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哲學地理文學有什麼區別
人文地理學哲學方法論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主要與四個哲學方法論流派有關,即經驗主義、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其中經驗主義是人文地理學最古老的方法論,也是傳統地理學的主流。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方法論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引入地理學的,是當代人文地理學的重要方法論。
一、 經驗主義方法論
大多數學科都起源於經驗主義者的實踐,人文地理學也不例外。縱觀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程,從古典地理學發展時期包羅萬象的「科學之母」地位,到近代科學知識的分化發展,地理學者們一直就在尋求關於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識和地理學的基本規律。由於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和研究內容的龐雜是地理學帶有強烈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使其往往局限於對復雜現象的定性描述,建立的只是半科學、半文學的知識體系。
歸納法是經驗主義的方法論基礎。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基本途徑是通過調查,收集各地區的基礎資料,進行整理、歸納,採用地理學的研究思路進行表述,進而解釋各地區的差異,揭示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經驗注意方法的特徵,一方面觀察是重點,通過調查及實地研究,進行經驗判斷與評論,得出結論。人文地理學的區域研究最為典型,由於每個地方都具有獨特性,因而區域研究的哲學基礎是例外論的,區域分異論的代表人物哈特向就認為地理學解決獨特事件。另一方面,強調綜合和歸納的作用。人文地理學家常常從觀察人文現象的某個方面開始,通過分析研究資料,以求發現具有普遍意義的模式。但是由於歸納是從個別推論一般,從已知推論未知,從過去推論未來,從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上看,它存在著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個個有關的肯定和否定的經驗事實都搜集起來,很難提出假設,發展理論。
二、 實證主義方法論
當代科學哲學中,第一個比較完備的形態或學派叫輯經驗主義,它形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面且至今仍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方法論,是西方科學哲學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哲學派別。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科學的兩大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或理性),換言之對任何事物合乎科學的理解必須有意義並且同實際觀察相符,兩者缺一不可。建立科學的理論描述世界萬物間的邏輯,並通過觀察進行證實是其方法論的核心。實證主義方法論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學的計量與理論革命。一方面,與地理學相近的一些學科的滲透,如產生於經濟學界的區位論引入了人文地理學,一些非地理學者嘗試用新方法應用到地理問題的解釋上,例如物理學者斯圖瓦特早在1947年在地理學評論上發表了關於人口分布與平衡的實驗數學規劃。另一方面,一些地理工作者開始尋求可以應用到地理問 題的定量方法,發展地理學的理論,以解決傳統地理學的諸多弊端。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謀求地理學的科學化與定量化的觀點和行動在歐美地理學界擴展開來。最早是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加里森領導的小組首開數量研究之風。60年代,計量地理研究的潮流傳遍西方地理學界。由於使用數學方法來處理的問題,經常是具有空間分布的間題,這些問題的基本要素容易抽象建立數學模式,這就導致計量與理論運動的倡導者們把大量精力投人空間分布的研究上。把研究重點從原先的區域方面轉到空間分析和空間聯繫上。並尋求空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哈格特的《人文地理學的區位分析》(1965)為人文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他把一個樞紐區分解為六個要素:相互作用、網路、樞紐、等級系列、面、擴散,建立了區位結構分析的一般程序。哈維的地理學中的解釋一書,從邏輯實證主義哲學立場上總結了地理學計量革命的方法論,也是理論地理學發展史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學較之傳統人文地理學有了許多革命性變化。 首先,發展了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傳統地理學關注地區特點因而是獨特的,理論發展受到抑制。空間科學的地理學則尋求用空分布的普遍規律來解釋各地區的獨特事件。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引人,使地理學作為空間科學重建了研究內容和理論主體。例如人文地理學就確立了中心地理論、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空間相互作用理論等。建構人文地理學的科學理論,正切中了傳統地理學的要害。人文地理學者們把他們的注意力移到空間行為和空間分布的規律上,這種對規律的實證主義關注,加強了目前絕大多數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礎。
其次,在空間科學的理論框架內更多地採用了演繹邏輯,即從某些一般性規律出發,將其應用於特殊事件。提出理論的過程與歸納法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加強了人文地理學的科學化。實證研究所採用的數量化技術,意味著空間分析上的精確性,取代了傳統人文地理學的模糊化的推論。
應當承認,實證主義方法論在人文地理學應用中也有其不足之處。表現在:第一,經濟決定論的傾向。實證主義學派對人的看法類似於新古典經濟學中「經濟人」的概念。人的行為並非僅受經濟單一因素的影響,完全服從空間的支配。第二,實證主義模型含有強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個地方觀察到的行為被設想為所有行為的規范。第三,地理系統是開放的多變數系統,難以模擬實驗,無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繹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對性。這是因為實證主義認為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它們都是一種「物」,故而遵從同樣的科學法則。這樣,實證主義目前只是在區位理論、空間相互作用理論上表現出明顯效果,而在文化地理、社會地理與歷史地理等方面則需求助於人本主義方法。
三、 人本主義方法論
針對實證主義人文地理學忽視人這個主體的傾向,一些西方人文地理學者受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加強了對人的研究,以人這個卞體為出發點,重視了人類行為的豐富意義和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非經濟成分。但總的說來,人本主義哲學及其方法論對人文地理學的影響都是潛在的和間接的,它們並沒有向人文地理學家提供一種直接的方法,只是從這兩種哲學中引進對人的經驗和人的主觀性的重視這樣的觀點,並作為武器來反對實證主義地理學那種忽視人的地位的觀點。
人本主義地理學研究內容大多涉及歷史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領域,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為方面的探討。
在人本主義地理學者看來,在歷史地理學領域,實證主義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歷史結論已存在,無需再通過分析歸納得出,故在這個領域只能依靠唯心主義方法。為了理解一個歷史上特殊區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觀或事件,人本地理學家必須思考位於人類活動背後的動機„„。這種思考是完全主觀的,主要根據自身或他人感應的環境來推知歷史上在多種因素下產生的機制。
文化地理學方面,重點是地方觀念的研究,即人與地點之間的聯系。這在人本主義地理學看來,人與其生活和經歷的地點之間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聯系,即人對地方的看法,如歸屬感、地方賦予人的安全感、地位等。人本主義地理學研究地方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在居住區研究等工作中有重大意義。
人本主義地理學還研究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即研究主體的人和客體的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認為人的行為受制於主體的感知環境,而不是客觀環境,為了解釋人的行為,就要研究環境對於行為者的主觀意義。只有從個人所形成的環境感應以及由這種感應產生的映像和意境地圖出發。人們才能作出在空間中進行活動的選擇。
人本主義地理學彌補了實證主義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點則在於它的唯心主義傾向,把一切客觀存在看作為人的心理構造,事實上構成人的感應行為的基礎是客觀環境世界。
四、 結構主義方法論
結構主義思潮的興起,反映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繼自然科學的綜合趨向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綜合趨向。結構概念與系統、功能、元素等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統中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和相互聯系的方式,結構是由各個部分互相依存面構成的一個整體,而部分只能在整體上才有意義。因此,結構主義是根據諸因素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根據事物和社會事實來解釋現實。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觀察的事物,只有當把它用一個潛在結構或秩序聯系在一起時,才是有意義的。所以,解釋不可能單憑對現象的經驗主義研究就能完成,這與注重經驗、觀察的實證主義有很大的區別。
同時,在結構主義的模式和方法論中,人只是復雜的關系網路中的一個元素,它本身沒有獨特性,只是由結構決定的,因而是被動的,這與以唯主體性出發的人本主義有著原則上的分歧。
結構主義對人文地理學最有影響的有兩點:①從結構的整體性去認識事物,這從地理學家強調研究區域的整體性和人地關系系統中可以看出。②試圖超越地理因素尋求深層結構來解釋地理現象。千差萬別的人文地理現象是表層結構,而要真正解釋則需把握人地系統中的深層結構。當前,結構主義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組織的空間形式和本質結構。主要內容集中在對社會問題的關註上,如福利、財富的分配、犯罪、居住分離等,並把財富不均等歸因於社會制度等非地理因素。出現了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但結構主義人文地理學不像實證主義研究在人文地理學中那樣完善、系統,影響力也較小。
綜上所述,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多樣的,不是某一種研究方法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一種十全十美的、適用於所有的情況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學是以人地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而人地關系是一種復雜現象,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也就是說它涉及到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我們研究人地關系首先需要了解自然環境,這是研究的起點,也是研究工作的基礎。要了解自然環境,就要了解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的基本情況,也要了解這些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與其所形成的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這些現象都是受自然科學與自然地理學的基本規律所制約,這些自然科學與自然地理學的基本規律都是不受人們意識影響的。另一方面,這些基本規 律也不受空間的影響律本質有什麼變化,而只是各要素的強度不同,相互作用與影響也隨之變化,故各地自然地理綜合特點出現不同。
地理學中的人地關系的研究既涉及自然科學又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因此,與單純的自然科學研究和單純的社會科學研究有所不同。其中有些現象,如自然地理方面的地貌、氣候、水文、生物等現象,就應採用自然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某些具有區位規律性的經濟、社會現象,就可採用實證主義的思想方法。而人文地理學中那些文化歷史方面的人文現象就無法用實證主義思想方法,正是因為人的思維與行為主現性強。所以,只有採取人文主義方法論。可是,在人地關系的研究中,人與地是不能分的,而人與地又需採用兩種思想方法,那麼在一個系統中如何處理呢?這使人文地理學的人地關系研究又碰到了難題。目前,多採用結構主義思想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可是研究中的人的行為如是「任意」的就無法研究了,就需要強調其中的人受某種主導因素影響而趨向某類行為。因此,現在結構主義思想方法多應用於福利、財富分配、犯罪、居住等社會問題方面。
以上情況表明,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人地關系內容十分復雜,所以目前難以用一種研究方法全部解決,不得不採用多種研究方法。這可以說既是人文地理學的特點,也是其難點。每種研究方法只能適用某些方面,都有其局限性,正因如此,將來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網路全書. 地理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2]吳傳鈞主編.人文地理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李旭旦主編.中國大網路全書·地理卷·人文地理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4]楊吾揚.地理學思想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美]普雷斯頓.詹姆斯,傑弗雷.馬丁著.李旭旦譯,地理學思想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 [6]哈特向著.黎樵譯.地理學性質的透視. 北京:商務印書館 [7]吳傳鈞.國際地理學發展趨向述要. 地理研究 [8][英]約翰斯頓.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商務印書館
❷ 語文演講
1966年8月的一天,人們在北京的太平湖發現了一個老者的屍體,他被靜靜地打撈上來,並在當天火化。然而,他的名字並沒有隨同著他那個疲憊、瘦弱的身體一起消失。相反,許多年以後,人們仍然在這位老人的誕辰紀念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位作家。並且在紀念他的同時,我們會提出很多的疑問:為什麼這樣一個在作品中創造了無數鮮活生命,又給無數生命帶來愉悅的如此熱愛生活、懂得幽默的老人,會在他遭難的那一天孤獨地、絕望地走去?那麼,我也是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在十幾年前開始跟蹤采訪、調查、研究「老舍之死」這樣一個沉重的有文化思想意蘊內涵的一個題目。
我開始的想法是像一個案件的調查者一樣,通過追蹤線索可以把那個歷史場景把它清晰地再現出來。想法好像相對是很簡單的,我只想著通過對受訪者的不斷地挖掘、采訪,可能能夠比較清晰地把那個歷史現場還原。當時是抱著這樣一種想法。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采訪的深入和自己理論上的一種提升,我對歷史的信任度,和我的這種提升成反比。我發現我當初的那個想法太單純了,也太脆弱了,脆弱得如同一張紙,經不住一捅就破了。那麼多受訪者,向我所敘述的那一天歷史的情景,我根本無法還原,我被歷史搞糊塗了。面對諸多錯綜復雜的、矛盾的、沖突的歷史的敘述,那一天的情形好像更加支離破碎,無法將它建立起來,種種的細節無法給它統一。比如說,我們都知道老舍先生,1966年8月23日在北京文聯被批鬥,緊接著在孔廟被批鬥,回到文聯又被批鬥,遭受了三場批鬥。在這樣的批鬥之後,老舍先生在第二天離家出走了。他到底是第二天就投湖自殺了?還是第三天就投湖自殺了?時間上已經有了不一樣。那麼,我們姑且稱作1966年8月23號那一天發生的事件叫「8·23事件」,老舍先生在「8·23」那一天到底上午來的?中午來的?下午來的?說法各異。他穿著什麼樣的衣服?說法各異。他拄沒拄拐杖?不知道。他哪天離家出走的?不知道,有疑點。他死了之後被打撈上來的時候,湖面上是不是漂滿了碎紙片?不知道。有的人說有,有的人說沒有,有的人特別希望有。這都是「8·23」那個歷史事件帶給我們的歷史的疑團。
作為一個采訪人,作為一個研究者,我理所當然地充滿了善意和敬意,面對那些受訪人。我覺得,他們應該說的是實話,作為歷史的敘述者,他們有說出自己的見證了歷史真實的權利。但同時有可能他們在敘述歷史的時候,留下了巨大的歷史空間。那麼,我所做的工作,如何把他們的歷史的敘述,幾乎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同時對他們所說的對於歷史的敘述,做出自己的一個判斷和反思。就我沒有能力,沒有權利,我不敢,也不會,去說任何一個歷史的敘述者和見證人所說的是謊話,是不實的。就是我越來越覺得,我扮演的是一個史官的角色,我得將我采訪的對象所說的,對於這個歷史的陳述,把它如實地記錄下來。至於它是不是真的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是不是真的歷史本真,我可以存疑。但是,我在記錄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必須本著一個記錄者的史德,如實地將它記錄下來。
我們可能頭腦中會時刻地想這樣一個話題,既然是某一個歷史現場的見證人,他說的是不是就應該完全是真實的,不會杜撰。這個行為本身,從學術上來講,嚴格地說,屬於「口述歷史」的范疇。純粹的「口述歷史」這個概念呢,是在二戰以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教授肯特·內文思,提出了這么一個概念,叫「口述歷史」。那麼,我通過做「老舍之死」研究和調查這件事呢,我也想通過這個個案的事例本身,使這個「口述歷史」的田野作業的行為,在理論上,就是在口述歷史上,它具有一點實際的意義。也給人們提供一個歷史的線索,就是怎麼樣來認識歷史,歷史可能有很大的真空,有很多歷史的本真是無法還原的。很多情形下,我們所接受的歷史可能往往只是被人們圖解過的,重塑過的。就是說,某一件事,它可能在歷史上發生過,但是賦予這件事什麼樣的歷史意義,你怎麼讓它變成活生生的歷史生命,這個是當代的歷史學家,當代的學者所應該做的。這也是很長時間來,學術界常關注的一個話題。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如果說對歷史、對思想的話題,還有興趣的話,我們也應該不斷地做這樣的一個思考,就是歷史是什麼?歷史帶給我們什麼?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子?我們能接近它嗎?我們能還原嗎?
比如,拿「老舍之死」這個歷史敘述者來說,給我最大的一個困惑,就是我遇到了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這個例子的出現非常有趣,有趣極了,就是大家想像不到。就是當我找到第一個自稱是老舍屍體打撈者的那個見證人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我覺得,終於可以把「老舍之死」打撈的那個現場還原了,他說的不會假,應該是真的,因為他有旁證,來證明為什麼他當時在現場,為什麼打撈的這個人是老舍,都說得有鼻子有眼,完全可以清晰、逼真地、生動地再現現場的每一個細節。
但是,緊接著在我的這篇《訪談錄》發表之後,看到這篇《訪談錄》的讀者當中,出現了第二位和第三位打撈老舍屍體的人。就是到目前為止,自稱打撈老舍屍體的是三個人,幾乎三個互不相識的人卻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打撈起了同一個人,你們說多有意思!如果說他們當中有真實的,那麼只能是一個人真實,不可能三個人都真實。因為如果三個人都真實的話,那麼就是在那一天里,打撈起了三個老舍!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可能三個都不真實,他們三個人撈的都不是老舍。那麼,就是說,我作為一個記錄歷史的這個人,我就把他們三個人所說,必須如實地、隻字不動地、完全呈現在歷史的桌案上,作為歷史的原始的素材。至於他們說的對、錯、真、偽,完全留給我們每一個人在接觸、了解這個歷史的時候,你自己在腦子中進行甄別和判斷。因為我不能按照我的主觀的判斷,在采訪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做出主觀的判斷,並且按照我的主觀的取捨來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這個是違反史德的,而且也是不符合「口述歷史」的這種理論上的做法。
但這個極端的例子,就提供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理論上的一個話題,就是口述史是信史嗎?口述史是可以相信嗎?有一個美國的口述史學家,在給學生們上一堂口述史學課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好像是在第一堂課開課之前,老師在講台上,什麼話也不說,學生們坐在底下很安靜。邊上有一個人,是他找來的,是一個學生,他也不介紹,學生就站在邊上,站了大概五分鍾,他讓學生出去了,然後開始講課。講課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同學,問學生,剛才那個人,大家給我描述一下,長什麼樣?頭發是長是短?戴眼鏡嗎?穿什麼衣服?打領帶嗎?什麼顏色?有花紋嗎?等等。結果這個實驗很有趣,班裡的學生對這個人的描述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不統一的,是剛剛發生的事。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你相信你的眼睛嗎?就是所有的在場的人都說是我親眼見的,肯定是真的。
用那個美國口述史學家舉的這個例子,我們來說太平湖這三位打撈者對這件事情的描述,實際上也是這樣。三個人都在說,是我親眼見到的,確實是真的,那一天的什麼時間,我是怎麼樣接到通知的,怎麼到現場,怎麼處理的現場。並且,他能提供出旁證來,就是為什麼我認為這個人肯定是老舍。三個人的證據是不同的,有的說,在水中發現了老舍的一捆還沒有完全濕掉的手稿,手稿上寫著老舍的名字;有的說,在岸邊老舍遺物當中有一張名片,名片上赫然印著「老舍」兩個字;還有一個人說,我打撈的時候,有我的一個朋友,生前跟老舍先生認識,他知道這個人是老舍。你看,三個人都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撈的這個人真的老舍。三個老舍!這個就讓我困惑,讓我疑惑了。
當然,我們也沒有能力還原三個現場,因為確實沒有三個老舍存在,只有一個,老舍先生作為實際的人和實際的事,在過去確實發生過。但是,照這三個人歷史敘述的話,那是根本無法還原的。這個是由口述歷史的敘述者,提供的這種歷史敘述的證言,給「口述歷史」在理論上提出了一個難題,同時也是人們對於「口述歷史」老有困惑的一點,就是說,我們願意相信口述者說的是真的,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願望。比如說,我們想了解過去發生的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特別希望找到某一個見證人,他是歷史的見證人,在現場,他跟我們描述的那個事情肯定是真的。我就想通過這樣的調查在這一點上,提供給大家一個什麼信息呢?就是當你在面對約定俗成的某些歷史的人和物的時候,你的腦袋裡面要打一個問號,要提出一個反思,就是歷史的敘述者,口述者,他說的可能跟歷史的原始記錄,原始的樣子,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不一樣的。
探討到底是誰打撈了老舍,並沒有太實際的意義,但理論上有它的一定的價值。那麼,在這背後我們要繼續提出疑問了,就是老舍先生作為「人民藝術家」,為什麼會死?為什麼會投水而死?投水為什麼會在太平湖而死?這個應該是我們思索他死亡背後的存在。這么一個「人民藝術家」,消失得無聲無息,瞬間就沉入了歷史的黑暗,沒有人知道他在臨死前經歷了怎樣的心靈和精神的巨大苦痛,他在投水之前,不管是有一天一夜的時間也好,不管是按別的敘述者所說的,他可能時間很短也好,但肯定他坐在湖邊,面對那片太平湖水的時候,他在思想,他在思考。他的作品中也有這樣的描述,《老張的哲學》裡面寫的那個26歲的李靜,在描述她死之前有一段伏筆,就是說:自殺者面對水,他可能哭,也可能笑,有時候也會問:宇宙是什麼?生命是什麼?而這自問自答的結果,是他堅定了他死亡的決心。
那麼,我想,作為一個「寫家」的老舍,在死亡前的那段時間里,甚至死亡前的那一刻,他肯定想了很多很多,他怎麼想的,那麼這個只有在九泉之下的老舍向我們來敘述了,這個是無法還原的。同時,這件事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藝術想像的空間,就是你看,「老舍之死」,在歷史事件發生多年之後,老舍被平反之後,人們開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老舍,紀念的很有趣的一個話題,很有思想價值的一個話題。就是把「老舍之死」改編成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有書,有話劇,現在還有歌劇,就是他帶給了我們很多東西,他留下了很多的空間,這個空間有歷史的,有藝術的,藝術家們、作家們可
以根據留下的這個巨大的歷史空間,馳騁自己的藝術才華,去填補很多東西。
「老舍之死」現在其實已經成了歷史傳說的一部分,是在不經意間。你在讀這個《老舍之死訪談實錄》的時候,你在看了這些證言的時候,你有的時候往往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歷史可能是按照人們今天的某種想像重新編排、過濾,重塑的歷史。那麼,既然是這樣,就是說,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在於「老舍之死」的那個現場,是不是能夠真正地還原,而在於我們怎麼樣把我們今天對於「老舍之死」的認識附著到上面,賦予它真正的活生生的歷史生命。這個是我們今天的人所應該做的,也是後人所應該做的,因為它帶給了我們太沉重的思想的話題,如果這個話題沒有深刻的認識的話,我們可能會重蹈覆轍。我就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帶著這樣的思考,十幾年當中不斷地尋找、挖掘歷史的證人。雖然開始的時候,我抱著一種特別強烈的一種心態,就是什麼呢,我找到每一個人肯定是真的,我現在已經不在乎找的人是不是真的,只要他說「我那天在現場」,我就去找他,看他怎麼說,把它如實地記錄下來,更多地、更豐富地提供細節。因為今天我們對於歷史的認識,應該已經不僅僅地停留在既定的某一種對於歷史的文化的詮釋上,而應該更多地去關注,歷史所呈現出來的多面性、復雜性,以及在過去這個歷史發生過程當中的過程性。雖然細節並不一定就是歷史的全部,但是如果沒有細節,歷史是建立不起來的,是不立體的,不活的。
比如說,我們現在想某些歷史事件的時候,都是由歷史事件的種種的細節把這個歷史立體化了。我們可能對(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吧,那個影片叫《甲午海戰》可能印象非常深,一曲凝重的、悲愴的愛國主義悲歌,對鄧世昌,我們是那麼的難忘。但是,隨著歷史的細節的浮出水面,隨著歷史檔案的解密,隨著我們對於歷史的深入地了解,你會發現《甲午海戰》是藝術的歷史,是藝術的真實,它可能不是歷史的本真。
那麼,現在我們來思考老舍先生為什麼會死?關於老舍先生的死呢,大體上有這樣的三種意見,就是對老舍先生死的認識。一種呢,覺得老舍先生的死,可以跟屈原、田橫五百壯士相提並論的,是捨身取義的,是抗爭的,表現出一種拚死的、不屈的骨氣。這個可以簡稱之為「抗爭說」;還有一種呢,就是說老舍先生死是因為他絕望了,他在建國以後曾經非常地順過,很多人就是講,老舍先生一直開「順風船」,因為《龍須溝》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然後又不斷地有創作出來,又有《茶館》這樣的第二個高峰。由於他很順,所以到了「文革」的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這種暴力和侮辱,老舍先生心靈之脆弱無法承受,絕望了,去死;還有一種呢,就覺著那麼懂得幽默的老舍,為什麼不在那個時候幽默一下,就可以躲過這一劫了?比如說,人們提出一個假設,就是如果老舍先生那天不去文聯,就不會碰上那場批鬥,沒有那場批鬥,沒有挨那頓打,老舍先生的心靈和精神沒有遭受那樣的屈辱的創傷,他可能就不會死了。首先,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就如果我們按照這個假設真的進行歷史還原的話,就是老舍先生那天不去,是不是可以不死,我覺得,難!在他幾乎沒有心理准備的情形下,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場慘烈的、血腥的運動,批判、侮辱、毒打,是這樣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以寫作為生的一個作家無法承受的。就是老舍先生的死,我覺得,是必然的,偶然中有它的必然。就是如果「8·23那天他躲過需去了,估計後面還會有「9·23」,「10·23」,他躲不過去。
那麼,老舍先生的死為什麼選擇太平湖呢?太平湖周邊離老舍先生家更近的,有什剎海,有後海,有積水潭。有沒有他刻意的選擇?選擇自己死亡的歸宿?我想,作為一個大作家來說,作為老捨生來說,如果有第六感的話,他可能在自己的第六感中,把自己死亡的歸宿刻意地選在了太平湖。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一種思索,把這個思索當成一個證據把它選定這個歸宿的地點把它連在一起。作為作家的老舍,生前寫了無數的作品,而他大多數的優秀作品的故事的發生,幾乎都是在他祖上正紅旗下的屬地,就是北京的西北。《四世同堂》的故事是發生在老舍的出生,地護國寺的小羊圈胡同,他出生在那個地方,青少年成長在那個地方,他所接受的私塾教育,以及到後來上缸瓦市教堂,作品當中描述的很多人和事物,以及情景的發生,大多數都是在那個地方。就是他對自己生於斯長於斯,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可以說是自己精神的故鄉,真實的故鄉,心靈的故鄉,再熟悉不過了。有一個現象非常有趣,就對老舍作為一個作家來說,其實不單單是老舍。就是我們看老舍寫北京的作品,除了他晚年的最後一部《正紅旗下》,其他的那幾部非常棒的作品,《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寫北京的,都不是在北京寫的,都是在北京之外,或者倫敦,或者濟南,或者青島,或者重慶。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學地理的一個現象,或者叫概念。有很多作家,他的青少年時代,決定了他自己今後創作的走向,並且決定了他創作的風格。老舍先生也是這樣,就是他雖然寫的時候,可能自己不在北京,但是他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的那個地方,已經深深地融化在了他的血液當中。只要他拿起筆來寫北京,他腦子當中就全是他生活過的那個地方的人、情、物、事。像他寫《四世同堂》在重慶寫,抗戰期間他也沒在北京,那麼他就把那個情節安排在他出生的那個小院,小羊圈。這是一個作家的本領,就是他調動起了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的藝術積累和儲藏,而這個儲藏是在青少年時代就打定下來了,就註定了。另外,老舍先生當了教授之後,給自己的母親在太平湖相對城裡的那個地,買了一所房子,十間大北房。老舍母親在那兒住了十年。老舍先生的死,和他給母親買這房所在的這個地方,是不是也有一個生與死的一種相交?這都是我們可以思考的。
老舍先生的母親是在那兒去世的。老舍在寫《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時候,當他聽到,把性格和生命傳給他的母親去世噩耗的時候,非常地悲痛,因為母親是帶給他生命的人,也是把自己軟中帶硬的個性傳給老舍先生的人,他自己深愛著自己的母親。那麼,當他自己完全悲觀、絕望,或者說,也要去抗爭的時候,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里邊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敘述,就是「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的時候。那年一歲的老舍先生在家裡面,「八國聯軍」進了小院,四處搜查,刺刀捅了一個箱子,後來那個箱子壓著老舍先生,「八國聯軍」走了之後,媽媽把那箱子搬開之後,發現底下有個小孩,壓著老舍先生,就是如果當時箱子不是空的,箱子里有東西,可能會把這小孩壓死,而如果不是翻箱子的時候,老舍先生掉出來,他還在箱子里邊,可能「八國聯軍」一刺刀就把老舍先生給殺死了。而老舍先生的祖父呢,是在保衛北京城的戰斗當中,作為正紅旗的一名護兵,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老舍的母親從那一刻開始,就擔當起了全家的重任,給人縫補衣服,給人做傭工,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那麼,老舍先生對於母親有怎樣的情感,可想而知。
還有,老舍先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在北京師范大學教小說。北京師范大學是在太平湖北岸新建的校舍,那個時候太平湖還沒有填平。他可能熟悉那一帶,他可能喜歡那一帶,喜歡那一帶水面,因為老舍先生對水有一種情感,他就覺得坐在水邊上,看到水裡的游的魚和蝌蚪,感覺是那麼的愉快,完全自由自在。還有,老舍先生家的祖墳在今天的大鍾寺一帶,也是在北京的西北。就是我們把這些綜合到一起,你看,老舍先生的出生,老舍先生的成長,老舍先生給母親買的房子,老舍先生父親的去世,老舍先生家的祖墳,再加上他作品當中所描寫的那麼多的人物、情景,全在北京西北。那麼,他到北京的西北的太平湖去投湖,我想,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一個理解吧,至少我是那麼理解的。
老舍先生在他23歲的時候,給比他小一點的學生做過一次公開演講,他在這場演講當中,曾經就提出來,因為他那個時候已經入教了,說耶穌基督僅僅是負起了一個十字架,我們要准備犧牲、負起兩個十字架,一個要打破舊世界,一個要建設一個新世界。富有青春朝氣的一個年輕人,就是有那種骨氣,要犧牲。抗戰的時候,老舍先生拋妻舍子,提只皮箱赴國難。在《入會誓詞》當中寫下:「生死有什麼關系呢,只要當一個盡職的小卒就夠了。」當日寇的軍隊從大西南迂迴到貴州,威脅到重慶的時候,重慶人心惶惶,都開始准備撤離了。有朋友問老舍,你怎麼辦?老舍先生說,附近就是滔滔的嘉陵江,又沒有蓋,我不會逃走。
這已經是老舍先生自身的性格的骨氣的一種表徵,一種表象。我們很多人覺著,老舍先生那麼幽默,那麼外場,那麼會跟人搞關系,八面玲瓏;甚至,還有人說,老舍先生很世故。你看,他把外場都招呼得體體面面的。有人覺著這樣一個性情的人,最後自殺,難以理解。但老舍先生的性格呢,有他軟中帶硬的個性。剛才已經說到了,他是一種軟中帶硬的個性,是從母親那兒繼承來的。這種軟中帶硬的個性,也體現在他還回來對待母親。他寧可跟母親斷絕關系,也要拒絕母親跟他說的親事;在小的時候,他背著母親去報師范;抗戰的時候,他拋妻舍子。這都體現了老舍先生性情中軟中帶硬,或者說很剛烈的那一面。
他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過這樣的意思:「悲劇的結局是死,死來自於斗爭,經過斗爭,誰去死,卻不一定。」我們想想,老舍先生也是這樣,他死了,他斗爭了。然後,今天我們來看,誰死了?不一定!老舍先生沒死,還活著!所以,這個同樣是我們今天依然在紀念老舍的一個原因所在,就是一個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在他死後用他的作品,依然在延續著。
有趣的是,老舍先生之死,我一直那麼看,如果原封不動地把它搬上舞台,就是一部特別好的悲劇,就是我們不用進行任何藝術的加工。老舍先生老說,就是他的悲劇論,悲劇的觀點:「什麼叫悲劇?悲劇就是一個人跟自己的命運抗而抗不過。」老舍先生最後也是這樣。你就說,他在建國以後,很順的那一段,他自己沒有思考,沒有抵抗嗎?他一直在抗爭,一直在掙扎。可能有很多東西,我們不太了解。所以,我們研究「老舍之死」呢,我想,是應該更立體地、多元地、多側面地去探討、分析和研究。比如,老舍先生的性格是怎麼樣的?性情是怎麼樣的?作品中的人物的命運是怎麼樣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說到老舍先生投水,冰心先生曾經有一句話,包括我采訪冰心先生的時候,冰心也跟我說,說老舍先生肯定是要投水自殺的,為什麼呢?因為老舍先生作品當中,很多好人的結局都是投水。就是老舍先生為筆下很多善良人安排的命運,最後的命運是投水而死。作品中有很多人,而從藝術的人物和現實的老舍,最具有可比性,或者說最貼近的一個是《四世同堂》裡面的祁天佑,他在遭受了日本人那樣的侮辱之下,掛牌遊街,不甘屈辱,絕望,最後投水而死。
其實,我們考察和研究「老舍之死」不應忽略了老舍作品所提供給我們的有價值的線索和啟示。我只舉三個小例子。1941年的時候,老舍先生寫過一篇篇幅不長,卻意味深長的散文,叫《詩人》。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詩人好像狂士啊,瘋狂啊,不修邊幅啊,大大咧咧。但是,他們有一個心底的精神的底線。就是「及至社會上有了大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那麼,老舍先生最後臨死之前,也是「及至社會上有了大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
我們很熟悉老舍的《茶館》最後一幕,王掌櫃跟自己的小孫女告別,把小孫女攬過來,跟小孫女說:「讓爺爺再看看,跟爺爺說『再見』!」我們想一想,老舍先生在自己臨終前,離家出走的時候,同樣是跟小孫女說了一樣的話:「跟爺爺說『再見』!」
我想,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地把這個看成是巧合。
老舍的《茶館》最後一幕,三個老人在茶館中轉著圈,往空中扔著紙錢,自吊。那麼,按照有些歷史見證者的敘述:在老舍屍體打撈的現場,太平湖的湖面上,也撒落了很多的紙片。如果這個歷史敘述者對歷史現場的描述是真實的話,那麼,老舍《茶館》中的三個老人扔紙錢、自吊,這個藝術真實的場景,和老舍先生投湖之前,這個真正的歷史的悲劇竟然構成了絕妙的呼應。藝術的悲劇、歷史的悲劇,竟然是這么地契合一起了。
蘆葦叢生,充滿野趣的太平湖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鐵修理總廠。人們每天坐著地鐵,奔至各自忙碌的生活。但我想,他們的腦子中是不是不應該是空白一片。我一直覺得,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如果保留,哪怕一小塊太平湖的蘆葦,都不是有害的。這一根蘆葦,可以把老舍之死同我們自己的現實生活,同我們目前發展的歷史聯系起來,掛在一個歷史的掛鉤上。這不禁讓我想起法國十七世紀思想家帕斯·卡爾的一句話:「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的生物,但這是會思想的蘆葦。」如果可能,我願意做這樣的蘆葦。謝謝大家!
❸ 用文字寫,求十個地理文學
不知是否符合要求
1、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中國詩經文化之鄉,中華愛情詩歌的發源地」是(洽川)
2、「文學地理」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梁啟超)提出,
3、中國最早的地理文學是(《山海經》)
4、中國過往歷史上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8個朝代。)
5、唐朝統治中國三百多年,它的版圖,(東到大海,西達鹹海,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南及南海。)
6、青海湖蒙古語為「庫庫諾爾」,意為:(青色的海 )
7、世界上最早發行金屬郵票的是(匈牙利)
8、沈從文小說<邊城>中的故事地點在(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現改為了邊城鎮。
9、周秦、兩漢、三國西晉時期,中國的文化中心在(黃河中下游流域)
10、「靖康」之難及引發的宋室南遷,標志中國文化的江浙「人文淵藪」時代的的開始,在此後的800-900年間,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才輩出,始終是我國人才與學風分布的重心地區。
❹ 文學地理學是理論方法嗎
是。在互動交流環節,鄒教授就同學們提出的「科幻文學中的文學地理」「如何以文學地理學的路徑切入對鄉土文學的研究」等問題作出了全面、深入的解答,再次重申了「文學地理學」是一種新的理論方法,是一個重要的學術生長點,可有效促進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學科的學術研究向縱深拓進。
❺ 文學地理學的簡介
文學地理學,是以文學與地理環境之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學科。「文學地理」這個概念,由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首次提出。
❻ 文學地理學的內容
然追溯中國古代文學地理的研究實踐,可謂源遠流長。春秋時代的學者把《詩三百》中的「國風」按照不同的王國和地區來分類,所體現的就是文學地理的意識。東漢班固、南朝劉勰,唐朝魏徵、南宋朱熹等學者,或者有過文學地理方面的只言片語,或者使用過文學地理的研究方法。兩宋以降,地域性的文學流派大量產生,區域性的文集相繼問世,學者逐漸具備明確的文學地理意識。但中國古代的學者,還沒有「文學地理」的概念,也沒有形成文學地理學的學科意識。二十世紀初期,隨著西方現代學術思想和方法引進到中國,以劉師培、王國維、汪辟疆等為代表的前輩學者,開始把古人關於文學地理的片斷的言說條理化。遺憾的是,他們的研究並沒有持續下去。他們對有關問題的認識,也是淺嘗輒止。
新中國建國之後的頭三十年,由於受前蘇聯學術文化的影響,「地理環境」、「地域性」這類概念,都成了非常敏感的字眼。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誰要是提這些東西,誰就有可能被扣上「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大帽子。因此,那個年代的文學研究,就只有「時代性」這一個維度,而所謂「階級性」、「人民性」、「民族性」等等概念,都是由「時代性」派生出來的。也就是說,文學地理的研究,自汪辟疆等學者之後,被中斷了近半個世紀。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學術文化環境開始寬松,文學地理學在沉寂近半個世紀後,再次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憑著自身的理論活力和學科滲透力,文學地理學研究在國內學術界不斷升溫,並逐漸成為文學研究的熱門。1986年,金克木發表隨筆《文藝的地域學研究設想》,倡導從地域的角度研究文學藝術;1989年,曾大興發表論文《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正式開啟文學地理的實證研究。據統計,在20多年的時間里,僅在我國大陸公開發表的相關論文至少在800篇以上,所出版的相關著作不下於200種,其中包括(以下所引述者均為著作):文學家的地理分布研究,如曾大興的《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1995)、胡阿祥的《魏晉本土文學地理》(2001)、梅新林的《中國古代文學地理形態與演變》(2006)、夏漢寧、黎清、劉雙琴等的《宋代江西文學家考錄》等;文學作品的地域特點與地域差異研究,如嚴家炎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區域文化叢書》(1995)、陶禮天的《北「風」與南「騷」》(1997)、曹道衡的《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1999)、曾大興的《英雄崇拜與美人崇拜》(1999)、戴偉華的《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2006);文學家族研究,如劉躍進的《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1996)、程章燦的《世族與六朝文學》(1998)、丁福林的《東晉南朝的謝氏文學集團》(1998)、李浩的《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2002);地域性的文學流派研究,如楊義的《京派海派綜論》(2003)、陳慶元的《文學:地域的觀照》(2003)、沙先一的《清代吳中詞派研究》(2004);地域性的文學史研究,如陳永正主編的《嶺南文學史》(1993)、王齊洲、王澤龍的《湖北文學史》(1995)、吳海、曾子魯主編的《江西文學史》(2005)……。20多年來的文學地理研究,不僅為傳統的文學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方法,解決了傳統的文學研究所不能解決的諸多問題,豐富和深化了人們對文學家、文學作品、文學理論和各種文學現象的認識,展示了文學研究的誘人前景,也為人文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因此,這項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士所認可。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文學地理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被正式提出,並且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重視和響應。2011年11月,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和廣州大學中文系共同主辦「中國首屆文學地理學暨宋代文學地理研討會」,首次明確界定文學地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其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及研究意義之所在。來自國內各社會科學院和高等院校的60餘名專家學者聯名倡議成立「中國文學地理學學會」,並按有關程序選舉產生了「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籌備委員會」。這次會議的成功舉行與這個籌備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文學地理學這個新興學科得到學術界的正式認可,也標志著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建設從此進入一個新的、自覺的階段。
一個學科能不能建立,關鍵在於它有沒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簡要地講,就是一句話,即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再具體一點,就是三句話:即文學要素(包括文學家、文學作品和文學讀者)的地理分布、組合與變遷,文學要素及其整體形態的地域特性與地域差異,文學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非常明確的。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問題,不是別的任何學科所能解決的,必須有一個專門的學科來解決這個問題。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規定了它的研究任務,這就是:通過文學家(包括文學家族、文學流派、文學社團、文學中心)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對文學家的氣質、心理、知識結構、文化底蘊、價值觀念、審美傾向、藝術感知、文學選擇等等構成的影響,以及通過文學家這個中介,對文學作品的主題、題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觀、體裁、形式、語言、風格等等構成的影響;同時考察文學家(以及由文學家所組成的文學家族、文學流派、文學社團、文學中心等)所完成的文學積累(文學作品、文學勝跡等等),所形成的文學傳統,所營造的文學風氣等等,對當地的人文環境所構成的影響。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是一個互動關系,文學地理學的任務,就是對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與文學要素(包括文學家、文學作品、文學讀者)之間的各個層面的互動關系進行系統的梳理,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特點,並給予合理的解釋。
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一門與文學史學科雙峰並峙的文學地理學科。沒有文學地理這個二級學科的文學學科是一個不完整的學科。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產生並發展的,文學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學科,既有解釋其時間關系的分支學科,也有解釋其空間關系的分支學科。例如歷史學有通史、斷代史、專門史,也有歷史地理;語言學有語言史,也有語言(方言)地理;軍事學有軍事史,也有軍事地理;經濟學有經濟史,也有經濟地理;植物學有植物史,也有植物地理……為什麼文學有文學史,而不能有一門文學地理呢?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使它應該是、而且必須是一個可以和文學史雙峰並峙的獨立學科。有了文學地理,文學這個學科才算完整。
❼ 人文地理專業學些什麼
人文是個大專業,其中也分很多小專業。這些專業名稱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人文內涵」呢?或者說,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更適合哪一個專業呢?
秘書學專業:最適合那些可以安下心來、處理瑣碎事務的人群,這一專業看上去似乎比較簡單,但辦事不細心、沒有條理性的人還是不適合的。另外,這一專業的就業起點比較低,要可以從基層做起、耐得住寂寞的人。
漢語言文學專業:這是我們一般意義上對「中文系」的狹義理解,沒錯,它學的就是文學,一般要涵蓋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等等基礎課程,它適合對文學有天然愛好的人們,以及思想比較深邃、可以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質的人。
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這是很多人都覺得很枯燥的一個專業,整天與「故紙堆」打交道。說實在話,每天翻閱那些沒有句讀、豎排版、繁體字的古代文獻,不僅要有相當的耐心和敬業精神,還絕對需要古文天賦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山東大學的古文獻學全國首屈一指。
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在本科學習階段,古代文學和現當代、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等等是一起上的,都是作為中文系文學類的本科生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到了本科快要畢業、寫學位論文的時候,就要涉及這一方向比較專門的知識了。它要求我們要熟練、精確掌握古代文學知識,這是必然,另外還有古代文論--從很大程度上說可以算作我國古代與文學有關的「哲學」理論,還有相當的古文字功底。比較適合準備繼續深造的考生。這一專業比較「強」的是一「南」一「北」--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
戲劇戲曲學專業:有些高校的此專業名稱為「影視戲曲」等,是文學與藝術學相結合的學科,適合想像力豐富的同學們來大展身手。但此專業在高校中並不算普及,最棒的當然是中國傳媒大學(即前北京廣播學院)。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學?我可以理解,就像我有一個學哲學的朋友,就是喜歡西方哲學,打死也對中國哲學不感興趣,一個道理。我們在高中時後接觸的「閑書」,大多是「世界名著」,外國文學對我們的文藝感覺有「啟蒙」之功啊。要想向這一方向努力,首先,多看著作;其次,學好外語;再次,有在比較中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天賦(因為對外國文學的研究都是伴隨著與中國文學的對比進行的);最後,學好文藝理論。適合比較活潑、接受能力強的同胞選擇。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這個專業與「古代文學」專業同理,是本科的基礎學習之後的向一個固定方向的精深發展。就看你對當代文學感興趣,還是對古代文學感興趣了。還有,「現當代文學」的意思,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文學,一般認為改革開放以前叫做「現代」,開放以後叫做「當代」。武漢大學的現當代專業實力在國內無二。
漢語言文字學專業:雖然也有「語言」,但這個專業的主要研究重點還是在「文字」,以研究文字為主、研究語言為輔助,這一方面的人才將來一般從事對外漢教的工作或者專門的研究、教學工作。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這才是真正專門研究語言學的專業了。可以說,語言學與文學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如果說文學的感性因素多一些的話,語言學簡直就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科學的實據(語料調查)和嚴密的推理。近幾年語言學在我國的發展非常火爆,因為下設的應用語言學可以用於對外漢教、計算機語言處理等等領域。北京大學的本專業無人可比,很多名師、大家。
文藝學專業:「文藝學」是什麼?它即不是文學,又不同於藝術,通俗的說,就是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或欣賞的指導性理論,我們學習這個專業,要做的就是結合作品闡述理論,或者結合理論分析、評價作品,是人類文藝欣賞和創作經驗的總結。適合善於哲思、邏輯性強的同胞們選擇。
地理是個大專業,其中也分很多小專業。在葉寶明主編的《人文地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學科劃分為:1.人口地理學 2.資源地理學 3.經濟地理學 4.政治地理學 5.文化地理學 6.旅遊地理學 7.歷史地理學 8.聚落地理學 9.社會地理學 10.社區地理等、
我佷贊同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的觀點:
他認為:首先,開展通識教育!
這也是實際上世界各個高校努力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所輻射帶來的結果。
牛津、劍橋、哈佛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採用了通識教育的培養模式,在這些學校,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一個主體部分,各個學科課程逐漸向科學與人文、專業與通識緊密融合的方向發展。其次,上世紀90年代後,科技飛速發展,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 大學里所學的知識實際上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 事實上,現在不少國內外名企在招聘畢業生過程時,已經不看重學生在大學里所學的專業,他們更看重能力與綜合素質。 如果你有能力,經過培訓以後馬上就可以滿足職業化的需求。 比如他所指導的研究生,學的是半導體物理,以前去微電子行業發展的比較多;金融危機後,該領域對這類畢業生的需求減少,他的學生就轉到其他領域工作,到銀行、保險公司總部、證券公司,甚至房地產公司。在許多非主流領域都表現較為出色。
所以說學為所學,學為實用,學用泛用的最終目的是要:杷我們的大學教育去引導學生不僅僅單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育體系。而是向學生傳遞一種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
現在教育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單純的專業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要,教育改革也就呼之欲出。 通識教育逐步走進中國的大學校園,目標就是要尋求人文精神的回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使學生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集聚智慧,獲得心智的提升,使他們不僅要具備創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維以及熟練掌握跨學科知識,同時,也應該要具有愛心、責任心、崇高的道德水準,人與人和諧共處、共贏的健全的人格。通識教育逐步走進中國的大學校園,目標就是要尋求人文精神的回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使學生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集聚智慧,獲得心智的提升,使他們不僅要具備創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維以及熟練掌握跨學科知識,同時,也應該要具有愛心、責任心、崇高的道德水準,人與人和諧共處、共贏的健全的人格。
這就是專業學些什麼?該學些什麼!
說了些文不對題的話,我想也引人深思!
❽ 哲學地理文學有什麼區別
哲學(英語: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詞源有「愛與智慧」的意思。在學術界里,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單就西方學術史來說,哲學是對一些問題的研究,涉及等概念。
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於,從理性存在物本身出發,去尋找理性的本質(本源)以及自存與世界其他存在物的關系。
哲學是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哲學是定性、定邏輯地認識宇宙整體變化規律的學問。而科學則是在哲學對宇宙的定性、定邏輯的基礎上分科認識宇宙中的各部分即萬事萬物的定量變化規律的學問。
廣義的哲學是對普遍而基本的問題的具體定性研究,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等有關。
在古代東方是沒有哲學概念的,哲學一詞是近代從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使用中常常與處世學問、宗教信仰、統治術、權謀術、易經算命等等概念相混淆。
哲學的終極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❾ 是文學的地理研究,還是地理的文學研究
這是兩個課題。
文學的地理研究,我理解為研究由於地域的改變導致的不同文學現象。
比如北京有北京的文化圈子,上海有上海的文化圈子。
而地理的文學研究則不同。用文學的方法來研究地理,說穿了還是文學,表現形式也必然要以文學的形式。我對這方面還未有什麼耳聞。
所以我覺得你說的多半是文學的地理研究。
❿ 山川地理是不是人的歸宿
美國當代文藝學家 M·H·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一書提出了文學四要素的著名觀點,總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讀者等四個要素組成的。
[1]
四要素流動的活動過程,恰恰就是文學作品的生成過程。這一觀點已獲得文學理論界的廣泛認可。以 M·H·艾布拉姆斯的觀點為基點,文學地理學也可以分為這樣四個范疇即: 世界地理范疇、作者地理范疇、作品地理范疇及讀者地理范疇。「地理這個詞,很早就在中國出現了。《易經·系辭》有仰以關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詞句。
唐人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解釋地理的概念說:
天有懸象而成文章,故稱文也; 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在中國古代傳統社會里,士大夫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士要達到平天下的最終目標,首先需要具備的條件就是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國古代有兩個重要的標准來衡量一個人學問的大小,一個是歷史,另一個是地理。」
[2]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地理知識。中國傳統「地理」,主要包括政區地理、山水地理、堪輿地理三個方面。
[3]
政區地理主要為政治服務,如《二十四史》中的《地方誌》等; 山川地理是以山嶽、河流為綱領來描述地理事物的如《水經注》《山海經》《西域水道記》等; 「堪輿地理」又稱為「風水」地理。主要是通過研究大地山川河流的分布,為人們找到最合適的陽宅和陰宅。
風水術的主體是相形度地,大道龍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龍身,通過解讀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勢,判斷龍脈的來去止伏,觀取「龍、砂、穴、水」,堪輿地理即風水地理是中國獨有的地理概念。
西方古典地理學與中國傳統地理學有著完全不同的屬性。古希臘的地理學更趨於思辨,與哲學的聯系極為密切。在西方哲學之中,空間和時間一樣,其性質究竟是什麼,是哲學史上一個歷久彌新,爭訟不清的基本問題。從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開始一直到德里達,西方許多哲學家在自己的哲學問題上都不可避免的思考了空間。如著名的芝諾關於「阿基琉斯追不上烏龜」,「飛矢不動」等悖論的提出更是將人們引入了邏輯思考的領域。20 世紀末葉,西方文學界經歷了引人注目的「空間轉向」,興起了空間批評理論。福柯的《空間、知識、權力》,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愛德華? 索亞的《第三空間》都是這方面的重要理論著作。一些學者將文學地理批評混同於空間批評理論,這是十分錯誤的觀點。這兩種理論建立在中西方對不同地理概念理解的基礎上。空間理論以西方地理觀念為基礎,與西方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來,國內興起的文學地理學是以中國傳統的地理學概念為背景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批評方法。在明確了這些概念之後,接下來就文學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