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的地圖究竟怎麼畫出來的
海 :有人坐船圍著海轉,並記錄下來。
地 :有人步行圍著地轉,並記錄下來。
然後結合起來。
Ⅱ 古代的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我國古代就有地圖的繪制,以下是三國時期到元代的幾個代表性演進史。由敘述中可以得知古人測量繪制地圖的方法。
我國在宋代也有航海圖繪制的能力,當然,元代之後的科學更是發展迅速(比如說,混天地動儀,可測量天文)。而在同時期的外國科學發展也是很神妙的…(比如說,荷蘭人駕船繞行台灣繪制的台灣全圖)。
第一部測算專著——《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西元三世紀)的數學家劉徽所著。他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寫了《重差》一卷,附於該書之後。
唐代數學家李淳風將《重差》單列出來,取名《海島算經》,並列為我國古代的數學經典《算經十書》之一。該書全部9個算例均涉及測高望遠及其計算問題。9個算例分別是:測量海島的高度(望海島),測量山上的松樹的高度(望松),測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測量澗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測量地面上塔樓的高度(望樓),測量河流的寬度(望波口),測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淵),從山上測量湖塘的寬度(望津),從山上測量一座城市的大小(臨邑)。
為解決這些問題,劉徽提出了重表法、連索法和累距法等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就是重差測量術。重差測量術是藉助矩、表、繩的簡單測量工具,依據相似直角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內在關系,進行測高、望遠、量深的理論和方法。在劉徽之前,趙爽在為《周髀算經》作注時曾作日高圖,首先提出了重差測量理論。而劉徽在《海島算經》中活用重差理論,巧妙地提出了多種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把重差測量理論推廣開來。
《海島算經》是一部影響久遠的測算專著。它所詳細揭示的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成為古代測量的基本依據,為實現直接測量(步量或丈量)向間接測量的飛躍架起了橋梁。直到今天,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在某些場合仍有借鑒意義。
什麼是「制圖六體」
制圖六體,是晉代制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制地圖的六條原則。
裴秀(西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
由於舊圖繪制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璠的幫助下,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文圖》。他總結了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地圖制圖的六條原則,即「制圖六體」: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為「准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系;三為「道裏」,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認為,制圖六體是相互聯系的,在地圖製作中極為重要。地圖如果只有圖形而沒有分率,就無法進行實地和圖上距離的比較和量測;如果按比例尺繪圖,不考慮准望,那麼在這一處的地圖精度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就會有偏差;有了方位而無道裏,就不知圖上各居民地之間的遠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離,而不測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地圖同樣精度不高,不能應用。
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所以制圖六體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制圖學理論的基礎,在我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計裏畫方
「計裏畫方」,是按比例尺繪制地圖的一種方法。繪圖時,先在圖上布滿方格,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裏數,相當於現代地形圖上的方裏網格;然後按方格繪制地圖內容,以保證一定的准確性。據文字記載,此法始於我國晉代裴秀提出的 「制圖六體」原則,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地形方丈圖》。
唐代賈耽,以每寸折百里的比例編制了《海內華夷圖》。北宋沈括,以二寸折百里編制了《天下州縣圖》(又稱《守令圖》)。元代朱思本,用計裏畫方的方法繪制的全國地圖——《輿地圖》,精確性超過前人。此法沿用1500餘年,直到清初,在我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元代郭守敬在測繪上的建樹
郭守敬在測繪上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他首創的以我國沿海海平面作為水準測量的基準面。當時,郭守敬曾經從河套東頭的孟門山(今陝西宜川至山西吉縣一帶)起,順中條山往東,沿黃河故道測量地形,掌握了大河之北縱橫數百里地區內地勢起伏的變化。
這是在黃河中游的一次大面積地形測量。大面積測量必須解決各局部測量資料的統一歸化問題。據《元朝名臣事略》記載,郭守敬「又嘗以海平面較京師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謂汴梁之水去海甚遠,其流峻急,而京師之水去海至近,其流且緩,其言倍而有微,此水利之學,其不可得也」。
這是我國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利用海平面作為基準來建立統一的高程系統,創立了「海拔」這一科學概念。這一工作,對於測量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是我國大面積測量發展到一定水平所孕育出的傑出科學成果。
直到今日,世界各國的區域性測量,其水準測量成果均歸化到以海岸某點的平均海水面作為基準面的高程系統中去。我國現就採用青島港驗潮站歷年記錄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基準面,並在青島設有水準原點,全國的高程均以此為基準。這一科學方法。仍將繼續沿用。
Ⅲ 古時的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現在的又是怎麼畫的呢
中國古代的制圖技術非常發達。有一個叫做裴秀的人,西晉,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 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後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
這是他對中國地圖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直至今天地圖繪制考慮的主要問題除經緯線和投影外,裴秀幾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現在利用衛星技術 可以瞬間將將一張衛星圖製成高清晰的地圖。
Ⅳ 古代地圖怎麼繪制
劉徽《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劉徽所著的測量學著作,原為《劉徽九章算術注》第九卷勾股章內容的延續和發展,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海島算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測量數學事著 ,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裴秀(224—271)字季彥,魏晉期間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西晉大臣、學者。歷官三國魏散騎常侍、尚書僕射,晉光祿大夫、司空,封鉅鹿郡公,作《禹貢地域圖》,開創我國古代地圖繪制學。
裴秀在地圖學方面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制圖六體」,即繪制地圖的六項原則。
制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准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系;
三為"道里",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註:「六體」中的高下、方邪、迂直三條,後人解釋不一。一般認為,按原文並考慮到測制地圖的基本法則,應理解為:將兩地間的道路長度(包含道路起伏、彎曲而引起的誤差)改化為水平面上的直線長度的 3個因素和方法。
在此基礎上,裴秀主編完成《禹貢地域圖》18篇,它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制圖六體」即出自本書的序言,可惜此書早已散佚。
裴秀提出的這「制圖六體」,是當時世界上最科學,最完善的制圖理論。除經緯線和地球投影外,現代地圖學上應考慮的主要因素,他幾乎全提了出來。
賈耽(730~805)師承裴秀六體,繪制了世界上著名的《海內華夷圖》。賈耽是唐代地理學家、地圖制圖學家,他採用裴秀制圖法,在55歲時組織畫工,花了17年的時間,繪製成了《海內華夷圖》巨幅唐代中國全圖。《海內華夷圖》幅面約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圖》大10倍,可見唐代制圖事業之規模。
《海內華夷圖》是繼裴秀之後中國又一著名地圖作品,在中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最主要的特點是注重歷史地理的考證,古今地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繪注,從而開創了中國沿革地圖的先例。
宋朝是我國地圖歷史上輝煌的年代。北宋統一不久就根據全國各地所貢的400餘幅地圖編制 成全國總圖《淳化天下圖》。在當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塊南宋紹興七年的刻石,兩面分刻 《華夷圖》和《禹跡圖》。右圖是《禹跡圖》的一部分,計里畫方,從長江、黃河的圖形 可看出,該圖具有相當高的精確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過大規模水準測量 ,發現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裝了指南針。他編繪的《守令圖》是一部包括20幅地 圖的天下州縣地圖集。他還著有科學著作《夢溪筆談》。
Ⅳ 古代時候的地圖怎麼畫出來的
古代地圖主要採用計里畫方法繪制。
「計里畫方」之法,是為使地圖圖形正確縮小尺寸而設計的按比例繪格網的方法。
1、先在圖上布滿方格,方格邊長代表實地里數。
(5)如何畫地理古代圖片擴展閱讀:
晉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繪制地圖的理論並據此繪制《禹貢地域圖》,他的理論可以概括為「制圖六體」,即制圖時要考慮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勢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彎曲度)。
「制圖六體」成為中國傳統制圖理論的重要依據,計里畫方之法則是基本操作法,雙雙沿用1500餘年,歷代著名地圖都少不了計里畫方,裴秀之後,還有唐代賈耽的《海內華夷圖》、北宋沈括的《天下州縣圖》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
歷朝所改良處主要在緯度及里程測量的精準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準儀)、「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儀器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現代的等高線標記。
Ⅵ 古代是怎麼畫地圖的
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借簡單的定向設備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信息記錄下來,繪制到圖上。
在當今的社會中,由於活動區域的擴大,地圖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現在出行至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不由自主打開電子地圖,進行定位或者導航。在古代,地圖的作用甚至更為重要,那在古代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如何繪制地圖的呢?
01
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借簡單的定向設備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信息記錄下來,繪制到圖上。古代中國有以下三種比較典型的繪圖形式: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為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地圖。
02
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
這種地圖非常常見,比如在地方史志中所附的縣域圖、城池圖等等,基本都屬於這種形式,應該是我接觸最多的一種古地圖了。這種地圖,說白了,就是給官員們的一份說明書:首先把縣城畫在中央,再把轄區內的山川、名勝按照相對於縣城的大致方位繪制出來,最後把各個村鎮填到相應的山上、河邊。
03
以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為基準的地圖
比如杭州西湖文化廣場上的一幅京杭大運河沿線圖的浮雕,就是很典型的以水路為基準的地圖。這幅地圖就是在中央畫一條河,在畫卷的首端畫上北京城;作者坐上船,把沿線經過的山川、城池一一劃出,等到到達杭州後,在畫卷末端畫出杭州城,一張地圖便繪制完成了。這種地圖,可以說就是一套游記。以作者所在的位置為中心,看到什麼就畫什麼。富裕的地方畫大點,無聊的地方少畫點,完全不講究絕對方向與比例尺,藝術性要遠高於紀實性。想像一下,如果繪圖者的繪畫水平再高一點,或許那就是一幅可以與《清明上河圖》或《富春山居圖》相提並論的名畫了。
04
以上兩種地圖,均是從作者(旅人、水手)或讀者(縣官、船長)的主觀視角出發,以使用需求為中心,依賴實際觀測與經驗,藉助簡單的定向與測量技術(如司南和天象)所繪制而成的。這與今天嚴格按照比例尺與經緯度坐標的地圖,從理念上就大相徑庭--用現代設計中的理論講,這兩種地圖很好地體現了形式追隨內容與形式追隨功能,不僅不受固定框架約束,還做到了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雖然這兩種地圖因為技術含量太低,在現代地理學、測繪學中一般很少被提到,但是在歷史上均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05
而與現代制圖技術相兼容的,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第三種地圖,也是由其使用目的所決定的。比如國家疆域圖,作為國防的重要工具之一,若是誤差太大則無法調兵遣將。其中經典的例子有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比例尺約為1:180 000的《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和《長沙國南部駐軍圖》,和偽齊阜昌七年所刻的《禹跡》與《華夷》兩石刻圖。(《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通過粗細不同的線條來區分干、支流與上、下游,並藉助類似於等高線形狀的閉合曲線來描繪山脈,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早的一張通過科學方法描繪地形地貌的地形圖。)有些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在合作調查之後,發現了人類在地圖繪制方面的起源甚至要早於文字。人類的祖先通過用碳在獸皮上作畫,在洞穴中用礦物顏料繪制等辦法,畫出了生活地區周邊的地圖。
06
在中國,最早的關於地圖的傳說就來自於大禹治水,相傳,大禹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河神看到之後十分感動,於是就給大禹送去了地圖,大禹認真研究,最終成功治理水患。當然,有些小夥伴們可能覺得,這只是個傳說。不過我們國家也出土過古代繪制的地圖哦,在1986年,天水放馬灘的秦朝墓穴就出土了一些地圖,其中就有禹跡圖和華夷圖兩份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地圖。
07
據了解,早在西漢時期,當時的統治者就專門按照前朝傳統設立欽天監,並且在管天文,掌地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當時的欽天監官員利用類似現在的勾,股,弦以及相似三角形來進行測繪工作,並且還發明了一種記里鼓車。這種車上面有個小人偶,在齒輪的作用下,除了擊鼓還能打鑼,整座車利用馬來拉動,並且能做到走一里,擊鼓一下,走十里,打鐲一次。車上還有司南,記錄著行車軌跡,官員根據車輛行走的距離來繪制地圖。
Ⅶ 古時候地圖是怎麼畫的
古代的繪圖不是像現代人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落後的.地圖在中國古代叫做輿圖,是我過博大精深文化的一部分,最早的地圖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管子>一書中有地圖篇.晉時的圖學家裴秀繪制了<禹共地域圖><地形放圖>,並總結了繪圖六體,既分率,准望,道型,高下,放邪,遷真.翻譯成現代的語言就是;比例,方位,道路的實際距離,地勢,山川走向,對地面的情況的處理,是當今世界上最完善的制圖方法.之後的歷代地圖都是依照上述方法繪制.我國到了清代開始使用西洋的以地圖為基礎的經緯度測量制圖法.
Ⅷ 古人的地圖是如何繪制出來的
第一種方法:以山川為基準
以自然地理情況為區別做圖,這也是古時候繪制地圖最常見,也最便捷的一種方式。繪圖方法是:最先把所需繪制的縣里畫在中心,隨後再把縣里旁邊的山川河流,相對性於縣里在什麼位置,尺寸怎樣用特殊標記表明出去;最終再把縣里與山川中間的路面繪制出去就可以。
說白了的佔比為基準便是大家常說的比例尺精度,大家如今機械制圖和cad制圖用的十分普遍。便是在地圖里繪制上滿滿的格子,一個小格子意味著一個穩定的長短,例如1:1000,就表明圖上1小格子表明1千米。隨後依據具體精確測量實體尺寸,方向用比例尺精度的方法變小在地圖上。那樣就變得很精準了。
前二種方法盡管精密度不高,可是應用性還能夠的。耗費的精力也很大,必須大家參觀考察,憑直覺去分辨方向,尺寸。第三種方法也是消耗精力,繪制一個地圖乃至要花很多年的時間
Ⅸ 古人是如何畫出地圖的
地圖簡史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線等。現在
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圖實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如圖01-01) 據考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地圖,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澤,古巴比倫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
留存至今的古地圖還有公元前1500年繪制的《尼普爾城邑圖》,它存於由美國賓州大學於1 9世紀末在尼普爾遺址(今伊拉克的尼法爾)發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圖01-02)。圖的中心是用蘇 美爾文標注的尼普爾城的名稱,西南部有幼發拉底河,西北為嫩比爾杜渠,城中渠將尼普爾 分成東西兩半,三面都有城牆,東面由於泥板缺損不可知。城牆上都繪有城門並有名稱注記 ,城牆外北面和南面均有護城壕溝並有名稱標注,西面有幼發拉底河作為屏障。城中繪有神 廟、公園,但對居住區沒有表示。該圖比例尺大約為1∶12萬。
留存有實物的還有古埃及人於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蘆葦上繪制的金礦山圖。
� 我國關於地圖的記載和傳說可以追溯到4 000年前,《左傳》上就記載有夏代的《九鼎圖 》 。古經《周易》有「河圖」的記載,還有「洛書圖」,表明我國圖書之起源。傳世文獻《周 禮》中有17處關於圖的記載,圖又與周官中14種官職相關聯,如「天官冢宰·司書」「掌邦 中之版,土地之圖」;「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 安 撫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國都鄙之數,制其畿疆而溝封之,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 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地訟,以圖正之」;「地官司徒·土訓」「掌通地圖,以 詔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夏官司馬·司險 」 「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夏官司馬·職方氏」「掌天下 之 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 谷六畜之數要」。1954年6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銅器「 宜侯矢�」底內刻鑄的120字銘文有兩處談到地圖,即「武王、成王伐商圖」和「東國圖 」。該 文記載周康王根據這兩幅地圖到了宜地,舉行納土封侯的冊命儀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立(位)於宜,內(納)土,南鄉(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於宜。』」據考證,該圖成於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這些記載足以說明 ,我國西周時期已有土地圖、軍事圖、政區圖等多種地圖,並在戰爭、行管、交通、稅 賦 、工程等多方面得到應用。這些地圖顯然已經脫離了原始地圖的階段,具有了確切的科學概 念。只可惜我國至今還沒有見到過這些地圖實物,有待地下考古的發現。
中國古代和近代的地圖
我國存留的地圖中,年代最早的當屬20世紀80年代在天水放馬灘墓中發現的戰國秦(公元 前2 39年)繪制於木板上的《圭縣地圖》。該圖上繪有河流、山脈、溝谷、森林及樹種名稱,有80多處注記,有方位,比例尺約為1∶30萬,應當是代表了當時地圖的最高水平。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三幅地圖,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漢代地圖的珍貴史料 。三幅圖均繪於帛上,為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圖01-03是其中的地形圖。
該圖為98cm長的正方形,描述的是西漢初年的長沙國南部,今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瀟水流域、南嶺、九 嶷山及其附近地區,內容包括山脈、河流、聚落、道路等,用閉合曲線表示山體輪廓,以高 低不等的9根柱狀符號表示九嶷山的9座不同高度的山峰。有80多個居民點,20多條道路,30 多條河流。另外兩幅是表示在地理基礎上的9支駐軍的布防位置及其名稱的《駐軍圖》和表 示城垣、城門、城樓、城區街道、宮殿建築等內容的《城邑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三 幅 地圖制圖時間之早、內容之豐富、精確度之高、制圖水平和使用價值之高令人驚嘆,堪稱極 品。� 魏晉時期的裴秀(公元223~271年),任過司空、地官,管理國家的戶籍、土地、稅收, 後任 宰相,曾繪制過《禹貢地域圖》,並將當時流傳的《天下大圖》縮制為《方丈圖》。他總 結 了制圖經驗,創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圖理論——「制圖六體」,即分率、准望、道里、高 下、 方邪、迂直。分率即比例尺,准望即方位,道里即距離,高下即相對高度,方邪即地面坡度 起伏,迂直即實地起伏距離同平面上相應距離的換算。裴秀的制圖理論對以後的幾個朝代有 明顯的影響。� 唐代賈耽(公元730~805年)通過對流傳地圖的對比分析和訪問、勘察,編制了《關中隴右及 山南九州圖》、《海內華夷圖》,後者是在學習裴秀制圖理論的基礎上,以「一寸折百里」 製成的,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宋朝是我國地圖歷史上輝煌的年代。北宋統一不久就根據全國各地所貢的400餘幅地圖編制 成全國總圖《淳化天下圖》。在當今的西安碑林中,有一塊南宋紹興七年的刻石,兩面分刻 《華夷圖》和《禹跡圖》。右圖是《禹跡圖》的一部分,計里畫方,從長江、黃河的圖形 可看出,該圖具有相當高的精確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過大規模水準測量 ,發現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裝了指南針。他編繪的《守令圖》是一部包括20幅地 圖的天下州縣地圖集。他還著有地理學著作《夢溪筆談》。�
元代的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在地理考察和研究歷史沿革的基礎上編製成《輿地圖 》兩卷。
明代羅洪先(公元1504~1564年)在朱思本地圖的基礎上,分析歷代地圖的優劣,以計里畫方 網格分幅編製成《廣輿圖》數十幅。他創立了24種地圖符號,對地圖內容表達起到重要作用 。明末的陳祖綬曾編制《皇明職方圖》三卷。鄭和(公元1371~1435年)七下西洋,他的同 行者留下四部重要的地理著作,製成了《鄭和航海地圖集》。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山海 輿地全圖》介紹到中國,在�1584~�1608年間,他曾先後12次編制世界地圖,把經緯度、 南北極、赤道、太平洋以及航海所發現的南非、南北美洲等區域概念介紹到中國。
� 清代康熙年間,清政府聘請了大量的外籍人士,採用天文和大地測量方法在全國測算630個 點的經緯度並測繪大面積的地圖,製成《皇輿全覽圖》,實為按省分幅的32幅地圖。李約瑟 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介紹該圖「不僅是亞洲當時所有地圖中最好的,而且比當時的 所有歐洲地圖都好、更精確」。乾隆年間,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新疆、西藏新的測繪資料, 編製成《乾隆內府地圖》。清代完成了我國地圖從計里畫方到經緯度制圖方法的轉變,是地 圖製作歷史上一次大的進步。清末魏源(公元1794~1859年)採用經緯度制圖方法編制了一本 地圖集《海國圖志》。該圖集有74幅地圖,選用了多種地圖投影,是制圖方法轉變的標志。 楊守敬(公元1839~1915年)編制的《歷年輿地沿革險要圖》共70幅,是我國歷史沿革地圖史 上的曠世之作,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圖集中歷史地圖集的基本資料。�
辛亥革命後,南京政府於1912年設陸地測量總局,實施地形圖測圖和制圖業務。到1928年, 全國新測1∶2�5萬比例尺地形圖400多幅,1∶5萬比例尺地形圖3 595幅,在清代全國輿地 圖 的基礎上調查補充,完成1∶10萬和1∶20萬比例尺地形圖3 883幅,並於1923~1924年編繪 完成全國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96幅。除了軍事部門以外,水利、鐵道、地政等部門的測 繪 業務也有所發展,測制了一些地圖。到1948年止,全國共測制1∶5萬比例尺地形圖8 000幅 ,又於1930~1938年、1943~1948年先後兩次重編了1∶100萬比例尺地圖。在地圖集編制方 面,1934年由上海申報館出版的《中華民國地圖集》,採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表示地貌、 銅 凹版印刷,在我國地圖集的歷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解放戰爭過程中,革命軍隊也十分重視 地圖保障。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總部就設有地圖科,隨軍搜集地圖資料並作一 些簡易測圖和標圖。長征前夕,地圖科為主力紅軍製作了江西南部1∶10萬比例尺地形圖; 過雪山、草地時繪制了「1∶1萬宿營路線圖」。解放戰爭時期,地圖使用已十分廣泛,各野 戰軍都設有制圖科,隨軍做了大量的地圖保障工作。〖JP3〗如1948年平津戰役前夕,編制 了 北平西部航攝像片圖和天津、保定駐軍城防工事圖,為解放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
� 新中國成立後,地圖制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50年組建軍委測繪局(後改為總參測繪局), 1956年組建國家測繪局,領導全國的地圖測繪和編繪工作。
� 在完成覆蓋全國的1∶5萬和1∶10萬地形圖的基礎上,1∶5萬地形圖已更新三次,1∶10萬地 形圖也已更新兩次。完成了全國1∶20萬、1∶25萬、1∶50萬和1∶100萬地形圖的編繪工作 ,並已建成了1∶25萬、1∶50萬和1∶100萬數字地圖資料庫。
� 1953年總參測繪局組織編制了1∶150萬的全國掛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由32個對開拼 成。1956年出版了1∶400萬《東南亞形勢圖》。20世紀50年代後期,先後三次編制出版了1 ∶25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以後又多次修改、重編出版,成為我國全國掛圖中穩定 的品種。該圖內容豐富,色彩協調,層次清晰,較好地反映了中國的三級地勢和中國大陸 架的面貌。20世紀70年代,各省(市、自治區)測繪部門分別完成了省(市、自治區)掛圖和大 量的 縣市地圖的編制工作。
� 在地圖集的編制方面,首推國家大地圖集的編制。1958年7月,由國家測繪局和中國科學院 發起,吸收30多個單位的專家,組成國家大地圖集編委會,確定國家大地圖集由普通地圖集 、自然地圖集、經濟地圖集、歷史地圖集四卷組成,後來又將農業地圖集和能源地圖集列 入選題。現在已經先後出版了《自然地圖集》、《經濟地圖集》、《農業地圖集》、《普通 地 圖集》、《歷史地圖集》。這些地圖集在規模、制圖水平及印刷和裝幀等多方面都達到了國 際先進水平。在國家大地圖集的帶動下,各省、市相關部門都編制出版了各種類型的地圖 集 ,其中不乏高質量的地圖。由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土地科學學院編制的《深圳市地圖集》於 1999年第一次為我國的制圖作品拿到了國際地圖學協會評出的地圖集類「傑出作品獎」。自 動暈渲的大型掛圖《深圳市地圖》於2001年在國際地圖展覽會上再次獲得最高獎。�
國外的地圖歷史
公元前2世紀,埃拉托斯芬(公元前276~前195年)算出了地球的子午線弧長為�39 700km,以此推算出了地球大小,並第一個編制了把地球作為球體的地圖。托勒密(公元90~168年 )所 寫的《地理學指南》對當時已知的地球作了詳細的描述,並附有27幅地圖,其中有一幅是世 界地圖。他提出許多編制地圖的方法,創立了球面投影和圓錐投影。他用圓錐投影編制的世 界地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直使用到16世紀。
� 15世紀以後,歐洲社會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歷史進入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地理大發現的時 期,航海探險使人們對地球上的大陸和海洋有了新的認識,為地圖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地 圖 學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創立了等角圓柱投影,並用它於1568年編制了世界地圖。由 於該圖上等角航線成直線,為航海提供了極大的幫助。18世紀實測地形圖的出現,使地圖內 容更加豐富和精確。地圖符號系統不斷完善,透視寫景符號逐步被平面符號代替,地貌表 示也由暈�法發展到等高線法,同時出現了地圖的平版印刷,將地圖推進到現代的階段。 � 19世紀資本主義各國出於對外尋找市場和掠奪的需要,產生了編制全球統一規格的詳細地圖 的要求。1891年在瑞士伯爾尼舉行的第五次國際地理學大會上,討論並通過了編制國際百萬 分一地圖的決議,隨後於1909年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地圖會議上,制定了編制百萬分一地圖的 基本章程,1913年又在巴黎召開了第二次討論百萬分一地圖編制方法和基本規格的專門會議 ,這對國際百萬分一地圖的編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出現了大量的專題地圖,比 較有代表性的有德國的《自然地圖集》、《氣候地圖集》等。� 20世紀由於攝影測量的產生和發展,對地圖製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出現了大批具有世界影 響 的地圖作品。其中較有影響的有由前蘇聯為首的7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編制的《1∶250萬世 界地圖》,英國的《泰晤士地圖集》,義大利的《旅行傢俱樂部地圖集》,前德意志民主共 和國的《哈克世界大地圖集》,美國的《國際世界地圖集》,《加拿大地圖集》。特別值得 提出的是前蘇聯的《世界大地圖集》和《海圖集》,這些圖集都是曠世之作。
我大體看了一下裡面有關於地圖的發展歷史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人類如何繪圖希望會有幫助 好運
Ⅹ 古代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關於古人繪制地圖的方法,首先是計里畫法,是為使地圖圖形正確縮小尺寸而設計的按比例繪會格網的方法,現在圖上布滿方格,方格邊長代表實地里數,在派人,到處按照一定的標准採集各方面的數據,收集完數據,然後按方格之框定繪制地圖內容。
海島算經,是以不影響久遠的測算專著,他所詳細解釋的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成為古代車輛的基本依據,被現實直接測量,間接測量的飛躍,架起了橋梁,直到今天,這套理論和方法在某些場合仍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