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在地理課教學研究上做了哪些

在地理課教學研究上做了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07 00:41:10

㈠ 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過去的工作,倍感充實,收獲良多,讓我們好好總結下,並記錄在工作總結里。你所見過的工作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總結範文1

圍繞「基礎厚實,主體發展」的廣闊舞台,我們備課組結合本組的教學地位和作用,本學期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認真組織學習地理新課程標准、內容、目標,經過討論,認真修定了備課組學期工作方案。在統一教學標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進度的基礎上,注意關注個性化教學,積極發揮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

二、定期進行教研活動,基本做到每周二次。堅持集體備課,每月組織備課組聽課評課一節,交流教學得失,討論教學疑難問題。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共同做好各項教學工作,精心備課,認真上課,以學生反饋的學習信息,進行反思,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手段,使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組內老師認真完成每人聽課十節的任務。本學期蔡袁芬老師在第七周開了一節區級公開課《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效果良好。

三、認真做好高二地理期中、期末和高三期初、期中、期末考試的命題工作,並及時做好質量的分析工作。平時用足用好配套《一課一導練習》,做到認真批改作業,並及時講評、反饋。

四、本學期我們組開設了一個社團:「一中旅行社」。並且在第八周,蔡袁芬老師開了一節區級研討課,受到較好的評價。以及研究型課程《對嘉定地區氣象諺語的收集和驗證》。組內共同研究教學方案。從網路、圖書館收集各科資料,加以去粗取精,自編部分教材,使教學內容更接近生活實踐,更接近學生實際,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好評。

五、認真做好高三地理高考的輔導工作。認真制定高三復習計劃,切實實行。定期找學生談心,分析近期學習情況,為學生排憂解難。積極參加區里高三教研活動,了解高三教學動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大部分同學有一定的進步,以堅定的信心,積極的心態對待高考。

六、組內同志和諧協作,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使使教研活動有序、有效地展開。同時借鑒和吸取我校其他教研組的先進教研經驗,使地理備課組有長足的發展。

七、本學期我們地理組還完成的市教科委和英國領事館共同舉辦的「校園氣候酷派行動」這一任務,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共有7位高二學生參加,其中高二(11)班的鄭亞娟同學獲得鼓勵獎。

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總結範文2

本學期根據學校教科室、教務處的要求,我們高一成立了地理教研組,主要由四位老師組成,其中三位老師跨年級代課。在教科室、教務處的指導下,按照開學初制定的備課組工作計劃扎實有序地開展著。這期間有很多教研學習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一、研究新課程、學習新課標

開學初,我們利用規定的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學習了高中地理課程標准,明確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和知識范圍。研讀了20xx年度的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說明要求,確定了教學的重難點。

二、堅持集體備課

本學期我們上每節新課前都碰一下頭,把自己對關於課標要求的理解進行溝通,適當的補充或者調整教學知識的內容,明確重點。並交流備課心得體會,共享課件,互相取長補短。課後交流反思,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

三、在復習測試時,認真出題、審題、閱卷

本學期除期中考試外,我們進行了三次統一的單元測試。不管是那一次統一測試,我們都認真出題,並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篩選、審核,預測難度。並按照其中考試閱試卷進行批改試卷,並統計好試題的實際難度值,以便校對講解時有針對性。

四、堅持認真批改作業

我們要求每周至少批改兩次作業,並統計每道題的難度值,要求上課對學生普遍感覺較難的題目進行講解。

五、互相聽課學習

我們利用了各種機會外出聽課學習,並且在組內也互相聽課,同時跨年級聽課,虛心向同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總體來說,本學期的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活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需要規范的問題。如,課後的反思沒有即時記錄在案,這就導致我們缺少平時的積累,對教學效果的促進和今後的教學活動的安排可能會缺少借鑒;另外,我們組沒有要求老師要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和談話的要求,這樣可能會影響到考試的及格率。

優點需要發揚,缺點需要克服,希望今後的工作,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總結範文3

回顧過去的一期工作,有歡樂也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收獲。在各級領導以及市、縣教研室地理組老師的關懷、指導下,我校地理組全體教師積極進取,勤奮工作,創造性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現簡要總結如下:

第一部分:地理組整體情況介紹

地理組共有任課教師8人。高級教師1人,一級教師4人,二級教師3人;8本科畢業8人。各年級任課教師如下:

高一年級:曾琪(備課組長)張天水、金爾、羅小平、范德先

高二年級:梁海英(備課組長)羅小平、范德先

高三年級:羅華碧(備課組長)熊永生、梁海英

地理組教師年輕、有朝氣、有活力,積極進取,對工作認真負責,有奉獻精神。

第二部分:一學期工作總結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為了提高全組教師的素質,我們組織教師學習了素質教育和地理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文章,認真學習了有關地理的報刊雜志,並鼓勵教師自覺訂閱報刊,達到每人至少訂閱一份報刊。通過學習,豐富了教師的地理知識,對於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各位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從而也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全組教師還一起學習研究《地理教學大綱》以及《新課程標准》,明確了新課程標准與原教學大綱的變化,明確了高中各個年級的地理教學目的、任務以及要求,從宏觀上把握各個年級的知識脈絡。此外,我們還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教研活動和文化業務進修、繼續教育,並在活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三年級備課組在我市高考復習研討會上羅華碧所作的《怎樣提高高三地理復習效果》的報告和梁海英在草堂高中上的示範課《海洋水》,受到了全市高三與會地理教師的一致好評。

二、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注重實效。

地理組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效果作為組工作的重點。按照學校要求,各個年級分別確定備課組長,由教學時間較長、教學經驗較豐富的教師來擔任備課組長,充分發揮我們的作用。由我們組織同頭教師一起學習、鑽研《大綱》,挖掘教材,制定教學計劃,共同備課,一起研究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各位備課組長充分發揮了指導帶頭作用,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研討,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

三、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地理水平,提高教學效果,地理組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省級科研課題《高中生人文素質研究》,全體地理教師作為實驗教師分別參加各個年級的實驗工作。首先,全組教師認真總結了近幾年來進行這項實驗的經驗和體會,又深入學習了有關地理「人文素質」的理論文章,使各位教師對這項實驗有了更深一步認識;第二,制定實驗計劃。各位教師根據各自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驗計劃。第三,按照實驗計劃,嚴格認真地進行實驗。對於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研究,加以解決,並注意積累、收集實驗過程中的一些數據。第四,及時做好各個階段的小結工作。通過這項實驗,提高了各位教師參加教科研的意識,提高了進行教科研實驗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地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上期的期末考試中,高三地理:全市第一名;高二地理:全市第三名;高一地理:全市第三名。組內有3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刊物,1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

四、培養青年教師,使我們茁壯成長

我們學校、地理組很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為我們的成長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老教師耐心傳授自己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年輕教師積極進取,虛心學習,耐心請教。曾琪老師是這些年輕教師的傑出代表,在去年的校級青年教師評優課中被評為一等獎。他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緊密結合,認真進行網路與地理教學的整合實驗研究,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好評。

五、積極進取,無私奉獻

地理組教師有2人擔任班主任,3人跨年級教學(一中本部、一中外校),工作負擔很重。但是,全組教師以學校大局為重,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發揚了無私奉獻的精神,高質高效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

總之,一學期以來,地理組教師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始終以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深深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市縣教研室地理組老師以及學校其他學科老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取得的。我們還知道,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決心再接再厲,努力工作,為把學校地理教學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個新階段而奮斗。

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總結範文4

工作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並分析成績的不足,從而得出引以為戒的經驗。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與計劃是相輔相成的`,要以工作計劃為依據,訂計劃總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一、工作完成情況

1.落實完成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加強集體備課

我們地理組共有14名地理老師,分三個備課組,開學初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時就明確了備課組長工作要求,面對新課改我們必須做到早動手,勤探討,爭取先人一步;所以,我們注重提高備課的質量,做到了發揮團體精神、集體的智慧,將備課組的備課活動落實到實處,做到了學校要求的「四定五統一」(定活動時間、定活動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統一教學目標、統一主體教案、統一進度,統一檢測、統一練習)。每次備課活動都不流於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時注重常規教學工作的落實,認真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寫出規范的課時教案,其中王婷、張維勇和侍衛松的教案被評為校級優秀教案;鼓勵教師互相聽課,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同時我們每節課都精心挑選練習,並對作業的量進行適當的控制,學生完成作業狀況良好;作業及時批改,及時反饋。

2.加強高考研究和學業水平測試研究

本學期在教研活動中,加強對大綱和教材的研究,認真分析高考和必修模塊試題的趨向,以今年高考試題為樣本,讓新上過高三、沒上高三的教師了解高考試題的特點,體會高考題的趨勢,激勵他們學習專業知識的慾望。

加強對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包括判讀、填繪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地理圖象和圖表分析綜合地理事象。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包括分析比較、判斷推理能力等。指導學生多注意觀察生產和生活,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學到生活中的地理。

3.注重課堂教學,注重落實的實效性

我們在教研活動中強調,抓住每一節課,讓學生將知識在課堂上落實,提倡課堂前5分鍾用於檢測落實上節課所學知識,採取多樣的方法,如默寫、設問、練習檢測等,尤其是默寫效果比較好。強調教師備課時必須明確,本節課我要讓學生掌握什麼?通過什麼途徑讓全體學生都參與?當堂反饋。下課後進行自我反思,是否完成本節教學目標,哪些地方非常成功,還存在哪些問題?教師要在不斷反思過程中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

二、工作中的不足

1.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面臨著新新課改的問題,尤其是老教師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為自己充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轉換觀念,付諸於教學行動,這方面我們組的教師發展還不夠平衡。

2.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高一地理教學面臨的困難很多,一方面初中基礎薄弱,學生學習起來難度加大;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對高中地理認識不足,重視程度還不夠,當然這裡面有學生的問題,也有教師的原因,所以作為老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過硬的課堂調空能力,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以達到課堂教學的完美。

3.加強教研組文化建設,提高教研能力

俗話說的好,人活到老學到老,作為地理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力爭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強調知識的落實轉變為既抓基礎知識的落實又要重視能力的培養;將只重結果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將單純強調記憶轉變為既強調記憶又注重思維的訓練;將「灌輸式」教學轉變為「討論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只重課本文字描述,轉變為從圖文中獲取信息;變「旁白」式解釋為讓學生的「感悟」、」思考」和應用等幾個轉變,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水平。

教學中多注意觀察生產和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能夠與現實生產、生活聯系起來的知識在教學中應引起高度重視,教師教學中盡力多搜集一些與教材密切相關的素材。 )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學習一些與地理相關的書籍,也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多讀書讀好書,提高地理教師的各項素質,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及時總結,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

三、工作中的思考

1.向課上要效益,精講精練,落實在課堂,有待強調課堂效益。

2.新教師的培養問題一定要提到日程上來,盡快讓年輕老師快速成長起來,要為他們提供成長的機會,要敢於壓擔子。

3.老教師的工作態度也不容忽視,老教師既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又要承擔起培養年輕老師的任務,真正做到嚴要求,達到出高徒的目的。

㈡ 地理教師教學,備課過程中的哪些做法

地理備課組活動是校本培訓,加強地理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個載體。備課組建設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地理教學質量。如何開展好地理備課組活動,下面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形式求規范
1、有計劃、有總結。
每學期開學伊始,備課組長制定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教學計劃、進度等。安排本學期校級及以上公開課,示範課的開課教師,提前做好准備。安排每次的期中、期末的復習題的編制及命題工作。在期中與期末做好試卷講評、質量分析,並做好本學期的教學、教研總結。
2、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
每周要有至少一次集體備課活動,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每次集體備課都有一個主講人。備課組長提前一周通知主講人進行准備。集體備課前一天,主講人寫好「集體備課中心發言稿」,交給備課組長審閱,並且每次都要做好集體備課記錄,內容為:時間、地點、主講人、參加人員每位組員發言內容。
3、有明確的主題。
針對地理教學突出的問題確定備課組活動的主題,這些問題是教師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而且是僅憑個人努力難以解決的。備課組成員針對活動主題共同研討,集思廣益,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力求解決問題,解開困惑。
4、有完善的制度
教案要求項目完備,條理清楚,詳略得當,統一作業類型、項目、數量,規定好備課組成員聽課的節數及公開課的節數,開展好聽課後的議課活動,備課組長對各項活動要有檢查記錄,反饋情況。
二、內容要有效
1、談教學反思
課後,開課老師先談談課堂上有哪些精彩之處,說說自己在哪一環節的處理上還不夠到位,對於一些共性的問題,大家一起研究解決的策略。
2、梳理本周地理教學的重、難點
備課組的老師,在對課標、教材和學情的認識和把握上,可能存在異議,我們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共同討論,梳理出教材的重、難點,然後集體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五備」: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學法、備教學過程、備教學評價,落實「三統一」,即統一進度、統一方案、統一考查。
3、研討教育熱點話題
我們老師都訂有一些教育教學雜志,如《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學》《地理教育》等,凡與我們的教學息息相關的,都可聯系自身來談談自已的學習收獲,這樣即拓寬了大家的視野,又夯實了教育理論基礎。
5、交流外出教研和反饋情況
珍惜每次外出教研的機會,要准時參加,認真學習、交流、體會。回來要在備課組會上交流討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項目顯特色
1、開通備課組活動網站。
同備課組的老師可以通過網站這個交流平台獲取相關的信息,也可以把要發表的文章、試卷、習題、等內容掛上去,完善備課組的教學資源網的建設,使之成為學生、老師學習的有力資源。
2、創建資源庫
收集與整理任教年級的課件、試題等教學資源,建立資源庫,存儲在學校電子備課室的電腦里,每一位老師都能隨時調用它、完善它。
3、課例研討
開展基於地理課例研究的備課組活動,採取「備課—說課—觀課一議課—總結」的方式,把集體智慧和個人的特長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最終達到多贏提高的目的。
地理備課組活動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平台,今後應不斷探索提高地理備課組活動有效性的方法與策略,充分發揮地理備課組的功能。

㈢ 地理教學論的研究任務

1.研究地理學科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在學生整體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揭示地理學科的教學目的,研究地理教學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方面,在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能力方面,在進行德育教育方面應達到的基本目的。
2.通過對我國學校地理課程發展的研究、我國與國外地理課程的比較研究,探索地理課程與社會需要、地理科學的發展、學生身心發展之間的關系,為我國學校地理課程的設置、地理課程標準的制訂和地理教材的編寫提供理論依據。
3.研究地理教學過程的本質、特點,揭示地理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認識地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為有效地開展地理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指導。
4.通過對地理教學方法和地理教學組織形式的特點、作用、分類的研究,認識各種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適用條件和場合,尋找地理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優化組合,探索、設計新的地理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
5.研究各種地理教學評估的主要方式及其特點,為地理教學實踐提供有效的教學評估的一般方法,探索地理教學評估的改革途徑。

㈣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五篇

總結 的寫作過程,既是對自身 社會實踐 活動的回顧過程,又是人們思想認識提高的過程。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一地理 教學 工作總結 ,更多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點擊「 教師總結 」查看。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

初中地理教師教學能力是指順利完成地理教學活動所必須具有的綜合能力。其能力大致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運用地理語言的能力。

要求講授語言具有科學性。即語言准確,概念清楚,恰當地運用地理詞語,科學地作出地理判斷和推理;通俗明白,深入淺出;語言生動,有趣昧,詞彙豐富;有情感和藝術性,即善於結合教學內容,體現語言的感情 色彩和聲調的抑揚頓挫,語言精練,流暢,用鮮明簡潔,規范的地理語言,表達豐富多彩的地理教學內容。

二、分析和處理地理教材的能力。

主要指掌握分析、處理教材的 方法 ;熟悉中學地理教材的基本組成和結構;能准確地確定教學目的,重點、難點、且處理得當;能恰當地處理各教學因子間的聯系及教材的外部聯系等等。

三、地理板書及其設計的能力。

要求板書布局合理,形式多樣,規格端正,精練醒目,重點突出,美觀完善。

四、地理野外考察的能力。

掌握地理野外調查與研究的一般步驟與方法;能確定實習內容,野外考察提綱和實習路線;能對調查資料進行整理及成果匯報等。

五、設計和運用 教學方法 的能力。

主要包括掌握地理教學方法的結構,明確各種教學方法的功能;掌握地理教學方法的設計程序和設計方法,能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選用教學方法,優化組合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結構化。

六、進行地理教學研究的能力

①、搜集和整理地理資料的能力。

會使用檢索文獻資料的主要工具,掌握搜集的整理文獻資料的常用方法。

②、撰寫地理教學研究論文的能力。

掌握地理教學論文的撰寫方法(選題、選材等)和步驟, 文章 結構合理,段落清楚,論點明確,論據恰當,文字通順,流暢、生動、標點符號正確。

③、編寫鄉土地理教材的能力。

使教材內容體現科學性、思想性、地方性、直觀性、可接受性、趣味性、啟發性,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比例要合理,還應注意符合課時要求。

七、運用和編繪地理教學地圖的能力。

①、編繪地理教學地圖的能力。

掌握地理教學地圖注記的各種字體寫法,掌握顏色調配原理及其應用方法,掌握掛圖整飾的程序與繪圖的技能技巧。

②、運用教學地圖的能力。

能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地圖(包括教學掛圖、地圖冊、填充圖、課本插圖等),掌握正確的指圖方法,能運用地圖分析說明解決地理問題,傳授地理知識。

八、運用和設計地理教學板圖、板畫的能力。

掌握地理板圖、板畫的繪畫技法和設計方法;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和設計地理板圖、板畫;能熟練地描繪地理板圖、板畫,用地理板圖,板畫分析說明地理問題。

九、組織地理課外活動的能力。

能組織學生進行地理課外活動,如組建中學地理園,掌握主要的地理觀測方法(包括地震、天文、氣象、水文觀測等),主持考察 報告 會,地理知識競賽會,主辦地理活動室,地理牆報。小刊物,指導地理學具製作,地理標本製作等。

從系統論觀點來看,地理教學能力體系主要由地理課堂教學能力,地理課外教學能力和地理教學研究能力三部分構成。其中地理課堂教學能力處於核心地位。地理教學工作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只有具備地理課堂教學能力,才能勝任教學工作。地理課外教學和地理教學研究能力也不容忽視。這些能力對於促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地理實踐活動都有重要意義。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是 七年級地理 下冊,本冊共分五個章節,如果按照正常教學進度計算,至少需要三十個課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教學。考慮到地理是小科目,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45分鍾,提高課堂效率,不得佔用學生課外時間,最後就必須留些時間給學生復習,迎接期末考試,我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與活動計劃,並有序地進行教學。最後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取得了一些成果。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構合理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准目標是我們確定教學內容與策略,選擇教學類型與組織形式,組織教學實施與評價的基本依據,對整個教學過程具有導向、操作、調控,中介和測度的功能。深刻認識目標,既有助於我們在進行地理 教育 課程的基本功能,又有利於通過具體的教學設計操作,將培養目標落到實處。在具體的教學中採取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學;化難為易、刪繁就簡教學;歸納框架知識,構建鏈式教學等,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知識要點更易於掌握,更利於識記。這樣,也使得大部分學生樂於學習,勤於學習,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二、採用多元的教育教學方法: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一)課前准備

我能提前一周備好課,寫好教案。並積極進行集體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和課程標准,仔細分析認真記錄,虛心向同組老師學習、請教。

1、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 措施 。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使學生掌握的教材知識、運用知識,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4、課堂上的情況。

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

(二)關懷中等生和差生,加強課外輔導

我能利用自習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通過堅持輔導,使這些同學的興趣重新建立起來,後面的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德育工作

1、德育是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訣就是「愛」。我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充分發揮師愛的巨大教育力量。

2、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我以為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人格的平等地位。我在工作中注意不盛氣凌人,更不污辱學生人格,力求平易近人。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正因為這樣,學生才會對我產生信任感。

三、從事教學教研活動:

(一)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二)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教研教學論文競賽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學水平。

(三)組織擬訂了教研課題,並組織研究之中。

四、遵守校紀校規:

本人嚴格的遵守學校的各種 規章制度 ,不遲到,不早退。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平時,勤儉節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從不鬧無原則的糾紛,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毫不鬆懈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五、努力提高業務素質:

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我在教學之餘,還擠時間學習了新課程標准以及與地理相關的書籍,在網路中閱讀整理了大量資料,並積極進行各類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初步掌握了製作多媒體課件的技能,能夠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我的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社會的發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六、積極備戰迎考:

在完成教學任務後,剩下5個課時,主要是用來期末復習。本冊書共有五章內容,每一章內容用一課時復習,在課始時提出復習目標,讓學生找出疑難問題,後20分鍾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經過抽查,感覺這種復習效果較好。當然,我在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幾次月考成績不理想,這些狀況都值得在今後的很長時間里去不斷完善和提高,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恆心和毅力,今後的教學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

本學期我帶的是七、 八年級 地理,對我來說地理是來到芹池中學來的一門新的課程,真的是個挑戰。經過一學期的師生間的共同努力,學生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並逐漸產生了 愛好 ,他們開始了解到了地球和輿圖知識、陸地和海洋知識、天氣與天氣知識、居民與聚落知識、發展與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識,也開始慢慢認識到學習地理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一、在思想上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師風師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以為,要想在學生心目樹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的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還要在道德行為上以身作則,以已服人。

二、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虛心求教,努力進步自己的教學水平。

首先,認真鑽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把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愛好、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再次,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把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最後,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留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留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留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愛好,課堂上講練結合。

三、在自己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進步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系」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題目和地理事物,盡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系」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把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 其它 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把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系,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綜合回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並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先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並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溫習迎接考試。側重於教會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在把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歡聚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愛好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進新鮮血液。

盡管在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現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題目,這些題目尚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4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六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於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鑽研課程標准,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作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課程標准,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 學習方法 ,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准,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號成功返回,台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鍾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准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 思維方式 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5

新年伊始,一學期的工作即將圓滿結束。學期初,承蒙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信任,作為一位本學期剛來的聘用教師的我在對校情完全陌生和 經驗 不足的情況下去作帶教工作深感責任重大,甚有幾分慚愧。我回顧本學期來的帶教工作應是遺憾與收獲並存。帶教雙贏,使我得到的是更多的收獲。在工作中,我和王老師共健師德,共同探討教材教法,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情景教學,及時向領導和同事請教,我們共同成長,共同提高,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活動與形式

據校情我們以聽課、評課為主,每兩周一次聽、評課,用示範課、公開課、隨機聽課的形式互聽互評,聽課評課時請相關領導和老師作指導,作好筆記,重作分析,提出改進方案。另外,利用好網路資源,共同學習新課標,利用網路的教學實錄與自身作比,找差距,促改進。公開課盡量用多媒體教學,自製課件,促進教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新教師成長分析

自我認為是極富悟性和靈性的人,工作中具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特點。以我個人庸見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主要體現如下幾方面:

1、師德健全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關心學生、團結同事等品行表現出色,這塊作為黨員的王老師是我學習的榜樣。

2、教態穩健走向成熟

一學期以來的結識,我由一個嬌柔、可愛的學生形象正在向一個成熟、穩健的資深教師看齊。三尺講台,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天空對於初步教壇的我來說過於陌生,因此,學期初課堂表現給人以不知所措的感覺,通過幾堂公開課的歷練,我自信了,舉止文雅,口齒清楚,文語滔滔不絕,學生的反應由不適應到適應,由一般到「愛上了」,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課堂操控能力的全面提高

初為人師的我,處處以自身的標准和要求去衡量學生,因此,教學中常遇尷尬局面,原因在於高估了學生的成績,「因材施教,因生定法」是我需要學習的課堂教學理念,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應重基礎教學,加以適當的知識拓展教學,那我們就必須要從教案設計和課件製作入手,利用好校本,適應學生,落實教學。

在與學生的磨合中我悟到了獨解。十月份,《多變的天氣》這節示範課的教學是成功的:重難點突出,學生體驗突出,課堂教學時間把握的恰到好處。這節課可以明顯地看出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

4、落實知識點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好壞源於平時知識點的是否落實,這一點我從茫然中很快就找到了一條明徑,「與生共處,眼見為實」是我端正學生 學習態度 的良方,學生作業沒完成我陪,學生遲到、早退我問,學生不會做我教,學生有難處我愛,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從現在工作來看,我認為逐漸走出了新教師的窘境,「沒有,只有更好」,為了追求更好,我們還要不懈地努力,在掌握教學基本功的同時,去備好教材,備好新課標,備好學生,巧設教案,巧制課件,巧用教法共同向更高的教學技能邁進。


初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五篇相關文章:

★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五篇

★ 七年級地理教師工作總結5篇

★ 初一地理老師工作總結五篇

★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020範文五篇

★ 2020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五篇

★ 七年級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5篇2020

★ 初中地理老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範文5篇

★ 初中地理教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範文5篇

★ 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 初中地理教師工作總結通用5篇

㈤ 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的探究學習

一、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有探究的激情在地理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必須設計探究性問題。創設有利於自主探究的氛圍,發學生的情趣,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現問題,獲得情感體驗。
1、從教材中確定探究的主題。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成因等知識,雖然前人已有定論,但對學生來說還是未知的。可以把這類問題設計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的過程。如在學習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西雙版納》一課時,可將「西雙版納特有的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等作為探究課題,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利用網路及各種媒體等多種形式收集資料。探究的課題要注意適合學生進行研究,不切實際的大而空的課題往往得不償失。
2、從生活中選擇與學科內容有關的問題。探究性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解決身邊與學科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學生可通過親身參加生活實踐活動,如收集資料、調查、訪問等去直接感受。這樣讓地理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生活中離不開地理知識,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學生就有興趣學。
二、問題由易到難,讓學生有能力去探究。不同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差異很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探究問題時,要由易到難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提高。例如,在學習了「亞洲」的自然地理後,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要讓學生具備如何去分析一個大洲或地區的自然環境的能力。
三、保證時間,給學生提供自由的探究空間如果教師希望學生開展真正的探究並有所收獲,就要為學生設計有利的情境和過程,並把探究活動引入一個明確的方向,為其提供探究空間。例如,在學習《海陸分布》這一節時,可讓學生准備一個地球儀,上課時讓每個同學拿起地球儀並仔細觀察:手先碰到地球儀上的海洋部分還是先碰到陸地部分,通過統計手先碰到海洋的同學佔多數,而手先碰到陸地的同學佔少數,教師趁勢引導為什麼地球海陸分布這樣不均?讓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計算出海洋和陸地各自佔地球總面積的百分之幾,由此得出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使學生投入到真實的情境中去,在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學習知識,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對科學的積極探索態度。

㈥ 2021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5篇)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匆匆溜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一定有許多的艱難困苦,為此要做好 工作 總結 。那麼知道怎麼寫好工作總結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 個人工作總結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1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三(1)(2)的地理課程,回顧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覺得教學工作要總結一下,以使以後的教學更上一層樓。本人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提高教學質量,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上好課,我課前做了下面的工作:

1、堅持課前閱讀《20__年廣東高考考試大綱(文綜)—地理》。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新課標,根據高考地理的考試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 方法 、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 措施 。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二、重視課堂管理。

做為一名教師,我十分清楚課堂管理的重要性。

為此,我十分重視課堂管理,在課堂上向40分鍾要質量。一般我一進課堂,就以自身飽滿的情緒影響全體學生,使學生們也能以飽滿的,高漲的情緒來上我的課,然後抓緊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把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完,然後通過做相關練習來鞏固知識。

接下來學生的精力開始渙散了,課堂秩序有些不穩定了,這時我來個地理小 故事 或小幽默,改變一下課堂氣氛,待學生精力又集中時,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至於簡單易懂的知識,我一般是讓學生相互討論來完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不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期望在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同學的成績有更大的提高,師生共同取得更大的進步!

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2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來,我們地理備課組四位老師都能認真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習,在平時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堅持真理、 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勇於吃苦的精神,立足崗位,與時俱進,履行職責,扎實搞好本職工作。把良好的師德化為實際的行動,把教學的高質量作為工作追求的目標,把教科研的能力作為自我培養的重點,力爭做到才學高、師德好、質量優、創新精神強。平時經常學習教學常規,落實教學五認真,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課、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格控製作業量。

二、主要工作匯報

(一)認真制定 工作計劃

在開學初共同針對 高二地理 學業水平測試特點,制訂詳細的授課計劃。目的是劃分好時間段,並控制好各時間段的用時計劃。現在高二學測我們的地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贏得了學校領導的肯定,這說明我們的計劃比較科學和成功。

(二)注重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刻苦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參考資料和互聯網,了解學科高考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地理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環節中特別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備課組成員的作用,堅持集體備課,盡可能形成通案,共同探究問題,解決教學中的疑惑。

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精心備好課,提高個人的好課率和備課組的優課率,課堂上,各位教師注重科學的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尤其是適合地理學科的「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學討論教學法」等。

1.加強教學科研工作。

我們四人認真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組活動,認真參加每天一次的備課組討論。備課組活動時,每次都進行進行重點、難點分析,分析教法、學法,估計學生學習時會出現的困難以及應該採取的相應措施。認真組織好每次試卷分析,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加強補差與提高。

2.加強課堂教學的模式化

(1)教學內容地圖化。

地圖(圖像)及各種圖幅是實現該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過圖片、圖像、音像等多媒體技術根據教學需要突現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難以直接觀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信息,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

(2)教學過程訓練化。

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

最後達到熟練的過程。本模式以圖作為出發點,又以圖作為落腳點,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能過程。

3.教科研成績突出。

本學期我們四人無論在教學工作中還是在科研工作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庄志文獲評高中地理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本人獲評連雲港市333工程名教師,《地震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教學設計》發表在全國核心期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雲在肩上 教育 博客先後獲評東海縣十佳教育博客,連雲港市十佳教育博客,江蘇省一等獎教育博客。

三、有待改進的方面

1、與新課程緊密聯系不夠,下學期要成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集思廣益,針對新課程和高考要求,抓高考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2、因為抓學測,所以本學期達到的高考要求比較低,給下學期的復習帶來更大的壓力。下學期復習時要更科學地安排好時間,更有效地提高復習效率。

3、進一步通過個別談話、交流,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幫助學生形成內需學習動力。

4、要針對我校學生實際選擇練習試卷,提高學習有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3

一、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回顧

1.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暑假新課程培訓活動,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向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轉變。

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運動」等,對於這些內容,在課堂上首先採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後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圍繞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於理解的章節而進行。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或搜集相關資料),然後由學生根據自學或 課前預習 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教材與以往教材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增加了大量學生活動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或在教室內完成的,那麼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這種課型主要就是讓學生動手、動眼、動耳等,如教材 「模擬海陸熱力性質」、 「模擬水循環」等內容就可以把它單獨設計成一節實驗課。但實際課時較為緊張,所以很多活動只能壓縮在課堂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3.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到地理學科而言,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地理圖表的分析、處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因此,在教學時時時注意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重視上述能力的培養。

二、存在的問題

1.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餘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同時,新課程標准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

2.新課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很活躍,但由於活動過多,一節課很難講完,出現了地理教學任務重、課時不足的現象。

3.學生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

4.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面小,學生在應試的路上跑慣了,只知道解題、解題。面對在觀察→發現→猜想→論證的新思路上學習,感到陌生不適應。因此,要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三、今後教學的幾點想法

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解釋,運用證據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不同組之間進行答辯等形式,讓學生自己尋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師在其中主要起點撥引導的作用。對於實驗等花費時間長這一點,可以嘗試在課前就對學生說明該實驗的目的、操作過程,提前准備。

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教師每上完一節課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

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盡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如地理成績可能不好的學生,但地圖繪得較好),並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標准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高一的學生年齡較小,多數學生才十五、六歲,所以要注重語言的表達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學生共鳴。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難了。

作為教師,在新課改試驗的第一年,我們要不斷的摸索,要勇於創新,不斷完善自己。作為學生也應該明確自己的位置,懂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擺正了自己的 學習態度 以後,就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已經做了什麼,將要做什麼,這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4

不同的工作 經驗 讓四位老師在工作過程中能取長補短、相互配合,激發更大的潛力;在各位領導和同事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下,使 高一地理 教學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推陳出新,有了更大的進步。總結一學期所做所想,我們收獲了以下心得和經驗。

一、本學期所做的工作

1、做好集體備課工作

為了更好的發揮集體的力量,我們備課組堅持每周五第三節集體備課一次,對上周的教學做個 反思 並對本周的教學內容和思路進行集體討論。對於平時的小問題,我們堅持出現後及時一起解決,在備課過程中堅持資源共享,共同搞好備課工作。

2、落實好教學工作

地理是一門既是文科又偏理科的邊緣學科,對於學生而言是文綜中難度比較大的學科。而本地區因為中考沒有地理學科,所以高一的新學生基本在初中都沒有正式認真接觸地理,對地理這一學科較為陌生,高一地理學又是整個高中地理中屬於比較大難度的,因此高一的學生剛一接觸地理就遇到難度,在學習中受到比較大的阻礙。針對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高一幾位地理教師因材施教,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們注重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盡量穿插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知識,又努力做到把這些課外知識與學科的考點結合起來,讓學生提高興趣的同時又學到該掌握的知識點。另外課後的我們幾位教師亦進行一定輔導,比如謝星嬌和侯新宇老師利用自己班主任的身份,經常夜修時間為學生解答問題。

3、做好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本學期我們高一幾位教師集體探討,集體做好課後作業的布置,幾次作業均是自己找題選題,針對學生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找適合學生的題目,讓學生在課後把知識得以穩固。同時,為了督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幾位教師均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並且做到盡量在課堂上進行典型題目的評講。

4、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能力。

本備課組的老師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利用輔導課和其他課余時間,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你不教我不懂」逐步引導成「你不教我也懂」,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查找資料、自學教材的習慣,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存在問題

1、個別班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或者是整體學習的積極性不夠的情況。

2、教學難度的把握與學生實際接收能力發生矛盾:講太難,學生接受不了;講太容易,學生又不能獲取多少知識。 3、學生獲取生活經驗的途徑較少,學生分析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有機結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4、 一部分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很不負責任:抄襲現象嚴重

三、今年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嚴格地抓好備課組建設,特別是從備課組成員的思想入手,要不滿足於現狀,做到精益求精。同時,要認真研究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利用多種手段(包括電化、多媒體等)改進地理課教學。

2、強化對課程改革的有關方針和政策以及有關資料的學習,掌握更多的信息,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使備課組內的教研、討論氣氛進一步濃厚起來,通過討論、交流,使備課組成員的知識、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組織編寫好各章節的「學案」導學輔助性資料。切實做到「因材施教」,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加強同事之間的團結互助、互相關心,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再作不懈的努力。

6、勤寫教學後記,即反思,要重視教學的積累,為日後的教學提供參考。

7、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並將新理念運用於教學實踐中,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式,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參與、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真正走進我們的課堂。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學生的成績還不盡如意,成績還有待提高,本學期的教學教緊,一些計劃完成的知識無法講授完成,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都有信心可以完成任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正視存在的問題,完成我們的教學和教研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

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5

不知不覺已經到高二下學期了,在這學期里課程較重,但我還是合理安排時間,好好做好教學相關工作,主要負責高二13、14、15班的教學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認真閱讀地理課標,認真備課,積極參與備課組備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鑽研地理課標,將疑問的地方圈出來,並且在備課組備課過程中提出,虛心請教。

2、認真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等。

二、抓好課堂,重視課外時間

在課程上多引生活實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且重視引導學生自身思考問題,然後以評價的語言來激勵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多關注新聞時事,用新聞中的相關地理知識來激發學生把握最新信息,最新動態,也讓他們學會自主搜集相關資料的能力。課上還會以一些幽默的地理語言來調動課堂的興趣度,減少學生走神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外,重視學生及時反饋的課堂情況,並且針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時加強與後進生的溝通交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地理的有趣性,實用性。

三、經常聽課,虛心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每周有15節,課時較多,但我仍然堅持多去聽老教師的課,特別是同一個年段。在聽課過程中特別注意他們如此安排課程,如何啟發學生思維,如何結合生活實例,如何管理課堂,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聽完課,傾聽老教師的分析,並且針對自己有疑問的問題反思,並積極提問,從而完善自己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能力。

四、設計導學案,督促作業,及時批改講評,起到鞏固作用

每周一份導學材料的設計,主要內容為一周所學知識的提煉,並總結出體系,思路,並且強調重點。除外還附有近年來的高考題。導學案精選精編,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學習地理的指導意義重大。還強調配套練習三維設計的利用。整體作業量合理。安排時間給學生做,並且及時交上來批改,分析問題,總結上一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講評的時候給予重點強調,達到效果。


2021高中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5篇)相關 文章 :

★ 2021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五篇】

★ 2021地理教師優秀工作總結(範文10篇)

★ 2021地理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 高中地理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範文

★ 2021地理教師工作總結範文10篇

★ 高中地理教師個人總結5篇

★ 2021地理教師年終個人工作總結模板

★ 學校地理教師工作總結五篇2021

★ 2021年中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 2021地理教師學期工作總結匯報十篇

㈦ 地理學科在研學中要遵循的四個基本步驟是什麼

1. 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實現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
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與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都是建立在新課程促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定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是從學生的培養與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的特點來定位,在總目標的指導下確定階段目標。新的地理課程目標強調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能力。兩者的目標定位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兩者目標整合就是要把共性目標和個性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與人文相結合、能情意合一的整體教學目標。
研究性學習課程有利於打破嚴格的地理學科內容體系,有利於加強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與實際生活、社會建設相結合。新地理課程目標提出「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關於家鄉的情況是綜合的,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習,收集、整理綜合信息,在整合多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起綜合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課程使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少量原則性的教學建議,而是具體的教學要求。地理學科能力需要學生在探究式學習和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中形成。例如,能力培養目標之一「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課堂教學雖然有小組討論、辯論等合作學習,但時間短,難以深入。而研究性學習倡導小組協作完成任務,並將研究成果公開展示、交流,這種學習過程有效保證了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
因此,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大力推行探究式的學習、增加實踐活動的方式,促進地理學習方式變革,有效促進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

2. 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整合
學科課程是以間接經驗為基本內容,是學校課程的主體部分。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普通高中新課程計劃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種課程的直接目的不同。掌握必要的體現於學科中的間接經驗是地理課程的直接目的,而研究性學習課程以獲取關於探究學習的直接經驗,發展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直接目的。另外,課程學習的載體也不同,地理學科課程中,學習的載體是教材,而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具有開放性,問題是學習的載體。研究性學習課程區別於學科課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學習方式的不同。地理學科課程強調接受式學習,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嘗試,在實踐中體驗、學會學習。
同時,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也存在內在聯系。研究性學習作為學習方式不僅運用於研究性學習課程,也運用於地理學科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與地理學科課程中獲得的間接經驗,是交互作用、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地理學科課程教學是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科學文化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才能在研究性學習中得心應手。就知識而言,學科教學更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學習關注知識的聯系和運用。另外,研究性學習方式滲透於地理學科課程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可和地理學科課程教學打通進行。
整合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首先是教學過程中教法與學法的整合。加強地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和研究性學習中的「指導性」,做到教法與學法整合,在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強化綜合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發現式、小組合作式等教學方法,使地理課堂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共同擁有一套基本教法與學法優化整合的方法體系。其次,地理學科教學中穿插專題研究性學習,開展地理小課題研究,使地理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相互滲透、優化整合。

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教學整合的一種形式,即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安排研究性學習課程,結合相關專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期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鞏固深化學科知識的雙豐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突出研究性學習課程與地理學科課程的整合,在課程的內容和目標上按照分清層次、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來規劃與構建。基本原則如下: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旨在構建一種積極、主動、自主的教學活動。由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研究過程。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主要是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一個將課堂知識加以綜合和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刻意追求大綱以外的新知識。研究內容應是學科知識的延伸、拓展,學科知識是出發點,同時也是歸宿。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過程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但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研究,它不要求所有學生的研究都有結果,但要求激發和培養所有學生的創新精神。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指向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並以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為先導。同時推進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
•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原則上以一學期為一個周期。具體實施流程如下圖:

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流程圖

4. 建立以培養地理學科能力為核心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模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認識到培養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是中學地理教學三項任務的核心。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是否能夠完成學科能力培養的目標呢?採取什麼途徑來完成學科能力培養目標呢?
4.1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在培養地理學科能力上的目標定位
研究性學習課程特別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特別注重學習的過程及學生的實踐和體驗。地理學科課程更注重知識的系統、學科能力的培養。課程實踐中,地理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具體地說,這樣的課程整合體現了以下目標定位。
第一,促進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提高
地理學科知識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就給學生創造了一次地理實踐的機會,利用地理實踐過程運用已知地理知識、學習未知地理知識,通過活動不僅提高掌握地理知識的能力,而且提高地理實踐能力。
有幾位高一學生想要研究「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及運動周期」,老師認為這個課題難度太大,不是現有地理知識所能解決的,勸他們換一個題目。在學生們的堅持下,課題組確立了。組員們廣泛收集資料,上網收集關於獅子座流星雨的相關報道、親自觀看獅子座流星雨、走訪大學和天文台的專家。他們把收集的資料全部整理編成了一本關於獅子座流星雨的完全介紹手冊。雖然都是間接經驗,但他們獲得了直接經驗,他們的研究目標基本達到,因為他們按照自己的認識完成了手冊的編制。按學科教學的評價標准,他們的成績不應優秀,因為他們都是照抄照搬他人的成果。但研究性學習課程評價重參與、重過程、重體驗。他們的學習表現應該是合格的。
第二,積極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分析判斷能力是地理思維能力的核心之一,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為學生能力培養創設了一個開放性環境,通過生活實際問題的提出、解決,從中需要學生站在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能力實踐的機會,更是一次提高分析判斷地理問題能力的機會。
幾位同學選擇校園附近的公園——長春南湖為例,以《城市公園環境的污染現狀與治理研究》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實地考查了公園環境,有訪問公園管理人員的、有訪問公園清掃工人的、有定點觀察遊客環境意識的、有實地尋找公園污染源的。在整理第一手信息的基礎上,分析得出公園污染物的主要來源,進而提出公園環境治理措施。學生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主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並根據信息分析、判斷,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設想。
第三,培養綜合概括地理問題的能力
幾個喜歡時政熱點的同學組成了《伊拉克問題研究》課題組,組內成員在研究時有分有合、先分後合。一位同學側重地理學科,研究伊拉克地理位置、周圍鄰國、能源分布、民族宗教構成、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等;另一位同學從歷史角度側重研究二戰以來中東局勢、兩伊戰爭、海灣戰爭、聯合國經濟制裁等;還有同學搜集時事新聞。最後綜合信息,多角度、多側面地對伊拉克問題的前途進行展望。課題研究進行了一個寒假,最終遞交了一份質量較高的研究報告,並作了精彩的匯報,從伊拉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伊拉克戰爭爆發的原因和目的、伊拉克問題的事態走向、戰爭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等四個標題進行了分析。
綜合性是地理科學的一大特點,綜合思維也是地理思維的特點。社會生活實際問題往往都是綜合的問題,需要我們運用綜合思維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分析,全面的分析問題。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學生多選擇生活實際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有利於綜合概括地理問題能力的訓練、提高。
第四,促進學生地理思想的形成
地理思想觀念的形成是高層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在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廣泛運用地理知識的基礎產生升華,變成理性認識而形成。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需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發揮自身、集體的思維能力,在豐富的地理信息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思想。普通的地理課堂教學,問題比較簡單,綜合性弱。研究性學習課題則是復雜的大問題,需要學生多方位地去研究,開發自己、集體的潛能,從而促進地理思想的形成。
幾位同學的課題是《長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家鄉的變化及發展》。他們從地理、政治、歷史、生物等學科入手,通過長春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到長春經濟發展的現狀中的優、劣勢分析,最終提出長春未來發展的設想,而且把方案寄給了城市建委。我們不去跟蹤設想的結果,這些同學在研究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了集體的思維能力,通過親自體驗運用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地理科學的整體觀念,城市環境的生態觀念,人類社會發展的可持續觀念等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並且能將這些觀念應用到其他實際問題的思考中去。

㈧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

何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在地理課堂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讀圖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且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法指導,促進其有效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很有趣味性的學科,地理知識豐富而精彩。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火山地震帶及其分布」為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地球」「地震破壞」的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短片回顧我國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場景,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調動了學生探索地震相關知識的極大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師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規的文字語言來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外,還有另外一種語

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圖語言。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畫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盡量把地理知識融入到地圖中去理解,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然就養成了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例如我採用形象比喻法來教育學生記住一些圖形的輪廓形狀:黑龍江的輪廓像一隻美麗的天鵝,湖南的輪廓像美人頭,英國的輪廓像一隻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義大利的輪廓像一隻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地勢起伏時我採用剖面觀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繪制各種圖表的方法,適當的統計分析知識以及地理問題的歸納方法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表達,地圖、各種圖表對地理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歸類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去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信息的聯系、差異,力圖發現新的更有價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實施探索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意識十分淡薄,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質量難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學就是主張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科學方法,探究性的獲得科學概念,並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例如,在「海陸變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一系列圖片,並進行分析:喜馬拉雅山在地質年代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我們利用科學史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及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地圖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略圖的運用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習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七大洲、四大洋」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七大洲、四大洋」簡圖的繪制;又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繪畫中來,在這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

地掌握了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地理略圖不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還能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地理略圖的運用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進行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評價方式,其中包括學生個人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覺思考的習慣,同伴的評價和教師評價有助於學生進行反思,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無論學生的成就大小,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鼓舞和信任,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就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地理教學只有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從而使地理課堂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們有時拘泥於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強調記憶,缺乏地理情趣,又或者過於嚴謹而使課堂不生動活潑。其實我們應該要更多地考慮如何更好的適應學生,如何與學生產生「共鳴」。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要善於欣賞學生,善於換位思考,善於與學生溝通,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甜美的微笑、和藹可親地與學生平等友好般的相處,就能贏取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就能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從教多年的地理教師,筆者雖然對地理教材已經比較熟悉,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要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自己教學中低效的問題進行研究,最終可生長出新的思想、新的教法,從而使地理教學更有效。

㈨ 如何有效開展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

一、精彩導入,提高地理課堂的趣味性
【案例1】:八年級地理下冊2.10《祖國寶島—「台灣省」 》
同一課題,三節平行課,三位來自不同中學的教師,三種不同類型的課堂導入:
筆者作為其中的第一位上場的開課教師,在講授「祖國寶島—台灣省」時,採用了以下的導入方式:
(欣賞鋼琴和小提琴協奏曲《鼓浪嶼之波》,展示鼓浪嶼日光岩圖片。)
教師講授:每當這悠揚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很多人的心中都會湧起一股思鄉之情,這是一首很多廈門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名叫《鼓浪嶼之波》。「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見雲海蒼蒼,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這首歌的歌詞樸素而真摯,像老水手對親人講故事一般,深情地把鼓浪嶼與美麗的基隆港聯系在一起。那作者朝思暮想的基隆港究竟位於哪裡呢?
學生回答:台灣省
教師講授:對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章「沿海萬里行」的第十節「祖國寶島——台灣省」。
教師2:以視頻《七子之歌——台灣》導入,並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因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教師3:以《反分裂國家法》引入,接著播放視頻、圖片等說明台灣省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無論是歌曲欣賞、視頻資料,還是其它方式的導入,三位老師對該課的導入都做了精心的准備。「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地理課,往往需要一個恰當的課堂導入。它或者給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或者巧妙地切入主題,能為教學設計的層層深入做好流暢的銜接,使課堂一開始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將學生緊緊吸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也能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當然,課堂導入的用時要恰當,一般是3~5分鍾,它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脫離教學內容。
二、優化教師課堂提問
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節優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安排提問環節的課堂教學,無論教學設計如何完整出彩,教師的「獨角戲」如何惟妙惟肖,缺少了學生主動參與、各抒己見的舞台,它終究是不成功的。課堂提問涉及問題的設計和問題拋出後的「後續處理」。
(一)問題設計清晰明了,目的明確。
【案例2】:七年級地理下冊2.2《南亞》之「南亞的位置和范圍」
在講授《南亞》一節中的「南亞的位置和范圍」時,其中一位教師進行了這樣的教學安排:先請同學用紅筆畫出南亞與亞洲其他地區的界線,用藍筆描出印度半島的海岸線,再用紅筆描出北回歸線。當學生將這些重要線條勾勒完後,他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南亞位於哪些地理事物之間?大部分學生感覺一頭霧水,舉手回答者寥寥無幾。
究其原因,關鍵在於這個問題問得太模糊了。哪些地理事物?它可以是山脈、河流,又或是寬廣的海洋?選擇的餘地太多,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誤導。倘若把這問題改成:「南亞位於什麼山脈和什麼大洋之間?」那麼學生選擇回答的內容就非常明確,也才有利於教師有效控制教學進程和方向。由此可見,課堂上所提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精心設計,具有明確的指向,陳述盡量具體化,突出啟發性,切忌含含糊糊、不得要領。
(二)問題提出後,要學會等待、善於傾聽
【案例3】:《祖國寶島—「台灣省」 》之景觀圖片欣賞
有一位教師在用課件展示完「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景觀圖片後,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台灣風景如何?學生回答:太美了,可惜沒有去過。接著該教師進一步設問:我知道班上有位同學來自台灣,請舉手一下。這時底下的那位台灣籍學生非常興奮地舉了手,並已做出要站上來發言的准備。可惜這位教師並沒有給他發言的機會,用了一句「哇,你這些地方都去過了,太讓人羨慕了!」敷衍了事。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有一名台灣籍學生,為何不給他機會來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家鄉呢?本來可以塑造的課堂教學亮點就這樣無端地錯過了。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應該鼓勵學生自主發問或回答,切忌漠視與干涉;另外,問題提出後,不能一問完就馬上叫人回答,要給學生留有充足且有一定深度的思考空間。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認真傾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學生回答完後,教師還應作中肯評價。
三、不可或缺的教學承轉
(一)由已學知識承轉到新知識:
【案例4】:《南亞》之「南亞的地形」
教師講授:在講南亞地形特點之前,我們回顧一下北美洲的地形特點。
北美洲地形呈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那麼,南亞的地形特點又如何呢?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教師概括總結:
北部:喜馬拉雅山地
三大地形區中部: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這樣的教學承轉不僅讓學生回顧了已學知識,還鼓勵他們在原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知識,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向更高的層次。
(二)由相互關聯的兩個知識點之間自然承轉
【案例5】:《南亞》之「南亞的河流」
教師講授:一般來講,大江大河往往是地形地勢的塑造者。一條大河經過的地方會沖積形成平原,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是由亞馬孫河沖積形成的。那麼,南亞中部的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主要由哪兩條大河沖積而成的呢?
學生回答:印度河和恆河。
教師講授:那這兩條河流有沒有受到地形地勢的影響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南亞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勢制約,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區。南亞地形受河流影響,在中部塑造了廣闊的沖積平原,成為主要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
一個個發現在教師的及時引導下,成為新教學內容的起點。同時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伴隨每個承轉引出的探究活動步步深入,讓學生自主感悟到了「地形與河流」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微妙關系。地理課追求精細化教學,正是這些「功不可沒」的教學承轉保證了課堂教學如行雲流水般順暢。但值得一提的是:各教學環節之間那些不可或缺的承轉,終究不是教學內容的重點所在,過渡時應該簡化處理。
四、合理安排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當堂完成的一些學習任務或活動,也是課堂教學落實基本知識點、強化重難點的有效方式。教師在安排課堂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材「活動」模塊里的題目本身就是很好的課堂練習,是對教材內容的及時補充,教師分發布置的課堂練習材料應該是在「活動」模塊里的題目順利完成的前提下進行,切忌喧賓奪主。
(二)課堂練習題的設計從標題到內容,都應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盡量新穎有趣、富於變化而又難度適中。
1、在標題用詞方面,將傳統的「填空題」改為 「這些知識你記住了嗎?」,「單選題」 改為「你能找到正確答案嗎?」,「連線題」改為「找搭檔」,「讀圖題」改為「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嗎?」,僅僅幾個字的變化有時能於無形中激發學生做練習的興趣,並通過練習產生有意義的學習。
2、在內容選擇方面,應與教學目標相一致,除了給學生一些知識記憶性的練習外,還可布置一些能夠給學生提供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發揮空間的題目。
(三)先小結後練習:初中生正處於智力發育成長期,接受知識容量較為有限,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大量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立刻「消化」成自己的知識,更別說靈活運用到題目中。因此,課堂練習前,教師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學生獨立做練習前,教師對作業做適當的解釋並先復習幾個和課堂練習里相關的例子;學生開始做練習後,教師應在小組間來回巡視,及時給那些解題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必要的講解。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滲透於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教師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素養和在專業實踐歷練中不斷加以鍛造;樹立「開放性」課堂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探究舞台,用創造性的「教」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切實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㈩ 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調查研究

答::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理論和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圍繞一定的教育問題,通過觀察、列表、問卷、訪談、測量、個案研究等方式,有計劃、有 目的地搜集有關的事實資料,從而對教育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或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研究方法。

2、實驗研究

答:實驗研究是注重理論假設,強調嚴格控制,關注假設檢驗,從而主動地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在教育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實證方法之一,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特別的意義。

3、個案研究

答:個案研究是指針對一個人的偏差行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此過程須透過各種方式及管道搜集資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適當輔導策略,協助改善問題,以增進個人適應。

2、簡單題

1、敘事研究的特點

答:敘事研究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即以教育敘事為載體、以人文研究為取向、以 自我反思為媒介和強調民主、平等。

1.以教育敘事為載體

教育敘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這些故事發生在教育中,是「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是當事人的真實生活。因而,教育故事便在意義層面得到了肯定。但是,「敘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講究時空位置的敘事才能構成研究。

私人敘事,它表現為對教育中「個體生命」價值的承認,對個人獨特境遇的關注,尊重每一「個」的獨特性;分析、解釋甚至是體驗每一「個」的「 個性」。

經驗敘事,杜威把連續性和互動性作為經驗具有教育價值的兩個標准。教育敘事研究正是以教育經驗為研究對象,從教育實踐中去尋找和建構理論。這 樣,教育經驗就從被貶低被排

斥的狀態登堂入室,教育研究也將由此產生自身的話語方式,成為教育理論的源泉。即杜威所說,「教育即是經驗的改造」。

生活敘事,由於日常生活接近常態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真實狀況,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實性。敘事的「事」不是憑空發生的,它來源於生活。在教育活動中,由師生共同構築起來的教育現場就是師生的生活現場,是原生態的,課堂生活實踐成為生活敘事的源泉。這使教育研究更真實地逼近教育生活本身,更接近教育真相。

閱讀全文

與在地理課教學研究上做了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