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年級地理等高線如何判讀
從等高線的疏密,可以判斷地面的坡形:
1.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
3.等高線間隔均勻,表示上下坡度均勻一致,是均勻坡;
4.自下而上,等高線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較陡,山上部坡漸緩,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線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較緩,山上部坡較陡,是凹形坡。
1、數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
盆地:中間低(數值小)四周高(數值大)
2、形狀特徵: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 (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
希望能幫到你。
⑵ 地理中怎樣分辨山脊(谷)和陡坡(緩坡)
1.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
3.等高線間隔均勻,表示上下坡度均勻一致,是均勻坡;
4.自下而上,等高線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較陡,山上部坡漸緩,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線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較緩,山上部坡較陡,是凹形坡。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 (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
希望能幫到你。
⑶ 陡坡在地理中怎麼畫 請求高人指點
A懸崖 B陡坡 C緩坡
把值標上就是了,中高外低
純手工,望採納!
⑷ 怎麼辨別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線的形狀特徵: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凸,就是山脊(如圖中MN處)。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凸,就是山谷(如圖中HI處).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如圖中D處)。⑥緩坡與陡坡及陡崖: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如圖中C處)。等高線越密集處,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處,坡度越緩。
⑸ 地理左右手定則
一、左右手定則與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
1、
記憶方法
(1)南左北右: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2)手掌伸開,掌心向上。
(3)四指指向表示水平運動物體的初始運動方向。
(4)大拇指指向表示地轉偏向力的方向。
(5)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為大拇指與食指的夾角方向。
二、左右手定則與氣旋、反氣旋
1、記憶方法
(1)
南左北右: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2)
手半握,大拇指指向表示中心氣流運動方向,手背面北。
(3)
結論一:其他四指指向則為氣流旋轉方向(逆時針或順時針):北半球氣旋為逆時針,反氣旋是順時針;南半球氣旋為順時針,反氣旋是逆時針。
結論二:根據手背面東及手指指向,可得出以下結論:對於北半球氣旋,東部吹偏南風,西部吹偏北風;對於北半球反氣旋,東部吹偏北風,西部吹偏南風;南半球與北半球正好相反。
2、應用
(1)判斷氣流旋轉方向。
根據等壓線數值大小判斷出高、低氣壓。如果是高氣壓,則中心氣流向下,再根據其所在的半球應用左右手定則判斷出是南半球的反氣旋還是北半球的反氣旋,最終即可知道氣流旋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如果是低氣壓,則中心氣流向上,再根據其所在的半球應用左右手定則判斷出是南半球的氣旋還是北半球的氣旋,最終即可知道氣流旋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2)判斷所在半球
先根據閉合等壓線數值判斷出高、低氣壓,可得出中心氣流運動方向,然後應用左右手定則。在這里應用左右手定則時可採用試驗的方法,如果先用左手且符合定則者在南半球,否則在北半球;如果先用右手且符合定則者在北半球,否則在南半球。
(3)判斷天氣
先應用左右手定則判斷出氣旋、反氣旋。如果是氣旋,則為陰雨天氣;如果是反氣旋,則為晴天。
(4)判斷風向
應用左右手定則判斷出氣旋、反氣旋,然後看所求點在東部還是在西部,再依據記憶方法(4)即可得出風向。實際操作是,手背對的方向應與圖上的東方一致,則可以准確地判斷出所求點的風向。
⑹ 坡度的表示方法
坡度的表示方法如下:
百分比法,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路程)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時,即:i=h/l×100%。
耕地坡度分為≤2°、2°~6°、6°~15°、15°~25°、>25°五個坡度級(上含下不含)。坡度≤2°的視為平地,其他坡度級分為梯田和坡地兩種類型。依據國際地理學聯合會地貌調查與地貌制圖委員會關於地貌詳圖應用的坡地分類來劃分坡度等級,規定:0°~0.5°為平原,>0.5°~2°為微斜坡,>2°~5°為緩斜坡,>5°~15°為斜坡,>15°~35°為陡坡,>35°~55°為峭坡,>55°~90°為垂直壁。
中國大陸規定>25°不能耕種。西北黃土高原地區15°和25°分別為坡面流水面狀侵蝕的下限和上限臨界坡角。
⑺ 地理中地圖上的示坡度是什麼
坡度(slope)是地表單元陡緩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離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可寫作:i=tan坡角)】
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時,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類推.
度數法
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離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水平距離)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
角度 正切正弦
0° 0% 0%;5° 9% 9%;10° 18% 17%;30° 58% 50%;45° 100% 71%;60° 173% 87%;90°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