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武夷山分開了哪些地理事物

武夷山分開了哪些地理事物

發布時間:2023-02-11 21:50:30

❶ 武夷山的特點

1、地質地貌

武夷山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變質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崗岩和碎屑岩。

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發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繼之為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已發現本區有豐富的火山機構,為典型的亞洲東部環太平洋帶的構造特徵。白堊紀晚期的紅色砂礫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體。

2、氣候

武夷山四季分明地處中亞熱帶,武夷山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約12℃~13℃,1月均溫3℃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達-15℃,7月均溫23℃~2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地區。年相對濕度高達85%,霧日在100天以上。

3、森林資源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1)武夷山分開了哪些地理事物擴展閱讀:

自然遺產

1、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對高度215m。它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東接仙游岩,西連仙掌峰,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澗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約120m泉。峰上名木古樹眾多,常綠闊葉林鬱郁蔥蔥。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峰頂胡麻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刻近百處。其中最大一幅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意思是說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勝地」,理應號稱「第一山」。也有人解釋說,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2、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全長62.8公里。進入風景區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還受多組岩層斷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僅5公里, 曲率達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質達國家地面水Ι類標准。

3、大紅袍景區

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九龍窠」內。這是一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發育的深長谷地,谷地深切,兩側長條狀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獨特的節理發育,使峰脊高低起伏。

舉世聞名的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谷底靠北面的懸崖峭壁上。這里疊著一大一小兩方盆景式的古茶園,六株古樸蒼郁的茶樹,枝繁葉茂。它已有340餘年的歷史。

2007年7月,最後一次採摘自350年母樹的20克大紅袍茶葉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這也是現代茶葉第一次被藏入國博。今後,武夷山將不再製作母樹大紅袍茶葉。

4、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於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岩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岩斜覆,洞穴深藏於收斂的岩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餘米的斜覆岩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水簾洞掩映著題刻縱橫的丹崖。其中有擷取朱熹七絕的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篆體字。有明代景點題刻「水簾洞」以及楹聯石刻「古今晴檐終日雨,春秋花月一聯珠」。

❷ 武夷山的資料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崖墓群)、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武夷山的景點:

1、古漢城遺址

武夷山漢城遺址是座2200多年前的「現代化」城市,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遺址面積佔地48萬平方米的漢城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研究價值。

它是中國長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漢代古城址,在創建選址、建築手法和風格上獨具一格,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現已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築材料、文字瓦當、鐵器青銅器等,分別代表當時先進的生產力,體現了中國文明的最高水平,為研究漢代閩越族盛衰及江南經濟文化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13年12月20日,武夷山漢城遺址入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道教洞天

教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錦綉河山之勝境。

3、武夷宮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

❸ 武夷山的地理

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北部,地處閩、贛兩省交界處,全境東西寬70公里,南北長72.5公里。位於東經117°37'22~118°19'44、北緯27°27'31~28°04'49。
東連浦城縣,南接建陽市,西臨光澤縣,北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鄰,土地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 武夷山是中國江南著名的茶葉產區,是中國唯一的茶文化藝術之鄉,是中國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武夷岩茶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其傳統製作工技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夷山現有茶園10萬畝,年產茶葉4900噸,總產值1.5億元,其中,出口1850多噸,出口值3580多萬元,茶業產值佔全市農業總產值的13.9%。有12個鄉(鎮)、街道、農茶場、76個行政村種植茶葉,茶農2.2萬戶,從事茶葉生產人員近5萬人。茶企業200多家,其中省、地級茶葉龍頭企業兩家,未注冊的小型企業、家庭作坊式茶廠400多家;已有61家岩茶生產企業申請使用武夷岩茶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
武夷岩茶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以獨具岩韻而享譽中外,茶王「大紅袍」更是世間極品。 武夷山有建溪、崇陽溪、南浦溪、麻溪等4條主要河流,河流面積3.89萬畝,全市水利資源蘊藏量21.5萬千瓦,可開發8.3萬千瓦,已開發4.3萬千瓦,水資源十分豐富。現已開發大、小水電站85座,裝機容量2.28萬千瓦;正在建設及進行前期工作的水電站還有東溪電站技改、楓溪、連墩、龍門、前、後溪等水電站。
水資源的蘊藏潛力大,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量達128.89萬立方米,平均每人佔有水量1.6萬立方米,為全省人均佔有水量的3.6倍以上。 武夷山市已發現礦種28種,發現礦產地95處,其中固體礦產地94處,水產礦產地1處(礦泉水)。全市探明鈾、煤、鉬及花崗岩9處,鉬礦石儲量170萬噸,花崗岩儲量居福建省首位,且品種多、品質好、放射性低。
經初步勘察,探明有金屬、非金屬礦14種。金屬有黃金、銅、鎢、鉬、硫、鐵、錫等,非金屬有石油、煤、石英、石墨、瓷土、花崗石等,武夷山市森林覆蓋率為78.1%,蓄積量為1187萬立方米。

❹ 武夷山脈是哪兩個省的分界線

武夷山脈是福建和江西的分界線,武夷山脈位於中國江西省、福建省兩省邊境。北接仙霞嶺,南接九連山,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是贛江、撫河、信江與閩江的分水嶺。

(4)武夷山分開了哪些地理事物擴展閱讀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總面積99975平方千米,通用閩北方言和國語。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丹霞地貌自然保護區、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

武夷山脈的東西兩坡呈明顯的不對稱。東坡舒緩,有層級地形發育;西坡陡峻,斷崖顯著。在武夷山脈中有許多與山脈走向相直交或斜交的埡口,古稱「關」、「隘」、「口」,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軍事要沖,如浦城與江山之間的楓嶺關、武夷山市與鉛山之間的分水關、光澤與資溪之間的鐵牛關、建寧與廣昌之間的甘家隘、長汀與瑞金之間的古城口和武平與尋烏之間的樹岩隘等。上述關隘或由斷裂作用形成;或為古河谷,並經以後地殼運動所抬升。

武夷山脈位於東南沿海丘陵與江南丘陵之間,東南沿海丘陵區低山佔有較大比重,江南丘陵區則有較多的河谷平原。兩者雖都有丘陵分布,但組成丘陵的岩石迥異,形態也不同。前者岩性復雜,形態多樣;後者多為紅岩丘陵,形態單一。武夷山脈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擋北方冷空氣的`東侵,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東南季風的西侵。使山脈東西兩側的氣候有較大的不同,從而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❺ 武夷山地理分界線劃分那幾個地方

大興安嶺是黑龍江和內蒙的界山。
燕山、軍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與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別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壺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慶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盪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嶺是湖南、江西和廣東的界山。
秦嶺是陝西和湖北、重慶、四川的界山。
賀蘭山是寧夏和內蒙的界山。
祁連山是甘肅和青海的界山。
阿爾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侖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雲南和西藏的界山。

❻ 武夷山的地理環境

武夷山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變質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崗岩和碎屑岩。
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發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繼之為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已發現本區有豐富的火山機構,為典型的亞洲東部環太平洋帶的構造特徵。白堊紀晚期的紅色砂礫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體。
中生代的地殼運動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對武夷山地貌發育也很明顯,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堅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紋岩等構成,東部紅色砂頁岩地區則往往發育有較寬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豐富的地貌類型是地質構造、流水侵蝕、風化剝蝕、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2007年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種。 種子植物類數量在中亞熱帶地區位居前列,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3728種。種子植物種類數量在中亞熱帶地區位居前列,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截止至2007有28種珍稀瀕危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 ,如鵝掌楸、銀鍾樹、南方鐵杉、觀光木、紫莖等。武夷山蘭科植物尤其豐富,已知有32屬78種,寬距蘭,多花寬距蘭為中國新記錄種,盂蘭為福建省公布新記錄。而蕨類就有14個,如武夷山鐵角蕨、武夷蹄蓋蕨、武夷耳蕨、武夷假瘤足、武夷粉背蕨、武夷凸軸蕨等以「武夷」作為種加詞的就達6種之多。 武夷山的古樹名木具有古、大、珍、多的特點,如武夷宮880年樹齡的古桂、坑上980年樹齡的南方紅豆杉等,具有極高的科研和保存價值。
2007年武夷山已知的動物種類有5110種,其中:哺乳綱71種,鳥綱256種,魚綱40種,兩棲綱35種,爬行綱73種,昆蟲已定名4635種(其中有700餘個新種,20種中國新記錄)。 在動物種類中尤以兩棲、爬行類和昆類分布眾多而著名於世,中外生物學家把武夷山稱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類天堂」、「蛇的王國」、「昆蟲世界」。到2011年已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的動物有46種,黑麂、金鐵豺、黃腹角雉等11種列入一級保護。屬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種類有97種。中國特有野生動物49種,崇安髭蟾(角怪)、崇安地蜥、崇安斜鱗蛇、掛墩鴉雀更為武夷山所特有。 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明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系,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3、5標准。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游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後繼,你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 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
古閩族文化
架壑船棺,距今3750餘年,是國內外發現的懸棺遺址中年代最早;武夷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逐步形成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偏居中國一隅的「古閩族」文化和其後的「閩越族」文化,綿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反映這一時期文化特徵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橋板」以及佔地48萬平方米的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在武夷山東部絕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橋板是古先民喪葬遺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殘片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棉紡織品實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現今國內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懸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學家認為是懸棺葬俗的發祥地,其實物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和已消逝的古閩族文化的極為珍貴資料。
古漢城遺址
武夷山漢城遺址是座2200多年前的「現代化」城市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遺址面積佔地48萬平方米的漢城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研究價值。它是中國長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漢代古城址,在創建選址、建築手法和風格上獨具一格,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現已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築材料、文字瓦當、鐵器青銅器等,分別代表當時先進的生產力,體現了中國文明的最高水平,為研究漢代閩越族盛衰及江南經濟文化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13年12月20日,武夷山漢城遺址入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道教洞天
教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錦綉河山之勝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武夷宮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 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這座宮殿,改名「仲佑觀」。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主管過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燹。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撥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5年),觀又遭火焚,次年創復。即為的武夷宮。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燹,後僅留下幾間空房。2006到2008年這幾年間,在旅遊、文化部門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又重新修復,庭院里的兩株桂樹,則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是800—900年的古樹。全面恢復武夷宮的計劃將逐步進行。這座千古名觀必將重現昔日的雄姿。 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對高度215m。它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東接仙游岩,西連仙掌峰,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澗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約120m泉。峰上名木古樹眾多,常綠闊葉林鬱郁蔥蔥。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峰頂胡麻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刻近百處。其中最大一幅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意思是說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勝地」,理應號稱「第一山」。也有人解釋說,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全長62.8公里。進入風景區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還受多組岩層斷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僅5公里,曲率達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質達國家地面水Ι類標准。
大紅袍景區
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九龍窠」內。這是一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發育的深長谷地,谷地深切,兩側長條狀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獨特的節理發育,使峰脊高低起伏。
舉世聞名的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谷底靠北面的懸崖峭壁上。這里疊著一大一小兩方盆景式的古茶園,六株古樸蒼郁的茶樹,枝繁葉茂。它已有340餘年的歷史。
2007年7月,最後一次採摘自350年母樹的20克大紅袍茶葉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這也是現代茶葉第一次被藏入國博。今後,武夷山將不再製作母樹大紅袍茶葉。
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於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岩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岩斜覆,洞穴深藏於收斂的岩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餘米的斜覆岩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水簾洞掩映著題刻縱橫的丹崖。其中有擷取朱熹七絕的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篆體字。有明代景點題刻「水簾洞」以及楹聯石刻「古今晴檐終日雨,春秋花月一聯珠」。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以山貌雄偉和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於世 ,地跨福建省武夷山、建陽、光澤三市(縣),江西省鉛山縣處,總面積為56527.4公頃,主峰黃崗山位於江西省鉛山縣桐木村境內,其最高峰海拔2157.8米,為大陸東南第一峰,是整個華東六省一市地區的最高山峰,號稱「華東屋脊」、「武夷支柱」。 是福建省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距武夷山市區60公里,是世界同緯度帶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保護區建於1979年,是森林生態和野生動物類型的國家重點保護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人與生物圈」世界自然保護網成員,1992年被聯合國定為全球多樣性保護區。全國已建國家自然保護區155處。武夷山自然博物館就建在保護區三港的溪岸旁。
保護區內群峰連綿,北部黃崗山海拔2158米,為我國大陸東南部最高峰,素有「華東屋脊」之稱 ,度假區距黃崗山頂約90公里。這里包含了我國中亞熱帶所有的植被類型,還是世界聞名的野生動物樂園。攀登黃崗山,沿途可觀賞桐木關斷裂帶、古澗飛瀑,並領略植被垂直帶譜:垂直分布在海拔350-1400米之間的是甜櫧、木荷等樹種群;分布在海拔500-1700米的是針葉闊葉過渡林帶;分布在海拔1700-1970米處的為中山苔蘚矮曲林帶,分布在1700-2158米的黃崗山頂部或緩坡低窪地段的為中山草甸帶,由於環境極端特殊,生育著野青茅、沼原、野古草等形成山巔綠茵「草原」。中山草甸、日出和雲海是黃崗山的一大旅遊特色。 武夷山的野生動物到2012年已經知道的有50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7種 。
1999年l2月,保護區與武夷山風景區聯合申報世界雙遺產名錄獲得成功,本區成為我國僅有的一個既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雙遺產保留地的保護區 ,2006年12月又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首批自然保護區示範單位。武夷山保護區在海峽西岸乃至全國生態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已經成為福建林業的名片 。

❼ 武夷山地理概況

武夷山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ha,核心次面積36400ha,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ha。區內年平均降雨量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84%,早霜10月份,終霜3月份,無霜期253-273天,平均霧日達120天,隨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數遞增率為21.3小時/百米,年降水量遞增率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氣溫低,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氣候特點。
武夷山植被的概況如下:
植物概況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種,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3728種,有28種珍稀瀕危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如鵝掌楸、銀鍾樹、南方鐵杉、觀光木、紫莖等。區內發育有殼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樹種 。 11月7、8日:黃崗山簡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認識植物。其中,桃源浴18種植物的科名、屬名:①、黃山松:松科、直條型。②、扁柏:柏科。③、馬掛木:木蘭科。④、化香樹:胡桃科,落葉闊葉樹。⑤、金錢松:松科。⑥、小葉柏了樹:安息香科、落葉闊葉樹。⑦、燈台樹:回照科,落葉闊葉樹。⑧、大花金雞菊:菊科。⑨、胡桐樹:胡桐科。⑩、紅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廬山植物園10種植物科名、產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鵑:杜鵑花科,原產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用途:觀賞。②、杉木:杉科,原產河南、安徽、廣東、廣西。用途:材用。③、金縷梅:金縷梅科,原產廣西、湖北、江西。用途:觀賞。④、山茶:山茶科,原產雲南。用途:觀賞及葯用。⑤、平枝荀子:薔薇科,原產陝西、四川、雲南。用途:觀賞。⑥、南方鐵杉:松科,原產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觀賞。⑦。⑧、名稱:黃瑞木,科屬:山茶科,產地分布:產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等地,形態特徵:落葉灌木,葉片綠色,株高3~4米。
武夷山群落類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於它地處中亞熱帶,最高海拔2158多米,屬於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離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導致植物群落類型多種多樣。從大的方面來分,主要分為兩部分:針葉林和闊葉林。(一)、針葉林:對於針葉林,我們所抽取的樣方主要有一個點:黃崗山山麓海拔1890米處的黃山松群落。 1、黃山松群落:分布在黃崗山,屬於落葉闊葉林的一個群落。黃山松,又名台灣松,它屬於陰性樹種,耐低溫,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頂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它屬於松科,裸子植物。黃山松與廣東的馬尾松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黃山松枝條平直生長,主莖與枝條成直角,而馬尾松成銳角。馬尾松的葉子兩伸為一出,較長、細。而黃山松的葉子也是兩伸為一出,但較短、粗。 2、林木記錄表:建群種:黃山松:樹齡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為14米,胸徑50厘米,枝下高10米。樹冠幅度3米,生活型為果型。生活強度強。(二)、闊葉林在廬山,常綠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也有著廣泛的分布。常綠闊葉林又叫照葉林,葉光亮、革質、墨綠色、而落葉闊葉林(夏綠闊葉林)葉薄、草質、淡綠色。 1、常綠闊葉林:分布於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基帶,海拔一般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自然保護區有大面積殘存,分布很廣。其群落性質、類型、區系組成與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殼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綠闊葉林組成。 2、落葉闊葉林:分布在海拔1200或1300米以上。地帶性植被類型的落葉闊葉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保護區內一帶保存較好。我們實習主要是到桃源浴一帶觀察落葉闊林。 3、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200米,為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兩種植被類型之間的過渡帶。目前在先鋒嶺桐木關等地和保護區一些溝谷陡坡處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植被的分布規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頂的分布規律是: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中山草甸。根據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點,可以分為四個垂直帶) 1、夏長冬短的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環境溫暖濕潤是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基帶,為水平地帶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於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東南坡)以下,佔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長的暖溫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這里屬暖溫帶濕潤氣候,地帶性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長冬短向夏短冬長的過渡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帶)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東南坡),為常綠闊葉林和落葉林兩種植被類型之間的過渡帶。 4、中山草甸 分布在1700米以上的山坡。另外在先鋒嶺、大竹嵐一帶(海拔1200米左右)毛竹從斷谷底沿山谷沖上山頭,有繼續上沖趨勢。
第四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使武夷山山沿著斷裂上升為目前相對高度達1000~2100米的山地,為土壤垂直地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武夷山在氣候上處於中亞熱帶的北緣,這決定了本區植被土壤垂直帶譜的性質;地貌和水文條件對土壤的形成和發育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影響到局部地區土壤發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帶性的土壤。
地點一:大竹嵐、黃崗山、桃園谷
主要土壤類型(一)垂直地帶性土壤 1、紅壤:廣泛分布於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馬尾松以及灌叢草本。成土母質主要為花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殘積和殘積坡積物。從紅壤的顆粒組成來看,各層次間質地相當均勻,說明成土過程中有紅壤化的性質。 2、山地黃棕壤:分布於海拔800(900)~1200米地帶的各種母質上,植被為常綠、落葉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3、山地棕壤分布於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為落葉闊葉林,由於森林植被遭受破壞,目前大都成為灌叢草類,母質主要為砂岩,板岩的坡積物,局部地區以風積物為主。 4、黃壤:黃壤分布於山麓地形比較低平的部位,或發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質上,山地黃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帶,局部地區可達1000米左右。
二者母質大都為花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紀風積物.現以大竹嵐海拔930米這處的土壤剖面為例。
地點二:大竹嵐
海拔930米 地形部位:山谷。土壤名稱:黃壤 地下水位:低。 母 質:坡積物 指示動植物:毛竹、灌叢、草木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 土壤剖面:枯枝落葉層—腐殖層—淋溶層—沉積層—母岩 剖面深度(厘米):60 顏色:棕黃 質地:黏性好 結構:緊密 干濕度:很濕 松緊度:無孔隙 植物根系:少 二)、非地帶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這類土壤分布於山地比較平緩地段,植被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長季節中,土溫並不過低,草本植物生長高大而旺盛,不論地表或地下,都積累了大量的有機質,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過程旺盛,但由於暖濕的生長季節不長,土壤經常保持濕潤,有機質分解緩慢,較深的土層,積聚了大量的有機質,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質層。現以黃岡山頂海拔2100米處的土壤剖面為例。
武夷山地貌概況武夷山脈長五百餘公里,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 縱貫江西、福建兩省的交界處,通常稱之為「大武夷山」。 武夷山脈地勢以保護區一帶為最高。保護區內出露最多的岩石是侏羅系兜嶺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崗岩,由它們形成保護區內高峻山體。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武夷山脈最高峰,也是中國東南大陸最高峰。區內地勢高低懸殊,高山深谷縱橫,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在面積556.7平方米的小范圍內,最高處達2158米,最低處僅300米,相差1800多米,武夷山脈有數十個與山脊直交或斜交的埡口,它們或是古老的河谷,或是由斷層隱落而成,是小股氣流運行的通道。武夷山的山體構造與岩性特徵均不同於武夷山脈的其他部分,後者由花崗岩和火成岩構成,而武夷山的山體則為紅色砂礫岩,屬於丹霞地貌形態。

❽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端,地處武夷山、建陽和光澤三縣市境內,與邵武市和江西省鉛山縣毗鄰。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武夷山,武夷山屬閩西北隆起帶中的邵武—建寧拗陷帶,具有地勢高,起伏大,多埡口的地貌特徵,保護區內平均海拔1200m,最高處達2158m,最低處僅300m,相對高差達1858m,高差極為懸殊。河流侵蝕切割深度達500m ~1 000m,溝谷相間。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貌分為構造侵蝕中山地貌、構造侵蝕低中山地貌、構造侵蝕中低山地貌及構造侵蝕低山地貌4種類型。斷裂地貌壯觀,桐木關——大竹嵐斷裂,黃溪洲——皮坑口斷裂,美羅灣斷裂等延伸十幾公里。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溫低、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特點。境內以黃崗山為主峰的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34座,在西北部構成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攔、削弱了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夏季抬升、截留了東南海洋季風,形成了該區中亞熱帶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年平均氣溫8.5~18℃,年平均降雨量為1486mm ~2150mm,年平均相對濕度78~84%,年平均霧日達120天。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除了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外,還分布有暖性針葉林、溫性針葉林、溫性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竹林、落葉闊葉灌叢、常綠闊葉灌叢、灌草叢、草甸等11個植被型、15個植被亞型、25個群系組、57個群系170個群叢組。包含了中國中亞熱帶地區所有的植被類型,具有中亞熱帶地區植被類型的典型性、多樣性和系統性。隨海拔的遞增,植被垂直帶譜明顯,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中山苔蘚矮曲林、中山草旬等5個群落外貌特徵不同的植被帶譜,其分界線清晰可見,在世界同緯度地區十分罕見。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調查到的高等植物種類有267科1028屬2466種,其中苔蘚植物73科192屬361種、蕨類植物38科83屬248 種、裸子植物7科16屬19種、被子植物149科737屬1838種;低等植物840種,其中菌類植物503種、地衣植物98種、藻類植物239種。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動物區系在地理區劃上屬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亞區,動物資源豐富。已查明區內分布有野生脊椎動物共5綱35目103科475種,其中哺乳綱8 目23科71種、鳥綱18目47科256種、爬行綱3目13科73種、兩棲綱2目8科35種、魚類4目12科40種。區內昆蟲資源豐富,專家推測種類約有2萬種以上,已查明昆蟲有31目341科4635種,並不斷有新的種類發現。此外,還有貝類27種,寄生蠕蟲43科112種。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5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華南虎、金錢豹、雲豹、黑麂、黑鸛、中華秋沙鴨、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金斑喙鳳蝶9種。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二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藏酋猴、獼猴、穿山甲、黑熊、金貓、鬣羚、海南虎斑鳱、草原雕、林雕、勺雞、灰鶴、紅翅綠鳩、拉步甲、彩臂金龜等48種。

❾ 武夷山的資料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總面積99975平方千米。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分布著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東部山與水完美結合,人文與自然有機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險壑等諸多美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而享有盛譽;中部是聯系東西部並涵養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區域。

鑒於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中國政府推薦武夷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❿ 武夷山的歷史變化

歷史介紹:武夷山市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表明,境內近4000年前已有先民聚居。前身為崇安縣,建置於北宋淳化五年(994年)。1985年3月1日,崇安縣經國務院批准列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縣市。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如果你有二天時間,那麼基本可以游遍四大片區。你可以先坐九曲溪漂流,竹筏的終點就是是武夷宮,然後接著游覽水簾洞、大紅袍景區。水簾洞和大紅袍景區是連在一起的,中間相連的步行道景色很不錯,而且比較平坦也很好走。第二天游覽武夷山的南線,這里有天游峰、一線天、虎嘯岩等景點。上午可以先玩天游峰的片區,,下午則可以遊玩一線天+虎嘯岩,從一線天出來直接就是虎嘯岩了。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也有「福建第一山」的美譽。主要景點有天游峰、九曲溪、大紅袍景區、水簾洞等。

景區可以遊玩的景點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

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對高度215m。它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東接仙游岩,西連仙掌峰,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澗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約120m泉。峰上名木古樹眾多,常綠闊葉林鬱郁蔥蔥。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全長62.8公里。進入風景區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還受多組岩層斷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僅5公里,曲率達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質達國家地面水Ι類標准。

大紅袍景區

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九龍窠」內。這是一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發育的深長谷地,谷地深切,兩側長條狀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獨特的節理發育,使峰脊高低起伏。

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於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岩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岩斜覆,洞穴深藏於收斂的岩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餘米的斜覆岩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閱讀全文

與武夷山分開了哪些地理事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