學的內容,又極大的增強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圖表的解讀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要讓學生達到對圖表做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綜合、分析,獲取各種有用信息,判斷、推理,最終解決地理問題,地理教學中必須對學生圖表解讀能力進行培養。教師採用何種方式、方法提高學生解讀圖表能力就值得地理教師進行思考。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主要從圖文轉換能力、區域空間定位能力、挖掘隱含條件能力、圖表歸納整合能力等四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性
1.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被稱為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徵是大量運用圖表表達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各地理要素間的相互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地圖以圖象、符號等形式,表現了大量的空間、時間信息,又以形象直觀的形式,使人們容易接受,它成為聯系地理事物與人的認識過程的重要工具,它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教材。地圖能幫助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建立形象思維。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理圖表,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概括、提取信息,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學生讀圖與析圖能力是地理教學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內容,是落實新課標「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的過程。
2.地理教材及習題中圖表的普遍應用。地理教材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圖表數量多。現行的中學地理教材,各種圖表比比皆是;地理高考題和平時考試題、練習題,涉及地圖的試題比重很大。因此,正確運用圖表解決地理問題成為高中學生特別是文科生的基本地理技能,地圖教學也就成為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地理教學及學生讀圖能力的現狀
初中階段雖然開設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等地理課程,但是中考不考地理知識,導致薄弱學校不安排專職地理教師,地理教學多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都不重視地理課的學習。
高中階段,地理課作為必修課程之一,各校有了專職地理教師。高一段每周二節地理課,上課以外不安排輔導和月考;加之學生課程多、高二文理要分科,學理科的學生不重視,學校的地理教學仍然很艱難。到了高二後,理科班每周一節地理課,只是應付學業水平考試;只有文科學生才真正開始了地理課的學習,也就是說中學階段的地理教學是從高二文科班開始重視的。
根據教學、輔導、學生做習題及試卷分析情況,剛進入高二的學生讀圖能力非常差,有的學生連最基本最簡單的地形圖,政區圖都看不懂,更別說用圖來分析地理問題了。所以,在高二文科班的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讀圖能力培養便成為重要而緊迫的教學任務。
三、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措施
(一)、明確讀圖程序。
1、熟悉地圖類型,明確要查找的地理要素。不同的地圖反映不同的內容,在查找地理要素時應在相應主題的圖上去找,這樣的主題圖內容清晰易找。如找城市、看某行政區的位置、輪廓形狀,最好在「政區圖」上找;看某地區的地形、地勢特徵應看「設色地形圖」或「等高線地形圖」。
2、認識地圖上的方向和圖例。地圖上的方向和圖例就是讀圖的鑰匙,認清了方向、讀懂了圖例就為讀圖做好了准備。特別是在極地地區圖及大范圍區域圖上,判斷方向要慎重。另外,了解圖例和注記,才能正確讀圖和理解圖。
3、准確用圖。在做到明確查找要素、找對地圖類型、認清了方向和圖例之後,再細心的去看圖、思考、分析。
(二)、掌握讀圖技巧
1、把地理事物的特徵與熟悉的事物聯系。如記憶一些國家及省區的輪廓形狀、河流幹流及水系形狀等,應與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去記億。
2. 按照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理解記憶。(1)按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時間順序讀圖。如讀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地球運動圖、流量過程曲線圖、人口增長統計圖、能源消費構成變化圖等。(2)按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間順序理解記億圖。如氣壓帶風帶圖、氣候分布圖、自然帶分布圖等等都有分布規律可循。
3、重視空間定位。讀出事物的地理位置,是讀圖的基本要求,其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經濟地理位置及事物間的相對位置。
4、圖文結合,加強聯系。將文字中提到的地理事物與圖形中的具體位置結合,使人感到明晰。一方面圖形可使文字具體化與形象化,另一方面文字又使圖上內容規律化與系統化,可增強理解和記憶。
5、利用地圖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圖中各種信息的相互關系,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如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找出人口稠密區,分析這些地區人口稠密的原因?先提出影響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再讓學生觀察該地區的地形、城市、工農業分布,認識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找出答案。即將一個區域的各種地圖「疊加」起來讀,便於了解該區域的地理特徵,理解其成因。
(三)、培養讀圖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習主動性的動力。老師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 將成為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習慣的重要一環。
1、明確地圖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地圖在學習地理中的重要性,使其對地圖產生興趣和學習的慾望。
2、確定學習目標,引發讀圖興趣 。制訂適當的讀圖目標,讓學生看圖思考,以激發求知慾,調動積極性。
3、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我們把不同地理要素放置在不同圖幅上,這樣展示的每幅圖內容單一,觀看清析明確;多媒體順次將學習內容展出,避免大量內容同時出現,學生看後印象深效果好;多媒體展現的圖幅大,色彩豐富,還可配上音樂、講解等,觀看效果好。
4、把地圖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地理新課程教學標准要求「使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豐富的地圖知識作指導,才能正確認識事物,理解問題。如在電視上看天氣預報、旅遊前對所到地區氣候的了解(高中地理www.gaozhong.cc)及物品准備、查找旅遊線路、查找新聞事件的位置等等。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運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能體驗成功感。
5、野外觀察,加深對地圖的理解。指導學生利用節假日外出、郊遊,觀察當地及途經地的地形地貌、岩層、土壤、植被、方位等,以形成感性認識,加深對相應地圖內容的理解。
6、看圖講課。為了激發學生讀圖、用圖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應看著地圖講或在黑版上便畫便講。如講天體運動、區域地理。
(四)、講課多用圖
教師在課堂上多用圖、繪圖,能在潛移默化中教給學生識圖方法、培養學生繪圖能力,使學生形成繪圖用圖的習慣。
(五)、課後多練習
課後讓學生做適當的讀圖、填圖、繪圖訓練,以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鞏固提高和技能的養成。
以上為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一些認識和做法。學生讀圖能力的形成,需要地理教師重視並長期有意識的引導訓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中地理知識記憶策略:用好地圖、理論聯系實際
地理作為高中文科的一門重要學科,學法上有著與其他學科許多共同點。如:科學的學習態度;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時還有它獨特的學法。其實我們一直強調的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思維方法,如果不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學起來勢必會吃力很多。下面是由高中學習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識記憶策略,希望對大家學習和記憶高中地理知識有幫助!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
復習中國地理:可看10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4、巧妙記憶地理知識
①諧音記憶法。例: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②口訣記憶法。例: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川西二寧青甘陝,內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
地理是人類最古老的學科之一。開天闢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著地球的滄海桑田,也帶給了古老的人類無窮的好奇與想像。忽忽數十個世紀,人類一直在感受著自然造物的神奇,並通過人與自然的往來交流中,地理學不斷被拓展出新的意義與內涵。時至今日,地理事物與現象變成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不僅僅局限於經典意義上的山川面貌、星辰運行等自然地理的內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旅遊等人文層面的印記。由此延伸,進而折射出社會風貌真實的投影。上至宇宙空間,下到地球內部,還有我們生活的人類社會,這些都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都屬於地理學的研究范疇。地理學還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地理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到許多有用的地理知識。不僅如此,地理學在現代科學中還需要佔有重要地位,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起著重要作用。
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們怎樣才能學好地理呢?首先,我們得明確,為什麼學地理?學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學習有三個層次:是什麼、在哪裡、為什麼。很多進入高一的學生,會覺得地理很難學,原因是高中地理與初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初中多為「是什麼,在哪裡」,而高中是「為什麼」,尤其高一上冊的自然地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理解難度大;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如學生對四季更替,邊遠地區鄉村學生對工業布局都缺乏感性認識。其實地理很簡單,學習地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要學會閱讀理解地理教科書
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閱讀理解,地理不同另兩個文科之處在於,對教材知識點必須理解記憶而不要死記硬背,要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積極思考。
上課時間有老師的引導,可以少走彎路,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初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復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所以,一定抓緊學習的主陣地課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冊),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恆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第三、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聯系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下冊、選修教材一和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
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地理學習不能夠離開地圖。
第一、「圖文結合易學好記」,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即形成「腦圖」。在歷次高考地理試卷中,都有許多無圖考圖的題目,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十分重視構建「腦圖」的訓練。
第二、抓"讀圖"明"空間",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從歷年高考地理試題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試題直接或間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知識。在區域地理學習中更應重視地圖的運用。
第三、地圖學習要學會分類、讀圖、變圖、用圖。
學會分類,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漫畫圖、數據圖、結構圖、等值線圖等。
學會讀圖,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細節,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④聯系實際。學會變圖,如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圖文轉換等。
學會用圖,如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等。用圖記憶就是記的時候,應該直接把文字放到圖上記,當涉及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你的腦子里反映出來的是有文字的圖片而不單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讀圖一樣回答各種問題了,不管是文字題還是讀圖題都可以解決。
學習地理要學會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養成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左書右圖,圖文並茂」,從地圖中獲取知識信息,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地圖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使用地圖的方法和習慣,學習地理就會學得輕松、學得有趣,才能學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
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復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復習兩個環節。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處,便於上課分配注意力,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鍾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復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里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高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等,因此,復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收集信息理論聯系實際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刊雜志、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信息。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內外的時事熱點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還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野外觀察和社會活動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陸』 如何培養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
地圖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地圖向來在地理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表現初中地理知識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表以及繪制圖表的能力。那麼,教師該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呢?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初中教材中地圖的分類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教師務必注重初中地理重點的教學,尤其是初中地理中的地圖教學。在進行地圖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地圖進行分類,並且教會學生如何對地圖進行分類,然後再通過一定的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初中地理讀圖能力。
初中地理地圖的學習過程大多由「看—寫—填—畫」這四步組成的。學生要經常看初中地理地圖,經常進行回顧,經常拿出不同類別的空圖來進行填圖,然後再重新畫出來,並將相關知識在地圖上進行標注,尤其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事物名稱。例如,在講解七大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繪圖,再進行填寫,然後標志出相關的名稱等地理信息。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的掌握,而且能幫助學生養成利用地圖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對初中地理學習的學習興趣。
二、夯實基礎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地教會學生如何對地圖進行有效的分類,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當然,任何教學的基礎都應當夯實基礎。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從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知,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是不完全的。有的學生甚至連我國地圖都不熟識,對我國省份的位置的掌握也不牢。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徹底地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礎知識。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初中地理知識水平、培養學生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重視基礎的意識,如相關的地理名稱、地理事物等。再如,學生應當熟記一些相關的大江大海的名稱、地理位置以及地圖上重要的國家位置等。對基礎知識的積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讀圖分析的能力,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二)構建知識體系
初中地理各章節的學習是相互聯系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正確引導學生構建起清晰完整的初中地理學習體系,從而形成初中地理學習網路,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初中地理基礎知識庫,以在需要的時候能隨時「取出」使用,能盡快高效地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某一新知識的時候,教師要用聯系的觀點來進行講解,要把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系起來,以方便學生進行記憶。而知識體系是聯系知識內部聯系的方法,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牢記初中地理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初中地理學習興趣。
三、讓學生學會看地圖
地圖是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的形式,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多利用課本上的地圖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養成用地圖進行分析的習慣。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用文字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學生大多無法正確地判斷出整個地理過程,而如果藉助地圖進行輔助理解,就會方便很多。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類比法、分析法以及綜合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地理運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地圖等圖像來幫助學生進行分析觀察,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一定的地圖圖像,進而有效地啟發學生大膽的創新聯想。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板書或是在黑板上進行畫圖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養成用圖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
四、培養學生通過繪圖理解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通過繪畫理解問題的能力。繪圖是進行讀圖活動的前期准備,也是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多讓學生繪圖,然後通過繪圖來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及認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繪圖、讀圖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示範解題過程,在黑板上板書圖畫,然後通過讀圖解決問題。之後,教師再提出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自行繪圖,然後要求學生通過讀圖來解答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從模仿開始學習繪圖,然後培養學生用地圖分析問題的意識,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有成就感,而且能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明白地圖學習的重要性,並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解決問題。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緊抓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激發學生對初中地理的學習熱情。
『柒』 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
1. 重視地圖教學,教會學生如何看圖。在教學中經常發現,很多的學生對地圖很不熟悉,有些學生甚至不會看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這就給其學習地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為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地理教學中,在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的同時,要向學生特別強調地圖的重要性,教會學生如何看圖,並養成經常查看地圖的習慣。
在地圖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做出表率。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圖的態度、用圖的技巧和藝術都會對學生形成用圖習慣和培養對地圖的興趣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力求做到「圖文並茂」,重視教材插圖、地圖冊和教學掛圖的使用,多用圖、常用圖、用好圖,把圖和文字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等知識落實到有關圖上,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即實現圖文轉化和文圖轉化,使學生對地圖和其他地理圖像逐漸熟悉起來。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的督促和指導。要嚴格要求學生課堂上帶好地圖,養成左圖右書、經常查看地圖的習慣,堅持一看圖名、二看圖邊、三看圖中的順序;看地圖要有明確的目的,對於圖中的某種地理事物的經緯度位置、與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延伸方向或輪廓形狀特徵,必須仔細查看並進行記憶。第三,教學中要強化填繪地圖的訓練,以幫助學生在腦海里形成 「心理地圖」,最終在腦中分別形成一張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首先用好圖,然後才能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和興趣。
2. 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及析圖能力。讀圖能力的關鍵是完整而准確地獲取地理圖像中的有用地理信息,並調動相關知識對所獲取的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最終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或位置特徵)、變化規律、組成結構、形成原因或與其他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為更好地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使學生能較順利地讀懂各種地理圖像,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類型的地理圖像,有意識地設計出系列問題來引導學生讀圖,引領學生正確的讀圖方向,以免學生不知如何入手,或者出現在讀圖過程中「胡思亂想」、偏離主題的現象。
『捌』 試分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讀圖能力的訓練
准確識讀地理圖表,有助於學生獲取更多有效信息,從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性。那麼,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來努力:
1.教會學生准確把握讀圖程序
高中學生一定要學會閱讀地理圖表。首先要看圖名,圖名指出該圖表所屬,這是讀圖的必要前提。養成先讀圖名的好習慣,可以為學生節約很多時間。其次要看地理圖表的圖例和注記。圖例一般與所要表示的內容有關,每幅圖表需要表示的內容都不一樣,讀懂了圖例,就為地圖閱讀打下了基礎。最後要看圖表的內容,分析地圖的主體。要引導學生結合圖名、圖例、圖的主體對圖表進行分析,緊扣題目設問,從圖表中獲取有效地理信息。
2.課堂中強化訓練學生繪圖技能
地理繪圖是學習研究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光要求地理教師掌握一手描繪地圖的好本領,還要求學生也具備基本圖表的繪圖能力。地理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就應該適時安排一些繪圖活動,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3.注重圖文圖表轉換,提高圖表分析技能
學生要學會圖文轉換,不要憑空去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要把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各類圖形結合起來,這樣才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師還要教會學生進行各種表格與圖形之間的轉換,比如將餅狀圖變成柱狀圖,將光照圖中的側視圖變成俯視圖等等。變換圖形之後,教師再通過改變設問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4.重視多圖並用,有助於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地理事物之間本來就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所以教學中要善於運用多幅圖來綜合分析、對比各種地理事物,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比如,在分析氣候特點時,就要分析氣溫與降水圖。分析區域特徵則要綜合分析人口、資源、經濟與自然環境等各方面的特點。教學中把多種地理圖表綜合運用起來,這樣會使學生對各種地理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准確。
新課程標准指出:「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只要我們地理教師能在教學中,有意識、有步驟地引導學生使用地圖,相信學生的讀圖技能必將有大幅度提高,從而保證高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性。
『玖』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讀圖能力
一、從環境入手——創設良好的讀圖環境
環境是培養一個人習慣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高中階段的各種地圖較為復雜,更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室里粘貼一些較為常見的地圖,如比較常見的典型圖表;糧食方面的中國商品糧基地分布圖、中國商品棉基地分布圖;林業方面的中國草原資源、我國四大牧區分布圖;工業方面的滬寧杭工業基地圖,等等。當然,這些地圖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展示。
二、從教材入手——教材文字與圖片結合
高中生雖然經歷了初中三年的知識學習,有了一定的讀圖基礎。不過,高中地理知識和初中地理知識相比要深得多,所呈現的圖也復雜得多。在初始階段必須結合教材進行讀圖:第一,結合教材文字學會讀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單純依靠一幅圖,就讓他說出個所以然,這顯然很不現實。以「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一節為例,對於其中的生物進化與環境演變圖,如果單純依靠這個圖,學生肯定無法讀出內容,但如果結合旁邊的文字說明進行講解,學生就知道這個圖要告訴我們什麼信息了,當再次看到這幅圖時就能讀出裡面蘊含的信息了。第二,藉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讀圖。教材中的一些文字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有時比較難看懂的圖,學生藉助教材文字還是難以理解圖中所蘊含的信息,這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把教材文字變成形象化的視頻,有了教材文字和多媒體信息描述的幫助,學生讀起來圖來就會簡單容易得多。
三、學會識圖
1、示意圖
示意圖是用地理符號和線條表達地理事物的結構、成因、相互關系及變化過程的圖形。其特點是主題突出、清晰易懂, 判讀時要分析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時空變化特點及其規律等。如地球公轉示意圖、光照示意圖等。
2. 分布圖
分布圖是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空間分布的圖, 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世界火山和地震帶分布圖等。這些圖看起來比較復雜難記, 但掌握了相關地理事物的成因、特點和分布規律後, 自然也就不那麼難記了。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是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的圖表之一, 可有的學生總是記不住, 原因是對各種氣候類型的特點等相關知識掌握不牢。知識都是前後聯系, 一環套一環的, 所以任何一個知識鏈都不能出現脫節現象。
3. 統計圖
統計圖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過程及地理信息量化處理的一種形式。其最大優點是信息簡明扼要, 表達方式形象直觀, 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常見的表現形式有線狀圖、餅狀圖、柱狀圖等。對於統計圖的判讀, 要分清它的結構類型、數據指標的大小及變化趨勢等。
4.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也是常見的地理圖表類型之一, 用於反映同一地理要素空間分布規律和變化特徵, 主要包括等溫線圖、等壓線圖、等高線圖等。考試常通過等值線圖考查學生的數值計算能力、走向描述能力等。如運用等高線圖, 要求學生判斷地形種類、地形部位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地勢高低起伏及相關運用等。對於等值線圖, 要注意等值線的數值大小、凸起方向、疏密程度等。
總之,學生讀圖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即從不習慣到習慣, 從不喜歡到喜歡, 從陌生到熟悉, 從不會到會。只有通過地理教學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作用, 大部分學生都能逐漸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學習習慣, 才能掌握一定的讀圖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