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必修二地理多少個單元

必修二地理多少個單元

發布時間:2023-02-09 17:23:26

㈠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

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 方法 。關於這一點,同學們要多注意老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高二地理 必修二的單元知識點歸納 總結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1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2

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生,形成堆積地貌。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沖積扇平原

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後,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於河流改道。隨著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為沙、礫,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為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抬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發源於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見下圖)。

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區的沖積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積占優勢的產物。河流到達海洋人海口處,由於流速極緩、水流擴散,將攜帶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下來,加上海潮頂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頂尖朝向陸地的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且縱橫交錯,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3

西北地區概況

⑴位置范圍: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在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徵:東部是遼闊坦盪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

⑶主要景觀:乾旱是最顯著的自然特徵。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觀。

⑷內部分異:以賀蘭山為界,以東為半乾旱草原帶,以西為乾旱和極端乾旱地區。

2.荒漠化

⑴概念: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以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

⑵表現: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次生鹽漬化。我國西北地區最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氣候乾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質沉積物;③大風日數多且集中。

人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對環境的壓力;人類活動不當,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保。

3.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 措施

⑴內容:①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②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⑵原則: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治沙相結合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⑤控制人口增長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整理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匯總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整理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識點總結2020

★ 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㈡ 高一地理下學期教學計劃(必修二)

高一地理下學期教學計劃(必修二)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湘教版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境」「區域產業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二、教學措施

為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後復習整理三個基本環節。

①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准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言,使「疑惑」在45分鍾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③課後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湘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為此,將公布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准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後,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路化體系,並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我會通過網路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課時安排

第一章: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人口增長模式:2課時

第二節:人口合理容量:2課時

第三節:人口遷移:2課時

第四節:地域文化與人口:1課時

第二章: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城市空間結構:4課時

第二節:城市化過程與特點:2課時

第三節: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1課時

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節: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系:3課時

第二節: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2課時

第三節: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系:3課時

第四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2課時

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

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1課時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1課時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1課時

第四節: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1課時

高一地理下學期教學計劃(必修二) 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愛好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6個,6個班分為二個層次,1班和2班還有12班是實驗班,其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年級的優秀學生,但他們明確今後的發展方向是學理科,其餘的3個班的學生為平行班,計劃外的比例大,學生成績懸殊大,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在09年上學期期未考試中,就有一批學生沒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臨的高一年級模塊考試將會有相當大的困難。根據教研組計劃制定的整體目標,力求一次性合格率為95%以上。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為主,包括: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教材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研究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境;從這一點看,在地理教學中參透環境教育應該是教學重點之一。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於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是對已發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五、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後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時安排:全期總課時大約40課時,第五單元12課時,第六單元5課時,第七單元7課時,第八單單元4課時,會考復習12課時。

高一地理下學期教學計劃(必修二)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21世紀祖國建設的接班人。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地理課是高中學生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觀察和理解整個世界,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高中地理總體教學目的

1、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和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3、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化對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認識;積極參與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活動。

4、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下冊教學。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下冊主要是人文地理內容,主要從人類活動的角度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本冊共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主要讓學生了解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投入要素、區位選擇、地域類型等,從而認識人類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密切關系。

第二單元「人類的居住地與地理環境」主要讓學生了解鄉村的形成,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區位與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等的關系,城市化及其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的途徑。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合理的城市化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但城市化必須與經濟發展相協調。

第三單元「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主要讓學生了解交通、通信以及商業貿易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第四單元「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是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也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最後一個單元,是一個總結性的單元。這個單元讓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活動認識到: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地理環境,人類作用於環境的同時,環境也會把它所受到的影響,反過來作用於人類本身。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這些環境問題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存。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並寫好教案。

2、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運用生產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插圖、閱讀材料、活動等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布置適當的課外作業(主要是《基礎訓練》),並及時批閱、講解作業。

4、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去認識、分析、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㈢ 選修2地理有幾個單元人教版

選修2的地理課程通常由多個單元組成,數量因學校和教材版本而異。人教版選修2的地理教材一般有六個單元,但也可能會有所不同,請根據您使用的具體教材確定單元數量。、

㈣ 地理必修二單元總結

必修二部分(高一)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范圍的增大而減弱。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系,以減少污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范圍越大。城市服務范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一般城市服務范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范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范圍則可擴展至全國。

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布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范圍)

§3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

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 A.城市化發展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 B.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城市新區和建設衛星城

 C.合理規劃城市,處理好城市各功能區的關系

 D.提高綠化

 E.其他措施:合理進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強社會秩序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農業的區位選擇

1、影響農業的區位條件: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勞動力、機械(工業基礎)、政策、

科技、歷史原因(生產習慣)

2、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合理利用農業土地。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發生變化。

3、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①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穀物農業。②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③種植業、畜牧業兼備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

§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混合農業是同時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的農業地域類型,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就是一個以小麥種植和牧羊為主的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自身可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②時間利用效率高;③對市場的適應性強。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東亞、南亞、東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特徵:①屬於勞力密集型農業;②以小農經營為主(以家庭為生產單位);③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較低;④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資,治理水旱災害)。

3、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均以家庭經營為主),另外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也有分布(以國營為主)。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以小麥和玉米為主要種植作物、典型的商品農業。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屬於畜牧業,主要分布在以牧牛為主的美國、阿根廷,以牧羊為主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大牧場放牧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市場(商品率高);②生產規模大;③專業化程度高。

2、乳畜業屬於畜牧業,主要以奶牛為生產對象,生產牛奶及其相關製品。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經濟發達地區。因為乳畜業產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其布局必須緊鄰消費市場,因此多布局於大城市的市郊地區。乳畜業的主要特點:①面向城市市場;②商品化;③集約化。

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影響工業的區位條件: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勞動力、原料、動力、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2、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①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製造等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②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等屬於市場導向型工業;③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屬於動力導向型工業;④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等屬於勞動力導向型工業;⑤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屬於技術導向型工業。

3、從環境效益角度考慮,高技術產品、食品等企業對環境十分敏感,應以優質環境為主導區位因素。①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河流上游;③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4、在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會因素影響下出現的現象:①我國80年代以前在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②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③為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④近些年許多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5、現代工業發展中,①由於科技(冷藏保鮮技術)和交通的發展,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②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④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聯系類型: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同工業間存在著產品、原料的供應關系;②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系,即不存在生產工序聯系的工業企業,因為需要共用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廉價勞力等因素影響,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區域內,例如:我國許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③信息聯系等。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可以是自發形成,也可以是規劃形成。

3、工業集聚的作用:①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4、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區(鞍山)、石油化學工業區(大慶)、汽車工業區(十堰)以及機械製造工業區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協作企業多,工業聯系復雜;②生產規模大,佔地面積廣。

5、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例如食品工業等(麵粉廠、糕點廠、糖果廠)等,它們的特點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產品,發展初級加工業;②工廠少,工業聯系簡單;③生產規模較小,佔地面積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業,主要以交通和通信為聯系基礎,在發達國家比較常見,容易形成跨國公司。比較常見的分散工業主要有產品「輕薄短小而且價格昂貴」的高科技產業(如電子工業)、結構復雜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企業(如汽車工業)。

§3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都屬於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徵:(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3)以大型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狀況:(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於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工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路;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徵:(1)時間新:出現於二戰後;(2)地區新:形成於無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為主。新工業區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以新興工業即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矽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型工業區,如義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義大利工業小區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基本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分布於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矽谷電子工業區:(1)主導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3)主要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較傳統工業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佔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五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①鐵路:最重要的方式,運量大,適合長途運輸;②公路:運用最廣泛,最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適合短途運輸;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運量小,運費高;⑤管道:運具與線路合二為一,運量大,連續性強。

2、現代交通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

3、主要點狀交通設施:港口、車站、航空港;

主要線狀交通設施:鐵路、公路、航道航線

4、影響交通運輸網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條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②社會經濟條件:經濟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因素。

§2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1、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干線擴展,使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主軸,例如:株洲、築波;交通線的興衰(運輸方式的變化、公路改線、河運航道的延伸和改變)會引起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例如:嘉興。

2、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線路稀少單一,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勢起伏小,交通線路密集多樣,商業網點密度大。

3、城市商業中心、商業小區的布局主要有兩種情況:①以交通為最優原則,靠近交通線(城區幹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區環路邊緣、高速公路沿線等);②以市場為最優原則,靠近城市幾何中心、住宅區。



第六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1、人地關系演變:

崇拜自然(原始時期)→改造自然(農業時期)→征服自然(工業時期)→人地和諧(即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現在)

2、人類不斷通過生產活動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不斷通過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和能量;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會得到環境不同的響應(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會造成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4、環境問題主要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其分布來看,①城市以環境污染為主,鄉村以生態破壞為主;②發達國家以環境污染為主,發展中國家,由於承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而且發達國家將許多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均較嚴重。

5、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即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6、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其中生態可持續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是目的。

7、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相對較低;②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資源相對短缺;③各種環境問題不斷加劇。

2、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其基本原則是:資源輸入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廢棄物再生資源化。

3、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工業實行清潔生產,農業發展生態農業,日常生活中注意適度消費。

㈤ 高中地理必修二前兩個單元考點是什麼

第一單元: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的再生產類型,原始,傳統,現代。
人口遷移的方向,人口遷移的類型和原因。
環境人口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單元:城市的功能分區,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的分布及特點。中心商務區的特點,地租水平。
城市的服務職能,大城市范圍廣,小城市范圍小。
城市化是重點,城市化的特點,逆城市化,城市化的發展階段等。

㈥ 地理必修2

地理必修Ⅲ復習提綱2008-09-28 21:28地理必修Ⅲ復習提綱
1.1 區域的基本含義
1、區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2、區域的基本特徵:具有一定的界線、區域內部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互聯系、整體性。
3、區域的空間結構:區域中各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農業通常表現為面狀,交通運輸線路表現為線狀和網路狀,城市和工業表現為點狀,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島狀。
影響區域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4、區域的產業結構:傳統的農業區域和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第一產業所佔比重比較大;工業區域或加速推進工業化的區域,第二產業所佔比重較大。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第三產業比重較大,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呈現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區域的發展階段
1、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標志:常用的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等。其餘的指標如人文發展指數(預期壽命、教育程度和國內生產總值)
2、區域各發展階段的特徵
區域發展階段 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階段 工業化階段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經濟發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少 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推進 水平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
產業結構 傳統農業佔有較大比重,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 第二產業比重迅速上升,第三產業加速發展 第三產業發展超過第二產業,以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
對外開放程度 低,對外貿易規模小,表現出自給自足特徵 對外開放程度逐步提高 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大幅度增強
交通運輸 現代化交通線路少而稀疏 交通運輸建設顯著加快 現代化交通、信息網路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發展速度高於區域平均 水平高,區域內部差異小
發展狀態 低水平的均衡狀態 不平衡增長 高水平的均衡狀態
1.3 區域發展差異
1、我國東、中、西部差異
①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東部:沿海12省區(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桂)(註:未包括港、澳、台地區);中部9個省區(黑、吉、內蒙古、晉、豫、皖、鄂、贛、湘);西部10個省區(陝、甘、寧、青、新、雲、貴、川、渝、藏)
②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差異:
東部:社會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較高,發展速度亦快於中西部。對外開放時間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工業結構以輕型和輕重混合型為主。
中、西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總體發展水平明顯落後於西部。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工業結構西部以重型傳統工業為主,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徵。
③ 改革開放的時空差異(見課本P19圖)
2、南北差異(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方和北方)
北方 南方
區域特徵 跨越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平原高原為主;森林、煤炭、石油、鐵礦等資源豐富 多山地丘陵,熱量豐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屬礦產、生物資源、水力資源等相當豐富
限制因素 水資源不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旱澇災害、環境污染、山地丘陵區地形破碎
發展方向 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對外開放、改善生態環境 產業升級,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開發
范圍:10+2+3(西部地帶10個省區、內蒙古、廣西兩個自治區。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邊3個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條件:礦產、油氣、水能、土地資源等有突出優勢,發展潛力大。但西部基礎設施落後,人才、技術、資金匱乏。
措施: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加快優勢資源開發,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科技教育,擴大對外開放。
意義: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小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與邊疆安全;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4 區域經濟聯系
1、當今世界經濟的兩大發展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歐盟、東盟、APEC等)
2、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①意義: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②南水北調:規劃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連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
東線 中線 西線
調水源地 長江下游揚州附近 漢江上的丹江口水庫 長江上游通天河、雅礱江和大渡河
調水線路 沿京杭大運河提水北上到山東半島和天津 開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開鑿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
調水量 較大 較小 大
水質 差 較好 最好
③西氣東輸:主體工程從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鋪設輸氣管道到上海,將塔里木盆地、陝甘寧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長三角地區。還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氣輸送到湖北湖南。該工程的建設,有利於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緊張狀況,改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環境污染。
④西電東送:開發青海、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陝西等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水電和煤電),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分北、中、南三條線路。意義:保證東部地區能源供應,加快西部資源開發,拉動相關產業。
⑤資源跨區域調配對環境的影響。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對調入和調出區及沿線地區都會產生一些生態環境問題。
3、產業轉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價格、工資和地價水平、公用事業費用等方面的區域差異,導致產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②開拓市場③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影響: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區域差異。同時也會帶來環境污染加重等問題。
2.1 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
1、荒漠化: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導致的土地退化。按動力分為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和土壤鹽鹼化等類型。
2、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氣候乾旱,大風頻繁,植被稀疏,風蝕作用強烈。
人為原因:人口增長過快,環境生態壓力過大;不合理的生產活動:濫墾濫伐、過度放牧、過度樵採、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劇了荒漠化趨勢。
3、危害:土地退化,農牧業減產甚至絕收;生態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破壞基礎設施建設;加劇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4、治理措施:①營造防護林(三北防護林)②退耕還林還草③保護和恢復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態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長。
2.2 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濕地: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為淺水覆蓋的土地,屬於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帶。類型:河流、湖泊、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紅樹林、珊瑚礁、水庫、稻田等。
2、濕地的功能:涵養水源、提供水資源、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凈化水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航運、旅遊觀光、提供農副產品及礦產、能源等。有「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鳥類的樂園」等美稱。
3、濕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突出問題 治理措施
由於過度圍墾、泥沙淤積導致濕地減少,功能退化 退田還湖、退田還沼澤,恢復和重建濕地;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水質污染問題突出 防治水污染
濫捕濫獵、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濕地生物多樣性銳減 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濫捕濫獵;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濕地的法規,增強保護濕地意識。
2.3 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
1、田納西河流域的地理環境:田納西河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流域內上中游為山地丘陵,下游為沖積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沛,冬春季降水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納西河流域的開發治理措施:以水資源綜合開發為核心,對全流域河道進行梯級開發,發揮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以電力工業為龍頭,建立起以高耗能工業為骨乾的完整工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大力發展林業;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發展旅遊業。
3、治理經驗:①設置全流域專門的開發機構,健全法規,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③不斷加大開發力度④提高流域的開放度。
2.4 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美國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自然條件:大部分屬溫帶和亞熱帶,降水適中,水熱條件適於栽培多種農作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大規模經營。
社會經濟條件:商品經濟發達,經濟效益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首要因素;交通運輸發達;先進的科技與發達工業為美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2、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目的:根據不同地區自然和社會條件特點以及農業生產的客觀要求,合理布局,規模生產,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美國主要農業帶:
農業帶 分布 區位因素
乳畜帶 東北部五大湖沿岸 氣候冷濕,適於牧草生長;市場巨大(人口眾多、城市密集)
玉米帶 中部 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年降水量多、熱量充足
小麥帶 中部(冬小麥) 北部(春小麥) 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肥沃、地勢低平
棉花帶 南部 土壤肥沃,光熱充足
3、美國農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問題:過度墾殖和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和「黑風暴」的發生;能源消耗大;化肥、農葯污染嚴重。
措施: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精確農業、處方農業等多種農業生產方式;保護耕地和農業生態環境,推廣休耕、免耕、輪作等保護性耕作技術。
2.5 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
1、魯爾區興起的主要區位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②水陸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場廣闊等。
2、魯爾區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術革命的沖擊③環境污染嚴重④工業結構單一。
3、魯爾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②對原有企業進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環境污染④完善基礎設施建設⑤發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
1、珠江三角洲發展的區位因素:①優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②水陸交通便利③對外開放政策④海外僑胞眾多,便於引進資金和技術⑤地勢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
階 段 城市化進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進程特點
改革開放初期 以發展小城鎮為主導,工業企業發展迅速,分布具有廣泛性,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導 城鄉融合,農業與非農產業相混雜的城鄉一體化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 區域中心城市(廣州、深圳)的輻射帶動作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 以核心城市(廣州)為中心的城市群體系
3、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動作用:工業化加速了非農產業向城市的集中;工業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業化加速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4、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與對策
問題:①產業結構層次偏低,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比重不高,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都處於劣勢②城市建設相對落後③城鎮和工業過度密集,大量佔用耕地,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對策:①推動產業的整合和升級,加強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鎮體系,優化城鄉空間結構③推動區域基礎設施網路化發展④加強生態建設,改善城鄉環境⑤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與合作,發展泛珠三角經濟區。
3.1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1、地理信息系統(GIS):以採集、存儲、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個部分組成:硬體、GIS軟體、地理數據、GIS人員、應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數據輸入、存儲(數字化過程)→地理數據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輸出。(地理數據分為屬性數據和圖形數據。數據存儲採用「分層」技術,不同的圖層儲存不同的地圖要素。)
2、地理信息系統與城市管理(略)
3.2 遙感(RS):一種探測技術,藉助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遙感技術系統由遙感平台、感測器、信息傳輸接收裝置、數字或圖像處理設備等組成。根據運載工具的不同,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工作流程: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波譜特徵)→感測器收集→傳輸與接收→信息處理、信息分析→應用成果。現代遙感優點:視域廣闊、監測范圍大,能夠瞬時成像、實時傳輸、快速處理,迅速獲取信息和實施動態監測。用途:用於資源普查、環境監測、災害預警、軍事偵察及其他地物變化的分析等。
類型 概念 優點
航天遙感 利用衛星、太空梭、宇宙飛船、航天空間站等攜帶遙感儀器的遙感 覆蓋范圍大,不受領空限制,可進行重復不定期觀測等
航空遙感 利用飛機攜帶遙感儀器的遙感。 機動性強,解析度較高
近地遙感 距地面高度在幾十米以內的遙感 解析度高、范圍小
3.3 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的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GPS衛星星座、地面監控系統、用戶系統(接收設備)。GPS信號接收機主要有三種:導航型接收機、測地型接收機、授時接收機。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應用領域:軍事、交通、郵電、地礦、建築、農業、氣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殼運動監測、工程管理、旅遊探險等等。
3.3 數字地球: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數字地球是地球的虛擬對照體。

熱點問題:
1、工程建設:青藏鐵路、三峽大壩、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杭州灣大橋
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為太陽系大行星,降等為太陽系矮行星
3、可持續發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4、全球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厄爾尼諾
5、環境問題:西南喀斯特地區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與沙塵暴、太湖藍藻暴發
6、重點區域: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
7、GPS、北斗導航系統
8、珠穆朗瑪峰測高
9、國家或地區:美國、德國、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

浙江省情: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位於東經118°01'—123°08',北緯27°01'—31°10',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人口4679萬,城市人口比重超過55%。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海之濱,北與上海、江蘇相連,西 與安微、江西接壤,南鄰福建,東臨東海。山多島多,是我國島嶼最多的省。境內地形起伏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區群山峻嶺,中部、東南地區以丘陵和盆地為主,東北地區地勢較低,以平原為主。丘陵山地廣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現伏旱天氣。各種氣象災害頻繁發生,是我國受台風、暴雨、乾旱、寒潮、大風、冰雹、凍害、龍卷風等災害影響最嚴重地區之一。森林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典型土壤為紅壤,耕作土壤為水稻土。農牧林漁業發達,主要農產品有水稻、油菜、棉花、棉花、茶葉、蠶絲、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舟山群島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浙江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前景良好。
現代化交通網路發達,以省會杭州為樞紐,滬杭(上海—杭州)、浙贛(杭州—南昌)、蕭甬(杭州蕭山—寧波)、金溫(金華—溫州)等鐵路構成了浙江鐵路運輸網路。重要港口有寧波北侖港。
產業結構多年來以輕型工業為主,目前重化工產業開始成為浙江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浙江經濟的主體是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眾多。全省的區域性塊狀經濟頗具特色,浙江海寧的皮革,桐鄉的羊毛衫,嵊縣的領帶,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浙江專業市場繁榮,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是全國經營規模最大的專業市場
旅遊資源豐富,有雁盪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寧波東錢湖等名湖,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湖——千島湖水庫。京杭大運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與錢塘江匯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華三洞、廬瑤琳仙境令人嘆為觀止。全省旅遊重點則為杭州,素以「人間天堂」馳譽世界,文物古跡遍布城內外,因此成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遊熱點之一。

㈦ 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

人文地理知識分布在高一教材(必修)下冊四個單元和高二教材(限選第一冊)五個單元之中,包括農業地理、工業地理、交通運輸地理、環境地理、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旅遊地理和政治地理等經濟領域和非經濟領域中的系統人文地理知識,並與自然地理基礎知識(高一教材上冊),當代中國國土整治和區域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高三教材限選第二冊),共同構建了高中地理教材新的學科體系,為完成地理學科在高中學段所承擔的教育任務奠定基礎。
(一)高一教材人文地理內容
高一教材人文地理選取的內容屬於基本的人類活動范疇,即解決衣、食、住、行基本要求的活動。這部分內容在近幾年的會考中大約佔了60%。
高一地理下冊4個單元分別講述了農業和工業、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等內容。揭示了人類工農業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講述了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因素、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及解決途徑、揭示了由於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的物質和信息必須通過交通運輸、通信、商業和貿易等方式進行交流,實現互補,為完成社會的運轉、揭示了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產生必將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對人類活動和人類地理環境的雙向影響。尤其是環境問題,學生在初中里都有所接觸。
(二)高二教材人文地理內容
高二教材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選修課教材,側重講述人文地理的非經濟領域,該知識結構可分為五部分:即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講述了人口與環境的關系,突出人口地理方面的內容;第二單元「城市地域結構與規劃」,這一單元突出了城市地理知識;第三單元「文化與文化景觀」講述了各種文化事物與自然的關系,是文化地理方面的知識;第四單元「旅遊活動」闡述了旅遊活動與人類發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等旅遊地理方面的知識;第五單元「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則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對全球的經濟、技術進行分析,闡述政治地理知識。這五部分內容依次遞進,囊括了人類社會中大部分人文地理現象。此教材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拓寬人文地理知識,並加深對地理區域研究的認識,特別是中國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對策。使學生們認識到,現代社會,除了經濟的增長外,人口增長模式的轉型、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合理規劃、文化和旅遊需求的增長、國力的增長和國際關系的改善,這些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網路找的 總結得不錯

㈧ 高一地理必修二目錄

目錄將章節標題按照一定次序排列,使教材內容清晰呈現。成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 高一地理 必修二目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目錄:人教版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第三節 城市化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

第二節 以 種植 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工業的區位選擇

第二節 工業地域的形成

第三節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第一節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第二節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高一地理必修二目錄:湘教版

第一章 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第二節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節 人口遷移

第四節 地域 文化 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

第二節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第三節 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

第三章 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

第二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

第三節 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

第四節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

第四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第二節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第四節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㈨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三四的單元總結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四、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

2、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

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分布

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典型地域

亞洲

區位條件

氣候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地形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勞動力

(屬勞動密集型農業)

㈩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模塊有幾個

分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本書
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 地球上的大氣 第三 地球上的水 第四 地球邢形態的塑造 第五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必修二 第一 人口的變化 第二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三 農業地域的形成於發展 第四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 交通運輸布局及影響 第六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必修三 第一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二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三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四 區域經濟發張 第五 區域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閱讀全文

與必修二地理多少個單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