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的地理方向也叫對外貿易的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時期內世界上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在某一個國家對外貿易中所佔有的位,一般是以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在該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既標明了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也標明了該國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著該國進出口貿易的國別分布,表明著它同世界各國或地區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也叫國際貿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時期內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國經濟集團的對外商品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觀察和研究不同時期的國際貿易地理方向,對於我們掌握市場行情的發變化,認識世界各國間的經濟交換關系及密切程度,開拓新的國外市場,均有重要的意義.
2. 國際貿易地理的定義是什麼還有他的屬性是什麼啊 ~!!! 知道的告訴我一聲,謝謝
國際貿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是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不同市場的基本條件和特點,它們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以及各個市場上不同的商品結構,供求、交換、運銷狀況。為商業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內容包括兩個方面:①以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和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結構和技術水平、主要工農業部門的生產和分布特點的分析,研究國際貿易商品流通的區域結構和區域間差異;②以國際貿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產品的產銷聯系為對象,研究如糧食、主要經濟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礦產及尖端技術、高加工度商品的生產、運輸、貿易和消費形成的空間流動。由於運輸是國際貿易的媒介,對世界航線、港口、商船、鐵路干線、航空運輸的研究也是國際貿易地理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自由港、自由貿易區、出口工業加工區、自由邊境區、過境區和保稅倉庫區等各種形式的經濟特區是促進國際貿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產生的條件、類型及布局,亦為國際貿易地理的重要內容。
《國際貿易地理》講述了國際貿易地理屬於社會經濟科學范疇,是介於國際貿易學與經濟地理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在涉外商務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國際貿易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應當使學生建立國際貿易空間(地域)的概念和意識,在了解不同區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點、差異及全球格局的基礎上,理解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掌握國際貿易交通運輸方式的相關知識,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概況,理解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經貿關系。
3. 中國的貿易地理因素
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中國實施沿邊對外開放以來,中國邊境貿易猶如異軍突起,迅速發展。與此同時,邊境貿易的發展也促進帶動了中國沿邊地區經濟和社會的超前發展。邊境貿易這種超常規發展的局面,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特殊的政策環境、採取特定的貿易形式與方式等有利的國際地緣經濟環境下實現的。以中俄邊境貿易為例,黑龍江省邊境地方貿易從1988年到1993年進出口總額增長了90倍,1993年達到21億美元,該指標使占該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由1987年的2.4%增加到69%,也使之中國對(蘇)俄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87年的0.8%增加到27%,居中國各省邊境貿易之首。中俄邊境貿易的特殊歷史環境條件,即指80年代中蘇剛剛恢復邊境貿易,蘇聯的解體與俄羅斯獨立、因其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消費品嚴重短缺,鋼材、木材、水泥、化肥、機械設備等生產資料相對過剩;中俄雙方都存在外匯短缺,兩國都採取了特殊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邊境地方貿易發展,以特定的易貨貿易方式進行商品交換,中國以其商品優勢即以日用工業品、農副產品換取俄方生產資料,形成了高額差價,而獲得令人滿意的比較利益。然而時過境遷,中俄邊境貿易獲得高額價差的特定歷史條件已不復存在,俄方可供易貨的長線商品貨源急劇減少,加之其他條件與因素的變化,使中俄邊境貿易1994年出現急劇滑坡。其他邊境貿易區也有類似現象。這種狀況迫使我們思考制約中國邊境貿易發展的種種復雜因素,既有境外方面的因素,又有國內因素,同時還存在著中外雙方共同的制約因素。一、制約邊境貿易發展的境外因素1.風險性的存在。獨聯體國家國內政局動盪、經濟狀況惡化,使中國與獨聯體國家的邊境貿易存在著風險。這種風險,既有政治上的又有經濟上的。比較而言,政治上不安定帶來的風險還是較小的,因為政治上不安定其主流不在於政治方向上的斗爭,而主要集中表現在對改革措施、方法上的分歧。尤其是這些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採取某些限制邊境貿易的政策,或通貨膨脹,有可能將邊境貿易的利潤減少到所剩無幾。2.境外復雜的社會環境。以緬甸為例,緬甸北部地區,多種政治勢力並存,社會環境復雜,這種局面在一定時期內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上緬甸北部的克欽邦,克欽獨立軍是一直從事反政府武裝斗爭的主要武裝力量。撣邦是緬甸最大的民主自治邦,境內有近30個民族,長期活躍著反政府武裝,又是緬並武裝的主要活動地區,祖國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隊殘部亦盤踞於此,長期處在武裝割據狀態。緬甸這種復雜的社會環境,對中緬邊境貿易產生一種潛在的消極影響。3.走私販毒活動有機可乘。緬、泰、老三國接壤地帶是當今世界最大「金三角」毒品原料基地。中國西南地區邊境貿易的開展,使境外邊民入境頻率高、隨意性強,增加了邊境貿易管理的難度,使該邊境地區走私販毒和其他犯罪活動有機可乘。雲南德宏州與緬甸邊境有64條陸地通道、28個渡口,民間往來山間小道不計其數;東線寮國和越南與中國接壤地區也不乏毒品走私通道,也在某種程度上干擾邊境貿易的正常進行。4.國際市場競爭強烈。周邊國家市場存在著強有力的國際競爭與挑戰,無論是在獨聯體邊境貿易市場還是在蒙、緬、老、越等邊境貿易市場,中國邊境貿易出口商品面臨著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對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優質商品已進入這些市場。在緬甸市場,泰國的味精已擠走中國味精;日產低價鍍鋅鐵皮正在擠走中國同類商品;日本、韓國的電冰箱、彩色電視機,己使中國的蘭花牌電冰箱、山茶牌彩色電視機處於滯銷狀況。5.強化關稅手段,提高出口商品價格。俄羅斯政府1993年以來陸續出台一些法規和法令,對外國企業和商人征稅過高,規定過嚴,迫使中國駐俄一些公司與合資企業不得不破產或撤回國內,影響了其在俄投資和經商的積極性,俄羅斯不斷提高進出口關稅,特別是出口關稅近兩年平均提高15%—30%;新近又全面提高進口關稅,食品、蔬菜、服裝、鞋帽、輕工產品的進口稅率比國稅率平均提高5%。俄羅斯強化關稅手段,使俄方合作夥伴的支付能力日趨減弱,造成合同履約率很低,合作信譽下降。另外,近年俄羅斯幾次大幅度提高原材料商品價格,對出口原材料實行配額和許可證限制,必然導致以易貨貿易為主的邊境貿易障礙增大,貿易企業的利潤減少。6.邊境貿易中存在著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因素。獨聯體等國家經常出現一些不穩定和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有來自中央的,也有來自地方的。例如,俄羅斯宏觀經濟不穩定,經貿政策多變,市場商品價格上漲,1993年7月俄羅斯宣布貨幣改革的新措施,使中方蒙受重大損失。從微觀看,企業自身困難加重,難履約,對中方夥伴回貨、償還不及時。二、中國國內制約因素1.對外經貿政策的調整。近年來中國實行匯率並軌、稅制改革和配額許可證管理,抵銷了前些年邊境貿易享受的特殊優惠政策。對於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用於補償工資的進口商品、過去國家視同西方支付的貨幣工資而免收關稅和增值稅,現在也按17%證收增值稅,使工程承包與勞務輸出普遍發生虧損。同時,對化肥、鋼材、石油等大宗商品恢復了配額許可證管理,實際上取消了邊境貿易開放經營的政策。2.通貨膨脹影響。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通貨膨脹漸趨加重,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控制了投資規模,致使鋼材等生產資料市場需求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的大量鋼材和建築機械價格下跌,嚴重積壓,造成邊貿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短緊,而影響邊境貿易的繼續開展。3.缺乏對邊境貿易市場的研究。對周邊國家邊境貿易市場研究不夠,信息不靈,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波動難以駕馭。特別是周邊國家經貿政策和政治形勢變化頻繁,使邊境貿易合同難以履約,增加了邊境貿易的難度。4.邊境貿易的發展出現嚴重混亂和失控。前一階段各級政府對邊境貿易的管理和監督跟不上邊境貿易的發展。例如,黑龍江省的委託代理公司最多時達到8000多家,僅黑河市就有2000餘家,不少業務人員素質低下、進口貨物競相抬價,出口貨物競相壓價,造成肥水外流。由跨國邊境旅遊帶動的民貿,大多數出口商品沒有通過應有的商品檢驗,致使大批假冒偽劣商品流出國門,嚴重損害了中國商品的信譽。5.邊境市縣在邊境貿易繁榮的形勢下,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邊境市縣在經濟上過於依賴邊境貿易,致使邊境貿易成為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旦邊境貿易受阻出現滑坡,其經濟很快就出現蕭條。這樣,邊境縣市不具有自己的優勢產業,沒有形成出口商品生產基地,不但影響其經濟發展,也間接影響邊境貿易的發展。6.各邊境貿易公司各自為戰,分散經營,不能形成整體合力。甚至在邊境貿易中互不配合互相拆台。許多邊貿公司不懂國際商貿慣例,簽約多、履約少。7.中國加快全方位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為沿邊地區創造了發展機會,同時也增加了發展的難度。地區競爭加劇,會減弱邊境地區的優勢。因為現代意義的開放,已不局限於沿邊的特定地域,也不單純表現為由沿海、沿邊向內陸的梯度開放。中國實行的全方位開放,意味著與世界經濟溶合度的加強。海關、口岸等本屬於沿海或沿邊地區的東西,也相繼設置於內地。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門已移向國內。這使沿邊地區以口岸為中心形成的區位優勢受到影響。另外,隨著現代貿易的發展和層次的提高,以及現代國際金融制度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國際貿易也不局限於特定地域和有形市場,消除了時空的障礙。這些都會使沿邊地區形成的地緣優勢逐漸減弱。因此,沿邊地區發展不能滿足十一般的初始優勢,應盡快將其區位優勢發展為功能優勢,重點發展口岸城市,以其作為增長點,提高邊境地區發展的整體水平和實力;把靜態優勢發展為動態優勢;把地緣優勢發展到境外參與競爭的優勢。三、總體上的雙邊制約因素1.運輸問題一直是阻礙中國與周邊國家開展邊境貿易的瓶頸。西南邊境貿易區及其毗鄰的緬甸、寮國交通運輸條件較為落後,勢必影響本區雙邊邊境貿易的發展。俄羅斯的獨立,使其西伯利亞的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發生很大變化,同時也造成該地區對外經濟聯系的通道受阻。蘇聯的解體與俄羅斯獨立使西伯利亞鐵路被切斷,該鐵路干線通過哈薩克境內有190公里;中西伯利亞鐵路(庫斯塔奈—巴爾腦爾)在哈境內有1000公里;南西伯利亞鐵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巴爾腦爾)全長1860公里,在哈境內為1380公里,這樣,因西伯利亞鐵路通道受阻,造成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同中國邊境貿易不能正常交貨,運費大幅度提高。中俄兩國政府於1995年6月已簽署建設黑龍江大橋的協定,隨著該橋的建成,黑河口岸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的經貿聯系將更為便利。2.支付與結算方式問題是影響中俄邊境貿易而長期未得到妥善解決的一大障礙。3.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雙邊的邊境貿易中,雙邊的邊境貿易公司有些經營者急功近利,注重短期行為,經營秩序混亂。更有甚者,倒賣偽劣商品,不僅損害了國外消費者利益,也損害了本國商品信譽。通過邊境貿易進出口的商品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4.中俄兩國自1994年實行因公普通護照簽證以來,辦理簽證手續繁雜,尤其是俄方沒有嚴格按中俄兩國政府的協定辦理中方人員赴俄的簽證,俄方辦理簽證時間長、費用高,造成中方經貿人員入境困難,赴俄驗貨不能,催貨無路,索賠不成。例如,1994年1—4月份,綏芬河口岸中方出境人數僅為俄方入境入數的10.9%;黑龍江省赴俄及獨聯體各國的經貿人員只相當於1993年同期的15%。5.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後。中國與周邊國家邊境口岸雖然已初具規模,但隨著邊境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口岸基礎設施明顯落後於邊境貿易發展的需要,交通不便,通訊困難,倉庫貨棧不足,交易場所簡陋,衛生檢疫手段落後。總之,上述因素均從不同角度制約著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
4. 對外貿易的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區域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和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區域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與貿易政策的影響。 對外貿易是指一國(或地區)同其他國家(或地區)所進行的商品、技術和服務的交換活動。因此,提到對外貿易時要指明特定的國家。如中國的對外貿易等;某些島國如英國、日本等也稱對外貿易為海外貿易。
國際貿易亦稱「世界貿易」,泛指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或貨物、知識和服務)的交換。它由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構成,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國際貿易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已發生,並隨生產的發展而逐漸擴大。到資本主義社會,其規模空前擴大,具有世界性。 對等貿易:買方承擔向賣方購買同等價值商品或勞務。
展賣:在本國舉辦和參加國外舉辦的各種國際性博覽會或集市,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進出口貿易。
加工貿易: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被稱為「三來貿易」
補償貿易:我方先以賒購的形式,從國外進口機器設備和技術等,待投產後,用所生產的產品和勞務償還貸款的本金和利息。補償貿易和加工貿易結合,通常稱為「三來一補」。
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技術引進。 對外貿易不僅把商品生產發展很高的國家互相聯系起來,而且通過對外貿易使生產發展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也加入到交換領域中來,使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深入到他們的經濟生活中,使這些國家和民族的勞動產品日益具有商品和交換價值的性質,價值規律逐漸支配了他們的生產。隨著各國的商品流通發展成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為世界貨幣的黃金和白銀的職能增長了。黃金和白銀除去具有貨幣一般購買手段之外,還被用來作為國際支付、國際結算與國際信用的手段。隨著黃金、白銀變成世界貨幣,產生了形成商品世界價格的可能性。世界價格的形成,表示價值規律的作用擴大到世界市場,為各國商品的生產和交換條件進行比較建立了基礎,促進了世界生產和貿易的發展。通過對外貿易,參與國際分工,節約社會勞動,不但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且還可以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加速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實現。
1.發展對外貿易,可以互通有無,調劑餘缺,調節資源的優化配置。
2.發展對外貿易,可以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發展對外貿易,可以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
4.發展的對外貿易,接受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和挑戰,可以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1.XX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2.XX進出口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3.XX對外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4.XX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5.XX外貿有限公司
6. XX國際貿易控股集團
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的基礎是:建立外貿的生產基礎。
5. 國際貿易地理該怎麼講
1、教學方法——講授法、分析法。
2、教具——世界政區圖
教學內容與要點(4 課時)
研究對象——研究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以及國際 貿易中商品流通的規律和特點的學科。 (2 課時) (全書重點,應在理解基礎上掌握)
1、國際貿易的含義及內容介紹。
2、地理環境的含義及內容介紹。
3、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很密切」 。 (1)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2) 國際貿易中的商品構成和商品流通是建立在生產布局和發展水平 的基礎之上,但其條件之一就是地理環境; (3)地理環境中的地理位置、氣候、地形、自然等與國際貿易也有著 密切的關系。
4、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著「廣泛、深刻、直接、重要」 的影響。 (1) 任何雙邊、 多邊的國際貿易都是在具體的特定的地理環境下進行 的; (2) 政治地理環境是影響國際貿易最活躍的因素, 並且起著決定性作 用; (3) 經濟地理環境則是大量的、 直接的關繫到進出口商品的構成和貿 易對象的地區分布; (4)人文地理環境中的民族、宗教、語言、消費習慣、消費水平、市 場狀況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國際貿易; (5) 自然地理環境積極參與國際貿易, 尤其對商品貿易中屬於初級產 品的構成有直接的影響。
6. 什麼是對外貿易地理分布
對外貿易地理分布是指各個國家(地區)在國際貿易中所在占的地位.通常以它們的出口額(進口額)佔世界出口額(進口額)的比重來表示,它是反映國際貿易地區分布和商品流向的指標。
一國對外貿易值如果只是集中在個別國家和地區,表示該國經濟對個別國家和地區的依賴度比較大;如果一國的對外貿易值比較均勻地分散在各個國家或地區,則表明該國對外貿易的市場風險相對較小。
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
是指各地區、各國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通常用該地區出口額佔世界出口或進口總額的比重來表示。
它表明各地區、各國家的經濟地位。
7. 貿易地理
目前世界上三大自由貿易區分別是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自由貿易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8. 國際貿易地理的簡介
為商業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①以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和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結構和技術水平、主要工農業部門的生產和分布特點的分析,研究國際貿易商品流通的區域結構和區域間差異;
②以國際貿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產品的產銷聯系為對象,研究如糧食、主要經濟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礦產及尖端技術、高加工度商品的生產、運輸、貿易和消費形成的空間流動。由於運輸是國際貿易的媒介,對世界航線、港口、商船、鐵路干線、航空運輸的研究也是國際貿易地理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自由港、自由貿易區、出口工業加工區、自由邊境區、過境區和保稅倉庫區等各種形式的經濟特區是促進國際貿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產生的條件、類型及布局,亦為國際貿易地理的重要內容。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一、對外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區域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和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區域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與貿易政策的影響。
二、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9. 如何講好貿易地理
用心
10.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是什麼急!!!!!!!!
也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州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