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環境和中國文化的關系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時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成度上決定了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中國的氣候,也影響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倫,埃及,羅馬,印度等文明,都發源於暖溫帶逐漸向寒冷地帶發展,中國則相反,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雨量由東南至西北遞減,而地勢由由東南至西北逐漸增高,多數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這種自然條件,往往決定收獲的豐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氣溫,造成南長北短的農作物生長季節,這些條件對農民的墾殖發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早在秦漢時期,就擁有六千萬人口,而耕地面積卻遠遠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兼並,這樣不得不使農民在所分得的狹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對土地作最精濟的利用。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的條件下,雖然忙碌辛苦,也僅能糊口,這便養成了安土重遷,樂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對他們來說,土地就是生命,離開或失去土地,就意味著貧窮與死亡。
這種經濟上對土地的依賴,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則表現為對鄉土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厚情懷。這種文化特色,形成中華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②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與中國地理的關系
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屬於地理學的大分支學科,理論知識豐富,是每一個學習地理的學生的必修課,中國地理屬於專注研究中國的應用地理學分支,在掌握了必要的自然地理知識和人文地理知識後,才能快速理解中國地理。
簡單來說,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是學好中國地理的基礎,所以包括初中地理,高中地理乃至大學的地理專業,都是先學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等,讓學生打好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後,再學中國地理。
③ 以中國為例試述六大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這需要長篇大論呢,我碼字不容易,只能給你一些提示:
1、【關於六大自然地理要素】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痴哥認為它應該是「除人類活動以外,的五個:即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
2、【自然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動態制約關系】例如:【氣候】是其中最活躍的因子:年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河流水量,而且塑造地貌,決定土壤和生態。
3、就中國自然地理來看,【我國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造成了年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部內陸遞減的雨水分布特徵,它直接導致了我國各地河流在水量,汛期的差別,集中而豐富的降水,不僅推進了石灰岩分布廣泛的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的發育,而且使華北黃土地和東北黑土地上流水侵蝕嚴重,長期的淋溶作用發育了南方熱帶亞熱帶的富鐵紅壤,也使耐酸植被(松杉茶之類的樹木)廣泛分布,北方則因為乾旱缺水而發育了大片的高鈣土壤。由於南方自然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明顯小於北方,則表明了植被與水文地貌之間的聯系人;如果黃土地不是因為我們祖先對自然植被的過度破壞,想來也不至於「一碗黃水半碗泥」。由此可見,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緊密聯系的】
----------3、【 】里的這段話應該可以直接作為你問題的答案。
④ 中國的地理是怎樣影響中國的政治關系
地理包括很多個方面
有些方面不會影響政治關系,但有些方面也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政治關系
就比如說地理位置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形成之初,與我國的地理位置有這密切的關系
我過北臨俄羅斯,也就是二戰時期的蘇聯,受其影響很大,慢慢的社會主義思想滲透到了我國先進知識分子層面,於是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由於我國北方與蘇聯接壤,接受蘇聯老大哥的幫助更尤為方便,代表性說明的就是我國建國初期的東北老工業區。因為我國倒向社會主義陣營,所以政治關系發生了變化,建國初期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關系緊張。
這個就是中國的的地理影響中國政治關系的很好的例子
⑤ 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有什麼關系
它們研究的內容基本相同,只不過范圍大小和深入程度不同,中國位於世界之中,所以中國的會詳細些,另外都要探索一下大尺度的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植被水文等,還有政治民俗經濟等
⑥ 自然地理環境與中國古代統一的關系
古代中國,其地理環境的特徵——偏居一方和相對封閉。中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端,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亞荒原,西面和南面環繞著大漠荒沙,高聳入雲的昆侖山、阿爾泰山及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東面是浩瀚無限的太平洋。內陸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分布有大規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這種遼闊的平原大河及近乎封閉狀態的地理環境,非常有利於形成一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農耕文明的形成,誘發封閉文明的產生。封閉的生存空間,不僅無法藉助外部力量,且由於生產工具的落後,古代中國人為了生存發展,為了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艱苦的斗爭,為了興修水利,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就建立了血脈相連的大共同體進行有效的統治和管理,這樣建立在血緣關系和宗法制基礎上的專制統治就逐漸形成了。
同時,遼闊的大平原,也是的統治著極易通過軍事征服實現統一,建立一個專制主義的大帝國,將每個人都納入某種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之中,因此,統一、專制、中央集權就成為中國古代政治的特色。
⑦ 自然環境地理與古代中國統一的關系
我國東部地區地形平緩、交通便利,是中國統一集權的封建國家形成的一個有利條件。
地理環境能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促使(但不是決定)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社會發展產生不平衡性。越是人類發展的早期,人們支配自然的力量越弱,人類社會發展對自然界的依賴就越大。但這不等於說,自然條件最有利的地區,即人們花費最少勞動就能取得豐富生活資料的地區社會發展速度最快,因為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往往使人們過分依賴自然界,不易促使他們去發展生產工具和技術,也不易促使他們去發展社會分工。
⑧ 中國的地理是怎樣影響中國的政治關系
地理環境對政治關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封建時代的中國。相對獨立(東面、南面環海,北面是苦寒之地,西面是崇山峻嶺和大漠),氣候溫潤,幅員遼闊、物產豐饒。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會採取中央集權制和相對保守的對外政策(沒有進攻他國的慾望,事實也是如此),海權思維、進取意識、民主思想很難在中國發芽、生根。
⑨ 地理環境與中國的形成有什麼關系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因為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新石器時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作物的生長和人類的生活,成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適宜的地區,最早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 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由於中國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氣候的波動一般隻影響農業區的南北界,而不會減少它的面積,這就為中國文化的延續提供了穩定的物質基礎。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在生產力很低的情況下,地理障礙對人類活動、特別是交通運輸的影響要比現在大的多,有時往往起了完全隔絕的作用,例如海洋、大江、高山、沙漠、沼澤、叢林都曾是先民難以逾越的地理障礙。中國的地理環境發雜多樣,所以除了農業以外,人們還不得不選擇其他生產方式,中國歷史上就出現了牧業、狩獵、養殖、捕撈、採集、冶礦、手工業、林業等各種產業,並且成為某些地區的主要產業,形成各地不同的物質基礎。與不同的生產方式相適應,各地的社會、政治、行政制度也不相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國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的差別,久而久之就形成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
1 、地理環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分為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三個方面。
2 、地理環境主要是自然環境,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環境與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嚴格區分越來越難。
3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
4 、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有四個方面:一是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二是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動,決定其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三是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以各種形式轉化或傳遞。四是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
5 、盡管地理環境提供給人類的條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類的活動沒有超越這一限度,就能夠擁有相對無限的活動餘地。因為第一它沒有規定人類從產生到消亡的具體過程、方式和時間;第二它沒有確定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傳遞的具體過程、方式和時間;第三,人類只要不違背它的內在規定,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利用這一環境,實現對自身有利的物質轉化和能量傳遞。
6 、同樣的地理環境,在不同的生產方式或生產力條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二是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不同的地區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對中國文化開放程度的影響。
8 、黃河中下游一帶是是中國歷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適宜地區。
9 、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農業文明對中國文化的延續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地理障礙對人類活動、特別是交通運輸的影響。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來文化影響。
11、地理障礙對文化的傳播有很大的影響,也使中國的不同地區所受的外來文化影響和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是相對的,首先,不存在絕對的開放或封閉的地理環境;其次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影響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環境也不是決定開放與否的唯一條件,海洋並不是開放的唯一途徑。(注意,江蘇卷2001年專門考了簡答題)
13、中國歷史上確實長期缺乏開放的動力,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根本的原因並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國的地理條件過於優越。
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1 、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二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的文化,而且長期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三是農耕經濟的早熟促進中國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2 、農耕經濟的持續性是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顯著特點,這種持續性造就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和中華文明的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
3 、中國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國文化的守舊性的重要原因。
4 、農耕經濟的多元成份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格。
5 、中國農耕經濟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1 、魏晉南北朝戰亂和割據打破了帝國的一元化政治與集權式地主經濟體制,出現了文化生動活潑的多元發展局面。表現在一是玄學的崛興;二是道教創制與佛教傳播;三是儒、玄、道、佛相與激盪。
2 、玄學是由老莊哲學發展而來的,其宗旨是「貴無」,其最高主題是對個體人生意義價值的思考。
3 、玄學對魏晉文化思深潮的影響:一是玄學的思維特點是超脫多樣化的現世實物而直接訴諸本體,因此使魏晉學術富於談玄析理。二是玄學與美學聯系在一起,成為魏晉美學的精魂,促成了重神理而遺形骸、重自然而輕雕飾的美學觀念;三是玄學的現實意蘊對魏晉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論上的建構。
4 、道教醞釀於東漢,發展於魏晉,到南北朝時基本定型。
5、隋唐文化氣象恢宏,與地主階級結構的深刻變化休戚相關。在門閥世族衰落的同時,世俗地主階級的精英分子地位上升。
6 、唐文化首先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無所畏懼、無所顧慮的兼容並包的宏大氣派;其次是體現在以博大的胸襟廣為吸收外域文化。
7、元代有了規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表現在:一是對歐亞大陸的征服,使中國西部和北部邊界實際上處於開放狀態,形成了回回民族;二是元代中西交通的開辟,為基督教入華創造了有利的氣候和土壤;三是亞歐大陸的溝通,為東西方旅行家遠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如馬可波羅及其《馬可。波羅游記》。
中國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1 、中國文化並非封閉的系統,以遷徙、聚合、貿易、戰爭為中介,中華各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之間都在交融共進。
2 、中國古代社會基本經濟類型是農耕、游耕與游牧。
3 、秦漢以後,中國文化分為三個文化類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農業文化,其中中原定居農業文化是核心。
4 、農耕與游牧這兩種經濟類型的交互關系,一方面是沖突、戰爭;另一方面是文化互補、民族融合。
5 、游耕文化的特點: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種;二是與過著遷徙不定的游動生活;三是由游耕模式決定了該民族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尚處於不成熟的水平。(簡記:刀耕火種游動生活不成熟水平)
6 、漢化即少數民族融入漢族;胡化是指漢族人融入北方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漢族人融入南方游耕民族。
7 、少數民族對中國文化的貢獻體現在經濟生活、衣著服飾、日常起居、音樂舞蹈、文化、史學等諸方面。
8 、藏族的史詩《格薩爾》中世界內范圍內英雄史詩的傑出代表。
9 、用蒙文創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黃金史》並稱為蒙古三大歷史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